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军意愿调查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军事理论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大学生参军意愿”的调查报告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20XX 年 5月

摘要

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部分班级为例,对大学生的参军认知状况及其参军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的感觉到大学生新兵参军热情高,思想基础好,整体素质较高,但在谈到入伍动机时,大多数人都毫不掩饰自己的功利取向,把参军入伍当做实现个人愿望的跳板。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调查显示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素质较差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参军动机不明确、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薄弱、贪图工作生活安逸等问题,有的还存在严重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出现以上问题有着一定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国防安全、参军入伍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爱国爱军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参军;动机;认知;意愿

一 绪论

(一)调查背景

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生存与发展、安全与稳定问题。不断吸收又红又专的高学历青年入伍,改善部队素质结构,是我军建设的既定方针。为确保这一方针落到实处,近年来军事机关采取了许多调动高学历青年入伍积极性的措施,如设立国防奖学金等,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随着科技建军的日趋深入,部队对战士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原先只要会写字、会算术就可以穿军装的时代已经过去,会英语、会电脑的战士成为当代部队的宠儿。军队的科技技术含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不是单单依靠部队的的数量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国际上,几乎所有的军事强国都从大学中直接选拔学生投身国防。与此同时,高校部分大学生也存在着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素质较差的现象。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参军动机不明的问题。了

解大学生的参军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其参军意愿,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丰富相关的理论和加深对这一问题认识,为制定相应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对完善大学生参军管理工作以及端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了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征召大学生入伍的重大部署,这一战略决策将使军队的兵员素质、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我军现代建设进程的加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法

(四)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参军意愿和动机,探究大学生参军对未来人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及总结大学生参军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为提升军队科技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数据。

(五)调查对象

共计342人,其中男164人,女178人;党员12人,团员320人,群众3人;城镇160人,农村182人;独生子女162人,非独生子女177人。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展示

1 你喜欢军人职业吗?

(68)非常喜欢 (148)喜欢 (108)一般 (18)不喜欢

2 上大学前你愿意当兵吗?

(49)非常愿意 (92)愿意 (106)没想好 (95)不愿意

3 上大学期间或毕业后你愿意应征入伍吗?

(105)愿意 (224)不愿意

4 你若当兵父母会支持?

(18)非常支持 (58)支持 (31)随我愿 (33)不清楚 (14)反对

5 你当兵的理由是?(可多选)

(35)从小受的教育要保家卫国 (85)希望在军队能锻炼自己,如学技术

(52)军人是荣誉的象征 (99)军人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崇拜他们 (17)不用找工作

6 你认为大学生当兵的最佳阶段是?

(71)大学期间保留学籍去当兵 (57)大学毕业后去当兵

7 你希望去哪里当兵?

(47)本省内 (53)内地省份 (29)边防地区

8 你想去哪个军种部队当兵?

(25)空军 (25)海军 (24)陆军 (13)二炮 (19)武警 (37)都可以

9 你希望能服役多久?

(84)义务兵阶段 (46)3-5年 (1) 6-8年 (3)9-12年(7)13年以上

10当兵后你希望实现?

(43)考取士官 (46)考军校提干 (23)学技术 (34)实现理想 (57)锻炼自己

11 你不想当兵的理由?(可多选)

(124)军人太苦太累承受不了 (132)军队管理太严,与亲人聚少离多 (81)军队也黑暗 (48)害怕被分到条件艰苦地区 (83)服役耽搁职业规划 (22)其他 如: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身体素质不过关

12 你认为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当兵的积极性?(可多选)

(10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153)相关政策要落实 (108)适当放宽征兵限制 (116)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24)其他 如:提高福利待遇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参军意愿

根据调查数据,上大学前和上大学后有明确参军意愿或是不参军意愿的人数各项参半,不确定的人占大部分。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只是注重考试,其中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学生参军引导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同学们不了解军队生活,不清楚参军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其结果肯定是不清楚自己是否应该参军。

还有与家庭的教育有关,父母通常都希望自己子女把自己的课本知识学好就够了,以后再找个好工作父母就放心了。而对于参军这一概念,大多数人对之没多少期待。更多的家长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部队里吃不了苦,觉得在部队吃苦没必要等不良心理。所以,为了以后军队建设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参军基本知识的教育,不仅是从学校开始抓起,更要动用必要的媒体力量,说明参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久而久之起到一个良好的循环作用,自然对大学生参军工作大有裨益。

