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总结报告

野外实习总结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 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 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2、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动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 能力。

3、 掌握两爬类、鸟类、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种类检索鉴定。植物的采 集、压制、标本的制作、种类检索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生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 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 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二、 实习意义

1、 通过学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动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 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 通过学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4、 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三、 实习时间

20XX年4月16日—20XX年4月25日

四、 实习地点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 实习地点简介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跨陵水、保亭、琼中、五指山、万宁五个市县之交,处北纬18゜43′-18゜58′,东经109゜43′-110゜03′,总面积3.8万公顷。吊罗山区年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长年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仅为20℃,最高海拔1499m。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主要植被类型包括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林和山顶苔藓矮林。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层次众多,植物类型多样,植物品种繁多。有1900余种维管束植物,250多种兰花,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宝库",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海南粗榧、子京、坡垒、有号称植物活化石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属二级保护的有蝴蝶树、青皮、野荔枝、罗汉松和当年材种被称作"中央材"的陆均松等。该公园也是海南省动物分布密度较大且具代表性的地区,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海南大灵猫、穿山甲、孔雀雉、白鹇、猕猴、原鸡、水鹿、蟒等20余种,以及大量的昆虫,仅蝴蝶就有近四百种。吊罗山区还是一个盛产中药村的宝库,尤以南药闻名,如槟榔、益智、沉香、粗榧、巴戟、灵芝、金银花、鸡血藤等。

六、 实习内容

动物栖息环境和活动习性的观察;标本的采集、鉴定、制作与储运;野外实习用具和检索工具的运用和掌握等。学习了解两爬类动物生活环境与习性、主要特征、标本的采集(徒手捕捉为主)、夜晚采集的技巧、标本的制作以及保存方法与两爬类目的鉴别。鸟类标本的采集(布鸟网)、鸟类主要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与标本的制作与保存的方法。昆虫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主要特征与类目上的鉴别。植物生长环境的观察、植物的采集、辨别、分类、压制标本。

七、 实习结果

两栖类

1、 标本的采集

在老师带领下,我们主要从大吊罗、后山、公路三个方向采集标本。在近水的林间草丛内,树根或石块下,土洞中,腐殖质堆中耐心仔细翻寻,发现动物后徒手捕捉。夜晚采集应带好照明工具,因为两栖类在光线照射下大多不惊动,寻找时可以调大焦距,以扩大视野,发现目标后用强光直射,不要发出声响,手不要晃动,接近它们后,迅速出手。在山溪中进行采集,应逆流而上,如顺流而下,会将上流的水搅浑流下,不易看清游水中的动物。采到标本后应及时放入用水浸湿的布袋内,途中适时浸湿布袋,使布袋内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动物干燥致死。对皮肤分泌物较多或带有一定毒性的种类与其它种类分开装袋。

2、 标本的鉴定

观察标本外形特征(外形、皮肤、指与趾蹼的类型、是否有犁骨齿等),查阅《海南陆栖脊椎动物检索》,对标本进行科、属、种的鉴别。

3、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通过麻醉、测量、整形、标签、固定等步骤对标本进行制作。将制作好的标本放入75%的酒精中进行长期保存。

4、 实习中采集到的标本资料总结

树蛙科: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有马蹄形横沟,远端两骨节之间有间介软骨,端部骨节呈“Y”形,一般鼓膜明显,肩带固胸型。

小树蛙属:指、趾骨末端无“Y”形骨,有舌骨前突,体型小而壮或窄长,不扁平,额顶骨短宽;第三掌骨远端有结节,四肢和体背面有疣粒,一般第一指明显小于其它指,第一指与第三、四指不相对。

锯腿小树蛙:有犁骨齿,前臂及跗外缘由锯齿状肤突。

泛树蛙属:透过皮肤可以见到指、趾骨末端的“Y”形骨,无舌骨前突;前臂、跟部和肛下方无明显肤褶;指间具微蹼至半蹼;间介软骨心形;喉器环状软骨有侧突。

大泛树蛙:股后无网状斑,指间有蹼。

无声囊泛树蛙:股后有网状斑,指间无蹼,背部一般有6条深色纵纹,雄性无声囊。

斑腿泛树蛙:背部或成纵纹或成“X”形斑,雄性有声囊。

溪树蛙属:体扁而窄长,背面皮肤光滑或具有小疣,在强日光下呈灰色,在阴暗潮湿环境中体色变深至深棕色,其上有黑色花斑或斑点,腹面鱼肚白色。眼间有1黑横纹或三角形,鼓膜显著,犁骨齿列长,左右几乎相遇。四肢横纹宽,指趾端有吸盘,背面无“Y”形骨迹,指间微蹼,外侧指间蹼较明显,指侧有窄的缘膜;胫关节前达吻端,趾间全蹼。

