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确控制与引导

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

确控制与引导

车辆102班 孙亚星 100301 王 晶 100302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课题是《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确控制与引导》,主讲的内容有三部分,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二:现象的背后;三:解决方案。

让我们先通过近年来的事件,大致了解一下第一部分。08年有“三鹿毒奶粉”,“范跑跑”,“香港艳照门”:09年有“邓玉娇案”,“上海钓鱼执法”,“河南农民工开胸验肺”;10年有“兽兽门”,“国美争权”。。。,一系列案和门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可有的同学依旧感到很遥远,那就让我们看看11年的所谓“河工大碎尸案”。

QQ空间疯狂转载,

同学之间奔走相告,

你信了吗?

你又是怎么做的?

谁又知道案件的真相?

相信有很多人到现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以告诉大家 : 真相:一女青年在学校门口被车撞死。

风传:两名大三理学院女生在教师公寓被人先奸后碎尸。

要想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事件,为什么很多事一到网上就变了味儿,我们就不得不得看一看这现象的背后。

我们先看看涉及到了什么。涉及到官:“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涉及到富:“姐开的不是车,只是一块废铁。”;涉及到民:“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它去。”;涉及到娱:“语不惊人名不起。”,还有权,企等等。可为什么这两年频繁的在网上爆发呢?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社会背景:网络传播互动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为大众提供了平等的发言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地发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使人类进入了“个人传播”时代。这种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话语的分配,使得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从“大喇叭时代”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频发浅析:

一是由于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利益交错,公共突发事件此起彼伏;

二是由于网络技术进步,为公众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 三是由于媒介生态环境由延时单向线性传播向即时互动循环模式的转变。

我们对比一下各个事件,无非是两件事,一:弱势群体的觉醒与反抗,二:群众社会参与心的增强。 一切严重的网络突发事件都是矛盾的导火索。

前两年我们听到得大多是“网络监督”,“网络维权”,近来我们也听到好多“网络暴力”,“网络审判”,网络在声张正义的同时,也成为某些“高手”的工具,一把确确实实的双刃剑。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既反映了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着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如不及时掌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并在适当时间进行有效干预,则可能造成突发事件事态扩大,并可能引发新的突发事件 。

谈到解决方案,我觉得应该从政府,媒体,个人三个方面着手。 有专家指出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支撑的社会多元表达平台上,信息控制的难度加大,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其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势等是政府很难控制的。这对舆论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发声和舆论引导需要有比过去更高更强的能力。

政府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主要问题是:

政府腐败;

长期以来社会分配不公平;

老百姓心中积怨很深。

二:处理不当

这两个就像一个矛盾体,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处理不当会导致公信力的下降,公信力的下降会导致问题的更加难以处理。

说说腐败问题,一个政府一旦腐败了,其它的一切将无从谈起,不管你有多么先进的社会阶段,多么完善的法律系统,因为执行这一切的是人。我们结合一下历史:中国和日本当年同处于封建社会,面对欧美资本主义的入侵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我感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处于封建晚期的清政府远远比处于封建上升期的日本腐败的多。

腐败是政府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最紧急的问题,同时也是最不能急的问题,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是很不好对付的。

在处理不当上我们主要说说如何面对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目前处理存在三个误区:封堵,沉默,乱说。有专家提出了应对四说:是否说,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原外交部发言人王旭明曾说:“别人说不如自己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只要政府能做好沟通工作,很多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很多问题也就不会发生。

网上的爆料,由传统媒体接手深入采访和评论,提升了可信度,更能引起政府重视;而传统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报道,经互联网的放大,迅速凝聚民意,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新老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推动了不少社会问题的解决。 可是???

