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短焦距镜头的概念和分类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短焦距摄影镜头的焦距较短,在电影摄影和图片摄影中又被细分为超广角摄影镜头普通广角摄影镜头两类。一般把35mm电影摄影镜头系列中焦距自9mm至20mm的镜头,135相机图片摄影镜头系列中焦距自17mm至21mm的镜头(视角大于90度的非鱼眼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在35mm电影摄影中,把焦距等于或大于24mm,而又比40mm标准镜头距短的摄影镜头称为普通广角镜头。

短焦距摄影镜头的最近调焦距离一般比其他镜头近得多,例如可近至0.25米至0.3米处。

短焦距摄影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介于标准镜头与长焦距镜头之间,因此较大。而其光圈数一般难以做得很小,通常为T16,很少有T22、T32诸挡。广角镜头与鱼眼镜头的最大区别,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除了焦距的长短、视角的大小外,尚有画面畸变的校正程

度:前者有意进行了校正,尽量使畸变像差有所降低,而后者保留了畸变像差,未予校正。

短焦距摄影镜头像场边缘的照度较低。所以使用时,应注意检验其所结成的影像是否存在画面中心亮、四角过暗的明显缺陷。

短焦距镜头的拍摄效果

(1)当机位固定时(即拍摄距离相等,拍摄点保持不变),短焦距摄影镜头可拍摄下广阔的景物空间范围,易于表现被摄景物的全貌和气势。

(2)当机位固定时,短焦距镜头所摄被摄主体的影像放大率很小,可在所摄画面中产生将被摄主体推远和缩小的效果,从而使后景更加远伸,使空间纵深感加大,产生博大、宏伟的气势。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利用其镜头的特性,广角摄影镜头能把后景推远。如上图,前景、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远景的长明灯和前后景的巨大拱柱形成远近、大小的鲜明对比,利用广角摄影镜头夸张的透视变形效果,把那种气势恢宏、神秘莫测的气氛表现和烘托出来。

(3)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可获得非常开阔的视野,对表现整体画面、烘托特殊气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位于画面中央部位的景物变形小,影像也显得比较正常,而靠近画面边缘的影像则变形较大。但是若被摄景物中的直线条是指向画幅中央的,则很少畸变。

(4)当所摄画面的景别固定不变时(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拍摄距离不同),短焦距摄影头可使画面中的前景近移,产生好似将其拉近的效果;同时背景远伸,产生好像将其推远的效果,从而显著拉大前、后景间的距离感,使所摄画面的前后空间好像被延长了,远近差别明显增强。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长焦距镜头的概念和分类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长焦距摄影镜头的焦距较长,一般我们把焦距50mm至300mm的摄影镜头称为普通长焦距摄影镜头,把焦距300mm以上的摄影镜头称为超远摄镜头。

由于长焦距镜头的视角窄小,所以只能拍摄相对狭小的景物空间,其范围要明显小于短焦距镜头或标准镜头在相同机位所摄的画面范围。所得到的画面构图虽狭窄,却具有紧凑、简洁、造型严谨、精炼饱满的特点,便于突出主体、烘托特定气氛,有极强的表现力。

一般而言,长焦距镜头所摄画面呈现的景深很小,其与焦距成反比关系,因而用长焦距摄影框保持为空镜头拍摄,能结成清晰的影像,其纵深范围比用标准镜头时更短、更窄。

例如,以T16光圈拍摄时,40mm标准镜头可使2.7米至无限远的景物清晰成像;而100mm焦距的摄影镜头只能使9.45米至无限远的景物成像清晰(此时超焦距值为18.9米);1600mm焦距的摄影镜头则能使2400.8米至无限远的景物成像清晰(此时超焦距值为4801.6米)。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明显缩小了前后景物的影像放大率差异(焦距越长,差异越小),从而显著压缩了远、近景物在画面上的透视关系,使得景物间的距离感明显削弱。

由于焦距与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关系,因而长焦距摄影镜头所获得的影像比标准镜头所摄影像大。因此为了使被摄主体获得同等的影像放大率,并表现出相同的细节,使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时须后退至比标准镜头更远的位置拍摄。长焦距摄影镜头的畸变像差普遍很小,所摄画面中一般看不出畸变现象的存在。长焦距摄影镜头的像场照度普遍比较均匀,在摄画面中一般看不出视场边缘照度与中心照度的差异。此外,长焦距镜头的分辨率一般

较同档次的标准镜头稍低。

长焦距摄影镜头的拍摄效果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1)当摄影机位置固定时(即拍摄距离相等、拍摄点不变),长焦距摄影镜头可表现局部或狭小空间内的景物,画面构图简洁、精练,易于突出表现主体。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2)使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时,可巧妙地利用前景和后景物体,通过小景深效果,创造出具有鲜明虚实对比的画面,使主体更加清晰、醒目、突出,更加吸引观众。见上图:电影《蓝莓之夜》及电影《珍珠港》。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3)长焦距摄影镜头可以明显压缩、削弱所摄画面的空间纵深感和空间透视效果,使画面中的远、近景物(如人物)之间产生紧凑、亲近之感。当被摄主体的影像放大率固定时,长焦距摄影镜头可以使沿纵深运动的物体在画面中的速度感变得很微弱,其运动的节奏感也被明显减弱。

