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方法总结(考前宝典)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方法总结

第一章   三角函数

一.正弦定理

变形:    推论:

二.余弦定理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定义:an+1-an=d(常数)

2.通项公式:

3.求和公式:

4.重要性质(1)

       (2)

二.等比数列1.定义:

2.通项公式:

3.求和公式:      

 

4.重要性质(1)

(2)

三.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1.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可采用求和公式(公式法).

2.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考虑(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等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若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拆项相消法)求和.

注意(1):若数列的通项可分成两项之和(或三项之和)则可用(分组求和法)。

(2)若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相乘构成的新数列求和,采用(错位相减法).

过程:乘公比再两式错位相减

(3)若数列的通项可拆成两项之差,通过正负相消后剩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为(拆项相消法).

常见的拆项公式:                                                                                          

 

.数列求通项公式方法总结:

1..找规律(观察法). 2..若为等差等比(公式法)  3.已知Sn,用(Sn法)即用公式

4. 叠加法         5.叠乘法等

第三章:不等式

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三部曲:1.化不等式为标准式ax2+bx+c>0或 ax2+bx+c<O(a>0)

                            3.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特别的:若二次项系数a为正且有两根时写解集用口决:(不等号)大于0取两边,小于0取中间

.分式不等式的求解通法

(1)标准化:①右边化零,②系数化正.

(2)转  换: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依据:两数的商与积同号)


.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A、B不同时为0),确定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用口诀:同上异下

(注意:包含边界直线用实线,否则用虚线)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步骤(可行域)(平行线)(交点坐标,最优解,最值).

.基本不等式(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应用条件:一正数         二定值         三相等

旧知识回顾:1.

(1)十字相乘法:左列分解二次项系数a,右列分解常数项c,交叉相乘再相加凑成一次项系数b。

        

2.韦达定理:

3.对数类:logaM+logaN=logaMN   logaM-logaN=loga    logaMN=NlogaM(M.>0,N>0)

 

第二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解三角形:

中高考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1、正弦定理:在???C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则有a(R为???C的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a?2Rsin?,b?2Rsin?,c?2RsinC; ②sin??

sin?

?

bc

??2R sin?sinC

ab,sin??,sinC?c;③a:b:c?sin?:sin?:sinC; 2R2R2R

2

2

2

3、三角形面积公式:S???C?1bcsin??1absinC?1acsin?.

222

b?c?a4、余弦定理:在???C中,有a?b?c?2bccos?,推论:cos??

2bc

222

(二)数列:

1.数列的有关概念:

(1) 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是有序的。数列是定义在自然数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上的函数。

(2)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 an?2n?1。

(3) 递推公式: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n与他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可以用一

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 a1?1,a2?2,an?an?1?an?2(n?2)。

2.数列的表示方法:

(1) 列举法:如1,3,5,7,9,… (2)图象法:用(n, an)孤立点表示。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 ?常数列:an?2

有穷数列?? n

按项数??递增数列:an?2n?1,an?2

按单调性?2?无穷数列?递减数列:an??n?1

?摆动数列:a?(?1)n?2n4.数列{an}及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 ?n

2

Sn?a1?a2?a3???an

?S1,(n?1)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an??

S?S,(n?2)n?1?n

沈阳捷登教育培训学校 第 1页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三)不等式 中高考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1、a?b?0?a?b;a?b?0?a?b;a?b?0?a?b.

2、不等式的性质: ①a?b?b?a; ②a?b,b?c?a?c; ③a?b?a?c?b?c;

④a?b,c?0?ac?bc,a?b,c?0?ac?bc;⑤a?b,c?d?a?c?b?d;

⑥a?b?0,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cac?bd; ⑦a?b?0?a?b

⑧a?b?0?nn?n??,n?1?; ?n??,n?1?.

小结: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或证明通常用作差比较法:作差、化积(商)、判断、结论。

在字母比较的选择或填空题中,常采用特值法验证。

3、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1)化成标准式:ax?bx?c?0,(a?0);(2)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3)画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 (4)根据不等号方向取出相应的解集。

线性规划问题:

1.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

2.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解线性规划实际问题的步骤:

(1)将数据列成表格;(2)列出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3)根据求最值方法:①画:画可行域;②移:移与目标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函数一致的平行直线;③求:求最值点坐标;④答;求最值; (4)验证。

两类主要的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

①z?ax?by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直线的截距;②z?(x?a)?(y?b)-----两点的距离或圆的半径;

2a?ba?b?4、均值定理: 若a?0,b?0,则a?b?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即?. ab??a?0,b?0?; ???2?2?222

a?b称为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a、b的几何平均数. 2

5、均值定理的应用:设x、y都为正数,则有

s2

⑴若x?y?s(和为定值),则当x?y时,积xy取得最大值. 4

⑵若xy?p(积为定值),则当x?y时,和x?y取得最小值

注意:在应用的时候,必须注意“一正二定三等”三个条件同时成立。

沈阳捷登教育培训学校 第 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