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江苏省睢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建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长期的调研和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作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尽管每周都有作文练习,每篇作文教师都是按照“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模式辛苦地进行教学,但是作文教学的收效却微乎其微:学生的作文内容仍然单薄,缺乏真情实感,文中充斥着“假话、大话、空话”;学生对习作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把作文当作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老师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感到束手无策,指导乏术。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习作空间封闭;教学模式单一;训练方向的偏差;学生学习的被动;阅读范围狭窄;写作束缚太多;命题随心所欲;评价千篇一律;文风华而不实等等。正确认识这些原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并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就能有效地改变初中作文教学的低效现状,帮助学生树立作文信心,提高作文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变革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倡导“以人为本”,提倡用“开放式”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里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作文写作手法,实际上就是要求淡化“文体意识”,强调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于让他们鼓励学生采用自主表现手法,从而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作文评价的这四个标准,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它要求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从学生作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几方面入手,避免评价过程的繁琐化,提倡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三者的统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1、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县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明确“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是作文教学的核心。

2、通过调研勘察,找出目前我们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引导师生查漏补缺,纠偏补弊。

3、通过课例及全县大型研讨活动,引进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新颖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使广大师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用名家理论引领教学,用课改新法指导实践。

4、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和案例综述,探索提高学生写作情趣的途径,引领师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通过作文实战演练,探索作文教学的先进的教法和学法,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入手,摒弃作文教学模式化现象,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重点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性概述。

2、目前睢宁县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从近两年来的考场作文和日常习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入手,认真查摆,及时纠偏。

3、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方法。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改变以往的以教材为本的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

4、有效作文教学的课例研讨。以“一”举而反“三”,触“一类”而“旁通”,通过课例的引领,带动全县作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5、作文教学的教法和学法指导。讲究教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引入学法,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法与学法的研讨,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6、有效作文的实战训练。通过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教法学法的探讨,指导师生进行有效的实战演练是落实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方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作文教学行动的研究和考察,了解作文教学现状,归纳总结出作文教学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

2、观察法。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对师生教学方式的观察,分析形成作文低效的原因,从而更有效的对症下药,进行整改。

3、调查法。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有助于掌握一手材料,更有效地进行研究指导。

4、对比法。通过对比,新课程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就一目了然。

5、问卷法。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是一种更科学,更深入的调查方式。

6、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

7、训练指导法。通过对课堂教学和实战演练的指导,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研究周期: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

(二)研究进程:

2

1、准备阶段(20xx年10月——11月):对该课题方案进行设计,初步确认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深入县城几所初级中学调研,并请有关语文教育同仁和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听取意见,形成方案,报市教科所审批。

2、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月11月):

(1)理论学习:通过语文教研组长会议传达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并通过组长回到各初级中学召开的语文教研组活动,把这些理论贯彻落实下去,敦促语文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和作文新理念方面的论文,并把这些理论应用于作文教学实践。

(2)行动研究:对全县初中学校作文教学状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包括:对教师作文教学方式和学生习作方式的调查;对教师作文教学重难点把握情况和学生作文兴趣方面的调查;对作文批改状况和评价方式的调查等。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一定的材料,再通过全县大型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把初中作文教学现状通告语文教师,指出其中应该改进和完善的环节,并作进一步的研究要求。

(3)观察究因:通过对师生教学方式和学习状态的观察分析,找出作文低效的根源,帮助师生查漏补缺,进行有效整改。

(4)问卷调查: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把形成作文现状的几个关键环节设计成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析归因。

(5)总结经验:通过行动研究、观察究因、问卷调查和对比研究形成一定的材料,把这些材料分类总结,整理成文,通过公开讲座和研讨会贯彻落实到教师学生中去。

(6)实战训练:通过大型的县级作文教学研讨课,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作文教学实践中,引领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注重学法,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3、结题阶段(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 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教学理念创新,引领作文改革。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全县广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很多教师能主动运用新课程标准的观点和理论来指导教学,他们充分认识到“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共有112位教师撰写了作文改革方面的论文,其中很多教师的作文理念走在了新课改的前列。

围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进行了一次专门的研讨,很多教师参与活动并撰写论文,从中可以看出很多语文教师的作文观念的改变与创新。撮其精要,摘录如下:

【例1】睢宁县庆安中学的朱晓燕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反思》:?‘在阅读文本中想办法’---‘以读导写’‘以读激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个性。?