2对军人的看法和认同感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人对军人很认同,有324位同学对军人持肯定态度,这说明大学生对军人军队是向往的,在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征兵工作是很有前景的。

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可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这一政策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提出的,然而正如青岛市市长夏耕则所说:“尽管鼓励大学生参军政策是在发生金融危机需要缓解就业压力这个大背景下出台的,但它却是富国强军的一个战略举措。大学生当兵,早一天晚一天都会到来,只是特定的环境把这一天提前了。国家把大批大学生送来军营,这是国运盛、人才兴、军队强的一个历史拐点。”

大学生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是这一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8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入伍将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是富国强军的大计,只有10%的受调查者认为这只是国家规避就业高峰的权宜之计。

由此看出,大学生对这一政策的认同感还有待提高,要提高他们的入伍积极性和端正他们的入伍动机,就不得不研究这个问题。

3性别之差

从不同性别来看,在对参军相关常识的认知上,男生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女生。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男生通常接受的观念是坚强、勇敢、刚毅,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接受了一些战争、军事、武器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在国防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而女生与之相反,她们对国防的了解和关注程度相对较少。这一结果主要与男女生的心理、兴趣爱好等差异有关系。为了让知识女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加强女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提高其国防认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女性在下一代人的发展和教育中担负着母亲的角色,她们的国防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女性的国防意识对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有潜在、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关注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性别差异,努力提高女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有待提高的部分。

4大学生参军的动机

大学生对自己入伍前景的规划是与其入伍动机相联系的。其中一部分人考虑的是留在部队发展,其余的则是将其作为一个为日后参加社会工作的平台。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受调查者对军队的热情相比,在留队问题上,他们表现得并不很积极,有65%的人表示希望留在部队,35%的人表示认为在部队的发展空间较小。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他们对自身发展没有信心的主要原因。 在大学生眼中的部队常常是“手不离键盘,身不离战车”,而现实中直线加方块的生活、操枪弄炮的基础训练会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感到没有施展才华的天地。部分被安排在普通班排的大学生战士感觉在这样平凡岗位上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力量,也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相当部分大学生战士的工作岗位和当初来部队时的期望相去甚远。另外一个因素是待遇上的反差。特招大学生、国防生、军校毕业生、直招士官一踏进军营就有“官“的头衔,拿得是工资。同样走来的大学生,却是兵的身份,拿得是津贴,服的是义务兵役。

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有些同学将参军作为跳板,如为考研赚取资本,为日后考地方公务员及就业增加筹码。采访中有同学直言不讳的说:“我们部队就是想锻炼两年,回去好安排工作。如果工作不满意,考公务员也可以加分。”

由个人入伍前景规划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在部队施展不了才华,二是有些大学生只是将军旅生涯看做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跳板,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三 结论

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素质较差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参军动机不明确、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薄弱、贪图工作生活安逸等问题,有的还存在严重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当前大学生参军动机,除了基于主导性的共产主义信念信仰型参军动机外,呈现出多种偏差性动机。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因素 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国防素质较低的外部因素。社会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入侵,中西文化的碰撞,社会上腐朽观念的沉渣泛起,使处于高校“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都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在理想和信仰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产生动摇。[8]多数的同学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代军队没有变质,仍然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同时13.0%的受调查者对这个问题意识模糊,出现动摇;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当代军队代表部分人的利益,约占受调查者的29.0%。这种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上一些人,只讲物质不讲精神,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处理上,大学生们也难以超脱名利的诱惑。当前,社会上流传的一些关于军队腐败的观点导致了军人群体形象整体受损。调查显示,26.0%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军队的风气比较差或很差。大学生对当代军队风气的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我国国防安全的信心。这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军意愿的重要因素。78.8%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参军必须要得到家里人的同意。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八十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颁布实施,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兄弟姐妹少或是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自小就受到家长的过分疼爱。父母们不愿意让他们吃苦。另外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军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家长们对大学生的参军意愿大多是持反对而不是支持的态度,多是起到了消极的作用。虽然当代大学生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针对于像参军这样人生中比较重大的问题上,家长们大多还是要扮演起“拿主意”的角色。

