数码摄影心得体会

数码摄影心得体会

——相城区御窑小学 朱慧

我喜欢摄影,一直都很喜欢。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希望能把最美好的记忆留下,这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对摄影了解很少,即使买了单反相机,也就只会使用自动挡,但拍的效果可以看出确实比简单数码相机好得多,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课程就在这一个多月里这样结束了。刚开始时,怀着对它的一种好奇去学习这门课,理论课时的部分还是觉得很枯燥无味,虽然老师已经用了视屏的方式,觉得学与不学都没什么区别。拍照片用自动挡就可以了啊,非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学这个,可是当我们去实践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当拿着相机却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运用,调整好的光圈和快门,怎么都按不下去的时候,不知道各种组合去捕捉景物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才体会到课堂理论的重要性。学校周围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可是看着自己拍的照片一点也没有美感,才开始有了不同的感受。

学习过程中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在生活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不仅仅是简单的拍摄照片,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是留住美妙的自然风光更是赋予静物生命色彩的。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注意光圈值的调整;取景要有整体感;拍摄要有个好的主题;怎么安排好照片的构图、选材等。有自信去捕捉生活中的美,提高我的摄影水平,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通过对摄影课的学习,还让我对单反相机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重重的大块头,是记录美好生活的画笔。

课程是短暂的,融入生活是长久的,再拍照的时候能把我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希望以后能够拍出很多很多好美的照片,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第二篇:数码摄影(下)

第十节课

5、4 闪光摄影

闪光灯是拍摄时常用到的摄影器材,如果运用恰当则可以得到一张好照片,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画面曝光过度。

5、4、1 闪光灯的基本常识

1、闪光灯的特点:闪光灯是现代摄影常用的光源,它不受任何光线和环境的限制,特点是小巧方便,使用灵活。

2、闪光灯主要有如下一些特征:

(1)发光时间短,一般都高于1/1000s以上。

(2)光亮强度大,指数为32的闪光灯的发光强度大约为200Ws

(3)光源色温正,其色温与日光的色温相近,约5400一5600K。

(4)灯体热量低,不会有长时间的热量释放。

5、4、2 闪光灯的类型

根据闪光灯的输出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内置闪光灯和外接闪光灯。 5、4、3 闪光的曝光

1、闪光灯的指数

(1)闪光灯指数GN反映闪光灯功率强弱。一般分为GN-m及GN-ft两种,前者以米 (m)为单位,后者以英尺 (ft)为单位。

(2)对于ISO100感光度的数码相机设置而言,GN=光圈系数╳拍摄距离 (m)

(3)闪光距离 即闪光灯的有效照明范围,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闪光灯有效距离约为0.5一5m

(4)使用内置闪光灯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近会导致曝光过度,而距离太远会使得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曝光不足。

(5)有的相机有减光功能,减光就是减少闪光的输出强度,可以在数码相机中进行调节 。

(6)在夜晚拍摄人像用闪光灯,一般要使用夜间人像功能,如果用夜景功能(或者全自动功能),往往人物会过曝光。

7、闪光同步速度:就是相机将快门叶片全部张开,让被摄对象所有范围都获得闪光灯均匀照亮所需的最短曝光时间。

8、用好闪光同步速度的5条基本原则:

(1)使用闪光灯不可采用高于同步档的快门速度

(2)专用闪光灯会自动控制快门速度

(3)自行选择快门速度的时候,可用“M”档。

(4)主体和背景有一定距离时,背景因照度低而偏暗,应采用低速快门曝光调节反差。

(5)在背景杂乱的场合,用光线亮度来净化背景,突出主体。

5、4、4 户外摄影补光

1、在室外拍摄逆光人像,面向相机的部分会因曝光不足而无层次,使得影像深暗。为了弥补逆光下的曝光不足,可用闪光灯对暗部补光。

2、利用闪光灯补光的方法

(1)使用非自动的闪光灯

将相机快门速度调到与闪光灯同步的档位上,用闪光灯的指数与被摄体到闪光灯距离相除,得出光圈系数 (F值)。F值应大于受光部分光圈值1级。(调距离)

(2)使用非自动的闪光灯(具备光亮调节功能)

快门速度调到与闪光灯同步的档位上,测出受光部分光圈系数 (F值)并在镜头上调定。将闪光灯指数除以摄影距离 ,得出的F值应大于受光部分光圈系数 1级,否则要调节闪光灯光比。差一级调1/2,差两级调1/4。(调指数)

(3)使用自动闪光灯

一般自动闪光灯能自动调节输出亮度,保证曝光正确。在使用自动闪光灯进行逆光补光时,相机设定的光圈要比自动闪光灯光圈正常值小一级光圈 。

5、4、5 闪光灯摄影的方法

1、单只闪光灯的应用

(1)其优点是携带方便,操作自如,便于抓拍。

(2)不足之处在于拍摄的照片光线平淡,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且在主体与背景较近时,容易出现黑影。

2、闪光灯使用注意事项:

(1)消除黑影:加上柔光罩,如无此配件可蒙上白布或者纸巾替代。让拍摄对象远离背景,并尽量选择颜色较深的背景。采用机位反射闪光法,消除浓重的黑影。

(2)避免前亮后黑:尽量安排被摄所有对象与照相机等距离,或摄影者适当调整拍摄角度,使被摄者前后相近。将闪光灯朝向周围反射物,用反射的散射光照明,可得到前后景物用光一致的效果。另外,可用分灯和借用其他光源给后方补光。

(3)防止边缘发黑:有些闪光灯发光的角度不及镜头的视角大,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使用大广角镜头,一定记住将闪光灯的扩散角调大,或在灯头上加盖一只散光片。

(4)避免物体反光:镜头对面有强反光体如镜面、玻璃、光亮的家具及平滑的墙面时。勿使闪光灯的光轴与反光的平面垂直。摄影者在拍摄时应随时注意稍微移动位置,问题即可解决。

2、在闪光灯上加装柔光罩或反光板,可以使闪光灯的直射光变为漫反射光,起到减少黑影,使影调变柔和的效果。

3、单灯使用技巧:

(1)机外闪光法:将闪光灯从 "热靴"上取下,离开照相机,安置在照相机四周任意的位置上。闪光灯通过专用连线与相机相连,确保闪光的同步,连线的长度可长可短。

(2)机外闪光法的特点是:

1、拍出的照片可获得类似阳光的自然效果,有立体感。

2、减小难看的黑影,画面层次丰富。

3、运用此法应得当,否则容易造成影像反差极大,如果曝光不准,拍摄出的照片会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

2、反光闪光法

反光闪光法是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反射物上,再由反射物把光线反射到被摄体上。由于扩大了光源的发光面积和照射面积,就会使被摄体上的光线变得柔和,从而达到降低反差的目的。

采用这种方法,应把闪光灯斜向对准天花板或墙壁,将闪光反射到被摄体上,这样会形成柔和、均匀的光线。

5、4、6 闪光灯做辅助光

利用阳光下的侧光、侧逆光或逆光和室内窗户射入的自然光拍摄,如果是在晴朗的阳光下,拍摄逆光人物照片,不加辅助光时,往往会以背光部位曝光,致使背景曝光过度,导致蓝天白云都失去原有的色彩。同时,人物的轮廓部位也会因曝光过度而显得特别生硬。闪光灯的照射面积大,亮度均匀,且闪光时间短,光量可控。所以用闪光灯做辅助光,既灵活又方便。 5、4、7 加色片闪光

有的闪光灯附带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透明片,(有的舞台灯具商店有售),加色

片闪光,在彩色摄影中可以人为地按拍摄意图取得或改变色彩效果。 例如:

1、在室内自然光条件下,以白墙为背景拍人像或静物,把加有色片的闪光灯从被摄主体的后面从斜侧角度向白墙闪光,可使白墙成为某一颜色渐变的背景,就像衬了昂贵的影室背景纸。

2、在阴天拍摄置于窗台的盆花或盆景,把加有橙色片的闪光灯从侧光或侧逆光角度闪光,可使被摄物产生金黄色的仿佛夕阳斜照的光彩效果。

3、在夜间拍摄庭院、古建筑、立交桥或者一般家庭的客厅,加色片与不加色片相结合,采取移位分段多次闪光,可使所摄景物各部位具有不同的色彩,显得格外绚丽。

用闪光灯模拟日光效果

使用了两只闪光灯头。在模特儿前方,一只闪光灯头对着一把白色反光伞,以便打出均匀的漫射光。在模特儿左侧方的通道里放置了一只闪光灯头,并加了带黄色凝胶滤光片,因而使画面中模特儿的左半身从上到下都勾划出一种突出的轮廓光效课,尤其是模特的浅色宽沿帽和美丽的双脚的光线是那么的柔和,更增添了年青女郎的魅力。整幅照片给人一种典雅、优美的感觉。

5、4、8 闪光灯的红眼现象

数码照片红眼现象的原因:

夜晚,用闪光灯拍照时,瞬间的强光令瞳孔来不及收缩,光线便透过瞳孔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的血管就会在照片上产生泛红现象,人的眼珠便呈现出一片红色,即人们常说的 "红眼"。

有效地减轻红眼现象,应注意下面三点:

1、拍摄者应处在光源的前方

2、最好不要在特别昏暗的地方采用闪光灯拍摄

3、有条件的话,可采用能进行角度调整的高级闪光灯,在拍摄的时候闪光灯不要平行于镜头方向,而是向上同镜头成30°角(反射闪光)。

4、启动相机的防红眼功能。

5、4、9 使用闪光灯有关注意事项须强调几点:

1、通常所用各种型号的电子闪光灯以及照相机都没有防爆装置,因此若在煤矿井下、化工厂、石化炼油厂等场合闪光摄影,事先必须经过所在厂矿安检员同意,以确保安全。

2、不可隔着纱帐、蒸气、烟雾、雨雪闪光拍摄人物或景物,也不可正对玻璃镜框或书柜玻璃门闪光拍摄镶在里面的摄影或绘画作品,否则效果极差。

3、拍摄体育比赛、舞台演出、时装表演的镜头,一般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如果允许用闪光灯,所摄效果也不好。

4、切忌对着婴幼儿闪光摄影,因为闪光对婴幼儿极娇嫩的眼底视网膜会造成严重伤害。 下面介绍使用闪光灯拍摄的特技

第六章 数码摄影拍摄技巧

6、1、1 拍摄的基础知识

1、初学摄影的人往往会拍出一些不清晰的照片,主要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快门的时间相机抖动造成的。下面介绍防止相机抖动的方法:

(1)手持拍摄应尽量不要使用低于1/60秒的快门速度,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可以寻找稳固的支撑物来做替代。

(2)注意身体姿势,按下快门时应屏住呼吸。如果周围有墙壁或树木的物体时,也可以背靠或侧靠墙壁,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身体的震动。

(3)手的姿势,左手掌心侧托住镜头 ,右手的拇指放在相机的背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放在相机的前面偏下,食指自然的放在快门按钮上 ,按快门不要用力,应柔和。

(4)使用三脚架时,用自拍或遥控功能 ,可以减少抖动的影响。

(5)使用较高的ISO值可以提高快门速度,从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有效防止照片模糊。

2、边框、画幅划分:

(1)边框的定义:是画面的分界线,它可以排除次要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使得主要的;有价值的东西显得更鲜明、更集中、更精练、更典型。

(2)与边框直接相关,形成了三种最常见的画幅形式:

①横画幅、 ②竖画幅、 ③方画幅。

横画幅、竖画幅的长短边比一般为8::5;方画幅的边比一般为1:1。

(3)三种画幅的特点与应用:

①横画幅:

1)横画幅是看上去最自然、用的最多的一种画幅形式:一是天性的,人眼睛的横视场角远大于纵视场角;二地平线是水平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在水平面上延伸的,人们沿水平高度观察事物要比沿垂直高度观察事物更自然、更舒服。

2)横画幅特点:水平线被强调,使画面有一种内在的稳定性,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事物的横向排列、动体的水平运动可以得到突出表现。

3)应用:如宽阔的地平线、平静的海面、人物之间的交流等;横画幅还有利于表现高低起伏的节奏感,如桂林山水等,如果横画幅被加宽,则水平线的造型力将被更加强化。 ②竖画幅:

(1)特点:竖画幅也是一种常用的画幅形式,它有利于表现垂直线特征明显的景物,往往显得高大、挺拔、庄严等,在竖画幅中欣赏者的视线可以上下巡视,可以把画面中上下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

(2)应用:竖画幅有利于表现平远的事物,它往往结合俯拍角度,展现事物在一个平面上的延伸,突出远近层次。如果竖画幅被加长,则可以增强其画面力度。

③方画幅:

(1)特点:方画幅四边等长,四角相等,属于中性画面,它往往显得均衡、稳定、静止、严肃、调和。另一方面,画幅容易让人产生单调的逆反心理,有时会显得呆板和缺乏生气。

(2)应用: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稳定状态,有利于表现庄重的主题,方画幅既照顾了水平线,又照顾了垂直线,严谨是方画幅的主要特征。

3、再现真实世界的画面造型:

(1)现实生活中,客观对象是三维的、是真实的,而画面则是将具有三度空间的物体、景物形象压缩在只有两度空间的画平面上。要缩短画面形象与实际物体的距离,就要利用摄影技巧与艺术手法再现现实世界的特征,这主要涉及空间感 (透视感)、立体感、质感的应用。

(2)在画面上再现现实世界的3种方法:

①空间感 (透视感)主要受透视规律的影响,只要在平面上很好地表现出人们所熟知的透视现象,人们就会获得空间远近的感受。

②立体感的获得主要在于“面”的展现,只要在画平面上表现出物体的两个以上的“面”,“人们就会认为该事物是立体的。

③质感是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被摄物体表面质地的感受,根据物体表面质地不同,我们一般将物体分为粗糙表面物体,光滑表面物体、透明的物体、镜面物体四种,不同质地物体质感表现的方法不同。

