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广告文献综述

中国公益广告文献综述

时间:2010-11-30来源:原创 作者: 开题报告之家点击:

中国公益广告文献综述

25 次 下载电子文档

【内容摘要】本文对中国近十几年来对公益广告的研究做了简要的总结和评述,从公益广告的内容、功能、效果以及问题三个方面入手展开,着重分析当今公益广告发展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企业参与的争论、运行机制问题等等。同时针对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以便今后对公益广告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益广告 功能 效果 运行机制

一、引 言:

自从学了广告,我心中的矛盾斗争就没有停止过。一方面是“一切以销售说话”的利益导向,一方面又是对虚假广告的愤怒。就像是爱上了一个名声狼籍的人,维护他还是揭发他,实在是进退维谷。在纠结文献综述选题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句话“广告中的一朵奇葩——公益广告”,顿时来了精神。许多人讨厌广告,但是有许多人却十分喜欢公益广告。甚至有人把公益广告比作社会的老师,在润物细无声中劝导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但是,也有人很失望,说现在的公益广告像个喋喋不休的老太太在那说教;还有人说中国公益广告不是用恐怖场景吓唬人,就是用肉麻的话煽情,一点创意也没有。

不可否认,人们喜欢公益广告,也对她给予了颇高的希望,但是现状令人非常失望。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是人为,还是本质造成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1991到20xx年对公益广告研究资料的搜集,希望对它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以便今后的资料查询和深入研究。

二、正 文:

(一)、公益广告定义及内容研究

1·1、概念界定

公益广告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然而,什么是公益广告?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上,仍然没有权威的、公认的答案。公益广告的概念也随着公益广告实践的发展被不断突破和拓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

丁俊杰(19xx年)提出 :公益广告,是公共广告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创作、发布的广告,所以它又叫做由社会参加的、为社会服务的广告[1]。

而高萍(19xx年)认为: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3]。

潘泽宏20xx年在《公益广告导论》一书中提出了比较详细的定义: 公益广

告是面向社会广大公众,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通过短小轻便的广告形式和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

[4]。

在潘泽宏的基础上,张明新在20xx年的《公益广告的奥秘》书中做出了更简要归纳:所谓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的广告活动,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公益广告的形式活泼短小,表现手法多样,易为受众所接受[5]。

尽管定义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但中心概念都离不开“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为社会服务的”这两点,这也是公益广告跟一般商业广告最大的区别。

1·2、主题内容

公益广告主题非常丰富,从19xx年,我国出现的第一条经过专业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节约用水》以后,公益广告结合社会热点和需求展开。有许多研究者特意对近些年来的公益广告主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明新(20xx年)的“销售社会的正义——公益广告的内容”的概括,主要包括五大方面:1)、社会教化:社会正义,社会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公共服务:卫生健康,生活常识,安全交通,公共事业。3、生态保护:生物保护,节约资源,水土保护,城市环保。4)、慈善救助:特殊救助,扶贫救助,失学救助,弱势人群。5)、政府政治:政府形象,国民号召,民族文化

当然,也有学者从另外角度进行总结,例如朱健强20xx年在《改革开放30年电视公益广告主题回眸》中就列举出了八大类:1)、自然环境问题:有关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2)、公共道德规范:包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等现代道德。3)、科学教育事业:希望工程、捐资助学以及科技事业等。4)、社会热点问题:同年的社会关注焦点、热点问题。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再就业问题、香港澳门回归、抗洪救灾、抗击非典等。5)、政治政策宣传:爱党爱国教育以及国家政策的宣传等。

6)、关爱个体生命:禁烟节酒、禁毒、交通安全、防止犯罪、关爱弱势群体以及关注健康及生命的主题。7)、公共价值取向:自强、自信、奋斗、努力实现成功等价值取向。8)、其他公益事业:主要是社会公益事业,如献血、捐献骨髓、维权等[6]。

