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考点总结

蒸馏、沸点的测定

有机实验考点总结

接收瓶:蒸馏前至少要准备2个接受瓶

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练习题】

(2007)1. 是非题(2分)

(1)正丙醇(b. p. 97.4℃)和异丙醇(b. p. 82.4℃)可以用蒸馏方法分离。

(2)分馏时,馏出速度一般应控制在2~3滴/秒。

(3)用氧化钙干燥后的产物可以不必过滤而直接蒸馏。

(4)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

3、.下面是一个要蒸馏10ml乙醚的实验装置,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予改正(用文字表述)。(5分)

(2007)1、是非题

  (1)×  蒸馏法分离液体混合物要求沸点相差30℃以上。

  (2)×  分馏时应使液体蒸出速度控制在2~3秒/滴。

  (3)×  已吸水的干燥剂受热后又会脱水,其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故蒸馏前应该将干燥剂除去。

(4)×  分馏法不能用来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一般用蒸馏法。

2、选择题    

(3)C

3、指出蒸馏装置中的错误并改正

   ①用50ml烧瓶不合适,应改为25ml烧瓶。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偏高,应该使水银球上端与蒸馏头侧管口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使用球形冷凝管不对,应改为直型冷凝管。

   ④冷凝管进出水口颠倒了,应改为下面进水口,上面出水口。

   ⑤使用烧杯作为接受瓶不合适,应改为锥形瓶。

(2008)1. 是非题(5分)

(1)在水蒸气蒸馏操作中,若发生堵塞情况,应先移去火源,再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水蒸气发生器与大气相通。(    )

(2)减压蒸馏时,应在蒸馏瓶里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

(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

(2)水蒸气蒸馏时,被蒸馏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    )

     A    1/3                           B    2/3

     C    1/2                           D    1/5

(3)减压蒸馏结束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移去火源,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旋塞,稍冷,慢慢旋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关泵

     B  移去火源,慢慢旋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稍冷,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旋塞,关泵

     C  慢慢旋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移去火源,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旋塞,稍冷,关泵

     D  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旋塞,移去火源,慢慢旋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稍冷,关泵

(2)在减压蒸馏的保护装置中,三个吸收塔分别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别用来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5)减压蒸馏开始时,应(     )。

     A    先抽气后加热                 B   边抽气边加热

     C    先加热后抽气                 D   以上皆可

(2010)(5)在分馏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馏柱可以进行多次的汽化、冷凝              

B    混合物蒸汽进入分馏柱时,沸点较低的组分优先冷凝

     C    可以分离、纯化共沸混合物              

D    分馏的基本原理与蒸馏不同

(2008)1、是非题:

    (1)×  应该先旋开螺旋夹,然后移去热源,否则可能发生倒吸现象。

    (2)×  减压蒸馏使用毛细管作为气化中心,防止发生暴沸。

(4)×  馏出物是恒沸混合物是,沸点也是恒定的,但不是纯净物。

 2、选择题:

(2) A (3) B

3、填空题(2)氢氧化钠、石蜡片、无水氯化钙,酸性气体、烃类气体、水汽;

(2009)5、A

(2010)5、A

20##

1、单项选择题

(4)蒸馏前至少要准备几个接受瓶(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     )。

     A  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B  先取下蒸馏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接受瓶

     C  先拆接液管,然后取下接受瓶,冷凝管,蒸馏瓶                

D  先取下冷凝管,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6)下列哪种情况不符合水蒸气蒸馏的条件(    )。

     A  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与水不反应

     B  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不溶或微溶于水

     C  100℃左右时蒸气压很小(小于1.33kpa)

