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经验总结-080304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1. 有机化学的学习 .............................................................................................. 2

2. 化学类的文献检索方案 .................................................................................. 3

3. 设计实验验证 .................................................................................................. 5

4. 有机合成实验经验交流 ................................................................................ 10

5. 有机实验心得体会总结 ................................................................................ 14

6. 当实验做不下去的时候,该如何? .............................................................. 15

7. 实验操作经验 ................................................................................................ 16

8. 有机合成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 18

9. 重结晶技术 .................................................................................................... 19

10. 过柱的经验之谈 .......................................................................................... 22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1. 有机化学的学习

1)找本国内教科书学习好基本反应,不懂的地方不要死扣,主要加强印象,对于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好,如共振,octet rule,molecular orbital, Sn, E1等基本概念。推荐邢其毅的有机化学。不过先用不着看后面的章节如蛋白、糖等内容。

2)找本国外的有机化学原版书,如mcmurry或carey等人编的organic chemistry。熟悉外文专业词汇的同时,加深理解,老外写的书都深入浅出,并不难理解(除了英文讨厌以外)。

3)正式入门先看两本书grossman的The art of writing reasonable organic reaction mechanisms或miller的writing reaction mechanisms in organic chemistry。还有一本pushing electrons。 学习机理的写法和深入了解电子转移的内涵。不用记住里面的机理,主要学习从反应如何合理的推导机理。

3)阅读专题小册子,如国内超星上的亲核加成反应、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等等按照基础反应特点介绍的小册子。也有一些外文书籍,我就不写了。

4)看一本立体化学方面的入门书籍,推荐oxford chemistry primer 系列Organic_Stereochemistry或longman公司出版的guide to organic stereochemistry。国内有超星上有一本较早的翻译自法国的有机立体化学入门(作者可能为henry kargan 记不太清),虽然有些观点较为过时,但写的较简单,适合初学者。

5)学习高等有机化学(主张中英文对照学习),carey或march的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是经典,国内好像都有中译本,虽然译本年代较早,但有助于英文版的学习。学习是肯定不懂的地方很多,方法有两个一是在网上搜索不懂的概念(最好在专业英文网站找),二是找专题小册子。实在不懂就暂时一放,有一天你就会顿悟的。同时推荐havard 的 evans讲义对照学习,并学习上面的挑战问题。

6)学习有机立体电子效应(steroelectronic effects)的一本书,法国人写的中英文两种版本都有,我记不清了。fleming 或kirby的也很好,但很难搞到。

7)学习有机合成的书籍(如smith 编的 organic synthesis 很好,国内也有如黄培强编的有机合成也可以,黄宪也有)。有本小册子不错,guidebook to organic synthesi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8)如果想深入了解某领域的内容如杂环化学、糖化学等。可从浅入深的学习,先学习国内的小册子,千万别找国内的大布头看,再看外文专著(可找大部头看)。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9)看全合成文献或专著,能够帮助你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所学有机理论。organic synthesis workbook 不错(共两册)或k C N 这个大牛写的经典全合成两本书。

10)手中常备书籍或电子资料: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 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金属有机化学、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溶剂纯化(5th 外文)等就不列举了。

11)如果你是狂热的爱好者,那么再深入学习立体化学(Eliel 编的)、有机金属催化、多组分反应、氧化、还原、周环等高深功夫(都要看外文,^_^光Pd催化的就好几卷啊)。参考书不列了。

12)推荐多看老外写的Lecture notes,非常棒。

2. 化学类的文献检索方案

1)对于需要合成的物质,先通过CA的分子式索引系统的检索,再调出相应的文献。如果是要得到一类物质或某个反应,就通过CA的主题索引进行检索。目前CA多数用的是印刷版的,现在也有光盘版的CA,就看你目前的条件了。

2)检索一般用SCIFINDER,他可以用很多种检索方式,如结构式,cas号,方程式,等等。如果不是很新的东西,可以试试CCD2004(combined chemical dictionary),一些基本的物理性质直接给出,还有相应的文献(合成,波谱,应用等)。

3)用pubmed检索,然后用各种代理、密码、google等搜索全文。

4)如果论到可重复性,就去 看看,那的东西一般都能重复出来,而且有详细的实验说明,技巧性的东西也都点明了,非常好。

5)我们的现有的可能好多都不是最新的,所以喜欢在web of science里先看看别人一般是怎么做的,再找到代理下载来看,当然如果直接可以下载的ISI的dl就更好用啦! 可以多和一些论坛网站上的高手老手学习学习,就知道了!那里可都是卧虎藏龙啊!他们都很厉害的!

