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培训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作为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有幸参加本次“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学习,在这充满学习氛围的大学校园里,我如饥似渴地聆听各位教学一线的专家、教育系统的领导、大学教授的从经验到理论,从课堂到备考,从教学到写作,从教育现状到未来的展望的精彩讲座,我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完成作业。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努力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国培计划安排合理,切合实际

整个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解疑答惑,切中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在培训过程当中,我一直抱着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因为我认为,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每个人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无论是从教学课件还是教学思维上,我们都应该抢先一步,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大家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道路,积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和引领性,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作用,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二 注重充实自身知识,做适应时代的教师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

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板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灵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学生知识的广泛化,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活学活用,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清醒反思,而这次专家们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从今以后,我们教师必须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这次的培训无疑给我们一次深刻的洗礼。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教师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上面讲,下面听,上面做,下面学。而要走到学生中间做活动的参与者、观察者、指导者、评论者、总结者。教师从抱着“教学大纲”给学生灌输动作要领的“书匠”变为给学生带来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朋友。教师不再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不再在学生身上做无用功。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终身的益处。

三、对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初中从事物理教学实践,慢慢地也就忘却了物理教育教学的本源性问题。也就是什么是物理,为什么教物理?也即知识本位论和价值论的问题。

物理是一门科学,是概念、规律、法则(原理)复合成的体系;物理也是一种智慧,以实验、思维和数学作为方法;物理也是求“真、善、美”的复合体,物理“实验是理论的判据”,培养的就是崇尚裎的求真思想,是一种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作为学

科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专家,但在我们教育的实际,我们教物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所以,我们只有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才能让学生拥有在复杂情景下思维的灵活性;摒弃过多的机械训练,才能恢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心新知识带来的新情景;减少对讲授依赖,才能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扭转课堂教学的低效局面。

总之,现代的教师应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的引领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去摸索教学方法。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

 

第二篇:20xx年国培培训心得体会

国培教我反思 促我成长

20xx年暑假对我来说非常特殊,忙的是不亦乐乎。8月x日——8月x日,我有幸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培训项目(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10天80学时的培训学习。首先感谢国家的国培计划给我们农村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平台,更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短短的10天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积极做好学习笔记,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己。专家们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风趣幽默的语言加上特级教师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结合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收获。 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这十天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专家、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期间总共听了14场专题讲座,分别是来自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鲍传友的《教师专业成长及其生涯规划》;副教授钱志亮的《有效课堂哪儿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的《融错让课堂温暖》;北京教科院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创造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天津特级教师徐长青的《改善教的方式 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北京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的《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等12位专家的精彩讲座。

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坚持目标化学习 做智慧型教师 ”,“让反思——20xx国培心得体会

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回映还是特级教师上课是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教学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 这次学习培训印象特别深的是华应龙老师的讲座《融错让课堂温暖》,提到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师生面对“差错”时的常态表现,即学生面对自己回答问题出现的“差错”往往是担忧、恐惧的,老师面对自己的“差错”就是觉得丢脸,特别是有人来听课时,老师怕出错,学生更怕回答错,就导致课堂变成了作秀的课堂。华老师说:“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学习的资源,教师要学会转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差错,从错误中来学习正确的方法,对待学生的错,不是对与不对,而是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华老师举了一个在教学上学生出现的例子:他出了一个题目,3/5表示什么意思?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是“把5平均分成3份”,学生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错误呢?原来是受分数读法的影响:五分之三。针对学生出现的差错,华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而是大胆向学生分析:出现的这个结果是受分数的读法影响,那么“五分之三”可否为“五份之三”呢?于是华老师就让学生这样理解:分母是总份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三份。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华老师在数学专家研讨会时提出“为什么分数的读法是几分之几而不是几份之几呢?这样不更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吗?对这个问题,专家们也认可,但是还没有在教材上改变,原因可能多方面。听了华老师的这个案例,让我深受启发,也更加坚信伟人恩克斯说过的话:“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

钱志亮教授的讲座《有效课堂哪儿来》让我对什么是“有效课堂”有了一个定位。就是尽可能的在一节课让掌握知识的

学生人数最大化(也就是所谓的“面向全体学生”),有效课堂的基本条件就是精心备课,除了备教学内容,更主要的是备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学生生成的学习资源)。有效课堂必须体现三个字:精气神,即老师要有激情,学生要有精神。钱教授还调侃地说: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来料加工”的工作,孩子是父母生的,存在差异性,我们老师要会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序性、主体性、恰当性、有效性”,让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除了专业讲座外,培训学院还为我们安排了心理疏导讲座。听了郑日昌心理学教授的讲座,我明白了,做教师,应该做一个心理健康、幸福快乐的老师,持久的压力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缓解生活中以及工作上的压力,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学以致用,努力创新,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争取在教学工作上作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