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学设计

 

第二篇:背影教案与反思

背影 朱自清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章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品位文章质朴而简洁的语言,剖析这种语言背后深沉而博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 重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父爱。

2、 难点:深刻体会四次背影,通过儿子感受父爱的过程,感受父子间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法:

教授法和点拨法

四、教学用具:粉笔、黑板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父母亲的背影对于做子女的我们来说,可谓司空见惯。但是在座的同学们,有多少人对自己父母亲的背影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并用生动优美感人的文字把它描绘出来呢?朱自清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们能不能得到一些启示?现在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并且在文章中找出写了几次背影?

2、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寻找背影:导入语:好了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容是表现“父爱”,但是文章题目却是背影。看来背影在文章占有举重轻重的地位。提问同学:文章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 明确: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①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点题的背影)

②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买橘子的背影)―――详写

③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别时的背影)

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思念中的背影)

解读背影,聚焦父爱画面:第一自然段中说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句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虽然与父亲两年不见,但是父亲的背影使“我”难以忘记.这里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那我们可以从第一段内容概括一下,就是:怀念父亲,惦记背影。(板书)

第二次背影是在第6自然段,主要是出现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那肥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

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我”感动得热泪潸然。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那我们这里概括一下: 就是望父买橘,重点详细地刻画背影。(板书)

第三次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把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朱自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这里我们可以概括:父子分手,惜别背影。(板书)

第四次背影写作者读父亲的信,父亲在信上说到了自己离"大去之期"也不远了,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里我们可以概括为: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板书)

总结:背影是父爱的凝聚,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替儿子买橘子,短短的买橘路途对年迈体胖的父亲来说并非“坦途”,那条路他走得好艰辛,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力气,表现一个父亲为了儿子不辞辛劳的情感。

父爱感受过程:(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儿子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刚刚老师已经和同学们讨论了四次背影, 那么接下来,老师希望大家关注一下享受这种爱的作者。大家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是写作者自己的!你把这些地放窜起来看一看,父亲是如此关心、爱护、体贴自己的孩子,那作为儿子的朱自清对父爱又是怎样回应的呢?

1、第五自然段中“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不理解)问题:当时儿子对父爱是怎么感受的?

2、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我现在想想,那是真实太聪明了”(反语,自责)问题: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

3、第六自然段中“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动之泪,顿悟)问题:为什么作者会流泪?

4、“我赶紧去搀他”(感动、顿悟、理解)问题:为什么去挽父亲的手?

5、“我的眼泪又来了”(感动之泪,进一步地理解)问题:为什么会再次流泪?

6、第七自然段中“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背影”(伤心之泪,感念)问题:作者留下的是什么泪?

刚刚两位同学已经为我们指出了儿子感受父爱的过程是不理解、顿悟到感念的。作者起初对父爱是不理解的,文中几处叙说自己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初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及到看见爬月台的背影,这才

良心发现,。那一回之后,八年间,父子关系也不是一向很好,也有波折。谴责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悔深由于情切,这种后悔和自责,正是多年后由于省悟到父亲对自己的体贴而勾起的。在这里,作者巧妙地以自责、悔恨来反衬了思念之情,使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更显得深沉。

出示板书:

怀念父亲 难忘背影 父

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子

父子离别,惜别背影 情

含泪读信,再现背影 深

六、总结提升

根据刚刚的分析,同学们你们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提问)父子情就是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背影》写于19xx年,虽然离我们现在的年代有点久远,我们无法了解作者写“背影”的心境,但是文章中强烈而又深沉的父爱是每个父亲都共用的。儿子对父深深的理解也是我们所能感受的。

七、结束语

上完这一课,同学们一定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的话,请写出你们最想说的话,并把它说给父母听,爱要说出口。下节课提问同学,现在下课,谢谢同学们。 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重点,本文感情真切、质朴自然,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自然放在了通过品读“背影”来感悟文章蕴含情感上。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因而在教学设计通过“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这一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文章能有一个初步的体会,找出文中提及背影的文字,抓住文章主线。再来“解读背影,聚焦父爱画面”,让学生通过品读,从那个背影当中感悟到了深深的父爱,凝聚父爱。于是便是下一环节:父爱感受过程,感悟至深父爱。通过让学生找出作者感受父爱的句子,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走入深深的父爱,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父子情”,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以点拨法的形式对父母进行“真情告白”,从而学会感恩,关爱身边爱着自己的人,会因此而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地迈向教学探索的更高境界。

本课也有比较大的缺陷,或者说是疏忽,因更多地注重情感体验,从而未能够从结构上很好地分析这篇散文。本人课前准备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我的紧张,语速快,有可能导致学生没有来得及听清楚我的讲解,这是我应该改进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到上讲台不紧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