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打造“三型”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泗县打造“三型”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建

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县在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中,坚持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目标和导向,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用学习“武装”头脑推动发展

一是重视思想教育,做到学以立德。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上率下普遍开展学习活动。组织人员集中学习相关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集中观看《石乡党魂-柯增华》、《平安是福》剧目。开展?四观四问?专题讨论,找准自身?四风?方面的具体表现。通过开展彭雪枫将军殉国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纪念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活动,用先进先烈教育和激励党员干部。分三期对400多名村、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600多名科级干部进行十八大精神和?三严三实?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党员干部补了?钙?,充了?电?,提了?神?,进一步鼓舞激励全县广大干群坚定信心,奋发进取。

二是立足岗位需要,做到学以增智。贯彻落实?523?工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择优选派15名村书记赴马鞍山挂职学习,定期组织村书记赴寿光等地观摩学习,选派7名村书记参加市内挂职。每年对村书记不少于5天的培训,同时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对村书记进行培训。分批组织335名农民党员、村组干部、种植养殖大户等,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较好的山东现场观摩学习,让他们走出

家门亲身感受先进地区的发展氛围,接受熏陶,拓宽视野。

三是强调成果转化,做到学以致用。泗县出台并实施《农村实用人才?1621?工程的实施意见》,联合有关部门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科学制定培训规划,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紧跟需求走,培训形式紧跟对象走,现场手把手地开展培训,使培训的内容更加贴近农村实际,让党员能够学得进、学得懂、用得上;依托农委、畜牧、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各单位力量,开展专业性培训,突出部门培训资源优势,发挥集聚效应,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让服务党群实现“全天候”“多样化”

一是服务发展聚民力。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通过开展?三有两评?、?双推双设?等活动,为企业创综合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同时有重点的开展了一批特色活动,为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定了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全县共有50多名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参与企业党支部各项活动。为进一步解决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足问题,制定了党费返还制度,用于企业的党员教育管理等,20xx年共返还党费12000元。积极探索村企联建的新思路,以?一村一企?或?一村多企?的形式开展?村企联建?活动。鼓励企业利用资金、技术投资发展高效现代农业,鼓励农村利用土地、劳力等与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实现城乡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坚持以党建为龙头,形成了以城带乡、优势互补、统筹发展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为适应农村新的发展形势需要,在1+1结对模式的基础上,泗县积极探索X+1模式,即以?党群部门

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农业科技部门联专业村?为基本原则,因村制宜,采用一村多联模式,深入针对解决重点村重点问题深化结对共建。力争3年内每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平均每年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净增300元以上。

二是服务民生促和谐。为进一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综合考虑村卫生室、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建设用地,整合各类资源,全县在20xx年度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1个,改建8个的基础上,20xx年度规划新建村级活动场所32个,改建10个,真正让活动场所建起来,农民文体活动兴起来。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一员三长解民忧?活动。一名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司法所、财政所、土地所等镇直机关站所负责人参与,采取现场办公方式,每周至少利用一天时间进村入户,排查矛盾隐患,倾听百姓诉求,真正实现服务送到田间村头,办公桌搬到百姓炕头。在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由社区两委成员、部分党员代表等担任网格责任人,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全县信访量和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为全市最低。

三是服务群众连民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泗县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打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平台、‘百姓热线’服务平台、县直机关首问室服务平台、乡镇群众之家服务平台、村(社区)‘51365’服务平台?的五级服务平台,一改过去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开展党代表结对联户活动,搭起党群?连心桥?。全县1480

名省、市、县、乡4级党代会代表共联系群众17470户,并开展?挂联帮带?活动,通过向联系户印发民情联系服务卡、参加党代表接待日、到联系户家访等活动,党代表带头上党课320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125 多条,协调贷款5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发展,协调资金200余万元向基层倾斜。

三、建设创新型党组织,让“创新”发挥大作用

一是创新党代表职能发挥新作用。经过近8年的探索和实践,泗县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的乡镇党代会年会制的实践模式,通过积极探索通过强化年会职能,明确年会作用和地位,凸现了党代会的最高决策地位。通过实施党代表审议乡镇党委、纪委工作报告和乡镇党委书记述职制度,探索建立赋予广大党员代表献言献策的权利,拓宽乡镇党委决策的信息来源和渠道的党代表专题发言制度,强化了党内监督,激发了党代表活力。

