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模式 确保新型农民培训成效

创新培训模式 确保新型农民培训成效

冠县农业局

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现辖18个乡镇(街道),75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13万亩,总人口78.6万,农业人口70.03万人,农村劳动力33.9万人。20xx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5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93元。冠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和产粮大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15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面积90万亩左右,玉米面积60万亩左右,先后荣获2003、2007、20xx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为进一步振兴冠县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提高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我县积极实施了2007、2009、20xx年省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冠县严格按照省农业厅文件精神,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从全县优势主导产业中,我们确定了玉米、小麦高产创建;生猪、蛋鸡养殖;大棚蔬菜、新特果品生产;农民实用政策与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作为培训内容,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农民辅导员200名,确定示范农户4000户。通过集中培训农民辅导员,带动培训示范户,同时做好对广大农民的普及性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 1

型农民,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推进了农业科技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作为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充实调整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县财政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领导小组根据全县农业发展的实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责任分工及每期培训计划。年初深入基层,走村串户,进行专题调研,发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内容调查问卷》230余份。通过调查摸清农民当前最急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后拉出“菜单”,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农民可根据“菜单”选择自己所需的培训内容。根据全县农业发展的优势、规模、结构、分布等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了玉米、小麦高产创建;生猪、蛋鸡养殖;大棚蔬菜、新特果品生产等专业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辅以开展农民实用政策与法律法规、农产品市场营销、村级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并在项目乡镇建立了5处培训示范基地,最大限度方便农民参加科技培训。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在整个培训过程 2

中,加强媒体宣传,扩大影响面,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开展座谈会和动员会、赶科技大集、发放宣传材料、电视、报纸、网络报道等形式,及时报道我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进展情况和培训内容。我们统一制作了横幅、会标等,电视台也多次进行了跟踪宣传。在省农业信息网、聊城农业信息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省农业现代远程教育网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共计8篇,在县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10次,每年编发冠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简报15期。真正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家喻户晓。

(三)完善绩效考核,建立进退机制。为使农民辅导员真正担当起村级信息员、政策宣讲员、技术推广联络员的角色,起到带动培训、技术推广示范、科技咨询的作用,对遴选出的200名农民辅导员严格实行进退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定了《农民辅导员绩效考核办法》,以加大培训和监管力度。通过印发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示范农户及农民代表的意见并对农民辅导员进行打分评估,按示范农户的满意程度作为进退的重要依据。加强跟踪调查,深入村庄与村委班子、示范农户座谈了解情况,掌握农民辅导员工作动态。对业绩过硬、群众满意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拖拉应付、群众意见较大的,进行及时调整充实。我们先后更换了农民辅导员15名,并调整了两个乡镇的培训内容,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做到按时向市农委科教科汇报科技培训工作情况。

(四)创新工作模式,确保培训效果。按照“进村入户, 3

核心培训,示范带动,全面覆盖”的原则,结合“四个一”(即一张培训卡、一套明白纸、一本科技教材、一张光盘)的发送,在全县5个项目乡镇全面展开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发放学习材料、组织参观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充分发挥核心农户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的培训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一是开展集中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5期,每期培训3天。每年我们聘请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市农委、市农科院及聊城大学农学院的专家教授对全县200名农民辅导员集中到县城进行两期集中培训;另外三期由我们的专职培训专家,结合乡镇优势产业进行以乡镇为单位的巡回培训;二是下乡进村培训。20xx年起,我们组建了由32名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冠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讲师团”,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专业技术讲座。采取专家集中授课、农民提问、专家答疑的方式,帮助农民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过程中,采取了互动式教学,农民提问题,专家现场帮助解决。专家及技术人员直接给农民辅导员和示范农户讲课,直接到现场指导;生产实践中,农民辅导员带动指导示范农户,农民辅导员和示范农户带动指导一般农户。全年开展示范农户培训会32场次,培训农民4500人次;共发放《冠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技术培训读本》共计9000余册。技术指导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猪舍、果园等现场指导130次,现场指导3万人次。同时,结合农事农时季节,编发了技术 4

