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上册)

1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1 【上课时间】 9—2

【课题】 始业课 【课型】 讲授 【第 1 教时】

【教学目的】

1、师生互相初步了解,沟通,并学习口语交际—介绍。

2、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3、让学生明确本科目的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与学生沟通感情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

姓名 爱好学习新东西 赠言

二、学生自我介绍

姓名 爱好 星座 博客

三、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

1、爱学语文吗?喜欢上语文课吗?

2、看过哪些课外书?课代表调查

3、爱写作文(日记)吗?周记

4、以往的语文课是怎么上的

5、最喜欢语文老师怎么上课

四、明确语文学习的要求

守纪(一切与课堂无关的)、听讲(听课、发言、讨论)、作业(必做、选作加分、练字)三方面与学分

作业本(预习、听课笔记、课后作业) 练字本 作文本

【作业布置】

抄写诗词三遍

【教学反思】

2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2 【上课时间】 9—5

【课题】 《永远的校园》 【课型】 讲授 【第 2 教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 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

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作者的行文线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思索自身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永远的校园”中“永远”的涵义;

【教学过程】

预习:诵读文章,感知大意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刚来到我们的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对自己曾经的母校印象如何?对我们的新学校感觉怎么样?好,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位在自己学校里一待就是半个世纪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谢冕的《永远的校园》。

2、背景资料

谢冕,著名作家、诗人,北大文学院教授,自他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有没有同学知道北大的历史由来?

北大,全称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19xx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严复是第一任校长。北京大学也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后来为 3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了 纪念“五?四”运动,继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将“5?4”定为校庆日。

3、课文研读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作者在前5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校园在他眼中是怎样一个概念? (写了谢冕对北大美丽景色的真实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层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园是既具体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着重针对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作者从具体的校园走向了抽象的校园。)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谈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园精神?

Ⅰ、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

Ⅱ、不单纯、富有个性;

Ⅲ、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机智、聪慧;洒脱、活泼;

Ⅳ、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北大不灭的精神——北大校园精神的延续)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远”的内涵。

(例如:“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质的力量。 永远 “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4、词语学习

曼妙 欢愉 怨尤 弦诵 耿介不阿 虔诚

阻扼 肃杀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4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2 【上课时间】 9月6

【课题】 《 成长 》 【课型】 讲授 【第3 教时】

【教学目的】

1、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分析问题

1、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我”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看待她为“我”所做的种种“设计”的?

(答:“我”的母亲是一个这样的人:她率直、泼辣、急于求成,“她难以掩饰她的厌恶”,又毫不隐瞒她的高兴,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树。对“我”不思进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却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开明的,一旦发现“我”在生意场上已没有指望,便为“我”留意新的“行当”。于是,她发现“我”的写作天才,并鼓励“我”当个作家。)

(三)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 5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课堂小结

(四)课文详细叙述了“我”推销《星期六晚邮报》的失败过程。仔细阅读这一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母亲为什么要逼着“我”去推销《星期六晚邮报》?

2、在推销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哪些事情?最终的结果怎样?

3、课文写多丽丝’兴致勃勃“地推销《星期六晚邮报》有什么用意?(答1、母亲发现”我“缺乏闯劲,在八岁的时侯就让”我“街头推销《星期六晚邮报》,这是母亲对“我”进行的强化训练,以让“我”尽早适应竞争。答2、“我”先是找了一个热闹的地方,“等着人来买”,结果是一份都没有卖掉。然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按遍了镇里大多数人家的门铃去推销,可还是卖不完那三十份杂志。最后,母亲让多丽丝和“我”一起去推销,结果多丽丝成果显著,而“我”最终也没能掌握推销的技巧。答3、多丽丝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的行为与“我”的推销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多丽丝的性格与“我”的性格的不同。)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6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 6 【上课时间】 9月7

【课题】 《 成长 》 【课型】 讲授 【第 4 教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二)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7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下面是文中母亲的一些语言描写,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一下她说这些话时的心理活动。

1、“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

2、“最好今晚出去把剩下的杂志卖了。”

3、听完我的解释后,她会递给我那个帆布袋,说:“一次不行试两次??”