内容的多寡不是学者们讨论的重点,他们更多的关注于公益广告主题的确定,到底因该向社会传递什么样的主道理?什么样的主题更吸引人?如何选择主题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此,刘一平(19xx年)主要概括为两方面:1)、单纯,宾正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一眼就脚戈.这样的公益广告才会有说服力和势及性。2)、具有反思性。使人发自内心地接受广告中所传达的公益讯息[8]。

马玉梅和周云利(20xx年)认为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主题鲜明;2)、导向明确;3)、关注社会;4)、以情感人;5)、通俗易懂[7]。

郝大微在艺术的角度提出: 首先,主题必须具有相关性针对性,广告作品才能如巨石投水,产生强烈反响。把社会焦点问题、热点问题与大众利益密切相关

的问题以及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次,主题必须深刻。深刻的主题只有与具有冲击力的表现形式珠联璧合才能产生深刻的影响[8]。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于主题的选择各有看法,无法形成共识。当然,正是因为有了百家争鸣,才会有丰富精彩的思想。公益广告主题选定没有也不会有统一单调的界定,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又能很好传播的都可以用来作为公益广告的主题。

(二)、公益广告功能研究

对于广告的作用,一直以来褒贬不一,企业和群众一直都在唱对台戏。而公益广告的作用,还是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可,有人甚至大唱赞歌。显然,公益广告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有着比较高的地位,它对社会的影响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马玉梅和周云利(20xx年)对公益广告作用总结出两点:其一,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其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张新明(20xx年)认为公益广告有着“塑造人类的心灵”的神奇作用,具体表现有:1)、教育功能:常识教育,伦理教育,政法教育,润物细无声。2)、舆论导向:辅助宣传国家政策,引导当前社会热点。3)、社会关怀。4)、文化传播:宣扬我们民族文化,传播这个时代的文化。5)、美育功能:纯粹的审美体验,美化城市生活环境。

孙曲(20xx年)也提出公益广告主要效益有:首先,公益广告彰显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然后,电视公益广告对于协助构建和谐的伦理规范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电视公益广告对于企业形象的提升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10]。 在一片大好声中,也有学者觉察到公益广告的局限性,尤其是社会中有对公益广告的利益,甚至滥用,使之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李如意(20xx年)就在《正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中强调公益广告不能滥用、不能流于形式或被异化为商业广告,只有正确看待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他还提到公益广告不是万能的“不能将所有的难于解决的社会问题都诉诸公益广告,这必将使公益广告不堪重负”[11]。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公益广告不是万能的,“公益广告想要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产生社会效应,就必须符合社会大众观看口味与审视视角、符合社会大众的收视心理”才能起到特定的作用。他们在发现问题同时也努力寻找解决方法,认为“公益广告传播也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积聚社会各界的资源与力量,实行资金整合,以期在取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利益,达到公益广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2]。

(三)、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及策略

公益广告对社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目前我国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并不太乐观。许多人甚至觉得公益广告似乎像个老妈子在那里说教唠叨,本来有益的东西,根本无法进入人们心中。怎样才能使公益广告让人们更乐意接受呢?这就需要考虑到公益广告传播的效果和策略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公益广告不能奏效?有人认为是表达方式太俗气,没创意;也有人认为主题不够新颖,新一代无法接受。在此,汪澜(20xx年)就详细列出公益广告不能奏效的12大原因:1)、很少的公益广告客户会对广告进行前测。

2)、公益广告是由某些委员会委托创作的。3)、没有使用媒介策略。4)、多数公益广告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5)、公益广告里的信息太大。6)、很多的公益广告客户的资金都有限。7)、公益广告公试图改变受众行为。8)、广告投放费用分布

不合时宜。9)、公益广告不能得到充足的暴露频次而对受众产生冲击.而这正是公益广告之所以不能奏效的最大的原因。10)、太多的公益广告使用名人。11)、送播的公益广告格式不对。12)、公益广告包含了太多的利己主义[17]。