(4)长焦距摄影镜头在拍摄运动画面时,具有明显的压缩效果。通过弱化运动体在画面中的速度感、节奏感,可以表现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幻效果。通过对不同物距的物体进行转移调焦拍摄则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按故事情节或导演意图而转移。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很多用途可以用任何焦距来完成,以下讲的只是一般的习惯而已。

8mm : 极度夸张的画面,用途不限。

18-16mm: 同上

22mm-24mm: 不严谨的建筑全景,或某个自然景观(严谨的需要大画幅和移轴镜头来矫正相差),城市建筑群,大量的人群。

28mm: 广阔的风景,人多的场景,有群体感的人像

35mm: 一般风景,建筑或者建筑内部,纪实人像

50mm: 局部风景,全身人像,事实上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

60-65mm:小微距,适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体或者电饭煲之类的商品,这个焦段适合购买微距镜头。

80mm: 半身人像,一些特写,或者在场景中突出某人。

100mm: 微距的黄金焦距,特别适合拍摄微距题材。

135mm: (美人头)人像焦距,适合人像特写,网上那些特别漂亮的mm,背景虚化的,都是这个焦距拍出来的(一般用85mm镜头放到普通APS单反上,由于转换系数,正好可以获得135的焦距)

200mm: 人像特写,大头像,远景拍摄。

300mm: 远处人想特写,距离较近的鸟,体育,远景拍摄。

400MM--600mm: 野生动物,足球比赛等。

1200mm: 天文摄影,危险的野生动物,大型体育场馆里的比赛

--------------------------------------------

50毫米的焦距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所以没有广角的冲击力,也没有长焦的震撼,但是历史上由50毫米镜头拍摄出来的作品,比其他所有焦距拍出来的总合还多。

50mm无法具有画面本身的冲击力,所以50mm必须要以内容取胜,构图,色彩,内涵,故事,都无比的重要,所以通常能拍出伟大的作品。

-----------------------------

35mm 是新闻摄影的最爱,准广角,既可以容纳比人眼所看到内容多的东西,又不会像28

或更短焦距的超广角一样,把很多无关的东西包括进来。

-----------------------------

50mm的镜头是标准镜头,普通的定焦镜头一般都是50mm的镜头,是最常用的,出门旅游,拍摄一般场景,都可用。

50mm以下的是广角镜头,越往下广角越大,50mm以上的是长焦镜头,越往上拍摄距离越远,可以达到超焦距或微距拍摄。

如果要拍广角的,比如拍摄建筑、道路的广角可以用18-70mm的镜头,就是平常看到的底部向下弯曲变形的照片,最小可以达到18mm,说明已经可以达到鱼眼镜头的效果了,拍摄出来的物体极度夸张,就像鱼眼一样,拍出来的东西是圆的,中间的东西又向外突出的感觉。如果要艺术拍摄,用这个镜头可以侧重于广角拍摄。

那么70-300mm的就可以侧重于长焦拍摄了。比如拍山顶的人、高楼顶的花,站在高出拍摄地面的人或物等远处的东西,就可以把焦距调得长一些,把远处的物体拉得很近,看得很清楚,拍特写很有用。但是拉近后,景深就小了,比如拍一个人的脸部特写,如果把他的脸放满整个空间,其他的东西,周围的其他的东西就没有、或模糊了,这就是说拍远处的东西,会把环境虚化,因此主要用来强调某一点的东西,拍出来的东西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另外,这个镜头已经达到了超焦距和微距拍摄的水平,还可以用这个镜头进行微距拍摄,比如拍摄花朵、花的一瓣花朵或叶子上的露珠,都可以用这个镜头拍摄得很清楚。 摄影镜头的分类和基本知识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以上为变焦距镜头~

普通电影摄影镜头的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依据焦距值的大小以及焦距能否调节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进行分类是一种主要的方法。按这种方法可将摄影镜头分为定焦距摄影镜头与变焦距摄影镜头两大类,其中定焦距摄影镜头是指焦距固定不变的镜头。根据焦距的长短,又可将拍摄同尺寸画幅的定焦距摄影镜头分为短焦距摄影镜头、标准摄影镜头、长焦距摄影镜头三类。焦距的长短划分并不以焦距的绝对值为首要标准,而以像角的大小为主要区分依据。故所摄画幅大小不等时,其标准镜头的焦距大小也就不同。

