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拉格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入户走访调研情况汇报

宝拉格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入户调研走访情况汇报 新宝拉格镇党委:

本次调研走访活动由联合党委牵头,共9个单位18人入户调查,从4月10日至4月16日,共调研走访宝拉格社区居民521户。宝拉格社区共有居民643户,其中67户入住廉租楼,由所在社区入户走访调研,有21户居民搬迁外地(房在人不在),有8户居民搬迁至牧区,有26户在异地长期务工,实际入户调研走访521户,入户率100%,达到了全覆盖的要求,现将调研走访情况汇报如下:

在学习方面,送学到家;向入户居民发放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习资料、反邪教宣传读本共1000余份。向16户党员家庭发放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书籍16本。在征求意见方面,发放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表521份,矛盾纠纷排查入户登记表521份,收回521份,征求意见有七个方面,其中共性问题有社会保障(28条)、环境卫生(14条)、市政建设(13条)、进城牧民(21条)相关问题共76条。个性问题有户籍安置(3条)、申请就业(1条)、工资拖欠(7条)问题共11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社会保障方面

1 申请低保 (反映人:王月成、罗布桑、郝荣、陈剑、张有贵、贾义、方桂明、陈德永、张宽、刘瑞、霍恩明)

2 申请廉租楼(反映人:张有贵、赵军、张俊、宋桂英、

王国栋、高道龙、任桂花、高阮富、高峰、刘瑞、王学国) 3 重大疾病申请救助(反映人:王玉、靳文、额尔登巴雅尔、樊存亮、金双龙、王录)

二、环境卫生方面

1 大理石厂污染居民生活环境严重(反映人:赵英祥、彭生育、彭生长、王亚东、宋兵、兰树成、薛佃军、李登军、常存俊、李登林、杜金兰)

2 生活环境脏乱差(反映人:常存俊、高道龙、赵斌)

三、市政建设方面

1 公共厕所损坏严重年久失修(反映人:周国栋) 2 住宅工程不能按时交付(反映人:其木格)

3 工程质量监管有待加强(反映人:李斌、陈美云) 4 危房修理(反映人:马志军、张俊)

5 解决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反映人:马志军、姚宝库) 6 解决居民生活区夜间照明(反映人:白乙拉、贺培山) 7 因原职中大院积水不能顺利排出都渗入地下,在大院西侧家属区形成水道,对家属住房损坏严重,希望上级领导核实解决。(反映人:陈桃、张雄、郭红宝)

四、工资拖欠方面

1 拖欠打工工资 (反映人:吕林、姚宝库、郝建国、高世爱、李斌

2 20xx年开始扣发420元/月的工资至今不明真相(反映

人:史振礼、方宝山)

五、户籍安置方面

1 申请落户新镇(反映人:陈继富、罗进玉) 2 子女成家申请分户(反映人:白洪龙)

六、申请就业方面

申请就业(反映人:满都呼)

七、进城牧民方面

1 牧民退休工资低于牧民低保 (反映人:马耀山) 2 申请重大疾病救助(反映人:戈金)

3 草场纠纷(反映人:娜仁格日勒、巴图巴雅尔、乌云其其格、巴图巴雅尔)

4 申请草场补贴(反映人:乌云赛)

5 申请学生补贴(反映人:张玉琴、乌云其其格、巴图巴雅尔)

6 申请低保(反映人:莲花其其格、乌兰花、呼日乐巴特尔、薛旺)

7 申请进城打工补贴(反映人:乌兰花)

8 申请廉租楼(反映人:斯琴毕力格、苏乙拉、李树美、斯布格扎布)

9 申请户籍安置(反映人:樊建新)

10 进城打工多年,牧区住房损坏严重,现希望旗政府给予项目帮扶,返乡养牧。(反映人:巴拉吉尔尼玛)

社区居民对我旗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结果汇总如下:

好:410

较好:93

一般:17

较差:1

八 社区通过社情民意征集到的信息(共16条)

1 因本人于20xx年来镶黄旗搞机械租赁,从旗政府工地到各个开发商的工程,如蒙中工地到蒙幼儿园工程再到白音小区,还有各个开发商的工程,本人的机械都参与了大量的施工作业,现机械作业队已达到一定规模,我想成立一个机械租赁公司,特申请公司用地(大约20亩地)请上级批复。(反映人:赵延)

2 进城牧民是否继续发放进城务工补助。(反映人:朝鲁孟)