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一:敏感性差,反应滞后,过于轻率,不连续,哗众取宠。 二:内容单一,政府性强,缺乏良知,话语失真,不能使群众信服。

我们来看一下国外的知名媒体是怎么办的。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有时简称为“时报”(The Times)。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日报,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美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

再看一下他的历史。

奥克斯在接办《纽约时报》时就确定了时报的新闻报道原则:“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 纽约时报也为此大获成功。 小阿瑟(曾经的掌门人)比父辈更追逐利润,他试图促成《纽约时报》平民化,使各种人群都能够接受,因此涉及“煽情新闻”,使得《时报》一度失去公众的信任。

我认为媒体人应该是这样的:

以勇气肩负责任

以良知追求真实

我们常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我国网民的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据统计,“3.84亿网民中有3.0769亿网民看网络新闻,跟帖大战常常现诸网页,而且部分网友回帖的思想深度可以与传统媒体的评论相媲美;1.17亿网民访问BBS,最新热

点事件常常在这里聚集;2.21亿网民开博客且1.45亿人活跃更新,评析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网络的‘意见领袖’多通过博客来传播影响力;2.7亿网民使用即时通信工具,2.33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有3070万人只使用手机上网”。这组数据证明网络族群正在悄然兴起,多种研究显示,网民作为中国公民中社会参与热情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积极地关注和反映社会现状,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人群基础。

是这么多的网民促进着很多问题的解决,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我国的网民具有以下特质:一:有主张,少论据;二:情绪化;三:盲目跟从;而且很多网民参与的心态就不大对,有逆反心理的,有借机发泄的……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对信息筛选的过程,这让我想起了于丹教授客座百家讲坛是所提的三个原则:

真实吗? 善意吗? 重要吗?

可是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很多事情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判断的,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韩愈曾经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我们需要找到帮我们“解惑的人”,树立起正确学习的理念。

我们在讲政府怎么办时,我们落到了官员上;我们在讲媒体怎么办时,我们落在了媒体人上;我们在讲群众怎么办时,自然是落在个人上,于此同时我们又引出了学习。这让我想起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根本的根本在于教育。所以我们认为最终的方案是:

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 感谢互联网时代,

感谢老师给予的机会,

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

2011-11-19

 

第二篇: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 科学处置突发事件

黄凯: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 科学处置突发事件

来源:今日早报

字号 T|T|T 2011-08-18 05:35

关键词:发挥;舆论引导;突发事件

[摘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舆论引导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性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不管是在平面媒体时代,还是全媒体时代,都是新闻报道的重点、难点。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舆论引导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性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不管是在平面媒体时代,还是全媒体时代,都是新闻报道的重点、难点。自20xx年以来,城关区充分借鉴各地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先后成功处置20xx年“8·4”九州山体滑坡事件、20xx年“6·15”小达坪坍塌事故等众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新闻宣传事件,科学果断处置,逐渐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措施,有效地发挥了新闻舆论引导力,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纰漏,值得进一步反思和完善。

一、果断处置,借鉴反思,逐步探索经验

城关区“5·16”九州抢险救灾事件新闻宣传报道案例分析

20xx年5月16日21时20分,兰州市城关区九州石峡口发生山体滑坡,酿成重大地质灾害,2个单元楼房顷刻间倒塌,164户居民紧急撤离,30个家园化作废墟,7个鲜活生命溘然陨落......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关区遭受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噩耗震惊全城,引起举国关注!

宣传报道情况:突如其来的天灾,考验着政府执政能力,同时也检验作为受灾地区新闻宣传部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城关区委宣传部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答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详细了解灾情;第一时间统一向记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事件实事;第一时间组织记者向社会报道灾情和救灾工作,密集发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报道160余篇,满足了社会关注需要,实现全精度、全景度报道,不仅展现了“城关区委、政府果断决策部署,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疏散群众,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援,第一时间开展善后处置工作,第一时间向媒体客观真实发布灾情,第一时间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第一时间开展社会捐助,第一时间妥善处理遇难者遗体,最大限度地挽救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稳定”的新闻报道指向,并以舆论引导动员协调社会各界救灾工作,有力促进各项救灾工作的高效开展。

