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点总结

毛概知识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点总结

★考试题目类型有单选、多选和材料分析题。(参考2009、20xx年版本教材,以下页码均为2009、20xx年版本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1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内容):p3下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7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内容和指导意义:P13、p20

※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这是党的生命;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和群众紧密联系、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⑦、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基本方面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指导意义: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是中国共 产 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和意义:了解(p24、p27)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和意义:p24、p26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意义:①、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②、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30、p31

※内容:即代表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最广大人民利益;

※意义:①、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方针;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5、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p33

※内容:p36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⑴、它是同马列主义、毛邓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p43

☆本章节了解

☆注意的知识点:

毛概知识点

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⑵、实事求是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⑶、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p64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75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基本纲领:

⑴、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⑵、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⑶、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中国共 产 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都站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P82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86

①、它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②、它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现有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立自主的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③、在实践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新中国;

④、它是中国共 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p90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92“一化三改”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体实现的可能性:p95

⑴、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⑵、土地改造完成之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高到低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⑷、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主义过渡。

4、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改造道路的方法)p96

⑴、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②、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③、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④、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102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毛概知识点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p112

1、本章节进行相关的知识了解。

2、注意的内容:

⑴、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内涵:p118

①、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⑵、重要意义: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22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③、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⑷、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内涵: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133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137

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p143

◇基本路线:p147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基本纲领:p150

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三步走”战略含义:p155

⑴、第一步:从19xx年到19xx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xx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⑵、第二步:从19xx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⑶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要求:p157

⑴、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⑵、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⑶、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⑷、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⑸、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161

※本章节要求了解相关知识

毛概知识点

※注意的知识点:

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p170

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⑵、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⑶、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178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4

⑴、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⑵、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⑶、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基本依据:p187

⑴、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需求;⑶、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主体地位:p189

⑴、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⑵、主体地位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教材第三节(p192)、第四节(p201)全节通读。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220

1、“三位一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国体和政体: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

3、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p230

⑴、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 产 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⑵、中国共 产 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⑶、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⑷、中国共 产 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5、教材第二节重点通读:p235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248(自学)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p250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 第 4 页 共 4 页

毛概知识点

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

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⑵、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⑷、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⑸、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255

★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271

1、把其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人物的依据:p274

⑴、这是我们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⑵、这是我们把我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⑶、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和谐社会的内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 产 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 产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 5 页 共 5 页

毛概知识点

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党的十七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p283下

(1)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3)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4)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5)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6)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293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p302

(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三)、高度自治。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四)、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六)、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自学)p317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326

⑴、独立自主的原则:①、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④、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⑵、独立自主的内容:不结盟,求同存异,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⑶、独立自主的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个人能力有限,总结不完善地方可自行补充※※※※※※※※※※※※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八日于嘉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