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总结

整除基本法则

其末一位的两倍,与剩下的数之差,或其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7的倍数,则这个数就为7的倍数。

奇数位与偶数做差,为11的倍数,则这个数为11的倍数,或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11的倍数则这个数为11的倍数。

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13的倍数,则这个数为13的倍数。

末两位能被4和25整除,则这个数能被4和25整除。

末三位能被8和125整除,则这个数能被8和125整除。

有N颗相同的糖,每天至少吃一颗,可以有2N-1种吃法。

因式分解公式

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立方和公式:a3+b3= (a+b)(a2-ab+b2).
立方差公式:a3-b3= (a-b)(a2+ab+b2).

完全立方公式: a3±3a2b+3ab2±b3=(a±b)3

两位尾数法

指利用计算过程当中,每个数的末两位来进行运算 ,求得的最后两位,过程和结果当中如果是负数,可以反复加100补成0-100之间的数。

裂项相加法则

和=()×      小=分母种最小的数,大=分母中最大的数

乘方公式

底数留个位,指数末两位除以4(余数为0看做4)尾数为1、5、6的尾数乘方不变。

循环数核心公式

例题:198198198=198*1001001

200720072007=2007*1001

三位数页码

页码= +36

同余问题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做周期

1、余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则取1  60n+1

2、同和: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则取7  60n+7

3、差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则取-3  60n-3

周期问题

一串数以T为周期,且=N…a那么A项等同于第a项

等差数列(如几层木头,相连的奇偶数等)

和==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项数公式:项数=

级差公式:第N项-第M项=(N-M)×公差

调和平均数  

十字交叉法

例题重量分别为A与B的溶液,其浓度分别为a与b,混合后浓度为r

    

浓度相关问题

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溶液    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浓度

多次混合问题核心公式

1、设盐水瓶中盐水的质量为M,每次操作中先倒出M0克盐水,再倒入M0克清水

Cn=C0×()n   (C0 为原浓度,Cn为新浓度,n为共几次 )

2、设盐水瓶中盐水的质量为M,每次操作中先倒入M0克清水,再倒出M0克盐水

Cn=C0× (C0 为原浓度,Cn为新浓度,n为共几次)

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火车过桥洞时间=(火车长度+桥洞长度)÷火车速度

相对速度

1、相遇追及问题

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击时间

2、环形运动问题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反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时间间隔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同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时间间隔

3、队伍行进问题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从队头到队尾所需时间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从队尾到队头所需时间

4、流水行船、风中飞行问题

顺流时间=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1、等距平均速度问题核心公式

往返平均速度=

2、沿途数车问题核心公式

沿途时间间隔=    车速=人速=

3、漂流瓶问题核心公式

漂流所需时间=

4、两次相遇核心公式

单岸型  S=    两岸型  S=3S1-S2    S表示两岸的距离

5、电梯运动问题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所需时间

几何基本公式

圆周长C=2πr  圆面积 S=πr2  S三角=ah  S=(a+b)h  N边形内角和=(N-2)×180°

几何特性:若一个几何图形其尺度为原来的M倍则

面积M2倍    体积M3

平面图形周长一定,越接近圆,面积越大

平面图形面积一定,越接近圆,周长越小

立体图形,表面积一定,越接近球体积越大

立体图形,体积一定,越接近球体,表面积越小

两集合标准核心公式

满足条件Ⅰ的个数+满足条件Ⅱ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标准核心公式

均如何=甲+乙+丙-(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都如何

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

在三集合的题型中,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为A、B、C,而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元素总量为W,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为Y,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Z,则

W=X+Y+Z              A+B+C=X×1+Y×2+Z×3

排列组合

取其一    ①加法原理:分类用加法(要么…要么)排列与顺序有关

          ②乘法原理:分步用乘法(首先…然后)组合与顺序无关

排列      A=8×7×6

组合      C=

错位排列:有几个信封,且每个信封都不能装自己的信

          D1=0  D2=1  D3=2  D4=9  D5=44  D6=265

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M个人传N次球即  X=则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与X第二接近的正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

比赛问题:N为人数

淘汰赛  ①仅需决出冠亚军  比赛场次=N-1    

            ②需要决出1、2、3、4名  比赛场次=N

循环赛  ①单循环(任意两个打一场)比赛场次=C

            ②双循环(任意两个打两场)比赛场次=A

概率问题

1、单独条件概率=

2、某条件成立概率=1-不成立的概率

3、总体条件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

4、分步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积

5、条件概率=“A成立”是B成立的概率=A、B同时成立的概率

植树问题

1、单边线型植树公式: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2、单边环型植树公式: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

3、单边楼间植树公式: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裂增计数

如果一个量每个周期后变为原来的A倍,那么,N个周期后就是原来的AN倍

例:10分钟分裂一次(1个分裂为2个),经过90分钟,可有1分裂为几个

周期数为90÷10=9    公式=29 =512

剪绳问题

一根绳子连续对折N次,从中剪M刀,则被剪成了2N×M+1段

方阵问题

1、N 排N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N2

2、M排N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M×N

3、N排N列的方阵,最外层有4N-4人

4、在方阵或者长方阵中相邻两圈人数,外圈比内圈多8人

5、空心正M边形阵中,若每边有N个人,则共有MN-M个人

6、方阵中:方阵人数=(最外层人数÷4+1)2 

过河问题

M个人过河,船上能载N个人,1人划船故需次,最后一次不用回来

牛吃草问题

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

出现M头牛吃W亩草时,牛数用MW代入,此时代表单位面积上牛的数量,如果计算为负数说明存量不增加而消之

时钟问题

钟面上每两格之间相差30°

T=T0+

T为追及时间和时针要“达到条件要求”的真实时间,T0为静态时间,即假设时针不动,分针和时针“达到条件要求”的时间

经济利润相关问题

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

售价=成本×(1+利润率)

成本=售价÷(1+利润率)

两位数乘法:

一个数乘以5可以看成乘以10除以2

例:42×48=2016

等于后两位数相乘,前两位数也相乘在加上十位上相同的数。相同且互补(和为10)中间两边互补除外。

 

第二篇:20xx临沂公务员行测知识储备之马哲知识点总结(二)

中公教育对比近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时间,除20xx年因为人事改革的问题,山东省考延迟在夏天进行,其他年份的山东公务员考试均在春季进行。根据往常山东省人事工作节奏的时间跨度推算,20xx山东公务员考试时间预计为4月中下旬。如今,距离20xx山东公务员考试仅有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小编提醒各位还没有开始备考的同学可要抓紧时间了。

20xx临沂公务员行测知识储备之马哲知识点总结(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类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当中也多有涉及,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特将这部分知识点完整呈现给考生。

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4、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5、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6、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何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7、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信息来源临沂公务员考试网:linyi.offcn.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