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算管理的职权

预算管理的职权

明确划分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活动中的职权,是保证依法管理预算的前提条件,也是将各级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决算的各环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必要措施。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预算法》明确地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职权。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如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4)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

(3)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4)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

(5)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职权主要包括:

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

(1)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2)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3)提出中央预备费动用方案;

(4)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5)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

(1)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2)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3)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4)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5)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1.各部门的职权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各部门的预算职权包括:

(1)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2)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2.各单位的职权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各单位的预算职权主要包括:

(1)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2)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

(3)安排预算支出;

(4)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篇:辅修国家预算管理重点

2013-20xx年辅修国家预算管理

题型:一、名词解释:3-5个)5*3=15 二、单选10*1=10 三、多选10*2=20

四、简答:30 分 五、论述:2道25分

注意:预算方法;预算级次;制度残生根本原因;两上两下注意点

第一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

一、国家预算的内涵:国家预算是各级政府依据法律和制度规定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成立的以财政收支为主的政府年度财力分配置计划。

a.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力配置计划。

B.国家预算是依据法定程序审批的法律文书。

C.国家预算的实质应该是体现民意

D.国家预算的范围具有宽泛性

二、国家预算的形成(重点了解)

(一)国家预算的萌芽

国家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奴隶社会就有了较为系统的国家财政收支活动,中国古代和古罗马都有国家财政收支的粗略估计或记账,或有个别的预计收支,这时,国家预算处于萌芽状态,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财政预算。

1.缺乏独立、统一的财政收支计划;

2.国家财政收支的决定没有法定程序

(二)西方国家预算的产生

(三)旧中国国家预算的形成

(四)新中国国家预算的产生

(五)国家预算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国家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

2.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是国家预算发展的决定性原因;

3.财政分配的货币化是国家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

三、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掌握)

1.预测性

2.法定性

3集中性

4.完整性

5.循环性

6.公开性

四、预算年度(名词解释)

预算年度又称财政年度或会计年度,指的是编制和执行预算所依据的法定期限或预算的有效期限,体现预算的时效性。预算年度一般为一年,但各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日期不尽一致,可分为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

(一)影响预算年度选择的因素

(二)历年制和跨年制

五、国家预算体系(简述概念及包括什么)

(一)各级政府预算

1.中央预算

2.地方预算

(二)机构预算

1.部门预算

2.单位预算

六、国家预算的功能(简述或论述)

(一)国家预算是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

(二)国家预算是保障公共商品供给所需资源的重要工具

(三)国家预算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方式

(四)国家预算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

(五)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反映器

(六)国家预算是国家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七、国家预算管理概要(概念掌握)

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法对公共财力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活动,其基本目标是合理编制预算、有效完成预算收支任务和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 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如下(掌握):

1.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2.国家预算管理的对象是公共财力的运行;

3.国家预算管理的依据是法规。

八、国家预算管理的地位(简述题)

(一)国家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

(二)国家预算管理是综合财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简述题)

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是指国家预算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反映预算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

(一)预算体制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权责统一

(二)预算收支管理原则

1.依法理财

2.公平负担

3.量出为入和量入为出相结合

4.统筹兼顾,确保重点

5.综合平衡

十、国家预算管理程序的组成环节

(一)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中央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下达编制预算的指示。

2.财政部门测算预算收支指标。

3.财政部制定并颁发国家预算科目和表格,具体部署和安排预算编制事项。

(二)编审预算

编审预算包括编制预算和审批预算。

(三)执行预算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

(四)编制决算

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检查、评估和总结。

十一、国家预算环节的相互分离机制(简述)

预算环节的分离机制是指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基本构架如下:

1.成立专职预算编制机构。

2.成立预算审核机构,预算审核机构包括财政机关内部和外部的审核机构。

3.成立总预算执行机构。

4.建立专职监督与业务管理机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双重监督机制,实现对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的监督。

十二、国家预算的编审程序

我国预算草案在当年“人代会”召开之前确定。预算编审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单位、部门提出概算

即由单位、部门自下而上向财政部门上报预算建议数。

(二)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

(三)汇编预算

单位根据所下达的预算指标,调整核实本单位各项收支,结合单位的其他收支,按照预算编报的要求,正式编制年度预算和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

(四)审批预算

各级政府提交的预算草案要经同级“人代会”审核批准,经“人代会”审批后的预算成为当年的正式预算。

十三、标准预算周期制度(名词解释)

