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结版

第一章 绪论

2)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两方面,1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2人格特征。人的能力、性格、信念、世界观逐渐形成。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2测验法。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程度。效度测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程度。3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4临床法。5个案法

4)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任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研究领域,分为4个层次1基础研究2心理现象研究3心理对象研究4活动领域层次

5)亚里士多德《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

6)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开创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开始。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3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科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史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4完形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6人本主义心理学,用来访者中心治疗,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使来访者实现自己,维持自己,提高自己。7认知主义心理学8精神心理学 。当代心理学呈现出多种研究取向整合和分支学科繁茂发展的特点。

7)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的指导。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

8)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职业品德2广博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4全面的能力。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之一。系统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专业能力、信息资料的加工利用能力、创新能力。5专业的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心理产生的主要基础。)和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脑由脑干、间脑和小脑组成。脑神经一共是12对。

2)通常将生长和发育分为4个时期。胎儿期,初生儿到成人的时期,成人期,老年期

3)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

4)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只具有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而不具有反射能力。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部分组成。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机

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和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发明“斯金纳箱”。

5)广义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它包括动物心理的发生于发展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分为10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也叫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也叫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也叫学龄晚期(14.15-17.18岁)青年中期(19-25岁)成年期(25-45岁)中年期(4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6)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以及差异性。个体心里发展的动力:教育和社会。

7)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教育,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扩展简答:为什么说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因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4个,相互之间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片面强调一个事错误的。)一、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1遗传,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 传递给下代的过程,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成为遗传素质。2生理成熟。指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完善的过程,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发展程序,有一定规律性,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二、自然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对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很大。

8)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成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在0-1岁)身高,体重,头面部发生明显变化。青春期儿童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1初中生生理发育成熟,特别是性机能成熟,使初中生有成人感,独立倾向日益严重。2心理发展有这样的特点: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初中生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冲动和草率。情绪上心理活动强烈,固执,狂暴,自我意识发展的盲目膨胀,情感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都会引起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盲目自尊或妄自菲薄,情绪易大起大落。

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危机期及如何度过答案为9-15

9)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过渡性。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表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在身体发育方面和思维水平的发展方面,具体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

2闭锁性。指思维的发展,青少年把探索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在斯普兰格理论中叫做第二次诞生,而在汤姆利尔茨的理论中称作内部的获得时期。记日记是青少年的共同特点。青少年的闭锁性还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做到毫无保留,有时可能以各种形式做回答而拒绝回答。心理学家把这种特点叫做不坦率性,对成人闭锁对同龄人开放。3社会性,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社会情感性丰富和稳定,通过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

10)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1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矛盾性体现在: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2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11)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概念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高中生的情绪的发展

特点: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2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1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低级生理需要相联系)情绪特点: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情感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迫切需要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3情感容易受挫,忍受能力差

13)中学生人格的发展。初中生。1意识高涨。大约在1-3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2反抗心理。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4岁之间,第二反抗期出现于初中阶段。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有新特点:交友范围缩小,重视友谊,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变化,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14)高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高中生逐渐学会了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自己、分析自己。2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

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的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

3)学习的种类。1依学习水平划分,加涅分成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依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理解性学习)的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的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实质性联系是指新旧知识间内在的有意义联系,非人为联系指新旧知识间存在的观念的一致性。3依学习内容和结果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学习理论1刺激—反应理论。(外在行为解释人的行为获得的理论)由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鼻祖)。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即某种情境仅能引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联结学习的公式:S—R。三条学习的定律:准备律(有积极的学习愿望,激发学习的动机、心向),练习律(反复强化),效果律(强化物体对那个人本身有吸引力)。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2认知理论(关于某科的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基本公式)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二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三强调各门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认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利于理解该学科的内容,有利于学习内容的记忆和学习迁移,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兴趣的形成。代表人物布鲁纳.3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倡导,他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而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一个完整的观察学习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5)顿悟学习的条件是在这个领域长期坚持努力的人,长期思考,是勤奋耕耘的人。

6)学习迁移有好作用也有坏作用。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实质就是把学得的知识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方法等)加工重组改变后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学以致用,先前知识的运用(正迁移—有利,负迁移—无利)

7)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一种学习有助于后一种学习的现象是正迁移。前一种学习阻碍了后一种学习的现象是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例在学习母语时学习英语产生干扰,属负迁移