3

【例2】睢宁县城西中学王新普老师《新理念引领新作文》:首先,必须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心灵。其次,要正确地引导,激励和唤醒。1、强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2、注重作文讲评和指导的针对性。3、加强写作与阅读、与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4、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写作。5、教无定法,贵在得法。6、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例3】睢宁县南门中学丁瑞环老师:《创新形式 强化意识》:

1、学校的课程设置形式要创新——比如,作文教学由专门的教师担当,作文批改可以由作文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组织学生自批,并将教师批改和学生自批结合起来,充分调度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

2、真正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策略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我的尝试:1、系统培养学生阅读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充实作文的?米仓?。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从我写起,从点滴的思想感受和生活细节写起。

3、强化随堂写作的几种重要的意识:

快速构思的意识——10分钟之内成思路

创新立意的意识——立意务必准高新

创新选材的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匠心布局的意识——形式新颖夺眼球

典型文体的意识——拿手文体得高分

精心包装的意识——好题好体显新意

精彩开头的意识——好的开头不超过3行

通过几次作文教学研讨,全县语文教师几乎都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现状反思深刻,查漏补缺到位。

在这次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全县作文教学行动的研究和考察,发动广大教师针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找出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纠偏补漏,有的放矢。这期间,我们进行了一次网上实时教学研讨活动,并留下了网络作业,要求参与教师撰写个人体会,很多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在课题博客中也撰写了一篇笔记(见课题博客中《初中作文低效现状剖析》),摆出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学生的日常习作和考场作文中“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满天飞。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空间限制;2、教学模式单一;3、训练方向的偏差;4、学生学习的被动;5、阅读范围狭窄;6、写作束缚太多;7、命题随心所欲;8、评价千篇一律;9、文风华而不实。

找出存在的问题之后就是反思和整改,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教学研讨会,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反思”。研讨案例我也发在了课题博客中(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反思》教研案例)。在这篇案例分析中通过对十篇代表性的反思材料进行分析,可以从中看出一线语文教师在课题的引领下进行的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尝试。主要成就概述如下:

1、真情作文:语文教育是塑造人的艺术,作文其实就是做人,写作教学渗透人生观、审美观的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学生说真话、作真文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育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周围的情与理,日积月累,笔耕不辍,学生定会写出感情真挚,文质兼美的作文。

4

2、注重独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确实需要引领学生以“感情真挚”和“独特感受”为突 破口,指导学生写作。如果各位语文教师都能注意到这点,相信作文教学的低效状况定会得到改变。

3、以读导写: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阅读当然是这些方法当中的最快捷的方式。

4、身教胜于言教:确实,作文教学的低效与教师关系很大,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诚的爱。一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5、释放、激励和唤醒:释放心灵,激励和唤醒是对学生作文的深层次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真的能从以上五个方面去引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教师的极大热情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热情回报,形成教与学的共鸣。

6、快乐作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写作的快乐应该是心灵的快乐。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培养写作的兴趣。快乐命题,快乐构思,快乐表达,自然就能快乐的写作。真诚的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快乐的执笔,并把这份快乐传达给读者。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历练和内化完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8、坚持下水引路,引导学生产生写作兴趣: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善读善写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而功倍。”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写“下水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中的作用。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学生从来都没有听过教师谈论写作的切身体会。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是身教胜于言教。

9、“我以我手写我心”:《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是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感动人,让我们语文教师不解努力,鼓励学生放开手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吧!

10、解决“三大难”----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去改进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目标、系统的进行,深入到学生中去查漏补缺,有序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名家引领实践,作文教学改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让广大语文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我凭借语文教研员的特殊身份为一线语文教师开设了专门的语文研究平台,公布了电子邮箱,网内手机号码,设立了语文教学研究QQ群号,并通过调研和研讨会等形式,为大家介绍了很多先进的作文教学范例,在课题博客中我专门辑录了初中作文教学特色设计方案六辑,介绍了“想象作文构思训练”“促真情,写实感”“合理运用描写”“将创新思维融入作文教学”“从模仿到创新”“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过程”等具有创新特色的作文案例模式。在这些案例的引领下,一线教师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涌现出了很多作文有效教学的典型。其中通过教师的引领而形成的学 5