(一)标准预算周期制度是将预算管理中相互关联的各环节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三个标准阶段,即“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每一阶段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预算编制开始到决算完成形成一个标准周期,并加以制度化。

1.预算编制阶段;

2.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

3.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

(二)我国标准预算周期制度的实施

1.实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的必要性。

2.实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的举措

(1)提前预算编制起始时间。

(2)提前预算审批时间。

(3)将预算年度由历年制改为跨年制

十四、国家预算编制的方法(选择或简述)

(一)基数预算法

基数预算法是以过去年度已经达到的预算收支指标为出发点,考虑影响预算年度财政收支变化的各种因素,来确定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编制预算的方法。

(二)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是不考虑基期预算指标的实现情况,一切从“零”出发,根据预算年度各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预算方案的预算编制方法。

(三)绩效预算法

1.绩效预算法的运作

2.绩效预算的主要特点

(四)设计规划预算法

设计规划预算是将支出按方案分类,方案尽可能和政策目标相靠拢,把方案的投入成本和产出结果相联系来安排预算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也称“产出预算设计”。 十五、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目标(论述)

(一)确立并实施政府预算

1合理编制预算

2有效完成预算收支任务

(二)、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

1配置效率(概念)

2生产效率(概念)

3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统

第二章、国家预算收支分类的管理

一、政府收支与政府预算收支的关系(简述)

二、政府收支分类的地位

政府收支分类是执行决策全过程中统一使用的基础性核算工具,并以其独特的地位支配预算事务,并成为预算决策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它对编制预算和组织预算执行,进行会计核算,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形成交叉分层的信息系统。

2.汇编预决、算的前提条件。

3.实施预算、强化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三、国家预算收支分类原则(简述或选择)

国家预算收支分类是对国家预算收入和支出按一定的标准和层次进行的分类。国家预算收支的分类应遵循四大原则:

全面准确的原则

规范细化与力求简化相结合的原则

国际可比性的原则

稳定与可变性结合的原则

四、政府收入的分类(简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xx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将政府收入划分为税收、社会缴款、赠与、其他收入四类,具体情况如下:

税收收入

社会缴款

赠与

其他收入

五、政府支出的功能分类(简述)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政府财政统计标准,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包括:

一般公共事务;国防;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医疗保障;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社会保护。

六、政府支出的经济分类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分类标准,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主要包括: 雇员补偿

商品和服务的使用

固定资产的消耗

利息

补贴

赠与

社会福利

其他开支

七、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的特点

涵盖所有政府支出,集中、直观反映政府职能活动。

充分体现预算细化、透明的要求。

将国际标准与中国预算管理结合,便于国际比较。

八、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思路(简述)

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必须体现四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满足基层预算单位进行明细核算和编报单位预算的要求;

(二)是满足部门编报预算和人大审批预算的需要;

(三)是满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调整以及年终决算等各环节财政管理与改革的需要;

(四)是满足经济统计分析和国际对比研究的需要。

九、支出按功能分类的新体系

(一)按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科目

类级科目反映政府主要职能,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2.外交;3.国防;4.公共安全;5.教育;6.科学技术;7.文化体育与传媒;

8.社会保障和就业;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医疗卫生;11.环境保护;12.城乡社区事务;

13.农林水事务;14.交通运输;等等,共26种

第三章、国家预算决策

一、其他预算方法

投入预算法,产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中期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二、国家预算收支的测算收支的测算方法(简述或选择)

预算收支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基数增长法、基数分析法、系数法、定额法、比例法和综合法。

三、标准收支法(概念)

标准收入预算法:根据预算收入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比例测算预算收入。

第四章、单位预算的含义与管理要求

一、单位预算的含义

单位预算的含义: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二、单位预算管理的主体范围(了解)

1、行政单位的构成: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和检查机关、部分社会团体、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政党组织(?)

2、事业单位: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单位、财政拨款解决收不抵支差额的单位、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单位,等

三、行政单位预算管理方式

1、收支统一管理

2、定额、定项拨款

3、超支不补、结余结转按规定使用

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

1、核定收支

2、定额或定项补助

五、定员定额的含义(名词解释)

定员定额是确定行政事业单位计算行政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是单位和部门最主要的财务管理规范,也是加强对行政事业经费管理,科学合理地分配预算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

六、定员

定员即定编,是指国家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或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包括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

1.行政机关的人员编制。根据各级行政机关的结构体制和工作任务确定,主要应考虑各地区的经济现状、人口、区域大小、管理任务等因素。

2.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由国家人事劳动部门具体制订。

六、定额

定额主要是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

1.定额的制定。

2.定额的类型。经费定额按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定额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综合定额、单项定额和扩大衡量定额。

