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六年级健康教育材料

2011学年预防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六年级 冶春蕾

一、指导思想

为向学生有计划地普及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使小学生能提高自觉参与防治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的健康,根据国家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和《小学生健康教育》,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开展扎实有效的预防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目的要求: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地方病及寄生虫病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有关包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碘缺乏病、布鲁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有关知识,学会科学预防。

2、使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3、提高学生自觉参与防治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4、动员学生家长主动配合班级进行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三、具体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了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反复性。所以将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教学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并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普及与开展。

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活动

(1)上好地方病及寄生虫病健康教育课。地方病及寄生虫病健康教育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时数安排为两节,其中第一节教授包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第二节教授布鲁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知识。

(2) 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形式普及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上一堂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课,看一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与预防地方病有关的课外活动,写一篇与防治地方病健康教育有关的作文)。

(3)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学生回去后向大家宣传自己在班级所学到的地方病及寄生虫病有关预防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村民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4)向家长发放地方病及寄生虫病有关预防知识宣传单,要求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认真落实卫生防疫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班级卫生防疫责任意识,制定卫生防疫责任制度,不断完善班级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处理,发现疫情要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要加强同卫生部门的联系,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4、加强卫生环境整治,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1)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2)组织做好厕所消毒、垃圾无害处理等工作。

(3)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 班级卫生划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学生宿舍开展流动红旗竞赛。积极开展“讲卫生、增进健康”的知识竞赛活动。使我班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小学生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方病,以及地方病的种类。

2、让学生能判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的种类。

2、难点:如何判定地方病。

三、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引言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为配合《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提高广大师生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也是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们将地方病病的内容进行一下学习。

(2)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总和。

(3)判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

A、居住在该地区的人群组发病率均高。

B、迁入该地区的人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病同当地居民。

C、当地易感动物发病同当地居民。

(4)分类

自然环境:碘缺乏病、地方氟中毒、地方砷中毒

自然疫源:鼠疫、布鲁氏菌病

(5)传播途径:触摸、呼吸道、消化道

(6)传播源:牲畜(猪、狗、猫、牛、马、羊、鹿、家兔、骆驼等)

(7)症状:发热;多汗;骨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食欲不振;

(8)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源;

(9)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休息;营养。

五、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六、布置课后作业

回家后积极向家长宣传自己所学知识,引起共同重视,及早做好防范。

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课时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器具:

教材 宣传挂图 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解

碘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人体缺碘会造成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

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合格的碘盐里含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碘,我们每天必须吃入一定量的碘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才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劳动和生活,就象我们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学生不吃碘盐,个子长不高,学习学不好,

还会得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

一、缺碘有什么危害?

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大脑发育障碍。

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三、如何积极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国家将每年5月15日确定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家掌握防治碘缺乏的科学知识。学校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

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课时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器具:

教材 宣传挂图 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碘缺乏病宣传教育核心信息有哪些?

(一)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宣传要点

1.碘缺乏危害在我国是普遍的、长期存在的。

2.人体缺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

3.碘缺乏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就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4.制售、贩卖非碘食盐违反国家法律。

(二)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核心信息

儿童缺碘:

1.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

2.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成人缺碘:

甲状腺肿大,无力,易疲劳,劳动能力低下。

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方法:

1.长期坚持食用合格碘盐,食用合格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

2.应购买带有防伪标志的碘盐,不购买或不食用非碘盐;

3.炒菜不能用碘盐爆锅,要等菜熟后再放盐;

4.腌菜也要用碘盐。

(课时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实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鉴别碘盐的真假。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器具:

教材 宣传挂图 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实验步骤

1.上课前一天由老师通知学生把家里吃的盐用纸或塑料袋包一汤匙带到学校来。

2.老师讲完第一部分内容后,让学生把带来的盐放在课桌上摊平。

3.打开碘盐半定量检测试剂瓶,滴1-2滴试剂在盐的表面。

4.结果判定:变色的为碘盐,不变色的为非碘盐。

二、老师总结

重复碘缺乏病的危害,购买和食用碘盐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识别合格碘盐,到什么地方购买合格碘盐,什么样的盐不能买等等。然后让学生把以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并劝说家长正确购买和食用碘盐。

三、学生思考

1.想一想: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2.说一说: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碘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碘是人体生长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细胞发育不可缺少的,常见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聋哑、矮小或瘫痪,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胎和新生儿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

(课时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器具:

教材 宣传挂图 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它实质上属于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由于分布广泛,受害人群多和危害严重,已从一个单一的疾病问题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

二、碘缺乏病能够消除吗?