海南溪树蛙:眼间具黑斑,腹侧、胯部沾绿色。

姬蛙科:舌卵圆形,舌端不分叉,上颌一般无齿,无犁骨齿,鼓膜不明显,肩带固胸型。

姬蛙属:头呈三角形,明显短小;吻端不突出;皮肤较光滑,或背面有分散的疣粒;无锁骨。

小弧斑姬蛙:有趾吸盘,背面有纵沟;背面无显著小疣;背正中有深色小弧姬1或2对。

花姬蛙:无趾吸盘,如有吸盘,则背面无纵沟;体背面有重叠相套的若干相间的倒“v”形斑,整个背面花斑色彩醒目美丽。

蛙科:上颌骨有齿,一般有犁骨齿;鼓膜明显或隐于皮下,舌后端一般有缺刻。椎体参差型;肩带固胸型,发育正常。

湍蛙属:指、趾末端形成宽阔较大的吸盘,其背面有横凹痕。

小湍蛙:体较小,指吸盘较小;跗部无长而宽厚的腺体。

蛙属:指、趾末端尖或稍微膨大成环状,或形成小吸盘,其密度一般不大于下面指节宽的两倍,其背面无横凹痕;口部不小,舌卵圆,后端有缺刻,多有犁骨齿;鳞骨颧枝不呈板状,体型一般较大。

脆皮蛙:趾末端无横沟,趾间全蹼,上下唇缘无深色纵纹,皮肤较光滑,没有纵肤棱,雄性头大,无声囊。

细刺蛙:体密布疣粒,背侧褶宽厚,上颌具齿,指端无横沟。

大绿蛙:皮肤光滑,背侧褶细,吻端钝圆,指端有宽的吸盘与横沟,趾端吸盘略小。

蟾蜍科:皮肤粗糙,有的头部有骨质棱,无上颌齿,瞳孔多为圆形,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趾常有蹼,很少全蹼;关节下瘤明显。

厚蹼蟾属:无耳后腺;指、趾间具厚的肉质蹼;体小,体长不超过40mm。

鳞皮厚蹼蟾:肩带弧胸型,背具浅色脊线,具倒“v”形深色斑。

锄足蟾科:有上颌齿,少数种类缺;无犁骨齿,舌卵圆形,后端游离,一般有缺刻;瞳孔纵置。指趾端末端无吸盘,指间及外侧无蹼,指间偶具蹼,关 节下瘤不明显,或成肤棱。

东南亚拟髭蟾:肩带弧胸型,眼上半浅蓝色,下半黑棕色。

昆虫类

1、 标本的采集

我们小组在老师带领下沿公路采集标本。在植物生长茂盛、灌木繁杂、杂草丛生、鲜花开放之初飞翔的昆虫迎面扫网,对静息的昆虫从后面或从侧面扫网。用震落法采集有假死性的昆虫,将虫网置于植物枝条下抖动枝条,昆虫就会落入网内。将采集到的昆虫放入酒精中暂存,蝶蛾类放入三角纸中暂存。

2、 标本的鉴定

观察标本外形特征(体型、口器、翅的类型、是否有触须等),查阅资料,对标本进行科、属、种的鉴别。

3、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将蛾、蝶、蜂、蜻蜓等昆虫翅膀展开固定在展翅板上。运用针插法将较大的昆虫针插成干制标本,昆虫针在虫体上的针插位置随昆虫种类不同,其位置也有不同。对做好的标本贴上标签。

4、 实习中采集到的标本资料总结

蜻蜓目:体细长。触角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两对相似的膜质翅,静息时平放或斜向竖立于背。半变态。成虫的稚虫均为捕食性。

蜚蠊目:体背腹扁平。前胸背板宽大,盖住头部。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腹末一对尾须。渐变态。

等翅目:体柔软。触角念珠状。两对膜质翅,大小形状相同,或无翅。尾须短。渐变态。

螳螂目:头部三角形。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足为捕捉足。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尾须短。渐变态。

革翅目:体长略扁。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质,很短,不能遮盖腹部。后翅半圆形,折叠于前翅下。尾须革质,铗状。渐变态。

竹节虫目:体细长柱状或叶状。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胸短,前翅革质,后翅膜质,或无翅。尾须短。渐变态。

广翅目:触角长,丝状,或为栉齿状。咀嚼式口器。前胸方形。两对膜质翅,后翅基部宽大。静息时翅呈脊状置于背面,无尾须。完全变态。幼虫水生。

鞘翅目:触角多样。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在背中线处相遇。后翅膜质。无尾须。完全变态。

双翅目:触角丝状或短而具芒。口器刺吸式,舔吸式。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尾须。完全变态。

