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分析报告

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分析报告

摘要:每年的6月至8月市新一届大学毕业生签约就业的高峰期,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理想与希望,现实与生活,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就业”成为无数毕业生,无数家庭最关心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每年毕业的600万本科生,使得本已趋于饱和的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其次,由于国际经融危机的影响,各行业经济不景气,许多私营企业和外向型企业纷纷裁减员工,增加效益,这使得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据统计:20##年上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这足以体现我国当前就业环境并不乐观。我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使每个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提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    就业    环境

一.应届毕业生就业趋势预测分析

(一)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根据有关数据我们发现应届毕业生普遍感觉到就业压力,而这并不是没有根据——20##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据了解,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年增加约30万。再加上往年没就业的学生人数,现在急需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达700万之多。大学生毕业的人数年年见涨,但每年大学生相关专业工作岗位不足两百万个,也就是说每年有2/3的大学生找不到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大约1/5的大学生根本找不到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二)社会岗位需求有所增加,理工科回暖明显,文科形式不明

   放眼望去,今年的招聘市场的确火热,但从各大企业的招聘计划来看,企业扩招的岗位类型主要集中在理工科。今年随着经济危机消退,以往被压抑的金融、IT等行业打破疲软态势,人才需求随之被唤醒。据前程无忧负责人介绍,随着技术领域的加速发展,今年各用人单位技术型岗位的需求量较大,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研发等职位。

不过相比之下,偏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还不明朗,法学、传播学、英语等专业仍位列较难就业的专业中。一些高校就业办老师分析“文科看上去很好找工作,什么公司都招,但是以销售、文员类职位居多。可由于这些专业各个高校均开设,毕业生数量多,但从社会需求来看,今年没有明显增长,为此毕业生出路比较难,专业对口率不高。”所以在调查中理工类学生对就业前景更乐观。

(三)考研大军不及考公务员热

现在许多人认为“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工作”。公务员较好的福利待遇,良好的生活保障让许多大学生为之拼搏,争着去抢这一“金饭碗”。而相比之下考研就显得并不那么保险,虽然考验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跟高的竞争条件。然而三年过后依然要面临找工作,和刚毕业的本科生比较,他们发现自己已然没有了年轻的闯劲。

(四)就业方向选择:大城市不再是唯一

大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水平,快生活节奏让许多学生不得不放弃这心神向往的地方。同时许多中小城市不断地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改善城市环境,积极的引进人才。而今年不断上涨的物价让大学生们不得不再选择工作时考虑更多,相比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将更有吸引力。

(五)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更加理性

大学生一方面对于良好的专业技术、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加从业经验、薪酬福利比较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对获取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稳定的工作岗位也很看重。这反映了大学生一方面比较注重现实的利益,比如薪酬等,同时也比较关注长远的发展,比如从业经验、人际关系等。因为这些方面是目前职场比较看重的

二.应届毕业生就业概况

(一)招聘应届毕业生学历比例

据统计,20##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大专学历的应届生成为毕业生的主力军,本科占据38%,而硕士和博士只是分一本羹,占整体就业的7%和1%。

(二)应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

应届毕业生的职能

应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销售类、技术类的岗位中招聘,其中销售类最多。

(三)应届毕业生工资水平

20##年应届毕业生的起薪状况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得出一下信息:

高学历毕业生工资普遍高于低学历毕业生工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国人的潜意识中,“白领”的工资应该比“蓝领”高。就普遍意义上来讲,我们不可否认这个事实。无论大学生还是中专生,走出校门找到一份好工作是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 然而,工作机会少、竞争激烈、求职不易,是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一个残酷的现实。谁能拿到开启好工作的金钥匙,打开人生的黄金之门?这把金钥匙即是学历。学历影响工资的因素如下:

1.成绩决定论:

    成绩决定了起点,作为应届毕业生,企业对其自身能力、潜质、态度、学识不够了解,加之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空白,种种客观因素无法平衡应届生的工作能力,这时用人单位多采用以学历来评估一个人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及工资的给付。然而不同学历即造成了不同的工资待遇。

2.人力资本投资

    高学历毕业生涉及知识领域比较宽泛,用人单位在录用这些人之后,可以进行较少的培训,直接投入工作中,结束时间,提高时间效率。节省的培训成本即用于人力成本的投资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再者,高学历毕业生大都从事高精尖的岗位,他们的新思想、新活力和独特的理念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这时企业采取必要的薪酬策略来留住高学历人才。而相对低学历毕业生其工作专业或者技术含量不及高学历,劳动力流动性比较大,且低学历毕业生基数大,在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选择性大,毕业生成被动的一方,因此工资水平不高。

3.技术类工资、设计类工资比较高:

