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报告 完整版

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报告、介入计划和评估方式

——以社会工作为视角

刘建永

一、背景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在我国,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剧以及城市人口流动的加速,流浪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极其恶劣。居住无定所。一般都把车站、码头、桥洞、城市待拆废墟作为暂时的栖身场所;衣食无保障。很多初次流浪的儿童以乞讨或拾破烂为生,常常忍饥挨饿、食不果腹;生病无人照料;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受到不法的侵害。普遍存在下列问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知识欠缺;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生活习惯和行为偏差,几乎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邋遢、随意、无组织、无纪律、相容性较差等;存在消极的心理倾向,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给流浪儿童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在当今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流浪儿童,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救助亦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分析

“ERG”理论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求(Existence),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求;相互关系和谐的需求(Relatedness),包括有意义的社会人际关系;成长的需求(Growth),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具体而言,流浪儿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指流浪儿童在衣、食、住、医疗等生存和安全层面上的需要。我们发现,无论是逃家儿童、打工受挫儿童还是长期在外流浪乞讨的儿童,他们中很多都有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露宿街头、有病无法医治的经历。在这方面,未保中心提供了比较完善和有效的救助保护服务,完全能够满足流浪儿童的需求。

2.心理健康的需求

调查显示,,流浪儿童都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这些伤害在每个流浪儿童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轻微的可能只表现为不适当的行为偏差,严重的则表现为

抗救助站的管理、逃离救助地等对抗行动。流浪儿童大多缺少爱和关怀,价值观和认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此外,一些孩子在流浪过程中沾染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养成了一套自我行动的“定势”,。

3.受教育的需求

受教育的需求指流浪儿童在文化知识、人格品性、社会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 这反映出流浪儿童在受教育方面的需求特点不是简单地满足吃、住、看病、上课和玩乐,而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流浪儿童绝大多数文化知识低下,有些大龄儿童只具备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水平;还有个别的孩子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其他方面的知识更是匮乏。更多的孩子表现出人格、品性方面的缺陷,如低自尊、爱说谎、打架、骂人、孤僻、偷摸、自由散漫、对他人和社会缺乏信任等。大多数流浪儿童有学习的热情,也有渴望被人关注、渴望成功的意识。另外,还有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很想快点步入社会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有些打工受挫的儿童来到未保中心得到救助后,很想学点技术再出去谋生,他们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他们将来回归社会十分必要。

4.回归与发展的需求

有些儿童流浪的原因与其原生家庭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孩子在被救助机构送回家后,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再次出来流浪。因此,相当多的流浪儿童在走出救助站后首先面临的是能否顺利回归家庭的问题。应该说,所有的流浪儿童都会面临如何回归社区、回归社会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受助儿童存在的需求不尽相同,在实际救助保护工作中要根据受助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给予不同的服务。

二、介入计划

当前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包括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主要是以救助站为依托,开展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包括外展,个案、小组等工作方面,以下分别以外展和救助站内开展的服务两方面为例阐述介入计划。

1.外展

进行外展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发现流浪儿童。应从正面接近他们,对于流浪儿童的介入,最重要的就是取得他们的信任。因此,要用真情和行动来取得流浪少年儿童的信任,而不是空洞的语言。与普通儿童相比,流浪少年儿童更渴望亲情与关爱。当社工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证明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时,社工就能够迅速取得他们的信任,心与心的距离就能够迅速拉近。从而便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2.站内介入

对于站内流浪儿童,可以开展个案、小组等来开展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来年各个方面入手:

其一,帮助流浪儿童增进和接受自我觉察、加强自我接受度、发展行动力量。社工首先要引导流浪儿童畅所欲言,了解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让他们了解自己所要的与他人的期待可能不同,从而化解可能产生的冲突;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需求、有情绪,不会因为社会或他人的关系而压抑或否认自己的需求与情绪。

其二,帮助流浪儿童了解社会的限制、接受社会的限制、接受自己的能力与限制。社工应鼓励流浪儿童体验新的选择,让他们明白可以冒险也要学会承担冒险所带来的责任。

四、评估方式

为流浪儿童提供服务,主要是在救助站内进行,因此,对于社工服务效果的评估可以采用基线评估,即通过对进站前后流浪儿童情况的对比,以确定目标实现的程度。

首先是要确定基线,对于流浪儿童而言,就是满足站内流浪儿童实际需求,以此作为评估的标准。具体方式如下:

1.进站测试(前测)

测试时间:进站后一周内。测试目的:根据流浪儿童的实际需求分为进入站内正常教育环节、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环节。测试的第二个目的是为流浪儿童的出站测评提供对比依据。测试对象:绝大部分儿童(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有一定认知能力)。测试方式:个案访谈、小组工作、课堂与日常生活交流。测试内容:进站前生活状况:(1)衣、食、住、行等生活满意度调查。(2) 基本生活史。流浪的经历、流浪原因、家庭关系状况、受教育情况、重大生活事件等。(3)心理状况。自我意识与自尊、社会信任度、价值倾向、权力意识、心理适应能力等。(4)行为状况。是否有不良嗜好、暴力行为等。

2.出站测试(后测)

测试时间:流浪儿童出站前。测试目的:评估站内各类服务的效果,特别是考察社工系大学生志愿者介入救助机构、参与和拓展了各类服务后所带来的效果。测试对象:出站儿童和接受了一定时期服务的儿童。测试方式:针对出站儿童做离站辅导,以个案访谈为主;对仍然滞留的儿童做阶段性的观察和访谈。测试内容:(1)站内生活满意度。衣、食、住、行等。(2)身体健康状况。个人卫生状况、体质等与刚进站时相比是否有所改善,改善程度如何?(3)心理状况。自我意识与自尊是否提升、社会信任度是否增强、是否有学习成就感和是否有自我保护和维护权力的意识等。(4)行为状况。行为矫治后是否有所改变,如不良行为是否减少等。(5)教育技能测试。是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识字和计算能力的提

高等。

通过站前站后的对比分析,围绕目标,从而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估。

五、结语

生命中总有太多的不幸与心酸,流浪儿童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边缘群体,他们的人生遭遇是我们正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当回首我们的童年岁月时,相比之下,我们是那么的幸运。当下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同理他们的不幸,尽其所能的帮助他们。茫茫人海,善乃慈航,希望每个人给予他们爱的力量,相信大爱满人间,生活并没有抛弃他们。让每颗幼小无助的心不再漂泊流浪,让流浪的心灵找到航向,回归属于自己的宁静幸福的港湾。

参考文献;

[1] 刘畅,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及其服务模式的评估报告__省略_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志愿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9)

[2] 李晓凤,李晓夏。优势视角下问题流浪儿童的个案辅导模式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 薛在兴。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内社工介入的反思。中国社会导刊

[4]姜春艳。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服务拓展研究_以南京市为例。社会工作本土化。2009,(11)

[5]陈微,当代中国流浪乞讨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二篇: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