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 绪言

1.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学习和掌握罗盘的使用。2,学习沉积岩岩性,层面结构等。3,认识断层。4,认识沉积岩(化学岩)5,认识褶皱。6,采集化石标本。7,认识岩浆岩。8,认识变质岩。 1.2实习要求

1按时出勤。

2注意不乱攀爬和敲击。注意自身安全。听从教师和班级安排。

3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认真思考。

4认真的完成实习实习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

1,3实习时间:20xx年10月22日——20xx年10月29日

1.4实习地点:湘潭市湘乡市棋梓桥镇

·第二章 野外实习区概况

·2.1棋梓桥交通位置概况

棋梓桥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以西约35千米。地属华南湘赣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棋梓灰岩”、含锌天然矿泉水、白云石、矽石、石膏、滑石、铁、锰等质优量多。当地的支柱产业是水泥和旅游,位于水浒庙风景区。当地气候四季分明。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 年平均气温17.3℃,1月份最低为4.9℃,7月份最高为29.4℃。极端最低为-8.1℃,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

·2.2自然地理状况

湘乡棋梓桥地区是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等地区,此地区是湘潭市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地层全而且具有代表性并且发育较全,露头清楚,地质构造典型研究程度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棋梓桥的时代属泥盆纪晚期和石炭纪。分布于湖南境内。命名地点在湖南湘乡以西约35千米的棋梓桥。为浅海相沉积,为灰岩和泥质灰岩,共厚约300~400米。与下伏易家湾组呈整合接触。

泥盆纪 实习区棋梓桥镇该地层以灰黄色,黄褐色,灰红色,灰白色,灰黑色等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灰白色薄层—中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薄层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植物化石和孢子化石丰富,为整合接触。

泥盆纪(距今4-3.6亿年前)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亿年前开始,延续了4000万年之久。可另分为三个时期-前泥盆纪时期(四亿零六百万至三亿八千七百万年前)、中泥盆纪时期(三亿八千七百万387至三亿七千四百万年前)、以及后泥盆纪时期(三亿七千四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由于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影响的结果,同时,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石炭纪

实习区棋梓桥镇该地层的底部为黄褐色,紫红色铁锰质层;下部为深灰色页岩夹包层石英砂岩,中部是灰黄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粉砂岩,上部是杂色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泥岩;石英砂岩中斜层里发育;页岩,粉砂质页岩中波痕发育,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 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石炭纪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气候分异现象又十分明显,北方古大陆为温暖潮湿的聚煤区,冈瓦纳大陆却为寒冷大陆冰川沉积环境。气候分带导致了动、植物地理分区的形成。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章 岩石矿物与地质构造

3.1万罗山NO.1岩性点

湘乡棋梓桥万罗山的岩性以浅灰色石英砂岩为主(碎屑岩),属于块状构造,碎屑结构。 万罗山一沉积岩为主,层厚大约20-30厘米。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

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四章 实习体会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能给我们组织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们能够深入实地去巩固所学的知识,尽管实习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很多,除了对书本上

学到的东西进行了实际的验证和利用外,我们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同时通过实习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把课本学到的内容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注意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多给我们安排实践学习环节,在现有条件下充分调动我们的实践认识能力,相信这次实习的收获能让自己获益终生。

 

第二篇:棋梓桥火车站工程地质报告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

棋梓桥火车站工程地质报告

棋梓桥火车站地质报告

一、概况

棋梓桥火车站原名谷水站,站址是在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目前是一个四级站,由于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规模不大,而且那些修建已久建筑物看起来会比较的陈旧,下面是我观察到的地质情况并做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

二、地层岩性

棋梓桥火车站区域的岩性并不复杂,此处的岩土成分主要是石灰岩,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灰岩,它是是沉积岩的一种,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一般呈灰色或白色,如含杂质较多可呈深色,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我们用锤子去敲过,岩石非常的脆,就很容易的敲下一块岩石。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出它有结晶粒状、生物碎屑等结构。而且它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当然不过我们也没准备稀盐酸。

棋梓桥火车站工程地质报告

三、地形地貌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火车站这一区域是属于丘陵地带。而且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当初这里是一个完整的小山坡,为了建火车站和修铁路而开挖了山坡,所以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如破坏环境引起边坡不稳定,进而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对此通过在开挖的山坡和铁路之间修筑高高的护坡就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了。当然还需要在开挖的山坡上多种些植物这样才算是完美。

棋梓桥火车站工程地质报告

四、地质构造

棋梓桥车站有明显的褶皱构造,起初我们爬上了另一侧高高的护坡上远远地观望这片褶皱形态。通过观察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了对面山坡上的两侧是背斜,中间处室向斜。为了更加清楚直观的观察,我们就登上了那个明显的褶皱山包,我们上去以后就有了更加令人兴奋的发现。在这山包上我们发现了断层、和大量的节理,其中节理的长度不是特别长而且方向都是大致是自山坡由上而下的走向,岩石有一定的错动,宽度大概在10~20㎝不等。为了防止这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对路边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最明显的就是水泥护坡 ,护坡的则可以阻断滑坡、岩石脱落等不良问题对铁路的消极影响。

棋梓桥火车站工程地质报告

五、水文地质环境

水文地质环境对基路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作为一个火车站这块区域必定会有很多的铁路要从这里经过,就会铺设很多的铁轨,对地质的要求自然很高,所以这一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在修建车站以前要勘测的。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我们只能从表面上观察了。首先,在道路的一侧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水库,而去水库离路边很近的距离,路基下的地下水位必然会受到降雨量和水库水位的影响,所以在路基和水库之间一定要做些相应的处理的。故在路边坡和水库之间一定要进行加固,一则可以减少水库对地基下地下水位的影响;二则由于路面和水库之间有较高的落差,则可以防止路边坡滑坡而引起的地基不稳定。由于当时没有拍下水库照片就不附照片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