     D  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用一般方法难以分离

(7)冷凝管的选择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沸点在140℃以上的,应用直型冷凝管

     B  蒸气温度140℃以下的,应用空气冷凝管

     C  球形冷凝管用于回流

     D  用水冷凝管时,从上口通入冷水,水自下口流出。

(8)关于沸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物质具有一定的沸点

     B  不纯的物质沸点不恒定

     C  具有一定沸点的液体一定是纯物质

     D  沸点相同,组成相同

(9)蒸馏操作中,读得沸点偏高的原因是(    )。

     A  调节蒸馏速度为每秒2~3滴

     B  加热的热源温度太高,在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

     C  蒸馏速度太慢

     D  温度计的位置偏高

2. 多项选择题(4分)

(1)减压蒸馏操作中,错误操作是(         )。

A  必须选圆底烧瓶为蒸馏瓶,而接受瓶克选用锥形瓶

B  橡皮管应用壁厚的耐压管

C  玻璃磨口处应涂真空油脂

D  蒸馏前加入沸石抗暴沸

(2012)(4)某些沸点较高的有机物在加热还未到达沸点时往往发生分解,所以应采用(    )的方法提纯。

A  常压蒸馏    B  分馏    C  水蒸气蒸馏    D  减压蒸馏

3、简答题:

  (1) (3分)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未加沸石,应怎么处理?

20##)六、实验题:

  1、单项选择题:(4) B   (5) A  (6) C (7) C  (8) A   (9) B 

2、多项选择题:

    (1) A D 

(2012)(4) D

(1)应该先移去热源,待加热液体冷至沸点以下后方可加入沸石。

熔点测定

(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1、实验误差  (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  加热太快,的熔点偏高

            (5) 若连续测几次时,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2、含有杂质时,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较为低,且熔程也比较长

3、测定有机物熔点时,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左右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1~2℃左右

2. 选择题(2分)

(2007)(1)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低的因素是(   )

     A  试样装的不紧密           B   试样有杂质

     C  熔点管太厚               D   温度上升太快

(2010)(4)测定有机物熔点时,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左右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    )

     A    1~2℃左右                 B    4~5℃左右

     C    9~10℃左右                D    15~20℃左右

(2011)(3)下列关于熔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得一化合物的熔点为121℃。

B  纯物质有固定的熔点。

C  不纯物资的熔点较纯物质低。

D  熔程越小,纯度越低。

(2012)(5)用毛细管测定熔点时,若加热速度太快,将导致测定结果(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影响    D  样品易分解

(2013)(6)测熔点时,若样品管熔封不严或加热速度过快,将使所测样品的熔点分别比实际熔点:(        )

   A  偏高,偏高; B  偏低,偏高; C  偏高,不变; D  偏高,偏低;

(2007)(1)B   (2010)(4) A       (2011)2、多项选择题: (3) B C  (2013)A

重结晶

1、杂质含量不能超过5%

2、使用活性炭注意事项

①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样品的1%~5%,加入量过多会吸附部分产品,过少则达不到理想的吸附效果;

   ②加入活性炭时应先将要处理的有机化合物溶液稍微冷却,然后方可加入。不能将活性炭

加入沸腾的溶液中,否则会使溶液暴沸。

3、正确操作

①选择合适的溶剂;

②将粗产物用所选溶剂加热溶解制成饱和或者近饱和溶液;

③加活性炭脱色

④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及活性炭;

⑤冷却,析出晶体。

⑥抽滤,洗涤晶体;

⑦干燥晶体

(2013)

(2)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时,一般杂质含量不能超过:(    )

A  10%;            B  5%;     C  15%         D  0.5%;

(3)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时,可以活性炭除去其中的有色杂质。活性炭用量一般不超过被提纯物重量的:(      )

A  10%;                    B  5%;

C  15%;                    D  0.5%;

(4)重结晶时的不溶性杂质是在哪一步被除去的?(    )

A  制备饱和溶液;   B  热过滤;   C  冷却结晶;   D  抽气过滤的母液中;

(5)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要求两种溶剂:(     )

A  不互溶;    B  部分互溶;    C  互溶;   

(1)在进行重结晶操作时,使用活性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分)

(2012)

(2) (7分)用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需经过哪些步骤?

