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自评报告

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自评报告

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由《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案例研讨》、《外国行政法》三门课程组成。其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已于20xx年通过学校重点课程验收。本课程群建设旨在通过对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教学手段的先进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到行政法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从国内行政法学理论到国外行政法学理论,从理论讲解到案例教学,使得整个行政法学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更具系统性。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行政法学课程组通过分工合作,有组织、有步骤的完成了课程群建设的预计目标。教学工作各个环节整体得到优化,促进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改善了课程教学条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对两年的课程群建设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条件

(一)教学大纲

20xx年法律专业开始招生后,在法学院领导的主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院确定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品德和尚法精神,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法律实务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法律适用能力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围绕“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小组经过反复讨论和广泛而深入地交流,制定或修订了既能反映本课程群在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又能体现普通院校法律专业的特点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的各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大纲》、《行政法案例研讨教学大纲》、《外国行政法教学大纲》。

各课程教学大纲除对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等予以详细的阐释外,还对每一章节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来说明教师在讲解时应当注重的侧重点和学生应当达到的程度,较好的指导了教学工作。本课程群三门课程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课程组能够根据各课程的不同情况,在教学大纲的制(修)定 1

过程中尽量突出课程特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大纲》侧重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的知识的传授,《行政法案例研讨教学大纲》侧重行政法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外国行政法教学大纲》则侧重研究视野的拓宽、理论素养的提高。三门课程紧密衔接,旨在使学生行政法学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材

本课程群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是“经典、优秀、实用”,选择最经典、最优秀、更加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的教材。因此,我们选用了应松年教授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xx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xx年版)、杨建顺教授主编的《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作为本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指定教材,以适应我院目前本科教学的需要。

行政法学课程组汇集了大量行政法书籍、法条、案例、练习题供学生参考阅读,并在每次开课前发放参考书目目录供学生选阅。课程组还汇集了20xx年到20xx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考试题库,并对其做详细解释,将司法考试内容纳入教学。

此外,本课程组老师还积极参加相关教材的编撰工作,如邹玉政老师参与了江苏省精品教材《行政法学》(刘旺洪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的编写,邹玉政、张浪老师参编的《行政法学》即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群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均已形成详实的教学讲义,时机成熟时可整理出版。

(三)教学设备

《行政法学》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本校两个校区的多媒体教室基本能够满足该课程教学的需要;学院教研室、办公室配有足够的电脑、网络接口、复印机、打印机和多媒体播放设备,能够满足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集体备课、试讲的需要;学院的模拟法庭、实习基地基本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校、院为该课程建设和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经费,基本能够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学校图书馆及法学院的藏书、主讲教师的私人藏书以及图书馆征订的《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中外法学》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核心期刊,为教学和科 2

研提供资料保障。

近年来我们自己制作了课程群所有课程幻灯片,在课堂教学中一直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深入浅出地说明难点,讲清疑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除了上课使用的幻灯片外,每位主讲教师都有相关课程讲义或备课笔记,内容充分翔实,并随时根据法律的更新进行修订。

二、教学状态

(一)教学文件

行政法学课程组在严格执行校、院各项教学文件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群建设的具体要求,对本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档案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充实、完善。行政法学课程群各课程均已制定符合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有特色的教学大纲;考试课程有科学、规范、合理的并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考试大纲》,考查课程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每门课程均已形成体系较为完整、内容丰富、结构规范的教案或讲义;每门课程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详细规范的教学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教学日志、作业批改记录、试卷分析均能规范操作、妥善保管;编制《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实施规划》,确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步骤。

各类教学文件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本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

1、教学态度与教书育人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每位教师能够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耐心答疑,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利用课前、课后积极主动地去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言语举止上做学生的表帅,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效果明显。在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欢系实际的能力,以及严谨的作风和求实的精神。近年来,课程组所有老师均受到不同层级的表彰。其中邹玉政同志被表彰为“系级教学标兵”,季秀平同志被确定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张浪同志被表彰为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蒋明华同志被表彰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3

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及其关联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本课程组成员能够清晰认识教学内容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关系,能够坚持做到按教学大纲授课、教学容量适当、基本理论正确、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并适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变化更新教学内容。

