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总结

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总结

通过前几天高中语文课程新课改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这几天中,我们集中进行学习新课程的培训,通过看视频、阅读电子文本、发表评论等多种形式,把新课程的培训落到了实处。在学校培训的日子里,学校通过记考勤、不定时地抽查各培训班等形式来监督老师们的培训,可谓是用心良苦。尽管有些累,网络还有些不顺畅,每天还要按时到学校进行观看视频。但是,累并快乐着。因为,我们通过学习近距离的接触了新课程,了解了新课程,并对新课程的即将实施充满着信心。

新课程改革使得我的眼前一亮,特别是选修课的开设,使得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也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也不会再面对那种“喊破喉咙没有几个人听”的尴尬而无奈的局面。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既能锻炼学生自己的选择能力,也会锻炼学生在总结以及写作等很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开设,也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很多以前想要了解但没有了解的知识。他们不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了。比起以前的“要我学”,“我要学”似乎更具有人性化,似乎更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同时老师也不用整天在学生后面说诸如“要努力学习,否则就考不上大学”之类的话语。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解放。在解放的情况下,在学生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还能让学生学得很多知识,这无疑是一个进步。我为此感到高兴,为我们的学生,也为我们的老师感到高兴。

当然,新课程改革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让我高兴得事情,包括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透析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管理与运行的指南。立足其价值取向,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由过去注重培养少部分高考精英向培养众多创新型人才转变,由过去以语文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方向发展,由那种统一的、硬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走向开放的、探究的、灵活的课堂管理模式。这要求教师重视活动设计,灵活使用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探究与创造的氛围,扩展课堂学习的空间,自己只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探究的合作者、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造者等角色。

二、吸引高中生学习注意力的能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关键在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出符合高中生学习欲望、心理、兴趣的精彩课堂。高中生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喜欢也渴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延伸到历史或未来的生活场景当中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新。他们尤其想和教师

建立一种“平等的互主体关系”,在一种相互尊重、理解、承认的环境里,师生都能坦诚相待,敞开胸怀吸纳对方,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包容对方,厌恶“师道尊严”和“师倨生恭”。

三、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把当前的语文教师推到了一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地位,要求教师具备开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前进道路上的一场革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机遇,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换的一条通途。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的文盲不仅是指没有文化的人,而且是指不能接受和更新知识的人。我们教语文不仅应当教会学生具体的语文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仅应该教会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且更应该让学生学会从社会生活、网络媒体等各个不同的领域获取知识。

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的能力。

体就体现在教师要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用多媒体适度而灵活地代替黑板、粉笔、教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加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而运作现代多媒体技术,关键在于课件。教师在反复比较、鉴别、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应亲自创作,既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又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我们这些从中文系古典或现、当代汉语言、文学文献中走出的语文教师,能具备现代的媒体技术理念、精湛完备的媒体设计与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会把学生引入一个探索和创造的新天地。

通过新课改的学习培训,使我这个刚进入教育岗位的新老师浑身充满了力量和信心,我知道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我去做,我将努力学习,做到最好!

 

第二篇:高中语文新课改总结

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周志锋

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我是一个从教刚满8年的语文教师,教初级中学语文6年,去年8月应聘到高级中学任教语文,教了一年多的高中语文,感触和困惑颇多,现一一道来,见笑于大方之家,敬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多多指教,共同切磋,对症下药,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走进柳暗花明的世外桃源。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困惑之一:“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旧的教育模式支配着教师的教学 由于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当前教育运作上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使用统一的课程与教参,仍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语文教师被教参上固定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手脚,而教师们又以同样的绳索去束缚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这样的以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氛围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困惑之二:学生在众多的教材中无所适从,不知道主动去接受新的知识 面对新的教材学生感到很新鲜,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缺少主动性,常常不会主动地去探讨、研究,仍然满足于教师提出问题、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答案、自己记下笔记这样一种旧的模式。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也常常是被动的。 困惑之三: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在对新教材新课程的认知上有很大的距离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也存在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课程知之不多,知之不全、不透,又很少与学生交流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新课程几乎没有感觉。 困惑之四:语文新课程张扬“人文性”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选修课程在实践中当然要体现这些特点,但在这变革时期,语文教师很难把握这个度。蔡元培先生于20世纪初首倡“利器说”,叶圣陶先生发展为“工具说”。人们一直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20世纪80年代陈钟梁先生首倡“人文性”,语文界又争论了二十年。课标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在一起是对争论的总结,而这种总结又给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麻烦。第一,教师不敢讲知识,因为讲知识就是强调“工具性”。第二,教师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文本迁移,因为不迁移就不能体现“人文性”。第三,教师不敢阐述自己观点,因为阐释自己观点就怕背上违背自主学习要求的黑锅。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看到教师用于