4、“老弟。”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答1、母亲对“我”的称呼是很有特点的,她赞成“我”的想法的时候就称呼“我”为“老弟”她不愉快的时候则直呼“我”“拉索尔”。“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这句话就包着母亲对“我”的不满和责备,包含着对“我”“越来越不成器”的内心的痛苦。答2、母亲的这句话语气比较委婉,但话语中透出的是斩钉截铁和不容置疑。答3、母亲用她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也是对儿子的激励和鞭策,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答4、母亲发现了“我”的写作天才,话语中充满了新的发现的喜悦以及对“我”的希望和鼓励。

(五)作者说:“作家根本不需要什么进取心。”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从全文看“我”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吗?

(答: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有颇有主见的小男孩形象。“我”缺乏闯劲,遭受挫折后,“我”就想放弃。“我”喜欢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当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欢的职业后,就暗下决心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所以,从全文看,“我”不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

【作业布置】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教学反思】

8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6 【上课时间】9—9

【课题】 《 我很重要 》 【课型】 讲授 【第 5 教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辩论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情感领域,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区分“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两种价值观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幻灯片“25岁无臂女用脚开飞机“新闻片段,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25岁女子杰西卡·考克斯天生缺少双臂,然而她坚持不懈地学会了用双脚代替双手做许多事情。如今,杰西卡会用脚写字、打电脑、弹钢琴、驾驶汽车,最近,她又学会了用双脚驾驶飞机,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附图片)

问:同学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老师的话:我们在审视人生价值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觉个体生命的渺小,甚至轻视生命的力量。这个天生无臂的少女,却让她的人生、她的生命活出了耀眼的光芒。因为她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生命的过程。我们说,活着,就不要做被世界冷落或遗弃的一棵小草,而要成为一方独特的风景。因为,我真的很重要。

二、作者简介

那么在学习这篇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究竟是怎样一位作家喊出了这样一句话。

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毕淑敏,就是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名字,却成就了极不普通的一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毕淑敏

9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19xx年出生于新疆,19xx年,年仅17岁的她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xx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从19xx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毕淑敏一方面以边疆高原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补天石》、《阿里》、《君子于役》等"昆仑系列"的作品;一方面毕淑敏十分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写出了《女人之约》《生生不已》《预约死亡》等作品。

《红处方》是毕淑敏第一部长篇小说,而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大家有机会可以找来看看。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很重要》这篇散文,也是从珍爱、重视生命的角度发出的感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三、课文解读

1、自己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②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第二部分(7—28段);第三部分(29—40段);这三部分各写了什么?

2、如果课内不能完成,余下的课后再做。

【作业布置】

1、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

2、抄写生词、字。

【教学反思】

字词方面还是不能 忽视的。

10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7 【上课时间】 9—12

【课题】 《 我很重要 》 【课型】 讲授 【第 6 教时】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辩论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情感领域,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能够区分“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两种价值观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检测自学情况,让学生把自学的问题提出来。

1、归纳意思

第一部分(1—6段):从反面着笔,指出我们从小受过的教育是“我不重要”。 第二部分(7—28):多角度阐述“我很重要”的原因与依据。

第三部分(29—40段):鼓起自信心,肯定自我很重要。

2、从这三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提出问题(迟疑)——分析问题(深思)——解决问题(坚定)

我重要吗? 我很重要 坚定地宣布我很重要

二、合作探究

通过刚才的分析,对于这篇散文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赏析这篇文章。

(1)课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可文章的开篇却为什么写一系列的排比句说“我不重要”?

文章一开始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强调一种普遍的观点,容易被读者接受。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是强调他人他物的重要,重视肯定自我是一种需要批判的个人主义倾向。而这篇文章从一连串“我不重要”开篇,为下文阐述“我很重要”作铺垫,通过两者的对比来鲜明地突出“我很重要”的观点。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我们来做一个比喻,一个山谷和山峰,抑是在山谷,扬是在山峰,扬和抑有一个高度对比,我们站在山峰就可以对山谷一览无遗,也就可以看到我们一直以来推崇的“我不重要”这种观点的缺点。在这里,“扬”和“抑”两方不是平等的,是有所侧重的。先说“我不重要”,就是为了突出“我很重要”。那有, 11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有欲扬先抑,当然就有与之相对的,欲抑先扬,就像老师有时想要批评一个学生上课说话,他会先赞扬这个学生思想活跃,然后再来个“但是??”,“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重点。