(3)空间感 (透视感)、立体感的应用 (质感的应用将在静物摄影中介绍)

①空间感 (透视感) :摄影当中常见的透视情况有:线性透视、空气透视。

1)线性透视的定义:用几何方法在平面上把立体物象显示出来。线性透视又叫做线条透视;

是利用线条表现画面空间深度感的手法。

2)线性透视现象和透视规律:

<1>线性透视现象:

1>景物距离拍摄点远近不同则其影像大小不同,距离拍摄点近的物体影像大,越近则越大;距离拍摄点远的物体影像小,越远则越小。

2>物体有规律排列形成的线条或互相平行的线条,有向中间汇聚的趋势,越远越靠拢,越远越集中,最后形成一点消失在天际中。

<2>透视规律:

空间感的强弱同物体的对比有相当大的关系,景物大小对比强烈、悬殊,线条收缩越急,则空间感越强;景物大小对比不明显,线条收缩缓和,则空间感弱。

3)表现线性透视的方法:

<1>仰拍、俯拍有利于表现线条透视效果,采用仰角度拍摄,线条自下而上收缩汇聚,采用俯拍则能最大限度地把画面中的线条展开,增强了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2>拍摄点距景物越近,线条收缩越强烈,拍摄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靠近景物拍摄,以求得较强的空间透视效果。

<3>要想加强线性透视感,一般要采用短焦距镜头、近距离拍摄,要想弱化空间透视感,则往往采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拍摄。

4)空气透视:

<1>空气透视的定义:空气透视是利用物体在大气中的变化,创造出一种富有空间深度感的幻象。

<2>空气透视的规律:

1〉物体的影调随距离拍摄点的远近不同而变化,近的物体影调暗而深,远的物体的影调淡而浅,越远越浅,直至完全消失。

2〉物体的色彩随着距离拍摄点的远近不同而变化,近处的色饱和度较高,明度高,远处的物体色彩饱和度差,而且趋于冷色。

3〉物体的明暗反差也有变化,近处的物体明暗反差较强,较明显,距离远的物体明暗反差较弱,越远越弱。

4〉物体的清晰度随远近距离不同而不同,近处的物体清晰度较高,远处的物体清晰度较差,显得模糊,“远山无石、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空气透视的应用:

1〉采用施放人工烟雾的方法来加强空气透视。

2〉逆光和侧逆光是获得空气透视的基本条件。景物呈现在这种光线下,画面有了过渡层次的变化 。

3〉选择较暗的前景景物,使其构成与后景当中事物的明暗、大小对比,丰富影调层次,有利于展示三度空间。

4〉 多层景物能够使空间透视明显化,并富有节奏美感和韵味。

5〉控制景深,选择焦点,造成物体的虚实对比,也是表现空气透视的重要方法。

6〉在彩色摄影当中,可加用偏振镜进行调整,减弱空气透视效果,保证物体的色彩饱和。其他的效果镜,如雾镜、柔光镜也可以加强空气透视效果。

7〉 选择或调整光线,造成近暗远亮,促使人的视线向远处伸展,也有助于交代空间深度。 ② 立体感:

1)摄影画面怎样表现立体感:在画平面上只有充分地表现出事物的多个面及其分界线,才能很好的表现事物的立体感。

2)表现立体感的方法:

1〉仰拍、俯拍结合斜侧面拍摄能够表现出被摄对象的三个面

2〉距离越远,立体感越弱,距离越近,立体感越强。

3〉采用标准或短焦距镜头拍摄,物体棱角分明,面与面有对比,纵深线条有明显收缩现象,可以较好地表现立体感。

4〉侧光、斜侧光照明,光线投射方向和物体表面构成了一定的角度,物体不但有受光面,而且有阴影面和投影,影调层次丰富,物体具有明确的立体感。

5〉被摄体与背景形成对比,能突出立体感。

6〉利用调整焦点或控制景深的方法,造成物体同背景的虚实对比,突出事物多面性、是强调其立体感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十一次课

4、构图应注意的细节

(1)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给人以美感。一张照片如果不具备优秀的构图形式,往往无法吸引观赏者的注意,更不能尽兴地表达内容。

(2)摄影初学者在构图中容易犯的毛病主要有以下8种情况:

①画面撑得太满。有些初学者在构图时喜欢让拍摄主体顶天立地地充满整个画面,这不利于照片的后期制作和编辑,而且画面没有 “呼吸”的空间,会给人一种压迫感。

②附加物缠身。背景选择不当,比如出现烟囱长在人物肩膀上、头上冒出大树等情况,就破坏了人物的形象。

③头撞南墙。在拍摄侧面人像时,没有给人前方留出一定的空间,而是将大部分的空间留在了人物的身后,造成照片中的人物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感觉沉闷、压抑。

④地平线倾斜。有些初学者为了将一些高大景物的全貌拍摄下来,便在取景时采取画面倾斜的方法,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如此构图,势必会造成地平线倾斜,让整个画面失去平衡,视觉感不舒服。

⑤落格。当人物与高大的景物合影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地将镜头抬高,结果是衬景拍全了,但是人物往往在画面中只留下半个身子,让观赏者感到很不舒服。

⑥喧宾夺主。照片中过多地表现了前景物或背景物,反而使拍摄主体处于视觉次要的位置。 ⑦画面分割。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地平线放在了画面的正中央,于是画面被一分为二,这样的构图太过死板,缺乏视觉美。

⑧缺乏趣味中心。取景时没有突出主体,画面中想展现的元素太多,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少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6、2 人像摄影

6、2 、1、人像摄影怎样选择背景

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背景十分重要,通过人物与背景的相互关系,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人像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平面的,纵深的,室内的,也有室外的。

1、根据照片的主题来选择背景,由于主题不同,摄影者在选择背景时就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想表现人物的职业特征,就应该以工作现场作为背景,并采用现场自然光拍摄,把环境作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衬托人物,用环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根据背景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光圈。一旦确定背景内容,采用何种方式来表现背景,便

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1)表现背景主要看背景的作用,如果背景是整个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传达出很多人物的信息,那就采用小光圈,使背景细部有相当大的清晰度。

(2)若背景全用来衬托主题,作为一个影调部分,就可以采用大光圈,让背景在画面中虚化模糊。

应用实例:

3、掌握背景在画面中的比重。如果是拍摄旅游照片,那么画面中以名胜古迹作背景所占的比重可以尽量多些,避免把景色拍得残缺不全。

4、避免一些不良的背景,好的背景起到烘托的作用。而不好的背景会影响画面的美观。在人像摄影中,下列景物不宜充当背景:

(1)景物凌乱繁杂,这种背景会喧宾夺主。

(2)具有冷色调的景物。当环境光反射到人物脸部时,会显出一种病态。

(3)大面积色彩斑斓的景物,这种背景同样会喧宾夺主。

(4)反差异常强烈的景物,会损害主体形象,分散观者视线。

6、2、2 基本人像摄影构图

极特写

中等特写

面部特写

标准特写

近景

中近景

中景

中全景

全景

1、全景

(1)全景布局要求画面中的人物与背景一定要协调,在构图中,人物的表情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人物与背景融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最佳的整体构图效果。

(2)使用镜头85mm/F1.4、135mm——200mm.

在实例照片中可以看出,画面中人物比例比背景占据更小的比重,因此拍摄中并不是以人物为中心,而是要使人物与美丽的背景以及周边环境相协调,从而使人物的感情进一步体现出来,这才是能够突出全景效果的正确趋向。

2、中全景

(1)中全景(通常称中景)拥有接近于全景的背景表现力,从而可以使人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稍微提高,从而使人物成为拍摄的主体。

(2)中全景通常以膝关节为界限。中全景虽然能体现出人物的表情,但直接从膝关节剪切进行拍摄,容易形成不稳定的构图,而以膝关节稍上的位置作为基准进行取景,可以与背景更加协调。

(3)拍摄中全景照片时,使用望远镜头或标准变焦来得到背景失焦效果。

人像摄影中这种摄影构图使用较多。

3、中景

(1)中景的取景范围在膝盖和腰部的中间位置(骨盆附近),经常和中全景 混淆使用。

(2)中景是以人物上半身为中心,将人物的表情与姿势作为重点进行拍摄。

(3)中景是使用率较高的景别之一。

(4)对初级摄影者来说,通常可以多拍摄一些人物的上半身,而此时背景的失焦也可以利

用很多镜头轻松实现,因此这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构图之一。

4、中近景

(1)中近景是以腰部作为界线的取景方式,因此通常也称中近景为腰景。

(2)中近景也和中景一样,适合体现人物的表情与神态,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使人物填满画面,因此在此构图下人物很难与背景一起体现。

(3)在使用中近景拍摄时,为了使人物照片中多一些背景,可以在人物上方留下一些空间,进一步确保背景在画面中所占据的空间,从而避免过于单调的画面结构。

5、近景

(1)近景以胸部为中心进行取景,因此通常也被称为胸景 。

(2)从近景开始,在摄影中都会以人物脸部为重点来强调表情,因此在此构图下与画面结构相比更为重要的是人物表情和神态等因素。

(3)通常会使用这种构图拍摄以人物为中心的照片。此时,广角镜头会比望远镜头更容易将狭窄的背景空间表现成较宽广的效果。

注意用广角镜头近摄会有脸部变形的问题

6、标准特写

(1)标准特写是从胸部、上方肩膀到整个脸部取景,照片效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物的表情。

(2)标准特写 方式是人像摄影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景别,而实际生活中所接触的特写摄影大部分都采用这种标准特写形式。(标准像)

7、面部特写

(1)取景范围是从人物脖子开始到整个脸部的区域。

(2)由于此构图除了人物脸部以外没有其他画面结构,因此构成画面时最好多留意一下人物的表情、脸部角度、视线等因素。

(3)这是与标准特写方式经常一起使用的特写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与标准特写没有严格的区分。

8、中等特写

(1)取景从人物下巴到头顶区域的构图。

(2)这是包括整个脸部的最终阶段的特写范围,也是一种不常使用的构图。

(3)特写摄影中,也会尽可能少使用中等特写 ,而多使用标准特写或面部特写 ,可以使画面结构更丰富一些。

9、极特写

(1)极特写在体现脸部的照片中偶尔会使用。

(2)利用这种构图通常会体现人物的整体脸部,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会以脸部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进行极特写。

(3)极特写是一种像标准特写一样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特写之一。采用这种特写方式时,也可以尝试一下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其他多种角度的构图。

6、2、3 人像摄影布局中的几个问题

1、合理布局的构图

2、考虑背景流向的构图

3、考虑人物视线的构图

4、考虑空白的画面组成

6、2、4 人像摄影用光的几个问题

1、确定最佳曝光的方法: (1)使用强光确认功能

(2)结合直方图比较:

2、不同测光点下的曝光

3、利用辅助光的效果比较

4、色温补偿结果的比较

6、2 、5、人像摄影中姿势

1、当人物在照相机前表现一个动作时,不管他的动作是自然的流露还是人为的设计,照相机捕捉的只是某一瞬间的身体造型,包括脸部的角度、身体的姿势、四肢的摆放、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2、实际上人物的姿态和手势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因此,人物姿态和手、脚的处理,是刻画人物性格和形成画面视觉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像的造型分类:

(1)头像最适合表达人物的表情和脸部的质感

摄影中准确地表现皮肤质感,能增强人像摄影的表现力。

各种物体都有质感,人的皮肤也一样。由于年龄的长幼、地域的差别以及职业的不同,人们的皮肤质感也有差异。在摄影中准确地表现皮肤质感,能增强人像摄影的表现力。

用45°侧光照明,充分表现了老人的脸部质感。那专注的双眼,仿佛有很多沧桑往事要诉说。

(2)半身像最适合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姿势

画面含蓄地说明,"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病人得救了"这一主题。画面上只有疲惫不堪的医生形象,脸上的汗珠、未摘下的手套、口罩,以及那种极度劳累后的手的动作,暗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3)全身像的最大优点是能让人物与周围的环境构成有机的联系,便于营造画面的情调与气氛。

这幅人像作品将少女安排在清泉碧水的环境中梳妆的少女在环境的衬托下显得美丽动人,水中的倒影也增添了画面的美

感。如果没有环境的演染,人物的形象就会显得苍白。

(4)身体姿势的安排,不要使头部和身体形成一条直线,因为正面的身体会显得很严肃呆板,以曲线表现形体和脸部半侧朝向镜头较有表现力。头和身体的朝向应有一定差异,这样会显得更自然而富有变化。

第十二次课

4、人像摄影很难套用什么固定模式。特别是现代人像摄影更注重朴实、自然。在这我们就介绍一下身姿、手势安排的基本原则。

(1)手的摆放:

在人物的姿势中,千万不要忽略手的安排,手的变化既可以强化人物的神情,也可以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

<1>在以人脸为主的肖像中,手可以放在脸的边上,或轻托或斜倚,但与脸部的接触不要太用力,避免脸部的变形。

<2>在半身和全身像中,可以让手抱在胸前,让手扬起掠过头发,或轻抵下颚,也可以拿些小的道具,活泼画面。可以说手之善于表达感情仅次于眼,因此应充分发挥手的作用。

(2)身体姿势:

<1>当身体正面对着镜头时,头部应稍微向左(右)转一些。

<2>而当双眼正视镜头时,让双肩转动一定的角度,或是让双肩上下倾斜些,这样会使画面更富有动感。

<3>拍摄一张坐着的半身像,不妨让人物成45。或是90。侧座,然后让上身转向镜头,通过扭动产生理想的曲线。

<4>全身的人像应该避免正面的站姿,同时两条腿的重心也要有所侧重。

5、身体造型要轻松、随意

(1)每个人的形体都有其特点,无论你怎么动都是美的,因为人的关节和线条几乎包含了艺术的韵律。即使是刻意摆造出来的动作,也要感觉上舒适、自然,如果故作姿态,手脚无所适从,将会破坏这种美。

