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备考浅谈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浅谈

禄丰县教育局教研室 董加学 李束云

联系电话:0878-4121832

从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来看,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总之通过复习使自己掌握中学化学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等诸多能力。

知识是构成能力的一种重要因素,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知识的积累、深化、扩展,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因此,在复习中必须注意到把握好能力与知识的相互依赖、互相转化、共同增长的关系。

不同内容三到位的要求不同。基础知识到位,就是把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的说明》作为复习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认真掌握知识的要点、概念、概念间的异同点及其联系。思维方法到位,就是要求想问题时深层次理解教材内容,善于思考,全面识别事物,全方位的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要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解质的电离理论、氧化—还原理论统观全局。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间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归纳化学反应与化工生产原理,使自己学会找主要矛盾,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到位,就是理解问题要深刻,推理要严密,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灵活的迁移

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学会选准解题的思路,优化解题思路,能灵活规范地操作重要的实验。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超越教材要求把知识任意延伸,也不要把较高要求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更不能搞题海战术,造成事倍功半。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一、重视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所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

从20xx年全国(Ⅰ、Ⅱ)卷化学试题不难看出,考题联系教材的成分明显加重。例如;全国(Ⅱ)卷的12题,直接从课本第三册P15-19(人教版,必修加选修)页可以找到答案,属于概念的理解识记。

二、夯实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离开基础知识谈能力培养将是一句空话,因为能力的考查必须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而且,知识越基础,其适用范围就越广,在考查能力时涉及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四章《卤素》,重点应是第一节“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并启发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前提下,对实验进行改进,树立环保意识。但对后面第二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关键是要抓住某一元素的特性,就“碘与淀粉变蓝”这一小知识点而言,有些学生就不会理解,不知所以然,如:

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

A、KCl溶液 B、碘酒 C、氯水 D、溴蒸气

要回答该题必须掌握:1.遇淀粉变蓝的是碘单质而非碘离子,2.碘酒是碘单质溶解在酒精中所形成的溶液,其中有大量的碘分子存在,3.卤素单质Cl2、Br2有氧化性,I-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碘分子。可以看出,此题不难,但牵涉的知识面广。因此,复习时必须全面地理解基础,并要善于抓住基础。另外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是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知识。根据有机物中官司能团的特点来分析有机物的性质和相互衍变关系,通过物质的性质去理解物质的制法和用途。只要全面抓住这一系列内容,

特别是官能团的性质,有机信息题、合成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我们复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新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自找苦吃,劳而无获。

三、适时训练、注意讲评总结

训练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目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从而为复习更准确地找到切入点。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总结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内化的重要途径,是从宏观上检查自己复习过程、知识技能的掌握、情绪把握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下一阶段努力的起点和方向。

高考是对学生四种能力和能力品质的考查,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通过训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引导自我总结,督促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从本质上提高复习的主动性、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使高考乃至终生受益。

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

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要求学生本身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训练,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剖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坚定信心、高效备考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然而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每位教师都要把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在消除知识性失误的同时,更要消除心理性失误。有的学生一两次检测,成绩不够理想,就认为自己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能力差,应变能力弱,甚至认为自己笨,天生不是学化学的料,从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越到后面越要特别关注此类现象的发生,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大张旗鼓地肯定,旗帜鲜明地表扬,树立其信心。就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锁碎,难记易忘。特别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段,又多偏重理解不愿记忆,要避免学生复习时间相隔太长,要每一天都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另外,对于化学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还可和那些学习有计划、方法好、效率高、成绩好的同学结成对子,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把技巧转化为解题的灵性。

高考复习虽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只要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学得灵活,掌握牢固,坚定信心,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参考资料:

1、20xx年全国理综(Ⅰ、Ⅱ)卷;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 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

 

第二篇:20xx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本文由函数及其图像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xx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高考的“ 不变” 高考的“变”与“不变” 理综化学的命题特点 高考化学的复习策略高考的“变”与“不变”1:课标、教材在变,化学 :课标、教材在变, 的基本原理没 有变。化学之所以成为中学的一门课 程,是因为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 个学科, 个学科,它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自己独特的 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2:载体、情境在变, 载体、情境在变, 载体 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变。 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变。不同的载体和新颖的题设情境体现了考 试的公平性;体现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 考查要求;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却不变。 因此,载体、情境的变化是命题者的追 求所在,而不变的仍然是化学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原理。3:理念、观念在变, 3:理念、观念在变, 理念 考试的形式没有变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 关注生活经验、关注与社会热点有关的化学问题, ? 体现时代性,关注化学科学发展前沿, 等等。 转化为能呈现在卷面上的、方便评判的 试题,试题的命制要具有可操作性。4:考试的形式没有变, 4:考试的形式没有变, 考试的形式没有变 命题人员在变每个命题人都有自己的学科背景;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处世方式; ? 每个人都还受到“上级”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对09年的高考化学命题预 测是相当困难的,更是冒险的。 要相信:学生只要具备了扎实的 知识基础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能考出 理想成绩。5:仍可作出的基本判断: 5:高考题大多数是原创的或深度改编的。 ? 题型和题量不会有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十分注意有关信息,关注可能发 生的变化。高考理综化学的 命题特点一、近年理综试卷化学部分的总体评价 近化学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 化学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坚 持能力立意,在难度上保持相对稳定。试题平稳, 持能力立意,在难度上保持相对稳定。试题平稳, 无难题、偏题、怪题; 无难题、偏题、怪题;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 全是学科内试题,符合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 查,全是学科内试题,符合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 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试题遵循高中教 学大纲,但在应用上不拘泥于大纲, 学大纲,但在应用上不拘泥于大纲,

考查考生对 化学“双基” 化学“双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给人的总体感觉是 重基础、重课本、重经典、 重基础、重课本、重经典、重能力。在试题 布局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布局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考生能力 的发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的发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20xx年的理综试题具体可表现以下五个 年的理综试题具体可表现以下五个 方面的稳定: 方面的稳定: (一)稳定性 1. 试题结构和形式的稳定 理综试题化学部分选择题还是8题为 理综试题化学部分选择题还是 题为 单项选择,分值6分 单项选择,分值 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四 大题计60分 主要题型有推断题、实验题、 大题计 分,主要题型有推断题、实验题、 有机题。 个试题, 有机题。共12个试题,涉及中学化学的知 个试题 识点15个 占主要知识点的60%,五大块 识点 个,占主要知识点的 , 内容都覆盖到。 内容都覆盖到。2.试题题境的稳定 试题题境的稳定 08化学试题还是传统题、常规题、 化学试题还是传统题、 化学试题还是传统题 常规题、 高考经典题为主流,试题题境简单、 高考经典题为主流,试题题境简单、 设问直接,考生容易理解题意, 设问直接,考生容易理解题意,并没 有复杂的背景, 信息题”基本没考, 有复杂的背景,“信息题”基本没考, 也就是试题没有人为设置障碍去难学 考学生。 生、考学生。3.试题考查内容的稳定 试题考查内容的稳定 今年的试题突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 和基本技能, 卷重点考察电解质 卷重点考察电解质、 和基本技能,I卷重点考察电解质、氧化还 化学平衡等基本理论。 卷考查了元 原、化学平衡等基本理论。II卷考查了元 素周期表、基本实验原理和技能、 素周期表、基本实验原理和技能、有机基 础知识等主干知识。 础知识等主干知识。整套试卷涵盖了溶液 PH、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 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 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离子 反应、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 反应、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化学 实验等主干知识, 实验等主干知识,可以看出重点知识基本 上都覆盖到了。 上都覆盖到了。4.化学用语重点考查的稳定 化学用语重点考查的稳定 化学用语是化学的学科特征, 化学用语是化学的学科特征, 在理综测试是肯定要考查的并且每 年都在考, 年都在考,而今年试题中书写分子 )、结构简式 式

(化学式)、结构简式、元素符 化学式)、结构简式、 号、化学方程式是考综合科以来考 得较多的一年,化学方程式写10个 得较多的一年,化学方程式写 个, 分子式(化学式) 分子式(化学式)写15个,可见今 个 年试题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是非同一 占近40分 般。占近 分5.试题回归基础、回归学科的稳定 试题回归基础、 试题回归基础 基础又是今年试题的最大特色, 基础又是今年试题的最大特色,浏览近几年 的试题可以发现是越来越基础, 的试题可以发现是越来越基础,考查的题型和知 识都是那么基础, 识都是那么基础,试题涉及的内容在平时的复习 中都是反复训练过的, 试题 试题“ 字当先, 中都是反复训练过的,08试题“熟”字当先,克 服了“ 题的出现, 服了“偏、怪、繁、难”题的出现,这符合当前 的考试形势和招生形势, 的考试形势和招生形势,现在的高考已变成大众 考试、公民考试,而不是精英考试。 考试、公民考试,而不是精英考试。今年的试题 虽是理科综合但化学部分是“原汁原味” 虽是理科综合但化学部分是“原汁原味”的化学 立足化学知识的综合, 题,立足化学知识的综合,着重考查考生对化学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只要理解了最基本 的化学知识,就具备要求。 的化学知识,就具备要求。试题完全体现化学学 科的特征, 科的特征,新课程理念并没有明显体现。20xx年理综化学试题在维持连续 年理综化学试题在维持连续 几年稳定的基础上, 几年稳定的基础上,也加以突破和 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稳中有变 1.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如选择题: 如选择题:2.实验题考查角度的变化 实验题考查角度的变化 20xx年化学实验题源于教材,但不 年化学实验题源于教材, 年化学实验题源于教材 是简单的课本实验的再现。 是简单的课本实验的再现。不仅考查了考 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综合运用化学知 识的能力, 识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看起来不很难,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看起来不很难, 但要准确无误地正确解答, 但要准确无误地正确解答,拿满分也不容 易。最大的亮点是实验设计中的操作顺序 和现象描述。 和现象描述。3.进一步强化化学计算的考查 进一步强化化学计算的考查 理综试题的化学计算由于受到 试卷的限制, 试卷的限制,那种专门化学计算题也 就是我们讲的大题计算考得越来越少, 就是我们讲