6)查文献,刚开始都是通过查CA来检索,然后再找原文。到后来,慢慢就学会了网上去搜索,搞有机的就是acs,sd,rsc,wiely,thieme这几大网站,而且现在收录的都很全!用代理基本上能满足科研需求,如果要很老的就用密码!另外还有一些如heterocycles,J.heterocyclic chemitry,arkat-usa,日本化学会,orgsyn等,有些是免费的!还有专利,通过欧洲专利局可以下载原文。还有我觉得在上面几大网站上注册了,它们会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在第一时间发e-mail过来(通常还没有期刊号),那么我们就很快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或者有没有与自己做的相关的文献

7)检索文摘,或合成方法用scifinder,web of science,功能最强大的是scifinder,贝尔

8) science direct 里的MEDLINE + + 基本上可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文献出处了,而且全部是免费的。

9)检索文献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平时注意收集一些与自己相关的数据库全文的权限,如免费链接,一般代理,eproxy的帐号,密码等。同时也要提高自己搜取文献的技能,如google,pubmed等的技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比较熟练,查文献就好办了。有了上述的技能,权限之后,要某文献,先用pubmed(medline),google等查一查文献所在的数据库,然后用自己掌握的最直接方便的路径,把文献抓出来,就行了。

10)先用endnote上pubmed(或者自己学校的ovid-medline)查询并下载摘要,看摘要决定是否要全文,若要全文点击pubmed链接,找出全文链接,如果是自己高校的已购买的直接下载就是了,如果不是就挂个国外大学代理下载,下载完毕后将途径插入到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所对应的文章摘要中,最后将有全文的排序放在前面以便他日阅读。如果以上方法仍得不到全文,可以求助或者向作者Email索取全文

12)作为一个化工研发人员,检索资料至关重要。首先:/查相关物性,然后到/查一下国外的价格作为参考。下面就开始找合成方法,分别到 、http://202.127.145.134/scdb/、jacs、sd、免费专利网、中国期刊网、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书籍查找理论依据、中国化工网(查一下能买到什么原料)、化工七日讯(看看原料价格),最后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合成路线。

13)有很多种方法啊:化学类建议 先用 ISI(web of science) ,一般重要的都会收录了,(没必要去看CA,非常繁琐.). 而且检索结果可以很方便的记录下来,导入倒文献管理软件里,如果用endnote,建议多建几个library,不同的关键词搜索到的结果导入不同的library里面。然后通过你检索的结果到各大数据库下载文献就可以了。ACS,wiley,rsc,sciencedirect,springlink,ebsco,等等。个人认为,如果刚开始接触课题,先看看几篇中文的会比较好,这样的话对你的课题有个比较好的把握,如果有相关的review 那更好了。当然了,如果中国期刊网里的优秀博士论文里面有你相关的课题,更应该看了,别人几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思路对你绝对有很好的帮助,他们引用的文献会对你有启发的。跟医学有关的化学类东西,建议用PUMED先。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14)对于刚着手做实验,对于课题没有什么印象,可以用中文关键词进行搜索,看看国内对于自己要研究领域的进展,通过中文文献慢慢了解实验的背景、思路,总结出你研究项目的关键词,现在中文文献文摘都翻译成英文,可以参考它翻译的英文关键词,总结出与自己实验相关的英文关键词,在EI或CA进行搜索,再到其它可以下载全文的英文数据库进行下载,有些人会将课题写出一系列的文章,有的可能是经典的,可以仔细阅读。

15)首先要确定是新化合物还是老的,如果是老的,还是先从手册或词典上查找。比如默克、OS或海氏词典等,这样很快就知道大概情况,要是觉得方法不满意,就进一步从CA查;如果是新化合物,则从CA查会更快及更准。