泗县大力加强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努力把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成?听民声、传民意、谋发展、促和谐?的重要履职平台。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等,全县高标准建成135个党代表工作室,搭建起党代表履职平台、服务平台、议事决策平台。近年来,泗县又不断拓宽党代表工作室建设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建立了个人、网络、流动党员等党代表工作室,进一步畅通了党群、干群联系渠道,进一步发挥了党代表作用。

二是创新考核方式激发新动力。泗县积极探索党员考核新办法,努力实现考核量化、科学化。以?一月一积分?、?两月一调度?、?三月一述评?、?半年一考评?、?全年一总评?为主要内容的?12361?村干部管理模式,有效推进了村干

部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民主化;以?年初承诺、季度述职、述后评议、绩效考评、全程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五步工作法?,充分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泗县制定和印发《关于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关经费的意见》,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基本报酬不低于12000元,其他村干部基本报酬不低于8400元;每年每村1万元,每社区2万元的标准下拨党建工作经费。同时注重村干部工资报酬与村干部工作实绩相结合,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到村干部考核中,将村干部工作实绩与村干部的报酬发放和任用直接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泗县基层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性。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带来新气象。网络化活动,搭建联系流动党员的网络平台。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较为分散的特点,泗县积极探索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开展党建活动。县委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农村发展党员和决定重大事项时试行流动党员视频表决的通知》,并积极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视频选举、发展党员、学习培训、承诺评诺、表决重大事项等试点工作,大路口等乡镇建立网上党支部12个,草沟镇成立返乡大学生网上党组织,大杨等乡镇先后十余次通过网络视频表决通过村级重大事项,瓦坊、大路口等乡镇4个村70多名党员在今年村党组织换届过程中进行了网络视频投票,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县共有600多名流动党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网络参加活动,有效破解了农村党组织开会难和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难等问题。

 

第二篇:优化党组织设置 提升街道党建水平

优化党组织设置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暨阳街道党工委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也是党执政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设臵党的基层组织是体现党的先进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化建设和行政村规模调整,街道在党的基层组织设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我街道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现状

暨阳街道共有25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22个村改居居委会,6个站办所,参保企业1560家,街道党工委下设16个党委、8个党总支、293个党支部,有105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共有党员8317人。为便于管理,在组织架构上,采用层次管理方式,调整隶属关系,由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分中心(城中、城东、城南、城北)、社管办、机关、教育党总支和党委建制企业党组织。街道内设职能办、站办所支部归属机关党总支,学校归属教育总支,社区归属社管办总支,其余行政村、村改居居委会、两新组织党组织,以属地的方式分别归属分中心党总支和社区党委(总支)管理,在

各分中心总支、社区党委(总支)和个私协会建立联合支部,加强流动党员和一些特殊党员(不能正常结转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管理,基本形成条块清晰、覆盖全面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二、街道党的组织设置主要做法

1、以属地管理为手段,建立区域性的党组织管理体系。根据街道“五办一中心”运行机制,建立工作网络,整合社会资源,将驻村指导中心按照原管理处地域,划分为城中、城东、城南、城北四个驻村指导分中心,建立分中心党总支,分中心地域范围内的党组织由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社管办建立社管办总支,负责社区党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机关党总支,负责管理驻街道站办所、各街道职能办和工商个协支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以增强统筹功能为目的,建立社区党委运行机制。出台《关于规范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意见》文件,推行“社区建党委、楼群建支部、楼道建小组,党员作用全面发挥”的做法,适时调整社区区域,将条件成熟的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委或党总支,增强社区党组织的调控力,现已设立13个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按照“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代表-党员”五级工作网络要求,积极推进社区党支部小型化建设,在楼群建立党支部,楼道建立党小组,实

现组织弹性与活动高效,建立了100个社区居民小区党支部,有33名居民党员担任了小区党支部书记。实行“契约化”共建,通过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个流程,与178家驻社区单位、企业党组织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达到共促党建工作、共享党建资源、共搞社区服务、共建和谐社区目标。