的大题计算考得越来越少, 替代的是填空、 替代的是填空、选择形式的小计算并 把它融入实验题、有机题的定量计算, 把它融入实验题、有机题的定量计算, 提供数字背景、信息, 提供数字背景、信息,除了定性判断 外结合定量计算, 外结合定量计算,使得试题的考查层 次有提高。如今年非选择题的第26、 次有提高。如今年非选择题的第 、 27、28 、29题。 、 题4.无机框图题没有出现 无机框图题没有出现 无机方框题是高考中很重要 的题型,它考查的知识点容量大, 的题型,它考查的知识点容量大, 涉及的主干知识跨度大, 涉及的主干知识跨度大,对元素 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最好不过的考 查,并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 析能力, 年没有出现无机框图 析能力,08年没有出现无机框图 题,回避了平时复习最重要的一种 回避了平时复习最重要的一种 题型。 题型。二、近年理综试卷化学部分的变化趋势1. 平稳中有起伏,继承中有创新 平稳中有起伏, 2. 摸索—改进 稳固—提高 摸索 改进—稳固 提高 改进 稳固 3. 识记—理解 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识记 理解—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探究、 探究、创新 4. 基本操作 实验过程 实验细节 评 基本操作—实验过程 实验细节—评 实验过程—实验细节 价实验—设计实验 价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创新 实验创新近年高考理综卷中化学试题的变化趋势 选择题: 选择题: (一)突出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 1.考查的重点内容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基础 . 知识,在题量比化学单科卷减少, 知识,在题量比化学单科卷减少,对中学化 学主干知识不可能全面覆盖的情况下, 学主干知识不可能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尽可 能的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能的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重点内容 :(1)同位素概念、 有:( )同位素概念、原子的组成及表示 方法;( ;(2) 方法;( )阿伏加德罗常数以及物质的量 为核心的简单计算;( ;(3)热化学方程式; 为核心的简单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 ;(5) (4)极性键和分子的极性;( )物质的 )极性键和分子的极性;( 鉴别或检验; 鉴别或检验;突出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 ;(7) (6)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 )判断 )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8)离子共存;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离子共存; ;(10) (9)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有关溶液的计算;( ;(11) 有关溶液的计算;( )简单计算确定 分子式;( ;(12)溶液的pH及简

单计算 及简单计算; 分子式;( )溶液的 及简单计算; (13)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5) (14)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原 )氧化还原反应;( ;(16)同分异构体;( ;(17) 理;( )同分异构体;( )由官能 团推断物质的性质;( ;(18)糖类、 团推断物质的性质;( )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等。 和蛋白质等。2.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注重对基础知识、 的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考查。 的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考查。 (二)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简单应用 查理解能力、 能力。(三)“常见题”(“经典题”)仍 常见题” 经典题” 占题型的主流这类题涉及了较广泛的基础知识, 这类题涉及了较广泛的基础知识,突 出了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出了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了重点知 识的考点相对稳定的精神, 识的考点相对稳定的精神,这样命题既有利 于控制全卷的难度, 于控制全卷的难度,又有利于引导考生重视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落实。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落实。所 以复习中要认真对待“常见题” 以复习中要认真对待“常见题”,不可认为 过去高考考过了,以后不会考了。 过去高考考过了,以后不会考了。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的命题思路稳中略有变化。 总的命题思路稳中略有变化。难度 基本持平,给考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基本持平,给考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 卷均 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II卷均 为四道题,均延续了无机化学、 为四道题,均延续了无机化学、有机化 化学实验、三大板块的命题思路, 学、化学实验、三大板块的命题思路, 变化之处在于学科内综合的力度加大了, 变化之处在于学科内综合的力度加大了, 表现在化学实验板块与基本理论、 表现在化学实验板块与基本理论、元素 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相结合的趋势也比 较明显。 较明显。20xx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科学规划 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扎实推进 辨析概念,构建体系 辨析概念, 提炼方法,建立模型 提炼方法, 渗透思想, 渗透思想,形成观念 专题强化, 专题强化,分类过关做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 做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是高三教 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高考能否取 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高考作为学生实 现人生理想、 现人

生理想、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 历来为社会所关注。 径,历来为社会所关注。组织好高三 复习备考,是社会各界包括学校、 复习备考,是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家 广大考生普遍关注的事情。 庭、广大考生普遍关注的事情。周密部署,加强复习备考的计划性认真研究两纲与教材,分析20xx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认真研究两纲与教材,分析 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 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科学地制订备考计划 。 制定复习计划的依据有四个: 制定复习计划的依据有四个: 是教材; 一 是教材; 两纲” 课标和考纲 课标和考纲); 二 是“两纲”(课标和考纲 ; 年的高考试卷。 三 是20xx年的高考试卷。 年的高考试卷 四 学情分 “四个结合”作为备考复习的原则: 四个结合”作为备考复习的原则: 是板块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一 是板块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是知识技巧训练与能力养成相结合; 二 是知识技巧训练与能力养成相结合; 是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三 是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是应考技能的训练与应考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四 是应考技能的训练与应考习惯的培养相结合。整体部署,科学安排,夯实基础,整体落实我们把复习时间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从08年9月份到09年3月为第—二轮复习,目标是夯 实基础。逐个考点过关、逐个单元过关,注重基本概 念和基本规律的落实,注重基本技能和学科能力的培 养,注重基本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从而构建学科知 识结构体系(概念图)和学科思想方法体系,并着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的 原则,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练要讲 求效果克服在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在学法指导上,我们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本, 在学法指导上,我们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本,充 课本为本 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 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弄清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 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以及本章节内容 和前章节内容的关联。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 和前章节内容的关联。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 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 律的形成过程。 律的形成过程。要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 归纳,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 归纳,连成线、铺成面

、织成网,要求学生看书 与练习相结合,看书与练习时间比例大约为3/ , 与练习相结合,看书与练习时间比例大约为 /7, 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 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 备好两个本:一是改错本,二是笔记本. 备好两个本:一是改错本,二是笔记本 笔记本不仅是课堂笔记, 笔记本不仅是课堂笔记,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 过的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 过的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总结形成自己 所理解的认知体系和方法体系。形象地说, 所理解的认知体系和方法体系。形象地说,就是 自己写一本自己看的书。 自己写一本自己看的书。无论什么时候有了新的 理解,都及时把它加入到这本“ 理解,都及时把它加入到这本“书”里,最终要 使认知结构网络化、系统化、规律化。 使认知结构网络化、系统化、规律化。月中旬到09年 初为第二轮复习 初为第二轮复习, 从09年4月中旬到 年5初为第二轮复习,主要 年 月中旬到 是专题讲座形式。 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辨析各 知识板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板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 识进行梳理串联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 识进行梳理串联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思维 导图), ),进一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科思 导图),进一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科思 想方法体系。总结“小范围内” 想方法体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 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重点要在提高能力 学科能力、 在提高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重点要在提高能力(学科能力、 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上下功夫, 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上下功夫,要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重组、综合各部分内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重组、综合各部分内容, 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把复习标高瞄准中档题。 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把复习标高瞄准中档题。 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 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 综合训练融会贯通。5月为第三轮复习,(目标是强化能力 ,为强化训练 月为第三轮复习, 目标是强化能力 月为第三轮复习 目标是强化能力), 阶段,也是高考前的冲刺训练。通过强化训练, 阶段,也是高考前的冲刺训练。通过强化训练,积累总结 应试经验,全面提升能力,兼顾查漏补缺,关注各方信息, 应试经