(2)一般来说,无论什么姿态,只要被摄者感到轻松、舒适,旁人看上去就会比较自然。因此,应该让被摄者以最舒服的姿态和心态面对镜头。

6、身体姿态要和感情一致

(1)人像摄影的手、脚和身姿,都要表现出动感来,使画面产生新的活力,能够更充分地体现人物的性格。因为手、脚和身姿与人物的眼睛和脸部一样重要,都是传达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人像摄影的手、脚和身姿表现得很不自然,很拘束的话,那么整体上看上去就会很不和谐。

(2)要经常研究和模仿成功人像的作品

我们学习和观赏古今中外的名作数不胜数,这些作品中人物的手、脚和身姿可以说千变万化,既自然又和谐,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可以先从临摹开始找寻规律,不断地实践,达到创作人物形象的境界。

5、反光板使用方法:

(1)在对拍摄对象暗部进行补光时,要把反光板略高于拍摄对象的头部,保持阳光照射上亮下暗的真实气氛。反光板也可以低于拍摄对象头部,反光板的亮度要掌握得当,要保持与拍摄对象的受光有一定的亮度差别,以表现明暗变化和立体感。

(2)反光板可以用一块,也可以用多块,视具体的拍摄情况而定。用一块反光板时,主要是对拍摄对象暗部进行照明,提高暗部的亮度。

(3)在阴影中拍摄人物时,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可以用两块反光板来进行补光。一块在相机的附近,用于照亮人脸部的阴影部分,另一块远些,使人物产生明暗层次,显出立体感。在购买反光板时,考虑到携带方便,可买折叠式的反光板。

6、在下面情况下需要用反光板补光:

(1)晴朗的天气,在直射的阳光下,人物面部明暗反差比较大,阴影部分缺乏层次,这时可用反光板给暗部补光。

(2)树荫下的人物由于四周较暗,缺少环境光反射,可用大型反光板给暗处人物补光,使之与周围景物影调协调。

(3)逆光人物正面缺少环境光的足够反射,这时就需要给背光的面部补光,但补助光线应以继续保持逆光的美妙效果为前提。

利用反光板补光或做辅助光,能够直接观察到补光效果,反射光的强度和照明效果,可以用肉眼来判断。并通过调节反光板的位置和角度,达到理想的补光效果,比较易于掌握,而且携带方便。

6、2、7 拍摄人像时要注意的一些因素:

1、避开刺目的光线。

拍摄人像最忌讳使用从头顶上直射下来的阳光。将在眼窝、鼻子周围和下巴底下造成黑影。为了避免这种破坏性的光线效果可用以下方法:

(1)选用开阔的荫凉场地,如晴天时大树底下,四周有大量的反射光可以对局部阴影进行

补光,在人物脸上形成流畅的没有阴影的照明。

(2) 如果你不得不在正午时分抓拍人像,可以让被摄者背对着太阳。

(3)为了改善用直射阳光拍摄的效果,可用一把半透明的白伞遮挡中午的阳光。另一种办法就是采用遮光照明来解决问题,不过被摄者周围的强光会干扰你的测光表而造成人物曝光不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应靠近被摄者直接从其面部测取曝光读数。

2、竖画面构图

竖画面的构图可以有效利用画幅的有效空间,拍摄单人时,把相机转到竖画面的位置。“竖画幅取景比较适合单人肖像,因为这种画幅与头部本身或与上半身的长方形造型相对应。

3、采用大光圈

在拍摄人像时采用大光圈能使背景模糊,更好的表现被摄者。

F/1·8至F/4的大光圈能使背景虚化,使之处于焦点之外,而让主体成为照片中唯一让人关注的目标。

大光圈有可能使景深太浅,如果被摄者的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离相机更远,那么距离较远的那只眼睛也许会处在焦点之外。补救的办法是在取景时舍弃背景,这样就可以使用较小一挡的光圈,或者是调整被摄者的头部位置,使其双眼与相机的距离相等。

4、选择简单的衣着

鲜艳的原色能为人像增添生气。花哨的着装会使人们把对被摄者五官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物身上。要注意选择能与被摄者的本色般配的服装。

如果可能的话,让被摄者自己选择衣服颜色,这样效果会最理想。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什么颜色会让他们最好看。

5、尽可能靠近被摄者

如果你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上太小,以至于其面容和表情不能成为照片上一目了然的表现中心,那么效果就差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再靠近一些拍摄。你可以走上前去靠近被摄者,或者是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近产生美。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对人像照片来说这当然是对的。人物的头部处在画面中央。在人像构图时,要尽量使关键部位处在画面的上半部分。

6、使用中焦距镜头

使用85一135mm的镜头拍人像,透视有所压缩,这样面部特征会表现出正确的比例,把被摄者表现得自然悦目。

较短的焦距(5Omm以下)拍肖像常常会夸张人物面部的特征,有时会使鼻子显得比实际的大,用广角镜头靠近拍摄的面容太难看。

而若要使用2OOmm以上长焦距镜头的话,则会便面孔显得太平。

6、2、8 拍 高调人像:

特点:以白和浅灰影调为主,黑灰色影调极少。

高调人像拍摄方法:

1. 光线要柔和、匀称,一般多使用顺光,这样可获得反差平淡的效果。拍摄人像时除头发外,脸上光比不要超过1:2。

2. 拍摄人像时,被摄者要穿白色或浅色衣服,拍摄自然景物时也要选取浅色调的景物。

3. 背景要选取白色调或浅灰色调。

4. 曝光时,要比正确曝光略增加一点。

6、2、9 拍低调人像:

特点:以深灰、浅黑、黑色影调为

主,浅色调占的面积很小,整个画

面的色调比较浓重深沉。

低调人像拍摄方法:

1、低调的画面影调低,影调对比不大,用影调接近、细致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层次和质感。

2. 拍摄低调照片多使用侧光或半逆光,要选择暗背景。

3. 拍摄低调人像时,人物服装的色调要比较深。

4. 感光要充足,以保证阴影部分有足够的层次。

5. 低调照片的整个画面影调浓重深沉,但其中有面积很小的白色调,它能使整个画面具有生气。

6、3 旅游摄影

旅游摄影应该注意些什么

1、 外出旅行游览,观赏祖国的大好山河,不仅身体和神情得到了松弛,还能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2、 旅游摄影的收获:

<1>拍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2>同亲朋好友分享你旅游时的乐趣,而且若干年后将是一个纪念。<3>旅游为主,旅游摄影实际上是旅游的一个附属品。

3、 旅行往往是走马观花,容易挂一漏万。所以想要在旅途中拍摄精彩的旅游照片,预先查看旅游目的地的资料是很有必要的。应该了解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4、出行前的准备:

(1) 文字资料。在准备前往某个旅游景点之前,最好能找一些和这个景点相关的文字资料阅读一下。这样可以了解一下那边的风土人情,和这个景点有关的历史典故等等。在旅游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把拍摄重点放到那些能够代表这个景点的景观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图片资料。通过图片资料可以更形象地了解旅游景点的风貌特征,特别是一些专业摄影家的摄影作品,没准能给你的旅游摄影带来一些灵感。应该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旅游图片比较,在参考他人拍摄角度、用光方法等拍摄基础上,以反向思维的方法,避免拍摄出和别人重复的画面,以突出自己的个性。

(3)视频资料。除了传统的平面媒体之外,现在电视和网络媒体也是非常的发达。注意关于自己要前往的景点的视频介绍。

(4)互联网。找到专门的旅游网站,然后点击自己喜欢的景点就可以了,好的旅游网站里面不仅有视频说明,还配有专业的图片和文字解说,景点相关的一切服务都有介绍,大大方便了旅游者。

(5)摄影器材准备

<1>旅游摄影携带器材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拍摄要求和目的。在能够满足自己拍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带摄影器材,不要让过重的器材搅了你旅游的兴。

<2> 如果只是为了拍摄旅游留念照片,那携带一个内置闪光灯的便携式家庭用数码相机就可以了。这样,你几乎就没有携带摄影器材的负担,可以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

<3>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从事摄影创作,那就要具备一台准专业,甚至是专业的单反数码相机了。配上一个标准镜头,一个24-70mm的变焦镜头,基本上就能满足旅游摄影创作的需要了。

(6)附属器材。

<1>准备一块2G以上的存储卡,如果拍摄量较大,可以带一个数码伴侣。

<2>镜头纸和吹气球这些清理相机的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3>可以考虑使用单脚架,单脚架体积和重量都比三脚架小得多,比较适合外出旅游拍摄携

带。而且单脚架不但可以稳定相机,还可以当拐杖用。

<4>偏振镜和UV镜也是旅游拍摄常备的摄影器材。

<5>如果要去的景点室内拍摄比较多,还应该带上一个外置的电子闪光灯。

<6>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带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电池备用,这样就不用担心相机和闪光灯电量不足的问题了。

5、 旅途中的拍摄 旅游通常和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这些交通工具是密不可分的,当你登上这些交通工具时,你的旅游摄影就己经开始了,不要把你的数码相机束之高阁。

(1)在火车和汽车上拍摄主要分两种:

<1>在行驶的车辆中拍摄窗外的风景

1)靠窗而坐,拍摄有价值的自然风光或民俗风情。

2)使用广角镜头,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拍摄,这样既有利于稳定相机,同时也可以展现较为大的景观。尽可能清晰地拍摄窗外景色。

<2>拍摄车内的生活场景

1)车内空间狭小,人物活动也就相应地受到限制,使用广角镜头较好。

2)在颠簸的车内拍摄,快门速度一定要快,一方面可以迅速抓住难得出现的精彩瞬间,另二方面也有助于保证画面清晰。

3)为了行车安全,在汽车内拍摄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以免影响驾驶员开车。

(2) 轮船上的拍摄。

<1>由于船速相对较慢,在船上的时间一般比较长,无论是海轮还是江轮,在轮船上拍摄有在其他交通工具上拍摄所没有的乐趣。

<2>因为轮船是最敞亮的交通工具。从船舱到甲板都很宽敞,活动范围大,可以拍出有意义的照片,也能给漫长的旅途增添不少乐趣。

<3>船上的设施、船外的景色、船尾的浪花、船首的波涛、追随轮船的海鸥等等都是理想的拍摄对象。在船上拍摄船外景色的快门速度也最好不要低于1/125秒。

(3) 飞机上的拍摄。

<1>乘坐飞机旅行时,数码相机和拍摄附件应该放在随身的提包内。买票时说明要一个靠窗户的座位,能给你在飞机上的拍摄带来很大的方便。

<2>在窗户内拍摄虽然受一些影响,但拍摄出来的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考虑到飞机飞行时速度很快,快门速度最好设置在1/250秒以上。

<3>拍摄时可以把相机镜头紧贴在舷窗上向外拍摄,也可以把舷窗作为前景放进画面,让舷窗起到“画框”的作用。尽量把光圈放小,以延长景深。

<4>在飞机上主要的拍摄对象是云,现在的飞机一般都在云层上飞行,所以大地上的景象只有在晴空万里时才能见到。无论是变化多端的云层还是脚下的山脉、河流、田野等景物都是平时很难见到的,所以千万不要放过这些难得的拍摄机会。

<5>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舷窗外动人的景色。在飞机上拍摄最好能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镜,这样可以强化蔚蓝色的天空。需要注意的是,飞机飞行的速度很快,窗外的景色也随之不断地变化,所以要眼明手快,看到心动的景色就要毫不犹豫地按下快门,记录下那美丽的瞬间。

6、 旅游纪念照的拍摄

旅游纪念照的作用是纪念自己到过某个景点游览,一套好的旅游纪念照应该能够达到人景相融的境界,在若干年后仍然能够给你美好的回忆。拍摄旅游纪念照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多景点

<1>旅游纪念照首先应拍摄一些名胜古迹,以标志性景色为背景拍摄,有说服力。

<2>新到一地的车站、码头、宾馆内外、都非常值得拍摄,也很具有纪念意义。

<3>而当地的民俗民风、风土人情也是旅游纪念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很值得拍照留念的。

(2)多角度

<1>拍摄名胜古迹的时候,一定要围着景点转一下,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选取不同的最佳位置拍摄。虽是同一景点的图片,但效果却大不一样。

<2>旅游纪念照不要只局限于一种形式,即人物面带微笑地站在景物前方。这种拍摄形式用得太多了很容易有呆板的感觉。

<3>还应拍一些亲朋好友在娱乐、参观、就餐、谈笑等活动时比较自然的姿势和神态。拍摄角度也没有定式,只要能表现当时的场景和气氛即可。这样的纪念照可能会更生活化和更加生动自然一些。

(3)人景相融

<1>处理好人物与景物的关系是旅游纪念照的基本标准,即旅游纪念照一定力求人景相融。要避免人物离相机过近,占画面太过而挡住背后的景色,也不要让人物离相机太远,从而导致人物占画面的比例过小,整个画面没有视觉中心。

<2>如果想要清楚地表现人物背后的景物,就应该使用小光圈,以加大景深。

<3>如果想突出人物可以适当的调大光圈,缩短景深,以达到突出人物的目的。

(4)如使留念照片出彩:

(1)体现旅游味。旅游中不仅仅只拍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其实沿途乘车、搭船、小憩、就餐都可作为拍摄的题材。这些活动若能记录下来,将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纪念。

(2)突出纪念性。拍摄中要人中有景、景中有人。构图可采用呼应、均衡的方法,人和景相互对称,用人物填补景的空白,两者有机地融于一幅画面之中。

(3)人物动态可不拘形式。旅游者可立可蹲,或者干脆俯卧在草坪上,总之要拍得自然,体现出浓厚的旅游气息。

(4)人物视线要活泼。可对视镜头,或是注视景物。对于多人物的照片,或指定某一视线为目标;或在欢乐欣赏景色时,抓住 "瞬间",显得随意活泼。

6、4 静物摄影

顾名思义就是对静止的物体进行摄影。这里所说的静物仅指体积较小、可任意摆布的物体。 怎样拍好静物?