知识教学的时间少了,用于文本“思想性”分析的时间多了。一位教师执教杜甫的诗,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到网上查找关于杜甫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讨论杜甫的一生。教师试图用这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事实上这充其量是一种“思想教育”。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似乎成为实践中的时尚。有论者指出:“如

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

(二)语文选修课程中存在的困惑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看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实力。学校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就只能围绕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科目开设,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个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高考实际,又确立了相应的选修教材,这就导致选修教材开发权上移。教师也只好把选修课程当做必修课程来教,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选修课程实践与目标的错位成了课改的新问题。 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涉社会利益再分配的大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开展两年多了,国家的课程评价方案至今没有出台,广东、海南、山东只公布了评价方案的讨论稿,人们还在等待、观望。从隋代到现在,考试评价一直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广大教师正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教师为了留住选修学生刻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高考压力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社会人情压力降低评价标准等等。人们不禁提出: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还能坚守公平性原则吗?学生们提出选修不同的模块,将来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选修内容,那么选修模块之间考查难度值能保证一致吗?……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人的个性发展受先天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选修课推出以后,学生抱有极大的兴趣。特级教师王土荣先生在实验学校发现,受学生追捧的前三位语文选修

课是:说话艺术、影视欣赏、小说阅读。备受学生冷落的选修课程是:《论语》选读、《史记》选读等。当问及选课的理由时,学生说前三门学起来轻松有意思,《论语》、《史记》难读没意思。这种具有充分自由度的选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片面学习需求。 人类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既要受自然化条件制约又要受社会化条件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语文选修课程创设了自由化空间,却忽视了社会化空间的建构。这种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语文选修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由度,却漠视了学生选修课程的社会价值。如此,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实现,也就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 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我是一个从教刚满8年的语文教师,教初级中学语文6年,去年8月应聘到高级中学任教语文,教了一年多的高中语文,感触和困惑颇多,现一一道来,见笑于大方之家,敬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多多指教,共同切磋,对症下药,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走进柳暗花明的世外桃源。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困惑之一:“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旧的教育模式支配着教师的教学 由于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当前教育运作上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使用统一的课程与教参,仍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语文教师被教参上固定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手脚,而教师们又以同样的绳索去束缚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这样的以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氛围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困惑之二:学生在众多的教材中无所适从,不知道主动去接受新的知识 面对新的教材学生感到很新鲜,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缺少主动性,常常不会主动地去探讨、研究,仍然满足于教师提出问题、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答案、自己记下笔记这样一种旧的模式。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也常常是被动的。 困惑之三: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在对新教材新课程的认知上有很大的距离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也存在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课程知之不多,知之不全、不透,又很少与学生交流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新课程几乎没有感觉。 困惑之四:语文新课程张扬“人文性”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选修课程在实践中当然要体现这些特点,但在这变革时期,语文教师很难把握这个度。蔡

元培先生于20世纪初首倡“利器说”,叶圣陶先生发展为“工具说”。人们一直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20世纪80年代陈钟梁先生首倡“人文性”,语文界又争论了二十年。课标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在一起是对争论的总结,而这种总结又给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麻烦。第一,教师不敢讲知识,因为讲知识就是强调“工具性”。第二,教师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文本迁移,因为不迁移就不能体现“人文性”。第三,教师不敢阐述自己观点,因为阐释自己观点就怕背上违背自主学习要求的黑锅。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看到教师用于知识教学的时间少了,用于文本“思想性”分析的时间多了。一位教师执教杜甫的诗,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到网上查找关于杜甫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讨论杜甫的一生。教师试图用这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事实上这充其量是一种“思想教育”。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似乎成为实践中的时尚。有论者指出:“如

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

(二)语文选修课程中存在的困惑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看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实力。学校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就只能围绕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科目开设,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个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高考实际,又确立了相应的选修教材,这就导致选修教材开发权上移。教师也只好把选修课程当做必修课程来教,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选修课程实践与目标的错位成了课改的新问题。 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涉社会利益再分配的大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开展两年多了,国家的课程评价方案至今没有出台,广东、海南、山东只公布了评价方案的讨论稿,人们还在等待、观望。从隋代到现在,考试评价一直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广大教师正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教师为了留住选修学生刻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高考压力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社会人情压力降低评价标准等等。人们不禁提出: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还能坚守公平性原则吗?学生们提出选修不同的模块,将来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选修