验,全面提升能力,兼顾查漏补缺,关注各方信息, 并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 并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采取有 效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 效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 分两步走,先用2周时间进行模拟训练, 周时间进行模拟训练 分两步走,先用 周时间进行模拟训练,从知识到能 力到心态全面训练,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 力到心态全面训练, 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 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高考相关信息及 走向。重点是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 走向。重点是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 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 用,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 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 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 再用一周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 再用一周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自行疏理一年来复 习的内容,查漏补缺.这阶段要指导学生培养并加强考感, 习的内容,查漏补缺.这阶段要指导学生培养并加强考感, 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要规范, 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要规范,回头仔细看看前两个月的 卷子,反思、整理思路,查找更好的方法, 卷子,反思、整理思路,查找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 系起来. 系起来.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 的针对性1.对过去的,尤其是前一年的高考命题 的研究,目的是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从历年高 考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从20xx年各类试题 的研究中找趋势;从对相同考点试题的对比研究 中找变化;从各种模拟试题的集中研究中找动态 和新意,从而跳出凭经验、走老路,程式化复习 的框框,开拓性地抓复习备考。高三的复习基调 :注重基础,逐步提高能力。1.分析研究“考题”,分析什么? .分析研究“考题” 分析什么? (1) “考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考题” 如何注重基础考查? 考题 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如何注重基础考查? 如何注重基础考查 (2) “考题”涉及的主要能力点 考题” 如何突出能力考查? 考题 涉及的主要能力点——如何突出能力考查? 如何突出能力考查 (3) “考题”的变化 考题” 说明了什么? 考题 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 (4) “考题”的难度 考题” 如何体现高考选拔功能? 考题 的难度——如何体现高考选拔功能? 如何体现高考选拔功能 (5) 学生答题中的突出问题 学生答题中的突出问题——教学应注意什么? 教学应注意什么? 教学应注意

什么 (6) “ 考题”的创新性 考题”的创新性——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7) “考题”与《考试大纲》比较 考题” 考试大纲》比较——如何体现“考纲”具体要求? 如何体现“ 考题 如何体现 考纲”具体要求? 2.如何研究“考题”? .如何研究“考题” (1) 纵向比较近年来试题 纵向比较近年来试题——找变化,看发展。 找变化, 找变化 看发展。 (2) 横向比较当年各省试题 横向比较当年各省试题——找异同,定方略。 找异同, 找异同 定方略。 3.研究“考题”应注意什么 .研究“考题”应注意什么? (1) 不要将今年试题未考知识点,预测为明年考点; 不要将今年试题未考知识点,预测为明年考点; (2) 不要将教材未涉及的知识点,作为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而加以要求,增加学 不要将教材未涉及的知识点,作为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而加以要求, 生学习的负担; 生学习的负担; (3) 不要将 热点 作为重点; 不要将"热点 作为重点; 热点"作为重点 (4) 不要将今年的阅卷标准作为明年学生的答卷要求。 不要将今年的阅卷标准作为明年学生的答卷要求。 4.“考题 的变与不变 的变与不变? . 考题"的变与不变 (1) 载体情境在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载体情境在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2) 理念、观念在变,考试的形式不变; 理念、观念在变,考试的形式不变; (3) 命题人在变,考试的性质不变。 命题人在变,考试的性质不变。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2.对新考纲的研究 . 09年的考纲也下达:考纲年年有变化, 年的考纲也下达: 年的考纲也下达 考纲年年有变化, 但变化的趋向离不开: 但变化的趋向离不开:知识难度逐年稳 中有降,能力考查比重逐年增加, 中有降,能力考查比重逐年增加,稳中 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其基本知 识结构不会变, 识结构不会变,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本 要求不会变。查找其中的差异, 要求不会变。查找其中的差异,调适自 己对高考的认识和动态的把握。 己对高考的认识和动态的把握。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3.对复习教学的研究 . 对复习教学的研究主要是要解决复习课 炒现成饭,无趣味,无新鲜感的问题, 炒现成饭,无趣味,无新鲜感的问题,最大 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我们 将旧知识讲出新意来,讲出规律来. 将旧知识讲出新意来,讲出规律来 试题讲评 也不能只是就题讲题,而是要做到举一反三、 也不能只是就题讲题,而是要做到举一反三

、 触类旁通。我们在各个轮次的复习中都安排 触类旁通。 有研究课、示范课。 有研究课、示范课。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和评 价是:平常教学固然能见水平 平常教学固然能见水平, 价是 平常教学固然能见水平,但复习教学才 更见功底。多年的传统, 更见功底。多年的传统,我们许多青年教师 对老教师的复习课是节节跟听的。 对老教师的复习课是节节跟听的。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4.对学科综合的研究 . 实行考试改革, 是基础, 实行考试改革,“3”是基础,“X”联 是基础 联 系着学生的个性与发展。 系着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 跛脚都会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失利。 跛脚都会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失利。目前 综合”的趋势,理综主要是“拼盘” “综合”的趋势,理综主要是“拼盘”, 因此,理综要研究如何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因此,理综要研究如何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要研究综合题的知识广度与深难度问题, 要研究综合题的知识广度与深难度问题, 要重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5.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随着高考的临近, 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 发生变化,或自负、或自责、或自卑, 发生变化,或自负、或自责、或自卑,学生出现 心理异常大多在行动上或学习上会有异常表现, 心理异常大多在行动上或学习上会有异常表现,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的心理 疏导工作,开辟了心理热线和心理恳谈室, 疏导工作,开辟了心理热线和心理恳谈室,心理 教师和任课教师、班主任一起采用多种方式, 教师和任课教师、班主任一起采用多种方式,将 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调整到最佳状态, 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战 高考。 高考。一轮二轮复习——按章节推进,扎实有 按章节推进, 一轮二轮复习 按章节推进 序,学科内综合,融会贯通 学科内综合, 学科内综合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物质的量 氧族元素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 卤族元素 碳族元素氮族元素 镁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 铁及其化合物 特征反应 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有关图像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晶体类型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有机物概述 烷烃 烯烃 炔烃 苯 芳香烃 石油和煤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溴乙烷和卤代烃 乙醇和醇类

苯酚 乙醛 醛类 乙酸 羧酸酯和油脂 糖类 蛋白质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 常用化学仪器和使用方法 化学药品的使用和保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物质的分离、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常见气体的制备、 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和收集 实验分析与表述 实验设计与评价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纠错练习特别提醒 化学思想和方法 ……二轮复习——学科内综合,融会贯通 学科内综合, 二轮复习 学科内综合目的: 目的:重点知识深刻理解 难点知识着力突破三轮复习——按专题强化,巩固提高 按专题强化, 三轮复习 按专题强化目的: 目的:查漏补缺 错题过关 重点强化 调整心态辨析概念, 辨析概念,构建体系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量及化学用语 化学基础理论:物质结构, 化学基础理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非金属元素: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酸 盐 单质→氧化物 非金属元素:氢化物←单质 氧化物 酸→盐 金属元素:单质 氧化物 氧化物→碱 盐 金属元素:单质→氧化物 碱→盐有机化学:烃→卤代烃 醇→醛→酸→酯 卤代烃→醇 醛 酸 酯 有机化学: 卤代烃 化学实验:原理→操作 操作→评价 化学实验:原理 操作 评价制备→提纯 干燥 收集→检验 制备 提纯→干燥 收集 检验 提纯 干燥→收集化学计算:按类型、 化学计算:按类型、方法构建体系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相对立概念的比较——如化合与分解; 如化合与分解; 溶解与结晶; 溶解与结晶; 潮解与风化; 潮解与风化; 氧化与还原; 氧化与还原; 酸碱中和与盐的水解; 酸碱中和与盐的水解; 加成与消去; 加成与消去; 酯化与酯水解等。 酯化与酯水解等。相近概念的比较——如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 如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 水解平衡、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电离平衡;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 加成与加聚; 加成与加聚; 裂化与裂解等。 裂化与裂解等。含相同字概念的比较——如元素与同位素、核素; 如元素与同位素、核素; 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电离与电解; 电离与电解; 氧化与钝化、炭化、裂化; 氧化与钝化、炭化、裂化; 硝酸的硝化与酯化、氢化与酯化、皂化等。 硝酸的硝化与酯化、氢化与酯化、皂化等。上下位概念的比较:如 上下位概念的比较:分散系溶液 溶