3. 设计实验验证

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很多时候找不出原因,是因为很多研发人员,将假设仅仅停留在假设上,而没有想到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没有验证的假设永远只是假设。对待理论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未经验证的理论可以指导实验,但是,在脑袋中一定要有一个概念,这是未经验证的,这样,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就可以反应过来。因此我想到对待理论的态度究竟是证伪还是证真,哪一种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呢?我认为科学研究的办法一般是证伪而不是证真,即假定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然后依据这个观点来进行实验证实。证伪的好处在于怀疑,因为无论所得的何种结论,它们都有建立的基础,既然如此,基础的局限性导致得出的结论也一定具有局限性,如果假定判断是错误的的话,就会不断设计各种实验来验证这种错误存在的可能性,这样就可以不断以严谨的方式来拓宽这个结论的应用范围,而由于整个认知系统是开放的,一旦存在异常,就可以很快做出反应,所以对于由不完全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如果采用证真的手段,当假定判断为真,设计几个实验验证后,就会出现认为结论理所当然为真的情况,并从心里接受然后默认它,而行事准则也会不自觉地依此而行,当有异常出现时就会出现不自觉地抵制现象,从而丧失机会。历史上科学发展的很多事例都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以至于有人认为要想改变一个观念,除非换一代人(量子力学等)。因此,从合理性的角度而言,证伪比证真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理论的缺乏实际上可以用设计实验来弥补,这一条可以这么来理解,比如我们都知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道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但是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条,他只知道温度是一个影响因素,只知道设计实验,那么他怎么办呢,他只需设计两个实验,分别在高温和低温下试一下,然后看看反应情况就可以了,而且他所获取的信息,如副反应的情况等,比书上的理论要大多了。这些方法在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实用。这也是我所说的研发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通过设计实验,才可以真正体现和验证真实的规律。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研发的重新定义:研发结论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设计和实验出来的。因此想要得到好的实验结果,必须以预测为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建立起分析体系,实行规律研究,运用逻辑性的方法,以确保得到所需结论。去体会一下GMP的控制,会有收获的。

呵呵,我曾经总结了一下思维的三种状态,和你分享一下:

1)以自己的自发的思维进行判断,其间阅历与知识影响很大。属于低层次的无招阶段。

2)依据古人或现人规则进行判断。此类优于一然容易教条,学术界很多

3)应时而变,依据天地规律形成思维判断,寻其根源。为高层次无招。

个人认为处于第二种状态的话,是可以用既定流程来套的,虽然不是最好,但已经比第一种状态要强很多了。不经过2而进入3不太可能,呵呵,当然这也属一家之言。

我也曾怀疑过,不过后来看了看,除气功大师特异功能不是很清楚外,其他方面倒好解释,象爱因斯坦,我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和他做同一个课题的话,呵呵,可能就不是他第一个发现相对论了。

做通一个反应要强于泛泛做十个反应。我一直认为,研发过程中流程的考虑是重要的,因为无论做什么化合物的研发,这些都是需要的,就和体育中的基本功一样,只要将这些训练好了,做其他反应就可以如鱼得水。比如以单个反应为例,反应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多,主要方面我想就有:

1)物理化学,主要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

2)有机化学,主要研究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化学工程,主要研究三传一反(即传热、传质、传递,反应器)

4)分析化学,主要为其它三种学科作强有力的支持

如何寻找与我们所研究的这个反应相关的这些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一个关系到资料查阅的比较重要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反应的进度和深度,因此将这个过程分析清楚并不断训练这方面技能,我想要比单纯泛泛去读一些书籍,记忆一些机理要有用多了吧。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其次需要了解一些文字背后的含义,并理解每一个学科的应用范围,有机化学知识主要用于路径设计与合成参考,而其他三个方面在工艺优化方面是非常常用的。研发在考虑问题方面是经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的,就以加料方式来说吧:原料A加入原料B中所包含的需有所考虑的信息我初步想了一下,需要考虑的有:

1) 各个原料的纯度

2) 加料方式,包括正加、反加、并加、滴加、一次加入等方面

3) 加料温度

4) 检测项目和检测点的设立

5) 是否需要使用反应溶剂进行溶解稀释加料,如使用选用什么溶剂合适

6) 物质量的配比

7) 加料器型式

8) 反应器型式

9) 加料时状态,如是否搅拌等

然后应从这些方面进行本质的研究,如因加料方式不同可能会有浓度(这很容易理解)、溶剂(B加入A中是以A为溶剂,反之亦然,如果有其他溶剂还需另行考虑)、反应本身特性(如双官能团等可能产物就会不一样)、热效应(如剧烈放热反应如何加料好)、反应是否可以平稳(是否放出气体)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这些后果又可以如何利用等,如在加料时有比较强热效应,就需要考虑滴加的形式,这样反应平稳,不致局部过热,然后就要考虑到其他的可以消除热效应的方式,如反应器型式、搅拌方式和转速等。这些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密,在中试和大生产中就很容易出问题,如热效应问题,气体排放问题等,在扩大过程中我所听到的就不是一次两次出现过事故。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有一次我接手另一个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多月没做好的项目,指导他继续做,他的反应收率一直做不好,我在看了些文献并看了他的反应状况后,告诉他,加大加热,提高搅拌转速,结果收率一下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其实道理很简单,文献所提供的温度是溶剂沸点温度约接近200度,反应是液固多相反应,所以此反应进行有一定困难,当时他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回流太小,再加上搅拌慢,反应状况不好是很自然的。其实我觉得对于他而言,要找出问题的原因也不是很复杂,如果他能够使用仪器跟踪反应的话,很快可以知道是反应速度问题,然后看哪些因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不过因为当时这个化合物是一个比较新的化合物,文献介绍很少,分析方法需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自己建立,而且这化合物在各种溶剂中溶解度都不是很好,研究分析条件很麻烦,再加上他也不是很重视分析,所以吃苦头是必然的,我发现,很多时候研发遇到困难主要是源于思想和行动的惰性,试想想,依照文献坐着等结果比忙着研究检测方法要舒服多了。 应用合成研究:

文献查阅期间注意点是,对每一中间步骤的产物都要进行CA合成查阅,进行归纳;对于要多路径选择的课题,要综合考虑,成本+反应是否绿色+原料是否易得+等等 反应路径选择已定情况下,第一次要参考文献,进行实验,了解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对于每一个现象都要有解释,TLC跟踪;对于操作程序要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要N2保护,文献上一般都要,其实实际当中并不需要;比如酸洗,碱洗,为什么要这样. 如果参照文献作出来收率达到要求,那似乎就可以了,其实还不然,在收率和纯度既定的情况下,竞争的就是成本,国内的开发人员(如果只是仿照国外工艺做)一定要把成本降到最底;比如,为什么要N2保护,不保护又怎么样;能用水作反应溶剂吗?反应溶剂的量难道不能少吗?为什么非要用乙醚或者混合溶剂萃取,更便宜的萃取溶剂不行吗?为什么要用500ml乙酸乙酯萃取,或许50ml就够了?实验室可以旋转蒸发,能不能常压蒸溶剂?(按中国的设备,减压蒸溶剂最少要损失20%).反应中回用问题怎么解决,包括催化剂的回用;是否可用非均相的催化剂,是否还可以降低催化剂的量?甚至包括每一步的生产次序,白天过滤还是晚上过滤,我了解的一个项目,仅仅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优化,将能耗降低40%,成本降低20%.

如果参照文献作出来收率没有达到要求,甚至很底.接下去作的不要考虑马上做改变条件,而是要先确定一个问题:是反应还是分离的问题,最好能用hplc or Gc定出反应收率;这一点我是花费半年的精力得到的教训.后来好几个项目,都是解决分离问题,收率一下子就提高了.当然,很多时候,反应本身就是这么点收率,那么尝试一段时间条件以后,该体系下的最佳收率就是那么点了,不用做太多条件的.节下来的问题就是,考虑反应的副反应是什么?

化学归根结底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机理也好,假说也好,理论也好,没有实验的支撑,那什么都不是。在网上常可以看到机理的题目,有很多高手,画起来头头是道,让人一看很有道理,不过问题在于,他们的机理大多是在实验现象出来以后的一种解释,而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仅仅停留在解释上,化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一种解释或假说如果没有证据,就只能作为一个记忆的工具而已,而且单个证据也不是很充足。因此,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是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这种假设,如果验证后,再如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何设计实验去验证这个假说的适用范围,实际上,如果看多了高水平的文章,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结构都是很严谨的,每一个说法都是有充足的证据的,甚至有时让人觉得似乎多此一举,但是科研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东西。很多文章并不需要很高的实验水平,但是可以发在JACS,JOC上,就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不一样啊。研发也一样,你只有有别人所忽视的东西,才可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研发中所涉及的对各种因素的考虑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有充足的证据,否则就不能够想当然。实验很多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连窗户都找不到,怎么可能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呢。有一个研发人员做一个简单的铁粉还原的反应,做了很久也没做好,他变化了很多条件,温度,溶剂等等,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出原因,当时我建议他说:“是不是你的铁粉有问题啊。”“我想过铁粉的问题,不过我们一般都在一家试剂商店买东西,只有这种铁粉,上其他地方买麻烦,不过看来要试一下了。”“你不妨这样做,找一个有你还原的官能团的普通化合物,以标准的方法用你的铁粉还原一下看看结果就可以了,这样你就可以确认铁粉究竟有没有问题,免得下次换了铁粉万一有问题还是找不出原因。”后来发现果然是铁粉影响反应。呵呵,如果上论坛搜索一下,会发现相当多的同类的因原料或催化剂、溶剂等造成或研发不成功或生产出问题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之所以让这些研究者印象深刻,是因为吃了苦头、耽误了时间的,而且,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几乎可以肯定,同样的问题在一部分研究人员身上还会出现。 因此,我考虑:1、反应中的所有影响因素是可以考虑全的。2、逐个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可能的。这两点是合成逻辑性可能性存在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手,他能够运用设计实验,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同时运用一些辅助的措施,从而造成一种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便是合成研发的逻辑性。

