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与体会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与体会

近一期的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无疑给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个全新的理念。教师在参与、组织过程中,其角色、观念、知识结构,乃至个人行为等多方面都得发生变化。它的开展促进了师生双方在教育中互动、互进,使得知识的引发、能力的挖掘、才能的创造在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实现。给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使教师由"独奏到伴奏、协奏"。

研究性学习的必然结果是促使了学生的学习走向开放性、全面性,接踵而至的是它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因为教师面对学生不仅是教室里的书本和单一学科的内容,教师针对不同口径,不同学生,就得处理不一样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技能技巧。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即由以往教师的'独奏到伴奏,协奏。'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问题的触发点多,知识的原创少,信息处理又不是很强,这样教师就得指导学生怎样学,学什么,什么时候学的问题,如在学习中,学生提出了"化石燃料的形成与所学的哪些化学方程式有关?""燃料燃烧的气味就是SO2吗?""手帕中的污迹能否用化学方法除去它?它的成份又是什么?""臭氧层空洞是否只受CO2的影响?""樟树的施肥中是否有单一特效肥?""如何检验澄清水中的'水'已被污染?""碱金属中的Na2O能否制取出来?"等等,作为研究性学习中的我们,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应由知识的传递者走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要求我们要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

二、学会求知,是师生面对时代变化的新要求。

由课堂--课外--课堂中涉及问题看,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化社会的最终结果是学习化社会。"学会求知"是使师生融入学习化社会的通行证,它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更自由、更灵活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教育出路。如同汽车加油站一样,学生在学习中,已经不满足教师单一、标准、刻板的传授,过程必然使得师生是步入图书馆、实验室,甚至山间、田野,要以不同程度的去体验、去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说不再是神话了。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领略到以下几点最重要:(1)天下没有不求知的孩子;(2)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兴趣、能力和教育需要;(3)经验是学习的好老师;(4)发现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很重要;(5)没有闲暇和自由怎么有机会学习;(6)试试,你就知道了;(7)在"做中学"与"玩中学";(8)学习是建立在"渴望"之上;(9)计算机和互联网能给我们带来许多;(10)合作使人愉快,合作更容易出成绩;(11)和父母一起学习,不光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做人;(12)处境不利,不能"落井下石","拉一把"就活了。

总之,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都在感悟,都在过程中探索。似乎学得更容易、更轻松、更快乐,每个人(包括老师)天资、兴趣和性格有无数多的差异,但都有学习上的成功,扮演什么角色都显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主人,都发现和挖掘出其中蕴藏的财富。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觉得我收获很大,我在这次任务中担任记录员,虽然任务算是最轻的,重要是对各个来访对象作简要的文字记录。这次调查,使我们更早地接触了社会,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经过对望牛墩的一番调查,今天我才真正的觉得自己是一个望牛墩人,经过对望牛墩文物古迹的调查,我觉得自己更深刻的了解了望牛墩,了解了望牛墩的人情风俗,了解了望牛墩的过去与将来的去向和趋势。

这次的调查活动还使我学会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学会了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使我初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为我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提前打下了基础。这次活动使我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谢学校给予了我们这次机会,增强了我们的能力。也感谢在调查中给予支持的每一上人和小组的其它成员。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的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使我更深入的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育部新课程计划的一门必修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该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授受式教学相比较,它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帮助者。研究性学习应该体现出探究性、主体性 、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征。

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之下,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终于拉开了序幕。这次研究的是东莞的历史文化遗迹,并要求我们对这些文物古迹有一番的了解,我和我的朋友组成了一个组并开始了我们的调查。

在调查之前,我们可算是做足了准备,我们首先制定了一个计划,要求我们在什么时间内要完成什么事情。于是一系列的调查就在寒假的时候激烈的展开了。在整整的一个寒假里,我们“出动”了很多次,这个寒假是我目前为止最有意义的一个寒假。实践阶段中的一次采访中,我们本来是带着一颗忐忑的心,甚至担心,采访过程中自己无话可说,但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原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相反,我们做得很好,只是先前缺少挑战的勇气罢了,而人贵在能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要轻易对自己说不行,即便是失败,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挑战自我,在挑战中,我们定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路始终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很可惜调查的原件却不翼而飞了?)

很快在第八周,我们的成果就要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了,那时我们很紧张,不知道我们的成果是否会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同。可是我们没有时间犹豫了,展示会终于开始了。坐在教室里,看到周围一个个熟识的身影,我的心跳加快了,虽然这之前也曾经过几次排练,然而,我始终克服不了胆怯的毛病,直到听到讲台上的老师说"下面请第七组的同学来展示他们组的调查成品??"我才机械地走上讲台,可也正是由于紧张,说话的语速似乎也呈加快趋势,而我自己却有种"不知身在何方的感觉了"。

下面我来谈谈我你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收获吧!

1.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总目标。它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它要求指导老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2.培养了我们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高一年着重培养学生学会从社会生活现实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里的问题并不是传

统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记忆性问题,而是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就把目标指向

我们问题意识的培养上。

3.培养了我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方式,这不仅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别人达成一致,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等等。

4.培养了我们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以我们自创的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某些课题或专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我们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做,是重过程不重结论的开放性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对发挥、发展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研究,拓展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我们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科研基础。

因此,作为老师的应该按照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去确定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再通过我们自主探究,使之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了解研究性学习到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到学会研究性学习,再到具备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