本课程群三门课程是一个密切联系、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14门核心课程之

一。该课程由导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以及行政监督与行政救济法律制度四编组成,重在对我国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的知识的传授,《行政法案例研讨》则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重在培养学生行政法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而《外国行政法》则有助于学生研究视野的拓宽、理论素养的提高。

3、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运用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群老师在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体系完整、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楚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深入浅出、灵活多样、促进思维、强化能力培养、充分利用教具及各种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法庭、专家讲座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这既丰富了课堂专业教学的内容,又扩大了学生法学专业的研究视野,教学效果良好。

4、重视教学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行政法学课程组全体教师十分重视教学信息反馈工作,除认真听取、分析学校学生测评、同行测评、校院视导组听课的反馈意见外,还努力从其他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如:从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从学生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从学生的书面作业及试卷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从课后征询学生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与“学”的协调性;从与毕业生及实务部门的交流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4

5、教学效果

课程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过程规范,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要求对待每个教学环节,认真授课辅导,认真批改作业。两年来课程组全体成员均能完成或超额完成额定工作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课程组成员的整体教学质量,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坦诚地交换意见,达成三个方面的考核指标:一为利用期中教学检查及校院教学评优的机会,由同行从教师角度进行测评;二是由所教学生从学生角度进行测评;三是由毕业学生测评。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专家、学生和同行的测评结果表明,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小组成员的教学质量过硬,态度认真,教学方法的运用比较恰当,所授课程均受到专家、学生、同行评价一致好评。季秀平老师、邹玉政老师曾先后获得系级教学标兵荣誉称号,季秀平老师、邹玉政老师曾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法学院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法学院毕业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司法考试中均取得了不俗成绩。仅以2010届毕业生为例,在全院150余名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18人、考取公务员44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近40人。

课程组成员还带领法律系社团法律先锋社、法律服务社深入基层进行法律服务,开展法律咨询和援助,这些都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法律系作为主力,代表淮阴师范学院参加淮安市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获得一等奖。学生自发组织的刊物《法苑新苗》自开办以来已经承办5期,为法律系学生的学术创作提供了一个练习的场地。

(三)教学改革

在本课程群建设启动之初,课程组即制定了行政法学课程群教学改革方案及实施办法,用以指导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形成了“强化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在培养能力”的教学特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我国行政法虽然无统一的法典,但其基本制度均由成文法构成,不宜骈弃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而应在发挥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授、教师提问、学生试讲、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行政法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能够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该课程的整体脉络与知识结构,与 5

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具新颖性和趣味性,能更多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行政法学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各课程的不同特点,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有所侧重,例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行政法案例研讨》实证教学法应用较多,而《外国行政法》则更多运用比较分析教学法。同时,我们还编制了各相关课程的课后习题集、参考书目及参考法律法规汇编,供学生课后研读,以期逐渐形成课内课外协调一致立体化的基础知识学习体系。

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应用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举措包括:法律文书制作训练、案例研讨、观摩审判和模拟法庭教学、邀请校外实务部门的专家授课、教学实习等。学时的安排采取固定教学课时与课外及假期相结合的形式。

(四)考核制度

考核方式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考试目的上,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从“重书本知识”转向“重实践创新”,在考试中增加能力考核的比例;在考核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运用多种手段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本课程群各课程的不同性质,课程组制定了不同的考核办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是考试课程,学生总评成绩构成为:平时作业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期末闭卷考试实行考教分离,为此,课程组建设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试卷库,共十二套试题。在任课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任意抽取试卷进行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行政法案例研讨》、《外国行政法》是考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主要由平时作业成绩构成。但在作业形式的上,小论文、案例解析等作业形式被广泛应用,以适应社会对应用性法律人才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法条掌握情况的强化训练,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三、师资队伍

本课程组共4名成员,课程群建设之初,课程组仅有一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课程建设2年来,有2名讲师晋升为副教授。目前本课程组主讲 6

教师中正副教授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建设初的50%上升至100%。课程组教师中,40—49岁教师3名,30—39岁教师1名,平均年龄为40.5岁,年龄结构比较合理。课程组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数达100%。而且,本课程组教师中有三人具有律师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占75%,能够满足课程群实践教学的需求。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与发展,行政法学课程群已经拥有一支年富力强、高职称、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地位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学术梯队。