(2011)

(2)在重结晶操作中,用活性炭脱色为什么要在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一般用量多少?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 (3分)

(3)用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溶剂的选择应满足哪些条件? (6分)

(2013)1、选择题:

 (2) B   (3) B   (4) B   (5) C

(1)进行重结晶操作时,使用活性炭要注意:

①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样品的1%~5%,加入量过多会吸附部分产品,过少则达不到理想的吸附效果;

②加入活性炭时应先将要处理的有机化合物溶液稍微冷却,然后方可加入。不能将活性炭加入沸腾的溶液中,否则会使溶液暴沸。

(2011)

(2)如果在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前加入活性炭,由于活性炭的影响,就无法判断出固体物质是否完全溶解。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样品的1%~5%。在溶液沸腾时加入活性炭,容易引起暴沸,要等溶液稍冷后再加入活性炭。

(3)溶剂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为:

①不能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对被提纯物应在沸腾或接近沸腾时溶解度很大,而室温下溶解度很小;

③对杂质的溶解度应非常大或非常小;

④沸点适中,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⑤能形成好的晶形;

⑥廉价易得,且毒性小。

干燥和干燥剂

各种干燥剂使用范围

CaCl2:烃、醚

固体NaOH:胺、碱性化合物

K2CO3:醇、酮、酯

MgSO4:醛、酮、酯

Na:醚、烃类

CaO:低级醇

(2010)

(2)现有CaCl2,MgSO4,Na,固体NaOH,K2CO3,请为下列有机化合物选择合适的干燥剂填入表中(每种干燥剂只能用一次)

(2011)

(2)采用常规干燥剂干燥50ml待干燥液体,应使用干燥剂(    )。

     A   1-2g       B  2-5g      C   6-9g       D  10-16g

(2013)

(10)无水氯化钙适用于(    )类有机物的干燥。

   A  醇、酚    B  胺、酰胺      C  醛、酮      D  烃、醚

(2007)(4)用(   )的方法处理压钠机内残留的少量金属钠。

     A  水擦洗                     B  乙醇擦洗

     C  石油醚擦洗                 D  丙酮擦洗

升华

(2008)(5)升华实验中,盖在蒸发皿上的滤纸要有足够的孔洞且毛刺口朝上,以利蒸气升腾,防止升华物掉入蒸发皿中。(     )

折射率

(2012)(1)一般温度每升高1度,液体化合物的折光率增加4×10-4      (     )

(2013)

(8)手册中常见的符合nD20,mp和bp分别代表:(    )

   A  密度,熔点和沸点;     B  折光率,熔点和沸点;

   C  密度,折光率和沸点;   D  折光率,密度和沸点;

(9)Abbe折光仪在使用前后,棱镜均需用(   )洗净。

   A  蒸馏水    B  95%乙醇      C  氯仿      D  丙酮

干燥

(2010)(2)MgSO4,CaCl2,K2CO3,Na,固体NaOH。

(2011)B

(2013)10、D

(2007)4、D

升华

(2008)(5)√

折射率

(2012)1、是非题:

    (1)×  一般温度每升高1度,液体化合物的折光率降低4×10-4。

(2013)

(8) B   (9) D

萃取

(2008)(3)萃取和洗涤的原理不同,目的也不同。(      )

(2009)2. 索氏提取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使固体物质每一次都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萃取。

(2011)2. 多项选择题(4分)

(2)萃取和洗涤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将上、下层液体先后由下口分出,分别置于两个容器中

B  振摇几下后,打开顶塞,放气

C  根据有机物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D  各层液体应保留到实验完毕

(4)判断萃取中有机层的方法是(     )。

A  与水是否互溶

B  根据密度

C  根据颜色不同

D  有机层在上层,水层在下层

(2008)(3)×  萃取和洗涤的原理相同,都是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来分离物质。

(2009)(2)溶剂回流、虹吸、纯溶剂。

(2011)2、多项选择题:

(2) C D

(4) B C

色谱

(2009)(1)在气相色谱中,每种物质的保留值都是确定不变的。(    )

(3)用柱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在洗脱过程中,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 )

(2009)1、是非题:

    (1)×  色谱柱中固定液不同时,同一种物质的保留值不同。

(3)√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2007)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中,浓缩液中加入氧化钙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用氯化钙代替?