这类职业特色专业性或技术含量高,举例说明:

软件工程师在一个IT企业中的地位,就像外科医生一样,软件工程师不能做好本职工作,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就会出问题,企业的财务数据、生产数据可以会荡然无存。因为他们拥有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着企业的命脉。您说企业敢随便解雇这样的人吗?这样的人工作稳定吗?当然稳定。如果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技术含量太低,少了谁,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没必要用工资来吸引。

4.同等学历在不同行业的工资不一

首先,社会分工导致各个行业的产生,社会分工与它有着直接联系的有商品经济、私有制、阶级、职业划分、个人发展等重要经济和社会现象。各个行业在社会分工中重要性是一致的,但因其对社会贡献度不同,导致了一些产业不同等级的划分,即所谓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等。

其次,员工工资的多少与企业利润有些直接关系,企业发张前景好,必然会导致员工有幅度的提高,从而造成同等学历不同行业的工资差异。

5.高学历在某些行业中存在职位空缺

有些岗位如果设置较高学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容易产生大材小用的现象。如客服类,其技术含量低,所需技能要求不高。如客服类岗位,设置博士学历岗位,一方面专业不匹配,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另一方面从岗位意义上分析,不需要设置过多学历等级的职务。

三.我所在的甘肃省应届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教育比较落后,经济不发达,大学生就业岗位较少,大学生就业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通过调查,甘肃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就业率偏低

根据各市县调查的情况看,大学生就业率普遍较低。兰州市20##年派遣师范类大学毕业生1035人,实际就业670人,当年就业率为64.73%;20##年派遣师范类大学毕业生1071人,实际就业651人,当年就业率为60.78%;20##年截止10月份,有224名师范大学毕业生落实就业。

武威市20##年高校大学生毕业报到本科生198人,就业146人;毕业报到专科生423人,就业179人,就业率为52%。20##年高校大学生毕业报到本科生363人,就业284人;毕业报到专科生602人,就业276人,就业率为58%。20##年高校大学生毕业报到本科生482人,已就业75人;毕业报到专科生788人,已就业14人。部分今年的大学生正在谋求和等待就业,就业率暂时无法计算。

平凉市20##年、20##年、20##年大学毕业生到市劳动就业中心报到的人数分别为3182、5330和4055,已就业人数分别20##、2445和3182,三年的就业率分别63.9%、45.9%和78.5%。毕业生人数呈上涨态势,但就业率整体偏低。

(二)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岗位有限,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省区,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非公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有限,民营企业发展缓慢,致使社会各界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之近年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失业人员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致使就业竞争加剧,从而形成劳动力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制约,使甘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单一,从而在大部分学生思想上形成了考公务员才是唯一的就业出路。报考公务员出现报名排长队的现象,而招聘公务员报名人数与实际招聘人数却呈现出几十人挑选一人,有的岗位甚至达到了百里挑一的热潮。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希望一份稳定的工作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其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部分大学生和家长认为大学毕业就一定要成为国家干部,只有成为正式、稳定的单位工作人员才称得上是就业。有的认为读了大学就应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的工作,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有的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由于脱离了当前就业的现实,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导致心理不平衡。有的则只想到国有单位而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或者只盯着财政拨款单位,待业不择业。凡此种种,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在就业形势严峻和就业观念落后的双重作用下,造成"公务员热"一年胜过一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去基层工作。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本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观念和体制二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也是大学生就业还不十分理想的原因之一。

(四)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强烈反差

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起来。学生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期望值也高,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仍较突出。部分大学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恰恰是急需人才去开发、去管理的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状况欠佳的单位,前去应聘的毕业生门可罗雀,无法吸纳所急需的人才,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这对供需矛盾。

(五)社会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大学生社会就业渠道主要有考录公务员、企事业招考工作人员、自主创业等,随着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服务于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已转向基层一线、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但因有关政策引导力度不大或难以得到落实等原因,致使大学毕业生不愿或无法到基层或企业工作。据我们调查,原因有五:一是基层或企业的工资及福利、工作及生活条件与机关、城市反差巨大,使毕业生心理上难以接受。二是受编制制约,无法到基层就业。从20##年起,甘肃省开始选拔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各乡镇对此次活动持支持态度,但又均表示因无编制而无法接受这些毕业生。三是政府部门政策相互抵触。20##年甘肃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明确指出,5年内确保各乡镇基层不得增加人员及编制,而另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又强调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四是一部分中小企业自身也因经济效益不佳、技术含量偏低种种原因不愿意或缺乏接纳能力。五是部分毕业生专业知识不足,综合能力较低,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造成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

