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人大评议调查教育教学工作汇报材料(改)

注重内涵 彰显特色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迎接县人大常委会评议调查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恳请各位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学校以一贯的支持,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性的意见。

下面,我就学校的各项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环县西滩开发新区,校园占地面积54亩。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3057人,其中高中部学生2396人。教职工20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教育硕士9人,本科174人、专科16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41人,高中部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 .24%。

学校建成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餐饮楼各一幢,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装备了多媒体报告厅、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等现代化教学室17个,加强校园美化亮化,修建花园3228平方米,硬化校园道路9034平方米,安装景观路灯18盏,优化了育人环境。

近年来,学校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xx年,我校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二本以上录取48人,获得市高考三等奖;20xx年,二本以上录取50人;20xx年,二本以上录取51人;20xx年,二本上线首次突破100人大关,录取突破120人大关,文科所有成绩均高于市平均线;20xx年,二本上线突破150人,录取177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先后有王建宁、刘坤、许恩、赵磊谦、张帅、王富平、温宁等优秀学生被南京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体育学 1

院、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录取。学校20xx年荣获县级文明单位称号,2009—20xx年,中考成绩均位居全县前列。2007-20xx年,连续六年荣获全县教育系统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一等奖,。20xx年顺利晋升为市级示范中学。

二、近年来学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特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建校伊始,学校就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赢得未来”作为目标追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师生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生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围绕“办优质教育,创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我校始终坚持在特色教育上下功夫。为了扩大艺体教学规模,学校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特色办学思路,即文化课与体艺教学并重,让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精力加强文化课学习,让体艺特长生充分发挥特色,参加体艺特长训练,两方面兼顾,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升学愿望,提高高考的升学率。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环县四中有了一套成熟的体艺训练方案,坚持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场地)科学训练,严格管理,悉心指导,有教育的同时有检阅,每年一次的运动会、每年一次的音乐特长生汇报演出、每年一次的美术特长生书画展,都是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大检阅,成绩斐然,社会赞誉度高。近几年,共有二百三十多名学生考入国家体艺本科院校,圆了学生的大学梦,已然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目前,学校共有体艺考生346人,队伍不断壮大,发展 2

后劲十足。同时,学校为了更进一步加强体艺教学,在师资、器材、场地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保证体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今后要进一步扩大特长生招生的规模,科学合理训练,定期交流展示,使体艺教学再上新台阶。为了体现高中多样化教育的要求,学校坚持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做文章,目前开设有20多项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尤其像曹铸老师开设的皮影制作深受学生的欢迎,刘健儒老师开设的围棋课更是深受学生青睐,他所教的学生曾多次在省市大赛上获奖。

(二)重视文化,育人环境内涵丰富

在“优质发展”、“内涵发展”成为时代和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最强音之时,学校文化建设、细节育人更凸显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以“特色办学、文化立校、细节育人”为办学宗旨走过八年发展历程的环县四中,始终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育人理念。如今,当你步入校园,你会发现处处洋溢着芬芳的书香气息,墙壁会“说话”,草木也“传情”,这里无不体现出四中人的办学智慧。

“一流学校靠文化”,放眼古今中外,著名学校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今素质教育步履艰难的教育现实中,学校最缺乏的恰恰是育人的文化。学校文化,不只是标语口号,而是长期植根于内心的价值认同,是一个学校的人文积淀。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对此,《甘肃经济日报》头版登载、环县电视台设专栏分期报道,市县兄弟学校多次参观交流。如今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我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都充满着文化的符号,渗透着育人的气息,文化立校使我校再次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 3

标,我们作了智慧化思考、精细化设计,努力打造一流的文化育人环境,争取让墙壁“说话”、让花草“传情” 充分发挥了校园的隐性教育功能,彰显学校文化育人的特色。

在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等外墙上,专题设计制作了励志文化长廊,如自信、自立、理想、节俭等,图文并茂,寓意深邃,以期对学生进行理想价值教育,潜移默化,受益终生。同时外墙上还设置了一些信息专版,如中学生一日常规、文明交往四字歌、校园之星、名师风采、名人名言等,让师生在这些墙壁上看到自己的进步、找到学习的榜样。在教学楼设计制作楼道文化长廊,五个楼层设计五个文化专题,分别为“艺海探真,陶情怡神”学生艺术作品模块、“ 吟诵经典,启迪智慧”经典诵读模块、“ 透悟至理,感悟成长”名画名联模块、“ 传承国粹,铸就梦想”书法艺术模块、“ 笃学立信,淬砺成人”国学经典模块。“腹有诗书气自华”,课余时间,同学们漫步走廊,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呼吸高雅的艺术气息,感受志士爱国情怀。在这些文化精髓的熏陶浸润下,不断健全心理品质,陶冶思想情操,提升文化素养。