生有效作文成品不胜枚举,在课题博客中,我择优选录了我县新世纪中学的六篇学生作文案例。(见课题博客“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案例之一至之六)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习作风格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针对不少教师教学评语枯燥、乏味、单一、模式化等弊病,我专门组织教师学习了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余映潮先生的作文讲评风格,并择优选择了余映潮老师的作文评语50例发在课题博客中,(见课题博客《余映潮作文评语50例》)不仅让一线教师从余先生的细腻、丰富而深邃的作文讲评中受到教益,而且也能从具体而直观的作文评语中学到评语的基本技巧和评价方法。其中的第十则《良师》的“简评”是研讨时作为范例和教师一块解读的。

【例】《良师》的?简评?:

?此文的美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反复式排比句,带有抒情的意味,又清晰醒目地标示出文章的层次。

你看,文面多美。三个段落,用差不多的字数,组成篇幅大致相等的板块,给人一种匀称之感、清爽之感。你看,情感多美。三个段落,每段都是先咏物,再抒怀,?我把……视为良师?反复出现,既显现结构,又点题扣题。

更重要的是,你看,角度多美。在考场上,在大家都以?人?为良师的时候,作者却别出心裁地以?物?为良师。这样的新意,怎能不会迅速跃入评卷老师的眼帘??

这则明白如话的点评让教师悟到了很多道理,原来评语也可以这样去写,我们平时费时而又费工的评语模式真是让老师们伤透脑筋,如果我们不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事倍功半啊。

此后,教师们的作文点评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评语风格更加接近学生的作文实际了,评语中的“套话、大话、空话”少了,关注的视角也起了变化,很多教师的评语更具有人文性,选择两例与大家共飨:

【例1】新世纪中学周亚萍老师给孙山同学的《做自己的守护天使》这篇作文写的?教师寄语?:请让我除却身上的浮华,静下心来倾听,倾听那泻自心灵的丝丝哀伤。木木夕用心灵弹奏了一首悲曲,我能感受得到那句发自内心的呼唤。木夕,从今以后做自己的守护天使,绝不再自我戕害和压抑心灵,要珍惜自己的身体,要用全身心的爱投入到每一天,最主要的是爱自己,只有这样,才会认真检查进入自己身体、思想、精神、头脑、灵魂的一切东西。绝不让头脑受到邪恶与绝望的引诱,要用智慧和知识使之升华,试着爱世上的一切――飞鸟、清风、海浪……自然界的万物,恐惧时,勇往直前;不安时,提高嗓音;沮丧时,引吭高歌;悲伤时,开怀大笑;病痛时,加倍学习;自轻自贱时,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木木夕,?桃花也红了,心情也应该好了,冰封的情感,请解除冬眠……你的心窗打没打开?对着阳光许个心愿,阳光就会走进来……?,和?沸腾的阳光?比起来,?路灯的昏黄?完全算不了什么!

【例2】新世纪中学张旋老师给晏婷莉同学《及笄》这篇作文写的?教师寄语?:被誉为天才球员的瑞士足球运动员穆勒说:?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已消失,人生就没有意思了。?本文小作者既有朝气又有好奇心,以 ?及笄?之名借象传意,幻化出一春又一春的花事,精彩纷呈,匠心独具。

(四)问卷调查归因,纠偏补弊及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进行了很多次调查研究,针对作文教学低效现状,专门设计了一套问卷,针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问卷见博客《初中学生作文情况调查问卷》)调查之后,根据问卷情况,写成了《初中学生作文情况调查问卷分析》。将反馈结果总结如下:

6

一、第一题是针对学生自我的作文认识设计的题目,出乎意料,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在一般以上,认为很好的占33%;认为一般的占59%;只有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很差。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学生的自我感觉与老师甚至考试考查出来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学生自己在一个纵向的流程中看待作文,而我们则是把他们放在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学生中比较,不容易看到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二、第二题是针对作文命题方式的,大部分学生喜欢自由命题,喜欢自由命题的学生比喜爱教师命题的多,占被调查人数的68%。究其原因,一是自由命题在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灵活性,符合青少年自由、活泼的天性;二是有些教师命题或脱离学生生活,或过俗过滥,限制过死,以致倒了学生的胃口。适当地让学生做一些自由命题作文,即古人所倡导的“放”或“先放后收”,是一条契合学生写作心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汲取。刘国正先生提倡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即让学生自己拟题自由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当然,完全“放”长期“放”是不行的,可将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结合起来,间隔反复,形成螺旋形上升。而教师的命题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生活、情感实际,点燃他们写作的欲望。

