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心得——《史记》的叙事

《史记》叙事艺术探微

远有班固云“汉之得人,于滋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①近有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散文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高峰。如上所评价的正是《史记》在语言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史记》作为一部杰出的古代散文著作,除语言艺术上的绝伦之外,使其在文学史上取得一席之位并谱下光辉的篇章的最突出的成就还有它的章法结构、历史叙事与人物刻画方面的突破。这里主要就其语言艺术、章法与叙事方法作初步的探讨。

(一)《史记》的语言艺术性

《史记》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的兴衰沿革,各色人物以及与其相应的故事传说在这样一条奔涌的历史长河里跳跃,成为口嚼不烂的经典,为历代人所传诵。人物历史事件纵横交错,相辅相成,在平凡的事件中蕴涵深刻的思想哲理,而司马迁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采用平淡无奇的叙事手法,固然能将故事内容交代清楚,却无法将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故事内容的思想感情完美的体现出来,而司马迁之所以克服了一般历史叙事的弊病,恰恰在于他具有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就是说《史记》的成功秘诀之一正是它的语言的艺术性。所以说,《史记》的本质是人物传记的散文,一些非人物传记虽大都带有政论性色彩,但更是典型的散文叙事。下面就其所取得的语言成就做一下简略的阐述:

首先,作者叙述、描写语言的准确、生动、传神。且看《留侯世家》张良取履的精彩片段: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②

司马迁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生动传神的叙事,一方面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使之极具神秘性与趣味性。凡圣人必有奇遇,这里并没有说他如何“圣贤”云云,却赋予了张以神性,奠定了“汉初三杰”的基础,预示其将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以及成为刘政治军事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的基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更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出使其名留青史的内在因素。司马迁对张良“下取履”、“长跪履之”、“夜未半往”等动作的描写,以及对他“愕然”、“强忍”、“大惊”、“随目之”等人物心理的刻画,把张良的谦虚、克制、忍让、有礼貌等优秀品质写得令人感动。眉目间的神情、心理活动的一张一弛引人入胜,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顿时跃然纸上了。

《史记》语言描写的生动传神准确还表现在对各种紧张激烈场面的描写上。如《荆轲刺秦王》中描写秦廷惊变的扣人心弦的场面: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③

作者在狭小的空间中紧紧抓住动人一刻,深入表现,无论是画面布局还是人物形态的描绘、动势均表现出高超的技艺。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展现蔺天才外交能力的场面: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鲊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④

以及《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等等。运用这种手法不仅使内容更加严密,而且使文势急中有缓、有起有伏,形成波澜。

其次,是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史记》中人物形形色色,性格特征明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当然,这跟他别具匠心的个性语言描写是分不开的。清代王鸣盛说:“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⑤《陈涉世家》中陈涉语:“壮士不死则矣,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等等,个性鲜明。此外,议论语言的感情饱满、风神飘逸,语言风格浑厚,富有韵律感、气势感。

(二)史记的章法与叙事手法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旨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以十二本纪为纲领,十表、八书作补充,以世家、列传为枝叶,形成纵横交错、内容庞大的叙事网络,其中有“序帝王”、“记侯国”、“系时事”、“详制度”、“志人物”。“成一家之言”是说他要在记叙历史中阐明历史演变的因果关系,表明自己的态度。叙事说理,水乳交融。 刘向、杨雄叹服司马迁的叙事手法,称赞他“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⑦吴见思语:“《史记》一书,一参差错落、穿插变化为奇,而笔法句法,绝无一律。”⑧刘熙载云:“《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⑨这都指出司马迁叙事技法高超,言外有意,各线叙事交错,浑然一体,波澜壮阔。经典之作有《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等。《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顺序,又兼顾各传记的内在联系,它有分传,又有合传,合传则遵循以类相从原则。如果将《魏其武安侯列传》的三位主人公窦婴、田玢、灌夫分别立传,则只是多个人的几个事件的简单组合而已,在整部《史记》中将会显得累赘而无意义。而司马迁以三人为主线,穿插许多历史人物,共同构成一副政治风云图,把西汉宫廷内外的矛盾斗争的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正如清人郭嵩涛云:“魏其、武安、灌将军,个人有以其盛衰相次言之,合三传为一传,而情事益显。”⑩

人物传记采用了许多生活琐事组织故事,生动反映出人物性格,有些以小见大,预示出人物将来成功的性格因素,如张良取履中闪耀着忍让、克制、谦虚、理智的光辉;有些则揭示出人物人性的弱点,暗示人物将来的处事动因,隐藏着悲剧的命运。如《李斯列传》开头对李斯小时的环境及其言行的描写,事虽小却集中体现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如李斯所言:“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哀莫于穷困。”⑾最终导致悲剧的命运。