8)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训练人的心智大脑2共同要素说,相似的程度有利于迁移的发展,循序渐进3经验概括说(原理说),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理论回到实际)在迁移中的作用4关系转换理论(顿悟说)5认知结构说,认为学习者只有懂得如何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迁移才会产生。 关于这章这节基本理论不清楚,不利于迁移,建立关系。联系清晰,把握深刻。

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主要因素4心向与定势,心向和定势都是心理准备状态

11)理解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直至解释其本质及规律的思维过程(有意义学习)。知识理解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举例) 标志是: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能举例复述,融会贯通(迁移)

12)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有3种形式(获得方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利用变式和比较。变式是指不断的变换材料的呈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和方面使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实物的本质特征(例盲人摸象,通过非本质属性解释本质属性的过程)。比较包括同类事物比较和同时比较。比较有利于记忆

13)知识的应用的实质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迁移。知识 应用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审题,指了解题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审题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思维等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尤其表现在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如何存储以及如何提取知识的所有途径、方法和策略叫做表征。2相关知识的重现。学生在重现相关知识时,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旧知识的干扰,学生的生理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3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4)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1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可利用性、可辩证性、稳定性、可靠性,原有知识是否扎实)2问题的特征(问题的背景)3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与智商有关、思维习惯)

15)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技能具有以下特点:1技能是一种完善化了的动作系统(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2技能以已有经验为基础(形成技能的基本条件)3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技能按其本身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1动作技能(实在物)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运动方式,它借助骨骼和相应的神经过程的活动表现出来2智力技能(观念,动作可以不连贯、可省略)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智力技能属概念的范畴,思维方法2活动的结构不同3活动的要求不同。联系: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16)技能的形成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1认知定向阶段。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像,学习者可根据这种动作映像联练习动作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智力技能的形成:加里培林分成5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如借助于实物或模型、图表、标本等学习。3有声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17)技能的形成标志。动作技能表现出的标志:1动作结构的改变2动作品质的变化3活动的调节功能加强。智力技能表现出的标志:1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的活动支持2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快速反应代替了详尽、展开的推理过程,思维灵敏,思维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3智力活动自动化,几乎成了无意识的活动。

18)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1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原因一是由学习者的主观原因引起的,如学习者的信心、动机、情绪、身体状态等,二是由客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如练习的方法条件和工具的改变等2练习进程中的高原现象,原因是如生理上的疲劳、感觉技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调节作用减弱、动作强度减弱、兴趣降低、意志品质差、自满情绪、练习方法不当等。

19)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1确定练习目标2恰当安排练习时间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灵活采取练习方式

20)品德即道德品质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两者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2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比品德 广阔的多,概括的多。道德包含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而品德包含的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局部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而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体需要。两者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于发展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21)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部分。

22)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品德的各心理成分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在个体品德发展中,每一个基本成分都不可忽视。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道德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桥梁。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深化、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践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时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之间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

23)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他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依靠他人到自律不依赖他人的过程。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3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0—3岁),这一时期儿童对问题的考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对待规则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特点:单方面的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赞成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3自律道德或主观主义阶段(7—12岁)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

心理学总结版

心理学总结版

2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

25)学生品德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发面。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知识的掌握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前提,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对学生开展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真情感化,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道德情感3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26)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1客观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2主观因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27)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端正办学思想,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3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自己的识别、抵制能力不盲目从众4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清除有不良影响的坏风气,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精神食粮,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

28)学习困难的特征:1智力都是正常的2存在思想品德比较落后或学业成绩不良,甚至两者兼而有之3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不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也不是环境教育剥夺的结果,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及本人主观原因所致4学习困难学生需要特殊的督促、辅导和帮助

29)学习困难的类型:暂时学习困难学生,能力困难学生,动力困难学生,整体困难学生。学习困难的产生原因:1认知因素(知识背景贫乏)2人格因素(倾向性,世界观,价值观)3人际关系(师生同学关系)4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30)学习困难的辅导: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始终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相

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老师帮助下获得成功。3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让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感,成为激励学习困难学生努力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4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5讲究教育教学方法。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学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6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学习困难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章 感知与感觉(认知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最简单的物理属性,感觉不可靠。 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2)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作差别阈限。

3)1834年,韦伯开辟了对最小可觉差的新研究,提出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这一定律被描述成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