(六)专业结构矛盾突出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

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大症结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一些专业学非所用,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二是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共课多,专业技能课偏少,有的课程甚至是学非所用,严重困扰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七)用人单位有意提高就业门槛,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受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部分用人单位有意提高招聘条件,而不从单位实际需要和长远利益出发,不是窗口单位,也要求身高、外表,有的单位甚至招聘前台接待也需要对方的高学历和较好仪表;各级政府明文规定在招用人员时不准有性别歧视,但有的单位招聘人员时仍然只要男性,不要女性;有很多单位招聘时特别注明要有工作经验的人,就把刚毕业的大学生拒之门外。还有一些单位要求对方研究生以上学历,令许多大学生望而生叹。事实上,招聘会基本成为用人单位的单向选择过程。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在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优势心态之下,人为设置的"经验歧视"和"高学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双重门槛。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就目前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我国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应届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一份专业对口,待遇理想,使自己满意的工作。但高学历,高能力,依旧代表高工资的理论依然成立。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研,依旧火热。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应届本科生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以求更高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关于.......工作的分析报告

上海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题目:

分校(站、点): ********

年级、专业: ********行政管理

教育层次: 专科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关于工作的分析报告

目录

内容摘要...............................................................I

一、现状综述 ........................................................... 1

(一)****居委会助残工作基本情况 ....................................... 1

(二)****居委会开展工作具体做法 ....................................... 1

1.健全基础信息,为残疾人服务工作夯实基层 ............................... 1

2.注重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工作 ............................................. 1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残疾人业余生活 ........................... 1

4.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 2

(三)****居委会助残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2

1.保障了残疾人的生存权利 ............................................... 2

2.加强了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能力 ........................................... 2

3.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 2

二、经验分析 ........................................................... 2

(一)主要经验 ......................................................... 2

1.工作目标明确 ......................................................... 2

2.坚持一人一档的档案管理制度 ........................................... 3

3.加强残疾人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培养 ....................................... 3

(二)取得经验的主要原因 ............................................... 3

1.领导高度重视 ......................................................... 3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3

三、结论 ............................................................... 3

(一)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和保障 ....................... 3

(二)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 ................................... 4

致谢 ................................................................... 5

I

内容摘要

我国8300万残疾人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基础,与健全人相比,他们仍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需要乡(镇、街道)残联的指导和支持,需要村(社区)直接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帮助,更需要通过基层残疾人组织来实现参与社会生活。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成为面向广大残疾人、为残疾人直接提供服务的工作层面。做好这个层面的残疾人工作,对于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工作现状,总结基层残疾人工作的成功经验,而且可以分析基层残疾人工作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崇明县********居委会助残工作的现状,总结了其助残扶残工作方面的经验,也揭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建议,对基层残疾人工作有现实意义。

I

I

关于崇明县********居委会助残工作的分析报告

我国8300万残疾人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基础,与健全人相比,他们仍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需要乡(镇、街道)残联的指导和支持,需要村(社区)直接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帮助,更需要通过基层残疾人组织来实现参与社会生活。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成为面向广大残疾人、为残疾人直接提供服务的工作层面。做好这个层面的残疾人工作,对于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工作现状,总结基层残疾人工作的成功经验,而且可以分析基层残疾人工作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一、现状综述

(一)****居委会助残工作基本情况

****居委会共有残疾人105人,其中重残27人,一户多残家庭6户,持证残疾人享受低保15人。20xx年9月28日,崇明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纳入地区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居委会在镇残联科学指导下,结合本居委会实际,坚持发展、稳定、以人为本的方针,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提高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和谐、安康的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居委会开展工作具体做法

1.健全基础信息,为残疾人服务工作夯实基层

在政府成立之前,本地区残疾人的管理主要以企业管理为主,社区服务为辅,因此管理比较松散,基础信息残缺不全。新镇成立以后,****居委会也成立了残协,逐步建立和健全残疾人组织体制,以残疾人第二代换证为契机,组织专人负责,及时准确的做好残疾人的信息录入核对工作,完善残疾人信息库。建立了一人一档个人信息卡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档案及残疾人康复、信访、维权、就业等服务记录,为残疾人服务管理工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工作

积极采用多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参加 “阳光之家”、“阳光心园”、“阳光工场”,使残障人士能走出家门,通过活动训练来提升能力;联系镇社区学校组织残疾人学习电脑知识;积极配合镇残联和各个部门对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个体从业。特别对重残无业人员加大保障力度,改善他们的生活。通过“一帮一”、“结对共建”等形式,对困难残疾人和家庭给予多种形式的帮助。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残疾人业余生活

在助残服务的同时,大力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氛围。积极开展“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全民健身节活动,专门为残疾 1