3 今年打工把手受伤,做手术不成功,今年还想从新做手术,因为家里困难,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希望旗委给予帮助。(反映人:尚中明)

4 住房已成危房底下有备战时期的地道,工资不高,申请廉租房。(反映人:史振礼)

5 退休工资少,仅够老两口维持生活,住房已成危房,希望申请廉租房。(反映人:张德祥)

6 进城牧民申请廉租楼。(反映人:乌云其木格、刘玉金)

7 住房已成危房,申请维修。(反映人:张志林) 8 妻子残疾申请低保救助,巴音塔拉镇。(反映人:王云)

9 无劳动能力,退休工资少,申请低保。(反映人:温利)

10 退休工资少,申请救助。(反映人:罗占斌) 11 生活困难,无固定职业,申请低保。(反映人:宋军)

12 申请廉住房。(反映人:高道龙)

13 我们饲料基地的人们一无草场,二无牲畜,我们在没有办法情况下进城打工,是否有帮扶措施?(反映人:石生选)

14 本人在黄旗常住,户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为有一个快高考的儿子,也不准备回老家,想在本旗安家落户,希望解决户口安置。(反映人:高世爱)

15 女儿研究生毕业后是否政府有就业优惠政策,社区文化体育设施还要完善一点。(反映人:繆汉兵)

16 我现在从事机床加工,机械维修,常年常年可解决10人就业问题,可因场地小日常维修作业受到影响,也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想向上级申请一块空地建修理厂。(反映人:董利峰)

宝拉格社区联合党委 20xx年4月17日

 

第二篇:下城区社区教育调查报告

下城区社区教育调查报告

余利平  倪导

一、受访者个人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来自下城区的仙林社区、中北社区、环西社区、凤麟社区和安吉社区的500户家庭,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9份,其中有效问卷471份,有效率为84.2%。受访者中男性占39%,女性站61%。受访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有52%处于温饱型水平,31%处于小康水平,17%处于宽裕水平。受访者中57%属于下岗工人,下岗者中与37%表示最乐意从事社会(社区)工作,26%最乐意从事个体经营,有25%最乐意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年龄分布见表16

二、受访者个人教育状况:学历越低和越高的受访者都表现出对自身学历的不满

通过对表13的数据分析,在四个所受教育程度选项中属最低学历段“初中”的受访者对自身的学历程度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最低(只占6.6%),而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比例最高(占60%);学历段属“大专”的受访者是四个学历段中对自己学历程度表示满意比例最高的(占44.4%),同时也是对自己学历程度表示不满的最低学历段(占18.5%);学历属“本科”的受访者没有人表示对自己学历“很满意”和“很不满意”,认为自身学历“一般”或“不太满意”的占八成;可见越低(初中)和越高(本科)的受访者都倾向于对自身学历表示不满,反而学历处于大专的受访者更容易对自己的学历表示满意,显然大专学历是个人自身学历进一步提高的一个心理坎,同时也说明低学历者(初高中)和高学历者(本科及以上)在各自的工作环境中面临着比大专学历者更高的提


升学历的压力和动力。

市民通常希望达到比现有学历更上推一级的学历:受访者中有53%得人希望达到大专学历,31%的人希望达到本科学历,在25—45岁受访者中学历达到大专的占38.46%,达到本科的占30.77%,希望达到本科学历的达38.46%,硕士学历的达2.56%,博士学历的达12.82%。通过对“接受教育程度”和“希望达到学历程度”的数据观察,居民通常希望达到比现有学历更上推一级的学历,比如现有为高中学历的人更希望达到大专学历。

市民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同较高,大多数人希望获得价廉质优的教育:有31%的受访者认为本城区的高等教育机会“很多”或“比较多”。在被问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形式和所承受费用时,见表14、表15

看来受访市民对各种继续教育形式是各有各的偏好,尤其对现代远程教育这种较新教学形式的认同较高。

看来受访者在自身继续教育的年费用投入上不够积极,大多数人希望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多更高的教育。

三、受访者对本城区社区教育现状的认识

了解市民所在城区的社区教育基本状况和市民对其的看法及支持,有利于社区大学的正确定位和各级社区教育办学机构的分工合作。

本地区的社区学院组织针对市民的教育活动还不够:有78%的居民表示所在社区有市民学校,70%的居民知道本区建有社区学院,但其中参加过社区学院学习的居民只占36%,看来社区学院的教学活动与市民的学习生活的联系还不是很多。同时仅有35%的居民认为所在街道不存在教室、教学设备、图书馆、文化馆等社区教育资源过剩现象。 