冯智敏,朱 洁(20xx年)认为目前的公益广告存在着“隔岸观火”和“隔靴搔痒”两大病症。问题的关键是广告诉求与受众的相关度不高。对症下药,提高公益广告效果的策略有三:真实再现、指向明确和对比联想[13]。

刘爱国同年也提出我们要杜绝空洞贫乏、毫无针对性、缺乏艺术性、制作粗劣的电视公益广告,以新颖的创意、独特的艺术手法、精良的制作让公益广告脱颖而出,俘获广大受众的眼球与心灵。对应的解决方法是:首先,要言之有物,紧跟时代步伐,避免口号式宣传。其次,加强宣传的针对性细分受众及人群。再次,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特点,加强视觉冲击、重视“创意”形式多样化,增强艺

.

 

第二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20xx年第1期No.1,2007

浙?江?社?会?科?学

ZHEJIANG?SOCIAL?SCIENCES

20xx年1月Jan.

,200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一个文献综述

??胡?枫

??内容提要?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经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本文试图从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背景、转移状况、影响转移的因素以及转移所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全面回顾,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作者胡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1)

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使得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在城市生活再也不需要吃 供应粮!,而且使农民获得了自由支配劳动力的权利(Zhao,2001a;Zhu,2002)。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放弃了对农民选择职业的限制,使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能够转化为廉价劳动力供给;同时,政府赋予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支配部分经济增量的权利和用工自主权,使原先受压抑产业的就业机会释放出来,形成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另外,最近二十年来非农产业的快速增长和资源配置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产生了快速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效应。巨大的推力和拉力结合在一起,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蔡

等,2001a)

不过,虽然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很少有文章对此进行总结。本文试图对有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进行回顾;第三部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探讨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引言

在建国之初,为了尽快启动工业化进程,加速提高综合国力,同时也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做出了一系列的相应制度安排: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样,一方面通过户籍和就业双重管制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堵截在农业中,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压制减少了除重工业外的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杜鹰等,1997;蔡

;Zhao,1999a)等,2001a

而改革开放之前的户籍制度,就像国内 护照!系统一样(Chan和Zhang,1999),城市的工作机会、生活必需品以及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的获得都与户籍直接挂钩。在当时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农村居民要想向城市转移,获得城市户口,只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通过配偶、父母或者被收养等关系;(2)通过城市招工;(3)通过升学和参军。但这其中任何一种对于一个典型的农村居民来说,希望都是相当渺茫的(Zhao,2001a)。因此,这种以改变户籍所在地为必要条件的永久性转移数量相当少,这种状况虽然近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没

?

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制度约束的减少,中国农村出现

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仅解决了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现象(Cai和Wang,2003)。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表1?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历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数据(1997~2004)

定义

年份1997

19981999xxxxxxxxxxxx0032004

规模8315万9547万10107万11300万8961万10470万11390万11823万

(1)恢

复性转移的起始阶段(1978~19xx年),农村主题是土地承包、发展农业,农民外出打工尚属个别零散状态。(2)流动缓慢的发展阶段(1985~19xx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推进,地区差距逐步拉大,沿海等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上升。(3)转移规模的迅猛扩张阶段(1993~19xx年),乡镇企业发展趋缓,各种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逐渐开放,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迅猛扩张。(4)稳定发展阶段(19xx年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大量工人的下岗,城乡就业态势趋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持续进行。(Ca,iPark和Zhao,2004;崔传义,2004;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2002)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规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估计,这主要是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不一致所造成。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可以由于以下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转移的地域范围(乡内、县内、省内、省外等),劳动力在外地居住的时间长度(十天以上、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上等),以及是否伴随户口的迁移。(Ca,iPark和Zhao,2004;Ca,i2003)比如,Rozelle等(1999)估计,19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大约为5400万,其转移劳动力的定义为除了在节日和农忙或者工厂倒闭期间回家外的外出务工人员。如果将这个定义进一步扩大,包括那些每日上下班和自我雇佣的劳动力,那么这个数字将达到1亿左右。通过对19xx年人口普查、19xx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xx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胡英(2003)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外出半年以上的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接近1亿3千万。在所有这些对转移劳动力的估计中,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抽样调查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本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一般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方式:(1)向当地非农产业(主要为乡镇企业)转移;(2)向省内城镇转移;(3)省际跨区域转移。(蔡课题组,2000;王光栋、李余华,2004)