人设立比赛项目;每年的元宵节组织残疾人参加闹元宵,猜灯谜活动;居委会的花卉兴趣小组、社团等都有残疾人的参与,进一步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树立残疾人自强、自信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4.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举办助残员培训班,使大家充分认识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社区残疾人工作助残员培训讲义、手语培训班等;平时工作中有疑问主动请教或翻阅书籍、查阅电脑,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邀请其他街镇的优秀助残员代表在助残员培训班上做交流发言,回顾、展示他们各自在工作中的做法、体会和经验。

(三)****居委会助残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保障了残疾人的生存权利

通过将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给予救济、补助、供养,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使残疾人参与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去,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康复服务工作始终作为居委会助残扶残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在结合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辅助器具配送,重残无业补助,残疾人免费体检,优先推举上岗等一系列服务。为12名残疾人家庭子女申请办理了“春雨助学”奖学金,49人领到了残疾人辅助器具,上门送康复服务20人,所有的残疾人都参加了免费体检。切实保障了残疾人的生存权利,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加强了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和丰富了残疾人的业余生活,增强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氛围。组织残疾人参加钓鱼比赛、残疾人世博知识竞赛、免费世博游、特奥会等活动,让残疾人找到自信,找回自我,发挥特长,融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社会公众文化场所普遍对残疾人开放,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残疾人愉悦身心,提高素质;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和竞技体育,增进残疾人与社会的理解和沟通。 

3.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通过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和残疾人事业,倡导和谐友爱 、团结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创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协助相关部门推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出行和使用公共设施;通过召开座谈会,出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小区居民宣传“消除歧视、关爱残障人士”,使大家都能形成理解、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二、经验分析

(一)主要经验

1.工作目标明确

认真履行基层残疾人工作职责,明确并公布机构职能、服务内容、以及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职责,建立残疾人代表参与的工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残疾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密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代 2

表残疾人利益,反应残疾人呼声,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和问题,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让基层残疾人组织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

2.坚持一人一档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是开展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依据,应该确保信息及时、真实、准确。****居委会为了解辖区内残疾人最真实、准确的情况,一户一户地上门家访,力求做到对每一位残疾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于人户分离不经常住在辖区内的残疾人,也经常打电话沟通联系,细心沟通,掌握情况。为本辖区内残疾人建立一人一档,详细掌握每个残疾人情况;随时整理登记残疾人康复需求、培训、教育、就业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各类残疾人提供指导、服务等,明确了档案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完善基层残疾人服务的工作组织网络,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3.加强残疾人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培养

提高残疾人工作者自身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是适应残疾人工作多样性、复杂性、和跨专业、跨科学等特点,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的需求。大家都倍加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争取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更好地为社区残疾人服务,力争用最专业的知识尽可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关心残疾人的疾苦,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听取他们的呼声,使残疾人深深体会到党和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关心。

(二)取得经验的主要原因

1.领导高度重视

现在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社会各界也都形成了理解、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居委会作为市级先进居委会,在扶残助残事业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推动残疾人状况的改善。使残疾人康复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程度逐步加大,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探索残疾人工作新思路,是推动残疾人工作的关键。加强调研,积累经验,并适时地、有针对性组织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搞好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始终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三项职能,努力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急残疾人所急,办残疾人所盼,为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三、结论

(一)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和保障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协助地方各级政府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是政府的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残疾人建设,把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然而,目前我国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仍有较大差距,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加大对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人员队伍培训和基层残疾人工作的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组织的工作条件,加强 3

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业务和信息交流,确保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

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观构成了残疾人事业的核心理念。人道主义主张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权力、价值与尊严,尊老爱幼、济贫助弱、救死扶伤,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来讲,人道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余毒很深,歧视、侮辱残疾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把残疾人视为异类、废人,残疾人在参与社会生活、实现平等权利方面普遍存在严重障碍,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得到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帮助。只有高扬人道主义旗帜,才能破除陈腐观念,树立崭新的文明观念,有效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稳定的制度性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而广大残疾人生活在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基层残联是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联系广大残疾人的重要纽带,肩负着直接面向残疾人服务的重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促进残疾人状况改善和全面发展,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4

致 谢

在论文选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结构的安排、终稿的形成过程中,指导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时间、精力。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使得我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思路清晰,写作激情高昂,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老师的人格和学识更是让我深深敬仰,我将铭记在心,作为我成长的动力。

在过去的两年多的学习中,行政管理专业诸位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我要对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同时我也要衷心感谢班主任和学校的各位老师,他们在我二年半的电大学习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使我受益非浅。

由于在掌握的知识面、研究能力、和写作功底所限,论文中存在不少遗憾之处,恳请得到各位师长的批评指正。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