4)感受性的变化规律(感觉的规律):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2感觉适应。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当人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分辨出物体的轮廓,约40分钟后,周围的一切更加清晰,这叫暗适应。而当人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约2、3分钟以后视觉才能恢复正常这叫明适应3感觉对比(鹤立鸡群)4感觉的发展。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5)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强和音色。颜色有三个基本的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6)人眼对色光混合而产生的视觉现象遵循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

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比感觉更高级,反映问题深刻可靠))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等。

8)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产生的原因:1客观环境的变化2有机体自身特征的影响3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度日如年,一日三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错觉现象通常反映了知觉系统对于标准知觉环境的某种特殊的适应性。

9)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在一瞬间不可能同时感知所有的事物,而总是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做知觉的选择性。2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理解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理解和领会,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直觉的理解性。4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10)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高级形式的知觉是观察)

11)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多种感知觉的综合。

12)中学生观察力的表现:目的性强、准确迅速、长期坚持、正面理解。

13)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分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4)为什么把事物当做整体来看(知觉的组织原则):邻近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闭合原则、好图形原则、同域原则。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1)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①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②传入神经的活动③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2)感觉是知觉的区别:

①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主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

②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③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的结果。

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对象就越让你故意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亦然。

②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③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经验的影响。

4)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应采取如下方式:

①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可以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难以不等的观察训练要求。

②明确观察任务。观察的效果决定于观察任务明确到何种程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预先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③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兴趣可以通过郊游、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来培养。

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时候,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 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

⑥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辩多思

⑦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第五章 记忆

1)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眼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成为再认。

3)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

1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人们参观所得的印象就是形象记忆,还包括人们见到过的人和物、看到过的画面、听过的音乐、嗅过的气味、尝过的滋味、触摸过的物体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

2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对以往愉快事情的回记忆,对受过的惊吓的记忆,或对曾经悔恨的记忆都属于情绪记忆

3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人们对心理学概念、数学公式、物理学定理的记忆都属于逻辑记忆

4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对游泳、农具的使用、驾驶等动作的记忆都属于运动记忆。

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

1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的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

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4)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说,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在2秒之内,感觉记忆包括图像记忆和回声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在2秒到1分钟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做单位来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等都可以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7)长时记忆指1分钟以为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类别群集、联想群集、主观组织。

长时记忆的存储:1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则是指做事情的方法。比如人们在学车之前会读一些有关车的构造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基本设备,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当以后人们不断的练习,把知识变成了运动技能,真正学会了开车,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

8)常见的联想主要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9)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重构法。

10)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11)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与重现。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

12)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艾宾浩斯又根据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1)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一定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

13)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14)遗忘的原因:1衰退说,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的结果。

2干扰说

3压抑说

4提取失败说(回忆背景,提取策略)

16)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7)人们在记忆中常会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表象。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海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

表象是通过对现实对象或现象的知觉过程而获得的。表象的种类:①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②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③遗觉像。

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的作用:1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

3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18)常见的记忆术: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表象法、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

第五章 记忆

1)影响遗忘的因素: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②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③学习的程度(150%为宜)

④情绪体验,情绪体验指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

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

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自觉地运用有意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②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③有效的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3)有效的记忆策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记忆策略,包括(简答、论述、多选):①复述(通过多次复述达到理解)

②背诵

③结果反馈

④记忆线索

4)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个体怎样进行身心调节才能促进记忆):①增强自信心②调动积极性③调节情绪状态④集中注意力⑤保证充足的睡眠

第六章 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思维能反映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2)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3)思维的种类(包括哪些现象,怎样进行分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实际动作便是这种思维的支柱。如技术工人在对一台机器维修时,一边检查,一边思考故障的原因,直至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动作思维占据主要地位。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产生的思维活动(形象物)。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具体形象思维具有3种水平:一是幼儿的思维,二是成人对表象加工的思维,三是艺术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般都经历直观动作思维、机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

2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例如人们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判断,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分析、判断的思维。3根据思维定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凝聚或减缩,它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4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5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5)概念的种类: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4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可分为单独概念、普通概念和集合概念5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6)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掌握事物的名称):1过去的经验2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3下定义(深刻、全面)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概念系统(归类)

7)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的种类: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有以下三种形式:三段论,线性系列,条件推理。2归纳推理(条件—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3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可能具有这种属性,其一般形式是(A有属性a、b、c,又有属性d—前提;B有属性a、b、c;所以B有属性d—结论;前提是论据,结论是论点)

10)正常人的思维活动和相互间的思想交流都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运用语言的过程)