对于省际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流向:一是往临近的省份转移;二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转移,而且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

?转移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更加活跃。利用20xx年人口普

转移出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包括到乡外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或劳动力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

??数据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2001,2002),范小玉、且淑芬(2002,200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4,2005)。

门,而且还提供相应的其它福利以及工作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农村劳动力所面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因此,除了少数农村劳动力外,大部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必须

%

从事那些 险、难、脏!的非正规部门工作。

根据作者的调研数据,按照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多少分别依次为: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饮食服务业、商业等。(Hare,1999)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0)的劳动力专项调查也表明,工业(包括制造业和采矿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和其它服务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占全部转移劳动力数量的80%以上。根据20xx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各类非户口移民主要从事的职业为: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人员及其它&&&这三类职业就业总计超过75%。(何英华,2004)

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性。(蔡

、王德

文,2003)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动力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导致的扭曲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格局,而改革开放以来扩大了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则为这种转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蔡

,1995)

林毅夫等(2004)以各地区以及城乡的实际人均收入为指标,利用19xx年和20xx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从19xx年到20xx年城乡之间和沿海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Zhao(1999a)研究发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从19xx年到19xx年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下降态势,在19xx年达到最低点,然后又被持续拉大。如果将城市

等,2000;农业部

查抽样数据,何英华(2004)发现:在省际非户口农村移民的流向上,东南沿海(江浙沪闽粤,特别是粤)是最主要的输入地,其次是北京和新疆。而从迁出地来看,上述沿海省市的内陆邻省和四川则是最主要的移民来源地。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和职业分布

虽然城市的正规部门就业所提供的工资高于其它部

?浙江社会科学

居民包括住房、医疗、食品等方面的隐性收入考虑进去,城乡人均收入比例在19xx年为3?09,在19xx年为2?26,而到19xx年则达到3?2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除了城乡收入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宏观因素外,还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特征、迁移成本以及制度因素等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Zhao,1999a;Zhu,2002;Roland-Holst,2004)

1.关于个人特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

年龄较小者(16-35岁)更倾向于外出打工;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不仅表现为男性劳动力的迁移数量要大大高于女性劳动力,还体现为数量的增长也更快;未婚者更倾向于外出打工(Hare,1999;Zhao,1999a;都阳、朴之水,2003;张晓辉等,1999;朱农,2002)。而受教育程度是否显著影响外出打工的决定,由于所利用的调查数据不一致,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部分研究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倾向于外出打工

?

20xx年第1期?

了类似的结论。

3.关于输出地特征的因素: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和通讯等的发达程度、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等。

输出地是否处于平原还是山区对劳动力转移也会产生影响,处于山区的比处于平原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利用道路交通和电话网络的发达程度来代表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作者发现交通越不发达,通讯越落后的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所获得的当地非农工作机会越少,就越倾向于迁移(Zhao,1999a;Zhao,1999b)。Roz?elle等(1999)还发现,远离大城市的内地农村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转移。赵树凯(1995)利用对19xx年15省28村劳动力流动的调查数据,发现外出劳动力规模的大小,与村经济发达程度呈反向相关关系。村级经济越发达,吸收就业的能力就越强,外出劳动力也就越少。

4.关于输入地特征的因素:移民网络、输入地工作机会的获得、输入地的失业状况以及输入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等。

几乎所有的调查和文献资料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 三缘!关系&&& 血缘、人缘、地缘!向外转移,由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所占的比例较小。这是因为在输入地形成的移民网络能够减少寻找工作的信息成本、心理成本以及失业的可能性,对于农

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Du,Park和Wang,2004;Rozelle等,1999;Zhao,2001b)蔡