在注重文化发展的同时我校还非常注重绿色校园建设。如今,校园内乔、灌木交错、花果交替,既有开阔视野的绿色草坪,又有宁静清幽的林荫长廊,尤其是一堵翠绿的爬山虎墙与具有现代气息的宏伟建筑遥呼相应,相得益彰。师生工作学习之余,闲庭信步,感受清风抚柳、花果飘香,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创建绿色校园的同时,我们不忘细节的绿色人文教育。走进校园,你会发现每个角落都渗透着育人的细节:一草一木都能和你交流,一个个小小的温馨提示浸润肺腑,如“拣起一份美德、留下一份洁净”,“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 4

留青草如茵”等,这些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同学们驻足观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学生们其实它们也有生命,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教育。

(三)全力以赴,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工作中,学校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具有一种意识、两种精神、三种能力和四种习惯(一种意识,即服务意识,服务于教师、教学、学生、社会;两种精神,即实干精神、团队精神;三种能力,即指导能力、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种习惯,即抽查调研习惯、请示汇报习惯、分析总结习惯、解决问题习惯)。保证班子成员走在教师队伍的前列,用高尚的道德风尚感染教师,用超前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班子成员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自律,团结协作、高效务实,创新奋进。推行班子成员“坐阵一个年级组,包干一个教研组,任教(或指导)一门学科,每周听评一节课”制度,做到主要精力管理教学、研究教学和指导教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而好教师是培养出来的,是教育实践锻炼出来的。基于此,学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不断增强教师的危机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以省、市、县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利用骨干教师优势,发挥对教师群体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理念引领、分层培训、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有效途径,使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型。进一步实现教师“自主发展”“自行完善”“自我提 5

高”的目标,让新老教师“联”起来,让骨干教师“亮”起来,让全体教师“动”起来,真正地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教师业务提升上,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最大的校本课程来抓,落实“导师带青” 制度和“125青于蓝”工程,组织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优秀教师执教观摩课、同学科展示交流课、青年教师上好公开课,举办了第一届教师论坛和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针对新建学校年轻教师较多和生源较差现实,学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适应,站稳讲台;两年合格,教学有法;三年胜任,凸现成绩;五年成为骨干,形成风格”的培养思路。另一方面,学校在全体教师参加新课改远程培训学习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吸纳先进经验。四位校级领导先后赴广东、上海、山东、河北、江苏、江西等课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并通过学习报告、示范课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辐射带动其他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使全体教师教学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校还先后组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300多人次赴北京、南京、上海、福州、兰州、银川、天水、平凉、酒泉、西峰等地参加新课改培训或优质课竞赛活动,既开阔了视野,又转变了观念,还锻炼了能力,也推出了新人。近年来,部分老师因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受到了学生及社会的认可。张伟、张亮亮等八位年轻老师,先后被市县级党委政府命名为优秀教师或模范班主任称号;韩淑明、沈涛获省级新课改优质课教学竞赛一、二等奖,耿建伟获市级一等奖;刘建宏等五位老师获省级课件竞赛一、二等奖;沈涛、余立义等八位老师的新课改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沈涛等四位老师申报的国家、省市级课题已立项。同时,在教师任课 6

上实行循环制,确保每个老师对高中课程都能有一个系统的掌握,都能得到锻炼。

(四)加强管理,以精细促成发展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

学校紧扣岗位目标管理这条主线,健全完善了责任包干制管理体系,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学校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了学校管理民主制、决策票决制、分管领导问责制,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规范事。坚持集体议事制度,成立了教代会、家长委员会,主动维护师生权益,监督学校常规运行,重大事件集思广益,会议决定,涉及教师利益的事情公示公开,大家监督。通过严管理、强监督,学校教师无乱订资料、乱收费、乱办班等现象,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教师管教学生语言、行为文明得当,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保证了各项教育行为符合教育规范要求。