1、静物摄影:是指对一切静止的物体进行拍摄,如花草、室内饰品、器皿、工艺品等。

2、静物摄影的特点:不同于其他的摄影,如人像摄影可以通过人物的脸和表情去吸引观众,风光摄影可以通过优美的景色来吸引观众。但静物摄影只能对着几个静止的物体拍摄,因此在拍摄时,必须要通过光感、色彩、质感和形体去传达各种信息和情感。

3、拍好静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构思和创意

静物摄影,一般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广告宣传,为推销产品或为企业做宣传。二是用于艺术创作,用于艺术性的静物摄影,使人们从作品中可以体会到艺术趣味。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拍摄静物前,头脑中要有一个总体的构思,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用途,才能据此摆设静物,确定摆设静物的方式,选取拍摄角度,设计光线等。

(2)背景的处理

静物摄影的背景大致可分为:有特定的环境和无特定的环境两种。

<1>有特定的环境背景指的是拍摄物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拍摄,使物体在环境中表现出一种意境,来丰富拍摄画面。

<2>无特定环境是指拍摄物体的背景简练,在哪都能拍。

无论采用哪一种背景,都要注意背景与主体物之间的关系。背景是用来衬托主体物的,背景太实,容易削弱空间感,背景太虚,又表现不出背景的特点。因此,背景在静物摄影中的掌

握也是很重要的。

(3)静物摄影如何运用光线?

<1>在静物摄影中,光线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静物摄影的用光主要是给静物造型和表现静物的质感。

<2>在静物摄影中一般很少用直射光,多数采用能表现质感的散射光。在拍摄时要根据被摄体灵活机动掌握,同时要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来创作,不能拘泥于已有的模式。

<3>静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材质也各不相同,在拍摄时要充分运用不同角度的光线、光线的明暗关系、强弱及各种色光,来表现不同静物。

<4>拍摄静物常用的布光方式如下:

1)表面粗糙的木器和石器,宜用侧光;

2)金属、瓷器反光强,宜用光线柔和的前侧光;

3)花果、蔬菜充满水分,多用顶光。

4) 为了使静物有真实感,也可模拟自然光,如黄昏、晚霞、雨天等。

5) 打灯时,不要辅助光过多,因为一盏灯一个影子。灯过多,画面光影会杂乱。

6)在拍摄时,要善于控制光圈,如要想避开后面的背景,可以用大光圈,把焦点对在拍摄物体上,把背景虚化。为了表现每一局部,可以采用较小的光圈。

7) 静物摄影的曝光也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影响静物的层次和质感的表现。

4、静物摄影中怎样消除阴影?

在拍摄静物摄影时,不只用一盏灯打光,有时会用到许多盏灯,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投影,非常破坏画面效果。有时为了表现景物摄影的真实感,又需要保留投影。清除没用的杂乱的投影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减少画面的投影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拍摄静物时,只用一盏灯,这样在画面上只有一个投影。要想保留画面投影的细节,可以用反光板来对投影进行补光,反光板不会产生新的投影。这样在画面上只产生一个投影,同时也对投影进行了刻画。

(2)可以选一块暗色调的背景纸当背景,这样光照的投影和暗色调的背景形成一体,物体的影子就看不出来了。

(3)用均匀的散射光照明。拍摄时,先用白布或白纸将拍摄对象包围起来,然后再用灯光从罩外射向物体。也可将灯光打在白墙或反光板上,然后再反射到拍摄对象上,就不会出现投影了。

(4)还可以在拍摄对象下方搭一个透明的玻璃架,这样光线照在静物上,形成的影子就落在透明玻璃架下方,画面上则看不到影子了。

(5)还可以利用脱影箱。做一个较大的脱影箱,脱影箱内四周装上灯,箱盖为透明玻璃板,将拍摄对象放在箱内拍摄,物体的投影可消失。

5、拍摄商品如何表现质感?

不同的商品,它的材质是不一样的,质感也是不同的。不同商品的质感是由商品的光线反射程度不同决定的。

商品根据对光的反射情况,可以划分为透明体和半透明体,反光体和半反光体,吸光体和半吸光体三大类。

(1)拍摄透明物体:

对茶具、杯子、酒具等进行拍摄时,表现物体的透明感并不困难,因为不管背景是什么颜色,它总是透过去的,对于光感的表现,就要靠透明物体的反光来表现了。

用45度侧逆光照明,光线会透过物体能表现良好的透明质感,也能突出物体的轮廓,在灯光照明上,应采用柔和的光线。

(2)半透明物体:

如塑料、瓷器等,既有透明物体的一些透光性,又有光亮物体的一些反光特征。

1)对半透明物体进行拍摄时,对那些透明性比较强一些的物体最好采用逆光和侧光。

2)对那些透光性不好的、反光比较强的物体,可采用较大面积的柔和光。对半透明物体布光时,还应注意运用侧方和侧上方的环境光,这些光可以表现物体的外形和结构,并形成一些微妙的反光。

3)在拍摄半透明物体时,曝光要准确,否则任何曝光过度都会引起物体质感层次上的变化,不能表现物体的质感。

(3)反光体

反光的商品如金属物体,不锈钢器皿等,表面光亮,布光比较麻烦复杂一些。对反光物体布光时,可以利用白色的反光板对物体进行照明。物体表面的高光部分,可用微弱的直射光来照明。

(4)半反光的物体:

如瓷器等,外形明亮光滑,反光相对弱些,最好采用反射光照明,或把灯光照射到反光屏幕上,用屏幕反射的光线间接照明。

布光时,亮面与暗面的光比不宜过大,以免失去细部的层次。

对于瓷器上的反射光可以用偏光镜加以减弱或消除,也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照射角度,来消除瓷器上的反光。

(5)对于吸光体和半吸光体:

如木制品、毛衣等,在布光时,可采用主光加辅助光和效果光同时使用的方法,用柔的主光进行大面积的照射时,用辅助光来照射主光照射不足的地方,用效果灯突出商品的特点。 布光时还要注意协调强光和柔光的对比。

(6)业余摄影者如何拍好静物:

<1>.研究好照片:广告、产品手册等静物摄影,那些都是专业摄影师耗尽心血拍摄而成,研究这些照片的拍摄技法,必定获益匪浅,它们会给你带来无限的灵感。

<2>让一切变得简单:简单是静物摄影构图的关键。布景时应从一个最主要的被摄对象入手,要学会从相机的角度看问题,让拍摄的场景获得一种令人愉悦的平衡。

<3>题材:可以选择花卉、食物、蔬菜等常见而易于获得的东西,一些私人收藏也可以作为拍摄题材,拍摄时,要充分吸取专业摄影师有关光线、形状、色彩、构图的经验,用其来表达你自己的想象力。

<4>器材和布景:业余摄影者可以在家中因地制宜建立一个临时的工作室。到商场买几块宽幅的布,长度应较长,替代无缝背景纸,如果你准备将写字台改造为拍摄台,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窗帘作为背景。

<5>光源:借助窗户射入的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这比干硬的机位闪光效果好得多,或者可以使用离机闪光功能。没有反光板也不要紧,可以用一大块白色硬纸板替代。

第十三次课

6、5 风光摄影(风景照片)

怎样拍摄好风景照?

简单概括风光摄影的特点就是 “天时”、“地利”、“人和”。

1、 “天时”指的是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同一景点,由于季节,天气和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景致。天下的美景是有限的,但只要注意研究“天时”变化对景点的影响,选时得当,也能拍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2、选择合适的拍摄时刻

<1>风光摄影比较适合使用逆光或顶光拍摄,在这两种光线的照射下,景物会形成一层漂亮的轮廓光,这种轮廓光既可以起到造型的作用,又可以区分远近景物的层次,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2>如果拍摄建筑物的话可以选择前侧光,这种光照角度可以充分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但是,由于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光线投射的方向是不同的,因此,耐心等待最佳的拍摄时机是很有必要的。

<3>一天当中,不同的时刻天气情况也可能会不一样。比如有些地方早上会起雾;有些地方、尤其是南方的夏天天气变化会很频繁,晴雨转换可能就是那几分钟的事。这时候就需要拍摄者抓住拍摄时机,瞬息间往往就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景色,所以必须当机立断,在效果最好时按下快门。

3、"地利"其实谈的就是风景摄影中拍摄题材的问题。

“地利”是指自然风景中千变万化的地势风貌和人文景观。祖国大地幅员辽阔,名山美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很好的风景拍摄题材。

(1)名山大川的 “地利”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景点的“地利”可以说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公认的,拍出来比较容易出效果,也比较容易让大家接受。如黄山的奇、华山的险、泰山的雄、庐山的秀都是绝无仅有的。

(2)而一些著名的人文景观如长城、颐和园、天坛等都有其独一无二的 “地利”优势。因此,在占据 "地利"优势的景点拍摄比较容易出好作品。

4、 “人和”是指拍摄者对风光摄影的表现能力

“天时”和 “地利”是客观的,他们需要拍摄者来选择和发掘。找到美景后如何构思立意,拍摄角度如何把握,如何构图,对现场色、光、形的控制等等。这些都是风光摄影中“人和”的因素,因此,掌握好 “天时”的规律并加以运用;寻觅名山大川,掌握精湛的拍摄技艺,选择精良的拍摄器具,这些都是拍好风光照片的必要条件。

(1) 选择最佳的拍摄题材

好的照片首先必须具备好的选题,名山大川相对比较容易出好作品,因为之所以叫名山自有它与众不同和众人皆知的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拍摄风光照片很容易和观赏者产生共鸣。

(2)选材

当选题确定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了解选题景点的特点,也就是选材。比如在北京游玩,故宫等古建筑无疑是拍摄的首选,因为一看故宫就知道是北京,能够和观赏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就是选材。

(3)选择好拍摄地点和角度

<1>同一景物由于观察地点的不同很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一座山峰,由于观看的角度、高低、远近的不同,其形态和影调也会完全不同。

<2>在这千姿百态的效果中,有的效果可能很美,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有些可能很一般,只能起到一般的记录作用;有些效果可能会很差,不能起到视觉美的传达作用。

<3>有时,一幅纯山水的风景照片会显得比较空,这时候就需要在画面中点缀一些活动的东西。比如,在辽阔的大海中点缀一两支帆船、在山野小路上点缀几个游人、在蓝天中点缀几朵飘浮的白云等等。而这些活动的因素往往需要耐心等待。当然,有可能的话,也可以由拍摄者有意识地去安排。

6、5、2 拍摄风景照的手法 (山、水、冰雪、云、雾、日出日落、人文景观)

1、拍山景

(1)拍山景摄影器材以轻便为宜,135相机是很适用的。最好为相机配备一个广角镜头和一个长焦距镜头,这样。无论是拍远处耸立的山峰或是拍邻近的峻岩峡谷,都能自如对付。

(2)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山峰的竖画面,会使山岳外形的垂直线变成斜线、透视感戏剧性地增强,从而产生一种似有很大纵深度的错觉。使人倍感山峰之高;

而用广角镜头拍山岭的横幅画面,开阔的视野则可把山势连绵起伏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3)拍摄位置的选择很有讲究,拍摄点宜选择得高一点,并且以站在此山拍摄那山为好,因为若在山谷底下或在山腰中拍山峰,山顶往往会瞧不见,或者由于透视变形的结果,原先峻峭的山峰会显得既不陡,也不高。而要是登上邻近山的一个高坡拍摄,则可看到整座山雄伟的气势。

(4)山麓边如有湖泊,站在湖岸边将峥嵘的高山和它在水中的倒影一齐摄人画面,常能有效地渲染、夸大山峰的高耸和气势。同时,在构图上,有意让主体在画面中撑得足一点,往往可收到山峰高耸入云的效果。

(5)明亮的天空与深色的树林、岩石组合在一起,常会构成很强烈的反差,造成山峦像剪影,层次细节全无。要避免这种不良现象,我们在曝光时就不能单以天空亮度为曝光依据,还要兼顾阴暗景物的明度。除了使用增加曝光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偏振镜滤光镜来降低天空的亮度。

另外,在高山上拍照,由于那儿的空气比较洁净稀薄,太阳光照度强,所以曝光时间要根据山的海拔高度来进行调节。海拔越高,曝光时间就应越短。用同样的光圈,在同等的天气情况下,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曝光时间应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6)表现山的雄伟、挺拔,关键在于处理好画面上天空与山峰的比例关系,其次是处理好构图、前景、天空景色以及灵活运用滤色镜、超望远镜头等。

<1>在表现山的高度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压缩天空在画面中的面积,通常天空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不宜超过15%。使用偏光镜,在拍摄蓝天时能产生湛蓝、碧空如玉的效果,这种湛蓝的天空显现出空气很纯净,间接地表现了山的高度。

<2>用超望远镜头直接从远处拍摄。同样能有效地表现山的高度。用望远镜头直接从远处拍摄时,由于强烈的浅景深效果,使得山与山重叠在一起。由于层峦迭嶂的效果,使得山势很雄伟。