质 溶 剂 固 溶 胶 胶体 液 溶 胶 气 溶 胶 浊液 乳 浊 液 悬 浊 液 分散质 分散剂氧化剂 反应物 还原剂 氧化反应 反应过程 还原反应 氧化性 表现性质 还原性 氧化 物 反应 还原 物 氧化性 还原性 电 氧化剂 氧化 物 还原剂 还原 物氧化还原 反 应表 示 方 法负极反应――氧化反应 负极反应――氧化反应 ―― 原电池反应 正极反应――还原反应 正极反应――还原反应 ―― 阳极反应――氧化反应 阳极反应――氧化反应 ―― 电解池反应 极反应――还原反应 极反应――还原反应 ――反 应 规 律提炼方法, 提炼方法,建立模型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一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一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 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离子, 三看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离子,核外电 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子数越多,半径越大。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① 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 2NH4Cl + Ca(OH)2 ==  CaCl2 + 2NH3↑+ 2H2O HCl↑ NaCl(固) + H2SO4(浓) ==  NaHSO4 + HCl↑ NaNO3(固) + H2SO4(浓) ==  NaHSO4 + HNO3↑ ② 注意溶液的浓度③ 注意物质的溶解度 溶液中通CO 往Na2CO3溶液中通CO2: CO32- + CO2 + H2O == 2HCO3-浓、稀H2SO4往饱和Na 溶液中通CO 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 2Na+ + CO32- + CO2 + H2O == 2NaHCO3↓④ 注意试剂的用量 多元弱酸与碱反应: 多元弱酸与碱反应: 如:H3PO4+NaOH H3PO4 + OH- == H2PO4- + H2O H3PO4 + 3OH- == PO43- + 3H2On(NaOH) :n(H3PO4)≤ 1 :1 时, n(NaOH) :n(H3PO4)≥ 3 :1 时, 酸式盐与碱反应: 酸式盐与碱反应: 中和完全: 中和完全: 沉淀完全: 沉淀完全:如:Ba(OH)2+NaHSO4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H2O 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又如: 又如:NH4HSO4+NaOHn (NH4HSO4) :n(NaOH) ≥ 1 :1 n (NH4HSO4) :n(NaOH) < 1 :1H++OH-=H2O NH4++H++2OH-=NH3·H2O+H2O H⑤ 注意试剂的滴加顺序 溶液中: 如:少量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CO32- + H+ == HCO3少量盐酸滴入Na 少量Na 溶液滴入盐酸: 少量Na2CO3溶液滴入盐酸:CO32- + 2H+ == CO2↑+ H2O ⑥ 注意反应温度 如:铵盐与烧碱反应 NH4+ + OH- === NH3·H2O H NH3↑ + H2ONH4+ + OH-溶液水解及制备Fe(OH) FeCl3溶液水解及制备Fe(OH)3胶体 Fe3+ + 3H2O Fe(OH)3 + 3H+胶体) Fe3+ + 3H2O  Fe(OH)3(胶体) + 3H+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一 看能否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 二 看反应原理是否正确 三 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四 看所用的连接符号及表示物质状态的符号是否正确。 看所用的连接符号及表示物质状态的符号是否正确。 五 看离子方程式是否与题目要求相一致 六 看是否有隐反应发生 看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七 看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以及得失电子 总数是否相等。 总数是否相等。 是否有量的要求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若溶质只有盐,按水解规律判断。 若溶质只有盐,按水解规律判断。 若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碱弱酸盐和弱酸, 若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碱弱酸盐和弱酸,一般 考虑弱酸的电离,忽略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 (HCN等很弱的酸例外)。 HCN等很弱的酸例外) 等很弱的酸例外 若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弱碱盐和可溶性弱碱, 若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弱碱盐和可溶性弱碱, 一般考虑弱碱的电离,忽略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 一般考虑弱碱的电离,忽略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mol/L的 溶液中, 例1 在0.1mol/L的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c(CO32-)>c(HCO3-)>c(OH-)>c(H+) B.c(Na+)>c(CO32-)>c(OH-)>c(HCO3-)>c(H+) C.c(Na+) +c(H+)== c(OH-) + c(CO32-) + c(HCO3-) D.c(OH-) ==c(H+) + c(HCO3-) + 2c(H2CO3)例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均为0 mol/L)的一元弱酸HA HA与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均为0.2mol/L)的一元弱酸HA与其盐Na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其盐Na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的关系 Na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错误的是( 错误的是( ) A.若混合液呈碱性, 若混合液呈碱性, 则c(Na+)>c(HA)>c(A-)>c(OH-)>c(H+) c(HA)> B.若混合液呈酸性, 若混合液呈酸性, c(HA)> 则c(A-)>c(Na+)>c(HA)>c(H+)>c(OH-) C.c(A-) + c(OH-)==c(H+) + c(Na+) D.2c(Na+)==c(A-) + c(HA)电解产物的判断: 电解产物的判断:阳极产物判断: 阳极产物判断: 若电极是活性材料,则电极材料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若电极是活性材料 , 则电极材料先失电子 , 发生氧化反应 , 电极溶解。 电极溶解。 若电极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等) 若电极是惰性电极( Pt 、Au、 石墨等 ) , 阴离子的放电顺 序为: 含氧酸根> 序为:S2—>I—>Br—>Cl—>OH->含氧酸根>F— 阴极产物判断: 阴极产物判断: Ag+ > Fe3+ > Cu2+ > H+ ( 酸 ) > Pb2+ > Sn2+ > Fe2+ > Zn2+ > H+ (水)>Al3+>Mg2+官能团的引入(生成方法) 官能团的引入(生成方法)引入- 引入-OH 引入- 引入-X 引入C=C 引入C=C 引入-NO2 引入-引

入- 引入-CHO引入- 引入-COOH烯烃与水加成;卤代烃水解;醛酮还原;醛氧化;酯水解; 烯烃与水加成;卤代烃水解;醛酮还原;醛氧化;酯水解; 蛋白质水解 烃与X 取代;不饱和烃与X HX加成 醇与HX 加成; HX取代 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X2、HX加成;醇与HX取代 某些醇或卤代烃消去;炔烃( 某些醇或卤代烃消去;炔烃(C≡C)加氢 硝化;HNO3酯化 硝化; 烯烃催化氧化或O 氧化;某些醇催化氧化; 烯烃催化氧化或O3氧化;某些醇催化氧化;糖水解 醛氧化;苯的某些同系物被酸性KMnO 溶液氧化; 醛氧化 ; 苯的某些同系物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 ; 羧酸 盐酸化; 盐酸化;酯、蛋白质酸性水解 酯化反应引入-COO- 引入-COO-官能团的衍变(转化) 官能团的衍变(转化)( 1) 烃 卤代烃-[H]醇+[O]醛酸酯(2)伯醇――→醛――→羧酸 伯醇――→醛――→羧酸 ――→ 酯 +[H] +[O] 伯醇←――醛――→羧酸 (3)伯醇←――醛――→羧酸 (4)卤代烃 醇→ C= C→ - C- C- → - C- C- ︳ ︳ OH OH X X X X ︱ ︱ ︱ ︱ X X X X ︱ ︱ ︱ ︱(5)醇羟基的转化: )醇羟基的转化:碳链的缩短: 碳链的缩短:①烷烃裂化(裂解): 烷烃裂化(裂解) ②烯烃被强氧化剂氧化: 烯烃被强氧化剂氧化: RCH=C(R’)2-→RCHO + R’COR’ 溶液氧化: ③苯的同系物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苯的同系物被酸性 C6H5-R -→ C6H5-COOH ④羧酸盐脱羧: 羧酸盐脱羧: R-COONa + NaOH-→R-H + Na2CO3 - - -碳链的增长: 碳链的增长:C=O与HCN加成 加成; ① C=C、C≡C、C=O与HCN加成; 醛自身加成或醛与醛加成; ② 醛自身加成或醛与醛加成; 2RCH2-CHO-→RCH2-CH-CH-CHO - - - 醛酮与格氏试剂加成。 ③ 醛酮与格氏试剂加成。 R X + Mg-→ RMgX - C=O + RMgX-→-C-R -→-C-R + HOMgX - - - - -︱ OMgX ︱ OHOH ︱︱ R④ 信息提供的各种方法等效法解题模型: 等效法解题模型:例1 (03全国理综)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 03全国理综)某温度下, 全国理综 变的容器中,反应2A( 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A +B( 2C( 2C(g)达到平衡时, 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4mol 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 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 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 平衡右移的是 A. 均减半 均增加1mol C. 均增加1mol B. 均加倍 均减少1mol D. 均减少1mol3C(g)05江苏卷 一定温度

下, 江苏卷) 例2(05江苏卷)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 中发生如下反应: C(g), 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 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 molB,达平衡后A 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 积分数为a 其它条件不变时, 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 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 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 C molA、 molB和 molHe(不参加反应) 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molB和 C.1molB和1molC molA、 molB和 D.2molA、3molB和3molC强酸强碱混合后溶液的pH计算模型: 强酸强碱混合后溶液的 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酸+酸先求c(H+) 先求碱+碱先求c(OH-) 先求 Kw KwC(H+)余c(H+)C(OH-)余c(OH-)酸+碱强酸-强酸混合: 强酸-强酸混合:c(H + ) 混 c(H + )1 V1 + c(H + ) 2 V2 = V1 + V2强碱-强碱混合: 强碱-强碱混合:c(OH ) 混-c(OH )1 V1 + c(OH ) 2 V2 = V1 + V2- -强酸-强碱混合: 强酸-强碱混合: 酸过量: 酸过量: 碱过量: 碱过量:c(H + ) 混 = c(H + ) 酸 V酸- c(OH - ) 碱 V碱 V酸 + V碱c(OH - ) 混 =c(OH - ) 碱 V碱-c(H+ ) 酸 V酸 V碱 + V酸恰好反应: 恰好反应:pH=a强酸 Va L; pH=b 强碱 Vb L ;恰好反应,则 10-aVa==10-(14-b)VbVa 10-(14-b) a + b -14 = = 10 -a Vb 10若a+b=14,则Va :Vb=1 :1 , = 若a+b=15,则Va :Vb=10 :1 , = 若a+b=13,则Va :Vb=1 :10 , =渗透思想, 渗透思想,形成观念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 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 平均值思想; 平均值思想; 极端假设思想; 极端假设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推理与估算思想…… 推理与估算思想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某含MgBr MgO的混合物 的混合物, 例1 某含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 测得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 测得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则溴元 38.4% 素的质量分数( ) 素的质量分数( A. 40% C. 20% B. 30% D. 50%例2 有Na2CO3、NaHCO3、CaO和 和 NaOH组成的混合物 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 组成的混合物 , 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 HCO3-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份蒸 均转化为沉淀, 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 , 合物中Na 的质量为多少? 合物中 2CO3的质量为多少?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质量守恒:适用于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适用于化学反应、 溶解度计算、 溶解度计算、 稀释过程 电子守恒