《史记》中作者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评价融入其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情感,突出了其叙事散文的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形成独有的“太史公曰”。这种独创性使《史记》脱离枯燥的史事记载,使其更具文学性,能更充分的表达主题。《荆轲传》末载鲁句践语:“嗟乎,惜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司马迁既慨叹英雄气短,又探求原因,惋惜剑术不精。《项羽本纪》末: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⑿

可见,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往往体现出一中追根溯源的精神。他先是肯定了项羽“近古以来未尝有”之功绩,表示赞赏。既而揭示项羽“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的原因,即“自矜功伐”,“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啊。最后批评他死不悔改,引用“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画龙点睛,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而这种情感基调更是贯穿全文的始终,并在人物典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塑造了一大批活生生的缔造历史的丰功伟绩者、令人产生悲痛感的悲剧英雄和讽刺性的卑鄙可笑的小丑。故事内容蕴涵强烈的批判意识,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百态及其变迁。

当然议论的渗入,情感的流露可能导致与史实的冲突。除了司马迁本身的原因,其中包括自身认知结构、身世境遇之感,即所谓的“发愤以著书”之外,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立场,因而对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发展的叙述可能偏向于一种情感,甚至对人物的评价偏激了或陷入宿命论。当然,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局限问题。但如果只是纯客观的叙述而不带任何情感,那么它的艺术性将消失殆尽,巧妙的构思与细腻的笔法将毫无用武之地,司马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许也将从青史上除名了。

司马迁高超的叙事手法使故事内容条理清晰,显得游刃有余。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同时穿插多条辅线,有详有略,使各色人物充分显示出自身的光点与斑点,次要人物与次要事件的推波助澜,使故事情节高潮迭起,回味无穷。

总之,单从《史记》的语言艺术与叙事手法来说,就已开创了我国古代艺术叙事的新领地,为后来几百几千年乃至今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无数文人墨客文学家们纷纷钻入这片领域,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作为一股潮流,几千年以来从没有停止过,并将继续涌向前方

 

第二篇:读书心得

很荣幸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暑假读书心得。

暑假之前就开始就开始读李洁非的“明末历史三部曲”,原因是近几年,社会上对于明史的关注度因为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而空前高涨,之前我也在手机上下载了看,但我觉得作者只是将明朝的历史用较为调侃的语言给我们普及了一下明朝的历史知识,要深究其内里,还是显得笼统了些。于是在暑假临近开始的时候我从网上买了李洁非的“明末历史三部曲”拿来读读。

《龙床:明六帝纪》为明代的六个非常有特色的皇帝作传。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校、朱由检。

《黑洞:弘光纪事》明末历史有诸多突出特质:时代氛围特别复杂,头绪特别繁多,问题特别典型,需要解读的史料也特别丰富。弘光朝一年,政治、道德、制度分崩离析,借善恶之名殊死相争。各色人物层出不穷,新旧人格猛烈碰撞。

《野哭:弘光列传》借十余位在不同侧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加呈现。他们的身份,涉及帝王、武人、士大夫、学生、妓女、艺人、学者、隐士、起义者,非常广泛,覆盖了社会多个层面,故可称为弘光列传,是一部弘光朝的《史记》。

浸淫文学的人,更能理解人——所谓“文学是人学”并非一句虚话。《野哭》《黑洞》《野哭》三部书中的“人味”,作者在不失历史真相的同时,对于历史真相站在“拥明”的立场上,如对于史可法、夏完淳等历史名人的民族气节给予高度的赞扬,对于当时的明末四镇首领还原历史中的本来面目——勾心斗角中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对于明末诞出的各色才子如龚鼎慈、钱谦益、侯朝宗、冒辟疆、吴伟业与秦淮名妓的浪漫爱情做了一番陈述,更有对于奸臣佞人阮大铖、马士英等做了一番客观公正的评价:虽是民族败类,但有其他方面的天才之能。

这三部书,作者并没有从今天的义理出发,用今人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而是就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世界观来对人物以及事件进行评判。如弘光朝世人对于清廷的入侵看作是替自己复仇,在清廷占领北京时奉上贺书,这在今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事情,按照今天一致对外的原则更是民族败类的体现,而在当时确是李自成有弑君之罪,而清廷作为臣子替朝廷报仇,是自己的朋友,看到清廷打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南明上下无不拍手称快。又如当时的抗清斗士兼思想家黄宗羲并不是因为民族情感而是是看到了清廷的统治只能沿着明朝的规章制度墨守陈规,不能随着当时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新气象向前发展而毅然决然的拒绝清朝的金钱诱惑,走上了“反满复汉”的道路的。

