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幼儿的一种身体动作类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

2、自发咏唱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

4、技能

5、直列舞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音乐所能表现的两种情感状态是什么?

2、演奏即兴有哪几种契机?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观。

4、简述“瑞典狂想曲”音乐内容的主题。

5、简述幼儿对声音高低进行感知与歌唱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

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

写出单圆舞曲“影带”的动作说明。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___________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3、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_____________、单一线、__________、命名线。

4、____________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5、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

A、弗兰兹·西洋克 B、福禄倍尔 C、皮业杰

2、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蒙台梭利 B、福禄倍尔 C、冈仓觉

3、19xx年幼儿教育家(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4、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

A、形象 B、主题 C、空间

5、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 ),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况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 C、弥漫性

6、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情况有无关系及关系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 )、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装饰阶段 B、兴趣阶段 C、游戏阶段

7、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 )、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 B、设计 C、临摹

8、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

A、“概念画”期 B、成熟期 C、形象期

9、命题画可分为物体画和( )

A、写生画 B、情节画 C、临摹画

10、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 )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A、兴趣 B、年龄 C、能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涵义?

2、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四、论述题(共30分)

简单论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

 

第二篇:8286+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20xx年秋开放(本科)《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5.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6.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C )。

A.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7.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8.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 A )。

A. 动作、音乐、道具 B.音乐、道具、舞蹈

C. 动作、歌曲、道具 D.学生、音乐、道具

9.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 确定性 B. 不确定性

C.时代性 D.不可塑性

10.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

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1.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2.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13.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14.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 D )的特点。

A. 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 活动性、实践性

15.《梦幻曲》的曲作者是( A )。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16.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 B )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音域

17.《梦幻曲》的曲作者是( A )。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18.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 B )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音域

19.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一般不包括下列哪一类( )。

A.绘画 B.手工 C.欣赏 D.表演

20.下列不属于绘画的形式语言的是( )。

A.线条 B.形状 C.手工 D. 色彩

21.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属于( )。

A.命题画 B.意愿画 C.装饰画 D. 写意画

22.就儿童整体发展观而言,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儿童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B.儿童的艺术生活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C.幼儿园的教育和艺术教育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D.艺术教育领域内外不同领域应独立不能交融

23.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操作各种直观教具向儿童提供活动范例的方法是( )

A. 演示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 导入法

24.在艺术教育活动中,( )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

A. 演示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 导入法

二、名词解释

1.审美性原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艺术教育的核心原则,即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能使参与者获得审美愉悦的特质。

2.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度实践性和高度游戏性的人类社会活动。

3.有效迁移:指能够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或新的真实生活情境,并能够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4.示范法: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示范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

5.演示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演示法主要是教师用操作各种直观教具的方法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

6.接近联想:是借助自身经验中两事物或多事物在时间、空间、因果等关系方面的接近性,由一事物而连带想起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

7.构思:是以表象为基础的,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

8.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字。

9.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的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

10.意愿画: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

12.装饰画: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形上按照纸形美的规律进行装饰。

13.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是视觉器官对欣赏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特殊感知。

14.击节奏型指挥法:是相对专业指挥使用的“划拍指挥法”而言的一种变通方式。教师使用幼儿

15.命题画: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绘画。

16.音乐欣赏:是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

17.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

18.幼儿园的唱歌活动:泛指所有运用嗓音进行的艺术表现活动。

三、问答题

1.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答案要点: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答案要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答案要点:

(1)幼儿因素的调节。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情绪表达;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

(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活动程序的调节;活动方法的调节。

(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时间因素的调节;空间因素的调节。

4.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答案要点:

1.对幼儿进行评价。(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

(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5.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的原则。

答案要点:

(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3)动静交替的原则。

6.集体中唱歌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

7.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案要点:

(1)从动作开始设计。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4)从故事讲述开始设计。(5)从歌词朗诵开始设计。(6)从游戏开始设计。(7)从填充式参与开始设计。(8)从无意义音乐玩唱开始设计。(9)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10)从直观形象开始设计。

8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的在哪些方面?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一、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二、身体运动时能够与音乐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三、身体运动时能够与他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四、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周边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9.如何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

答案要点:

(1)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表演的机会。

(2)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受表扬的机会,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批评及否定、消极的语言,看到幼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不要忘记给予及时的表扬。

(3)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不要强求每一个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喜欢你教给他们的每一首歌或介绍给他们的每一首乐曲,应当允许幼儿有它自己的选择性。

10.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答案要点: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

(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

(3)举例正确。

11.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1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8

答案要点: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

(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

(3)举例正确。

13.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戏剧的本质?225

戏剧用“动作”模仿人的行动,这是从表现手段这一角度界定戏剧的特性。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原意,“动作”主要是指演员的形体动作(外部动作),它正是戏剧形成的基础。可是,即使在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形体动作也并不是惟一的手段,它还包含着大量的诗体对话。据此,有人又把戏剧的表现手段归之为动作与对话。实际上,“动作”作为戏剧的表现手段,它自身的内涵也愈来愈宽泛。在近代戏剧理论中,也有人把外部形体动作之外的其他手段归属于“动作”,像“言语动作”(对话、独白)、“静止动作”(停顿、沉默)等。作为戏剧特殊语言的动作,既是把人的行动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手段,也是人物内心生活外现的手段。

14.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72

四:论述题

1、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

(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

(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

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

(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

(3)注意语言的运用。

2、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

答: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唱歌的知识技能: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发声方法;

3.正确的呼吸方法;

4.正确的演唱技能;

