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汇报

丰泽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汇报

丰泽作为泉州中心城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来支撑,还需要较高的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保障。青少年作为城市现代文明的主要倡导者,其教育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文明程度。针对目前社区青少年事务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协调不够等问题,难以形成青少年工作合力。共青团丰泽区委联合共青团泉州市委及泉州市青年联合会青少年成长基金发起组建全省首家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站,积极探索“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团委协调”的城市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机制,按照“构筑网络、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促进成长”的总体思路,坚持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出发,遵循社会管理工作规律、运用社会化运作手段、实施个性化服务方式、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探索特色化工作模式,创新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新格局,为促进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领导重视,理顺关系,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

工作站的筹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团市委颜志煌书记亲临社区协调工作站筹建事宜,对工作站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丰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晓玲也是多次过问工作站筹建进展情况,团区委、街道更是全程指导工作站的筹建。一是树立工作站对外服务形象。为更好地凝聚青少年,集中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市、区团委领导经多方协调,社区居委会大力配合,为工作站提供社区内青少年活动最集中、频繁的篮球场周边店面

作为独立办公地点,并免费提供10多台电脑为工作站建立青少年电子阅览室。市、区团委还为工作站专门配备办公电脑,开通“22312355”社区青少年服务专线,市青少年事务中心还为工作站的整体形象提供配套设计装修,使工作站对外服务形象更加贴近青少年。二是理顺工作站工作网络关系。工作站隶属丰泽团区委领导,业务上接受市青少年事务中心协调和指导。同时加强与辖区街道、社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沟通联系,为开展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关系,逐步理顺了工作站上下左右的工作网络关系。

二、强化队伍,专兼结合,实施个性化服务方式

工作站工作人员由专职团干、专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及热心青少年事务志愿者等人员组成,工作站日常管理和来电的接听、登记及来访接待服务工作由专职社工及丰泽社区团干共同负责,青少年事务志愿者则在专职社工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还组建了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团、青少年维权服务团、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团、社区文化活动团、社区志愿服务团等五支服务团队,服务团成员大部份来自本社区热心青少年事务工作的各条战线优秀工作者,结合各自专业知识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三、整合资源,培育项目,运用社会化运作手段

工作站通过整合原有社区资源,协调辖区内的市青少年宫、丰泽区少儿艺术团、市第二实验小学、丰泽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社区青少年科普工作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丰泽社区工作站等集体资源为工作站提供服务,同时还将居住在社区从事政法、律

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等工作的人力资源纳入工作站各服务团队。工作站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综合集中的优势,结合现有社区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及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青少年个性化服务活动,开发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社团活动和服务项目。一是盘活青少年社团。工作站前的社区篮球场是爱好运动的青年聚集所,他们因为爱好自发组成固定或自由小队进行篮球比赛,工作站社区文化活动团及时组建了“篮球协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篮球友谊赛、组织观看“NBA季赛”等活动有效凝聚更多篮球青年;工作站还利用社区青少年科普工作室成立了“社区青少年科普园”,每周四下午定期组织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开展科学小实验。二是开展实践系列活动。 节假日期间组织青少年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如举办“老少共谋社区发展大计座谈会”、“小手牵大手,社区老少网上行”等活动,社区青少年一对一、手把手地教爷爷,奶奶们学电脑,在青少年的帮助下,社区老干部和计生中心户长们也懂得上网查找资料,登陆社区网页,浏览网站,发送电子邮件等电脑网络知识,在老少同乐中既满足青少年的服务成就感,提高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主动性,又服务社区建设。三是开设培训项目。与丰泽区地震办联合举行的“丰泽社区地震应急志愿队演练”,共组织20多名社区团员青年参加培训活动,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秩序意识。同时还邀请丰泽交警一中队邱指导员社区青少年讲解新交通手势信号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组织观看交通安全电教片,有效增强青少年的交通意识。四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所在单位的资源优势,开展了“情

暖老干部”结对活动,为老干部提供卫生打扫、帮助户外活动和看病就医、谈心交流等日常生活服务或是提供医疗体检、修理家电、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举办了“社区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大型现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幼儿保健咨询、测血压、测视力以及电脑和家用电器维修、法律和计生知识咨询、家庭防火咨询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开展了“清除白色污染,共建绿色社区”活动,定期对道路、绿化带保洁,并在菜市场、社区小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分发环保宣传材料,督促沿街店面店主、菜市场摊主及家人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此外我们还组织20名青年志愿者定期为社区十户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做家务。