: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守恒: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 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反应过程中或电解质溶液中 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守恒 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主要适用于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的混合物1 例1 将CaCl2和CaBr2的混合物13.400g 溶 于水配成500.00mL溶液, 量的Cl 于水配成500.00mL溶液,再通入过 量的Cl2, 500.00mL溶液 11.175g 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11.175g。 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11.175g。 则原配溶液中 c(Ca2+)∶c(Cl-)∶c(Br-)为( A.3:2:1 C.1:3:2 B.1:2:3 D.2:3:1 )的混合溶液, 例2 有100mL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 其中c(Mg )=0.2mol/L, )=1.3mol/L, 其中c(Mg2+)=0.2mol/L,c(Cl-)=1.3mol/L, 要使Mg 完全转化为Mg(OH) 且与Al 要使Mg2+完全转化为Mg(OH)2且与Al3+恰 好分离,至少需要2mol/L NaOH溶液的体 好分离,至少需要2mol/L NaOH溶液的体 积为( 积为( ) B. 100mL D. 140mL A.80mL C. 120mL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例3 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2+、 Na+、H+、Ag+、Cl-、HCO3-、OH-、NO3-。已知该溶液能跟 金属铝反应,且放出气体有氢气。试回答: 金属铝反应,且放出气体有氢气。试回答: (1)若溶液跟铝反应有AlO2- 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若溶液跟铝反应有AlO 生成, 离子, 离子,还可能有大量的 离子。 离子。生成, (2)若溶液跟铝反应有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不会大 ) 量含有的离子有 。价态观:总价为零; 总价为零; 有升有降; 有升有降; 相反相成。 相反相成。中含K Cl、Cr三种元素 三种元素, 892gX中的Cr gX中的Cr元 X,X中含K、Cl 、Cr三种元素, 将 1.892gX中的Cr元 素均氧化成Cr 可以从过量的KI KI溶液中 素均氧化成 Cr2O72- , Cr2O72- 可以从过量的 KI 溶液中 667g 氧 化 出 2.667g +14H+==2Cr3++3I2+7H2O 14H ==2 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组成的化学式为( A. K3Cr2Cl7 C. K3Cr2Cl9 I2 , 反 应 式 为 Cr2O72-+6I-KCl、 例1 将KCl、CrCl3两种固体混合共熔可制得化合物如取溶有1 892gX的溶液 gX 的溶液, 如取溶有 1.892gX的溶液 ,加入过量的AgNO 溶液, 可得4 52gAgCl沉淀, gAgCl沉淀 加入过量的 AgNO3 溶液 , 可得 4.52gAgCl 沉淀 , 则表 ) B. K3Cr2Cl5 D. K2CrCl4例2江苏) (03江苏)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 03江苏 在一定条件下,生如下反应: 生如下反应: RO3n- + F2 + 2OH-=RO4- +2 F- + H2O 从而可知在RO 元素R的化合价是( 从而可知在RO3n- 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 + 4 B. + 5 C.+6 D.+7 )相反相成: 相反相成: 水解: Cl、 COONa、 水解:NH4Cl、CH3COONa、CH3COONH4、CaC2、 ZnC2、Al3C4、

Mg2C3、Li2C2、Al2S3、Mg3N2 、PCl3、 ICl、 NaH、 SiCl4、ICl、 Na2O2、NaH、CaH2、NH5 加成:丙酮+HCN、 加成:丙酮+HCN、 乙醛自身加成、 乙醛自身加成、 HCHO、 CHO与 CHO等加成 HCHO、C6H5CHO与CH3CHO等加成 CHO与格氏试剂反应 CH3CHO与格氏试剂反应平衡观: 平衡观:(1)酯化 浓硫酸 聚乙烯醇的酯交换 (2)水解 酯、卤代烃水解 NaOH (3)Br2+SO2+H2O=H2SO4+2HBr 6NaOH=5NaBr+ (4)Br2+6NaOH=5NaBr+NaBrO3+3H2O 5NaBr+ 5NaBr+NaBrO3+3H2SO4=3Na2SO4+3Br2+3H2O 3S+ 3S+6OH-=2S2-+SO32-+3H2O 2S2-+SO32-+6H+=3S↓+3H2O 3S↓ HCl杂质 (5)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杂质、 除去Cl 中少量的HCl杂质、 比较HClO HClO浓度大小 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CO 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CO3、NaHSO3,比较HClO浓度大小 6HCl=KCl+ KClO3+6HCl=KCl+3Cl2↑+3H2O 4HCl= Ca(ClO)2+4HCl=CaCl2+2Cl2↑+2H2O 固体制取NH H 与生石灰、NaOH固体制取 (6)浓NH3·H2O与生石灰、NaOH固体制取NH3 (7)AgCl→AgI→Ag2S AgCl→AgI→专题强化, 专题强化,分类过关无机框图题的解法: 无机框图题的解法:生成气体的反应1.化合物+H+→气体 化合物+ 2.化合物+OH-→气体 化合物+ 3.化合物+H2O→气体 化合物+ O→气体 4.化合物+CO2→气体 化合物+生成有色沉淀的反应淡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露置在空气中变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棕褐色 黄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淡黄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乳白色沉淀 黑色沉淀――金属硫化物 黑色沉淀――金属硫化物 ――生成有色溶液的反应血红色溶液 紫色溶液 红棕色(胶体) 红棕色(胶体) 蓝色 绛蓝色生成“沉淀+气体”的反应 生成“沉淀+气体” 1.化合物+H2O→沉淀+气体 化合物+ 沉淀+ 2.化合物+酸→沉淀+气体 化合物+ 沉淀+3.化合物+碱→沉淀+气体 化合物+ 沉淀+4.化合物+化合物+酸→沉淀+气体 化合物+化合物+ 沉淀+ 5.化合物+化合物+H2O→沉淀+气体 沉淀+ 化合物+化合物+生成单质的反应1.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2.置换反应 金属→金属 ⑴ 金属 金属 金属→ ⑵ 金属→非金属 非金属→ ⑶ 非金属→非金属 非金属→ ⑷ 非金属→金属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H 1.氢化物+O2→非金属氧化物+H2O 氢化物+ 金属氧化物+SO 2.金属硫化物+O2→金属氧化物+SO2 金属硫化物+ 3.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金属→化合物+ 4.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

连续发生的反应1.连续与O2反应 .连续与 2.连续与Cl2反应 .连续与 3.连续与HNO3反应 .连续与 4.连续与H+反应 .连续与 5.连续与CO2反应 .连续与 6.连续与SO2反应 .连续与 7.连续与H3PO4反应 .连续与 8.连续与OH-反应 .连续与 9.连续与H2O反应 .连续与 反应气体相遇产生的现象气体变为红棕色 ?淡黄色固体 ?白烟解无机框图题的突破口: 解无机框图题的突破口:由特殊条件入手; 由特殊条件入手; 由特殊现象入手; 由特殊现象入手; 由特殊反应入手; 由特殊反应入手; 由特殊产物入手。 由特殊产物入手。05年江苏卷 下图中, 年江苏卷) 例如 (05年江苏卷)下图中,A、C是工业上 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 的金属,H 、 G 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 H 是 的金属 , 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 , 一种重要的能源, 是一种耐高温材料, 一种重要的能源 , J 是一种耐高温材料 , K 是由两种 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 有列出)。 有列出)请按要求回答: 请按要求回答: 写出B的化学式__ __, 的电子式 。 ⑴ 写出B的化学式__,G的电子式。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⑵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 。 ⑶ 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装置和操作专题㈠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固体――→气体 固体+固体――→气体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液体――→气体 ――→图2图3图4图5图6运用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 运用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气体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㈡气体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排空气法 、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2、排水法 、图24 图253、贮气瓶 、图26尾气处理装置: ㈢尾气处理装置: 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1、在水中溶解性不大的气体 、图272、燃烧或袋装法 、图28图293、在水中溶解性很大的气体:防倒吸 、在水中溶解性很大的气体: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图38气体净化装