鳞翅目:触角棒状、丝状或双栉状。虹吸式口器或口器退化。两对膜质翅,身体和翅面覆盖鳞片。无尾须。完全变态。

膜翅目:触角丝状或膝状。咀嚼式口器或嚼吸式口器。两对膜质翅,前大后小,或无翅。雌性常有锯状,针状产卵器或螯刺。无尾须。完全变态。

鸟类

1、 标本的采集

在老师带领下,我们选择了两处森林的入口张挂鸟网。鸟网的原理是,利用网线形成无支撑点的“网兜”将鸟困住。在拉网时不能将网拉得太紧,用较粗的绳索将鸟网挂在树的枝干与树脚下。于三餐前后查看是否有鸟被捕。

2、 标本的鉴定

观察标本外形特征(外形、嘴的类型、趾间是否有蹼、尾叉形状等),查阅《海南陆栖脊椎动物检索》,对标本进行科、属、种的鉴别。

3、 实习中采集到的标本资料总结

夜鹰科:体型小。喙短而宽,有发达的口裂及口须;鼻孔呈管状;翅长尖,尾长而呈圆形;腿短而弱,中趾爪内侧具栉缘。体羽松软,色似枯枝落叶的斑驳。

普通夜鹰:外侧4对尾羽有白色次鳞斑(雄),中央尾羽黑色,翅上有黄白二道斑,1-4枚初级飞羽,中段无淡棕色斑,及时有也较小。

长尾夜鹰:外侧2对尾羽远端白色,外侧4枚飞羽具白斑,覆羽有3条皮黄色翼带,喉具白色半环斑。

鹎科:中、小型鸣禽。喙形较细尖,先端微下弯;翅短圆;尾细长,方尾或圆尾;腿短;体羽较松软,后颈部见有纤羽。

栗背短脚鹎:枕部毛状羽形短而数量少;体羽为其他颜色,羽冠显著,跗与嘴蜂等长或短,尾呈方形或圆形,尾暗褐色,背栗色,喉无白色条纹,冠羽黑色,嘴角黑色。

画眉科:中、小型鸣禽,喙细而直偏,先端有不同程度的下弯,上喙尖多有缺刻;鼻孔被羽或须毛覆盖;尾长、呈圆形或楔形;腿长,脚趾强健。

棕颈钩嘴鹛:鼻孔不完全被羽遮盖,嘴长于头,有白色眉纹,有意黑色过眼宽带;后颈栗红色,体腹白色,胸有纵纹。

灰眶雀鹛:鼻孔不完全被羽遮盖,额部羽干不硬,头灰,尾栗褐,体褐,头侧具一深色纵纹,眼圈白色。

植物类

1、 雨林植物的基本认识

主要分三天从大吊罗、公路、后山三条路线认识植物。老师会沿路介绍这地区植物生长的种类特征,对特别的植物则会详细讲解。从观察植物整体形态,到观察植物叶、花等细小特征。也对热带雨林中的老茎生花,空中花园等特征有了形象的了解。

2、 标本的采集

采集标本时,利用枝剪等工具,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有完整的叶、花和果最好不过。同时要注意采集标本的完整性,有的植物在茎处末端生刺,如未将茎与叶一起采集,则会影响检索鉴定。将采集好的标本挂上标好号的纸牌,记录下采集的标号、地点以及时间。

3、 标本的鉴定

通过对植物叶(对生、互生、单叶、复叶等)、花(花瓣几数、雄蕊几枚等)、果(浆果、核果等)等特征,查阅植物检索工具书,对标本进行科、属、种的鉴别。

4、 标本的制作

标本修剪后摆放在草纸上将叶片完全展开摆放,要有正反两面,再用草纸压在上面进行保存。

5、 实习中采集到的标本资料总结

野外实习总结报告

八、 实习感想

从吊罗山回来没几天就开始怀念在山上的日子。想念那条撒满我们欢声笑语的通往大吊罗的小路;想念夜晚打着手电“跋山涉水”的刺激;想念时而波光粼粼,时而烟雾弥漫的湖面······

十天的野外实习是我们队生活的另一种体验,这无疑是我人生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那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独有一种怡人的美丽。从第一天我们充满好奇与无比兴奋地跟着老师往山里走,寻找两爬类动物的足迹却一无所知,到最后一天我们自信满满地参加实习考试,不得不感叹这十天里我们的确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想一想,烈日的暴晒,长时间步行的辛劳,口渴的煎熬,都是值得的。

通过对当地动植物的考察与学习,我们对书本的知识更加熟悉,大自然的魅力更让我们折服。在外活动中与同学们之间培养出来的感情与合作精神更是重要至极。

 