四、分层服务,规范管理,探索特色化工作模式

社区现有常住居民2657户,6792人,其中0-7岁有442人,7-14岁有592人, 14-28岁有1062人,28-35岁的有841人。工作站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分成四个服务层次,采用站点帮助、上门服务、组织活动等方式开展工作,同时探索个案跟踪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工作站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社区亲子园,与红黄蓝亲子园联合开设课堂,通过新兴早教模式服务社区婴幼儿,同时为年青父母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二是举办特色活动,如首届广场文化才艺展示,设置了表演舞台、象棋、围棋挑战台和书法、绘画展示台等三个表演互动平台,是专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是为各类兴趣爱好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轻松娱乐的形式广泛吸引社区青少年的参与;三是加强个案工作,重点针对思想意识极端、行为习惯不良或濒临违法犯罪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依托各方力量和资

源,通过心理辅导、法制宣传或动员参加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服务,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法制意识;四是组建青年社团,通过篮球协会、自驾游戏团等青年感兴趣的社团,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扩大青年组织覆盖率。

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分层服务,完善预防犯罪体系建设

1、加强个案工作,提升服务水准

重点针对失管、行为不良或濒临违法犯罪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依托各方力量和资源,积极开展服务,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20xx年共开展个案服务251例,其中网络成瘾问题22例、行为偏差问题96例、心理困扰问题30例、家庭危机问题40例、认知偏差问题44例、特殊个案19例。

2、加强沟通协作,掌握人员动态

积极与浦东新区检察院协作,认真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20xx年共开展6起诉前考察工作,其中5起已经顺利完成考察教育。对24名“不捕不诉”对象进行社区调查并实施帮教工作。共进行了23起“合适成年人参与”工作,其中1起为区公安局提审、19起为区检察院提审、3起为区法院庭审。

与浦东新区公安分局以及各街、镇派出所建立了互通机制,定期获取16—25周岁被“治安处罚、警告、罚款以及教育释放”的社区青少年基础信息,并逐个上门了解情况,为其提供服务、实施帮教。及时掌握由公安机关提供的有行为偏差和未被处理及无法处理的重点社区青少年的基本信息,对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心理辅导并开展积极的教育引导。

加强与浦东新区社发局的联系,及时掌握从职校退学的学生名单及中考落榜生名单,并转介到街镇社工手中开展相关工作,填补失学社区青少年工作空白。

3、覆盖一般人群,提供有效帮助

一是与各街镇部门配合,为社区青少年提供综合性服务。为学历低、技能差的社区青少年提供就业、就学的信息和机会,培训他们的面试技巧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积极帮助家庭条件困难的社区青少年解决低保、社保。20xx年共成功推荐就业52人次,成功推荐学历培训114人,推荐技能培训72人次,协助申请低保17人,协助复学12人,协助办理学历证书25人,协助办理劳动手册79人。二是开展社区工作,提升社区青少年综合素质。从实际出发,在寒暑假及其他特定节假日,积极配合浦东新区青保办、团工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20xx年各社工点共开展社区工作601个,18993人次参与,有效地提升了社区青少年的归属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探索特色工作项目,切实提供有效服务

1、多样举措,服务来沪人群

继续深化曹路及花木社工点的来沪青少年服务工作。曹路社工点选取“四点四面”,以点带面,辐射全镇,推进工作。面上充分发挥“亲青热线”、“外青夜校”、“法制培训中心”、“村民学校”等四项功能,运用“来沪青少年快速服务通道”这一平台开展工作,为来沪青少年提供有效服务,已重点服务37人,4900多人参加了各类社区活动。花木社工点在工作中提出“一加二加三”的工作推进模式:一个“重中之重”的对象;两支队伍,即专业的社工队伍和由青保干部、治保干部、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帮教队伍;三种方法,即采取个案、小组、社区三种专业工作模式对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进行服务。

2、历奇辅导,体验寓教于乐

20xx年5月16日,上海市青少年历奇基地正式挂牌,为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抓手。上海市青少年历奇基地自开营来共开展了30场历奇活动,共有1153人次参与。此外,还组织编写了一套三本的