5.自然、恰当的表达技能;

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

3.论述如何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答:(一)舒适有效地演奏

1.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式

2.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

3.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

4.采用明晰、准确的指挥暗示

5.创造愉快、轻松、舒适的演奏氛围

(二)有表现力地演奏

1.提供有表现力地伴奏音乐

2.传授有关的演奏技能

3.采用富于感染力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4.调适演奏时的兴奋状态

(三)准确流畅地演奏

1.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音乐

2.培养相互倾听、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

3.运用合适的“变通乐谱”作辅助工具

4.运用准确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5.创造适度紧张的演奏氛围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韵律活动、倾听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和热情,挖掘每一个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力,使幼儿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以音乐能力的发展来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2)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与途径,使幼儿通过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即通过音乐本身所特有的路径走向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而不仅仅停留或结束在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上。

(3)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和情感。

(4)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能够富有热情、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五、作品分析题

1.请对《卖火柴的小姑娘》进行作品分析。 这篇作品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这篇作品,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2. 请对《小灰老鼠的故事》进行作品分析。

一、作品目的:

1.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理解故事情节和有关词语。

2.体验快乐和友爱的情感。

3.培养创造能力。

二、运用各种手段感受、理解故事情节和有关词语

这个活动构思新颖,处处呈现着爱、美和快乐的主题。教师寓教于乐,重视情感的教育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受,获得了审美和创造的快乐。

六、设计题(只列举了两个范例,请参照设计)

1.任选自己有兴趣并能够驾驭的戏剧教学模式,设计一个幼儿园戏剧教学方案。

2.请以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小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 :音乐游戏--碰一碰

活动目标:1、在唱唱、跳跳、玩玩中,乐意"找朋友"做游戏。

2、喜欢游戏,愉快地投入游戏。

活动准备:玩偶两个、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创设宽松的音乐 活动氛围。

1、复习律动《跟着老师走》

重点:愿意跟着老师愉快地动起来。

2、复习歌曲《问好歌》。

重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唱,不叫喊。

难点;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替换"小兔"。

二、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做游戏。

引子:有两个朋友听到了你们的问好,也想和你们做游戏,欢迎吗?

(出示玩偶)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

(音乐起)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欣赏玩偶表演。

1、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它们到底是怎么玩的?请你看仔细。(再次欣赏)

2、小动物碰来碰去玩得真开心,你猜猜看除了碰鼻子,它们还碰哪里?

语言 要求:说请X X 碰X X以歌词贯穿。

动作 要求:随旋律欢快地、大胆地表现。

指导语: 找你身边的朋友来动动看,好吗?

指导重点:以语言辅助动作,给幼儿以多通道的感受,推动幼儿融于游戏之中。

3、引导发现好的、新的动作。

指导语:(以小动物身份)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真开心,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想找他做游戏吗?想想看,找朋友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看的动作。

A、教师哼唱旋律,幼儿示范。

B、个别幼儿示范,众幼儿学习。

C、两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三、 完整进行音乐游戏:《碰一碰》

指导语: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朋友玩?

1、你们说这一次碰哪里?

根据幼儿的回答,众幼儿听音乐愉快地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注意引导个别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幼儿交换朋友,大胆表现。

指导语:我们走得远一点,去找更多的朋友玩好吗?

3.请以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4.请以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5.请以美术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小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6.请以美术为切入点,设计一份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 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评: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评:大灰狼是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它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马上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应,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激起幼儿插"篱笆"的欲望,为下面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添加大灰狼摔跤的环

节,使活动自然过渡。)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评:组织讨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幼儿能进一步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评:这是一个对幼儿的画作评价的环节。让大灰狼来评价哪些线条画歪了、画短了?哪些地方画少了?幼儿在活动中,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画得不太好,并通过对付大灰狼,及时地进行更正。最后大灰狼的话,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们再多插些篱笆!"

幼b:"我们搬走吧!"

幼c:"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评:这个环节提供了幼儿继续用粉笔画直线的机会。同时,幼儿观察篱笆的过程,也是对作品再次评价的过程,增强了判断能力,更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机会。)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

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评: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评价的部分。通过战胜大灰狼,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

活动评价:

1.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将绘画技能很自然地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同时,幼儿很轻松体验了粉笔的画法,让幼儿体会多种工具作画的乐趣,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2. 整个活动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从"大灰狼"的出现,激起幼儿作画

的愿望,到幼儿练习画直线,补画添画,到第二次练习,最后"大灰狼"的离去,是一个幼儿反复练习、反复评价的过程,幼儿的知识经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活动体现了一种向上的精神。"鸡"与"大灰狼"相比,是以弱对强的关系。但活动结束后,"鸡"战胜了"大灰狼",让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萌发了幼儿相互帮助的品质。

4.此活动在户外进行,能激起幼儿轻松愉快的情绪。在对付"大灰狼"过程中,情绪容易兴奋,又不断地奔跑、躲闪,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对幼儿的体能锻炼有一定的好处。

另外,此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反思:

1.在场地选择和布置时,有待进一步思考。场地不宜过滑和过粗糙,应利于幼儿用粉笔画。另外,幼儿人数和圆圈的大小关系要掌握好,否则会造成幼儿过挤的现象。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一些细节。粉笔作画很容易断,幼儿又是第一次用,老师应提醒幼儿随时将粉笔放入盒子里,保持地面干净,养成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中班的美术教育活动,必修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突出美术教育的特征。

7.请以美术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8.请以文学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小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9.请以文学为切入点,设计一份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10.请以文学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