11)言语的种类:用来交际的言语叫做外部言语,不是用来交际的言语叫做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语境,推理,图示,策略

12)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想象与表象相互区别,表象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形象的重现,而想象来源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其蕴含着许多潜在的可能性,其中有些可能性在现实中是尚未实现的。(表象是想象的材料,想象是表象的具体内容)。作用:1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2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3想象具有代替作用。过程:1粘合2夸张与强调3拟人化4典型化。种类: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例如人们看到天上的云,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蘑菇、大象、羊群等;人们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觉的把它想象成美丽的树木、陡峭的山峰等。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特殊形式)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由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根据它的新形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当人们读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头脑中就会展现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这就是再造想象,也就是说人在阅读文艺作品、历史文献。工人看建筑或机械图纸,学生听教师对课文生动形象的描述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新颖,独特,奇特。3幻想,它是创造想象的一

心理学总结版

心理学总结版

第七章 意识状态

1)意识是心理反应的高级形式,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哲学中意识等同于心理,在心理学中意识和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目的性、社会历史性。水平:焦点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有特性。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外部表现:一是适应性动作出现,二是无关动作停止,三是呼吸运动变化

4)注意的品质:1注意稳定性2注意的范围3注意分配(根据当前的任务而转移注意力)4注意转移(根据任务的要求转移到另一个任务上)。

注意品质的培养(怎么样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

(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要使得注意力长期保持,必须交替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并使之向有意注意转化,在一堂课开始之前,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一起,教师可通过交叉提问,或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做好上课之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或者通过恰当的导课,提出有趣的问题,讲述课题的知识背景、故事以及对课题的教学目的和意义的阐述,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等的表述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3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结合注意的品质):

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

加强意志锻炼,

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境。

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

5)睡眠的功能:保护功能,恢复身体机能,促进生长

6)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

梦对保持人的心理平衡和健康又一定的意义。梦是一种创造。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潜意识大逃亡。

7)药物成瘾属变态心理学。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第八章 行为调控 (属管理心理学,个体倾向性范畴)

1)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一种主观体验,是被自己感受或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特点:1对象性2紧张性3驱动性4周期性。

依需要的起源可将其划分为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2)生物性需要:进食需要、饮水需要、睡眠和觉醒的需要、性需要

3)社会需要包括成就需要、交往需要、权利需要。

5)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也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和追求。2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和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所决定,还要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

6)需要和动机的关系: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内驱力存在于有机体内部,内驱力是一种激活力,它释放的能量是无指向性的,可以服务于任何具体的行为;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动机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由内驱力(愿望)和诱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8)动机理论分为:

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二是死的本能,对自我的放弃和毁灭)和

内驱力理论(赫尔认为,要形成学习行为,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潜能(sER)等于内驱力(D)、诱因(K)和习惯强度(sHR)的乘积)。sER=D×K×sHR

期望理论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我们队这些事实的解释。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估计或期待越大,动机力量就越强。M=V×E,其中M表示动机力量,是指目标激发人的内部力量的强度,V表示效价,是指目标对个人的价值,E代表期待,是指个人依据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9)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客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识是最高层次的心理水平,意识的能动性体现在意志上,意识包含意志)

10)意志的特征:1意志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活动的核心2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随意动作指受意识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通常是一些已经熟练掌握的动作。

11)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意志品质最集中的表现是自制力。

12)勒温根据人类的趋避行为把动机冲突分为四种形式:一,双趋势冲突;二,双壁式冲突;三,趋避式冲突;四,双重趋避式冲突

13)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产生的三个因素:1挫折情境2挫折认知3挫折反应。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在三方面: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人格的变化。

1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 1在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

2在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3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情绪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快感度2紧张度3强度4激动度。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心境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15)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先于反应。情绪是对有机体内部和外部生理变化的意识.2坎农—巴德理论:主张丘脑在情绪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9xx年,坎农提出了丘脑说,后来得到巴德支持并加以扩充3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的状态,两者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

16)情绪、情感的特点:

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

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

17)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压力三种不同的含义:1.压力是指那些使人们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2.眼里是指集体对刺激的紧张反应;3.压力是指由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目前普遍接受的看法是:压力指由于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18)当人们面对压力时会产生一些列心理、生理的反应。心理学家在研究中通过分析造成压力的各种生活事件,提出了四种类型的。