ARRI/ZEISS MP系列、UP系列50mm标准镜头

过去,电影摄影界习惯于把焦距为50mm的摄影镜头定为35mm电影的标准焦距摄影镜头,简称标准镜头。而近年来,标准镜头的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原因是一些现代著名电影摄影师普遍认为,应该把所摄画幅水平像角与人眼视场水平视角(30°)相接近的那个焦距的摄影镜头,称为该类型电影摄影机的标准焦距摄影镜头。因为,运用水平视角为30°的摄影镜头所拍摄之画面的透视效果,与人眼现场观看到的实际透视效果相吻合。因此,近代电影摄影界分别将焦距40mm(水平视角为30°40′)、190mm(水平视角为29°38′)与230mm(水平视角为29°56′)的摄影镜头,依次称为350mm、160mm与超10mm电影摄影机的标准摄影镜头。

摄影界将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摄影镜头称为短焦距摄影镜头(又称广角镜头),而把焦距大于标准镜头的摄影镜头称为长焦距摄影镜头。

 

第二篇:摄影用光基础总结

摄影用光基础总结

摄影用光基础总结

2011-03-28 14:01:38 来自: 和尚(休息,休息.....)

具体为此书的读后总结,已经很精要,如果有具体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会做说明 /subject/2348481/

把之前构图的那个帖子的内容也链过来

/group/topic/18493122/

1、 光是在电磁辐射中可以被人眼感觉到的一个很窄的波段。一般来说,我们肉眼所能接收到的光的波长在400-700毫微米之间。(一毫微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按波长由高到低分布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高于红光的为红外线,波长低于紫光的称为紫外线。白光是可见光谱中各种色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光。

2、 光和摄影相关的三特征:振幅(色饱和度)、波长或频率(颜色)、偏振(肉眼无法观察,可以通过cpl进行调节)。

3、 平方反比定律:摄影者与光源的距离为原来的两(n)倍时,光的亮度是原来的1/4(1/n*n)。为了保持原来的曝光,快门应当调大两档,如从f16到f8。太阳光不服从此条定律。

4、 色温测量光线的白色程度,以“开尔文”(K)为单位。一般光源下的色温如下: 蜡烛和油灯:2000K

室内照明灯泡:2900K

日出或日落的光线:3100K

早晨或傍晚的阳光:3800K

中午日光:5500K

阴天:7000K

晴天:10000K

5、 对于测光的结果应当对EV进行“白加黑减”,以保证对对象的正确曝光:(以下为EV=0的基础上加减)

侧光或者逆光:+1

海边或者雪景:+1

日落或者日照强烈的物体;+1

一个非常明亮或者白色的被摄体:+1

背景很暗,并且比主体大很多;-1

让一个非常黑暗的主体看上去自然:至少-1

一个非常黑暗的主体占据了大部分画面:-2

6、 如何正确曝光:使用测光表(需要按照5的方法对被摄体进行白加黑减)、用灰板进行测光(将灰板放到被摄体的位置,遮挡被摄体进行测光,相机EV为0时即获得18%灰度的读数,此时为对被摄体的准确测光)、用手掌替代灰板进行测光、采用包围曝光,多拍几张不同曝光的照片进行对比、采用点测光(对明暗对比强烈的区域分别进行测光)。

7、 主体反差:主体各部分如果存在强烈的反差,可以运用点测光对各部分分别测光。如在一个多云而晴朗的天气下,身穿白衬衫黑西裤的人,将存在高反差,在iso100的条件下,EV=0时,白衬衫为f8、1600,西裤为f8、25。则明暗部分EV相差6档。不使用滤镜的条件下画面几乎可以确定会出现高光或者暗部的溢出。反差档数如下:

1挡=2:1

2档=4:1

…….

8档=256:1

高反差同通常是指明暗对比超过32:1,低反差通常指明暗对比低于2:1.

8、 主体的明亮区域=主体的反差*光线的比例。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反差4:1的主体被一个明暗对比8:1的光线所照射,则反差会达到32:1。

9、 中灰镜(ND):在不改变所有颜色平衡的情况下减少光线进入相机。ND-2\4\8分别允许1/2、1/4、1/8的光线进入相机,也就是将光圈对应减小了1档、2档和3档。可以在晴朗的

白天创造出大光圈下浅景深的效果。

10、 渐变镜(GRAD):最好的渐变镜是树脂的方形或者长方形的镜片,直接插在插环里。

11、 偏振镜(CPL):可以有效的控制反差和饱和度,并消除不必要的反射光。尤其是消除来自水面和玻璃上的反光、让天空更蓝。

12、 预测太阳在一年中的各个时候落下和升起的时间、以及运行的轨迹,可以运用太阳指南针。

13、 清晨的光线:太阳升起前为洋红色,升起的时候变为了金色。

14、 中午的光线:使物体的色彩达到很高的饱和,但是会在人脸上留下难看的阴影。由于太阳处于头顶,建筑和物体没有阴影,表达不出其形式美感。冬季的正午太阳上升的高度较低,且颜色偏暖,此时是个不错的拍摄时机。

15、 傍晚光:比清晨的光线更强一些,带出来长长的阴影。

16、 地点的改变会对光线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