内容,那么选修模块之间考查难度值能保证一致吗?……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人的个性发展受先天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选修课推出以后,学生抱有极大的兴趣。特级教师王土荣先生在实验学校发现,受学生追捧的前三位语文选修课是:说话艺术、影视欣赏、小说阅读。备受学生冷落的选修课程是:《论语》选读、《史记》选读等。当问及选课的理由时,学生说前三门学起来轻松有意思,《论语》、《史记》难读没意思。这种具有充分自由度的选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片面学习需求。 人类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既要受自然化条件制约又要受社会化条件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语文选修课程创设了自由化空间,却忽视了社会化空间的建构。这种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语文选修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由度,却漠视了学生选修课程的社会价值。如此,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实现,也就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 (三)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对策之一:对于新教材,我们将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必修中生命力强且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研习 苏教版教科书有三大特点:1.喜新而不厌旧;2.类型丰富多彩;3.新颖为主,文质为先。因此,重视文本的研读是很重要的。我们将密切关注外面的信息,根据上面的要求来进行我们的教学。我们以必修为主,选修为副;文本研习为主,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为副;重视阅读,强化积累;重视写作,强化基础。 对策之二:教师要大胆地“放”,变“灌”为“引” 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必须大胆地放弃,放弃老经验、旧方法,放弃教参、资料库,甚至放弃师道尊严,将自己融成学生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讲真话,讲出新思想。这样充满民主气氛的课堂无疑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要使多年来适应了“嚼碎了喂”的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恰当有序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引导不是牵着鼻子走,不是撬开学生的嘴巴灌,而是为学生的“人性之流疏通出正确的渠道,让生命与发展呈现出活力与生机。”因此教师的“引”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要能创设出情境,并把学生引导到这样的情境中自由地采摘闪光的思维之果。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放弃束缚之后并没有真正轻松,反而担子更重,因为要使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讨论,生成出自我教育的力量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自主活动的主体,其作用必然是不容忽视的。 对策之三:学生要主动去“找”,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自古以来就担负着“传之以道,授之以渔”的任务,但作为学

生如果一味地以教师所授之“渔”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便会失却自己的个性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看来,教者不应过多地把自己的所谓“方法”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之后,主动地去“找”,去“找”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个“找”的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现在我们不能仅仅把研究的视野放在“怎么教”上,而应放在研究“怎么学”上。通过上面三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找,找内容,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学会——会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自读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周志锋江苏省通州市二爻中学

参加工作已经有两年多了,在学校时老师就给我们介绍过新课程以及在中学的实施情况,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有六个年头了,但是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彻底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心得一:高中语文因该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旨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上。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教学目标从单纯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转向情感、能力、审美情趣的同步发展。语文课堂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均衡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跳出”语文看语文。

心得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愉悦的心态下积极参与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设法创设愉快的学习情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人”的现代师生关系观,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在自己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同时,尽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允许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断把教学引向深入。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力求有所创新。使用同桌伙伴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提高课堂上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效率。 心得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与写相结合。

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用“以读为主、自悟自得、读法渗透”为特色的现代阅读新模式代替以“内容分析、烦琐提问、写法分析”为特征的阅读教学旧模式,使阅读教学返璞归真,成为真正的阅读能力训练课,语言文化修养课。教师在阅读指导上,要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出发,注重诵读、感悟和积累,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心得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阅读小课堂”引向“阅读大课堂”。 开放语文课堂,实施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搞好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把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课堂教学,把

学生的阅读视线限制在课本上。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课堂上所获得的内容远远达不到广泛阅读的标准,所以阅读课堂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跳出教材,放大阅读范围,把“阅读小课堂”引向“阅读大课堂”。引导学生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光盘)和“无字书”(自然万物、人情世故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阅读、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心得五: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补充,实现超文本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但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要慎用。曾看过这样一事例:一堂优质课《蘑菇该奖给谁》,一开课教师就让媒体展示了故事的动画,师复述内容,生提问,就是不让学生读书,用多媒体取代了对文本的解读。阅读,就是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图象,多媒体运用得不当,剥夺了学生转换语言符号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理解和运用语言来实现,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坚守属于自己的那块领地。让我们一起共勉。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课改雨露润心田,太白教师舞快鞭。吾侪教研成锦绣,硕果累累堆如山。 伴随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之公布,我省正式吹响了高中新课改之号角。从今年九月的秋季开学伊始,我省的普通高中将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因此,为了推行课改,我们务必加强新课程的学习。

