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报告

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八次研讨会

经验与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

黄春青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科主任/研究员/省督学

(huangchq@126.com 020-83196040)

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广东省20xx年起在第一批实验区三年级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xx年起全省所有学校三年级起始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的课程发展观,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广东人敢为天下先,勇于行动研究和课程实践,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和亮点课程,无论是实施的水平还是实验的质量,广东已名列全国先进省份之首,为全国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难点课程,广东10年的课程实验也遇到不少的问题,有些问题仍然在制约着我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化发展与规范有效实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需要教育部的政策指引,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

一、措施与经验

(一)着力行政领导,推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1.落实政府行为,省财政拨出课改专项2000万元,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投入;

2.在20xx年广东省教育厅颁布了《广东省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必修课程,三年级至九年级每周2课时;

3.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专门配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选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科专家负责指导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20xx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对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资源开发、课程实施、教学研究和课程评价进行规范的管理与指导,明确校长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第一责任人;

5.20xx年,广东省教育厅成立了“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组,组织了一批专家和凝聚一股学术力量对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面上指导,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理论指导和专家引领。

6.20xx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和《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文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督导评估体系、行政教学检查和教学研究工作范围,明确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二)加强教研工作,推动课程的规范实施

1.研训启动

(1)全员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专任师资,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可照本宣科的教材。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强调与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独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课程特征,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时现有的学科教师不能完全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需要,只有经过培训的教师才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指导任务。课程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协同教学,团体指导”,需要校长的带头和学校全体教师的参与,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难以完成不同学科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指导任务,也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因此,省教育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从20xx年开始,合学材的使用,组织讲师团,分地区开展全员式的教师培训;片区推进的培训策略,如番禺的“443”模式和“三个一”工程,也实现了全员教师的培训。大约1万多教师参加了培训。

(2)骨干培训

课程实施,理念先行,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到,省教育厅教研室每年组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价值、课程管理、实施模式、资源利用、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专题理论与通识培训。省教研室还组织许多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和现场课,在操作层面让学员进行课型与活动教学模式的案例研修,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实施提供指导。

(3)专题研训

从20xx年起,省教育厅教研室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题研讨会,专题研修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先后邀请全国著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郭元祥教授、张华教授、崔永郭教授、李臣教授作专题报告和讲座,效果较好。

2.课题驱动

(1)课题研究

20xx年,有50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参与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研究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开发与实验研究》(主持人:黄春青),许多学校在子课题研究中探索和总结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技术、方法与模式,推动和规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有效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施。。

20xx年开始,许多学校直接申报了省“十一五”教学研究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许多学校参加郭元祥教授的课题实验。

(2)课题成果。

省市每届的教学成果奖均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奖项,有的还得了一等奖。

3.样本带动

为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20xx年省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研会确立了80多所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目的是表彰先进,以点带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带动和幅射区域内其他周边学校健康、规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起到榜样和范式的作用.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样本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水平普遍较高,既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确实起到了先进的示范作用,带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性推进,促进了区域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4.教研推动

(1)专题研究活动。

(2)常规的课例论文的征集评比活动。

(3)三个全国“第一”:20xx年教研会成立、20xx年样本学校确立和20xx年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成立。

(三)重视课程开发,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1资源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立、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新课程,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的主体,校长和教师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当时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无专职的教师,对教师指导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实验伊始,许多山区学校教师驾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能力还比较低,为了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推动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健康发展,省教研室还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力度,组织专家力量,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源包,有力的促进了各地特别是山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不仅如此,省教研室还积极指导各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目的是通过各地研究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引导各地规范、健康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用课程的手段,推进素质教育。

我们始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的编制利用很有必要,这里面有一个“拐杖”原理,现在要用拐杖是为了学会走路以后不用拐杖,这一点大部分专家已形成共识。目前各地特别是山区的小学,在根本没有能力校本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情况下,省市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就是一根“拐杖”,各地学校凭借这根“拐杖”,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能力。经过十年左右的探索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成熟的时候,全省大部分小学校都能规范地驾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就可以扔掉这根“拐杖”轻松前进了。