历奇辅导试用教材,用于实践指导和培训工作。

3、“彩虹中心”,体现社区活力

彩虹中心自挂牌成立以来,成功组织了数百次青少年活动项目,共吸引青少年近5000人次参与。20xx年“彩虹中心”借助市民中心开设了家庭教育讲座和心理讲座,扩大了受众面,提升了工作影响力。另外,“彩虹中心”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已集聚了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活动辅导、公益服务等各方人士200多人。

青少年事务中心丰泽社区工作站主要服务本社区青少年(28周岁以下),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社工根据社区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结合社区青年中心的服务优势,

3、资源共享。青少年社工积极依托青年中心的资源优势,有效推进社区青少年工作。一是盘活阵地资源。社区青年中心为我区青少年社工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场地支持,各街道(镇)在青年中心内开设社区青少年谈心室,开放各类活动室,为社工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二是整合社会资源。青年中心积极为社工工作开展提供智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共同实施就学就业阳光计划、建立心语工作室、承接青春健康项目,帮助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我区成立的10个社区青年中心已吸收个人会员近13000名,青年社团96个,开发各类活动和服务项目近100个,成立至今已吸引40000余人次的青年参加活动。我区青少年社工依托社区青年中心有形阵地,以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项目化运作为主要形式,培育扶持各类青少年社团组织,为广大社区青少年提供各类服务。一年来,共开个案61个,小组工作17个,社区活动100个,吸引1363名青少年参与,并让1000多名社区(闲散)青少年通过社区青年中心帮助走上了就学、就业之路。

搭建服务新平台

泉州市青少年事务中心丰泽社区工作站由共青团泉州市委、共青团丰泽区委及泉州市青年联合会青少年成长基金联合发起组建,

三是建立工作站服务对象档案。通过对社区内青少年现状及发展需求的摸底调查,确定以3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初步提供“法律服务、心理辅导、维护权益、成长引导、困难帮扶、受理捐助、就业咨询、创业辅导、应急救助、志愿行动、文化服务、团务工作”等服务项目。

以“倾听你的声音、关注你的烦恼、维护你的权益、陪伴你的成长”为服务,

内容摘要:本课题以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的互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青少年社工依托社区青年中心开展工作的实践,分析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互动的重要意义,总结互动的现状和不足,并结合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社区青少年工作与共青团工作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青少年社工 社区青年中心 互动

青少年社工队伍成立三年来,长宁区团委十分重视社区青少年工作与社区青年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率先在全市各街镇建立了社区青年中心,并积极推进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互动,努力探索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方法。

一、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互动的现实基础

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都是共青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实现青年工作社会化的必然选择。合作是社会组织应对挑战、赢得发展的有效途径,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只有通过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两者工作基础一致。社区是青少年社工和青年中心的工作平台,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领域。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对弱势青年群体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青少年社工的服务对象是本市户籍,16至25岁周岁,

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青少年,也就是社区内的弱势青年群体,这与社区青年中心的服务目标相一致。

2、两者服务内容一致。《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社区青年中心建设的决定》指出,大力建设城乡社区青年中心是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健全青年组织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在为青少年提供服务时,青少年社工和社区青年中心都必须从社区工作实际出发,善于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设置免费学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团体康乐活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项目,形成菜单供青年选择,强化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3、两者现实实现互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存在青少年社工缺乏资源、青年中心缺少人手的困扰。实践证明,社区青年中心是一种服务型组织,青少年社工是提供服务的人。长宁社区青年中心作为以阵地为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可以为青少年社工提供阵地和资源。同时,青少年社工可以立足社区青年中心开展培训、团康、外展等工作,既解决了社区青年中心建设的人手问题,又有利于推进社区青年中心有效运作。

二、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互动的实践

今年,我区积极以推进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的互动为抓手,成立了包括青少年社工、社区团工委书记、社区青年中心干事等在内的项目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探索研究,总结了平台共建、项目共推、资源共享的实践形式,努力推进共青团工作与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有机结合。

1、平台共建。我区各社区青年中心逐步形成了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下设会员发展部、团体康乐部、青年事务部和志愿者联络部。社区青年中心理事会由专兼职团干部、加盟单位负责人及来自于机关、社区、“两新”组织等社会

各行各业优秀青年组成。团区委统一安排青少年社工担任了社区青年中心理事和青年事务部部长,为这些刚刚进入社区的青少年社工提供使用各类政府资源、社会资源的工作平台,为社工开展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社区青年中心依托社工掌握的各类就业困难青少年信息,提供针对性服务,促进青年中心综合平台的共建共享。