(2)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作者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那作者发出“我重要吗”的疑问之后,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的?也就是说作者认为“我很重要”的依据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①“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自然) ②“我”是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的承传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历史) ③“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机遇的产物。(诞生)

(从“自然人”角度)

④“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不可失却的承载。(《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⑤“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⑥“我”是子女唯一的至高至尊的血缘之爱。

⑦“我”是朋友不可代替的情感空间。

古诗有云:“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士为知己者死”,知音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有些心情其他人都不懂,而只有知音能读懂。不知大家有没听过古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链接: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个人是知己,俞伯牙觉得他弹的一首曲子《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能够听懂,后来在钟子期过世之后,俞伯牙就把琴摔了,此生再不弹琴。

因此,《警世通言》有云:“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由此可见,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我们的知音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很重要。

(从“社会人”角度)

⑧“我”是我的事业和工作中无人可以替代的主宰。

(从“个人价值”角度)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12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8 【上课时间】 9—13

【课题】 《 我很重要 》 【课型】 讲授 【第 7 教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辩论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情感领域,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区分“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两种价值观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讨论

1、经过理性的深思、分析之后,作者发出了“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的呼喊,从开始的小声说,还不习惯,到声音放大了一点,到最后大声地对世界宣布,作者坚决地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宣言。那么在这里,作者说“我还习惯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我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不习惯说“我很重要”?

孔子有一天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中的一个是:鹅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小孩啊,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谦虚的国度,自古以来,我们教育小孩子长大以后要做一个“谦谦君子”,也就是要谦虚。例如,当别人赞扬或赞美我们时,我们通常会说“过奖过奖、哪里哪里”,然而,同样的情况,在西方,他们的回答却是“thanks”,西方人很坦然地接受别人的赞扬。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我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将自我融入于整个集体之中,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我不重要”,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渺小的形体必然要从属于伟 13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岸的自然和广阔的社会,因此我们的个性远不如西方民族那样张扬。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发出“我很重要的呼喊“,但是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讨论)其实无论是“我很重要”还是“我不重要”,都有自己的道理。我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我不重要,可是平凡的我们可以像雷锋一样,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为社会做贡献。前者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谈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谈的。可见,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3、同学们刚才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认为“我很重要”同学,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最重要”呢?

不是,“我最重要”是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发,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事事处处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我很重要”强调的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强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现生命的意义。

4、也许我们以前都忽视了自己的重要,这篇散文提醒了我们要重视自己,那么,意识到“我很重要”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要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因为“我很重要”。而这也正是毕淑敏写这篇散文的最终主旨。

二、拓展提高

既然生命是如此重要,我也很重要,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总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舍弃生命:如写那一首“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顾城,对沙漠奢爱如命的三毛,忠君爱国的屈原,甚至为国献身的黄继光、董存瑞等等,那么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行为的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些人为了追求比生命更高价值的东西而选择离去,比如屈原,他是以死来怒斥小人的奸诈、皇帝的昏庸,以死来明正他的忠君爱国之心,那么他觉得这些比生命更加重要,所以他选择舍弃生命。但是,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毕竟还是非常重要和来之不易的,我们知道,母亲生我们的时候,要经过十月怀胎,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而我们也是经历了很多才成长到今天,所以不管是为了社会, 14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都要学会珍爱生命。

三、总结

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哈姆雷特》,我们这里应该有很多同学都有读过,那么大家记不记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翁的话告诉我们,人是很重要的,而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小草,即使我是一滴水,我也能滋润一寸土地;我是一缕阳光,我能照亮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粒粮食,我也能哺育生命;即使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只要我坚守自己的岗位,我也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段文字,作为我们的生命宣言:

我,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我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却在于我自己掌握。我郑重许诺:绝不辜负生命。

我们要记住,我不是被遗忘的小草,我是一方独特的风景,因为我真的很重要。

【作业布置】

对比阅读:李炳青的《你真有那么重要吗?》可以把自己读完之后的一些感受记下来,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即可。

【教学反思】

15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11 【上课时间】 9—14

【课题】 《 记叙文写作:材料的选择》【课型】 讲授 【第 8 教时】

【教学目的】1、理清记叙的顺序及倒叙、插叙的表达作用,规范记叙文写作格式。

2、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略安排的作用,避免写成流水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从文段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

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如何做到点题。

难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如何

推动情节发展以及突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写作指导

一般同学们认为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把发生或者经历过的事情写下来就行了,事实上这样会变成流水账,主次不分,详略不当。如果简单的叙事后,就进行议论抒情,那是不伦不类,四不像。如何做到记叙文写作得体?