(1997)在一项对

济南市民工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民工中有75%以上是通过老乡或亲戚帮助找到进城后第一份工作的。其它的研究文献也有类似的结论。(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1997)

利用20xx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通过计量分析Cai和Wang(2003)发现,输入地非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影响,而输入地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其没有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其实是那些供给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和服务,集中表现在交通运力不足、城市基础设施拥挤和住房紧张等方面。(蔡

5.迁移成本

迁移成本包括交通成本、生活成本、心理成本、为寻找工作而支付的培训成本和迁移误工造成的机会成本(等(辜胜祖、简新华,1994;蔡

,2000)。Zhao(1999a)将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者发现:包括办理 三证!的费用、交通和住房费用等在内的直接迁移成本只能解释城乡工资差异的30%左右。而间接成本如心理成本,尤其担心个人安全和离开家庭的孤单感所造成的心理成本,对人们外出打工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

6.制度因素: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安排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

等,2001b)

(Parish,Zhe和L,i1995;Du,Park和Wang,2004;张晓辉等,1999)。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农户调查发现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比例最高。Zhao(1999a)发现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反而更倾向于留在农村从事非农

工作,而不愿意外出打工。朱农(2002)通过对迁移者与非迁移者的比较发现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其原因可能在于那些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非迁移者可以从事家庭非农业经营或进入乡镇企业,而这些非农业活动能显著地提高他们的收入。蔡

(2000)对此也作出了类似的解

释,他认为农村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一般已经占据了较好的农村就业岗位,因而迁移动机较弱。

2.关于家庭特征的因素: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所拥有土地数量、家庭所拥有生产资料、家庭所拥有的现金财富、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数量等。

家庭中女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而家庭中男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在本地从事非农活动(Hare,1999);不过一般说来,家庭中的总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人均拥有土地数量少,家庭中未成年孩子数量少的家庭,倾向于外出打工(Du,Park和Wang,2004;Zhao,1999a;Rozelle等,1999;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1997;张晓辉等,1999)。利用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中国贫困监测调查数据及作者的中国农村贫困调查结果,Du,Park和Wang(2004)还发现:家庭的资源禀赋与劳动力转移倾向呈倒U形关系,且该拐点非常接近贫困标准。这表明,有成员要外出打工的家庭必须具有一定的现金财富或者生产资料,最贫困的人群由于相对高昂的迁移成本和风险不会发生迁移,而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家庭也不愿外出打工。张晓辉等(1999)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点的调查数据,Zhao(2001b)利用计量模型也都得到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虽然近年来制度因素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缓,但当今中国的迁移政策的特征

)

仍然是尽量保持原有制度并不断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尤

等,1994;关喆,1997)另一方面,对于输出地来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不仅能增加其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以及提升其人力资本,而且对于输出地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胡苏云和王振(2004)利用对安徽霍山县和山东牟平县农户的调查资料发现,无论在相对发达还是相对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对于家庭收入的提高均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农户调查,都阳、朴之水(2003)发现,迁移家庭整体上相对于非迁移家庭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而且迁移家庭中相对贫困的家庭的收人转移比例要高于富裕家庭。Hare(1999)利用对河南省夏邑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发现,输出地会通过回流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加和资金的流入而获益。

农村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流向较高的地区,减少了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提高了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从而使农业部门的相对竞争力得到增强,并提高了该地区的收入水平(都阳,2004;樊纲等,2005)。李强(2001)根据其19xx年8月在四川农村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农民工汇款比例高于其它国家,?促进了输出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之间、贫穷与富裕地区之间和贫富农户之间的差距,不过同时又扩大了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和无劳动力外出的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另

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的转移,尤其是那些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会给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王光栋、李余华,2004)