宣传应对分析:党中央和省市领导高度关注救援工作,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切、关注,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殷切情怀;区委迅速的决策是成功处理此次事件的关键;新闻宣传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召开新闻通报会积极回应,最大限度的争取了舆论主动权;利用媒体力量协调动员救灾工作,对群众质疑及时解答,成为公共突发事件新闻宣传的典范,为小达坪滑坡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为我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宣传报道的基本模式。

借鉴与反思:及时发布,有助于把握舆论主动权。新闻贵在“新”,满足第一时间“早知道”尤为重要。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和公众都想最早知道向谁、到哪里获取权威信息,有关部门只有尽早出来“发言”,才可能赢得主动权,或者一旦信息泛滥、资讯多样传播,势必带来负面影响。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新华网在震后18分钟第一个发出报道。在震后数十分钟,我国及时启动了迅速救援的机制,温家宝总理在震后2个小时,即飞往灾区,说明了我们抗震救灾行动的快捷。同样在四川,20xx年6月5日8时许,成都一辆公交车起火燃烧,当场造成25人遇难的重大事故。8时46分48秒,四川在线较早发出题为《成都一辆9路公交车自燃,现场哭声一片》的快讯,随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由于在舆论爆发期缺乏官方的舆论引导,民间舆论场占主导地位,公众的舆论表达呈现多元化。多亏后来成都市政府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真相、引导舆论,才使公众的情绪趋于平稳。从中可以看出,抢占舆论先机的重要性。

总体来看,突发事件影响大、传播快,舆论引导正确有利于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否则将带来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中明确规定:新闻发布工作要坚持分类处理,“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及国家安全、损害我国国际形象的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可通过内参反映。确需公开报道的,要按照中央指示精神统一部署,授权新华社发布消息。”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把握好分类报道的“底线”,对是否适合公开报道作出判断。凡适合公开报道的,我们必须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原则和相关规定,切实提高预警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把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好、处置好。

二、制定应对策略,强化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工作,实际上是争夺“话语权”的过程,媒体充当“话筒”成为信息的放大器,党政机关和各利益方在争夺话筒发出自己的声音。成功的新闻处置是要让新闻媒体发出党政部门的声音,主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1、全程主动提供全面信息。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国内外媒体前往现场采访,目的是获取信息,及时提供信息就有可能引导舆论。但是,要改变“我提供信息媒体就会客观全面报道”的简单认识,做好全程的新闻发布,主动提供全面信息,以满足新闻媒体的更高要求。从时间上来看,可将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突发事件刚发生情况并不明朗,新闻发布的重点是抢时间,要在1小时内简明扼要地讲清事态状况,消除公众的困惑和恐慌。第二阶段是突发事件的处理阶段,新闻发布的重点是与各类谣言做斗争,要动态跟进及时进行新闻发布,平息社会质疑。第三阶段是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新闻发布的重点是讲清各项善后措施,争取群众支持。在这三个阶段,可灵活采用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媒体专访等形式,主动详尽将政府想讲的、媒体关注的和群众想知道的说出来,修复和树立政府形象,争取群众支持理解。

2、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远比其他舆论复杂和多变,具有传播快、影响大、互动性强、管理困难的特点。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引导。一是及时抢占主导权。以往新闻发布的顺序是先在传统媒体发,后在网络媒体发。现在要改变顺序,新闻通稿形成后应立即在南方新闻网、广佛都市网、C2000论坛等网站刊载,然后再在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报道。二是开展言论引导。发挥网络评论员队伍的作用,及时在主流网站在运用“网言” “网语”进行引导,正面回应社会质疑和错误信息。三是联合信息、公安部门,及时删除各种歪曲事实、煽动矛盾、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的有害信息。

3、开展舆情搜集与研判。《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舆情搜集与研判是开展有效舆论引导的前提。一是平时注意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传播规律,分析走向和影响,形成不同的处置预案;研究不同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的报道特点,掌握侧重点与喜好。二是发生后搜集掌握媒体、网络、群众三个舆论场的信息,分析研判舆论焦点和发展趋势。从现时情况看,媒体舆论场的可信度较高,易受宣传部门的引导;网络舆论场可信度较低,虚假消息流行;群众舆论场传播能力较强,易受主流媒体的影响。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约见记者、发布新闻稿等多种形式灵活发布消息,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去消除网络和群众中的各类谣言。今年6月5日成都公交燃烧事件中,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收集掌握舆情信息的基础上,3天召开5场发布会,快速平息了“公交车司机是否逃离现场”、“公交车是否有安全锤”、“公交车起火是自燃还是人为纵火”等质疑。