按定额的性质分为收入定额和支出定额。

按定额的计量标准分为货币定额和实物定额。

七、我国定员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或简答)

人员管理粗放型

定额标准缺乏科学合理性

八、我国制定定额标准的基本方法

(一)共性支出的标准按人或实物单位制定出综合定额

(二)不同支出的定额标准按部门和项目采取分类分档的核定方法

九、我国定员定额标准的特点

1、定员定额标准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2、行政和事业单位定额标准的差异

十、我国定额的标准体系(论述或简答)

(一)、公用经费定额的制定

1.标准公用经费定额的确定

2.正常公用经费定额的确定

行政单位的正常公用经费定额采取分类分档定额系数的方法确定。

事业单位的正常公用经费定额设置补充调整系数。

(二)、实物资产标准

1、实物费用消耗定额

2、资产配置标准

(三)、项目定额标准

1、项目定额标准管理的原则

2、项目定额标准的构成

十一、行政单位预算的编制

1. 收入预算的编制

财政预算拨款;

非税收入;

其他收入。

2.行政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

经常性支出;

专项支出;

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3、预算报表:同级财政部门制定

十二、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

1.收入预算的编制

财政补助收入

非财政补助收入

第一,上级补助收入;

第二,事业收入;

第三,经营收入;

第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第五,其他收入;

基本建设拨款收入

第五章、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一、部门预算含义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二、现代部门预算改革的取向

1.细化性

部门预算的内容细化到部门及下属单位和项目。我国试编部门预算,除包括现有按功能分类的预算外,还将部分支出以附表的形式具体细化到部门和有关具体的项目,预算落实到具体单位与具体项目。

2、完整性

部门预算内容由预算内扩展到预算外的,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

3. 综合性

部门预算采用综合预算,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类资金。财政在对部门预算实行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

4.科学性

打破按基数编制预算的方法,部门预算支出的核定不再以上年基数为基础;而采取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结合,以财政部门核定的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编制经费预算;以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为预算编制的基

5.强化法律性

传统的部门预算通常只需要在财政的业务机构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现行改革的部门预算方案是作为功能预算的细化部分,也需要传送到立法机构,我国政府除了向人代会提交功能预算外,还同时提供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以便于立法机构审批年度预算法案、并为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提供依据。

三、现代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重点了解)

1、合法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完整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稳妥性原则

6、重点性原则

7、透明性原则

8、绩效性原则

四、部门预算收入的编制

(一)部门收入预算的原则:保证收入完整性、保证收入真实性、各部门编制的部门收入预算由收入预算表集中反映、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

(二)收入预算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

1、财政拨款收入

2、非税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收入

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其他非税收

3、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收入等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的编制

1、管理的原则 2、收入编制 3、支出的编制

五、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原则(了解)

1.优先保障、不留缺口的原则。

2.综合预算的原则。

3.定员定额管理为主的原则

六、基本预算内容

1.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

2.经营及往来支出。经营及往来支出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上缴上级支出;二是事业单位经营支出;三是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3.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支出。

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依据:定员定额(选择题)

七、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方式

1.跨度大的项目通过打捆集中管理。

2.运用数量技术方法进行分析选项,实行项目库管理。

坚持“区别特点,分类管理”的原则。

在科学论证、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合理排序。

调整支出结构,体现公共支出需求,实行项目库滚动管理。

八、项目的确立

九、项目预算安排的方法

十、项目库的管理

项目库的管理原则: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十一、项目库的管理方式(选择)

十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述)

1.项目目标合理、论证充分。部门向财政申报的项目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符合国家

有关方针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范围;二是属于本部门行政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三是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第六章、复视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一、单视预算的定义

二、复视预算的定义

三、论述我国实行复视预算的基础

四、复视预算的基本框架

经常性预算和双轨式预算

五、我国复视预算的目标模式:多轨式预算(选择)

六、公共预算的特点(简述)

1.公共预算的活动具有非营利性

2.公共预算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

3.公共预算坚持平衡原则

七、公共预算的内容

1.经常性公共预算

2.建设性公共预算

八、行政经费(重点了解)

行政经费是政府行政机关和类似行政机关的单位为社会提供一般公共服务所需要的经费

九、国有资本预算管理(名词解释)