2、项目共推。青少年社工根据社区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结合社区青年中心的服务优势,开发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社团活动和服务项目。一是开设培训项目,如“阳光展翅”社区青少年学历培训、华阳街道“博爱友伴”社区青少年电脑技能培训;二是开展文体活动,如新华社区青少年K歌大赛、三人篮球赛等活动,吸引广大社区青年积极参与;三是举行团康活动或小组活动,如江苏街道的“彩虹家园”家长学校、虹桥街道的“情绪直通车”等;四是帮助青年就业,新泾镇社工依托社区青年中心多次与易初莲花超市举行招聘会,已为近百名社区青少年解决就业问题;新华街道利用社区青年中心内的信息苑资源优势,先后推荐22名社区青少年参加了营业助理和网管的招聘面试,其中9名通过面试,上岗实习。这些特色服务项目,吸引了广大社区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实现了对社区青少年的有效服务。

3、资源共享。青少年社工积极依托青年中心的资源优势,有效推进社区青少年工作。一是盘活阵地资源。社区青年中心为我区青少年社工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场地支持,各街道(镇)在青年中心内开设社区青少年谈心室,开放各类活动室,为社工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二是整合社会资源。青年中心积极为社工工作开展提供智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共同实施就学就业阳光计划、建立心语工作室、承接青春健康项目,帮助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我区成立的10个社区青年中心已吸收个人会员近13000名,青年社团96个,开发各类活动

和服务项目近100个,成立至今已吸引40000余人次的青年参加活动。我区青少年社工依托社区青年中心有形阵地,以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项目化运作为主要形式,培育扶持各类青少年社团组织,为广大社区青少年提供各类服务。一年来,共开个案61个,小组工作17个,社区活动100个,吸引1363名青少年参与,并让1000多名社区(闲散)青少年通过社区青年中心帮助走上了就学、就业之路。

三、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互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青少年社工积极与社区青年中心互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两者在互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缺乏对两者互动现实意义的认识。实际工作中,很多社区团干部和青少年社工对于共青团工作和社区青少年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青少年社工甚至存在只顾做好自己手头掌握的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就可以了的不正确认识。部分青少年社工还缺乏如何开展社会化的青年工作,特别是如何运用社区青年中心这一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还不强,获取行政体制外支持的思路有待拓展。

2、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系统的工作目标尚未建立。青少年社工年度工作目标还未纳入青年中心建设整体目标中,青少年社工年度考核中也未将参与青年中心工作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之一,导致在工作推进中缺乏相互间的牵动。二是两者的沟通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大部分青少年社工与青年中心负责人或团工委书记分设办公,两者之间的联系沟通还未长效化,具体工作中还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

3、缺乏长效的工作项目。项目建设是青少年社工和社区青年中心互动的重要形式,但在实践中存在项目覆盖面小、长效性不足的问题。一是由于每个街镇的青年中心的功能和建设不一,因此所能提供的资源差距较大。有些街道青年中心的社会化运作程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社工在培育项目中可以借助的资源相对较少。二是由于项目建设需要社工参与策划、组织和评估,但我区的青少年社工人数有限,每个街镇只有1-2名社工,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已经占用了大量工作时间,还要培育项目往往精力有限,无法将项目做深、做细。

四、进一步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心互动的思考

青少年社工和社区青年中心的互动是社区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已有的探索和努力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启示,当前和下阶段要在主体工作的形成、优势资源的整合、组织配套的完善等方面求得突破。

1、统一思想,达成共同服务青年的共识。社区事务千头万绪,内容繁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社区青年群体分化加快,利益和需求多样。面对社区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共青团工作没有太多现成经验可循,没有固定模式可搬,需要团组织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和青年发展,探索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手段。社区青年中心是服务社区青年的窗口,是联系社区青年的纽带,是社区青年工作的平台。青少年社工有很多工作可以通过社区青年中心推动,一些工作项目也可以在社区青年中心落实。共青团要扮演“核心”的角色,不断增强青少年社工和社区青年工作者的意识,开展专题培训,把社区青少年工作与社区青年中心紧密结合起来,依托社区青年中心推动社区青少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衔接。

