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集中实训报告

汽车底盘集中实训报告

模块一、离合器从动盘的更换

实训目的:

1. 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离合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实训要求:

1. 了解离合器从动盘更换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2. 能独立完成离合器从动盘的更换。

实训内容:

1.准备工作

准备好常用维修工具、专用维修工具、检测工具和易耗材料,将待修车辆用汽车举升器顶起,检查车辆在举升器上是否安放牢固可靠。

2.外围部件的拆卸

(1)断掉汽车的蓄电池负极

(2)拆下离合器拉线

(3)拔下倒车灯开关和里程表传感器插头;

(4)拆下变速器操纵机构;

(5)拆下上端变速器固定螺栓;

(6)拆下起动机;

升起汽车

(7)拆下两半轴;

(8)用托盘千斤顶托住变速器

(9)拆下变速器下端的固定螺栓,拆下变速器。

3、离合器总成的分解。

4、更换离合器从动盘后按相反顺序装复。

模块二、捷达变速器拆装流程

实训目的:

能按规范的步骤,完成两轴式变速器的拆装检修作业。

实训要求:

1.能认识所拆卸两轴式变速器的零部件;

2.能了解两轴式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零部件的作用;

实训内容:

变速器的分解:

(1)固定变速器,将润滑油放出,锁紧输入轴。

(2)拆下变速器壳体盖,拆下六颗螺栓,取下盖体,拆下中转接管、五挡拨叉同步器及齿轮、用拉马取出五挡从动齿轮。

(3)拆变速器壳体,拆下五挡锁止螺栓、选挡换挡轴止动螺栓,并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用火花塞扳手拧下选挡换挡轴端盖螺栓;

②将换挡拨叉置于空挡位置,拔出选挡换挡轴;

③拧下倒挡轴的六角锁止螺栓;

④从驱动法兰上拆下端盖、弹性挡圈和碟形弹簧;

⑤拉出驱动法兰,用专用工具通过长孔将两个M8 x 30的六角螺栓拧到驱动法兰上拉出;

⑥驱动法兰和油封匹配为18 mm , 16mm两种宽度;

⑦用专用工具拉出变速器壳体。

(4)拆输入输出轴,拆出换挡杆28、换挡拨叉总成26。把输入、输出轴整体拆出。

模块三、三轴变速器拆装流程

实训目的:

1.掌握变速器的拆装方法、步骤及相关技术要求。

2.熟悉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

实训要求:

1.掌握变速器的换档操纵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熟悉同步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3.熟悉变速器各轴的定位结构措施。

4..掌握各档位的动力传递路线。

5.自锁、互锁/倒档防止误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训内容:

1.变速器总成的拆装

(1)首先将飞轮壳周围及变速器周围妨碍变速器拆下的部件拆下,如:起动机、转速表软轴、变速器操纵杆等。

(2)拆卸传动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的螺栓(注意做好装配标记)

(3)拆下飞轮壳固定螺栓及变速器固定螺栓。

(4)将变速器从汽车上拆卸下来。

2.变速器的解体与装配

(1) 从变速器外壳拆下换档杆轴壳体部件

(2) 保持变速器位置不变,在输入、输出轴圆周的顶端用粉笔做上记号。

(3) 从变速器外壳拆下离合器壳体

(4) 拆下前轴承护圈

(5) 拆掉延伸壳 ,判断延伸壳中各附件的功用

(6)使用弹簧卡环钳拆下2个弹簧卡环

(7)将中间板与变速器外壳分开

(8)手动旋转输入轴,观察变速器内部机构的动作,掌握各档位的动力传递路线。

3.三轴变速器内部的解体

1) 拆下4个直螺塞,使用磁棒取出弹簧和自锁钢球

2)使用绿色弯头卡环钳、长把螺丝刀和锤子,敲出4个弹簧卡环。

3)使用尖头冲子和锤子敲出带槽弹簧销,依次拆下5挡换挡拨叉及拨叉轴,倒挡换挡叉及拨叉轴,3、4挡换挡叉及拨叉轴,1、2档换挡叉及拨叉轴如图4-8。

4)用磁力棒取出互锁装置

5)分析各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自锁、互锁的工作原理。

6)取下5、倒档同步器外侧轴上的卡环,退出5、倒档同步器及5挡齿轮

7)卸下输出轴轴承端盖。

8)取下中间轴及输出轴轴承上的卡环。

9)将输入、输出及中间轴整体取出。

10)将输入轴总成分解为零件

11)将中间轴总成分解为零件

12)将输出轴分解成零件

13)分析各零件的关系,掌握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4.金杯三轴变速器的安装

1)安装顺序即拆卸的反方向。

2)拧紧螺栓要注意对称性,不要挨个紧。

3)在安装换档杆轴壳体部件前,掌握倒档防止误挂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模块四、轮胎拆装、车轮动平衡检测

实训目的:

轮胎的拆装、使用扒胎机的注意事项及轮胎破损的修补

学习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

实训要求:

1.学会轮胎的正确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2.了解常见轿车和货车的轮胎参数及规格。

3.学会动平衡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4.学会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方法。

实训内容:

(一)轮胎拆卸的操作

转备好扒胎机一台

1.开启胎圈

(1)用汽钥匙将轮胎中气体放掉。

(2)去掉车轮上的平衡块,以免发生危险。

(3)切胎,把车轮放在地上,竖起;靠近支撑板,踩下踏板3;切下车轮,每隔120°切一次,注意不要切到胎嘴。重复上述动作,直到胎圈与轮辋全部分离;换另一面,重复上述动作。

