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冠县清华园学校 丁敬武 来到冠县清华园学校将近半年的时间了,从一个毕业的实习生转为四年级体育教师也快要一个学期了。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在这一学期里和四年级孩子的相处,既既有幸福的微笑,也有深深的思考。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好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一学期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做好课前课后的辅助工作。本学期主要学习了体育教学常规,队列队形,队形转换,原地踏步,齐步走,跑步走,站立式起跑,脚内侧踢球,50*2接力赛等课程。

1、每一堂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2、在室内授课时,主要向学生介绍体育小常识,各种运动的练习方法;与他们一起讨论各种运动的知识、规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从而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

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体育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 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健康锻炼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体育的独特价值。

例如:四年级四班武文新同学,身体条件不是很好,上下肢不协调,在学习原地踏步走及齐步、跑步走的时候与其他同学不一致,同学们都私下嘲笑他,导致他上课兴趣不高。而且武文新同学有一个特点,原地踏步走不一致,但是齐步走与同学们一致,单独练习跟不上口令,与同学一起能够跟上,所以针对他这种情况,我对他进行了单独的教学指导,利用口令节奏逐渐让他适应,经过多次的练习,他已经完全适应了,也能跟的上口令节奏,与同学们保持一致了,现在上课非常积极,每次都是第一个去站好队伍的,而且现在也能够和老师交流了。

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体育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合学习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根据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体育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体育素

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抓住体育的独特性,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坚持以德育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个性发展。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练习中往往表现出很多的弱点。比如:锻炼时怕苦、怕累;游戏时抢夺器械;与同学发生冲突;竞赛时嫌弃差生。我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纠正他们的缺点,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

例如:四年级五班高银泉同学,是班里的班干部,也是学生会干部,学习也不错,但是就是眼光有点高。一次接力赛中,他们队的一位女同学在交接棒时脱棒,本来是领先的队伍,因为这次失误被另一队反超,结果输掉了比赛。比完以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次比赛的情况,高银泉同学说了句:“都怪xx同学,我们才输的。”结果那名女同学委屈的哭了。随之我就对高银泉同学进行教育,通过一些实例,一些道理,让他明白了队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同学之间应该相互鼓励支持,后来他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也向那位女同学道了歉。

总之,一学期来,在体育教学工作上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做到更好。

 

第二篇:四年级新体育教案带教学计划

20##——20##年度下学期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对体育新课程的认识与分析

1.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3.新课程体育教学具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为中心”,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而新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健康不仅是没有病或不虚弱,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将加快学校向“健康育人”的终身体育观念转变的步伐,明确指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水平、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体系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三维健康”的课程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在学校全面实施。

4.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被动学习方式逐渐减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已不是现代教学的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更受重视,因而教师要摒弃就教而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发扬学习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而学生的主体意识经常会处于不稳定阶段,有的学生由于缺少学习体育的良策及刻苦精神,往往屡遭挫折,使自已的情绪低落,进取心减弱,甚至自暴自弃,不想学习,这时教师应努力从“教”的角度去唤起,比如说可以教材简单化、细微化,增强学生“学”的意识,使学生由潜在的发展主体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主体,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知晓体育学习的目标,并制定适于学生各种特点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觉克服困难、主动参与锻炼,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产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使自己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当然,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并不是不行的,而应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在减少,即使存在被动的学习也是为将来更主动学习。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共有两个班,学生基本了解上课的要求,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同时有必要辅助速度练习。

2.四年级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侧重学生的柔韧练习。

3.根据前一学期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柔韧成绩还可以,学生的体形练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更好的服务于四年级,要多做些速度练习。

三、教学措施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2.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4.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

、教学进度

四年级第2学期教学进度表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1   课次 1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1   课次 2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2  课次 3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2  课次 4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3  课次5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3  课次6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4 课次7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4   课次 8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5 课次9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5 课次10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6 课次11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6 课次12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7 课次13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7 课次14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8课次15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8   课次 16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9课次17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9课次18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0课次19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0课次20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1课次21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1课次22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2课次23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2课次24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3课次25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3课次26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4课次27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 14   课次 28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5课次29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5课次30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6课次31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6课次32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7课次33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7课次34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8课次35

体 育 课 教 案        周次18课次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