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复习课之反思提纲 -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感悟

建平实验学校   张丛芹

初三第二学期数学课,主要是以围绕中考进行系统复习,一般是师生一起复习知识点,然后进行大量训练,学生感觉很枯燥,学习效率不高。怎样才能达到在复习课上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素质教育呢?通过近期的一节复习课,在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复习方式,一是以教师总结为主复习,另是以学生总结为主复习,两种方式得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自己感悟很深,现把我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共享。

感悟一  由备教材到备学生,动态复习

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两圆的公切线》,这一部分概念多,知识点又多,但我相信同学们的实力,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自己复习,并总结知识点;可以吗?

(学生很快进入到角色中,十分钟后)

生一:本节课的概念有两圆的公切线、内外公切线的概念,它们的特点是:------

师:好,可以举例说明怎样判断吗?

生二:两圆外离时,有两条外公切线,因为两圆在公切线的同侧,----

两圆不同的位置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公切线条数,总结如下:-------

师:非常好!

师: 两个等圆的公切线的条数怎样呢?

生三:应该有三条,或四条

生四:不对,还应有两条

师:谁来总结一下呢?

(学生二又举起手来)

生二:当两等圆相交时,有两条;外切时,有三条;外离时,有四条。只有三种情况。

师:总结的非常准,说明你知识点复习的很透彻。一个字,“好”!

生五: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性质:---

体会:通过由学生自己复习总结,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是字面理解水平。这一部分学生对公式、概念、命题或法则仅限于字面理解,不具有套用公式的能力,不了解知识发生过程,不了解这些知识在解题中的作用,出现张冠李戴现象。二是联系的理解水平。学生不仅能记住知识,又知道其来龙去脉,而且能同化于己有知识体系中,有一定转化能力,善于总结学习规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先作全面分析,做到由过去备好每一节课的知识,到备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复习课上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使复习课活起来,进行动态复习。

感悟二  转换课堂上主配角,自主复习  

片断二:

师:同学们复习并总结了求两条内外公切线的求法,我们练习一下好吗?现在编一题怎样?

生一:已知两圆的半径是2,4,圆心距是8,求外、内外公切线的长?

 

(按照他们复习的知识很快构造上述的两幅图,从而问题得到解决。进而学生们开始研究起他们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的角的问题,很快复习总结出在图1在直角三角形C

中,∠C就是外公切线AB与圆心距的夹角。)

生二:在直角三角形C中,C=4—2=2,=8 ,∴sin∠C=,

求出∠C的度数

生三:利用切线长定理得到两条外公切线的夹角是2∠C

师:  分析得到位,准确;思路清晰。

生四:可以类推的方法得到两条内公切线的夹角。

体会:以往复习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按照自己的构思来上课,在课堂上常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炒冷饭”现象严重,学生被动的接受,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过程,复习效果不理想。而这一次复习课我采取主配角转换,让学生唱主角,自己复习归纳知识点,总结出这一部分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对知识结构有了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复习。

感悟三 主动探究,快乐复习

片段三

生一:老师,可以求出一条外公切线与一条内公切线的夹角吗?

师:  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研究过,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好吗?

(师生都进入紧张的思考状态,教室鸦雀无声)

生二:                    ,求出∠AE的锐角三角比,然后借助数学用表查出它的度数,在利用切线长定理得到∠AEC 的度数

 

师:真聪明,你的想法真的很棒!

生二:(不好意思)可是                  ,我只知道一条边A,我求不出AE或E的长?

师: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同学们跃跃欲试,一位学生思考一会儿,举起手来)

生三:AB、CD 可求,通过切线长定理得到AE=CE,DE=EB,AE=CD+DE,AB=AE+EB=CD+DE+EB=CD+2EB,可以求出EB的长,从而求出AE 的长。

师:你更聪明!

生:(哄堂大笑,一阵掌声)

体会:教师在复习课堂中要竭尽所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盘活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以高亢的激情投入到复习课中去,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己复习和探究的滋生和延续,让学生在个性彰显的探究中,获得知识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正如学生所说的:“最开心的,是我自己经过探究解决我的疑难问题”

 

第二篇: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王爱萍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中考动态研究与分析

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平、公正,在命题时,一定会努力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力争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背景和相同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以充分体现试题的公平性。每个中档以上难度的数学试题通常要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在知识交汇点上巧妙设计试题。在复习课中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自己吧知识“悟”出来,自己“学”出来,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二、注重教材的挖掘与重新整合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我们的复习课教学应以课本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毕业班的数学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整个初中所有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其效果并不明显,有本末倒置之嫌。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选用

传统的复习课主要以知识梳理、范例讲解、模范练习、反馈矫正、归纳小结几个环节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新信息的刺激,思维难以兴奋,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疲于理解与消化,机械的进行模仿,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逐渐减弱,降低了复习的效果,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取消了学生的探究过程,牺牲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导致优生高分低能,学困生学习更加困难。面对新教材的复习教学,我们应采用“以点带面”辐射式教学方法,将知识梳理与题目训练有机的结合,用典型题目的讲解与强化训练巩固基础知识与考点,从而加大训练的信息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纵横联系,类比归纳,帮助学生对复习内容再发现、再认识、再应用,从而使复习内容细化、网化。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我们在复习课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要让学生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解答范例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重要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规律,概括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所解答问题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可以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从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注重学生心理了解和疏导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宣泄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不良情绪的积累,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学生越是临近中考,越是频频出现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这些大多数都是因考前心理问题造成的,他们只要提到上学就浑身不自在,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肚子疼、惊恐不安等症状,只要不去上学,上述症状也就随之消失,而且玩得很开心。有些学生则是越临近中考成绩越来越差,整天头脑昏昏沉沉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吃饭没有胃口、晚上睡不着觉、内心痛苦难耐、焦躁不安。要想在中考中让学生有正常的发挥,必须在考前对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疏通他们心中的症结,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摆正学习态度,提高复习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