(三)教育因素 在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积极寻求教育改革道路的过程中,国防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偏差,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国防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培养倾向。对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教育较少。成长在和平年代大学生,国家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他们充分地感受和平、享受和平,日渐导致国防观念淡漠。[9]第二、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校园围墙内外的反差,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内心积压着强烈的矛盾空间。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滞后和内容脱节,造成学生蕴涵于参军意愿中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个人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10]第三、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机会较少。虽然大学生入学后都有以国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课程,但时间太短,借以提高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目的不能很好地实现。教育模式的僵化及教育手段的贫乏,教育内容和社会现实的脱节,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处于困惑和茫然的状态,他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直接影响参军动机的端正。

(四)个人因素 由于青年学生年纪较小,社会阅历浅,正处于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强,政治鉴别能力的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经济利益的注重,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社会价值观的混乱,使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扭曲。他们既对社会经济发展感到欢欣鼓舞,又对一些社会现象感到迷惑不解;既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断提高,又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不同程度的担心;既对政治信仰的追求由炽热、冲动转向冷静、理智,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冷漠;既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关注,又有对自我价值、金钱和物质利益的狂热追求,进而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茫然。他们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理论疑惑区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是造成参军动机不能端正的根本原因。在端正学生的参军动机时,要注意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促使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应从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上进行改进和调整。首先,认清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科学地调整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贴进实际生活,努力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精神支柱。把加强爱国主义意识纳入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坚持用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人、武装人和塑造人,并贯穿于国家安全教育的[13]全过程。再次,在继续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课的同时,可以采取切合实际、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继续抓紧对高年级同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具体形式上可采取网络、博物馆、小说、电视、讲座等的方式,适当举办一些有关国防安全的知识竞赛。加深大学生对国防安全的了解和关注度。

总之,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应当把参军、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摆脱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说教。这将会更加符合参军、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高校“参军热”的调查与思考》 --闵捷,彭安胜 《我国征兵工作的现状》 --吴荣

《关于加强大学生国防素质教育的思考》 --胡移山 《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状况分析与对策》 --周学易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张维野

学生签名:姚安勤

日 期:20xx年5月26日

 

第二篇:大学生参军意愿调查报告

摘要

从长远来看,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从地方大学里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大有好处。现在,我军正逐步加强质量建设,实行科技强军,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部队,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军官,同时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士兵去操纵和维护。所以,征集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入伍,对优化部队兵员的文化结构,对适应军队知识密集、技术先进的需要,对加快我军可以强军、走精兵之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世纪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面对着如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当代大学生的对于军队的意愿与他们的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与积极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的变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特别是在当代关乎到民族真正复兴的关键时刻,切实提高军队的素质真正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不对,一支可靠地军队是至关重要的。从建国到现在的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落后到面向现代,从任人宰割到逐步崛起,我们在历经磨难后执着奋起,以坚强有力自立于世影响下,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否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完全切界民族之林,而且矢志不渝的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时代的巨大反差的合,他们的意愿因为这个多变的时代增加更多的个性,而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再说大学生为什么从军。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观念也逐渐的发生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满意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希望从基层做起,锤炼自己,锻炼自己。因此,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思想依然激励着一批热血青年投身军营中。

遥想七十九年前,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刻,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学生在北平发动了伟大的救亡运动,两者都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其直接意义都是推动抗日战争,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中国的青年学生有着优良的传统,就是在民族大义面前,担负起民族兴亡的重任,掀起民族自强的巨浪。也正式这种精神,鼓舞着大学生们携笔从戎、参军报国。

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只有切实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维护祖国的统一;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巩固强国地位,振我国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人的追求一方面是物质,另一方面是精神。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后瞄准自己今后人生的目标,在部队能够培养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勤奋学习、勇创一流的创劲和精神状态。能够培养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勤奋好学,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即使今后不管在部队或到地方工作都会受益匪浅。参军不但得到锻炼,也是一种接受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好机会。大学生携笔从戎,献身国防,一腔热血,满怀抱负入伍当兵,是大学生提前进行的社会实践,体验部队生活,丰富人生经历,同时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对大学生今后成熟地走向社会,客观地面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必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对大学生而言,到部队当兵一是履行公民义务,二是丰富人生阅历,在部队这所特殊的大熔炉里接受熏陶和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毕业之后投身军旅,还是暂别校园携笔从戎,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人生规划和择业战略的转型。投身绿色军营,实现青春梦想。大学生从军热体现着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诉求。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承载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对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我想,针对大学生为何从军的问题是值得调查研究的。