1、明确记叙的线索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一件衣服,一只手表等;②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与同学发生误会或矛盾,矛盾如何解决;③以人物为线索,如自己或者父母;④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我的成长,一个大家眼中的“差生”的转变;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地点变换为线索。把握线索,与线索无关的事情就是次要的,不要写。

2、把握记叙的结构安排,就是指记叙文的具体内容的构成,即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排列组合。它包括开头和结尾、过渡连贯和照应、段落与层次这些“零部件”。主要段落就是与表达主题有关的情节,这些就详细写,无关紧要或者关联不大的可写可不写的不写。比如,写中考后是否带资读书,如何得知成绩是次要的,得知成绩后的思想冲突是主要的,因为与抉择有关,当决定带资读书时就可以煞尾,而不必再写到了高中怎样。再如写同学矛盾的事情,矛盾如何产生是次要的,双方如何认识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是主要的,两人如何下定决心要道歉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对友谊的尊重与珍惜,一个人是主要的,另一个人就变得次要了。当写到两人互相致歉的时候就是高潮,就可结束故事的叙述。记叙中尽量避免脱离事件空发议 16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论,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要针对人物心理结合情节,或人或事,有针对性的议论或抒情。尤其是作文的开头切忌不要出现空泛的说理。

记叙的中心,即点题句: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渐形成对生活一定的看法。常常在文章结尾或者开头时候用“通过??表达??”的句式来表述。

3、选材源于生活

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主要围绕生活小事,不要以为生活小事不值得写,要做到“小中见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避免编造故事,只要把生活中的故事提炼加工就行,做到小故事蕴含大道理。

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人物形象刻画

(1)、记叙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还要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2)、人物形象刻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也缺不了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意思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17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12 【上课时间】 9—16

【课题】 《 记叙文写作:材料的选择》【课型】 讲授 【第 9 教时】

【教学目的】1、理清记叙的顺序及倒叙、插叙的表达作用,规范记叙文写作格式。

2、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略安排的作用,避免写成流水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从文段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即如何做到点题。

难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如何推动情节

发展以及突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记叙真事,抒发真情

(一)话题探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我们作文时却常常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敏感。事实上,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即使是那些著名作家,也都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生活,只是他们的心灵比常人美感,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敏感。

叱诧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打动人心,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

面对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

下面是一位中学生写哑巴母亲的片段:

顽皮是孩童的天性。

我喜欢一个人撘砖玩,然后一推,“轰隆隆”,砖墙就全部倒下了。这崩倒之声,成为我童年最扣人心弦的美妙音乐。

一次,我正玩得高兴,不留意把砖打碎了。砖的主人气冲冲地走出来,揪住我的耳朵,把我拽到家。

母亲坐在门口做针线活,看到这情景,便急得“嗷嗷”直叫。砖的主人开始数落我的不是。母亲却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他,眼里充满了自责。然而,母亲懦弱的祈求并没有赢得他丝毫的同情。

“不会管教孩子,生孩子干什么?长大了准不学好!”

18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善良的母亲毫无办法,只能用眼神代替话语,眼睛里饱含泪水。

“嗨,嘴不会说,也难怪管不住孩子!”

听了这话,我泪流满面,挣扎了一下,可是没能挣脱。母亲看出了我的反抗,朝我微微摇头。

沉默,还是沉默。

我已不想沉默,但看看母亲蓄满泪水的眼睛,我又沉默下来。

母亲是哑巴,不能说话,但母亲的眼神和表情却表达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有自责有屈辱,有无奈的隐忍。这一切都源于对爱子的呵护。

现实生活中,动人心弦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由于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感情共鸣。我们怀着感激之心面对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丽。

心灵的触动,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鸣,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思考。比如《敬畏自然》一文,作者在论述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后说:

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应该敬畏它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的议论之所以如此深刻,富含哲理,是因为作者能够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的沟通。

(二)问题诊断

仔细阅读下面文章,看看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例文呈现】1

永远的怀念

我静静地坐在大树下,望着茂密葱郁的枝叶自言自语:“其实,你应该感谢那为你深埋在地下的根啊,如果没有它,你??”我愣了一下,脑子里蓦然想起了母亲,于是,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

有一次,我背着母亲和几个小伙伴去河里游泳,一时高兴过头,游得很晚才回家,母亲便问我:“你干什么去了?”我一时结结巴巴答不上话来。这时,隔壁传来了打骂声:“好啊,你又去洗冷水澡,小心被水冲走了连尸首都捞不着,叫你不要去你还去,你是不是??”接下来,便轮到我了。事后,我就是不服气,我不是没事吗?用得着这么害怕吗?