第二篇:地质野外实习总结

水利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地区选在北京西山的九龙山、愁儿岭、香峪大梁一带。行政区划属门头沟区的门头沟乡和军庄乡,包括城子、龙泉务、军庄、灰峪等自然村。实习区交通发达,风景优美。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气候温暖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晴燥,夏热多雨,春旱多风,秋高气爽。多年平均雨量600mm。 第一天的路线是三家店水闸到西山林场。

1. 窑坡组页岩,此地属于山岭,植被繁茂。岩石土灰或黄色,页片状,泥质结构,破碎风化严重。本组富含植物化石,含煤情况自西向东减少。接着观看龙门组(J1)砾岩,砾石较破碎,风化严重,土黄色,分选性不好(大小差不多)粒径1--20cm,砾石磨圆度较好。砾石泥质胶结,胶结状态不好。岩层产状3°<33°。九龙山组(J2)砾岩成分复杂,多为火成岩,粒径2—5mm。

2. 九龙山向斜。J1--J2--J1的向斜构造。岩石主要为紫红色的凝灰质砂岩,凝灰质含粉砂泥岩及凝灰质粉砂岩,夹含砾火山岩屑砂岩。

3. 九龙山砾岩风化严重,岩石成土黄色。九龙山向斜北的砾岩岩石坚硬完整,粒径1~10cm,磨圆度一般,主要为泥沙岩硅质胶结,分选性一般第二天的路线是龙泉务到琉璃渠。

4. 该点为石炭系岩系。岩石主要为砂岩,硅质胶结,解理较发育,呈灰色。此地的页岩为灰色,产状为116°<50°。火成岩有崩塌,坡积物较多。然后观看了红庙岭组石英砂岩,主要为肉红、砖红色、浅绿色石英砂岩。

5. 此地为断层破碎带。魁心阁的红庙岭组砂岩,次一级的小断层。地貌属于山崖垭口。泥质胶结,风化严重,未土黄色,粒径0.5—10cm。南大岭组(Jβ)主要为辉绿岩,灰黑土黄,隐晶质成分,新鲜面灰绿色。主要为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风化严重。此处大约宽900米,坡30°,植被较多。上有断层,有5—10米的分化层。

6. 琉璃渠断层。底层缺失,土黄灰黑色,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砾岩。 第三天的路线是斜河涧到老虎头。

7. 此点为工程点,铁道隧洞。洞口前侧岩石主要为纯净的石灰岩,呈灰白色,产状混乱,有断层破碎带。上面是土黄色的泥质石灰岩。隧洞洞口衬砌,边墙衬砌有锚杆支护,表面喷射混凝土。

8. 奥陶系和石炭系的分界点。隧洞打在石炭系上,全衬砌,岩石主要为页岩砾岩。石炭系的岩石主要为砂岩页岩,风化较严重,破碎,植被繁茂。奥陶系的岩石主要为纯净的石灰岩,方解石脉,有小断层。沉沙孔有水土保持的作用。2号隧洞只加洞口衬砌,3号隧洞断层面与轴线斜交,而正交最好。

9. 此点为岩性点。奥陶系与石炭系的分界点,O2的石灰岩性脆,易弯曲,沿途观测C2主要为土黄色和褐色。老石灰岩内断层解理多,可以用于建材石灰炼钢溶剂。

第四天的路线是军庄到三家店。

10. 此点为岩性点。主要为石炭系的砂岩页岩,岩石风化严重,层理倾向南偏东,球状分化。此处的砾岩分选型不好,磨圆度不好,硅质胶结,产状为203°<39°。此处的辉绿岩无层理,火成岩主要为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有一些白条的石英岩。

11. 三家店水库左坝肩。植被繁茂,开挖边坡70°,自然30°。主要为南大林祖辉绿岩,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层3—5m。岩石完整有气孔杏仁构造。灰绿色无产状,对下游防渗不利。九龙山组砾岩,倾向南,1—15cm,分选性不好,硅质胶结,风化不严重,解理不发育,魔猿较好。

12. 香峪向斜。核部由太原组的砂页岩组成,北翼为太原组没系地层以及奥陶系和寒武系组成,南翼仅有出露太原组煤系地层。两翼倾角不等,北陡南缓。向东南方向倾斜。

13. 此点为岩性点,九龙山组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青灰质粉砂岩。产状为47°<15°。断层破碎带有压碎岩,断层泥,碎砾岩确实啦。 本次野外实习观察了实习地区的地形地貌,详细观察了各个系的岩石的岩性,以及一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比如向斜背斜。以及一些工程地点,比如大坝,隧洞等,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条件。

本次实习我能够每天准时集合,在观察过程中能做好记录,同时能结合自己的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些思考,收获不少。自己打分:9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