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3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4、“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

5、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答:不能,(1)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了,(2)现在已不具有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外界条件。

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有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图)

7、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输精管,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卵巢输卵管

8、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9、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10、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在输卵管中。

11、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12、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5、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16、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17、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提倡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禁止近亲结婚、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18、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19、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20、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     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备用的能源)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提供原料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等  

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21、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2、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比如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23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24、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25、淀粉在口腔里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里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里部分被消化,在小肠里彻底消化成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里由胆汁分解成脂肪微粒,在小肠里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6、在小肠里含有三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
27、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1)成人小肠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2)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35、口腔是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有唾液淀粉酶
胃是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有胃蛋白酶
小肠里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28、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表示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

29、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30、呼吸系统呼吸道组成的。(图)

31、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32、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3、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共有的一处器官。

34、呼吸道并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扩张,肺内气压缩小,于是气体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于是气体被排出所以呼气和吸气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

3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37、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一下几种: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和地面扬尘。

38、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39、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组成的。

40、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分层图)

41、人体在运动、缺氧,饱食时,红细胞增加,贫血时,红细胞减少。

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炎症、白血病时白细胞增加,在药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损害时,白细胞减少。

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

血小板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过多,形成血栓。
42、血浆: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4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4、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45、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图)
46、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肺静脉连左心房,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血液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47、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房壁比心室壁薄。,
48、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49、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50、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51、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52、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53、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5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鲜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55、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56、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和尿道(排出尿液)组成。 (图)
57、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每各肾包括大约100万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58、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血液 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59、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60、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图)

61、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62、人眼睛的颜色是由虹膜决定的。用来调节瞳孔的大小。

63、瞳孔用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远处、暗处物体时瞳孔扩大,看近处、亮处物体是瞳孔缩小。

64、睫状体用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大,睫状体收缩;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小,睫状体舒张。

65、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66、物体成像是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形成视觉是在大脑的视觉中枢

67、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68、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三要:(1)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2)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有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3)一种哦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哦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69、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听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的听觉中枢。
70、为了保护耳和听觉,还应当注意: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一面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一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71、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如此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72、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tamp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73、概括的说,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74、小脑的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75、脑包括小脑脑干大脑
76、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77、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书99页)

7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79、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
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80、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81、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82、

83、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最有力的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这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此后经过分化成为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怀孕,在子宫内大约发育280左右成熟,此时的营养或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和子宫提供。

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为睾丸和卵巢,它们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

步入青春期后,身高突增是显著特点,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月经和遗精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其中少生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人体内主要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供能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含有消化液叫胆汁、不含消化酶,但以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 糖类在口腔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初步消化,脂肪在小肠初步消化。

合理营养是要以平衡膳食宝塔的比例搭配食物,最多的是谷类,最少的脂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