不久,我又偷偷地去了一次。回来时,不小心被母亲抓住。拉进屋里,用绳子将我绑了起来,用木棍狠狠地打了几十下,几处还鲜血直流。吃晚饭时,见我还在抽泣,母亲开始好言细语地对我讲道理,我感动得眼泪直流,竟然从来不知道母亲骂我打我是为我好。

从那次以后,我便懂事多了。六年级那年,我每天都是晚上12点睡觉,早上总是4点便起床。上了初中,母亲经常晚上督促、鼓励我学习,每次都累得很晚才睡,第二天还要起得很早,弄好早饭给我吃。

19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临近中考时,我病了,高烧,我很着急。母亲就守在我身旁,为我端水,喂饭,晚上仍守在我床边——怕我碰脱手上的针,怕我压着手臂,怕我掀了被子着凉。深夜,我一觉醒来,橘黄色的灯光笼罩着屋里的一切,我看到母亲那双疲倦的眼睛,还发现母亲的鬓间竟然有几根白发??7天,整整7天,我在幸福和自责中过了7天,而母亲7天7夜几乎未曾合眼。

后来,我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我敬爱的母亲却因为过度劳累,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误区揭示】:

这是一篇极其虚假的作文,如文中的“用木棍狠狠地打了几十下,几处还鲜血直流。” “六年级那年,我每天都是晚上12点睡觉,早上总是4点便起床。” “母亲7天7夜几乎未曾合眼”“母亲却因为过度劳累,静静地离开了人世”都毫无可信度。

(三)方法点拨

“写真事,抒真情”就是考纲中要求的“感情真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

1.事要真。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假冒伪劣”,其蕴含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

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很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为文造情”,弄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绝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3.情要美。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抒发的感情,迎合哪些品类的趣味,诱发人性人情中哪一种因素,也有高雅粗俗之分。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景物,由于作者的个性素质和心境不同,他们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20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4.情要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5.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考生在作文时,往往无视读者的存在,无对象、无目的地写。假如,我们有了写作的激情,找准一个合适的激情倾诉对象,就便于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比如,题材是校园生活的,可以对某个老师或者同学倾诉;题材是家庭方面的,可以对父母倾诉;题材是社会焦点的,可以对部分读者(如同龄人)倾诉。

(四)佳作展评

【佳作展示】1 父亲(片段)

黄方国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亮点评析】

这篇文章在前面还写了儿媳妇、孙子如何嫌老人脏,对老人不敬,也写了老人用自己的钱为儿子、儿媳、孙子买补品等情节。但最感人的莫过 21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于儿子为父亲开车门,让父亲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个细节。从后面的议论可以看出,大概正是这个细节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引起作者的理性思考,才生发出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

【佳作展示】2

几年前,我与同乡麦天枢先生在天安门广场溜达,共同怀念故乡,他说了件自己少年时事,

让我至今不忘。

父亲病了,亲戚拿二斤白糖来探望。父亲说这么好的东西过端午再吃,母亲就把糖装进一个黑罐子,一根粗麻绳拴着挂在屋梁上,辍学在家的天枢,便从此有了寄托。

一日,家里大人不在,天枢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己留在屋里。血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狂喜之后,他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爬了上去。当他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之时,他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他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他抓了满把,满满塞了一嘴。在嚼咽的时候,他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一个多月后,他的小手蘸完了最后一粒糖。端午了,罐子从屋梁上下来了,他等着挨顿饱打。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哭着,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母亲的哭声震得他无处藏身。他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后来他成了牧羊人,当了兵,上了大学,成了记者,又是个深邃的学者。你要正碰上他回故乡,问他,你包里提的啥?他一定会腼腆地笑笑,啊,没啥,是些白糖。

而他自己,从那以后,很少再吃白糖。

【亮点评析】

【佳作展示】3

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高考高分作文)

江苏一考生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 22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亮点评析】