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课程组将根据校院师资队伍的整体规划,有计划地在挖掘内部潜力的基础上引进若干学术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使得课程组教师结构更趋合理。

本课程群全体教师秉承教学是教师第一要务的理念,所有高级职称教师均能坚守在教学第一线,高级职称教师上课率为100%,有效地保证了本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目前课程组季秀平、邹玉政同志正在承担院教改课题《》。邹玉政同志在20xx年被评为系级教学标兵。

《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小组成员中有行政法学专业博士1人,民商法学学专业博士1人,行政法学硕士2人。其中有三位同志主讲过《行政法学》相关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同行和学生的普遍肯定;季秀平教授虽未直接从事《行政法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行政法学与民商法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启动以来,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年来课程组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CSSCI期刊6篇,其他核心期刊2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5项。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应本课程组提议,法学院还聘请杨海坤教授、刘旺洪教授、艾永明教授、黄学贤教授等知名行政法专家为我院行政法学兼职教授,定期或不定期为我系学生开展专业讲座。

四、课程特色

7

《行政法学》重点课程群建设体现了常规建设与特色建设的统一。本课程群的主要特色是紧紧围绕应用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在培养能力”。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体系完整。《行政法》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其教学内容以中国行政法治的基本状况为核心,对我国重要的行政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如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行政行为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中国行政法的基本制度,熟悉行政法治的基本状况,并初步掌握行政法治实践中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行政法案例研讨》以典型案例作为思考线索和研讨样本,内容涉及当代行政法的基本方面,包括:行政法的概念、特征、作用、法律关系、历史脉络和基本原则,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以及受委托组织、行政相对人等方面的知识;行政主体的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的内容,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和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行政裁决和行政仲裁等行政司法行为,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规划等新型行为方式,以及行政程序法制的有关内容;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制约和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予以法律救济,包括监督行政法制、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等,旨在通过具体案例深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架起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外国行政法》主要介绍行政法治发达的西方主要国家的行政法,包括外国行政法引论、英国行政法、美国行政法、法国行政法、德国行政法和日本行政法等,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行政法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外国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的构成以及法运作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有助于学生研究视野的拓宽、理论素养的提高。三门课程紧密衔接,从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到行政法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从国内行政法学理论到国外行政法学理论,从理论讲解到案例教学,使得整个行政法学课程体系更加完整。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我国行政法虽然无统一的法典,但其基本制度均由成文法构成,不宜骈弃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而应在发挥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 8

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授、教师提问、学生试讲、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各课程的不同特点,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有所侧重,例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行政法案例研讨》实证教学法应用较多,而《外国行政法》则更多运用比较分析教学法。同时,我们还编制了各相关课程的课后习题集、参考书目及参考法律法规汇编,供学生课后研读,以期逐渐形成课内课外协调一致立体化的基础知识学习体系。

在行政法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能够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该课程的整体脉络与知识结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具新颖性和趣味性,能更多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行政法学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应用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内容包括:(1)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社会实践。由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领域的许多理论与制度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我们不定期经常组织学生深入到实务部门进行专题社会实践。通过这些专题社会实践,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2)案例研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解决法律案件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研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案例,将法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案例问题之中,提高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3)观摩审判和模拟法庭教学。利用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淮阴区人民法院等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一些重大疑难的案件。旁听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并要求每位学生写旁听报告,同时,对旁听案件,又组织学生模拟演练,并使模拟法庭经常化。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法庭组织能力、法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能够锻炼学生在实务操作中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这些训练,更加熟悉了法庭的程序,提高实务操作能力,使理论知识得到了细化。观摩审判和模拟法庭教学的采用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9

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邀请校外实务部门的专家开讲座。设计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使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专家把他们在实务操作中的一些宝贵经验介绍给学生,把实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了解实务中的操作经验和关键问题。这种方式学生十分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有机会与实务界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实务经验的积累和热点问题的理解很有作用。(5)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通过辩论赛训练了学生的口才,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锻炼了胆识,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7)毕业实习。法学院每年都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我们制定了可行的实习计划,并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实习。通过实习,学生得到了锻炼,熟悉了实务工作。通过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实务操作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了办案能力,为迅速适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以课程群建设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把握行政法学科发展的动向和最新成果,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师资引进与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力争在5年内将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方面的建设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