有些居民甚至将本区社区学院归为社区教育资源过剩。

有25%的市民知道自己所在小区住着具备一定专业授课能力而赋闲在家的人,有的甚至注明了姓名和职称的个人情况。


市民把自己所关注的内容作为社区教育内容的首选:分析图6可知,“认为社区教育主要内容有哪些”的所选人次居于前三项的分别是“卫生健康教育”(21.25%)、“法律知识教育”(20.45%)、“文化教育”(16.29%),这同居民“愿意参加哪方面学习”的所选人次居于的前三项是相同的,“卫生健康教育”(20.55%)、“法律知识教育”(18.18%)、“文化教育”(20.55%)只是具体的选择比例有些许变化,这说明居民对哪些教育内容认同就越倾向于将这些教育内容作为社区教育的首选。                                                                             

图6

市民对社区教育形式的认识更多局限在过去居委会所搞的活动,近七成的人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普及不看好:居民更认同“短期培训”和“组织特色活动”,所选人次都达到23.31%。受访居民对本地高等教育普及程度31%认为“很高”或“比较高”,55%认为“一般”,14%认为“比较低”或“很低”。

在经济和教育的良性循环互动中,有助于社区大学加快开展高等教育的步伐: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市20##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9.57万人,占7.63%。这几年随着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会有较快提高,这一点受访居民也明显察觉到(见表12)。列联表分析,认为本城区接受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才算比较合适的占74%的受访者。同时认为应达比例是“7%--8%”(停留在我市20##年水平)受访者中有五成对本城区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感到满意,有五成感到一般,没有人认为不满意。而认为应达比例是“15%以上”的受访者中只有31.3%的人对本城区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感到满意,有69.7%的人认为一般甚至表示不满。显然认为本城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低的人越容易对本城区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感到满意,相反认为本城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高的人越容易对本城区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感到不满,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自身文化素质提高的内需外求将越来越高,随着高文化素质人口比例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更迫切,会更加要求加快高等教育普及步伐,在这样一个经济和教育的良性循环互动中,社区大学开展高等教育将有日益扩大的需求市场和坚实民众高支持的基础。


四、社区大学(社区学院)与社区教育

我市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建设,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通力配合下正在快速推进。各类社区教育资源在整和、优化,我市现已有下城区、上城区、萧山区三所社区学院,江干区、西湖区、拱墅区也已出台了社区学院的筹建规划。一方面,在政府的扶持之下社区教育机构(社区教学点、社区学校、社区学院、社区大学)快速成长,随之产生社区教育内容将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对象是某一地区的民众(市民),那么民众对井喷式发展的社区教育更倾向从哪些方面接受,对社区教育抱有怎样的认识和期待呢,我们仅从有利于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功能定位的角度设计了一些问题。

1、关于社区大学的影响力

市民对社区大学组织的教学活动表现较高的参与度:有53%的市民表示知道杭州社区大学,47%的居民表示不知道。通过列联表分析可以看出(见表1):知道杭州社区大学的居民中有84.9%人表示很愿意、比较愿意参加社区大学的学习,不知道的居民中有76.6%的人表示很愿意、比较愿意参加社区大学学习,这说明:尽管社区大学还没有实质性的走入我市居民的学习生活中,但在居民中已然形成了一种对社区大学的相似性共识,以至于知不知道社区大学,居民直接表现出的
参与性没有多大差别。

市民认为社区教育应在专业化的教育机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组织下推动:有90%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区的社区教育活动需要社区大学提供协助与指导,9%的受访者摸棱两可,认为不需要的只有1%的人。在问及社区教育的组织者应该是谁时(属多项选择),有66%的居民认为应该是“社区大学(社区学院)”,46%的居民认为是“党政机关”,24%的居民认为是“社区”,认为是“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只有15%的居民,显然社区教育的前期发展虽然政府行为功不可没,但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市民更认为社区教育应该在专业化的教育机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组织下推行,这使得在杭州电大基础上建立的社区大学能得到更多的市民认同。

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建设,必将成为推动我市社区教育发展的主动力,那么广大市民对此必要性的认识与我们在平时理论宣传方面是否有异同呢?