经过调查发现,在大多数大学生中,喜欢军人职业的占很大一部分。很多同学在上大学前没想好是否要当兵,也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愿意在上大学期间或毕业后应征入伍。他们希望在军队中能锻炼自己,如学技术等。对于想上哪个军种部队当兵,各个兵种都有很多同学们选择,有很多同学认为都可以。对于服役时间,大多数选择义务兵阶段。很多同学希望当兵后锻炼自己。不想应征入伍的同学认为军队管理太严,与亲人聚少离多。对于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当兵的积极性,同学们认为相关政策要落实,应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从军,价值观,伟大复兴,民族精神,科技强国

四 参考文献..........................................................11

(一)调查背景

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他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是东方巨国屹立于世界的梦,最伟大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便是我们的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迫切需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特别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军事变革步伐显著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优质兵员作为有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应征入伍体现出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同频共振的实际行动。而大学生作为加强军队的建设不可少的力量,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相联系也与伟大的复兴是不可分割的。

(二)调查内容

在校大学生参军意愿调查表

说明:此调查为无记名投票,仅为了解在校大学生(主要为大二学生)参军意愿以及为后续军事理论课学习所用。请如实选择,在所选项目的□打√。

1 性别(164)男 (178)女 2 政治面貌 (19)党员 (320)团员 (3)群众

3 户籍类别 (160)城镇 (182)农村 4 是否为独生子女 (165)是 (177)否

5 你喜欢军人职业吗? (68)非常喜欢 (148)喜欢 (108)一般 (18)不喜欢

6 上大学前你愿意当兵吗? (49)非常愿意 (92)愿意 (106)没想好 (95)不愿意

7 上大学期间或毕业后你愿意应征入伍吗? (105)愿意 (224)不愿意

(第七题选愿意的请做8-14题,选不愿意的请做15-16题)

8 你若当兵父母会支持? (18)非常支持 (58)支持 (31)随我愿 (33)不清楚 (14)反对

9 你当兵的理由是?(可多选) (35)从小受的教育要保家卫国 (85)希望在军队能锻炼自己,如学技术 (52)军人是荣誉的象征 (99)军人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崇拜他们 (17)不用找工作 (12) 其他

10 你认为大学生当兵的最佳阶段是? (71)大学期间保留学籍去当兵 (57)大学毕业后去当兵

11 你希望去哪里当兵? (47)本省内 (53)内地省份 (29)边防地区

12 你想去哪个军种部队当兵? (25)空军 (25)海军 (24)陆军 (13)二炮 (19)武警 (37)都可以

13 你希望能服役多久? (84)义务兵阶段 (46)3-5年 (1) 6-8年 (3)9-12年(7)13年以上

14 当兵后你希望实现? (43)考取士官 (46)考军校提干 (23)学技术 (34)实现理想 (57)锻炼自己 其他

15 你不想当兵的理由?(可多选) (124)军人太苦太累承受不了 (132)军队管理太严,与亲人聚少离多 (81)军队也黑暗 (48)害怕被分到条件艰苦地区 (83)服役耽搁职业规划 (22)其他 如: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身体素质不过关

16 你认为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当兵的积极性?(可多选)(10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153)相关政策要落实 (108)适当放宽征兵限制 (116)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24)其他 如:提高福利待遇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法,文献调查法

(四)调查目的

让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大学生应征入伍态度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大学生的现在的价值观了解的前提下能更好的做出针对实际的指导性意见,共同为实现中国在当代环境下的崛起屹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做出努力。

(五)调查对象

共计342人,其中男164人,女178人;党员19人,团员320人,群众3人;独生子女165人,非独生子女177人;城镇户籍160人,农村户籍182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参军意愿

调查中问到,你喜欢军人职业吗? 68人选的非常喜欢,148人选择喜欢,108人是一般,18人选择不喜欢,喜欢军人职业的人数占了将近三分之二,可见大家对军人这个职业还是很喜欢的。