2、规范要求,完善社区青年中心青年事务部建设。充分发挥社区青少年事务社工作为青年事务部部长的作用,规范社区青年中心青少年事务部建设,努力

将之建设成为青少年权益保护信息采集点、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基本作业面。明确工作职责,确定青年事务部的工作内容以社区闲散青少年、“两新”组织青年、外来青少年等群体的权益保护工作为主,将青年事务部部长工作职责纳入社工工作年度考核范围。承接工作项目,青年事务部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和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承接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家长学校、志愿服务等服务项目,为青少年提供有效服务。抓好试点示范,在社区青年中心试点建立青少年维权事务受理点,由青年事务部部长负责处理辖区内青少年的权益保护诉求。

3、培育项目,深化社区青少年社团建设。要努力打造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品牌,继续深化社区青少年社团建设。一是梳理现有社团的组织形态,合并分类,集中管理,逐步提高服务成效。在每个街镇建立社团的基础上,打破地域界限,将相同类型的社团进行合并重组,鼓励社工以项目承包的方式集中管理,形成合力将社团做大做强。二是完善社团发展机制,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吸引社区青少年广泛参与。建立社团招募制度,制作《长宁区社区青少年社团》宣传单页,印发给全区社区青少年,吸引更多的社区青少年报名参与社团活动。规范社团的制度建设,制定《社区青少年社团管理手册》,定期开展活动、规范活动记录、科学评估活动。三是探索“2+X”的社团成员模式,“2”即“社工+社团的骨干成员”,“X”即“流动的社团成员”。通过各类激励手段,搭设展示舞台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社团骨干,努力实现社区青少年的自我管理。

4、整合优势,共同搭建服务青年的平台。在整合团内团外资源为社区青年中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要广泛吸纳承认社区青年中心章程的社会资源作为团体会员和理事单位参与青年中心建设,拓展社区青年中心工作空间,为青年提供切实帮助。青年中心要逐步加强对社区青少年民生问题的关注,青少年社工也要发挥为青年提供专业服务的优势,促进青少年社工与社区青年中

心之间的联系,互通信息,推荐项目,促进工作队伍、社团之间的交流,把社区青年中心的网络优势转化为服务手段、服务质量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服务青年。

我市首家青少年事务服务站在江东区成立

6月11日,宁波市首家青少年事务服务站在江东区明东社区成立,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网站和彩虹青少年服务热线(87154000)同时开通,全市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试点工作同时在明东社区正式启动。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蔡永波,共青团浙江省委权益部副部长劳虓虓,共青团宁波市委副书记杨勇及江东区有关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目前社区青少年事务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协调不够等问题,难以形成青少年工作的合力。江东区积极探索“党政领导、共青团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城市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机制,按照“构筑网络、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促进成长”的总体思路,坚持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出发,遵循社会管理工作规律、运用社会化运作手段、实施专业化服务方式、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探索特色化工作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家青少年事务服务站。此举创新了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新格局,为促进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服务站的青少年事务管理以六类对象作为重点:即失业青少年 (无业待业)、失管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流浪儿童)、失足青少年(罪错、归正)、学习困难青少年 (家庭贫困、学习能力较差)、心理困惑青少年、行为困扰青少年(行为有偏差、有犯罪倾向)。通过前期调查摸底,社区已为六类人员建立了包括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成长经历、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等内容的个人档案,采取红、橙、蓝等七色分类管理模式,通过结对帮扶、个案辅导、动态跟踪等手段,努力促进每一位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社区还为此建立了“彩虹使者”志愿服务总队,下设法律维权、心理辅导、舆情检测等十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人数规模达300多人。

调整工作格局 细化分层服务 提高工作成效——浦东新区深入推进社区青少

年工作

浦东新区社区青少年工作以“预防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促

进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线,调整工作格局,提供分层服务、探索特色项目,对社区青

少年违法犯罪实行重点帮教,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运转协调、务实高效”的

工作机制。

一、调整机制和人员结构、构建工作新格局

1、政府主导推动,开创社团新模式

结合浦东新区政府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20xx年下半年浦东新区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

站与自强、新航浦东工作站合并,依法登记成为独立的法人社团——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承接政府相应的服务项目。

2、转变社团机制,调整组织结构

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在部门设置上兼顾条线工作开展和专业工作拓展,在总部设置四个部

门,其中项目三部对应社区青少年工作。目前,项目三部共有47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分布在

全区23个社工点,其中本科24名,社会工作相关专业35名,获得上海市社工师资格12名,心理咨询师4名,社工师助理22名,助理心理咨询师5名;社工中有正式党员11名,预备党员2名,团员34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