三、第三题的作答比较分散,年级不同,学生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喜爱命题作文的同学略多于喜爱材料作文的同学。从具体的调查材料来看,喜欢命题作文占32%;喜欢材料作文的占23%;喜欢话题作文的占18%;喜欢半命题作文的占27%。这说明学生的个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的作文形式也应该多变才能适应学生的作文需求。

四、第四题是针对初中学生的文体意识所设的题目,学生作答的情况是这样的:喜欢记叙文的占66%;喜欢议论文的占15%;喜欢说明文的4%;喜欢散文的占13%;还有2%的同学喜欢戏剧、诗歌或其他文体。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喜欢记叙文和叙述、描写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因势利导,引导初中学生多写记叙性的文章,从具体、生动、形象等角度强化指导。

五、对第五题的作答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学生竟然分成了三个方阵,认为作文目的是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占33%,为应付考试、升学、应付学校检查又占34%,表达内心的想法33%.也许是因为题目限制了他们的作答范围,但是这样的回答也充分说明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还是存在偏差的。

六、第六题是关于作文评改方式的问题,作答情况是这样的:赞成老师改的占54%;赞成互评互改的占8%;赞成老师指导下学生自改的占20%;老师改与学生改相结合的占18%;原以为学生一定都赞成学生间互评互改的方式,没想到绝大部分学生不赞成,有同学说:老师改,可以与老师交流;老师改可以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同学的水平不如老师的;还有个别同学说作文中若有个人隐私,不希望被同学看到宣扬,老师改则不会有这个顾虑。这可能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的批改习惯和指导方式给学生定下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这有待于我们以后在作文改革中不断引导和优化。

七、第七题是关于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情况并不乐观,能阅读6小时以上的同学只占42%;几乎不阅读的还有13%;4小时以上的占25%;2小时以上的20%;了解学生,你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但是情况不允许,有的是因为其他作业太多,有的是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调查反映的情况值得我们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足够量的阅读是必须的。

八、第八题的题目是: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从所给的选项中可以看出:学好语文占68.3% 多读课外书籍占98.3% 参加活动丰富生活占96.7% 勤练 7

笔,常写日记占18.3% 91.6% 教师加强指导占 91.6% 培养兴趣磨练意志占20%。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缺少自我磨练意识,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指导上。

九、第九题是对学生课外练笔情况的调查,经常练笔的学生占总数的11%;有时练笔,但不经常的人数较多,占63%;很少写和不写的却占26%。从调查情况看,练笔情况并不乐观,我们应大力提倡、鼓励、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练笔,使“有时练笔,但不经常”的学生向“经常练笔”转化,而不致滑向“很少写”乃至“不写”;使“很少写”和“不写”的向“有时练笔,但不经常”甚至“经常练笔”转化,形成人人经常练笔的可喜局面。要形成这样的局面当然需要教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调动多种手段,精心培育、保护、增强学生练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乐于练笔,勤于练笔。

十、第十题是对学生作文信心的调查,你希望写好作文吗?88%的学生填的是希望;12%的学生填的是无所谓。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是希望能把作文写好的,这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师一个提示:学生(讨厌)作文现状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学生自身造成的,他们也希望那自己的作文写好,只有我们给以一定的方法导引和方式激励,学生的作文兴趣一定会大大提高的。

十一、最后一题是主观表述题,根据“你对作文指导有什么要求和建议”的提问,学生作出了令人深思的回答。这些发自内心的回答对我们改进作文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写作兴趣,打开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第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建议老师着重开发同学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源泉,从而使同学们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体会最深的人和事,而不是按老师讲的一般套路去刻意虚构。第三,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老师能在阅读指导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导引。

从调查表的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初中作文低效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生作文兴趣不浓、无话可写和水平不高的根源在于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太单薄,再加上教师作文指导不力,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信心等多方面因素,教学过程模式化、简单化。没有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状况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认识到这些,真正去思考、去改进,作文教学现状的改变指日可待。