我觉得这个观念的意义不在观念本身,而在于完成了一个可以不断积累的可持续发展的架构,余下的工作只是向里面添加内容,依靠这样的方式,我想,在合成研发上应该会有所突破吧.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4. 有机合成实验经验交流

合成研发是一项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手,他能够造成一种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些状况不仅仅来源于他有多少理论知识,具有多少经验,是否已经是他研发的这个领域的专家,而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他的研究过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就和现在大多数人骑自行车一样,我们很多人都以它作为交通工具,但是我们学会自行车都是自发的行为,真正可以称作会骑自行车的有多少人呢,有几个人因此而受过正规训练呢?科研的训练实际上也一样,回顾我们的科研生涯,发现不论是在哪儿,科研的素质多数还是依靠自己的揣摩与环境的影响自发形成的,零星的训练是有的,但是系统的训练至今没有见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导师或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有机化学网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做好研发的最主要的因素为:1、查阅资料的能力,2、实验过程中应变的能力,但在研发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两项重要素质具体系统研究和训练过的又有几位呢?学校所上的那几堂文献检索课在真正的科研中如果不能经过实战训练又能够起多少的作用呢。就和“知己知彼”的战争原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能够运用自如以至百战百胜的又能有几人呢。

有一个研究人员曾经问我,“你帮我看看我的实验是怎么回事,前几个月反应还好好的,一天就能完成,这几个月我没做这实验,结果现在做,反应三天仍旧有原料没反应完,工艺条件是完全一样的,重复了几次都是这样。”我说,你把实验条件跟我说一下,当他说到是室温反应时,我明白了,很可能是温度的问题。我说,“你把现在反应温度升到当时的室温看看现象。”结果,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合成人员来说,可能并不是很困难的,不过,不管合成人员的经验如何,如何通过逻辑性的方法,使问题能够必然快速地被找出,或者如果不是温度的原因,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问题必定可以得以发现并解决,却是我所感兴趣的,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我会在后面的篇幅中做一些更详细的介绍。但是,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观念一变,世界全变”。因此,我们还需要重新回到枯燥的一些合成观念的探讨上。

在战争中,战略上可言必胜的应该可以说不少,在战术上可说必胜的就非常少了,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而在战斗中可以百战百胜的,肯定没有,但从战斗或战术的失利转化为战略的胜利却是完却可能的,这就存在一个概率问题;就和买彩票一样,概率在那摆着,只要你持续不断地买,不论你能中多大的奖,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输的。做研发也是一样,在单个项目上谈每项目必胜是不现实的,可以研发出来,但是可能会比别人慢,但是,在一个长远的发展中在这个行业中的必胜却是完全可能的。在这就涉及到一个选题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困扰我们大多数科研人员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方向性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作为研发人员,我觉得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在操作,也不是设计路线,而是在选题,题目要是选得好,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工厂,都是一样的,选择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题目并坚持做下去,通过这个题目向外逐渐衍生到整个行业,我想是最稳妥也最理想的方式,我曾经听到过不只一个老教授叹息自己的选择,说他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可惜的就是没有在一个领域深入地做下去,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结果最后在哪个领域也不是很有权威,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那些老教授混得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他们仍旧觉得他们的地位和他们的实际水平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选题问题。其实在这个方面也很容易用常理来理解,在一个项目上做了一阵后,就会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随着做出一些成绩,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而这时如果不是寻思如何去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后以获取更多的机会,而去跟风进入其他领域,必然又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过程,一个别人重新认识你的过程,当这种现象重复几次后,自然,时间也就不多了,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少数。现在企业的多样化经营战略也容易犯同样的问题。因此,我是主张将研发人员应把研发当成一个系统的过程来考虑,研发不仅仅是研发本身,而是需要考虑与研发相关的任何可以促进发展的因素。因此,研发人员不应该仅仅是在实验室内闭门造车,而是应该与在这个行业的人员(包括贸易、生产、研发人员等)建立起联系,如有可能进一步走出国门,然后从各种行业信息中寻求可以供选题的机会,我想,有时候,对你来说很可能仅仅是一小步,就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效果,因为,在这个行业中,你成为了最前沿的人,你所看到的机会要远超过没有这方面积累的研究人员,别人要出同样成果,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因此我建议现在还在学习期间的学生,如果有时间的话,不要只关注你的化合物的合成,去了解它的背景,它的作用,它的发展方向,谁对它感兴趣,与这个行业的人员建立起联系,扩大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知名度,这样从这个领域中,你可以寻找到很多的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机会。这样,你的研究才不至于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位,而会成为你安身立命的手段。