2、注重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11333”教育教学管理文化。“一个中心”,即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不动摇;“一个突破口”,即以“将欲立人,先求立师”为突破口;“三个深入”,即深入教研组以督查科任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平时到岗情 7

况,深入课堂以掌握科任教师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深入班级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三个严明”,即严明考试纪律以端正优良考风形成,严明课堂纪律以推进优良学风形成,严明教学纪律以促进优良教风形成。以期达到以考风促学风、以教风带校风之目标;“三个重点”,即一是通过《落实教师教学常规》加强对科任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考试等五个方面的管理和评价,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广泛地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和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的开展,对科任教师教学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提高科任教师专业素质,打造学校骨干教师团队;三是通过落实学生课堂常规,着眼于全体学生的提高,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以期“尖子生拔高、中等生提高、学困生稳定”,并细化各年级的教学管理重点,“初一高一抓规范、初二高二抓培养、初三高三抓提高”。在教研组管理上我们实行行政领导包教研组模式,跟踪督查各教研组落实各项教研活动。实践证明,“11333”教育教学管理文化是符合环县四中实际的特色教育教学管理思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效。这些年轻教师的成熟,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有了这样的老师,家长放心了,社会满意了。

强化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教育质量”的思想,学校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健全了安全制度,配备了专职校警,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安装了88个现代化的监控探头,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应急演练。建校八年来学校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为加强宿舍管理,我们不断细化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我们从教学一线抽调10名老师任专职生活老师,负责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工作。10名老生每2名负责一个楼层,按时按点巡查,周末继续按点值班,也就是说在宿 8

舍安全管理上不留空档。除做好各项例行检查以外,还要经常深入宿舍,和学生谈心聊天,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针对我校大部分学生周末不回家的现状,学校对周末不回家学生造册登记,同时将学校多功能厅设为临时自修室,提供给学生阅读学习,并派专职老师值班看管,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周末安全。

狠抓德育教育。学校一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工作原则,拓宽育人渠道,创新育人模式,全方位育人,多方面成才,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注重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了德育工作网络和德育工作制度,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深入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及方法,认真组织主题班会设计研讨活动。各年级组都开展了以基本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养成,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调动全员参与,弥补管理“真空”。坚持不懈地抓好师生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全体教师都以“育人”为第一己任,对少数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懒于学习,对抗教育的同学,多关爱、多疏导、多沟通,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精神上的帮扶,特别要关注 “留守”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谋求多方配合,形成育人合力。为此,学校始终坚持对学生开展德育系列化活动。每年都会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制定出《环县四中德育系列化方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植树活动,四月份“艺术月”活动,五月份的田径运动会,六月份的“诚信考试 9

月”活动,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爱祖国演讲比赛”等等,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气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等系列教育,效果俱佳。真正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当中。

三、当前学校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八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体局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惑:

一是经费缺口较大。硬件建设、教学内配、师资培训等方面由于经费短缺,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一些专用和实践活动教室还需进一步规范和建设,图书和实验仪器还需增添。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特别是通用技术课程和适应选修课需求的教师有待补充,个别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是教学班额需进一步控制。我校班额过大,各级每班编制均接近或超过70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部分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长过于袒护学生;留守学生、身心特异学生逐年增多,德育工作面临重大挑战。

四是教师生活条件差。无房户教师较多,部分教师租住在校外 ,上下班很不方便。教师的住宿条件亟待解决。

四、后段工作思路

(一)继续以读书活动为导向,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着重班级文化建设。做到黑板报专题化、系列化,精心美化 10

教室。

2、举行“读书节”活动。把“读书成为习惯”、“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作为活动主题和目标,开展诵背《三字经》、《岳阳楼记》等系列活动,继续打造书香校园。

3、继续落实“创设大语文教学环境,努力提升学生素质”各阶段的目标。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了亮丽的色彩。

(二)以高效课堂为抓手,推进素质教育

1、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转变观念,让“课堂成为学堂”,让学生获得张扬个性、展示能力、展现成果的权利。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

3、全力开展以“高效课堂”为目标的教学研讨,发挥年级组、教研组的作用,促进常规管理规范有序。

(三)以平安校园为主线,打造生命安全“乐土”

1、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进一步加强宿舍的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