(7)表现有云彩的山岳风景作品时,可将云彩作为画面的景点或背景加以利用。此外,也可将云雾缠绕的山岳作为一个整体一并加以表现。

在拍有云的山峦风景作品时,由于太阳不断地出没于云彩中,对于云的曝光量很难掌握。因而在拍摄时要及时根据云彩的亮度调整曝光量。曝光量宁欠勿过。在光线应用上最好选择侧逆光、逆光。侧逆光和逆光都有利于加大画面的反差,因而非常值得采用。

(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一座山峰,由于观看的角度、高低、远近的不同,其形态和影调也会完全不同。

(9)造型独特的山景

2、水的拍摄技法 (1)海浪(2)瀑布(3)溪水

(1)拍海浪

<1>在满是岩石的海边,海浪冲向岸边,冲击着海边的岩石,击起了浪花,这些浪花有时很高,声势惊人,有时却又十分温和,如果能够选择到姿态不俗的岩石,当出现浪花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面貌。

用高速快门 (一千分之一秒或以上)拍摄,将浪花清楚地表现;溅起的水珠清晰玲珑,配合岩石的优美形态,顿觉画意盎然。

<2>为了充分突出浪花的形象,最佳莫如采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利用深沉的背景,更加衬托起浪花的飞珠溅玉,美不胜收。当然,并非每处海雄都有理想的岩石作为背景,亦并非每一个浪头都会出现优美的浪花的,因此,必须多拍,从中选择。

<3>海浪冲击过岩石之后,潮水开始退走,当其退走时,海水从岩石卸下,会出现片刻的美景。岩石被一层薄薄的流水遮盖,仅可见到岩石的色彩时,如果用慢快门 (当然要用三脚架)拍摄,可以表现水流的动态,加强了流动的感觉。当采用慢快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底片的正常曝光问题。准备一片减光镜或偏光镜,可采用慢快门 (例如二分之一秒以下)而又不至于曝光过度了。

<4>用三色滤色镜拍摄流动的水,可以获得色彩上的变化。红、绿、蓝三色滤色镜分别在同一底片上曝光 ,也就是同一底片的三次曝光,固定不动的景物 岩石,可以保存真实的颜色,但流动的水却可以幻化成三种不同的颜色,像彩虹一样,增加了画面色彩的变化,兼具特技摄影的效果。当然,三次曝光期间,相机不能有丝毫的位置偏移,否则连固定不变的景物也不能保持清晰的影像了。

(2)拍瀑布

<1>时间的选择。

飞腾直泻、气势磅礴的瀑布流水,是瀑布景观的主要部分。然而要拍好瀑布照片,首先拍摄瀑布的最佳时间。

一般拍摄瀑布最佳时间应选择在大雨过后的第二或第三天。因为下完大雨后上游普遍涨水,等到大雨过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再去拍摄,这时上游的水已大量涌往瀑布处,此时天气又已晴朗,水量也十分充足,自然拍出的瀑布照片景色会极为壮观。

<2>角度的选择。

选好拍摄角度是拍好瀑布照片的关键。瀑布摄影的角度选择应该是多种多样,任何瀑布都是有大小、有宽窄、有高低之分的,因此,拍瀑布也应该根据瀑布本身的特点以及瀑布周围的地形来最后确定画面的构图。

这里仅举国内二处出色的瀑布说明一下,比如像贵州黄果树瀑布,由于黄果树瀑布面积比较集中高大,所以采用立幅画面低角度构图效果较好。

<3>九寨沟里的有些瀑布面积较宽,看上去并不是很高大,所以一般又常用横幅画面平角或稍高的角度来拍摄效果较好。总之,要拍好瀑布照片,重要的一步就要学会正确选择角度,角度选择得好,拍出的照片才能最大限度给人以美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反之,如角度选择失败,拍出的照片就会黯然失色。

<4>快门的选择。

如果我们使用二种不同的快门分别对瀑布进行拍摄,拍出的画面会大不一样。因为,用高速快门拍摄(500秒以上),可使瀑布流水停住,呈静止状态;用慢速快门拍摄,可使瀑布流水变得模糊,而静止景物变得清晰,从而使画面产生虚实对比,更富有动态的节奏感。 另外,为了拍好瀑布照片还有几点要注意:

1、拍摄瀑布应取流动的水为曝光依据。

2、拍摄瀑布要选用侧面光线照明。

3、拍摄瀑布应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4、拍摄夏日晴天以流水为动态的照片时;最好用低感光度模式。

<5>大型瀑布应能表现出它的宏伟气势和形态特色。欲摄出其宏大气势,适当的参照物当·必不可少,这时可寻找附近的树木等作陪衬物,但最好的衬体是人。

因为一方面我们对人体的大小非常熟悉,另一方面还可选择合适的服装或携带的包、伞等物的色调来点缀画面,而且位置还可随心所欲。拍彩色片要注意色彩的配合,拍黑白片要注意

影调的区分,但衬体在画面中的比例都宜小不宜大。

<6>表现瀑布形态的方法。

1〉欲显其宽,角度宜正面稍侧,这样既能看出宽度又有一定的透视感,还可避免完全正面拍摄时构图的对称呆板。

2〉欲显其高,则应在视点的远近高低上下功夫。

视点如太低,仰拍必然使高度被压缩,如能找到与瀑布中部位置相当的拍摄点则能将透视变形降至最低限度。实在不得已时可适当拉远拍摄距离,并选用合适焦距的镜头,这样也能改善透视被压缩的现象。

(3)拍摄溪水

<1>拍摄溪水,一般选择在阴天较好,因为阴天没有大反差的直射光线,能较好地表现溪水的质感。

<2>要想把溪水拍成丝绸状,使用的快门要大于1/4秒,这就得要使用小光圈。

<3>要加灰色滤色镜或偏振镜,减少镜头的光通量;还要调低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以达成使用慢门;再则别忘了带三脚架。

<4>溪水的秀美是从对比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溪水中最漂亮的算是水布了,这里先以水布为例来说明。

1>白与黑的对比。白白的水布挂在黑暗的背景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会产生美感。

2>轻与重的对比。用较长的快门时间把水布拍成丝状,丝状的水在我们的感觉上是比较轻的,这种轻与石头重的对比,能产生美感。

3>软与硬的对比。丝状的水布具有柔软性,在我们的感觉上是柔软的。

4>疏与密的对比

要把水布拍成水帘状,而且有疏有密,看上去整齐之中有变化,这样也会产生美。我们经常见到的水布群为何觉得很美?因为水布群是一个有秩序的大群体,有更多的疏与密的对比及其它的一些对比,其美的效应显著。

5>色彩对比

绿色的小草也是生命之神的塑造品,绿色充满生机,绿色娇嫩而秀美;这就是色彩对比能产生美的原因。

通过色彩对比,还可以清楚地分离出不同的东西和加大景深,如图中的一些绿苔亮在黑暗的背景中,绿苔与背景得到分离,拉开景的深度,显得格外的灿烂。

<5>要突出主体,选好陪体。

1>拍摄视角必须与水布在同一水平视线上,或比水布稍低一点的位置,这样才会把水布拍成高大,有气势。

2>水布安排在画面中心,或在视觉黄金线的位置上,这样就会醒目、突出,以显示主体的重要性。

3>要选择适当的陪体,如石头,花草,树木、落叶等等,使画面各元素的组合产生一个和谐的整体效应,而且有众星捧月之感。

<6>汹涌澎湃的溪水,有一种阳刚之美,即壮美。

1〉我们以较低的位置拍摄,突出溪水这个主体;要用1/30秒左右的快门时间拍摄,把溪水拍成运动着的水珠。珠状的东西在我们的心理中有硬度感,既有动感,又有硬度的溪水才显得有力量、有气势和破坏性。

2〉汹涌澎湃的溪水,是一种无比威猛、无比壮观的阳刚之美。

3〉在拍摄汹涌澎湃的溪水时,把产生溪水的背景也拍进去,这样会增加了溪水的气势。我们仿佛听到溪水的咆哮声,有了陪体的助威,这幅图显得很壮美 。

<7>柔和的溪水也是非常秀丽的。

潺潺的溪水急速地在溪石间流淌,溪水与溪石碰撞而溅起的水花,在流动的作用下,形成了白色柔软的秀水,柔软的秀水与黑而硬的溪石形成了多种类、多性质的对比,其产生的美则是非常的秀丽。

<8> 秀美的溪水加上霞光的照耀,增加了色彩对比关系而更加美丽;

秀美的溪水又与青山形成多种对比关系:如高与低的对比,硬与软的对比,近与远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柔与刚的对比等等,多种对比产生了多性质、多关系的美,由此溪水与青山互为增美;他们又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3、冰雪拍摄技法: (1)拍雾淞 (2)拍摄雪的技巧

(1)拍雾淞

<1>雾淞的形成

雾淞,俗称 “树挂”,是霜的一种,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当水滴小到一碰上物体马上冻结时便会结成雾淞层或雾淞沉积物,雾淞层由小冰粒构成,在它们之间有气孔,这样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状结构。

<2>拍摄雾淞的方法

1〉正确的测光方法,一是首先用相机进行中央重点测光,按雾淞的受光部、中间部、暗部分别测光,而后取一个平均曝光量的数值;二是对着大面积雾淞用平均测光,拍摄时在测光读数的基础上加大1一2级光圈补偿,这样能使照片上雾淞显得晶莹剔透。

2〉拍摄要抢早。

拍摄雾淞,要在事前的夜晚提前做好器材和物品准备工作,第二天天没亮时就要赶到拍摄点等待日出,当大阳一露头时要抓紧时间尽快拍摄。

因为雾淞出现后,一般能在日出后保持2个小时左右,如果晚了,太阳光使地面温度回升,雾淞就会开始融化。

首先拍日出前的雾淞,接着拍日出后的雾淞,最后拍阳光照射下的雾淞。

3〉角度要选好。

拍摄雾淞一般不宜选用顺光,顺光常常会将雾淞拍摄成灰白色,不能表现出雾淞的质感和层次,为了获得层次丰富和质感强烈的雾淞照片,应采用侧光、侧逆光或逆光拍摄。

出于早晨的光线色温低,受光部分的雾淞和白雪会罩上一层暖融融的红色,与暗影部分的篮色形成对比增加画面的趣味。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反其道而行之,也能拍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4〉构图要新颖。

要做到构图新颖别致,应充分利用不同景物的各种体态,去寻找奇特有趣的画面图案,找一些形状好的或象形景物进行拍摄。

树是雾淞景观的附着物,树的造型能展现雾淞的优美形态,树不能太多、太密,找树形奇特的拍摄。把瑰丽多姿的雾淞拍摄得更有韵味。

构图时尽量用较深的背景衬托雾淞的层次,有时采取俯拍构图、仰拍构图、别出心裁构图等,都能拍出“人人眼中有,个个镜中无”的佳作。

5〉充分利用前景。

前景可以烘托主题,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使画面更具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让近大远小、疏密有致的景物,形成一种自然的、和谐的整体美,更加突出现场气氛,但也不能乱用,否则就画蛇添足了。

6〉滤镜要用对。

当前流行的各种滤光镜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滤光镜都适合拍雾淞。一般来讲,拍摄彩色片时,可在镜头前加用偏振镜、天光镜,使蓝天的蓝色在画面上表现得更蓝,纯度更高,使雾淞更加突出;

拍摄黑白片时,可在镜头前加用黄色或红色滤光镜,使天空的影调变暗,增加画面的层次和反差,使洁白晶莹的雾淞得到很好的表现。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虽然可在电脑后期制作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加工,但是正确使用滤光镜会进一步提高照片的技术品质。

(2)拍摄雪的技巧

<1>雪是一粒粒透明的晶体,只有在较远的地方才能明显地表现它的这种质感。因此,为要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表现出较近地方雪粒的透明质感,运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雪景最为适宜。这样,即使是远景也因逆光或侧逆光而产生深远的气氛。

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拍雪景,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射的关系,不但不能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物体失去立体感。

<2>逆光或侧面光照射在白色面积较大的雪景上,未被雪遮盖的其它色调的物体必然会因此而容易成为黑色的物体。为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它色调的物体都能够有层次显现,拍雪景就必须采用柔和太阳光线。

<3>正在下着雪的时候拍摄雪景,也如下雨拍摄一样,必须有深色的背景作衬托,才易于显现出正在天空飞舞的雪花。

如果拍摄天空范围较广的景物,那就只有在一些深色物体前的空间中才能看见雪花,其它部分雪花是不能显现的。

<4> 在阳光下拍摄雪景,为了使蔚蓝的天空不至过白,拍摄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滤色镜(偏振镜)。

<5>为获得更为简洁的雪景画面,又能清晰地表现雪中物体的层次和线条,可选择线条较美的局部景物,并用柔和的逆光、侧逆光拍摄,这样,可使雪中物体的层次线条都能充分显现,从而获得更为美满的雪景。

<7>运用色温来拍摄也可以丰富冰雪的颜色。

利用一早一晚的色温,也就是说早霞和晚霞,那么天光映在了雪地上,这时候雪就不再是白的了而是金色的,而阴影部分由于没有被晚霞或早霞打亮而呈现出蓝色,这样画面有冷色调和暖色调,这种反差和对比会更富有戏剧性。

使用数码相机请不要使用自动白平衡,否则早晚拍出的颜色就少了感染力,把色温设置在5600K。

<8>拍摄时机:

冬季在山区拍摄的时间比较短,但日落时分干万不要急着收起相机,往往太阳落入地平线或是大山之后,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美丽景色。

高空的一线白云被地平线下的阳光照得通亮,傍晚较低的色温又给白色的云罩上了层 "暖色",与冰面的冷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4、拍云雾:(1)拍摄美丽云彩;(2)雾景拍摄技巧 。

(1)拍摄美丽云彩

<1>拍摄注意事项:

1>在城市宽阔的广场、公园或高层建筑物的窗户都可以看到宽阔的天空,如果在郊外田野和山顶,视野就更加广阔。在这些地方都可以拍摄云彩。

2>拍云所用的器材很简单,如果用数码单反,可根据个人情况选用广角变焦镜头、18-200mm变焦镜头等,另外最好再准备一款偏振镜。拍摄时不用三脚架,手持机拍摄即可。

3>首先要物色美丽的云彩,不要寻找那些很多很厚都集中在一起的大片云彩,这样的云彩不宜作为被摄体;而要在广阔天空中寻找那些独立飘浮、形状漂亮的小片云彩作为被摄体,构图时不要把云彩完全充斥在画面中,而要以广阔无垠的天空为背景,云彩在画面中只占一定面积和比例。这样构图可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4> 拍摄时可用光圈优先AE模式,光圈设定在F8或F11,为把云彩的细节部分表现得更加清晰,更富有层次,可设定数码单反用较低的感光度,以便获得细腻的图像,另外,为使蓝色天空显得更蓝更浓一些,除用偏振镜外,为突出画面中的白云效果,拍摄时可根据照相机检测值适当做减曝光补偿。

<2>拍摄技巧

1>以逆光拍类似于鱼鳞云这样的云时,鱼鳞云能像半透明的发光体一样发光,而如果被夕阳照射时还能被表现得如同宝石一般。如果采用侧逆光使用偏光镜还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用顺光拍云时画面显得有些平淡。

2>摄影者如果有鱼眼镜头,还可以借助于鱼眼镜头特有的视场效果拍出表现天空云彩的半圆形画面,天空显得极其广阔。

该图是10.5mm鱼眼镜头拍摄的画面,画而呈凹形的半圆形,画面中的天空宛如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这种特殊效果是其他镜头难以表现的。

3>拍摄乱积云和蓝色天空组合的画面。

夏秋天气晴朗时,经常会出现乱积云。由于乱积云的轮廓比较清楚,云层层次也比较丰富,是拍云的最佳被摄体。

乱积云往往呈顶部小而明亮、下方大而稍暗的形态,一般都分为若干层,所以构图时要注意把明暗层次最丰富的部位纳人画面。

另外,构图时还要注意不要把乱积云顶部最明亮的部分安排在画面最顶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否则的话,画而会显得闭塞。

4>拍摄傍晚的火烧云

在内陆地区火烧云往往预示着次日是晴朗的好天气,但在沿海地区却往注预示着次日将有台风等来临,拍摄火烧云的最佳时间是在夕阳西下,太阳即将没入地平线前的短暂时刻,此时地平线上的天空是美丽的橘红色,整个画面呈红色调。这一时刻的天空色彩瞬息万变,一般来说最佳拍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所以要抓紧时间拍摄。

由于是逆光拍摄,地面远处的景物会呈剪影效果,呈黑色剪影效果的地面景物与呈红色调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色,画面显得十分醒目,

地面景物最好构图时要把地面景物安排在画面最下方,占画面的面积和比例要小一些,一般以占画面面积的1/4左右为宜,把大片面积留给天空云层。

另外,拍摄傍晚火烧云的画面宜用广角变焦镜头,以表现宽阔的天空。

5>拍摄呈五光十色的云层,这种带有丰富色彩的云彩一般称为“祥云”

当人们看到祥云时,“常视其为好运的预兆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不过,平时很难看到这样的彩云,一旦遇到不应放过。

另外,祥云的轮廓往往不像乱积云那么清楚,拍摄时力求聚焦准确,构图时要注意在画面下方安排一些地面景物。

(2)雾景拍摄技巧

<1>掌握经常出现雾的时间和地点:

当冷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容易出现雾。在一天之内,从夜间到清晨冷空气比较多,由于水蒸气温度降低,所以早晨雾比较多。另外,雨后大气温度急剧下降时也容易出现雾。雾经常会在某一个地方出现,拍雾景时要事先找好摄影场所,并且确认太阳的位置。

<2>拍摄雾景时要用遮光罩

当雾很大时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很多,这些水分很容易附着在镜头镜片上,一旦镜片全是水分就会使画面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拍雾景时要像拍雨景一样在镜头上加装遮光罩。

<3>拍雾景做1/3-2/3档加曝光补偿

根据拍摄时间和雾的浓度区别控制曝光。白天拍雾景时画面中白色成分比较多,所以要做

1/3-2/3档加曝光补偿,但要注意曝光补偿量千万不能过度,一旦过度画面中的空气感和被摄体的质感就会大幅度降低。

<4>数码单反拍摄雾景控制感光度ISO400

一船来说用感光度ISO400以下拍雾景基本没什么问题,能获得质感很好的画面。为防止被摄体晃动,可以把感光度设定在ISO800。另外,雾景画面中很少有暗部,即便提高感光度画面也不容易产生噪点,画质仍然不错。

<6>拍雾景怎么用光

摄影者身处雾中,四周都充满散射光,所以可以在任意角度摄影。如果是薄雾,因受蓝色天空的影啊,画面会带一定程度的蓝色调,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所拍的雾景会充满幻想的色彩与气氛。

如果在远离雾区拍摄雾景,最好用逆光,能给人留下深刻的雾景效果。拍摄时要注意选择暗背景来衬托雾。

<7>用广角和望远镜头拍雾景怎么构图:

如果在雾里拍摄可以用广角镜头,要尽可能接近被摄体。如果在雾里从远处拍摄被摄体,画面会呈现一片雾蒙蒙的效果,不利于表现被摄体。所以在雾里拍摄要尽可能接近被摄体,用有雾的背景来衬托主题。

用望远镜头适合在远处拍雾景,用望远镜头拍的通过压缩效果雾显得厚重。

另外,拍摄时还要注意选择摄影位置,把镜头朝向雾脓厚的方向,例如拍摄河流水面上的雾景,最好使镜头处于与雾平行的方向与位置,这样的角度与方向能把雾拍得很浓厚,如果从河岸对过镜头略朝下对着水面拍雾景,雾就会受水面反射光的影响而显得单薄。

<8>在森林中拍雾景怎么构图?

要选译树干粗大苍老、树冠整齐漂亮的树木作为被摄休。拍雾景最好拍近景和中景,近景和中景的画面既突出主题、又有以雾衬托的背景,是比较理想的雾景画面。要根据被摄体的不同来决定是采用近景还是中景。

在森林中拍雾景一般宜用中景,构图时要选择有层层树林的背景来衬托主体。

<9>有雾的森林中如何拍摄太阳光芒四射的镜头?

用逆光,可不做曝光补偿或稍微做一点加曝光补偿。清晨森林中被初升的太阳所照射,阳光被森林树干遮挡后会出现光芒四射的美丽景象,使森林充满一种神秘感。

在这种景色中由于明暗反差较大,一般来说不大容易拍好。构图时要注意选择摄影位置,镜头不能直接对着照射进森林的阳光,最好选译镜前有能挡阳光的粗大树干进行构图。另外构图时还要注意把光芒多的部分安排在画面同方向一侧,应占画面较大面积,切忌把四射的光芒拍得四平八稳。

<10>拍摄河流雾景构图时如何安排雾和绿色植物:

一般来说拍摄雾中有绿色植物的画面不应以雾为主,否则画面会出现大片白蒙蒙的雾,还是应以植物为主,画面中有面积不大的雾就可以了,虽然画面里雾的面积不大,但它对画面的存在价值却很大。

<11>什么是 "佛光"现象,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拍到 "佛光”?

佛光"又称 "宝光",当人站在山顶背着太阳时,自己的影子会映在云彩上而形成光环。在山顶上空有雾时,天空中的雾宛如一幅巨大的屏幕,这时人背着大阳通过光线的照射可以把自己的影子映在雾所形成的"屏幕"上。人实际看到的景象是在天空彩虹里有自己的影子。 拍摄这样的镜头必须在山顶上空一侧有雾,另一侧有太阳。山顶被浓雾所笼罩,天空有太阳一侧急剧变晴,另一侧浓雾还没消失时最容易出现 “佛光”现象。当所有雾都消失,天空变晴朗后就失去了出现“佛光”的自然条件。

拍摄 “佛光”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果碰到了就要抓紧时间拍摄。为把彩虹颜色拍得

鲜艳,可在镜前加装偏振镜。

5、拍摄日出与夕照

<1>拍摄山峦日出与夕照确实是很艰苦的。在拍摄日出时为了能在日出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往往要在日出前一至两个小时赶到预先选定的拍摄地点。如果住地与拍摄地点相距很远时还非得在拍摄地点露营不可。

<2>拍日出时首先要在前一天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

如果有困难时,也要求在出前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在拍摄地支好相机,并作好各种拍摄准备。由于在太阳尚未露出来即日出前三十分钟时,东边的天空已被太阳染得红红的,这时多彩的云海就很值得表现。

<3>拍日出时在构图上可以选择或造型很美或层峦叠嶂的山峦、林木及广阔的云海等作为前景。

利用日出的逆光拍出剪影效果的画面。在构图时还应注意画面紧凑,如果画面过于松散时,日出效果要因此而逊色许多。

<4>太阳升腾起来以前,地平线上的颜色由红色变为金黄色,太阳完全升腾起来以后化为耀眼的白色光辉。

在具体拍摄时机上,可以在太阳露出三分之一的时候拍一张,露出三分之二的时候再拍上一张,紧接着在太阳离开地平线或者离开云海时再拍上一张,由于太阳在这三个时机时的日出最具有代表性。

<5>远处的天边被太阳染成红色和金黄色、近前黑黝黝近乎剪影般的山峦衬托了天边的彩霞、使日出景色显得愈加壮美。此外,这种构图方法也使画面非常富于立体感。 夕阳的拍摄比拍日出容易,技法相同。

第十四次课

6、拍人文景观 长城

(1)拍摄长城四季都很好,在春季可以拍到杏花、桃花;

夏季可以拍到很多绿色的植被;

秋季是最美的季节,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冬季拍摄一定要等到有雪的时候,,可以拍摄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世界。

(2)拍摄长城是各种角度都可以

根据拍摄意图选择俯拍或者仰拍,也可以选择常规的拍摄点。要做到与众不同就要下功夫,根据不同季节天气变化的特点选择雾、雪、云海、彩虹等特殊气象条件去拍摄。

当然也可以寻找新的拍摄点去拍摄,这样拍出的照片有新意。平时要注意欣赏一些好的有关长城的照片,学习其中的一些拍摄技术技法,为己所用。

(3)排除特殊气象条件,在早晚两个时间拍摄较好

这个时间段太阳的角度较低,景物有很长的影子,立体感较强,这个时候的色温也较低,产生出暖色调,这种暖色调和阴影处的冷色调有一种色彩冷暖的对比效果,能很好突出主体。

(4)黎明时分(4:00-7:00)一天中最合适摄影的自然光

在日出之前,光线具有柔和无阴影的特性,刚开始,光线呈现出清新的蓝色调,随后,太阳接近地平线时,天空会呈现出明亮的橙色光。

低照度要求较慢的快门速度,黎明前拍摄,曝光通常需要几秒钟。而手持往往不够稳定,因此需要准备三脚架,最好配备快门线,防止相机震动。

如果画面中大部分区域有雾,会产生曝光不足,白雾变成灰色,要避免这种问题,可采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然后在+1和+3之间调整曝光补偿,增亮图片。注意检查直方图,确保曝光准确。

为使过亮的天空层次丰富,可在镜头上安装一片中性灰渐变滤镜,暗色一侧朝向天空。

(5)上午阳光:上午(7:00-11:00)点左右

阳光的强度与中午差不多,并保持到下午4点左右。太阳的色温在这段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长城的阴影显得短而清晰。

仔细测光,避免高光过亮,针对中性色调去进行测光。

将太阳放在长城之后,能拍摄出剪影效果。

用偏振镜可以加深天空的蓝色,消除反光和眩光,获得更饱满的色彩。

(6)中午阳光:(11:00-14:00)

太阳的角度过高会带来短小的硬阴影,以及极强的高光,使长城变得平淡无奇,也削弱了鲜明的色彩。此时的光线特别适合拍摄长城的局部特写。

正午拍摄时,由于暗部的区域很难有层次,此时使用闪光灯补光,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最好在闪光灯上添加柔光罩,闪光输出设置要遵循负补偿原则,可以将直射光与环境光之间的光比加以平衡,借助离体闪灯线,你可以将闪光灯置于被摄体一侧,从而获取更自然的定向光。注意闪光速度不要高于同步速度。

利用正午阳光的极端特性和长城的多变姿态,可以尝试做几何形状和抽象风格的图案作品。在这种刺眼的光线下,高光区和阴影区之间的对比度高,一般让高光部位曝光准确,阴影变为黑色,或者直接点测高光区设定曝光。

(7)下午阳光:(14:00-17:00)

下午4点后,阳光发生变化,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降低,光线的温度随之降低,色温也发生改变,阴影变长,更柔和。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拍摄长城附近的树木植物。

对着阳光拍摄会产生眩光,使用遮光罩或其他东西遮挡前组镜片。

太阳落得更低时,可以利用树木创造出迷人的逆光效果。

(8)日落时分(17:00-19:00)

太阳渐落向地平线,比日出时更红,更强烈。在阳光退去之前,还会显现强烈的红色或橙色光。

在日落前时一小时到达拍摄地点,架好摄影器材。

强烈的侧面光有助于突显长城的各个细节。

拍摄落日时,你需要一个0.6-0.9的中性灰渐变滤镜。深色的一端朝天空。

6、7 抓拍与动感表现

1、对运动中的物体调焦

进行体育摄影或舞台摄影时,拍摄对象往往是不断运动着的,往往要采用抓拍的方式。由于拍摄对象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所以给调焦距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时为了瞬间地抓拍而忽略了聚焦,使拍出的画面焦点不准确,产生模糊。怎样才能在抓拍过程中,对运动物体进行快速准确的调焦呢?下面就介绍几种调焦的方法。