2.开发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不像学科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除国家指定的领域外,所有活动教育内容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包括学科教学拓展活动内容。用一个内容框架拓朴图可以揭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

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报告

因此,科学开发,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和地本课程资源,要坚定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校本开发之路,促进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实验实施,总结了几个有效的资源开发模式。

1.学科融合式

学科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与新课程形态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上互相打通,将学科

课程拓展出来的活动教育内容综合化,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按照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开展学习。例如,《磁中学问大》《浮力探究》《对联现象研究》《街道广告错别字调查》等

2.校本资源式

学校本身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优势,如学校文化、学校传统、学科特色、学校环境、学校

设施等,把这些学校资源形成探究性活动主题。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将校本课程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开展.例如,《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我爱我校》《校园乐韵》《校园绿化设计》《学生奶》《庆祝教师节》《我爱校园文化》《老师,我想亲近您》

3.地本资源式

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气候、植被、综合环境等,形成自然问题的探

究性活动主题;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社区经济生活、机构设施、文化生活,文化传统,形成社会问题探究、考察活动主题。例如,课题探究类的《客家人的故事》《可怕的白色污染》《家乡河污染调查》《家乡的桥》《岭南佳果》等,体验探究类的《郊游》《探访古代摩崖》《可园文化探微》《走进博物馆》《家乡小吃》《社区的老人们》《家乡特产》《参观果园》《我是社区小主人》等

4.指定领域式

以主题方式融合研究性学习、劳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四大领域内容,

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追求活动内容的综合。或将研究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或由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统领研究性学习、劳技教育、信息技术内容;也可从劳技教育内容切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一个活动主题,实现四大领域内容的有机整合。例如,项目设计制作类的《设计公园》《有趣的灯笼》《剪纸艺术》《手机》,劳技类的《我爱我家》《茶文化》《学会理财》《洋快餐》《小饲养员》《家庭然气》《家电使用》等

不管是什么开发模式,要按照《纲要》要求,科学规划,整体开发,都要资源转化成可操作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项目,然后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主选择,从中生成和确定一些课题、设计或制作任务或体验活动,让学生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的是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功能与价值,保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喜变化

1.学生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保持了学生独立的探究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养成合作与分享、活动、开朗、自信的个性品质,增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真正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给广东的小学校园和课堂带来了悄然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面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事实胜于雄辩,以下报告摘自广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例,充分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与魅力。

例1: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增强,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

首先,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这不仅表现在活动上,而且己延伸到学科教学中,有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对老师说“不会吧?”甚至有的学生会说:“老师,你错了!”其次,学生善于主动搜集一些资料了。除了活页资料上的小知识卡片外,凡语文书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识,学生会去翻阅相关资料,有的还在网上查寻。

再次,学生主动涉猎课本以外的科普读物了。

例2:

一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也不善于言谈,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也不关心”的学生、甚至在教师的眼里是“差生”的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转变为“自信、开朗、幽默”、让“小伙伴佩服”的学生,有些还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校“雏鹰进步奖”的获得者,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

例3:

在我们学校经常能看到:在活动过程中,擅说的学生采访,会写的学生编辑、撰稿,会画的学生负责美工,善于交往的学生负责联络、协调……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与彰现 ……

例4:

从实验学校的反映来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后,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增强了。他们开始能够从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了,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开始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了。

例5:

从实验学校的活动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主题活动都有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料的环节,只是不同主题内容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式不同而已。经历过这些活动的学生普遍感到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确实增强了。

例6:

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的欲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创新意识增强了。

例7:

“我是一位医生,家住东山小区。我们住的11号楼前是一片宽敞的绿化带,有草坪、垂柳、无花果。这里曾一度是我那调皮儿子及二小其他小学生的游乐场。每天放学,这片草地可真是遭了殃,玩过之后,这里又马上变成一个小?垃圾场?,更可恶的是,时常有小学生往居民楼的玻璃窗上扔石头的不文明现象。我家的铝合金玻璃窗就被打碎了两次,我那儿子因为爬树摔坏了尾椎骨,住了两个多星期的院。我和他爸爸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的管教也很失败,为此,我们做家长的一直很苦恼。

自从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以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儿子的变化太大了。他不仅不再爬树、踩踏草坪了,而且还和本班其他五位小学生自动担负起?业余绿化管理员?的光荣使命。每天放学和双休日,他们都有值日负责监督绿化带。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的小区也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再也看不到居民随便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学生行为的变化。

2.学校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能提升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

与学校文化,形成了明显的学校课程特色,打造了学校的品牌,促进了学校高水平高品位的发展,成为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学校因为积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快速名列名校行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沐浴着清新的课改春风,为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改革的气息,给一大批学校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丰富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彰显了学校的教育特色。如广州东星小学从20xx年开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的品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从东山区的一所不起眼的学校挤身到全区前五名的名校;番禺德兴小学系列化的《心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打造为学校的精品课程,成为中央教科所国家课题的研究个案;化龙镇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农村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亮点,为顺利通过教育强区的评估挣了高分;东莞厚街桥头小学大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的跨越式发展;深圳大新小学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切入口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从一个薄弱的移民学校发展为办学优势明显的名校;深圳南油小学创新课程实施模式,走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融合道路,保持了名校的优势,学校品牌更加亮丽;珠海的十五小充分挖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特色明显,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布局调整合并后的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沙头中学、仲元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大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中考、高考彰显优势。在广东类似这样的学校不胜枚举。

3.教师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大大地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造就了一大批名师名校长。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没有教材,教师要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钻研,通过校本教研,探索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模式和指导方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把教学实践遇到的问题发现在学校,研究在学校,解决在学校。教师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得到触动和转变,一大批教师和校长就在探索、体验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成长起来了,有的成为名师,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为名校长。

三、问题与困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常态化实施问题,一门课程的实施如果不是常态

的,整体上就不可能是有效的。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课程不能常态化落实,课程功能和价值就不能发挥出来,教育的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1.目前的问题

(1)差异问题

目前,广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与质量非常不均衡,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和

学生群体之间差异相当大。广东有30%的地区和有20%左右的学校,能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在广东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粤北、两冀地区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缺失性课程,或没开设,或没开足,或没开好,许多地区和学校并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纳入常规的课程教学之中,更谈不上规范和有效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与质量的分水岭。

(2)评价问题

课程评价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机制不合理不健全,课程实施环境差,必定导致课程的“缺失”。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课程改革实验9个年头过去了,如此有价值的一门综合课程,我们仍然要不断地为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国农课程的常态化呐喊、呼吁,还要为她的课程地位担忧,真不知道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还是中华民族的悲哀。问题出在哪呢,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一个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没有一个良好的课程实施环境。没有一个完善的课程督导机制和强制的国家课程制度,一个校长或一个镇长就能把国家课程计划搞得支离破碎,甚至有极个别校长叫嚣取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是没有成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水平测量方法;二是没有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案;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纳入常规的课程教学评估之中。

教师问题 教师评价政策不配套,影响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工作积极性。目前,在许多学校,在教师的评先晋升和工作量计算没有对所有新课程一视同仁,对非考试课程的科任教师存在不公平现象。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任教师无处评定职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研教学成果在评定其它学科职称时得不到职称评委会的承认和互认。

教师系列分类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致教师职称系列没有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范专业培养也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致没有专业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了兼职和副业;

2.依然的困惑

目前应试教育猖狂的年代,综合实践活动这面课改大旗还能扛多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春天何时来到?

结束语

让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到底,实现全人的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0xx年9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