当然,我们学习也开办了多期新课改的培训。通过学校多次新课改的专题培训,我认为我们教师,尤其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观念更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教育就是服务,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有用就是人才。教师不要歧视学习上的后进生,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和进一步开发。让我们牢记“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只有不善于发现的老师”。

二、角色转变

首先,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有的老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况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

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其次,要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

我们千万不能成为“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上到死”,把课本的答案当圣旨,不敢质疑,不许学生有其它的想法的“教书匠”。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第三,要从课程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语

文教师要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总之,只有做好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才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三、教学方式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

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不断学习,展现魅力。

“有实力,才能有魅力”。

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该是语文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学语文、乐于语文”的新课堂。岁月使我变老,教育使我年轻。正如荆老师所言“上课是享受,生活真美好”!

学习,学习,再学习!

洗脑,洗脑,再洗脑!

生命不息,学习洗脑不止。

总之,丑牛将逝不可谏,寅虎欲来犹可追。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务必吸取兄弟省市新课改之精华,借鉴洋思杜郎口等先进经验,贯彻并弘扬吾校罗校长所主唱的“四主”理念,大力支持新课改

语文新课程阶段性总结

我们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与日常教研统整为一体,从更新观念、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反思几方面,针对教师日常的真实课堂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探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现简要回顾总结如下:

一、更新观念

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高二语文备课组全员参与。课题组首先廓清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课题组认真学习教研室提供的“有效教学”资料,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体会和学习札记交流等活动组织教师深入

研读学习,同时,要求全体成员广泛浏览报刊以及其它专著中对有效教学的论述,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形成并不断加深对有效教学的理性认识,备课组定期组织教师研读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有效教学理论。

通过认真的学习,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是指学生接受知识、发展能力、传承文化,更是指心智的启迪、性情的陶冶、态度的养成、兴趣的培养、品格的锻造。有效教学不是强制、训练和灌输,而是引导、体验和唤醒,是让学生感动、领悟和审美。同时,老师们也对开展此项课题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1)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是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端,师生关系和谐是校园和谐的保证。实施有效教学有利于师生在有效的教学场中传递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智慧,从而达成和谐。

(2)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生命的需要。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保障,实施“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造就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平台,是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3)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是改进课堂教学、培育优秀学生的需要。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的主阵地,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堂。课堂教学没有效益,学生发展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只有保证课堂的有效,才能保证学生发展的有效。只有高效课堂,才能培育优秀学生。

总之,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使课题组成员消除了对课题的排斥心理,保持了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树立了正确的教学效益观,为深入实施有效教学奠定了认识基础、理论基础。

二、有效备课

1、专家引领

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我们课题组积极参加省市教研院组织的“面对新教材,教师如何备课”的专题讲座。专家们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从备课的意义、备课的理念谈到了具体的备课方法,指出教师要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要更加注重隐性备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实践,丰富自身内涵,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精彩而实用的讲座,使大家感到受益匪浅。

2、集体备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如何有效备课,课题组组织了专项研讨和实践,从行动上给老师们以引领和锤炼。例如:新课程古代诗歌散文教学实验。课题组老师每个人先独立备课,在经历诵读课文、研读教材的深入思考后再撰写教学设计。之后,课题组成员授课录像,自我反思、组内讨论,得出备课组内合案,通过课堂修改、完善设计。然后选拔,参加全校、全市的展示交流。这次备课研讨活动,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该如何备课,领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懂得了备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把握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和快乐。以后,我们真的应该把抄教案的时间真正用于备课。

三、有效课堂

1、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一个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消化、吸收新课程理念,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一体的最终形成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例的不断反思过程。设计课例、实施课例、反思课例的课例研究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而有效的载体。课题组从成立起一直将课例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载体,在有针对性的研究中让老师得到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