再问到,上大学前你愿意当兵吗? 49人回答非常愿意,92人是愿意,还有106人是没想好,95人不愿意。上大学期间或毕业后你愿意应征入伍吗? 105人填的愿意,其余224选的不愿意。可见,喜欢归喜欢,当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时,只有100多人愿意当军人,人数仅为参与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

(二)同学们对大学生参军的态度

态度方面分为两个部分说明,愿意参军的同学的态度,以及不愿意的态度。

愿意参军:

问到当兵的理由,选择从小受的教育要保家卫国35人,希望在军队能锻炼自己,如学技术85人,军人是荣誉的象征52人,军人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崇拜他们99人,不用找工作17人。

可见,当兵的理由大多处于两个方面,保卫祖国、对军人的崇拜,这是教育的影响,然后就是锻炼自己,这是结合自身的选择。

不愿意参军:

问到不愿意参军的理由,124人选择军人太苦太累承受不了 ,132选择军队管理太严,与亲人聚少离多 ,81人认为军队也黑暗,48人害怕被分到条件艰苦地区 ,83人认为服役耽搁职业规划,还有22人因为其他 如: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身体素质不过关。

不愿意参军的理由大体也就两种,自己承受不了艰苦或者影响人生规划。

(三)影响大学生参军态度的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国防素质较低的外部因素。社会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入侵,中西文化的碰撞,社会上腐朽观念的沉渣泛起,使处于高校“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都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在理想和信仰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产生动摇,由于各种渠道的感染,许多大学生对军队黑暗,军队的艰苦有不正确的认知,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军的热情。大学生对当代军队风气的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我国国防安全的信心。这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军意愿的重要因素。有意愿当兵的受调查者中,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同学,对于自己参军,家里人的态度是不清楚或者反对。当代大学都是九零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颁布实施,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兄弟姐妹少或是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自小就受到家长的过分疼爱。父母们不愿意让他们吃苦。另外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军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家长们对大学生的参军意愿大多是持反对而不是支持的态度,多是起到了消极的作用。虽然当代大学生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针对于像参军这样人生中比较重大的问题上,家长们大多还是要扮演起“拿主意”的角色。

教育因素 在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积极寻求教育改革道路的过程中,国防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偏差。首先,当代学生的国防意识不够,从出生开始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品的年代,没有战乱,没有外敌入侵,没有生存的威胁无法意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如今教育越来越普及,参军反而成了成绩不好的一条出路,对于大学生参军很多人认识不够,不能接受这个选择,这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参军积极性。

针对上述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应从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上进行改进和调整。首先,认清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科学地调整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贴进实际生活,努力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精神支柱。把加强爱国主义意识纳入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坚持用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人、武装人和塑造人,并贯穿于国家安全教育的全过程。再次,在继续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课的同时,可以采取切合实际、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继续抓紧对高年级同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具体形式上可采取网络、博物馆、小说、电视、讲座等的方式,适当举办一些有关国防安全的知识竞赛。加深大学生对国防安全的了解和关注度。

总之,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应当把参军、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摆脱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说教。这将会更加符合参军、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

政策因素

为提高部队兵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应征入伍,并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应征入伍优惠政策。具体如下: 

1、妥善安排学业。在校大学生入伍前,学校尽可能安排他们参加本学期所学课程考试,也可根据其平时的学习情况,对本学期所学课程免试,直接确定成绩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校可准予毕业,发给其毕业证书。在校大学生入伍后,有条件的可以参加原学校组织的函授或自学原专业课程,经部队团级单位批准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米颁布新的禁令,尽管其最高行政法院此前曾两次取消类似禁令。

2、补偿学费和学费资助。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补偿标准按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计算,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高校在校生应征入伍前在校期间每学年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额补偿或代偿,高校在校生应征入伍前在校期间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6000元的,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两者就高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实行学费资助,应征入伍的高校在校生退役复学后,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获得学费资助。国家对申请学费资助的退役复学的高校学生每学年资助学费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学年学费标准高于6000元的,按照6000元的金额进行资助;每学年学费标准低于6000元的,按照实际学费收费金额进行资助。