答: 氧化钙起吸水和中和作用,以除去部分酸性杂质。不能用氯化钙代替,因为氯化钙只起吸水作用,并不能中和酸性杂质。

苯胺和乙酸制备乙酰苯胺

1. 该反应有何特点? 应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产量? (2分)

2. 苯胺为什么要重新蒸馏? (1分)

3. 加入锌粉的作用是什么? (1分)

4. 分馏时温度计的读数为什么要控制在105~110℃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后果?(2分)

5. 分馏的速度应怎样控制为好? (1分)

6. 反应终点可从哪些方面判断? (1分)

7. 重结晶粗产物时用何溶剂? (1分)

8. 可否把活性炭和溶剂一起加入,然后加热溶解粗乙酰苯胺? 为什么? (1分)

(2010)(3)、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时,若在加热煮沸过程中,烧杯底部有油状物出现,说明溶剂不够。( )

【答案】

(1)芳香族伯胺的芳环和氨基都容易发生反应,产物乙酰苯胺容易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副产物,氨基容易在反应中被氧化。为了提高产率,使用分馏柱,分出被蒸出的水,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2)因为久置的苯胺很容易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物质,影响反应。

(3)加入锌粉的目的是防止苯胺在反应中被氧化。

(4)将温度计读数保持在100~110℃之间,是为了蒸出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反应向右进行;若温度过低,则不能蒸出反应中生成的水,并且会生成较多的副产物;若温度过高,会把作为反应物的乙酸蒸出,使反应不完全,降低实验产率。

(5)分馏的速度应控制在2~3秒/滴。

(6)当温度下降则表明反应已经完成。

(7)用水重结晶提纯粗产物。

(8)不能把活性炭与溶剂一起加入,然后加热溶解粗乙酰苯胺。因为加入活性炭太早的话,不能判断出乙酰苯胺是否完全溶解。

(2010)(3)√

甲基橙的制备

(2008)(1)在甲基橙的制备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试纸变色来检验重氮化的反应终点,当试纸立即显深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过量,可用加入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解。

(2009)(4)制备甲基橙的实验中,应先将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混合,再滴加亚硝酸钠溶液。(  )

(2008)(1)淀粉-碘化钾试纸,亚硝酸,尿素;

(2009)(4)×  应先将对氨基苯磺酸溶解,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溶液,最后滴加盐酸。

(2008)4. 实验室制备2-甲基-2-己醇通常是用Grignard试剂与丙酮反应的方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5分)

(1)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在Grignard试剂加成物水解前,该实验对反应体系有何要求?对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经气相色谱分析,发现有些同学的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正辛烷,试说明得到这一副产物的反应原理,并分析导致这一副产物的可能的实验操作。

(2013)(3)用饱和碳酸钠洗涤正溴丁烷后静置,产物在上层。  (       )

4、 (5分)在2-甲基-2-己醇的制备实验中

(A)体系为什么要充分干燥?

(B)若RMgBr的制备引发不起来,可采用什么措施?

(C)反应结束后,在冷水浴冷却和搅拌下,自滴液漏斗分批加入25ml 20%硫酸溶液是起什么作用?