选题问题一直是我所最看重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无论对企业还是对研发机构都是最首要最慎重考虑的,因为方向对了,成绩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方向错了,不论多么努力,多么有能力,也会一事无成。当然,在选题之后,进行研发的过程中,一些必要的观念和方法也是必需要训练的。随后,我将就研发过程进行探讨:

研发结论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设计和实验出来的。因此想要得到好的实验结果,必须以预测为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建立起分析体系,实行规律研究,以确保得到所需结论。

在这我借用了GMP的概念,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现在所提及的研发更多的是注重于工艺的研究和改进,如果要加上路线的设计的话,还需要加上文献查阅,将是很大的一个篇幅,因为在国内大多数的研发还处于工艺的改进上,因此以此作为重点来进行讨论。

在研发中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性的观念是我们究竟应该研究规律还是应该研究收率,哪一种是高效率的研究方式?或许有些研发人员会回答,当然是研究规律了,可是,当我看到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在研究收率。

一般研发人员的研发过程,在资料准备齐全并设计实验方案后,开始进行实验,很多的合成人员依照实验方案或文献把实验仪器支起来、物料按照规定加入并开始运行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或者看书,或者聊天等,直到按照文献或设计反应完毕,然后开始进行检测,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实验,变化一下条件,得到另一个结论,然后他可能会比较这些结论,得出一些规律,整个流程就是这样,在检测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究竟会怎么样,现象与GMP一样,所以我说他们的结论是检测出来的。因此,在检测之后,如果结论与所想象的不太符合,他们就会比较迷惘,不知道是操作问题还是原料问题还是反应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反应过程中的问题又有很多,再做一次并得到结果的时间通常要几个小时,所以为了寻找原因,根据以前一些经验的臆测就开始了,依照这个程序的话,我想对于他们要寻找出原因将是一个很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每一次反应与处理时间又是那么长。而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某一次偶然反应情况很好,但是随后几个月却怎么也重复不出来,后来不知为什么又可以了,但是无因因素的存在通常对以后的中试和大生产埋下了隐患。这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化学实验的时候理论很重要的原因吧。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研究收率的痛苦往往会在中试和大生产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因为他们的效率注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不能够将问题研究透彻,所获得的通常是小试工艺的最佳条件,但是中试放大因为设备等原因往往工艺条件会有所变动,而在放大的过程中如果稍出些麻烦,一下又很难找出原因,往往不敢继续下去,我看到很多中试都是因为这种原因而被迫放弃。其实他们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只是可惜,中试大生产毕竟不象小试,可以做一些效率低的研究,中试或试生产每一锅料下去通常几万几十万,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谁也不愿冒这险。我所做的第一个上大生产的项目是给一家完全没有化工经验的厂家上的,中试20天,试生产一个星期左右就完成了,现在想来过程有些粗糙,不过之所以没有什么大问题出现,和当时研究规律的观念指导是很有关系的吧(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其他因素在里面)。

最近有个合成人员问我,“我后处理得到一堆粘忽忽的东西,怎么办呢?”我说,“你如果不能发现原因,那么你的实验流程肯定有问题,你在反应过程中进行监控了吗?“没有”。“后处理前检测了吗?” “没有”。 “那么你不知道原因是在反应还是在后处理是吗?” “对。” “下次你打算怎么做?” “我想是实验问题,可能收率不高这样吧,我想调调实验条件。” “你有把握吗?” “没有,我看别人有一个类似反应用另外一个条件,效果不错,我想用那条件试一下。”你这样只是撞大运,效率太低,做出好的结果是偶然的,而得不出好结果是必然的,你的流程有问题,你看这样行不行,下次做的时候,首先,你最好进行实验监控,这样,一旦实验结果不好,立即停了它,免得浪费时间,然后,在后处理前留个样,即使不留样,也要做一个检测,然后将反应物分成几份,分别用几种方法做后处理,再检测结果,这样的话,你一天的工作成效相当于别人一个星期的工作。而且每一步你都会看得很清楚,我想就不会出现找不到原因的事情吧。”

其实,我觉得实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指导,很多人的问题往往还是出现在实验本身,理论的缺乏实际上可以用设计实验来弥补。只要实验的流程正确,发现问题并得到好的结果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研发绝对不是一项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可惜现在很多研发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多数的研发习惯是自发形成的。

更正一下,“实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指导”更正为我们在学校所学的那些泛泛而谈的教科书上的理论对实验的指导意义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在一个实验中个性是主要的,那些教科书上所谈的知识过于粗略与普遍化,如果不能运用的话,试想有多少人可以记得那些枯燥的理论呢?其次,因为研发的流程要求我们在实验前需要查阅各类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相关资料,其中自然也应该包括这些教科书的内容(这些应归于资料查阅的基本功问题),所以,在我们的头脑中记忆那么多的反应和理论可能不会有所想象的那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常可以见到某些普通技术人员在某一方向上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研发效率很高,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他们的学历却很低。当然,如果涉及到选题问题,那么具有广泛的基础无疑还是占优势的。