不过,正如前文第三部分中所提到的,中国的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扩大,并没有因为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不断增加而有所缩小。Lin等(2004)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确能缩小差距,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地区收入相对减少,以及输出地政府限制外地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使得目前的转移规模仍然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蔡(2005)则认为其原因在于:(1)经济改革在经历一段时间对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矫正之后,又回复到重工业领先增长的轨道,从而经济增长具有了排斥就业的倾向。(2)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不足,妨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民转移不充分,外出打工收入不足以使他们的收入赶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就不能缩小。

其是户籍制度,已成为其他许多歧视农村劳动力的制度根源所在(Zhao,1999a;Ca,i2003;Hu,2002),而这种制度得以维系的主要原因是提供经济转轨时期的政治安全保障(蔡

等,2001a)。利用19xx年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

据,通过计量分析Sh,iSicular和Zhao(2002)认为城乡收入差异的77%左右可以由户籍制度及相关分配制度所致的城乡分割因素所解释。利用五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王美艳(2005)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每小时工资差异的43%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其它歧视所导致。户籍制度及相关分配制度的差异反映在:户籍身份的不同,劳动力市场准入的不同,较好工作岗位、住房、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等的获得等方面的歧视(Wang和Zuo,1999)。

另一方面,土地所有权的不确定使得农民害怕由于放弃土地使用权而导致土地收入的损失。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且土地使用权无法自由流动,其离开农村放弃土地所导致的损失大致等于未来农业收入流的折现。因此,农民会将家庭劳动力一部分用于家庭农业,另一部分用于非农业活动以

获取更高的收入(Yang,1997;Yang和Zhou,1999;Kung,2002)。Rozelle等(1999)利用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将存在于农村的制度障碍(公粮、社会保障、自由租赁土地和非正规的信用市场)作为解释变量之一,发现公粮的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土地租赁市场和非正规信用市场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正面影响。Zhao(1999b)也发现,农业税等负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有重要的影响。与一般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推动作用不同的是,Kung(2002)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会加速土地租赁市场的形成,反而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世界银行(1997)的估计,从1978到19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4个百分点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服务业,贡献了其中1个百分点。

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促进了输入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填补了城市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且丰富了城市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的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不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对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压力,犯罪等。(骆友生

五、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所带来的影响的文献却相对较少而且往往不够深入。因此,进一步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入理解和有关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是很重要的。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输入地的影响

?浙江社会科学

现有这方面的文献大都停留于定性的讨论分析,很少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调查数据也相当少。大部分的相关文献都认为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为输入地的发展和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来正确评价这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于城市政策制订者来说是很关键的。

2.汇款所带来的影响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汇款能给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地带来诸多好处,包括增加输出地居民的收入、减少贫困、改善生活、增加输出地农村居民的消费等。但有关汇款在输出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在耐用消费品、住房、教育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尤其是其能否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输出地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所贡献,尚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定量研究分析。

3.有关回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虽然近年来对于回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情况有一定的研究,

+

20xx年第1期?

内汇款服务问题报告?显示了类似的结论,农民工汇款占收到汇款家庭的总收入的20%至50%。该报告还估计,20xx年的农民工汇款总额为1690亿元到3000亿元人民币之间,20xx年则为1910亿到3300亿人民币之间,预计在未来5-10年内还会有增长。

+参见Zhao(2002)和BaiandHe(2003)。

参考文献:

1.蔡: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和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xx年第6期。

2.蔡:,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3.蔡: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xx年第4期。

4.蔡,20xx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蔡: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理论前沿?20xx年第20期。

6.蔡、王德文、都阳: 中国经济增长条件趋同中的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xx年。

都阳、王美艳: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Z],7.蔡、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xx年。

8.蔡、郭汉英、高嘉陵:,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xx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

9.蔡、王德文: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经济所工作论文,20xx年。

10.陈廷煊: 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中国经济史研究?19xx年第4期。

11.崔传义:,中国农民流动观察?[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xx年版。

12.都阳、朴之水: 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xx年第4期。

13.都阳: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xx年。

14.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xx年版。

15.樊纲、王小鲁、张泓骏: 劳动力转移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M],,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xx年版。

16.范小玉: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思考![M],,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1998?。

