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1.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3.按照原子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6.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叫周期,每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左→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7.第一(2)、二(8)、三(8)周期为短周期,其他周期为长周期

8.周期表有18个纵行.8、9、10叫第Ⅷ族,第ⅠA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9.碱金属元素与氧气、水的反应

4Li+O2=加热2Li2O

2Na+O2=加热Na2O2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10.碱金属元素除铯外,成银白色,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小(上→下↗),熔点低(上→下↘),导热、电性好

11.卤族元素由F2→I2颜色越来越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增高

12.卤族元素与氢气的反应

H2+F2=2HF

H2+Cl2=光照或点燃2HCl

H2+Br2=加热2HBr

H2+I2≈加热2HI

13.从F2到I2氧化性逐渐减弱,与H2的反应程度越来越不剧烈JIU,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

1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相对原子质量

15.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原子叫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16.氕质子数1中子数0,氘质子数1中子数1,氚质子数1中子数2;它们的一氧化物分别为水、重水、超重水

§第二节

1.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低,远的高

2.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同一主族金属性↑,非金属性↓

3.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8

4.镁与水反应:

2Mg+2H2O=2Mg(OH)2↓+H2↑

5.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实质是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6.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7.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化合价=它所处的族序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 数

②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 ;负化合价=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得到的电子数

§第三节

1.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烟,未反应完的氯气在集气瓶中呈浅黄绿色

2.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3.①离子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②键的本质静电作用(不仅仅是引力,也是斥力)

③成键条件:(1)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第ⅠA、ⅡA、ⅥA、ⅦA) (2)NH4+、SO4^2-、CO3^2-等遇到活泼金属或非活泼 金属可以形成离子键

4.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5.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 ..

Na〃+.Cl:→Na+[∶Cl∶]-

¨ ¨

6.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

7.①共价键成键微粒:原子

②键的本质: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③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键

④存在范围:非金属氧化物、酸、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8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完全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9.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可形成极性共价键

10.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差别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11.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12.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13.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比化学键弱得多;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14.氢键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汽化,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可看作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条件: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N、O、P)

★第二章

§第一节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3.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5.吸热反应:铵盐和碱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H2、CO发生的还原反应;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6.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即总能量是守恒的

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8.HCl与Al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溶液温度升高→放热反应 Ba(OH)2〃8H2O和NH4Cl反应:玻璃片和烧杯粘在一起,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烧杯壁很凉→放热反应

9.HCl和NaOH反应:放热(中和热)反应

10.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

§第二节

1.燃煤发电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2.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3.铜锌源电池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

4.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5.原电池装装置条件: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金属,另一种是能导电的非金属)

②电极必须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电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④必须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6.最早使用的电池是锌锰电池(干电池),为一种一次性电池;锌发生的反应:Zn→Zn2++2e-

7.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逆向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8.汽车电瓶大多为铅蓄电池

9.燃料电池以H2为燃料时,产物为H2O;以CH4为燃料时,产物是H2O和CO2

§第三节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浓度常以mol/L为单位,时间常以min或s为单位,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为mol/(L〃min)或mol/(L〃s)

2.注意:①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②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且为平均速率

③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是表示的含义是一致的,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通常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CaCO3+CO2=Ca(HCO3)2 Ca(HCO3)2=加热CaCO3↓+CO2↑+H2O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最根本的因素为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③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④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

⑤对于气态反应物,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若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其他条件不变)

9.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即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二篇:鲁科版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甲烷的性质与结构

1 .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

空间结构:正四面体,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同。

来源: 天然气、沼气 、油田气 、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物性: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0.717g/cm3(标准状况),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稳定性:通常情况,甲烷比较稳定, 不能 被H+/KMnO4、Br2等氧化剂氧化,与强酸和强碱也不反应

甲烷的可燃性:氧化反应

         CH4 + 2O2       CO2+2H2O  

注意:点燃甲烷时要验纯,条件不同,水的状态不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伴有淡蓝色火焰。