置: ㈣气体净化装置: 根据净化剂的状态和条件选择图40 图39图41图42气体性质实验装置: ㈤气体性质实验装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选择1、常温反应装置 、 2、加热反应装置 、图43图44图45图46图473、冷却反应装置 、图48图49排水量气装置: ㈥排水量气装置: 测量气体的体积图50图51图52图53检查气密性: ㈦检查气密性:①微热法: 微热法: ②液差法: 液差法: ③吸气法: 吸气法:图为了证明NO可以与 共同反应生成HNO 为了证明NO可以与O2 和H2O共同反应生成HNO3 , NO可以与O 某学生设计了以下装置: 某学生设计了以下装置:图55某学生为了检测实验室空气中SO 的含量, 某学生为了检测实验室空气中 2的含量, 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除了根据 试管中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所采用方法之 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还能用什么方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图56㈧一种仪器多种用途: 一种仪器多种用途:①可用作洗气装置; 可用作洗气装置; ②与量筒合起来可测量气体的体积; 与量筒合起来可测量气体的体积; ③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④排空气集气装置; 排空气集气装置; ⑤可作安全瓶。 可作安全瓶。 图57第二部分:高考化学课堂教学常见组织形式 ?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问答对话式课堂教学方式 师生问答对话式课堂教学方式S1教师控制下学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S1师生合作探讨式课堂教学方式值得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复习课教学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思维发展、 正贴近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知 识的自主生成, 识的自主生成,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 ? 复习课教学是采用“主动接受式(启 复习课教学是采用“主动接受式( 发式) 教学, 发式)”教学,在教学中关注知识的 完整性、逻辑性为主;还是重视让学生 完整性、逻辑性为主 还是重视让学生 自主探索和自主发现, 自主探索和自主发现,在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学习。 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学习。第三部分:复习常见的“教学模式”“程序式教学模式” 程序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预设的高密度程序式问 题,引导学生从原有的认知起点出发去掌握和理 解新的知识,同时通过预设的大容量的问题原型 解新的知识, 和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新知识的应用。 和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新知

识的应用。这种教学 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低, 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较好,教学进程容易掌握, 较好,教学进程容易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 性较好。但学生掌握的知识惰性较大, 性较好。但学生掌握的知识惰性较大,在新情景 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 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同时, 容易趋同。 容易趋同。这种模式是目前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互动对话教学模式” 互动对话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预设的情景将学生导入进学习 状态,同时通过预设的探究活动和低密度、 状态,同时通过预设的探究活动和低密度、非程序式的 问题去引导和控制学生在探究和互动中去发现和理解新 的知识, 的知识,并通过适度的问题原型和变式训练让学生进一 步掌握知识。 步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要求 相对较高,在新情景下知识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强, 相对较高,在新情景下知识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强,教学 进程也比较容易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也比较好。 进程也比较容易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也比较好。 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相对前者要差, 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相对前者要差,对教师应付教学随 即事件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容易趋同。 即事件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容易趋同。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这种模式在目前教学中应 用的越来越广泛。 用的越来越广泛。“自主建构学习模式” 自主建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呈现探究的任务让学生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探究某个概念的意义。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探究某个概念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从方案的制定、修正,到提出探究的猜想、 生从方案的制定、修正,到提出探究的猜想、检验猜想和推 理证明全由学生自己控制, 理证明全由学生自己控制,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 指导和伙伴互助作用。 指导和伙伴互助作用。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完 全取决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学习方案的优劣。 全取决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学习方案的优劣。这种学习模式 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 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先前的经验差 呈现多元化。同时学生对掌握的知识理解深刻, 异,呈现多元化。同时学生对掌握的知识理解深刻,在新情 景下知识的应用能力很强。 景下知识的应用能力很强。但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的进程 不容易统一和掌握,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性较

差, 不容易统一和掌握,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性较差,差异性较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不易达到。 大,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不易达到。这种模式在目前研究 探究性教学中有所应用。 性、探究性教学中有所应用。我 们 崇 尚 的 教 学 模 式自主合作问题式(学案) 自主合作问题式(学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线索 以合作探究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目的 以课时学案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每个知识点自主合作问题式(学案)教学模式流程图 情 问 景 导 入 现疑题 发激 景情 作 探 讨合 归 纳 拓 展迁 移 应 用概 括 建 构 测 固 检 巩预设、生成、应用(课时学案)教学模式将内容分成若干考点,以考点为单位编写学案。每个考点 学案包括四部分,即概括建构 规律方 法总结题自学问 题发现基 问 础 自 发 测 现 疑 题 激 景 情预设生成应用归 纳 拓 展 用 应 移 迁巩固提 升检测基 能 础 巩 提 固 升 力式硫的转化课时学案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高考化学习题编写的策略一、高考复习中课堂复习题的使用问题 高考复习中常见的模式 知识点复习→历年相关高考试题展示 知识点复习 历年相关高考试题展示→ 历年相关高考试题展示 学生练习→评价 巩固→下一知识点复习 评价、 下一知识点复习…… 学生练习 评价、巩固 下一知识点复习 疑问:课堂复习中直接选用高考题是否恰当? 疑问:课堂复习中直接选用高考题是否恰当? 复习效率是否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复习效率是否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课堂复习 高考题 课外练习题 例 题 诊断性; 命题目 ①诊断性; ①针对性 ①检测诊断性 的和价 ②有一定区 ②代表性 ②巩固知识 值定位 分度 、典型性 由于高考题的综合性,我们常遇到的尴尬 由于高考题的综合性, 学生忙于做题, (1)学生忙于做题,无暇领会教学意图 不想点评的讲很多, (2)不想点评的讲很多,想点评的无时 间顾及并拓展 教学梯度很难把握。 (3)教学梯度很难把握。[07年全国卷Ⅰ 1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 [07年全国卷Ⅰ-1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 年全国卷 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 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达平衡时,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 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 增大反应物浓度, 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 后,减小反应

物浓度,平衡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 减小反应物浓度, 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 和平衡态 时浓度不相 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 等[我的题]如图所示反应: 我的题]如图所示反应: (g); 3H2(g)+N2(g) 2NH3(g);△H<0 在某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曲线如下。 在某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曲线如下。 时刻,反应从哪个方向开始? (1)t0时刻,反应从哪个方向开始?向什么 方向进行? 方向进行?(2)t1、t2、t3、t4、t5、t6、t7、 t8分别改变的条件及平衡移动方向v正 v逆二、 范例性题组编写的基本原则 1.基本性(针对学科内容而言) 基本性(针对学科内容而言) 基本性 2.基础性(针对学生而言的) 基础性(针对学生而言的) 基础性 3.范例性(追求典型性和代表性) 范例性(追求典型性和代表性) 范例性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解决范 ) 例问题的知识基础。(能学) 。(能学 例问题的知识基础。(能学) (2)习题中呈现的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 ) 有着上位、下位或组合的逻辑关系, 有着上位、下位或组合的逻辑关系,使得已有 的理论得到下位的扩充, 的理论得到下位的扩充,或变为包摄性更广的 规律,使认识深化。(该学) 。(该学 规律,使认识深化。(该学) (3)习题呈现方式尽可能与实际生产、生 )习题呈现方式尽可能与实际生产、 社会热点相联系, 活、社会热点相联系,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 动机。(想学) 。(想学 动机。(想学)三、高三化学教学中复习题分类、整合、 高三化学教学中复习题分类、整合、 创新的操作范式四、让不同复习阶段范例题的价值回归, 让不同复习阶段范例题的价值回归, 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实效 1.高三一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 高三一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 位和开发 复习价值定位在解决“懂不懂”的问题, 复习价值定位在解决“懂不懂”的问题, 通过第一轮全面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 系统化, 化、系统化,模块化[范例组 (1)将过量的 2气体通入 范例组]( )将过量的SO 气体通入BaCl2 范例组 溶液, 判断现象? 溶液, ①判断现象? 加入哪些物质可以产生含硫元素的沉淀? ②加入哪些物质可以产生含硫元素的沉淀? 思考分别运用了SO 的什么性质? 思考分别运用了 2的什么性质?判断沉淀成份 2)判断右图装置中当开关 3)下列六种溶液与SO 作用能否褪色,溶液 通入含有酚酞的氨水溶液中, (4)下列六种

溶液与 2作用能否褪色,若褪色 )将SO2通入含有酚酞的氨水溶液中 判断其实质原因。 判断其实质原因。 最后褪色,判断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 最后褪色,判断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设计实 闭合后电流表能否偏转? 闭合后电流表能否偏转? 验证明。 溶液; 溴水; ①品红溶液 ;②KMnO4溶液;③溴水; 验证明。 判断电极名称, 判断电极名称,写出电极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⑤淀粉碘溶液褪色; 淀粉碘溶液褪色; ④滴有酚酞的 溶液 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 ⑥紫色石蕊试液2.高三二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 高三二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 位和开发 复习价值定位在提升学生的高考实战水平。 复习价值定位在提升学生的高考实战水平。(1)范例题从重知识点的巩固转变到从命题者的视 ) 角审视、分析、评价、欣赏试题。 角审视、分析、评价、欣赏试题。 (2)组题则依据高考在该热点上一般怎么命题?为 )组题则依据高考在该热点上一般怎么命题? 什么这样命题?主要取材在哪些点? 什么这样命题?主要取材在哪些点?学生在该问题上 常犯哪些错误?如何避免等等。 常犯哪些错误?如何避免等等。 编题原则: 条理清晰; (3)组、编题原则:①条理清晰;②重要性和热点问 ) 尽可能暴露学生存在的低级错误; 题;③尽可能暴露学生存在的低级错误;二轮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 二轮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 已分类好的相关高考试题 ↓ 统计、分析命题点与命题方式 统计、 ↓ 选择合适的组题方式 ↓ 编成题组、 编成题组、课堂展示 ↓ 欣赏、评价、小结, 欣赏、评价、小结,提高解题实战水平组题方式一: 组题方式一: 打破原题选项,归类命题点与命题层次, 打破原题选项,归类命题点与命题层次, 体会命题热点,感受自身经常错的点, 体会命题热点,感受自身经常错的点,共 同欣赏好题。 同欣赏好题。[范例 分别判断下列关于 A的说法正确与否? 范例]分别判断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与否? 范例 分别判断下列关于N 说明理由? 说明理由?总结常见的低级错误 1.计算分子数、原子数、 1.计算分子数、原子数、离子数 计算分子数 溶液中, 分子数为N ①1.0L 1.0mol/L HAc溶液中,HAc分子数为 A 溶液中 分子数为 溶液中Al ② 0.2mol Al2(SO4)3溶液中 3+和SO42-离子总数为 NA 室温下, ③室温下,32.0g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的原子数约为2 的原子数约为 NA - 碳酸钠固体中含0.5NA个CO32- ④53g碳酸钠固体中含 碳酸钠固体中含 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⑤0.2 mo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 的盐酸与醋