压力源:1.躯体性压力源。2.心理性压力源。3.社会性压力源。4.文化性压力源。 压力反应的表现:1生理反应2行为反应。3.心理反应。

压力反应的阶段:1.冲击阶段。2.安定阶段。3.解决阶段。

19)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1经验2准备状态3认知4性格5环境。

20)压力应对。1不良的应对方法(1)依赖药物(2)酗酒抽烟

2正确应对方法:了解自己的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3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南非医生沃尔甫)

21)中学生的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易怒、抑郁、恐惧、孤独、烦恼、挫折感、厌学情绪。

22)焦虑是指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焦急、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

抑郁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等。

23)在中学生中,最为常见的恐惧症是(社交恐惧症)。

第八章 行为调控 简答 论述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需要层次越低、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大,(书P229图)认为基本需要得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七个层次分别为:1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维持生存和种族延续的需要。2安全需要,是人类期盼稳定、安全、保障而避免灾害、威胁、混乱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4尊重的需要,是当上述三种需要都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开始在需要群中占主导地位,支配人的生活。5认知需要,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6审美需要包括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

人身上的对行为的完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是需要层次的最高点,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后而产生。(前四项为基本需要,后三项为成长需要,图说明人的需要有层次性,也有片面性,高级对低级的监督与调控)

2)意志行动的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1)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2)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3)行动计划的制订

2.执行决定阶段

(1)执行决定阶段的主要困难

(2)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答:

第一,坚定的信念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

第二,目标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对目标完成与否后果的意识。

3)如何应对挫折:1.正确对待挫折。2.改善挫折情境。3.总结经验教训。4.调节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应,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而情绪的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情绪和认知又是有联系的。一方面,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评估可能不同,因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另一方面,情绪也影响认知过程。人的情绪不仅以认知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阻碍作用。

5)不良情绪的调控:

一)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

二)转移注意力

三)合理地发泄情绪:1在适当的场合哭泣2向他人倾诉3做比较剧烈的运动4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四)自我激励

6)压力的作用:一)压力的正效应。1满足基本需要2增强人的适应性3增强抵抗力。二)压力的负效应。1认知,表现在专心和注意的范围缩小,难以保持注意,观察能力降低,注意分散,反应速度变得无法预料2情绪,表现为身体和心理的紧张增加3综合行为,人生目标

心理学总结版

心理学总结版

4人际关系5社会

8)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转折期,有心理学家称其为“心理断乳期”。1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情绪异常的不良后果,从思想上产生克服坏脾气的强烈动机和决心。丰富的情感体验既可以巩固已有的情感,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心理活动的动机,对人的活动起着组织和瓦解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提高认识水平和丰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2调节状态,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采取合理宣泄的方法来衰减或消除,如痛苦、写日记、倾诉、放声高歌。在失落时也可以采用自我安慰法—酸葡萄法。3转移注意力。首先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将注意力转移到较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把苦闷烦恼的情感转移掉。4自我言语暗示。言语的词句和语调的选择都会影响人的情绪,运用适当的言语暗示自己,有利于情绪的平静。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第九章 人格特征

1)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所有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气质)和社会性(性格)的统一。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主要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自我调控(自我意识)三个组成部分。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自我因素、自然环境。

2)集中典型的人格测验方法:1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2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观统觉测验3情景测验4自我概念测验

3)能力是决定心理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4)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

5)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能力、知识和技能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对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属经验系统。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自动化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他们表现了一个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活动的心理条件,它预示着一个人在活动中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强,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如果一

个人缺乏必要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对其能力的发展造成巨大障碍。其次,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6)能力的种类: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感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核心。2按照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的大小,可分为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3根据能力在人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体能力(遗传而来)和晶体能力(后天形成)。4按照能力的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7)能力的结构:1桑代克提出独立因素说2斯皮尔曼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能力结构的二因素说3赛斯顿提出多因素说

8)三维结构理论,吉尔福德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斯腾伯格提出了能力的三元理论。

9)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就全人类,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智商的分布两头小,中间大(70弱智—100正常—130超常)。心理学家根据能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能力超常儿童智商一般在130分以上,智商70以下的都可以称为能力低常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类型的差异

4特殊能力的差异

5能力的性别差异

10)能力的测量:

1比纳—西蒙智力测量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发表于19xx年

2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量表,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离差智商=100+15Z(Z为标准分数)

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气质具有天赋性,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气质类型及其基本心理特征

心理学总结版

12)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的静态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13)性格的类型:1根据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根据个体的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3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分为