2.固定车轮

将轮胎放在转盘上踩下踏板;锁紧方式有两种:一是外夹、二是内夹。外夹:将轮胎放于大盘上踩开启踏板,使卡爪直至将轮胎锁紧。内夹:先将卡爪外胀开,将轮胎放置转盘上,踩锁紧踏板,小爪锁紧轮辋外缘。对胎口较紧的轮胎推荐内夹

固定好车轮后,调整扒胎臂和垂直杆使拆装头靠近轮辋边缘,并用锁紧杆锁紧垂直杆。调整悬臂定位螺栓,使机头滚轮与轮辋外缘紧密接触。

3.拆下轮胎

用撬板将胎圈撬在拆装头上,点踩踏板,让转盘顺时针旋转,直到胎缘脱落为止。

重复步骤3,拆下另一面胎圈。

(二)装胎操作

1.将轮辋在转盘上锁定。

2.先向胎圈上涂好润滑膏或肥皂水,然后把轮胎套在轮辋上,把拆装头固定到工作位置。

3.将轮胎下侧的胎圈斜置于拆装头上,放置胎圈,同时将胎圈压落入轮辋槽内,踩踏板1旋转轮胎,至胎圈装入轮辋。

4.重复步骤3,安装上侧的胎圈,至轮胎安装完毕。

5、充气操作:

扒胎机配有一个充气表用于充气和气压的读数。

将轮胎从转盘卡爪上松开,将充气管接头与轮胎气门相连开始充气。

在给轮胎充气时应慢慢地压充气枪数次,确定压力表显示的压强不超过轮胎生产厂家所注明的范围。

在给轮胎充气过程中让手和身体尽量远离轮胎,以免轮胎爆炸造成伤害。

(三)车轮胎动平衡的检测

(1)清洗车轮,去掉车轮上的泥土、冰雪、石仔等杂物,去掉原有的平衡块;检查胎压,检查轮胎是否磨损到极限。

(2)装机 将车轮固定到轮胎动平衡仪上,选择适应大小的固定锥体装紧固定螺栓。注意固定完车轮后要进行检查,看车轮固定的是否牢靠。

(3)打开电源,仪器进入自检。

(4)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参数:动平衡机到轮毂的距离(DIS),轮毂的宽度(BR)、轮辋的直径(DIA)。

(5)起动仪器,仪器开始旋转测量,注意此时不要用手摸旋转的车轮,清洗过的车轮在旋转过程中会有水飞溅,注意避让。

(6)仪器停转后,读出数据,选择合适的平衡块。

(7)用手旋转车轮,至条状的指示灯全部亮起后停止,此时,车轮上最上方12点方向就是不平衡点,找到此点,加平衡块。如若车轮两侧测量的数值都不为零,那么车轮的内外两侧都需装上平衡块

(8)复检,读出数值,读数应<5g,否则继续重复第5~8步。

(9)取下车轮,关电源,结束。

模块五、汽车四轮定位检测

实训目的:

1.了解四轮定位的具体参数。

2.了解四轮定位的作用。

3.车辆四轮定位的调整及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

实训要求:

1.学会测量车辆的四轮定位。

2.掌握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

3.学会四轮定位的调整方法。

实训内容:

(一)什么情况下要做四轮定位

1.车辆的行驶性能受到了影响(驾驶者感受最为直接的是跑偏,打方向不自动回轮也算一个)

2.因事故造成底盘及悬架的损伤

3.轮胎出现磨损异常(但也要考虑到是否是因胎压不正常才导致了异常磨损,一般情况下,胎压过高会加剧胎面中央的磨损,而胎压过低会加剧胎面两侧的磨损;如果一侧出现偏磨,则有可能是外倾角出现偏差;因前束导致的异常磨损在下面会提及)

4.车桥以及悬架的零件被拆下过

(二)四轮定位前的检查

1.轮胎(花纹深度和胎压)

2.悬挂(目测悬挂状态)

3.空载状态下需要满足的条件(保持应有的空载状态)

(三)车辆的停放

把车开上举升器并准确停放在相应的位置,车身要正,还要使前后车轮处于转角盘以及后滑板的中央

(四)卡具及传感器的安装

固定卡具时应注意把卡具的所有卡爪与轮辋紧密贴合,固定后应再次检查卡具是否固定牢靠,并把保护挂钩勾好。

(五)车型信息的选择

测量四轮定位就是要通过传感器精确的测出车辆现在的定位数据,与车辆的出厂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所以车型的选择很重要,包括年款、轮辋直径等数据都要准确对应。

(六)偏位补偿

偏位补偿是四轮定位的一个必要项目,它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精度,所以不可跳步,要严格根据电脑提示来进行偏位补偿。

车锁。

(七)转向测定

根据电脑屏幕上的提示,首先摆正方向盘,然后将方向盘向左打10°。然后在将方向盘向右打10°。之后电脑可根据方向信息测出车辆的具体数据。在完成最后一步打方向后,需要对方向盘进行固定

(八)定位调整

点击进行下一步,一份检测报告弹了出来,这就是之前一系列操作的结果。上面红绿相间的数字表示各自数值的现状,红色是不合格的,绿色的数值表示在公差范围之内不需要调整,而红色则代表目前数值处于公差之外需要进行相应的定位调整。

(九)调整后路试

定位调整结束后,将所有螺栓都按规定扭矩紧固,然后将传感器卡具等撤下,将车开下举升器。

这时需要对车辆进行路试,看故障现象是否消除,如果故障现象依然未完全消除,则需进行二次调整,至故障完全消除为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