3、保留学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学籍保留至退役后一年 4、安排退役后复学。在校大学生服役期满退役后,原就读学校应准其复学。对原就读学校撤销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转入同等学历相关专业高等学校复学;原所学专业撤销的,由学校安排转入其他专业复学;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对专科升本科、本科报考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原是本科生的可申请转到本校其它专业学习,原是专科生的可以免试转入本校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学习,属独立设置专科学校的专科生,由学校报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所学本科专业毕业后,可免试保送所学专业研究生。在新兵检疫复查期间 6 2、补偿学费和学费资助。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补偿标准按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计算,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高校在校生应征入伍前在校期间每学年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额补偿或代偿,高校在校生应征入伍前在校期间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6000元的,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两者就高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实行学费资助,应征入伍的高校在校生退役复学后,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获得学费资助。国家对申请学费资助的退役复学的高校学生每学年资助学费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学年学费标准高于6000元的,按照6000元的金额进行资助;每学年学费标准低于6000元的,按照实际学费收费金额进行资助。

3、保留学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学籍保留至退役后一年

4、安排退役后复学。在校大学生服役期满退役后,原就读学校应准其复学。对原就读学校撤销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转入同等学历相关专业高等学校复学;原所学专业撤销的,由学校安排转入其他专业复学;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对专科升本科、本科报考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原是本科生的可申请转到本校其它专业学习,原是专科生的可以免试转入本校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学习,属独立设置专科学校的专科生,由学校报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所学本科专业毕业后,可免试保送所学专业研究生。在新兵检疫复查期间退回或因身体原因不宜继续在部队服役中途退役的,学校应准其复学。

对批准入伍的在校大学生,服役期间,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并由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人民政府按照本省有关义务兵家属优待的规定给予优等。退出现役后,不愿意复学的大学生,由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退伍军人安置机构负责接收,并按照城镇退役士兵的有关政策规定,做好安置工作。

(四)大学生入伍动机  

不管什么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机。什么是动机?它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体现了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强度、方向和坚持性。一个人的动机常常会影响他实现这一动机的过程,例如,当一个人对某事有强烈的渴望的时候,他往往表现出很高昂的兴趣,整天乐此不疲的为之努力;相反,当这个动机没那么强烈的时候,他可能会怠慢些,也没有那么多热情。在大学生参军这件事情上,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说明这部分去参军的大学生是拥有很强烈的动机的,至于动机是什么,因人而异。

调查结果显示,当兵的原因中,35是从小受的教育要保家卫国,85人希望在军队能锻炼自己,如学技术,52人是认为军人是荣誉的象征,99人认为军人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崇拜他们,17人认为不用找工作,12人选择其他。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的欲望几乎都可以得到满足。一些年轻人常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导致身体越来越胖,体质也越来越差。他们这个群体,不愁吃穿,只愁身体差,因此,在父母的劝说及自己的强迫下毅然来到军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参军的大学生很多人都说着“实现儿时梦想”、“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之类的豪言壮语。就选择了应征入伍。一些人可能从小受周围环境的熏陶,对军营有很大的向往,他们渴望自己穿上绿军装潇洒的站在亲朋好友面前,尽情展现军人的气质。可能为一些原因,没能直接上军校,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参军,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参军获取政府发放的津贴以供自己以后的学习,或者是减轻家庭负担,压缩生活成本。某些优惠政策的诱惑。

对大学生士兵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要用新视野审视大学生士兵。大学生士兵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要把了解,理解他们,读懂,堵头他们,用好,用火他们,作为带兵人的新任务,新课题,以正视差异,允许多样,包容个性,辩证看待的胸怀眼光,接受,认识和培养大学生士兵,而不能求全责备,埋怨挑剔,切实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占其秀,各得其所。 建议二:要用新思路培育大学生士兵。首要的是狠抓入伍动机的端正,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好为什么当兵,当什么样的兵的重要问题。核心的是狠抓履行使命任务能力素质的提高,做到以军为主,岗位成才。基本的是狠抓量身定做成才设计,按照定岗位,转士官,当骨干,提干部——这么一个“培养链”进行分级逐层淬火提升。在方法上,可以考虑分为基层部队,教导机构,大专院校,进行集中培训,凡预提班长,预转士官,士官晋级等,都要进行相应的,不同层级的培训。 建议三:要用新机制保留大学生士兵。建议尽快研究出台相应的制度机制,比如:在征召使用上,大专生原则上重点充实军士长队伍,本科生以上可通过在培养则有充实军官队伍;再选改晋级上,优先选改大学生士兵为士官,尤其是对本科以上的可以允许跨级选改下士,中士,上士;在军龄计算上,选改士官时可以考虑将学龄作为累加计算;在工资定档上,可以在正常的兵龄等级上适当提高档次,设立学历工资;在退伍安置上,逐步完善深造和就业的退役优待制度,对于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建议根据服役年限职别等级,德才表现等,给予相应的加分。 建议四:要用新举措宣传大学生士兵。加强政策宣传,以刚性措施激励更多优秀的莘莘学子报名应征;加强典型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更多的有志大学生携笔从戎;加强常态化宣传,走开军地联动,写作宣传优秀大学生士兵的路子,努力营造“知识报国是责任,献身国防最光荣”的浓厚氛围,形成“部队需要大批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在部队大有作为”的鲜明导向。建议总部和国家相关部委设立“优秀大学生士兵建工军营奖”,可每年评选一次。