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 ⑥25℃时,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 A ℃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N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 个OH-离子2.从质量或物质的量计算电子数、中子数、 2.从质量或物质的量计算电子数、中子数、 从质量或物质的量计算电子数 质子数 常温常压下, 重水( ①常温常压下,18.0g 重水(D2O)所含的 ) 电子数约为10 电子数约为 NA 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② 10g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重水( ③ 1.8g重水(D2O)中含 A个中子 重水 )中含N 常温常压下, 氦气所含的分子数为 氦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④常温常压下,4g氦气所含的分子数为 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 ⑤1molCH3+(碳正离子 中含有电子数为 碳正离子 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⑥ 0.1molOH-含NA个质子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NA ⑦0.1mol 8135B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3.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①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② 7.1g Cl2与足量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为0.2NA 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 氢气, ③电解食盐水若产生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 目为2N 目为 A 与足量O 反应生成MgO或 ④1mol Mg与足量 2或N2反应生成 与足量 或 Mg3N2均失去 A个电子 均失去2N 反应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 反 标准状况),反 ⑤Na2O2与H2O反应生成 反应生成 标准状况 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 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NA4.计算化学键数和共用电子对数 4.计算化学键数和共用电子对数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 ①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A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 ②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A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13 ③1molC10H20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NA 白磷中含有共价键总数4N ④31g白磷中含有共价键总数 A 白磷中含有共价键总数 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总数4N ⑤12g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总数 A 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总数 中含有共价键总数2N ⑥0.5mol SiO2中含有共价键总数 A5.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换算 5.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换算 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 ①22.4 L N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A 常温常压下, ②常温常压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 的混合气体 中含分子总数为NA 中含分子总数为 标准状况下, 甲苯所含的分子数为N ③标准状况下,22.4L 甲苯所含的分子数为 A 标准状况下, ④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 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 为2NA 标准状况下, ⑤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 的分子数约为NA

的分子数约为 标准状况下, 氦气与22.4L氟气所含原 ⑥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 氦气与 氟气所含原 子数均为2N 子数均为 A[范例 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与否的判断 范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与否的判断 范例 命题点1 命题点1:卤族元素 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 2: 反应制Cl ①用浓盐酸与 MnO2+2H++2Cl-==Cl2↑+Mn2++H2O + 氯气与水的反应: ②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溶液反应: ③Cl2与NaOH溶液反应: 溶液反应 Cl2+2OH- ==Cl- +ClO- +H2O 电解饱和食盐水: ④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 —+2H O===H ↑+Cl ↑+2OH— 2Cl 2 2 2 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CO2) ⑤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 ⑥氯酸钾中加入浓盐酸命题点2 命题点2:氧族元素 ①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S2- + 2H+ == H2S↑ ②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Cu2+ + H2S == CuS↓ + 2 H+ 溶液通入过量的SO ③Ca(ClO)2溶液通入过量的 2 氨水中吸收过量的SO ④氨水中吸收过量的 2 ⑤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⑥NaHSO4中滴加氢氧化钡至溶液呈中性命题点3 命题点3:氮族元素 ①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Cu + 2H+ + 2NO3— == Cu2+ + 2NO↑+ H2O ②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NH4+ + OH— H2O + NH3↑ ③硫酸铵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钡至过量 ④某溶液加过量氨水命题点4 命题点4:碳酸盐与碳酸氢盐①碳酸钙与醋酸:CaCO3+2H+ = Ca2++CO2↑+ H2O 碳酸钙与醋酸: 碳酸钙与盐酸: ②碳酸钙与盐酸:CaCO3+2H+ =Ca2++CO2↑ +H2O ③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Ca(HCO3)2+2H+ ==Ca2++2H2O+2CO2↑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④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3-+H+==CO2↑+H2O +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 ⑤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 HCO3— + H+ == CO2↑+ H2O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⑥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Ca2+ + OH— + HCO3— ==CaCO3↓+ H2O ⑦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Ca2+ + OH— +HCO3— == CaCO3↓+H2O ⑧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 + OH- == CO32- + H2O命题点5 命题点5:铝及其化合物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①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4NH3?H2O==AlO2— + 4NH4+ + 2H2O ②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 ==Al(OH)3↓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Al3+ + 4OH— == AlO2— + 2H2O ④明矾溶液常用作净水剂 Al3++3H2O==Al(OH)3↓+3H+ 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至SO42-刚好完 ⑤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 全沉淀 ⑥1mol/L的NaAlO2和1.5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 的 的盐酸等体积混 合命题点6 命题点6:铁及其化合物与稀HNO3反应: 反应: ①Fe3O4与稀 Fe3O

4+8H+==Fe2++2Fe3++4H2O 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②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2Fe3++Cu ==2Fe2++Cu2+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③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 + Cl2== 2Fe3+ + 2Cl—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④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Fe2+ + 2Br — + 2Cl2 == Fe3+ + Br2 + 4Cl— 向碘化亚铁中通入少量氯气: ⑤向碘化亚铁中通入少量氯气: 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 == Fe3++2H2O 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 溶液制Fe(OH)3胶体: 胶体: ⑦向沸水中滴加 Fe3++3H2O == Fe(OH)3↓+3H+ +命题点7:有机中的苯酚和醋酸 命题点7 ①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 C6H5O- + CH3COOH == C6H5OH + CH3COO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②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O2 + H2O + 2C6H5O— == 2C6H5OH + CO32—组题方式二: 组题方式二: 从命题热点中寻找学生共性问题与难点, 命题热点中寻找学生共性问题与难点, 中寻找学生共性问题与难点 有针对性的设置层次性问题, 有针对性的设置层次性问题,突破学习 障碍。 障碍。[有机推断大题的命题统计] 有机推断大题的命题统计] 1.结构简式的书写 1.结构简式的书写 2.分子式书写 2.分子式书写 3.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3.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4.有机重要方程式 4.有机重要方程式 5.反应类型判断 5.反应类型判断 6.限制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或判断 6.限制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或判断 7.有机性质 检验、除杂、分离、提纯) 有机性质( 7.有机性质(检验、除杂、分离、提纯) 8.有机计算 8.有机计算限制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或判断 策略:先弄清限制条件下的官能团类别, 策略:先弄清限制条件下的官能团类别, 再分析可能的位置异构 命题方向( 命题方向(点) 一般都含苯环 1.官能团互变( 羧基、酯基和羟基醛的转化; 1.官能团互变(①羧基、酯基和羟基醛的转化; 官能团互变 芳香醇与酚、 醛与酮、烯醇等) ②芳香醇与酚、醚;③醛与酮、烯醇等) 2.位置异构 苯环上位置异构;碳链异构等) 位置异构( 2.位置异构(苯环上位置异构;碳链异构等) 3.常见的限制条件类别 常见的限制条件类别( 位置、 官能团种类, 3.常见的限制条件类别(①位置、②官能团种类, 物质类别、 特征反应、 几个甲基等) ③物质类别、④特征反应、⑤几个甲基等)20xx年 20xx年 相关 物质20xx年 20xx年邻羟基苯甲酸20xx年 20xx年含有苯环; ①含有邻二 ①是1,3,5- ①含有苯环; , , 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取代苯环结 三取代苯; 三取代苯;② 不能水