此外,我还将上面课题的后处理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实际上在上面的处理中,还可以从另外一条路来进行,就是如果有产物的纯品的话,那么将产物依照后处理过程处理一遍,然后看看产物性状是否变成粘忽忽的,这样可以证明是否是溶剂选择问题造成的结果,如果不是,尝试在纯品中加点反应液,再试一次,这次主要可以考虑是否是产物含量问题。这样,通过层层实验,就接近事情的真相了。而这些操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我想问题可以很快找到答案。

5. 有机实验心得体会总结

1)实验准备:

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后再作,不要心急。尤其是后处理步骤,反应容易,后处理纯化难呀。所以一定要查所有原料以及产物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确定后处理步骤。注,最好把反应式写完全。

2) 反应过程:

一定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作好标记,最好用标签纸。利用TLC或气相(液相)色谱全程监控反应还是很必要的。另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带上防护眼镜、手套,穿上白大褂,这些小事不注意,问题太多了,不多说。

3) 后处理:

不能偷懒,有机实验室里没有没毒的东西,很多溶剂易于挥发,实验室里的环境污染的程度很重,大家一定要及时通风,废液集中处理不要直接扔进下水道。及时应把自己用过的的玻璃器皿洗干净。如不及时清洗,一则时间长了不好洗,尤其是难溶水的有机物;二则自己有时可误当干净器皿用,尤其是滴管之类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想而知了。其次,实验室物品用完之后应归还原位以利于他人用取。否则即不利于自己节约时间,又制造一些混乱导致一些错误,如试剂拿错、加错。实验室安全第一.要养成良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好的安全意识,杜绝实验室的水,电,火等安全隐患。随着先进仪器设备的不断涌现,红外,核磁等与色谱技术联用的不断成熟.我认为应该更多的学习和掌握仪器分析的知识.及时总结

不必因为目前试验进展的不顺而郁郁寡欢,垂头丧气。做科研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戒骄戒躁,坚持不懈的往前走。

6. 当实验做不下去的时候,该如何?

搞化学的,这样问题应该经常遇到,不过,我们应该对待这个严肃的问题,处理的好,那就是高手!

当实验做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既不应该怨天尤人,也不应该自暴自弃,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停止实验,然后对现有的情况(包括数据、现象等)仔细分析,客观地分析可能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加以解决。

第一,分析原因:

1)文献方面。可能作者有所保留,也不排除有的作者伪造数据;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没有吃透文献,没有完全把握好,——比如,有机合成中实验进行十多次才能合成出来的情况很多,同时,反应条件在文献上通常都是含混不清的,不过作者们的实验路线一般都是正确的,否则他们也不能发出论文来,所以,需要多摸索。

2)线路选择方面。可能选择了一条难度很大或者根本就做不下去的线路。

3)药品纯度方面。 对于药品的纯度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大多数时候纯度不够的话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少数时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何看待药品纯度问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的目的来确定。

4)实验操作方面。可能是自己没有按照设定的方案操作造成的。记好实验记录很重要!

5)条件比较苛刻,稍有闪失就可能出错导致做不下去。先搞清是实验操作的问题还是实验路线的问题,实验路线的问题的话,尽早改变实验路线,时间是很宝贵的,别钻牛角尖。

第二,寻找对策:

1)如果是文献问题,那么,可以根据以上几种可能性妥善处理,比如说或者自己再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耐心吃透文献;或者与作者联系索取详细资料;或者补充一些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或者根据别人类似的实验寻找正确的条件等。

2)如果是线路选择问题,可以果断修改或者大胆放弃原来的全部线路,重新设计新的线路。

3)如果是药品纯度问题,那么,一般意义上来说,或者是购买更好的、纯度更高的试剂,或者是严格进行试剂的预处理,自己动手得到符合要求的试剂。

4)如果是实验操作方面的问题,除了细心,别的就没得说了。只要细心,条件再苛刻的实验都能够做出来。还可以向前辈或者师兄师姐讨教。

第三,抖擞精神,耐心坚持下去。这一点很重要,要有牺牲精神!

原则:

“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的进化”两相结合,即:一方面需要理论切实可行,对文献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特别是实验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结合第一手的实验记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看看问题症结到底出在哪里!