碘缺乏病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居民长期碘不足所造成的。它的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要长期坚持补碘措施,碘缺乏病是完全可以消除的。我国有许多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由于长期坚持食盐加碘,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得到

改善,肿大的甲状腺多数都已恢复或接近正常,新一代儿童的智力较防治前有较大的提高。

三、为什么说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的办法?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

四、补碘将伴随您终生

人体缺碘是由环境缺碘造成的,而环境缺碘却不是在短期内可能改变的,只有人为的长期补碘才能保证机体的需要。人们补碘最有效的措施是食用合格碘盐,一旦停止食用合格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这种补充不是在一两年内所能解决的,生活在缺碘地区,补碘将伴随

2011学年健康教育总结

地方病的预防工作与健康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振兴与发展,是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我班十分重视卫生与健康的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日常监督、文明班评比、卫生清洁劳动、体育锻炼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卫生健康知识,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现将本学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如下:我在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保证按时授课 ,将地方病课程内容融进健康教育安排进课程表,确保每两周上课一次。 保证有内容,有教案一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中随时渗透有关地方病的一些知识。 创设浓郁的卫生健康教育环境。利用手抄报、发放宣传品、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预防地方病的宣传。专设“健康教育园地”,根据季节更换,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提醒学生注意身体变化,预防 地方病、流行病的传播,介绍防疾病常识,及时控制 地方病的传播,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身体检查。在常规工作中落实卫生健康教育

科任教师与卫生保健老师做到了密切配合,一方面能教育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每天坚持上好三操(课间操、两个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保健指导,不断增加学生的体制健康。要求班主任每周一坚持个人卫生检查,使大多数同学做到头发指甲整洁,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干

净整齐。学校也能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每学年一次的学生体验工作。坚持搞好室内外卫生

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经常提出卫生要求,执行制度规定教室内外卫生每日三打扫,每周五下午进行全校打扫除,由校领导,值周老师,德育处进行检查评比总结,表扬先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定期在楼道、厕所等处进行消毒杀菌工作,并严格做好登记工作。

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坚持开展阳光体育三个一活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校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季节特点、地方文化特色,本着易于学习、易于推广、易于普及的原则,认真组织并实施着阳光体育“三个一”活动。

 

第二篇:20xx年2月健康教育讲座资料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与调适

一、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与调适:

衰老为人体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年人由于生活机能的衰退、社会角色的改变,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一些心里问题:

1、 消极性。老年人退休后,面对以往工作的失去,有人产生“失

落感”、“自卑感”;面对无所事事的生活,有人产生“空虚感”;特别是在老伴病逝以后,又与儿女分家的情况下,更有一种难言的“孤独寂寞感”。

2、 内向型。老年人退休后产生的这些消极心里,大多表现十分内

向,憋在心里不愿向别人表露。

3、 病态型。“自已跟自己过不去”,终日心神不安,经常失眠,难

以自我控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任何一方面过度都可能导致疾病和意外伤害。还有的老年人呈现病态心里,今天说头晕乏力,明天说心慌气短??经医生反复诊断后,认为这是“退休综合征”,施以心理疗法,果然好转。

4、 离群索居,闭门不出。悲吧、内疚、孤独、抑郁、不安、固执、

多疑、易怒等。

二、 针对老年人上述心里问题,心里调适对策如下:

1、 更新观念。首先要对老龄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从公元前

5000年19世纪人类的寿命没突破40岁大关,主要是传染病的流行、食品营养和战争等因素。进入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有了极大

的飞跃,当前我国人口平均72.1岁,上海已达79.5岁。因此“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八十不稀奇”。可以说,个人体质中生理和心里机能有相当大的潜力。因此,老年人要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观念。日本提倡老年人要做到经济自立、身体自立、精神自立、凡事靠自己——这种精神状态,可以抗衰老。

2、 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达尔文认为:生命的繁衍在自然选

择过程中通过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类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要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家庭、适者长寿。如果不适应,会十分痛苦,不利于身心健康。老年人应开朗、乐观,要适应角色的转变,接受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现实,当好“退休角色”,摒弃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英国心里学家罗素曾说过:“老年人有两种心态应戒除。一是沉醉于往事,当年自己精神是何等富有朝气,自己脑筋是何等灵活,而这一切已成为过去,应该把它忘掉;别一是应该戒除心里上过分依恋自己的子女,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快乐和安慰??”。

3、 老年人要善于寻找乐趣,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如研究

书法、绘画、讲究一下着装等。“美是生活”,老年人也应追求美。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有目的,有追求,从而使自己心有所寄、虑有所定、灵有所安、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4、 控制情绪,善于化解社会矛盾。老年人要善于控制情绪,把心

从无理状态中解放出来,有人把这种心的解放状态叫做“心空”。为了心空,要善于控制情绪,学会自为调节。做到“少思虑,以

养神,绝私念,以养心”。面对复杂的社会,要使老人心里总处于平衡状态,利于健康长寿。

5、 坚持用脑。人到老年,脑力逐渐衰落。坚持用脑,能增强脑细

胞的活力,生物学规律是“用进废退”,坚持用脑,可以减慢衰退过程,延缓反应迟钝,老态龙钟。

医院公卫科

20xx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