(1)超焦距拍摄法

超焦距法是指使用小光圈把镜头调到超焦距处,利用超焦距有最大景深的原理进行拍摄。这样把景深调到最大,在一定范围内,物体运动位置都能清楚对焦。利用这种方法,拍摄者可以不必考虑聚焦的问题,专心地抓拍精彩瞬间。

(2) 区域聚焦拍摄法

<1>区域聚焦拍摄法,是按运动物体的活动区域进行拍摄。用这种方法拍摄时,首先要根据现场的光线调好相应的感光度,在保证快门速度能够将比赛动作和主体拍摄清楚的前提下,大限度地缩小光圈,以获得更大的景深;同时根据景深范围确定所要拍摄的区域。

<2>只有当运动员在你所确定的区域内出现时,才迅速按动快门。这种拍摄方法适于活动范围有限的动体,如舞蹈摄影,体育摄影中的体操、平衡木等。

<3>在使用区域聚焦拍摄时,一是要在保证动作清晰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景深,二是所确定的这个拍摄区域必须是运动员的必到之地。在这里,动作高潮或精彩瞬间一定会出现。否则,用区域聚焦拍摄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3)跟踪测距拍摄法

<1>跟踪测距拍摄法是指根据运动物体在活动范围内移动时,按照人物离中心位置的远近,迅速地做焦距调整,使焦距尽可能接近物体至相机的实际距离。

<2>只有在现场光线很暗,必须用大光圈拍摄时,才使用这种方法。用这种拍摄法难度比较大,一是拍摄对象是不停运动着的,二是测距与取景、抓拍几乎要同时进行根本不可能做好仔细核对。

<3>用这种方法只能做到尽可能接近实际距离。初学者不宜用这种方法进行拍摄。

2、动体摄影的三种表现方法:追随拍摄法、凝结拍摄法、虚实对比表现动感

(1)追随拍摄法:就是拍摄者在拍摄运动着的物体,要随着物体运动的方向转动相机,在行进中按动快门来获取瞬间动态。追随摄影的最大特点就是拍摄的动体清晰,而背景形成流动、模糊的线条,给人以快速运动的感觉。横向追随摄影是一种最常用的技法。

(2)凝结拍摄法:是指用高速快速的快门速度将运动物体的影像凝固住。使用高速快门的优点是为了能清晰地记录快速移动中的物体,使照片显出人眼在一般情况下无法看清的细节,缺点是影像的动感不足。

(3)虚实对比表现动感:是指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将运动物体的影像模糊,而静止的物体清晰。使用慢速快门的优点是画面上运动物体具有强烈的动感,缺点是对运动物体的面目表现不清,忽略细节。通过模糊的动体与清晰的背景之对比,来表现出强烈的动感。慢速快门速度要比高速的快门速度复杂一些。

(1)如何使用追随摄影法:

追随摄影的最大特点就是拍摄的动体清晰,而背景形成流动、模糊的线条,给人以快速运动的感觉。横向追随摄影是一种最常用的技法。

拍摄要领:

<1>保持相机移动平稳。追随拍摄法站立的姿式,与立姿打靶姿式相似,脸部贴近取景器,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站稳,双臂夹紧,双手握紧相机形成稳定支点,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左手手掌拖住相机底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放在镜头的调焦环上,以方便调整焦距。在追拍的过程中应屏住呼吸,相机平稳、匀速地转动而不晃动。要注意移动时不要靠手移动,而应该用自己的身体做轴,通过身体转动来带动相机平稳地追随运动主体。

<2>必须在转动中按快门。在运动主体进人视线时便开始同步速度移动,待主体将要到达接近直角位置时按动快门。按快门的动作要果断轻灵,避免用力过度使相机晃动。能否成功追随拍摄,关键是保持相机平稳转动的幅度和主体运动的角速度同步,直到快门释放完毕。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不能停止转动相机追随拍摄对象是最基本的要求。

<3>对焦快速准确。由于追随拍摄是在被摄主体运动中抓拍瞬间动态,如果在追随过程中对焦不准,就无法将主体拍摄清晰。因此一定要保证准确对焦,适宜采用相机的连续自动跟踪对焦功能,让相机对焦点牢牢锁定在被摄主体上。也可以预先对准主体必经之地的某个物体聚焦,然后改为手动对焦或锁定焦距,等相机追随到预定地点时按下快门。

<4>动态拍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控制快门速度,一般情况下,追随拍摄使用1/60秒或1/30

秒的快门速度比较多。快门速度越慢,背景线状的模糊就会越强烈,动感就越强,但相应的难度也就越大。所以想要拍摄出好的追随照片还需要多加练习才行。

<5>背景的色调最好能和拍摄主体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有利于突出主体。尽量采用侧光或逆光来勾勒出动体的轮廓,选择具有大量明暗掺杂或色彩斑澜的景物为背景,如逆光天空中树木的叶子形成的光环等,这样极易形成色彩丰富的模糊线状体现动感。如果背景景物单一,比如说一片蓝天,或是暗黑一片,拍摄时即使追随了,也不会出现模糊效果。

<6>构图合理完整。相机镜头的指向与被摄主体运动方向呈直角时最理想,拍摄的距离要根据物体运动的幅度大小和范围来确定,以保证有足够的取景范围为宜。被摄主体的前方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使运动主体有伸展的余地,符合视觉审美的要求。

(2)如何使用凝结拍摄法:

“凝固”的动体影像往往擅长于表现动体的优美姿势。要取得这种效果,只需使用相机上快门的高速度,如1/1000秒往往能把大部分动体记录清晰,有些相机具有1/2000或1/4000秒甚至1/8000秒的最高速度,凝固动体更理想了。

凝结拍摄的技巧:

<1>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最高速度的快门,这势必会减少曝光量,在光照比较弱的条件下,即使光圈开到最大也不能满足曝光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利用相机的相对较低的速度凝固物体。

<2>首先要考虑物体的运动速度,因为动体的运动速度越快,所使用的快门速度也越高。例如拍摄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大约需要1/500秒的快门速度,而拍摄一个散步的行人只要1/60秒。

<3>其次,同样运动物体与照相机的距离越近,快门速度也就越高。在动态摄影中,快门速度的选择应以在保证被摄物体成像清晰的前提下,越低越好。一般可以将高速快门的速度从最低档开始一档一档地增加,直到被摄物体成像清晰。

(3)如何使用虚实对比表现动感:

拍摄要领:

<1>在使用慢速快门拍摄时,都要用三脚架或独脚架将照相机固定。因为长时间的曝光速度,很容易产生晃动。1/30秒以下的各档快门速度,都是慢速度,究竟用哪一档为好,应视被摄对象运动的速度和欲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而定。

<2>例如对体操项目可能1/15秒是慢的,而对飞驰的赛车或百米冲刺1/60秒才是慢的。如果选用速度太慢,影像很可能完全虚化到模糊不清的地步,使人无法看清;选用速度太快,运动感又失去了。

在把握不大的情形下,可多用几档试拍,找出最佳的一档快门速度,既不使所拍照片影像模糊,又能表现出一定的动感。不同的"慢速度"对同一动体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虚化效果,这就要求摄影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了。

6、8 接片的拍摄技巧

在拍摄一些大场面时往往会遇到镜头视角小,画面拍不全的情况。

将一个较大的场景分为几个部分拍摄下来,再通过后期加工将其拼接成完整的画面,这就需要掌握接片的拍摄技巧。

拍摄注意事项:

1、拍摄接片的镜头最好长于50mm

2、 使用三脚架固定照相机,每次拍摄的视点保持在同一水平(或者垂直)状态。

3、 照相机转动要保持水平(或者垂直)

4、在拍摄前,先通过照相机取景左右 (或上下)移动预览一下;看一看每次拍摄的涵盖范围,大概需要几幅画面才能包容整个场景,采用的焦距是否合适。

5、考虑一下画面与画面间的接缝如何安排,一般主要景物尽可能不要安排在接缝上。为了拼接顺利,可能要多拍几张。

6、重叠部分约占画面的 ?

7、使用手动曝光,可使每张照片保持曝光一致,色彩一致。

8、使用小光圈,保持整个画面的清晰度。

9、使用手动聚焦,保持画面的焦点一致。

7、3 夜景摄影

1、 防止照相机晃动

拍摄夜景照片,曝光时间长,照相机绝对不能晃动。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或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按动快门时要轻,不能碰动机身。特别是进行多次曝光时,更是不能有丝毫的晃动,否则,拍出的照片会出现重影,从而导致拍摄失败。

2、夜景摄影技巧:

1、拍摄较远的夜景时,摄影以平均亮度曝光为准。

2、对象处在纵深方向上,一定要避开离镜头最近,影响最大的发光体作为曝光依据。

3、在同一种光源照明下,光照强度较平均,色温一致,这一类照片,曝光和调焦均以最近物体为准。

4、通常情况下,夜景摄影用小光圈较适宜,因为夜景摄影主要表现夜间的灯光效果,可获得较为清晰的图像。

5、常用梯级曝光法,使拍摄得到较高的成功率。

6、拍摄有人物的夜景,尽可能使用夜景人像模式,这种模式能较好的把闪光灯使用和夜景拍摄结合起来,使人物和夜景都能得到恰当的曝光。

3、怎样对夜景摄影进行曝光控制?

(1)夜景摄影的曝光比较复杂,必须根据不同景物、不同光线和对主题的要求,来确定曝光时间。其曝光方法有两种:一次曝光和多次曝光。

<1>一次曝光比较容易掌握。拍摄前,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然后通过取景器确定拍摄对象和取景范围。拍摄时最好用快门线控制快门的开启,进行一次时间的曝光。

<2>多次曝光。两次以上的曝光称为多次曝光。利用多次曝光,可以分次摄取部分景物,使画面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运用多次曝光,应该注意:

1>把光线强弱不同的景物分开,使最暗的景物先曝光、多曝光,最亮的景物后曝光、少曝光。

2>有些景物无法进行先曝光、多曝光,可加用人造光适当地加强暗处景物的亮度,以调整画面的反差

3>有些景物由于光线过强或过弱,无法在现场调整时,可在拍摄后期进行处理。

(2)夜景摄影的曝光,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曝光时间在一秒钟以上,都要靠拍摄者凭经验估计。一般来说,进行一次曝光时,曝光量要掌握得更严格一些。多次曝光时,曝光时间的伸缩余地较大,如果发现某些景物或景物的某些部分感光不足,还可以再开一次快门适当增加曝光时间,来进行补救。

(3)不管一次曝光还是多次曝光,开拍时如果天空尚有落日余辉,那么曝光时间要扣得紧一些,宁可感光不足,不可感光过度,一过度,照片就会失去夜间的气氛和特点了。

4、不同气候下夜景摄影有什么特点?

夜晚的景象与白天不同,白天的建筑物在喧闹的都市下显得单调乏味,在夜晚灯光的照

耀下,显得充满活力与激情,成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夜景摄影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特点,下面就来看一下夜景在不同气候下的表现。

(1)雨天夜景

<1>雨时或雨后的夜晚是拍摄夜景不可多得的时机,蒙蒙的细雨使灯光闪烁的夜幕格外迷人,画面朦朦胧胧,附有一种神秘的气氛。雨后的夜晚,空气清新,地面上的反光可增进情趣,如霓虹灯在水泥地上的反光,多彩多姿,充满遐想的空间。

<2>在雨天拍摄时,焦点可对着彩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就可拍出朦胧的迷人画面。在拍摄时,轻微的曝光变化所产生的效果,远胜于改变光源的效果,此时增加一点曝光量,就能使暗部细节得到显现,而亮部的细节也能保留好。

<3>在拍摄过程中,雨衣、雨伞、塑胶袋与干毛巾都是不可缺少的,相机一定要用透明塑胶袋包裹,再于镜头处打开一个洞口,并用雨伞撑着拍摄。

(2)雾天夜景

有雾的夜晚,犹如一道白纱,在灯光的照射下,使夜景的色泽变得浅淡。

在这种情况下,将一些不受光照的景物作为画面的近景,会形成独特的剪影效果。在拍摄时,尽量挑选深色的物体作为前景,将焦点对准深暗的前景,用较小的光圈来增加画面的景深,使远处的景色显得清晰。这样拍出的画面前景深与明亮的背景形成反差,可以提高画面的立体感和纵深感。

(3)雪天夜景

拍摄雪天的夜景,最好选在黄昏时,天空还没有完全黑,太阳己经下山,但天空中还有大量的紫外线,色温偏高,会使雪景变成蓝色调。

另外再加上远处的灯光,由于灯光多数为白炽灯,色温偏低,会变成黄色调,这样蓝色调的雪景加上黄色调的灯光,能把雪景表现得更加美妙,画面更加富有韵味。

5、拍摄礼花

夜间摄影多数情况下曝光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使照相机保持稳定,尽可能利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夜间烟火的拍摄。拍摄礼花应该经过构思,恰当地和地面景物或人物结合表现,才能互衬出热烈的节日气氛。因为礼花本身仅仅是一种图形,如果只见礼花而无衬托物,除了只有美感以外,画面的意蕴是不足的。

礼花与地面景物、人物的结合通常采取二种办法:

(1)预先了解放礼花的时间、地点,提前选定取景位置,在放礼花时,连同地面景物或人物一起摄入画面。

(2)选择理想的角度拍摄景物,在画面上半部留有足够的余地,再拍摄礼花,作两次曝光;或者先拍花,画面下半部留有足够余地,再拍摄仰望天空看礼花、神情生动的人物,同样作两次曝光;