(五)大学生参军意愿与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士兵大多经过异地求学,实习和工作,有过集体生活,独立生活,独自处理个人问题的经历,体验过磨练和艰辛,给他们适应部队打下了一定基础。大学生士兵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强,进入情况快,思维敏捷,眼界开阔,知识面宽的,大都是好苗子,可塑性强。大学生士兵是基层的新鲜血液,他们已成为军营的亮丽风景和新生事物,成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和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是艰巨的,是历史性的,作为时代的肩负者,也理应有这个时代所应赋予的价值观,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的价值建设之中。

三 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入伍意愿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大学生参军动机不纯功利心强,现在条件富裕也使有些大学生吃苦能力减弱。不过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愿意参军为国家做贡献的。

今天,中国持续稳健地发展着经济,中国的利益不断往遥远的海外延伸。在周边地区和西方世界引发的“羡慕嫉妒恨”,也在增多。我们“和平崛起”的承诺,并不意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恰恰相反,你的军力越强大,你的和平与安全,才更有一份保障。中国梦岂能少了强军梦。这便是这个现实世界,真实的逻辑。部队是所大学校,军营是大熔炉。接受部队的教育和锻炼,普通的青年学生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通过学习军事著作,接受革命教育,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将有质的飞跃。部队培养顽强作风和坚忍拔毅力使自己终身受益。一个心理承受力和快速适应力都十分突出大学生士兵,心理素质较好、社会实践锻炼较多、潜能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部队严明纪律、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都全方位地锻炼和提高自己。部队是一个人才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很好的大学校。部队成长起来新型军事人才指技合、多岗位经历、素质复合的人才。部队是大熔炉,人的追求一方面是物质,另一方面是精神。征集校大学生入伍后瞄准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标,在部队能够培养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勤奋学习、勇创一流的创劲和精神状态。能够培养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勤奋好学,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即使今后在哪里工作都会受益匪浅。参军不但得到锻炼。也是接受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好机会。大学生携笔从戎,献身国防,一腔热血,满怀抱负入伍当兵是大学生提前进行社会实践,体验部队生活,丰富人生经历,同时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品质,养成雷厉风行、严谨细致工作作风。这对大学生今成熟地走向社会,客观地面对现实生活遇困难必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总之对大学生而言,部队当兵一是履行公民义务,二是丰富人生阅历,在部队这所特殊的大熔炉里接受熏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各方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参军热情的因素,高等教育的普及,国防教育的不足,没有危机感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军热情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要改变这一现状,还是需要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普及国防知识,加强国防意识,从全社会,各个阶层来改变人们对参军的看法,了解大学生参军的重要性,是宣传当代大学生参军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是最有梦想的一群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立,让当代大学生更有了更加明晰的社会使命的价值方向,同学们都愿意努力奋斗,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但有了热情还得有方向,参军真是不可缺少的方向之一。社会的引导,支持,让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军队中,让我国的军事力量蓬勃发展,这一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渠道,是需要所有人重视的,将民族的使命深深地种在自己价值观念中。

四 参考文献

1.张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防安全 》 武汉教育出版社 2001

2.胡卫华 《对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几点体会》[J] 南方论刊 2008年01期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组编 《政治观教育通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3-55.

4.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30/c_124026690.htm

5.闵捷,彭安胜.高校“参军热”的调查与思考

6.周学益.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状况分析与对策

7.百度百科

8.新浪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