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

CH 4  + Cl 2   CH 3Cl  +  HCl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CH2Cl2  + Cl2   CHCl3+  HCl      CHCl +  Cl2   CCl4   +  HCl

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逐步取代:1molCl2只能取代1molH原子

③取代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5种产物都有(HCl,还有各种取代产物)。

④:②产物的状态:HCl、CH3Cl为 气体,CH2Cl2、CHCl3和CCl4为 液 体,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都不溶于水。

不论CH4 和 Cl2的比例是多少,几种产物都有,n(HCl)最大,且 n(HCl)= n(参加反应Cl2)

1.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称为烃。

(1)除甲烷外,还有一系列性质跟它很相似的烃,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这类烃称为烷烃。其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而达到饱和。

    简言之,烷烃具有 单 链 饱 的结构特点。通式为:CnH2n+2(n≥1)

    分子式(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烷烃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2)烷烃的物理性质

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3)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跟酸、碱及氧化物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他物质化合;但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能燃烧:CnH2n+2+O2nCO2+(n+1)H2O

   ②易与X2取代(生成一卤代物)CnH2n+2+Cl2CnH2n+1Cl+HCl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烷烃的命名(了解

①选主链,称某烷;
②编号位,定支链;
③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④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二.石油和煤 重要的

1、 煤 :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除了主要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H、N、S、O等元素。

   (1)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收做煤的干馏。在这个过程中,煤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煤经过干馏能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等物质。

煤干馏的主要产物和用途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因此要对其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有关内容在硫及其化合物章节中有相关介绍。

2、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和固态烃。从油田里开采出来的原油要经过脱水、脱盐等处理过程,才能进行炼制。石油炼制的主要方法有分馏和裂化。

①分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成的沸点的不同用蒸发和冷凝的方法把混合物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的方法叫分馏。(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质量,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或使用催化剂并加热),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这中方法称为石油的裂化。(裂化——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其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用为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把这种加工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裂解是深度裂化——为了分子量更小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烃)

3、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ρ=1.25g/L

乙烯与溴反应时,乙烯分子的双键中有一个键被打开,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了无色的物质:1,2—二溴乙烷。

2)乙烯的重要用途: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催熟果实;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所以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即乙烯的产量,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乙烯的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那么我们就把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叫做烯烃,乙烯是烯烃的典型,也是最简单的烯烃。

4、苯的结构和性质: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使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5.5℃、沸点80.1℃。

芳香烃:是指分子里含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

芳香烃只是沿用名,大多数芳香类的化合物并没有芳香味,因此该名称没有实际意义。

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三.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原理:

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 H2O

 
用含氧的同位素18  8O的乙醇跟乙酸实验研究,发现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 O原子,从而证明酯化反应的过程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相互结合生成酯。即:酯化反应即属于可逆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三、反应特点:

1.       通常情况下,反应速率较小。

2.反应是可逆的,乙酸乙酯的产率较低

反应的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可以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实验时要注意:

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2.用盛Na2CO3饱和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一方面中和蒸发出来的CH3COOH、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即: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易分层析出。

3.导管末端不能插入到Na2CO3饱和溶液中,以防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4.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和液体的大量沸腾。

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兼冷凝作用。

6.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蛋白质的性质:有的可溶于水,有的难溶。

1·盐析——是可逆过程,用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2·变性——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可溶性和生理活性。

条件:①加热②紫外线、X射线③加酸、加碱、加重金属盐④一些有机物:如乙醇、甲醛、苯甲酸等

三、蛋白质的用途:1·组成生物的基础物质,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工业原料:

6ec8aac122bd4f6e   动物的毛、蚕丝——纺织原料

   动物的皮——皮草

   动物的骨、皮和蹄——熬制动物胶(如白明胶)

   牛奶中——酪素——酪素塑料

四、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

催化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