(2008)

4、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必须在无水、无氧、无活泼氢条件下进行,因为水、氧或其他活泼氢的存在都会破坏格式试剂。

         所有的反应仪器及试剂都必须充分干燥,并且在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上口装上氯化钙干燥管;反应体系保持密封条件,用石蜡润滑仪器接口。

(2)

          可能是正溴丁烷与无水乙醚混合液滴加速度过快,使反应体系中刚生成的格式试剂与正溴丁烷反应,从而导致整辛烷的产生。

(2013)

(3)×  产物在下层,因为溴丁烷的密度比水大。

4、(A)制备2-甲基-2-己醇使用的格氏试剂会与水发生反应,导致副产物生成,并且会使2-甲基-2-己醇的产率降低。因此,必须确保反应体系充分干燥。

(B)可以用温水浴加热,或在加热前加入一小粒碘,或加入几滴格氏试剂来引发反应。

(C)加入硫酸溶液的目的是使丙酮与格氏试剂的加成产物水解得到醇。

醋酸正丁酯

(2009)(2)制备醋酸正丁酯的实验中,一般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产物。(     )

(2012)(2)在合成醋酸正丁酯的实验中,分水器中应事先加入一定量的水,以保证未反应的丁醇顺利返回烧瓶中。    (       )

苯氧乙酸

(2009)(1)制备苯氧乙酸的反应机理属于(   )。

     A    SN1                       B   SN2

     C    E1                        D   E2

苯频那醇的制备

(2009)(2)下列实验中,反应机理属于自由基加成的是(    )。

     A    正溴丁烷的制备                        B    2-甲基-2-己醇的制备

     C    安息香的制备                          D    苯频那醇的制备

水杨酸

(2009)(3)水杨酸可用(       )检验纯度。

     A    氯化铁                     B   高锰酸钾

     C    硝酸银                    D   银氨溶液

苯甲酸乙酯

(2010)(1)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实验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提高产率,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桂酸

(2010)(4)制备肉桂酸的实验中,在水蒸气蒸馏前,可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使粗产物成盐。(  )

(5)制备肉桂酸的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和试剂都要彻底干燥。(     )

(2011)(10)在肉桂酸的制备中,水蒸气蒸馏是蒸出(   )。

   A  肉桂酸      B  苯甲醛      C  碳酸钾      D  醋酸酐

(2012)(4)肉桂酸是碱性溶液中含有苯甲醛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     )

重氮盐和芳香族叔胺

2. 选择题(5分)

(2)重氮盐和芳香族叔胺发生偶联反应一般在下列(    )介质下可以进行。

     A    强酸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强碱性

对氯苯氧乙酸

(3)在制备对氯苯氧乙酸实验中,三氯化铁起(       )作用。

     A    催化剂                     B   检验试剂

     C    氧化剂                     D   以上都不对

乙酸乙酯

(5)乙酸乙酯中含有色有机杂质时,可用加活性炭脱色的方法除去。  (      )

乙酰乙酸乙酯

(2011)(1)在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加入50%醋酸和饱和食盐水的目的何在? (2分)

醋酸正丁酯

(2009)(2)×  应该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2012)(2)√ 

(2009)2、选择题:

    (1) B (2) D (3) A (4) D

苯甲酸乙酯

(2010)(1)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平衡向右移动;使用分水器及时分出生成的水,使反应物乙醇大大过量。

肉桂酸

(2010)(4)×  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使未反应的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

       (5)√

(2011)(10)B

(2012)(4)√

重氮盐和芳香族叔胺

(2010)(2) B

对氯苯氧乙酸

(2010)(3) A

乙酸乙酯

乙酰乙酸乙酯

(2011)(1)加入50%醋酸使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变成乙酰乙酸乙酯,用饱和食盐水洗去醋酸钠及醋酸,同时降低乙酰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009)(4)下列操作行为正确的是(    )。

     A    蒸馏乙醚时用酒精灯加热        B    乙醚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

     C    抽滤洗涤固体时,边抽气边洗    D    减压蒸馏时,用圆底烧瓶作蒸馏瓶

(2010)(1)造成火灾的危险性最大的是:(   )。

     A    酒精                       B   乙醚

     C    煤油                       D   苯

(2009)(4) D

(2010)(1) 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