4、加强记者服务与媒体管理。南海区一发生突发事件就会云集众多记者,20xx年“6·15”九江大桥船撞桥梁坍塌事故有100多家媒体200多名记者,这些记者各自找料既不利于舆论引导也不利于自身安全,加强记者服务与媒体管理很有必要。一是做好信息服务,明确告知记者新闻发布的人员、时间和地点,持续时间较长的突发事件还要成立新闻发布小组,设立新闻中心,满足记者合理的采访要求,让记者远离谣言。二是做好采访服务。对于重点媒体的记者,要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的环境,争取记者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报道的客观公正。三是加强现场媒体管理。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通常有多个现场,以火灾新闻为例:烈火升腾是第一现场,火起之后人员疏散是第二现场,伤员在医院是第三现场。在每个现场媒体都可能到,要安排人员引导媒体采访。

5、保持与新闻媒体的良好关系。我们国家实行党管媒体制度,新闻媒体并不是天生的站在基层党政部门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质疑者与合作者的双重关系。这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想从政府部门拿到权威信息,又想找出政府部门是否存在问题过失。因此,要保持与各级新闻媒体的良好关系,平时加强沟通与合作,赢得媒体的信赖,这样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就会主动联系,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

6、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的培训。新闻发言人是新闻发布的执行者,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突发事件新闻处置的效果。一是定期邀请专家学习对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二是组织新闻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高实战能力,20xx年我区定期召开政务专题新闻发布会,争取让更多的新闻发言人走上讲台;三是主动减压,宣传部门提前掌握热点问题商定回答口径,鼓励新闻发言人勇敢面对媒体。

三、反思落后现状,加强媒体建设

1、正视落后现实。当前我区乃至省市、全国宣传战线存在主流媒体建设滞后、舆论引导理念落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薄弱等客观现状,导致舆论引导力不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严重乏力。

(1)主流媒体建设滞后。我党一向重视以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为核心的体传统主流媒体建设。然而在当前信息时代,相对与传统媒体建设,长期以来对网络、手机短信、音像制品等新兴传播媒体的建设是滞后的。一些政府网站和官方论坛,忽视了网络舆论及时性、公开性的特点,议题设置滞后,语言呆板,报道互动性差,引导简单粗暴,使得很多官方网站无人问津,日见式微。现在舆论引导需要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媒体的通力合作,立

体引导,而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在舆论引导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舆论合力,造成舆论引导有效性差。

(2)舆论引导理念落后。当前,我们传统的舆论引导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比如宣传理念"官本位"思想仍然严重,重视上级需要,热衷于报道各种会议和领导讲话,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涉及较少,宣传报道官话套话过多,宣传形式千篇一律,简单的灌输式的宣传和陈旧文风使舆论宣传毫无生动性和可读性;缺乏调查研究,忽视舆论引导的规律,不能准确地反映人民的心声,不能及时抓住社会生活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对于涉及社会敏感话题诸如住房、医疗改革、用人制度改革等问题时,不能直面问题,讨论起来常常欲言又止,舆论宣传和群众需求南辕北辙,无法产生共振与共鸣,舆论引导自然效果不佳。

(3)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薄弱。突发事件有着社会影响大、社会舆论关注程度高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好,就会造成人民群众不满,社会动荡,出现各种过激行为。当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突发事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何及时、全面、有效地掌握舆情动态,如何及时、正确地发布信息,有效应对、引导和驾驭舆情成为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政府官员缺乏应对媒体的训练,在现代语境条件下,面对新闻媒体常常“失语”、“妄语”,词不达意,不知所措。