内倾型和外倾型4根据个体的社会活动方式,可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14)性格与能力的关系1能力影响着性格的形成与发展2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性格影响着能力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能力的某些缺陷。性格与气质:区别1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气质是表现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特征2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性格虽然也具有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可以发生变化,可塑性大3气质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实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实质,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可以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进行评价,有好坏优劣之别。联系1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2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3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的某些特征,使之服从于生活生活实践的要求。

15)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1智力正常2认知客观、准确3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4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5道德责任感6事业心和工作能力7情绪调控能力8人际关系融洽9意志坚强可控10独立性和自主性

26)健康人格行为方式的特征:1结构的统一性和规则性2对现实的充分感知3自知之明4对行为随意控制的能力5自尊或认可6建立诚挚关系的能力7效率和责任

17)应对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应对的特征:1情境性2过程性3策略性4反映性5中介调节性

18)应对的功能可分为:1采取直接的行动以消除或减少压力及增加处理压力的资源,称为问题取向的应对2重新认识压力,以便易于处理压力,称为认知评估取向的应对3处理由压力所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应对方式,称为情绪取向的应对

19)应对策略:1积极认识压力2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相结合3明确自我效能,调整奋斗目标4社会支持

20)利他行为的实质是合作助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者,情境,受助者,社会文化

21)中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1行为放纵2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3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诚信4追求享乐

22)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1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2意志品质的薄弱3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4理想与现实的差异5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6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7社会影响与教育部一致

23)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1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有意识、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其道德道德评价水平逐渐从他律到自律、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他人到自己、从自我到社会、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确法律法规以及校纪校规对一个中学生的要求2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克服内外困难的意志力,努力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控制自己不道德的消极情感,坚持良好的道德行为,抗拒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干扰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更强调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懂得道理,确立目标,加强训练,创设良好行为教育情景及时而恰当的评价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习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从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自觉摒弃一些不良行为习惯5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只有教师和家庭很好的配合,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走进学生的心灵,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及时消除一些不良外部东西对学生的影响6强化制度管理。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国家法律以及中学生行为规范是我们必须遵照执行的。7奖罚强化教育。(表扬先进、惩罚落后)奖罚是一种对学生行为肯定与否定的强化,以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为此,学校教育应大力表彰学生中的优秀事迹,并与班级考核挂钩;对学生中存在的不

良行为,不太严重者着重教育帮助、口头警告。严重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以达到以儆效尤作用。

第十章 人际交往

1)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语言、眼神、表情和其他身体动作作为表达意见、情感、态度的媒介方式。

2)人际交往的条件:1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2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3信息接受者要有适宜的心理准备

3)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1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2人际交往的信息沟通模式。

4)人际交往的种类:1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划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2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分为: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3根据他人需要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分为: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4依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分为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5)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行为等。

6)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人际认知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人际关系形成的理性条件。

7)人际认知的主要内容:1.自我认识。2.对他人的认知(仪表的认知,情绪情感的认知,人格的认知,人际关系的认知)。

8)所谓印象是指我们对别人的看法。

9)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1一致性倾向2评价的中心性3核心特性作用

10)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定势效应、投射效应、正性偏差(夸大)、刻板效应(印象不变)。

11)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12)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或推论的过程。1海德的归因理论,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2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维度,还应当增加另一个方面,即稳定—不稳定方面。他还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

3凯利的归因理论

13)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吸引的强烈形式是恋情或爱情。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联结原则。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1熟悉、2个人特征:才能、外貌、人格品质3相似于互补:相似、互补4爱情

14)良好人际交往的态度:1尊重2宽容3真诚4理解5给予爱

15)人际交往的技能:1言语艺术:称呼得体,说话注意礼貌,积极反馈适当提问,善于抓住听众的兴趣2非言语艺术: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

16)人际交往的意义:1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2促进个体心理发展3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4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17)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1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3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4选择交往时间与空间。5合理处理意外冲突。6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18)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2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3趋向关系性交往。4喜欢与异性交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1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2形成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3发展社会能力。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不良心理:自卑,自负,猜疑,随意,逆反,自私,嫉妒,支配

19)怎样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措施:一)对待同学朋友1平等互助2悦纳他人3真诚待人4主动认错5频繁交往。二)对待父母老师1尊敬2理解3沟通。三)对待异性朋友。1健康文明2选择场所与时间适当3保持一定距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