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

3、海陆位置:位于东部,西岸。

4、面积:我国面积km2,居世界第三位。

5、领土四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南:曾母暗沙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北:漠河县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6、自北——南四个领海:7、我国有陆上邻国。

8、领海:从海岸线向海上延伸 9、我国行政区域分为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0

11、记忆我国各行政区的轮廓、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P6表格)

第二节 人口

1、我国人口总数为13.4亿,居世界第一位,人口特点为: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我国的基本国策:

3、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km2,约为世界水平的3倍。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

5、我国东南部:土地占43%,人口占94%; 西北部:土地占57%,人口6%,分布不均。

第三节 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2.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3.除壮族外,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还有壮、满、回、土家、彝、 维吾尔、蒙古和藏族;

4.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5.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剧”的特点。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为:云南省;

6.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7.记忆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2、我国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好像三阶梯); 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阶梯:高原、盆地为主;

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平原、丘陵为主。

3、我国地形的分布特点为:西部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4、我国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3,山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

5、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26%,盆地占19%,平原仅占29%。

6、四大高原从大到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从大到小: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从大到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7、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众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利于水汽的深入;?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电)。

第二节 气候

1、受纬度位置和冬季风位置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最低温在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 2、我国夏季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气温最低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形的影响);

3、我国0℃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8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从南到北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带以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5、我国降水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我国将水时间上(季节)分布不均,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集中在4——10月; 7、根据干湿程度,我国可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9、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北风,雨热同期。 山地地区,气候呈垂直变化。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和地形;

第三节 河流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叫做内流河;外流河所在区域叫外流区,流河所在区域叫内流区。

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为塔里木河,最长的外流河为长江; 3.最大的咸水湖和淡水湖分别为青海湖与鄱阳湖;

3.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其水量占全国的95%以上;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5.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入太平洋,部分河流流入印度洋,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6.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年运量仅次于长江,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7.黄河灌溉了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8.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指长江上游河段的水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

9.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指其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10.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河道特别弯曲,九曲回肠,被称为荆江。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由自然产生,对财产等造成了损害的叫自然灾害,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台风、洪涝、干旱、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等;

3、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4、我国防灾手段:?利用遥感预报灾害;?建立防护林防风护沙;?灾害发生后及时救援。

第三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有价值的资源叫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2、可再生资源: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两类:用一点少一点;

3、自然资源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举例;

5、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2、土资源主要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

3、我国耕地少,后背耕地不足,所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分布:东部湿润与半湿润区:耕地、林地 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区:草地

5、土地的问题: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等。

6、土地是立国之本,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7、土地日:6月25日

第三节 水资源

1、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2、分布: 空间上:南丰北缺,以长江为界,南方占水资源80%,北方占20%。(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影响:造成北方地区严重干旱缺水,西北、华北尤其严重————跨流域调水

时间上: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夏秋多雨,冬春少雨且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 解决:兴修水库,调节河流水量时间变化

3、问题:?我国水资源仅占世界水平的1/4;?供应紧张,缺水日益严重;?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对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5、世界水日:3月22日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交通运输业

1.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3、根据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的运价、运量与运速的不同,以及客货运应考虑的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4、.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

5.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我国铁路干线分为东西干线和南北干线。

6.记忆北京、兰州、成都、南京、徐州、郑州、株洲等交通枢纽;

7.记忆我国的重要铁路干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哈线、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等。 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为山西煤炭外运修筑的铁路——大秦线;

第二节 农业

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业的部门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3.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平原地区:种植业

西部地区:畜牧业——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三大林区:东北和西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

4、我国三大棉区:新疆南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5.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A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B.社会经济条件:与城市或工业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6、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我国必须依靠科技优势,加快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第三节 工业

1、工业制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我国工业部门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成为制造业大国;

3、工业分为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和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

4、特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区。

4.四个工业基地特点:

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5.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

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核心

7、分布:东部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稀疏。

8、长江沿岸重要工业中心: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部门。

9、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10、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中国硅谷)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光电产业——湖北武汉东湖(中国光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