解;③在稀 不能水解; 构、②与B 有 苯环上的三个 NaOH溶液中 溶液中1mol 限制 溶液中 相同官能团、 取代基分别为: 取代基分别为: 该同分异构体能与 相同官能团、 条件 不与FeCl 发生反 甲基、 甲基、羟基和 2molNaOH发生反 ③不与FeCl3 应;④只能生成两 发生显色反 含有酯基 种一氯代物。 种一氯代物。 应[范例]分别判断下列小题的同分异构体 范例] 从中你可获得哪些规律? 数,从中你可获得哪些规律? (1)C4A的化学式为 5H10O2, 的化学式为C 4 酯H的化学式为 9Cl A + H2O → 醇B + 羧酸 ,若 羧酸C, 分别判断与丁醇、戊醛、 (2)分别判断与丁醇、戊醛、戊酸属于 同一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 能发生银镜反应, ①A能发生银镜反应,A的可能结构有 (3)C5H12O能催化氧化生成醛的醇的 E, 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B D E,E能发生银镜反应,A的可 能结构有 ;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③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A的可能结 构有 ;[O] [O];[范例]1:[05江苏]写出分子式为C7H6O2 范例]1:[05江苏]写出分子式为C [05江苏 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 。 2.水杨酸如右结构: 2.水杨酸如右结构:判断下列 水杨酸如右结构 限制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 (1)[06全国Ⅱ]含有酚羟基和酯基 [06全国Ⅱ]含有酚羟基和酯基 全国Ⅱ] (2)[06浙江]①含有苯环; [06浙江] 含有苯环; 浙江 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 NaOH溶液中 ③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 2molNaOH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 2molNaOH发生反应; 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范例]3:分别判断下列条件下 范例]3:分别判断下列条件下 的同分异构体数 (1)[06江苏]是苯的二取代物,且水解 [06江苏]是苯的二取代物, 江苏 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 (2)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且能与 )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且能与NaOH反 反 能使FeCl3溶液有显色反应 应,能使 (3)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且1mol能与 )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 能与 3mol NaOH反应 反应[范例]4:分别判断下列条 范例]4:分别判断下列条 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 浙江] (1)[07浙江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 ) 浙江 有相同官能团; 不与FeCl3发 构;②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 生显色反应。 (2)[04浙江]①化合物是1,3,5-三取 [04浙江] 化合物是1 浙江 代苯; 代苯;②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分别为甲 基、羟基和酯基组题方式三: 组题方式三: 将各种题型高考优秀综合题的价值重构, 将各种题型高考优秀综合题的价值重构, 全面、 全面、综合地

发挥其最大功效 如:20xx年全国卷Ⅰ第28题涉及如何测定含有 年全国卷Ⅰ 年全国卷 题涉及如何测定含有 NaCl杂质的纯碱的质量分数的实验 杂质的纯碱的质量分数的实验(1)弄清定量实验复习的思维层次、步骤, 弄清定量实验复习的思维层次、步骤,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具体如下:(方法① :(方法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具体如下:(方法①、 需给定装置, 不用提供) ②需给定装置,③、④不用提供)实验方法 ①气体吸收 原题) 法(原题) ②量气法 ③重量法 (沉淀用干 燥或灼烧均 可) 第三层面 实验仪器、技能、原理的 实验仪器、技能、 三层面细节性问题讨论。 三层面细节性问题讨论。 仪器名称(过滤、 分析需测 ①仪器名称(过滤、中和 滴定、 定的物理 滴定、干燥或灼烧需要的 学生书写 仪器); 量,弄懂 仪器); 规范的实 合理的实 ②气密性检查、称量、过 气密性检查、称量、 验步骤 沉淀洗涤、 验方案原 滤、沉淀洗涤、溶液配制 滴定操作; 理 、滴定操作; ④中和滴定 重要装置的作用, ③ 重要装置的作用,误 法 差分析等 第一层面 第二层面组题方式四: 组题方式四: 将各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价值的链接, 将各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价值的链接, 创造性的开发有价值的新习题 (1)能否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中学生要求 的核心知识链接起来; 的核心知识链接起来; (2)怎样选择命题角度以合适的难度考查 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能力。 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能力。A改为高锰酸钾,用于粗略测定居 改为高锰酸钾, 室中甲醛的含量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高考化学习题讲评的策略一、化学习题选编的原则代表性 :最一般、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 ? 针对性:重点、难点、热点、盲点 供需、解惑、补缺 ? 综合性:知识点、结合点、衔接点 ? 灵活性:变换、拆分、串联、引申 多变、多解、多思 ? 整体性:覆盖面、各层次的要求 难易适度、匹配合理化学好题的标准抓纲扣本,符合化学高考要求 ? 在课本上能找到依据,能力要求中等 ? 题目不太难,学生出错率却比较高 ? 容易产生联想和发散,能举一反三习题精品:立意、情境与设问习题定位:学生实际水平、课本基础知识 ? 习题选编: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学生的弱点 ? 习题设计:对比性、阶梯性、灵活性 典型性、多样性 ? 习题讲评:一题多解求异,多题一解求同 重点拔,善诱导,勤反思二、习题讲评的四条原则及时性 ? 针对性把出现的问题归

类排队 找出失误的集中点 分析出错的原因、知识的遗漏欠缺 重点讲评得分率30%~70%的题目 ? 适度性 ? 鼓励性习题讲评的内容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应的知识点 ? 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 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 握的难点 ? 关系到后续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 ? 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习题讲评的内容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出错了 ? 学生掌握知识所处的目标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探究) ? 学生成绩不良的症结 知识方面 思维方面 心理方面习题讲评忌就题论题讲深讲透知识缺陷、能力训练上的问题 ? 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的根源 ? 讲出每类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归纳出一题多解中的最佳方法予以推广 ? 结合典型习题借题发挥(变换、拓展、延伸、提升)习题讲评宜借题发挥改一改:改变提问角度、方式和题型 ? 扩一扩: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 ? 变一变: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 ? 代一代:把某一数据用其它数据替代 ? 反一反:把习题因果关系倒过来 ? 合一合:把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 ? 分一分:把某一题目分解为几个小题习题讲评要体现四个层次讲参考答案 ? 讲解题思路,对同一类型的题目,形成较为规范的信息获取、分析归 纳的方法 ? 讲命题思路,这道题考查的目标是 什么 ? 分析本班学生的“致错因子”,有 针对性地提出堵漏方法三、典型习题的讲评审题——三步审题法 ?逐字逐句阅读题目,明确“已知” 与“求” ?将题目中的信息勾画出来,关键 提示可用特殊符号重点标注 ?综合题使用流程图或将原题分解 成几个简单题来显示题意审题中的“干扰”因素文字干扰,真假不分 ?化学用语干扰,主次不清 ?数据干扰,难舍难分 ?经验干扰,先入为主 ?主观臆断,妄加猜测审题中信息的处理识别背景信息 ?排除干扰信息 ?提取关键信息 ?挖掘隐含信息 ?转化复杂信息三、典型习题的讲评解题——要求一题多解、多变、多问 ?怎么做? ?为什么这么做? ?怎么想到这么做? ?还可以怎么做? ?可怎么变形?三、典型习题的讲评点题——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知识方面 ?方法方面 ?能力方面三、典型习题的讲评变题——变换习题的形式、立意 ? 改变原题中的“已知”或“求”的某一内容 ? 交换“已知”和“求”的内容 ? 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已知”或“求” ? 改变题型 ? 把题目分解为若干小题 ? 与其它题目串联或并联 ? 多变 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变题四、习题的讲评方式综合讲评:注意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 专题讲评:抓住学生中一两个主要问题 结合有关的知识 ? 典型讲评:选出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 的习题,用典型来指导一般四种类型的讲评教师设疑,学生求是的诊断性讲评查“病情”,找“病源” ? 求新求活,典型解剖的发散性讲评 借题发挥 ? 注重内涵,讲究过程的探索性讲评 针对“开天窗” ? 开拓外延,掌握规律的外延性讲评五、习题讲评要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归类讲评习题中的知识点、化学思维方法 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相关的知识 学生习题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 ?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热情鼓励六、习题讲评要围绕三个层次1.对知识的诊断与讲评 ?只从字面上理解概念和规律 ?对概念理解不全面 ?对概念、原理的应用只停留在书 本的几个例证上 ?只注意到知识的共性2.思维方法的诊断与讲评 ?考虑不周,挂一漏万 ?思考不深,步入误区 ?思维紊乱,表达疏漏 ?判断不准,推理不严 ?“双基”薄弱,不会分析思维不活,缺乏机智 ?思辨不清,误入圈套 ?撇开条件,游离题外 ?缺乏辩证,方法机械六、习题讲评要围绕三个层次3.心理上的诊断与指导 ? 顾此失彼,解题不完整 ? 粗心大意,不注意细微差别 ? 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 思维抑制,力不从心(怯场心理、焦虑 太重、期望过高)七、易题错解的心理因素剖析麻痹型失误 ? 情景性迷惑 ? 强信息干扰 ? 行进性遗忘 ? 熟练性诱导八、提高思考水平的几点做法解剖典型错例,追溯误区,弥补思考缺陷 ? 举一反三,变通求活,优化思考方法 ? 开拓外延,探索规律,促进思考发展 ? 互换角色,共同探讨,挖掘思考潜力九、习题讲评要引发学生反思1.对知识的反思 ?解决问题需要哪些知识 ?自己的认知结构是否完备足以解决 这类问题 ?通过解决这类问题,新建了哪些知 识的联系2.对策略与方法的反思 ?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蕴涵了什么样的规律 ?思维活动中策略的选择是否合适 ?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 ?这道题的解法还适合哪种情境3.对解题活动中情绪状态的反思 ?动机 ?情绪 ?成功体验谢谢大家, 请提宝贵意见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