6、夜间摄影的注意事项

1、必须避免临近的灯光或迎面的强光直射镜头,以防产生光晕,造成整个影调严重发灰。

2、用黑白片在夜间摄影,不宜加用黄色等滤色镜,因为夜间照度原已很低,加滤色镜的结果只会更影响曝光量。

3、夜间用测光表测光时,应避开强光,否则将会得出错误的测光读数。

4、夜间作多次曝光,每曝光一次必须把镜头挡住(例如拍摄礼花、奔驰的汽车灯光作多次曝光),以免其它光线进入镜头。

5、拍摄夜空闪电,画面必须结合地面景物,否则仅有闪电的线条而没有景物衬托,看来就不像闪电。

6、夜间摄影必须使照相机稳定,细微的晃动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即使把照相机装在三脚

架上,在慢曝光的过程中还要随时注意不被风吹动照相机。

需要强调的是,现在我们大多使用的是数码相机,而相机大多也设置了包括“夜间”模式在内的自动挡。这些挡是方便各种场合提供拍摄时的基本曝光量。我们不能过于依赖这些自动化的曝光量,从提高保险度来看,还是采用手动档为好。

7、5 动植物摄影

1、动物摄影:

(动物摄影的范围较大,涉及面广,这部分重点介绍天鹅的拍摄方法)

(1)大天鹅:国家重点Ⅱ级保护动物,在我国南方越冬,回春后到东北、西北繁殖。

(2)大天鹅的生活习性:大天鹅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昼夜均有活动,性机警、胆怯,善游泳。大天鹅是候鸟,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飞行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高山兀鹫),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

天鹅非常机警,理论上人类接近的距离为300米左右,当它发现人,守卫会向群体发出信号,然后大批飞远。在荣成市烟墩角天鹅湖,人们与大天鹅的距离可以缩短到2米,甚至1米。被誉为世界上可以与大天鹅“零距离接触”的地方之一。

大天鹅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为食,也吃少量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以水栖昆虫、贝类、鱼类、蛙、蚯蚓、软体动物、苜蓿、谷粒和杂草等为食。

(3)如何拍天鹅:

<1>个性创意拍天鹅要求从立意、手法、构图等方面综合考虑。

<2>在表现形式上要“有创新,打破常规,克服天气、地理等因素的局限”。

<3>表现出天鹅的圣洁高贵的品质,拍摄出天鹅的朦胧、动感、飘逸、虚幻。

一般情况下,天鹅越冬季节,晴朗天气难见。即便是晴天,临近黄昏光线就会不足,更别说阴天了。而这个时候也往往是天鹅起落频繁的时候,面对难得的场景和光线不足的矛盾,按正常曝光是很难拍摄出好片子的,这时可以尝试-一下慢门,用1秒/30的慢速快门拍摄出天鹅的虚幻和动感,从中追求另一种意境。

要注意拍摄方法,常用的有追随法。一般在拍摄起落或动态中的天鹅中应用,力求有一个焦点清晰,虚化翅鹏,常用快门为1秒/60、 1秒/30。需要注意的是,水平方向追随容易掌握,而斜向运动难度较大,要多加练习。天鹅起落的速度也不一样,起飞时较慢,由慢而快,降落时较快,由快而慢。追随拍摄时要掌握其规律,同步跟拍。

拍出好片,贵在创新,突破自我。包括思路、意识、观念、手法等诸多方面,善于摸索和不断探讨是必须的实践课题,另外,因为拍摄天鹅的人越来越多,片子大同小异,雷 同的很多。别出心裁,选择特殊时间段拍摄也会别有韵味,比如落日下的剪影、华灯初上的夜景、阴貍天气里的黑白影调、下雪天的朦胧与动感等。

捕捉细节:天鹅起飞、翱翔、降落、嬉戏、打闹的姿态和场面优美,固然是拍摄和观赏的最佳时机,但事实上这些情景在天鹅的整个活动中仅仅占了极少的时间,对于拍摄者来说,大多数时间是在等待,眼睁睁看着它们睡大觉。这时候要注意观察天鹅群落的变化,特别是个别天鹅的一些 "小动作",从中捕捉到滑稽、幽默的画面。

把握良机:拍摄天鹅一定要处在“时刻准备着的状态,一早一晚时候天鹅群落会有较大观模的短时间转移或飞翔,其他一般情况下天鹅群起落的壮观场面是不容易遇到的,但因为越冬时活动的地方和区域大、不够固定,周边的环境情况不一,又随时可能受到人为或其他因素影响,大规模起飞转移常常会在一瞬间发生、完成,如果对器材不熟悉,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往往会错失良机。

注意拍摄一些天鹅的文静的姿态

天鹅生性机警,人难以靠得很近,所以拍出的画面往往主体小,不够出众,无论使用传统或者数码相机,后期裁减都是正常和必要的,所以,一定要珍惜所拍的每一张素材。 根据现场情况设定曝光补偿

曝光的一般规则也适用于拍摄天鹅,但需要注意的是,天鹅身体洁白,与周边环境形成的反差较大,如果按常规测光曝光, 多会导致天鹅过曝,失去细节和层次,所以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一般要减1-2档;在阴天或下雪天,为了增加反差又需要适当增加曝光 。至于增减的幅度要根据当时的具体光线条件而定。在选择测光模式时,一般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较大的场面时用平均侧光;用长焦或超长焦镜头拍摄特写画面时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白天鹅虽然体态硕大,却生性胆小,对人为活动非常敏感,为了安全一般夜间在水面中间休息,上午到岸边觅食,接近中午时开始活跃、嬉戏。打闹,下午四点以后,起飞、降落会比较频繁。

天鹅起飞前会引颈点头,发出叫声,招呼同伴,形成一字队形后迎风助跑十几米才能飞起来。群落间相互转移也有相对固定的路径和通道。拍摄天鹅须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为了少惊扰天鹅,在拍摄现场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背艳丽色彩的摄影包靠近天鹅;靠近天鹅要循序渐进,每次娜动幅度不要太大,见天鹅受惊抬头时,要停下来稳定片刻。天鹅对汽车的活动不太敏感,如果条件允许可开车慢慢靠近,摇下车窗玻璃在车内观赏或拍摄。 天鹅聚集的地方多是滩涂、农田,切莫肆意穿行,损毁蔬菜、庄稼、树木等。为了使天鹅顺利越冬,管理部门会定时投撒食料。划定禁越线、对特定区域实行临时限人等,应当认真遵守和听从提示。不要用大声呼喊、鸣笛等方法驱赶天鹅以期拍摄到大场面。

2、植物摄影:

拍摄基本技巧:

(1)从构图上去考虑和追求照片画面的形式美、图案美、自然美、影调美和色彩美。

(2)植物摄影一般宜用侧光或逆光,这样可以较好地表现花瓣和枝叶的质感与层次。

(3)拍摄带枝干的花卉,枝干应当稍稍倾斜一些,使枝干处在画面黄金分割的斜线位置上。

(4)拍摄花卉,最好先在花瓣、花蕊和枝干上喷洒一些水珠,如果能同时摄入一两只蜜蜂、蝴蝶之类的昆虫,这样可以加强画面的生命力。

(5)保持照相机的稳定,三脚架是不可少的。

植物的种类很多,拍摄技法差异不大,下面以拍摄玉兰花为例介绍花卉的拍摄方法 拍摄白玉兰花:

白玉兰也叫玉兰、应春花、望春花,为 “木兰科”,属落叶乔木,一般高3一5米,高者可达15米。树冠呈卵形或近球形,花芽大而显著,外面披有细密绒毛;白玉兰在各个城市中多有栽培。

白玉兰是非常好的拍摄素材,它有三大特点:

一是先花后叶,花单生于枝条顶端高处,开花时节几乎无任何叶片,取景拍摄等容易获得简洁构图;

二是花形大,肉质花瓣为9片,花径达到12.15厘米,纯白色花朵显得纯洁高雅;

三是每年初春3-4月开花,花期10天左右,比桃花、李花略早。开花时节少有其他花卉与之争艳。

拍摄器材

白玉兰树型高大,用长焦镜头对构图更有利,特别适合拍摄枝条高处的花卉,比较容易拍摄特写。有条件者最好带上三脚架和快门线。配合长焦使用时便于保证相机的稳定。

选择较为矮小的树木,用便携式数码相机靠近拍摄,同样能获得不错的效果。白玉兰花朵较大,用便携相机拍摄时,不一定非用微距模式。如用微距模式拍摄。最好将镜头焦距变焦到长焦端以减少畸变。

白平衡设置

白玉兰主要为白色。对色彩还原要求较高。如在日出后或日落前两小时内拍摄,因光线色温偏低,花朵很可能出现偏红黄暖色调。在晴朗的白天,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拍摄阳光照射下的花朵,还是拍摄阴影中的花朵,用“自动白平衡”模式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测光技巧

拍摄白色对象曝光一定要准确,一旦曝光过度,白色花卉亮部呈现一片死白没有层次;如曝光偏少,白色部位无足够亮度,花瓣发灰,失去了晶莹剔透的感觉。直接测量花朵的亮部,一般要在点测光的基础上增加1一2档曝光量。如果用点测光靠近花朵,测量处于阴影中大约呈现为中性灰的部位,那么可以按测光表测光读数拍摄。

另一个很好地测光方法是对自己的手背测光,然后以"M” 档拍摄,这样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曝光。

背景的控制把握

白玉兰与其他花卉相比最大特点是花好像开放在天空中,因此天空是最好的背景。最理想的拍摄时机为空气纯净的晴天,天空蓝色饱和度高,做顺光或侧光取景;白色花卉在蓝天映衬下,具有较好色彩效果。

逆光取景时天空亮度高表现为白色,背景亮度明显高于花朵,且花朵受光的强光部位很容易与背景靠色混淆,效果不大理想,不过如果光比合适,处理得当时也会形成特殊的高调效果。

阴天因光线较平淡且有点发灰,天空与白色花朵的组合比较平淡,一般不建议选择阴天拍摄。

反衬法。白色花卉通过较暗背景衬托,无疑将显得更醒目,因此以建筑或树木阴影为背景,也是比较有效的措施。光线照射下的花朵与阴影背景能自然形成较强的反差,拍摄时应按花朵亮度测光曝光,务必避免背景对曝光形成的干扰。

有时背景比较模糊杂乱较难回避,也可采用长焦镜头并开大光圈,利用景深原理来虚化杂乱背景,如果用便携数码相机拍摄,也要尽可能开大光圈靠近被摄对象,同时变焦至最长焦距以保证较好地虚化效果。

构图注意均衡和呼应

取景时要注意花朵分布,最好呈疏密相间,画面中花朵位置既有变化也有均衡。大多数白玉兰树枝都是一律向上,比较单调,选择枝条分布较有特色的对象很重要;有的枝条向下而花朵自然向上的造型,特别富有变化,很容易令人联想起传统书画中百人作画的笔法,选取这样的构图就比较生动。

在取景时应该充分利用远景的其他树木上的花朵等作为烘托,利用好前景与远景的透视等,也能构成较为新颖的构图。例如在拍摄时利用远处树木上的花朵做点缀,通过前景的清晰主体和朦胧背景的呼应,可以表现白玉兰花林的气势和空间感。

注意与建筑物的有机结合

白玉兰是开放在高大乔木上的花朵,所以很适合为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做前景、近景等,尤其适合拍摄建筑时,填补建筑物上方过多的空白。

拍摄中景表现群体

通常借助长焦拍摄白玉兰者比较多,不过拍摄只有几朵花的特写,在构图时比较困难,而且类似画面也容易雷同。从白玉兰花朵大,外形相似的特点看,采用中景表现则比较灵活。中景适合将一定数量的花朵同时表现,在一个画面上既可有怒放的花朵,还有含苞欲放及

初绽芳容的对象,既有点的反映,也有面的表现,可看性更强。有时看来并不怎么出色的组合,只要在恰当光线照射下选择合适的背景,都可将花朵衬托得很鲜明。

多次曝光的利用

白玉兰花朵大,外形轮廓较清晰,也比较适合以多次曝光表现。

拍摄时最好用三脚架稳定相机并选择手动调焦,以两次曝光两次调焦为例,一次将主体调实,保证清晰度,另一次用手动调焦或变换焦距,将主体调虚。拍摄虚实的顺序可任意变换,欲将焦点调虚,通常将焦点往近处调,因为这祥虚像的成像更大一些,如实际焦点应为2m,故意将摄距往1.5m处调就可,按两次快门后就形成了一个完成的图像。

后期处理提纲

基本调整:

1、 角度变换:(1)大角度变换180°,垂直、水平变换(2)小角度变换

2、 剪裁(外加旋转):

3、 调整色调:(1)滤镜调整(2)自动颜色(3)色彩平衡

4、 调整色阶:(1)自动色阶(易出现偏色)(2)色阶调整

5、 曝光度调整:欠曝光和过曝光

6、 调整亮度、对比度:(1)自动对比度(2)亮度/对比度(3)阴影/高光(4)曲线

7、 色相、饱和度调整:

8、 锐度/模糊调整:(1)局部调整,使用选区 / 蒙版(2)全图调整

9、 不清晰图片的调整:(1)锐化(2)分层叠加法

10、曝光不足的调整:叠加法

11、去除污点:

12、去红眼

13、去除数码噪声

13、脸部太亮的调整:

构图方面的调整:

1、 图内变形的调整:(1)局部叠加调整(2)整体调整

2、 去除多余陪体,美化画面:

3、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4、头发的抠图(换背景):

5、换头、换脸:

5、身体比例失调的调整:局部拉伸法

6、拼接全景图:(1)简单拼接,注意色调、亮度、选接缝(2)局部接不起来的地方调整,使用透视、斜切、旋转等工具必要时加叠加。(3)大反差地方的调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