明白纸及宣传明白纸17期,共计85000余份。通过电台、电视台举办讲座,培训农民达16万人次。三是赶科技大集。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科技人员赶科技大集、送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在5个项目乡镇驻地集贸市场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宣传暨技术咨询活动五次,向前来咨询的农民发放技术明白纸5000余份、科普书籍600本等。四是现场技术指导。专家进村入户现场与农民,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技术。县农业局组织专家对5个示范基地的农民辅导员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分别邀请市农委研究员朱传宝、聊城农科院研究员郭秀焕来我县玉米、小麦高产创建基地对农民辅导员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另外邀请了我县已退休老专家王国正、任章华分别对大棚果树安全越冬和冬暖式蔬菜大棚的技术管理进行了现场技术讲座,解答了辅导员提出的各种技术难题,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五是开展“典型引路”。把农民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带到5个示范基地:烟庄街道办东开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斜店乡社庄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东古城镇田马园果品生产示范基地;辛集乡小寨畜牧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和冠县万顺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开阔了农民的眼界,拓宽了农民的种养思路。

二、培训成效:

自项目实施以来,我们认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将科技培训、面对面指导和农业生产服务有机结合, 5

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充分发挥培训项目的技术指导作用。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在全县5个项目乡镇,每年推广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晚收增产技术、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多项农业新技术,为农民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20xx年推广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晚收技术10万多亩,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全县共增产500万公斤;推广秸秆还田技术15万余亩,减少使用氮肥100万公斤,节省1000多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50万亩,每亩节约肥料成本30元,共节约肥料投资1500多万元。

(二)推进了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的实施,各项目乡镇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农民的需要,推广一批先进的适用技术,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设施水果栽培技术、蛋鸡和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传播到位,解决了农民群众对结构调整的技术疑问,促进了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东古城镇田马园村、以万善乡崔王段村和兰沃乡蔡庄村为代表的新、特、优果品(大樱桃、大棚油桃等)产业,通过农民培训,加快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膨胀了项目乡镇新、特、优果品的种植规模,形成了一大批专业示范村。全县新增新、特、优果品种植面积1.5万亩,果 6

树大棚3000个;另外,新增大棚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新增规模养殖场110个。全县优质果园面积达到30万亩,各类规模养殖场达到1800个,蔬菜面积达43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20万亩,形成了以黄瓜、大蒜、油桃、大樱桃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蔬菜果品生产基地。

(三)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学以致用的能人大户。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辅导员,大多为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通过培训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种植、养殖技术,在科技培训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充当了“二传手”的作用,在实用技术与农民之间搭建起了一座稳固而又通畅的桥梁。辛集乡小寨村的李丁生是一名共 产 党员,一名农民辅导员。自己养猪致富了,但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那些在致富路上奔走的父老乡亲。他把自己所掌握的养殖技术手把手地教给许多养猪农户,帮助他们选购仔猪,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防治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由于他的“传、帮、带”,群众养猪热情高涨,使得全村生猪养殖业得以迅速做大做强。目前全村经过他帮扶的养猪户达50多户,在他的帮助下,全村养猪大户就有20余户,带动了全村群众一起致富奔小康。

(四)调动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进村培训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农民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教室里坐不下,就坐在走廊上;没有座位,就站着听课。许多农民课后围住专家咨询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培训结束后,仍有许多农民给讲师团成员打来 7

电话,咨询大棚蔬菜种植、大蒜栽培、蛋鸡养殖等技术。兰沃乡菜庄村高铜山,每次培训都做到虚心学习,认真听讲,主动提问。将所学到的新技术、新知识及时运用到大棚油桃栽培管理中,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增强了种植大棚油桃的信心和决心,在原有两个油桃大棚的基础上,又扩建了3个果品大棚,通过辛勤的管理,取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培训也改变了农民凭经验种养、靠传统种养的习惯。

三、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培训时间较短。现在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仍然较低,并参差不齐,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很高的程度。二是补贴标准较低。农民辅导员都有一定自身的种养规模,空闲时间较少,还要拿出一定时间来指导20个示范户,付出多收入少,给培训指导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培训设施落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创新培训机制,尽快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围绕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实现农民科技培训常态化、自觉化的新路子、新方法,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作出不懈的努力。

8

 

第二篇: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增强科技培训效果

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增强科技培训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