国有资本预算是由国有资本管理机构汇编

的、反映预算期内同级政府经营性国有资本收

支、运营过程、结果、效率、现金流转和资本投

入产出状况、投资规划与资金安排以及国有企业

经营者在任期内制订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净

资产利润率等预期指标的年度计划

十、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与预算管理

(一)国有资本实行“两级三层”管理模式

(二)国有资本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

(三)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体制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特点

十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的编制内容(选择)

第七章、基本预算的编制与预算的管理

一、社会保障的界定

社会保障预算是指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生活、实施扶贫救准及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活动中的收支预算。

体现收入公平分配、稳定经济和社会的职能,有利于发挥国家预算的整体调控功能。

二、社会保障预算编制原则(选择)

1、全面性

2、政策性

3、专款专用

4、适度结余

三、社会保障预算编制模式

类型:

基金预算

政府公共预算

“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

政府公共预算下的二级预算---半独立预算:

与经常性预算、公共投资预算并列

我国目标:“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

四、农村养老制度

1.我国农村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模式应逐步

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变

2.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方式

五、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六、政府性资金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文件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性基金管理的职能部门

管理原则:以收定支、专款专用、介于结转下年安排

第八章、预算平衡的管理

一、预算收支的平衡与否

1、预算收支的三种状态:平衡、盈余和赤字

2、公债的含义与债务预算

二、预算赤字

1、类型: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2、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选择):

(1)动用历年结余

(2)增税

(3)增发货币

(4)发行公债

(5)设立稳定基金

三、财政赤字的警戒线

四、公债的功能

1、逆周期行事,调控宏观经济

2、促进财政平衡,优化预算结构

3、为金融市场提供基准利率和投融资工具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结合点

第九章、国家预算执行的管理

一、执行机构

1、预算收入的征收机构:财政部门、税务机关、海关

2、预算支出的执行机构:财政部门是管理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具体执行

3、出纳机构:国库

二、国家预算执行的依据:法

1、批准的年度预算是直接依据

2、《预算法》是基本依据

三、政府收支出纳机构的管理

1、国库的职能

2、国库管理体制

3、我国国库机构分级管理的组织体系

4、我国银行金融体系改革对国库体制的影响

四、预算收入执行环节的管理

1、国家预算收入执行要求

(1)征收机构依法征收

(2)预算收入缴款实行计划管理

(3)税收和非税收收入分别征缴入库

2、政府收入缴库的方式

(1)按计划缴库

(2)按实际缴库

(3)国家预算收入退库的管理

(4)国家预算收入库款的收纳、划分与报解

五、办理国家预算拨款的原则(多选)

(1)按预算计划拨款

(2)按事业进度拨款

(3)按核定支出用途拨款

(4)按预算级次拨款

六、组织平衡的手段

1、实行“双增双节”是平衡预算的根本途径

2、季度分月收支计划的编制

3、预算的变更

七、国家预算调整

1、调整的类型:政府预算的调整、单位预算的调整

2、调整的方法:盘之外的全面调整、盘子内的局部调整

3、预算调剂的方法:动用预备费、预算追加追减、经费流用、预算划转。

八、国家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

1、检查分析的主要内容:预算政策的实施情况,主要收支项目的完成情况,预算收支平衡和综合平衡态势。

2、国家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2)因素分析法

第十章、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四类账户组成

1、国库单一账户

2、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预算单位

3、非税收入财政专户

4、特设专户

二、用款计划的管理

1、用款计划的申报和审批程序

2、预算指标管理

3、用款计划编报的原则

三、财政集中支付方式

1、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

3、公务卡结算制度

四、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

五、现行政府收入缴库方式

1、直接缴库

2、集中汇缴

、 第十一章、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的定义

各级政府和所属机构在财政部门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商品进行购买。

二、政府采购的特点

1、采购主体的公共性

2、采购目标的公共性

3、采购资金的公共性

4、采购主管机构的公共性

三、政府采购的原则

1、“三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2、物有所值原则

四、政府采购的评标方法

1、综合评分法 2、合理最低评标价法

3、性价比评标法 4、全寿命周期成本评标法

第十二章、国家决算的编制与管理

一、国家决算的意义

国家决算: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构成。

二、国家决算体系:逐级汇编,包括央决算和地方总结算

三、部门和单位结余和结转资金的界定

1、结余和结转: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2、分类:财政拨款、非财政拨款

3、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的构成:

(1)按支出性质分

(2)按批复时间分

(3)按支出单位性质

(4)按国库管理制度

四、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程序

结余报送→结余确认→预算执行→预算编制和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