3、以组织建设全覆盖为愿景,建立企业党建属地化工作机制。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街道调整了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由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党委建制企业党建工作,另外单建党组织的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实行属地化管理。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以落户所在地为准,分别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个私协会分会以联合支部形式实行属地化管理,条件成熟的,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个私协会分会总支部审核上报,街道党工委审批,建立党支部。

4、以组织创新为重点,探索农村党组织设臵有效方式。街道以总支的形式建立丫路头居“创业型”党组织、东三村“共建型”党组织,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建立江北社区“联合型”党组织,打破农村纯支部型设臵方式。“创业型”党组织,找到了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充分调动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服务发展、致富农民的积极性,丫

路头居民区党支部抓住城市开发的良好机遇,采取“支部+公司”的做法,先后创办小商品市场、农贸批发市场、诸公湖农贸市场,兼并南门市场,集体经济实力迅速膨胀,不仅解决了农户的生活保障问题,还成了诸暨乃至全省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共建型”党组织充分调动了企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资金、技术、人才为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东三村总支成立后,邦友钢管制造有限公司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现在新农村创建工作也将启动,东三村在公司征地工作中给予企业全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共赢发展”的共建新局面。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原街道下属蒋村、小陈家村、孙陈村行政区域撤销,并入江北社区,支部归属江北社区党总支,江北社区“联合型”党总支的建立,为探索下一步实质性的村改居工作作了初步尝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基层党组织设臵方面,近几年街道虽作了一些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创新,也发挥了一定的功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差距。

1、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人们择业更加自由,党员在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身份很不稳定,虽然我们在分中心和各社区建立了联合支部,但是没有

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组织活动正常开展难度大,不少党员组织关系在,但已无法联系,更不用说作用发挥,成了“挂名党员”;有的党员自己也不知道组织关系在哪儿,成了“口袋党员”。

2、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各类两新组织不断涌现,但是,这类组织人员很不稳定,党员流动很频繁,设臵党组织难度很大,离组织设臵全覆盖的要求还很远,有的单位好不容易组建了党支部,过不了多久,党员走了,成了空壳子。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是自己单位里的隐性党员不肯表明党员身份(害怕将组织关系迁入单位党组织),最后成了纯粹是为了发展党员而建立党组织。

3、根据社会化管理的要求,大量的退休党员、无业党员、无工作的大学生党员进入社区、行政村(居),社会化管理对街道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党员数迅速膨胀,对社区党员管理增加了难度;为确保村级党组织的相对稳定,前几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迁入行政村(居)街道设臵了一定的资格条件,特别是户籍在村的居民户口人员是不允许迁入相应的村(居)党组织的,有一部分人员特别是一些退休人员有一定的信访苗头,潜在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1、加大力度,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方法。一是实现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针对本辖区各单位和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等实际情况,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探索在不同性质人员中建立党组织, 实行分类管理,以“党委(总支)——特色党支部——党小组”形式多样化地设臵党的基层组织,形成以辖区为整体的组织格局。二是适当放宽村级党组织组织关系结转条件限制,只要是本村(居)村民(包括农业户口人员和非农户口人员),长期在村(居)居住或无固定工作单位(包括工作单位没建立党组织的)允许迁入所在村(居)党组织,切实解决社会化管理、无业党员和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结转和管理问题,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增强基层基础。三是积极探索党员发展量化制度。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量化制度,对每个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进行具体量化,把量化结果作为确定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把好党员的进口关。

2、讲究方法,努力破解管理难题。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党员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过组织生活难等问题,探索建立党组织双重设臵模式。即依照“大党建”观念,根据党员同时具备企业人、单位人、农村(社区)居民、中介组织成员等多种角色并存的现实,以及党员流动性日益趋强的态势和特点,突破一个党员编入一个支部的局限,探索实行主要工作、生活地固定党组织设臵与次要工作、生活地临

时党组织的双重设臵模式,建立对双重身份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的机制。

3、积极实践,着力提高街道党建工作水平。党的组织设臵涉及到党组织隶属关系、组织层次、组织架构、领导成员职数等,是一个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完善,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成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