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

最新中级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

第一章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第二章
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第三章
1.复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
F×(P/F,i,n)=(1+i)^(-n)
P×(F/P,i,n)=(1+i)^n
2.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
(P/A ,i n)=[1-(P/F,i,n)]/i
(A/P ,i n)=1/(P/A ,i n)
3.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
(F/A, i n)=[(F/P,i,n)-1]/i
(A/F,i n)=1/(F/A, i n)
4.即付年金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1+i)×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1+i)×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2.gif (13.74 KB)
20##-3-5 10:56

第四章
1.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2.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3.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
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
4.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十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
5.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回收额
=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6.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7.投资利润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投资总额×100%
8.净现值=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
9.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00%
10.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
11.内部收益率IRR: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P/F,IRR,t)]=0

第五章
1.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额
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资产总额-基金负债总额
2.基金认购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基金赎回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3.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末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初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初数)
4.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max[(P-E)×N,O]
5.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Ml-(R×N+S)=R
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M2-(R×N+S)=0
6.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第六章
3.gif (15.49 KB)
20##-3-5 10:56
3.普通股资金成本的计算(留存收益仅是不考虑筹资费用)
每年股利固定:普通股筹资成本=每年固定股利/[普通股筹资金额×(1-普通股筹资费率)]×100%
股利增长率固定:普通股筹资成本=第一年预期股利/[普通股筹资金额×(1-普通股筹资费率)]×100%+股利固定增长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c=Rf+β×(Rm-Rf)
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Kc=Rf+Rp
4.债务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负债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100%
5.短期借款实际利率
(1)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借款金额×名义利率/[名义借款金额×(1-补偿性余额比例)]=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2)贴现法付息:实际利率=利息/(贷款金额-利息)×100%
6.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

第八章
1.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某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该种资金的成本)
2.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产销量
3.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4.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5.财务杠杆
经营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6.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基期融资租赁租金)
7.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处的息税前利润
解方程:(EBIT-I1)×(1-T)/N1=(EBIT-I2)×(1-T)/N2
8.公司价值分析法
股票市场价值=[(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普通股筹资成本

第十章
1.销售预算
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现销含税收入+该期回收以前期应收账款
=本期销售收入(含销项税)+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生产预算
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量-预计期初存货量
3.直接材料预算
本期采购付现金额=本期采购金额(含进项税)+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
=该期现购材料现金之处+该期支付以前期的应付账款
4.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
应交税金及附加=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
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及附加

第十一章
1.成本中心
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100%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3.投资中心
投资收益率=利润/投资额×100%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规定的(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4.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第十二章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8.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
9.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
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
其中: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净值计算。
10.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11.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100%
12.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1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4.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15.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16.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18.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19.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20.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22.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24.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5.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26.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27.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28.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本年营业收入×100%

 

第二篇:中级财务管理最常混淆的问题总结第四章 投资管理

(教师提示之九)“折旧与摊销”并不产生现金流入,为什么计算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时要加上“折旧摊销”?

〔解答〕“折旧与摊销”具有共同点,均既不是现金流入量,也不是现金流出量,因此,均不影响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由于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已经扣除了“折旧与摊销”,为了反映“折旧与摊销不影响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在“息税前利润”的后面必须“加上折旧与摊销”。

〔教师提示之八〕

【问题】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税后利润、净利润、息前税后利润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答】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与摊销

在不考虑非营业因素(比如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等)的情况下,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净利润=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息前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

=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1-所得税税率)=净利润+税后利息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净利润+所得税+利息

〔教师提示之七〕

【问题】为什么计算运营期的NCF时,在息前税后利润的基础上要加上折旧和摊销?

【解答】 折旧和摊销是息税前利润的减项,会导致息税前利润减少(减少的数额等于折旧和摊销的数额),进而使缴纳的所得税减少,从而导致现金净流量增加(增加的数额=折旧和摊销的数额×所得税税率)。所以,在计算净现金流量时必须加上由此导致的所得税的减少额。

息前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和摊销导致息前税后利润减少的数额=折旧和摊销的数额×(1-所得税税率)。

故在息前税后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折旧和摊销后,正好反映折旧和摊销导致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数额,即“折旧和摊销的数额×所得税税率”。

〔教师提示之六〕

【问题】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建设期为零,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相等。预计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4年,则按内部收益率确定的年金现值系数是4,请老师讲解一下。

【答复】

(1)在内部收益率的情况下,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年金现值系数

所以,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2)因为该题的建设期为零,所以,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年;

(3)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生产经营期”一定大于原始总投资(否则不会存在投资回收期),所以,本题满足教材中的“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简化公式计算条件;(注意:“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是“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经营现金流量相等”的特殊情况)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年)

〔教师提示之五〕

【问题】在计算差量净现值流量时,为什么若有建设期则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减税放在建设期投资中,若没有建设期就放在运营期呢?多谢指点!

【答复】按照税法的规定,对于所得税的征收,实行的是年终统一汇算清缴制度,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变现净损失只影响变现当年的净现金流量,不会影响其它年度的净现金流量。具体地说,只影响△NCF1;所以,若有建设期,则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减税放在建设期投资中,若没有建设期就放在经营期。

〔教师提示之四〕--关于获利指数

【问题】“在采用获利指数法进行互斥方案的选择时,其正确的选择原则不是选择获利指数最大的方案,而是在保证获利指数大于1的条件下,使追加投资所得的追加收入最大化。”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能举例说明吗?

【答复】注意:

(1)所谓的互斥方案指的是不能同时选择的方案,获利指数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可以看成是一元原始投资渴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只反映投资的效率,不能反映投资的效益,所以,在采用获利指数法进行互斥方案的选择时,其正确的选择原则不是选择获利指数最大的方案;

(2)“追加投资所得的追加收入”是绝对数指标,可以用来进行互斥方案的选择。

举例说明如下:现在有两个互斥方案供您选择,甲方案的获利指数为1.2,乙方案的获利指数为1.5,甲方案可获得的追加收入为100万元,乙方案可获得的追加收入为80万元,则应该选择甲

方案,而不能选择乙方案。

〔教师提示之三〕

【问题】为什么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而投资额少的较优啊?

【答复】 计算“差额内部收益率”时,所有的“差量指标”都是用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的项目减去原始投资额小的方案的项目计算得出的,即作为一个“增资”方案来考虑的,“差额内部收益率”相当于“增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如果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则表明增资方案可行,即应该选择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

〔教师提示之二〕

--关于净现值率和获利指数的关系

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答复】

(1)项目的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

项目的净现值=运营期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合计-建设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的绝对值;

(2)获利指数=运营期期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合计÷建设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的绝对值;

(3)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建设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的绝对值;

(4)因此,

获利指数=运营期期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合计÷建设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的绝对值

=(项目的净现值+建设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的绝对值)÷建设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的绝对值

=1+项目的净现值÷建设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的绝对值

=1+净现值率

〔教师提示之一〕

【问题】项目总投资=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这几个公式越看越糊涂!

【答复】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乱,下面详细为您解释如下:

(1)项目总投资=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2)对于“完整工业投资项目”而言:

原始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它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

(3)对于“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言,由于只涉及固定资产投资,不涉及其他投资,因此: 原始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4)根据上述公式可知,对于“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言: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固定资产原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