之后又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通过这部书让我们对历史产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人们印象中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其实真实的历史中,皇帝在行使至高无上的皇权时却是处处受到制肘,比如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万历皇帝作为我国一个很有名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48年却有27年不上朝,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不上朝的20多年里,国家机器照常运行,国家大体也相安无事,但是却给强盛的明帝国注入一剂慢性毒药。归根结蒂是由于庞大的国家制度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最后时刻了。很有意思,清朝当国之后却死抱着看似健全完善的明朝制度继续运作这个国家,以致清朝后期还占世界生产总值70℅的中国被西方的那些弹丸小国侵略,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看《三案始末》这本书是因为在看《万历十五年》时注解中时有出现,看后才知道,这个人大有来头。

在这本书的“写在前面”中这样写道:温功义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公报》的老报人,少有才名.温的父亲原为张之洞的幕僚,后在京城行医,名头很大,收入不菲.温先生19xx年去世,72岁。温功义先生的著作,产量之少和质量之高同样惊人,很有些不世出的天才意味,他深厚的文史功底和隐逸世外的姿态,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温先生对于明史的烂熟于胸,对于历史洞见非常之深。一般人写“三案”,稍有识见,往往仅停留在案件的探秘上;这就使得写史滞在了“猎奇”的境地里,而温先生则不同;他跳开了“三案”的现实圈子,往前上溯到了明朝之开基时代;因为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其肇始者竟然正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温先生说“三案”,正是从有明一朝开始时的体制、机制等内部来解构分析。“三案”经过,在温先生的笔下,从与案件有关的各方势力的来龙去脉说起;再细述案件的发生过程,这就让人对整个事件知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之后又读了金耀基先生的“语丝”三部曲

其中《海德堡语丝》给我最大的感触,不光是那些温雅含蕴的文字,不光是小城故事与大学轶闻折射出来的绝世风光,更是谈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二战中幸免于盟军轰炸的大学城海德堡不用说了,被炸得只剩断垣残壁的小城佛莱堡与大城科隆、汉堡,它们的重建,要么着意保留了中古原趣,要么到处都是古罗马的遗风,就连新起的屋宇,亦归复了原有的趣味与风格,难怪作者要说:“德人战后的建设是真正的‘重’建。人不能活在‘过去’,但不能不活在‘历史’中。”

《剑桥语丝》是金耀基上世纪70年代中期游学剑桥的所见所闻与所思,除让我们感受了剑桥那优美温馨的自然环境、古道热心的学者风范之外,更让我们领略了她作为世界著名学府的独特学制和感同身受的人文情怀。

其实无论剑桥还是海德堡,它们都如作者所言,既完美地保留了历史的通道,又不乏时代气息。除了慕羡与叹息,惟有感谢金耀基先生博雅清淡的文字,能让读者如饮琼浆,如食甘饴。

《敦煌语丝》是金耀基先生08年出版的,前半部,恬淡而静美,老先生寄情山水,写敦煌、写文化,归故里叹人间沧桑,“最难忘情是山水。”书中既有记载,又有遥想,如“古文物命运的浮想”,令先生慨叹“所见、所闻、所思不会忘、忘不了”,更有由衷的批贬当今功利社会,已很难再有?乾隆下江南?的心情了”。

可是,沉思的“因由”却在书的后半部分即“附录”部分,慢慢展现出来。那是挂念人、事的思忆,关于几位大学者、书生、名士,更有老先生对慈父的悼念。这一部分文字,读来让人觉得恰是菁华所在、真情至浓。

暑假将尽时开始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提到加西亚。马尔克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那获得诺贝尔大奖的<<百年孤独>>。在读《百年孤独》时,我彻底被书中人物的名字搞得晕头转向,因

为下一代人的名字就是上一代人名字的随意组合,最后不得不先从网上下了一张人物关系示意图才得以完整看完,但其中内涵也不甚了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依然使用了魔幻主义笔法讲述了男主人公弗洛伦蒂诺和女主人公费尔明娜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同类型的爱情,而透过各种爱情,小说也深层次地表现的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是哥伦比亚人自己破坏哥伦比亚的历史。如果说《百年孤独》表现的是哥伦比亚的整部民族历史,那么《霍乱时期的爱情》叙述的应该就是一个人的整部人生史。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这就是我在暑假中读书的一点感受,如果有不合适的理解和看法,也是一家之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