17.范小玉、且淑芬: 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OL],www.,2002。

18.范小玉、且淑芬: 20xx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净增1349万人![J],,调研世界?20xx年第4期。

19.辜胜祖、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20.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xx年第2期。

21.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20xx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J],,调研世界?20xx年第4期。

2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20xx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调研世界?20xx年第5期。

23.关喆: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19xx年第1期。

24.何英华: 1995-20xx年户口迁移和非户口迁移:描述与分析![Z],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xx年。

25.胡苏云、王振: 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及其对农户的影响&&&安徽省霍山县与山东省牟平县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xx年第1期。

但很少有文献对回流的规模、原因以及其对

于输出地经济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回流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是否相对较高,是否能够促进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等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根据新华网的报道,20xx年10月25日公安部有关人士称

全国已有山东、辽宁、福建等11个省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工作,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并将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限制!,但几天之后又称 户改方案还不成熟!。更详细的有关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及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参见宋洪远等(2002)。

#类似地,另外一些研究者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为3或5个阶段。具体请参见陈廷煊(1999),范小玉(199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1995),阳俊雄(2001),张照新等(2002)。

?蔡(1995)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因其距离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因而迁移成本较高;又由于其长期以来农业劳动力隐性失业较高,形成对闲暇的较强偏好,因而迁移所造成的效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效用提高。

%蔡(2002)将城镇就业市场分为保护性市场(高度保护本地劳动力,以国有部门为代表,其进入门槛严格控制,缺乏竞争,制度性工资)和开放性市场(没有明确户口限制,主要是各类非国有经济以及自我雇佣等,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工资的水平),而外来农村劳动力主要就业于开放性劳动市场。

?不过几乎所有的调查数据都显示:在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最多,往往超过一半以上。这可能与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关,大部分的农村青年只是接受初中教育。可参见张晓辉等(1999)以及蔡(2000)。

(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迁移者所失去的挣农村工资的机会。)张兴华(2001)利用一个评价模型分析表明:对外来工的歧视虽然能为城市当地就业人口增加一定的福利,但其代价是外来工、消费者、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福利的更大损失。蔡(2001)认为,限制外地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妨碍了劳动力市场发育,损害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的经济增长(GDP)。

?由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所公布的,中国农民工国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26.胡英: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分析![J],,统计研究?20xx年第7期。

2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1997/1998)![OL],www.,2000。

2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1999)![OL],www.,2001。

2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20xx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OL],www.,2002。

30.李强: 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xx年第4期。

31.农业部课题组: 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xx年第5期。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J],,社会学研究?19xx年第1期。

3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 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xx年第4期。

34.骆友生、刘剑文: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xx年第8期。

35.世界银行:,20xx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xx年版。

36.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xx年第5期。

37.王光栋、李余华: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特征![J],,统计与决策?20xx年第12期。

38.王美艳: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xx年第5期。

39.阳俊雄: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统计研究?20xx年第5期。

40.张晓辉、赵长保、陈良彪: 1994: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实证描述![M],,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xx年版。

41.张兴华: 对外来工的政策歧视:效果评价与根源探讨![M],,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

42.张照新、宋洪远: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xx年第1期。

43.赵树凯: 劳动力流动:出村和进村&&&15省28村劳动力流动调查的初步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xx年第4期。

44.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J],,社会学研究?19xx年第1期。

45.朱农: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xx年第5期。

46.BaiNanshengandHeYupeng.ReturningtotheCountrysideversusContinuingtoWorkintheCities:AStudyonRuralUrbanMi?grantsandTheirReturntotheCountrysideofChina[J].SocialSci?encesInChina,2003,winter:149-159.

47.CaiFang,andWangDewen.MigrationasMarketization:WhatCanWeLearnfromChinas'2000CensusData?[Z].WorkingPaperSeriesNo.26,InstituteofPopulationandLaborEconom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2003.