社区大学要起到符合市民自身需求的教育功能:由图1可以看出,有64.39%人次选择了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符合广大市民自身学习需求”、“学以致用,便于就业”、“有利于个人学历提高,知识获取”三项,只有35.61%人次选择了政策性较强的“符合创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政策”和“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见社区大学能否符合广大市民求学上的切身利益,将决定市民对社区大学存在意义的看法,而非宏观的、背景趋势方面的理论说教。这在被访问者被问及“社区大学应该为市民做那些事情” 所做的选择结果上也有所表现:分别有69%和64%人次的被访者认为社区大学应该满足“市民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需求”和“市民提高自身生活情趣方面的教育需求”,而认为社区大学应该成为“市民与政府联系的正常渠道”和“配合作好社区管理工作”的被访者只占43%和52%,市民真正重视的不是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政府相关教育管理职能的延伸,而
是其作为一所社区教育机构所应起到的关系市民自身需求的教育功能。

在社区大学学习的方便和价廉是对市民的最大吸引力。杭州社区大学是在杭州电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杭州电大在兴办远程开放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自考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方面所积累的经验、设备、师资,结合社区教育特点和发展,社区大学将在社区教育领域发挥出强劲的吸引力。据调查显示(见图2):居民认为社区大学能“就近提供学习机会并且学费相对低廉”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有74%人次的居民持这样的观点;其次,有47%和46%人次居民认为社区大学“学制灵活”和“高等教育门槛低”也具有较强吸引力;而把社区大学能“为学习者提供获得其他高校文凭的途径”、“课程应社会需求设计教学”、“教学灵活”作为社区大学吸引力的分别只有33%、

26%和21%人次,远低于前三项。


2、社区大学教育功能、形式、管理

市民认为社区大学教育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社区大学要能很好的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服务,起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就有必要同市民的看法想符合,调查显示,市民最关注的前三项社区大学教育功能分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初高中阶段补偿教育”,所选择人次分别是20.03%、17.71%、14.39%,后四项依次是“成人教育”12.92%、“普通高等教育”12.55%、“生活艺能教育”10.07%、“转岗培训”10.33%,所选人次均达到10%以上,差别不大。看来,居民在认为社区大学应该有多功能教育特性之外,希望社区大学在技术类教育培训和中等补偿教育方面有所侧重。

市民对社区大学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抱有很大的希望。随着近年来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调动了广大市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社区大学作为市民的大学应该在高等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显示(见图3):


涉及到社区大学应该提供何种高等教育形式的选择,有45.51%选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39.52%的人选择“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升本科的转学教育”,直接选择“本科教育”只占14.37%,选择“研究生教育”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0.6%。显然随着我市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相对于社会技术产业的发展,高级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的确有所欠缺,正是这方面人才日趋供不应求,市民的选择反映出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偏重,而对社区大学能否提供良好的本科教育受访者还是持审慎的态度。

    市民对现代教育管理模式认同率较高。图4数据表明,受访者对社区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态度显然没有受传统模式的束缚,有60%人次的人选择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50%人次受访者选择“入学从宽,毕业从严”,42%人次受访者认为教学上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居民对现代教育管理模式的认同显然有利于社区大学利用电大已有的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和教学形式。


3、对社区大学的期望

市民对社区大学从事高等教育有信心。社区大学以在市民中推动普及高等教育为己任,这在功能上与普通高校有重合,对此市民的看法如何呢?(见表2)

    显然受访者将社区大学相对“教学形式更灵活”和“能就近入学”作为首选,可见市民对未来社区大学在高等教育上的表现是有信心的。

社区大学应得到国家法律支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社区大学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努力提高市民认可度,使社区大学真正焕发出兴办社区教育的活力。

数据表明(见表3),“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得到国家教育部认可”、“社区教育得到国家立法支持”三项是被访者认为社区大学应该着重努力的方向。

市民通过参加社区教育重视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市民参加社区大学学习,都是怀有提高自身某些方面能力的学习目的的。

表4说明市民比较关心的是“自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能力”的提高,而现在十分提倡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却排在后面。这可能与现在大多数工作领域仍比较重视个人循规蹈矩单兵作战的工作能力,而对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的能力要求不高造成的。


    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大多表示要珍惜在社区大学的学习机会。我们设置了5个选项,但对于“4随便对付”、“5不会努力”两个消极选项,没有一个受访者选择,总共有85%的受访者选择了“一定努力争取”、“尽量努力争取”的积极态度。