(五)课堂改革实践,实现有效作文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在全县共组织开展了三次大型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有近800位一线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在教研活动中,从全县选择了六位骨干教师开设了作文公开课,他们根据自己对作文教学的新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都或多或少了展示了改革的成果,与会教师一致认为,他们的课堂改革是值得肯定的,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是成功的。其中,新世纪中学的张旋老师的《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一课非常成功,课堂根据当前流行的话题作文方式进行教学,对拟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又针对学生的具体拟题情况进行技巧的点拨,课堂效果很好。这一课后,我也和与会教师一样,写了一篇关于拟题技巧的案例(见课题博客《话题作文之拟题》案例分析)从拟题这一个切入点,对作文教学的整体予以关注。此外,针对命题作文存在的一些不足,我又撰写了一篇案例《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一并发在了课题博客中。(见课题博客《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在研讨活动结束后,我在全县的调研中,有意识地选听了很多语文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发现大部分教师能改掉以往的作文指导模式化的弊病,能主动地把一些新理念,新观点,新做法应用于作文教学实践中。这一点很值得欣慰。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也看到了课 8

题研究引发的变化,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了,作文态度端正了,错字病句减少了,教师的评语也更加实用了。

(六)经验总结落实,考场作文见效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到初三学生的作文现状,由于初三年级接近中考,很多同学更加关注考场作文,似乎有些“急功近利”倾向,基于此,我专门写了《初三作文有效教学着力点》一文,针对初三现状,提出了“把握评价标准,有的放矢指导”“搞点考试研究,了解本质要求”“明确美文要求,改写升格并举”几个初三作文的注意点,并特别强调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研究课标,了解作文的本质要求;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场作文的具体要求;研究考题,摸索考场作文的具体规律。”

在具体指导时,我又根据中考作文的具体情况写了一篇《考场作文训练综述》(见课题博客),根据徐州市近年的中考作文情况,总结出了几条适宜于学生提纲挈领把握的作文规律:

一、认真审读题目,准确理解题意

1、注意题目类型。2、注意题目含义。3、注意题目题眼。4、注意文体形式。

二、主旨健康向上,力求新颖、深刻

1、立意要健康。2、立意要新颖。3、立意要深刻。

三、精心筛选素材,精当组织材料

1、材料要紧扣主题。2、材料要真是可信。3、材料要力求新颖。

4、材料要艺术加工。5、材料要使用得当。

四、布局要合理,结构要巧妙

考场作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首尾照应式。2、先抑后扬式。3、多向辐射式。4、对比衬托式。5、虚实结合式。

五、开篇漂亮似凤头,结束有力如豹尾

开头技巧:1、直奔主题,开门见山。2、设置悬念。3、引用材料。4、描写环境。 结尾技巧:1、顺其自然。2、呼应篇首。3、揭示主旨。

六、精心锤炼语言,力求妙笔生花

1、变空泛为具体。2、变冗繁为精美。3、变平庸为神奇。

七、创造新意,张扬个性

1、砸破选材的框子,寻觅选材的个性。2、松开立意的绳索,张扬立意的个性。

3、拓宽构思的路子,探求构思的个性。4、打开语言的匣子,发展语言的个性:求?新?;求?朴?;求?意?。

在去年的中考高考结束之后,考场作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重视作文指导,客观地评价考场作文的得失,我专门搜集整理了《09高考作文漫谈》系列文章(见课题博客《09高考作文漫谈之一至之九》),意在引导教师对考场作文的审题和辨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以期更好的指导学生备考。

针对学生生活范围狭窄,作文题材不够丰富的状况,我又专门搜集整理了一些作文题材,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借鉴。在课题博客中,我转发了22篇美文,(见博客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励志故事之一至之五》等)其中很多都是学生作文可以选用的题材,还专门发了两篇作文题材方面的文章,(见课题博客中《写作素材》和《时事写作素材集锦》两篇文章)以期引领教师关注学生作文题材缺乏的问题。虽然都是一些故事,但是故事当中透露出的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注会给广大师生以有益的启示。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考场作文有很大的改观,在调研测试和几次大型的考试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考场作文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阅卷老师也一致认为,考场作文的临场指导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9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认识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效工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学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尽管我们在这次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面对广大的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作文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尝试一刻都不能放松。以后我们再做此类的课题研究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

1.理论学习适当拓展,广泛发动教师读书交流。

2.调查研究范围应适量扩大,尽量多关注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状况。

3.问卷调查不局限于时间地点,可以根据调研情况随时进行。

4.作文课题研究还有必要深入下去,关注面更广一些。

【附】与课题关联紧密的八篇文章

案例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反思》

《话题作文之拟题(作文教学案例)》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学生作文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读书笔记:

《初三作文有效教学着力点》

《初中作文低效现状剖析》

《中考前作文训练注意点》

《考场作文训练综述》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