2、加强媒体建设,健全引导机制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下大力气加强软硬件建设,花心思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才能够全面提升舆论引导力,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突发性公共事件宣传报道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消阻除淤。

(1)加强新兴主流媒体建设。在继续抓住党刊党报等主流媒体不放松的同时,整合宣传途径,重视网络,短信,电子音像制品等引导,形成以党报党刊为主,互联网,音像制品,移动通讯等为辅新传媒的立体引导网络。

第一、创新报道方式,建立舆论引导预警机制,促进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党报党刊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是我们舆论引导的主战场,必须紧抓不放。在通过主流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时,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重视实效性和真实性,关注国际国内新情况,新问题,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述。通过创新报道方式,建立舆论引导预警机制,促进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长期以来,党报党刊电视台以惟我独尊的定势,居高临下的态势,一成不变的报道形式,使得舆论引导曲高和寡。一些网友讽刺主流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内容为“三段论”:领导干部很忙,祖国发展很快,外国社会很乱。主流媒体不但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还要做好“反映人民的心声”的工作,关注民生所关心的问题和社会热点,答疑释惑,才能真正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创新报道形式如通过增设谈话、讨论性质栏目来增强舆论引导的参与性,通过播放群众录制的DV等形式来从群众的视角阐述问题,增强报道的亲和力。

第二、加快政府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主流新兴媒体建设。在紧抓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和音像制品新兴主流媒体的建设。这些新

兴媒体,正在深刻改变着媒体传播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

首先,我们要加快自己的网站建设,培育一批形式灵活、内容生动、格调高雅的主流门户网站,把这些网站建设成为政府了解舆情和网民了解政府的有效通道,把正面的声音和网络化的语言相结合,通过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议题,提高网站点击率,占领舆论制高点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

其次,加强主流网站和商业网站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加强合作。目前以搜狐、新浪为首的商业网站有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通过相互合作,一方面商业网站可以取得政府权威信息的同步发布权,另一方面政府网站可以通过对商业网站上网民的舆情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分析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加以引导。

此外,依法加强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监管。坚持以管理促发展,立足我国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规范和优化信息传播秩序。对恶意在互联网上散布扰乱社会生活、经济秩序的要严厉打击。

(2)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重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可以有效阻止谣言散布,维护社会稳定、凝聚人心,为突发事件的处理赢得时间。

第一、健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独立负责。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导致信息传播渠道的不畅,人民群众急需知道真相,而当地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正是人民群众得知真相的唯一官方途径。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到了公布事实真相、引导社会舆论、遏制谣言、消除恐慌情绪的重要作用。新闻发言人要确保表述准确、公布信息真实、及时准确、权威,弄虚作假不但欺骗不了群众,还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加剧社会恐慌。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要做出及时权威的回答。随着事件的阶段性发展,有针对性地调整新闻发布的密度和频度,从根本上消除流言的基础与动因,以达到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引导好社会危机时期社会的舆论走向。

第二、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整合各种传媒手段,形成舆论引导合力。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多种传播媒介同时介入,我们进行舆论引导时,也要利用多种传播工具如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手机信息等公布事实真相,事件进展情况,抢占舆论阵地。

第三、引导大众科学分析和理性反思,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终极目标。在以往的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我们只重视对事件过程的报道,忽视了对事件后续的深入分析,理性反思,忽视了受众对事件报道的深入要求,对一些错误思想苗头引导不够,影响了社会稳定。我们在今后宣传引导工作中要从单纯的新闻报道到建立“监控——报道——评论”这一复合式引导流程,达到引导舆论、平息谣言、理顺网民情绪和调控社会舆情积极有效的作用,把维持社会稳定和谐作为我们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终极目标。

第四、依法加强对散布谣言、虚假信息的监管力度。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总有一小部分人出于破坏社会安定目的,散步各种谣言、发布虚假信息,造成社会恐慌。对于这类信息我们要及时发现,公布事实真相,抵制谣言,采用各种手段控制其传播途径。对谣言散布者要严厉打击,保障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平稳运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