在讲授《李清照诗二首》时,进行了一次课例研究。执教的老师经历了独立备课的三个阶段:“独立钻研,走进文本—→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认识自我,确定教案”。经历了四次试教:经历了全组教师“吹毛求疵”、群策群力、精益求精的多次“临床会诊”。而上课老师本人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反思贯穿整个教研活动的始终。从最初对课堂结构的反思“课堂容量太大”、“拖堂现象明显”、“媒体使用不当”;到对教学方式的反思“老师讲的多”、“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到对教学情感的反思“以情感带动教学”、“没有让学生去体会诗人孤独凄凉的情感”;然后是教师对自身素质的反思“课堂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优美”、“板书要能体现文章的脉络和上课的思路”、“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最后研课成功,老师们感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让学生在语文天地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应更多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语文课堂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点上,更多的应是塑造人格上”。执教老师在活动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这段历时近一个月的‘磨课’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感到了自己的成长,也切切实实地领悟到了一些新课程理念的精髓。”

2、互相听课互相评课

合作是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的大势所趋,更是课题研究突破重围、获得质的提升的必由之路。但是,怎样合作才是有效的?我们充分利用备课组在师资方面的优势,进行教师有效合作的探索。把高教以上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在各项教研活动中,以一个强有力的整体,重拳出击,将每项教研工作做细、做精。同时,制定较详细的实施方案,改变教师以往那种自发的、零散的协作,落实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使全备课组教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中,在研究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在研究中成长。课题组参照“三阶段、两反思”的案例研究模式,着重帮助年轻教师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遵循以下操作流程:

研究课执教老师:第一次备课(“闭门造车”,强调教师个人研读文本,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第二次备课(“东张西望”,强调兼收并蓄,吸纳别人的研究智慧)——第一次上课(“敞开你的课堂”,敢于暴露问题)——反思总结(分析成败原因,集思广益)——第二次上课(解决问题,展示研究成果,追求精品)——再反思(全过程的反思,再提高)??

课题组同伴:研究教材(与执教老师同时备课,不做“局外人”)——听课(发现问题)——研讨(群策群力,提出改进方案)——再听课(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反思总结(个人总结,同时换位思考“我会怎么办?”)??

老师们在参加研讨的活动后,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次活动虽只是研一个课例,但绝不只是着眼于这一节课的改进,而是通过这样一种反复的备课、上课、研究的研课过程的循环,发展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

3、专题攻关

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如按课型展开的有效教学研究:新授课有效教学研究、习题课有效教学研究、复习课有效教学研究、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研究、实验课有效教学研究等;按教学内容展开的研究:现代文教学研究、文言文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研究等,系统建构具有特色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四、有效反思

本课题组除了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引导老师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之外,我们根据教研室的要求,结合教研的实际,设计了教师成长记录档案。分别从日常教案、大考试题及质量分析、平时练习题、教研成果等方面,以便于分类、便于收集、整理为原则进行栏目设置。在每个栏目下,都有必放材料和选放材料,兼顾共性与个性。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色色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三、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个体的见解与感悟,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规范和强化,因此,需要拓展课堂的容量。只有让个体去表达切身的体会、独到的见解,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字、词、句的积累贯穿到课堂的每一部分,学生才有真正的收获,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乘胜追击,拓展容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开放课堂,自主探讨,不仅学生收获很大,教师也会学到很多,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大纲。

四、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学生既然能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对对联,如果能够拿来毛笔与红纸,不就更能培养学生对这种文化形式的兴趣与爱好?说不定,一节课会成就一位未来的书法家,如果真是那样,更是功德无量,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呢?

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我有了颇深感触,产生了许多对教学领域的新想法和新思路愿与同仁们共享。

首先、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在此理念的指导和支撑下,课堂学习的形式实行开放式、自由式和多层次的形式。不再把课本当作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发现新思路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因而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主动学习、自我发现、自行解决,在学生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提高,进而实现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层次交流。这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使探究的问题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提供了便利条件。

实行自由、开放式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联想、想象和表现的欲望和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理状态处于开放状态,为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为学生展现自我、获取成功带来机遇。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来,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而是教师把自己根据教参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即使理解也是生吞活剥地机械记忆,而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或能力从而活学活用。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触类旁通,集思广益,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要深刻得多。学生也在发自内在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对于老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拘于教材和教案,不仅仅是课本,可以自由开放地把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当作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欣赏口味与不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尝到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快乐。

其次、课改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灵活多样

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那就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被教师牵着鼻子跟着你的思路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知识在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的问题教师无需细致的准备。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

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

第三,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仅仅强调“讲授式学习”,让学生学习“确定的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死板、冷漠、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因而教师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思路、新方式,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及限制他们思维。因而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范围,把教师真正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总之,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