48.CaiFang.ReformofLaborPolicyinChina:APerspectiveofPoliticalEconomy[Z].WorkingPaperSeriesNo.28,InstituteofPopulationandLaborEconom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2003.

49.CaiFang,AlbertPark,andZhaoYaohu.iTheChineseLaborMarket[Z].ChapterpreparedforthesecondconferenceonChinas'E?conomicTransition:Origins,Mechanisms,andConsequencesPitts?

burgh,November5-7,2004.

50.ChanKamWing,ZhangL.iTheHukouSystemandRural-UrbanMigrationinChina:ProcessesandChanges[J].TheChinaQuarterly,1999,(160):818-855.

51.DavidRoland-Holst.LaborMarketsandDynamicCompara?tiveAdvantage[Z].DynamicIssuesinAppliedCommercialPolicyA?nalysis,CEPRNovember,2004.

52.DeniseHare. Push!versus Pull!FactorsinMigrationOut?flowsandReturns:DeterminantsofMigrationStatusandSpellDura?tionamongChina'sRuralPopulation[J].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1999,(3).

53.DennisTaoYang.Chinas'LandArrangementsandRuralLa?borMobility[J].ChinaEconomicReview,1997,(2):101-116.

54.DennisTaoYang,HaoZhou.Rural-UrbanDisparityandSectoralLaborAllocationinChina[J].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1999,(3).

55.DuYang,AlberkParkandWangSangu.iIsMigrationHelp?ingChinas'Poor?[Z].PaperpreparedfortheConferenceonPoverty,Inequality,LabourMarketandWelfareReforminChinaAustraliaNa?tionalUniversity,August25-27,2004.

56.HuDapeng.Trade,Rural-UrbanMigration,andRegionalIncomeDisparityinDevelopingCountries:aSpatialGeneralEquilibri?umModelInspiredbytheCaseofChina[J].RegionalScienceandUrbanEconomics,2002,32:311-338.

57.JamesKai-singKung.Off-FarmLaborMarketsandtheE?mergenceofLandRentalMarketsinRuralChina[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2,(30):395-414.

58.LinJustin,GeweiWangandYaohuiZhao.RegionalInequali?tyandLaborTransfersinChina[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2004,(3):587-603.

59.ScottRozelle,LiGuo,MinggaoShen,AmeliaHughart,JohnGiles.LeavingChina'sFarms:SurveyResultsofNewPathsandRe?mainingHurdlestoRuralMigration[J].TheChinaQuarterly,1999,June:367-393.

60.Sh,iXinzheng,TerrySicular,andZhaoYaohu.iAnalyzingUrban-RuralIncomeInequalityinChina[Z].Paperpresentedat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quityandSocialJusticeinTransitionalChina,Beijing,2002.

61.Wang,F.,andZuo,X..InsideChinas'cities:Institutionalbarriersandopportunitiesforurbanmigrants[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9,(2):276-280.

62.WilliamL.Parish,XiaoyeZhe,FangL.iNonfarmWorkandMarketizationoftheChineseCountryside[J].TheChinaQuarterly,1995,September:697-730.

63.ZhaoYaohu.iLaborMigrationandEarningsDifferences:TheCaseofRuralChina[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99,(4):767-82.

64.ZhaoYaohu.iLeavingtheCountryside:Rural-to-UrbanMigrationDecisionsinChina[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May:281-286.

65.ZhaoYaohu.iRuraltoUrbanLaborMigrationinChina:ThePastandthePresent[Z].WorkingPaper,CCER,BeijingUniversity,2001a.

66.ZhaoYaohu.iTheRoleofMigrantNetworksinLaborMigra?tion:TheCaseofChina"[Z].WorkingPaper,CCER,BeijingUniver?sityOctober,2001b.

67.ZhaoYaohu.iCausesandConsequencesofReturnMigration:RecentEvidencefromChina[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2,(30):376-394.

68.ZhuNong.TheImpactsofIncomeGapsonMigrationDeci?sionsinChina[J].ChinaEconomicReview,2002,(13):213-230.

责任编辑?董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