本文的突出特点感情真挚。正如专家们所评“每一笔写下的都是心的呼唤,每一个字都是灵魂铸就而成,每一个画面都迸放出无尽的丝丝情思”。文章的结尾,突起感情高潮,具有深切的感人力量。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23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13 【上课时间】 9—20

【课题】 《 记叙文写作:材料的选择》【课型】 讲授 【第 12教时】

【教学目的】锻炼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积累整理材料,并整合成文

难点:材料的选择

【教学过程】

布置作文:

课本31页写作练习一写作片段作文,在1和2小题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当堂完成

【作业布置】

第一单元字词抄写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写和母亲之间的故事,看来这类题目还是有话可说。

24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17 【上课时间】 9—21

【课题】 《 第一单元模拟试卷》【课型】 讲授 【第 13教时】

【教学目的】巩固第一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的语段阅读

难点:第三个语段阅读

【教学过程】

学生自行完成试卷(试卷附后)

【作业布置】

订正做错的题目

【教学反思】

一部分学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存在不够认真的情况。

25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19 【上课时间】 9—22

【课题】 《 第一单元模拟试卷》【课型】 讲授 【第 14教时】

【教学目的】巩固第一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的语段阅读

难点:第三个语段阅读

【教学过程】

讲析试卷1——12题

【作业布置】

订正做错的题目

【教学反思】

基础知识还是较差,尤其是第三、十一题,几乎很少有学生做对。

26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20 【上课时间】 9—26

【课题】 《 第一单元模拟试卷》【课型】 讲授 【第 15教时】

【教学目的】巩固第一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的语段阅读

难点:第三个语段阅读

【教学过程】

讲析试卷13——25题

【作业布置】

订正做错的 题目

【教学反思】

课内的语段阅读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最后一个课外阅读就相对要差

27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23 【上课时间】 9—27

【课题】 《口语交际》 【课型】 讲授 【第 16教时】

【教学目的】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了解家乡平湖的景物,增强热爱平湖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办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学会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发交际的兴趣

师说:俗话说,月是故乡明,时时家乡好。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优美的风景:连绵的山川、潺潺的小河、蜿蜒的古长城、漫山的梨树、板栗树、柿子树、核桃树等果树。你发现了家乡哪些美景呢?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一起说说我们家乡的景物。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启发谈话,一是可以激发学生乐意交往的兴趣;二是可以让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二、 积极交际,培养能力

1、 写写

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在交际时有话可说,可让学生简单写写要说的景物在哪里,

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尽可能的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

2、 说说

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特点说清楚,说具体。

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述我们家乡的美景。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发言的同学做解答,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发言交流。

由小组代表轮流在班上交流,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独白式、对白式交替进行,在交际中努力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得到提高。)

3、 评评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评一下谁观察仔细,谁讲的清楚、具体、吸引人。哪些同学进步大。对被选同学进行表扬。

28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活跃思想,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交际的意识和习惯。)

4、巩固拓展

我们的家乡山美、水美,处处美,请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景物用文字描写出来,回家读给家长听。听取家长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办一期板报把优秀作品展览。

(通过积极互动,学生们在倾听、表达、交流的多向合作交往的过程中,通过独白式与对白式的交替进行,让学生在对答交流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三维目标。)

【作业布置】

介绍一人或一事或一物,三百字左右

【教学反思】

相对说来讲,学生写的能力还是要好一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需要逐步提高,口头表达是存在紧张、语无伦次、和仪态拘谨不自然等情况。

29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25 【上课时间】 9—28

【课题】《平湖职业中专语文基础知识竞赛》 【课型】 讲授【第 17教时】

【教学目的】巩固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常见的错别字

【教学过程】

明确试卷答案(试卷附后)

【作业布置】

订正做错的题目

【教学反思】

学生能纠正的错别字很少,大部分学生觉得很难,可见学生基础知识还有待提高。

30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备课时间】2010-9-26 【上课时间】 9—29

【课题】《平湖职业中专语文基础知识竞赛》 【课型】 讲授【第 18教时】

【教学目的】巩固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常见的错别字

【教学过程】

明确试卷答案(试卷附后)

【作业布置】

订正做错的题目

【教学反思】

学生能纠正的错别字很少,大部分学生觉得很难,可见学生基础知识还有待提高。

31

平湖职业中专理论课教案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