    观察图5可知,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绝大多数均表示要珍惜社区大学所提供的提高自己学历的机会,虽然只有41%的受访者对自己已有学历程度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显然受访者还是比较看好社区大学将会有的教学效果的。

市民希望通过社区教育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中年人接受社区教育的积极性比较高。社区教育是一种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理念,是终身教育理论的载体和基础,了解居民对参与社区教育的合适年龄与在继续教育上愿意投入时间的认识,有利于与对社区大学的功能定位、对外宣传和灵活办学作出有意思考。


观察列联表5可知:认为接受社区大学教育的合适年龄段是“30—55”岁的占49%的人,是“终身”的占41%的人,而选择“18—28岁”、“55—88岁”的总共也只有10%。选“30—50岁”的人把自身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段主要投向“双修日”(占40.8%)和“节假日”(占28.6%);选“终身”的人把自身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段主要投向“下班后”(占36.6%)和“双修日”(占41.5%);可见选“30—55岁”和“终身”的人把大多数票都投向了“双修日”,而事实上有占总被访人数41%的人积极认为应该在“双修日”接受继续教育,其次是“下班后”占25%,而选“全日制”的最少只占14%。可以这么说,除了41%的人接受了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观念外,有近五成的人认为社区教育应该主要面向中年人,这是受以往社区教育过分关注青少年和老年人,而忽略了那些面对较大工作压力和激烈竞争环境,急需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学历的中年人有关。有近七成的人认为接受社区教育应该在“下班后”和“双修日”,可见大多数人是希望工作、学习、生活三不误,能够合理配置,这也体现了市民希望真正提高生活质量的态度。

市民普遍欢迎高质量的社会生活课程。基础英语、电脑基础、保健、绘画、书法、摄影等陶冶性情,培养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课程以前主要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现在将其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经济承受意愿怎样呢。

分析表6可知,占总被访人数六成以上(61%)表示“很愿意”或“比较愿意”自费参加社区大学开设的社会生活课程,有近三成的人(29%)表现了很一般的参与性,这些是需要通过宣传争取的对象。认为自己每学期在学习社会生活课程上只能承担“50—60元”费用(所提供选项中最低的费用)的人占近七成(69%),能承担“70元以上”费用(所提供选择中最高的费用)的人占近24%,显然受访者在课程费用承担上态度出现明显两极分化。通过数据分类发现,表示能承担70元以上的受访者,都没有对社区大学所开设社会生活课程的消极意愿,即都没有选择“不太愿意”或“不愿意”两个选项,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表现出了“很愿意”或“比较愿意”的积极意愿,同时选择最低承担费用的受访者中也有五成以上表现出积极意愿,可见高质量的社会生活课程在居民中受到较普遍欢迎的。


    4、社区大学教育功能延伸

市民希望社区大学能够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前面的数据以显示,有90%的被访者认为社区大学应该对居民生活小区的社区教育活动提供协助与指导,我们选取了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学校(教学点)、社区绿化工作和服务学习型企业这四个居民比较关心的方面进行数据统计:

可见社区居民对社区大学在党建工作很多方面还是寄予很大希望的。

可见社区居民更希望社区大学能够在师资和教学场地上援助社区学校(教学点),能积极为社区学校(教学点)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重视。

   可见社区居民很希望有一支维护社区绿化的志愿者队伍,加强对社区环保的权利和责任的宣传教育。

可见有六成以上的居民从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现实出发,认为社区大学对企业的工作应该着重在员工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两方面,绝大多数居民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内涵。

通过这份调查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历越低和越高的市民都表现出对自身学历的不满,大部分人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普及不看好,大多数人希望获得价廉质优的教育,而在我市经济和教育的良性循环互动中,有助于社区大学加快开展高等教育的步伐。同时市民认为社区教育应在专业化的教育机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组织下推动;对社区大学组织的教学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认为社区大学要起到符合市民自身需求的教育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市民对社区大学社区大学从事高等教育有信心,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抱有很大的希望;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大多表示要珍惜在社区大学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中年人,重视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希望社区大学能够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一方面能够反映一些我市社区教育的状况和不足,我市市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期望;另一方面也能对我们社区大学今后的工作有所参考和促进。

[作者简介]余利平  女  杭州电大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倪 导 男 杭州电大社区教育处研究实习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