概括而言:耐心分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7. 实验操作经验

1)如何用好温度计:实验的过程中,使用好温度计是非常主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反应的成功与否和人身的安全问题。刚接触实验的人可能只知道机械的看温度到几度,正因为这样更多的时候出现冲料,甚至爆炸。在反应的过程中,温度计的主要作用是主动地观察反应体系温度变化,而不是被动地显示反应体系的温度,这就需要我们去把握这个主动和被动问题。大部分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当体系达到一定温度(反应温度)以后,反应体系就会放热,这时温度计就会加速度上升(如果没有主动地去观察温度计加速度的变化的话,就会出现冲料,甚至爆炸)。所以在做一个反应的时候,刚开始加料或者加热时,要不停地看着温度计,首先找出反应温度(温度变化明显的地方),然后停止加热,撒去加热装置,仔细观察温度的变化,如果温度接着上升五度以上的话,这就是一个反应温度(注意只是一个反应温度,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反应温度,可能是副反应的温度)。

2)如何防止冲料:冲料是由于温度急速上升,使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的排出而造成的。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冲料之前的主要现象:刚开始的时候,烧瓶上端内侧会产生少量的液珠(这证明反应体系已经有局部回流),温度变化开始加大;搅拌的旋涡中慢慢充满气泡。这时注意要做好降温和排气工作。降温的方法:停止加热或者关小加热,如果气泡还继续增加,先减小搅拌(注意如果你停止了搅拌后,要等温度降了以后才能慢慢开,不然一开搅拌就会有冲料的危险),用湿布再降温,然后用水浴降温。排气的方法:撒去干燥管,条件可以的话可以在烧瓶上面多加一支回流管,还可以用泵的把气体带走。

冲料主要出现在刚开始加热的时候,所以反应和蒸溶剂的时候,要缓慢加热。正因为这样,在瓶里装料的时候,一般不能超过反应瓶的2/3。冲料是件可怕的事情,朋友们要多加小心!

3)冰浴的时候,你搅拌降温体系了没有?

时不时地搅拌降温体系这样可以加快降温效果,接近瓶外侧的降温液体总会比别的地方的温度高一些,所以在冰浴降温的时候,经常搅拌冰(水)浴可以提高降温速度。

4)蒸溶剂的时候,你记得在瓶外面保温了吗?

溶剂到了沸点的时候,就会蒸出来,但实验的过程中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你可能忘了在瓶外面加了一些保温的东东,所以虽然液体到了沸点温度,但气体快到瓶口的时候又掉了下来。所以记得保温,这样就不会老是蒸不出东西了。

5)在做分析的时候,你做了空白实验没有?

在分析之前先做一下空白实验,可以减少误差,而且可以知道你现用的溶剂纯不纯。分析出现了差错,对于合成人员来说,就像一种暗器,使所有的付出死的不明不白。

6)过柱子时,你会赶跑沙芯层底下的液体吗?

在沙芯层到阀门之间的空隙如果有液体的话,会使经过吸附剂的展开剂不能完全分开。本来经过吸附剂的展开剂可以把产品中的各种物质分开,但因为没有赶跑空隙(沙芯层到阀门之间的空隙)中的液体,大忙了一会,结果分离效果还是不好。得不偿失!想要赶跑空隙里的液体,先把阀门打开,用一支毛细管顺着阀门口伸进去,伸到空隙里的液体,这样就可以把里面的液体赶跑。

7)结晶你用过水析吗?

当你试过多种溶剂的以后,而结晶出来的产品,还是不能达到合格的要求的话,不妨试试水析的方法。操作过程:先用易于溶解产品的有机溶剂(这种有机溶剂要能跟水相溶)加热溶解,然后把水滴加进去(方法同于混合溶剂)。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8. 有机合成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忽略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每个人在实验中都有自己的一些好的细小的习惯:

1) 实验之前要看资料,看的资料最好规类存放,看过后记下重点内容,并将出处标明,

以免日后找不到。

2) 要清楚自己所做实验的原理,这样通过仔细记录每步实验的操作,才能找出实验失

败的原因。

3) 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试剂、仪器的准备,实验方法的确定,请教一下

做过类似实验的人。实验不单单是做出来的,还要有你的思想在里面,否则和一个操作工有什么区别。

4) 要有风险意识,有些实验你要费很长时间的,或要花很多钱的以及结果对你接下来

的实验很重要的,最好做一份详尽的试验流程图贴在试验台前,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地方要特别标注,可以随时参照。

5) 做实验前,设计好时间安排,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事.利用起离心和电泳的空闲

时间补上记录和作一些整理工作

6) 先写实验步骤再做实验,实验的间隙注意写下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后注意实验数

据的整理和分析。

7) 试剂最好自己配,公用的试剂第一次用时要做质检,并注明时间和谁配的,实验室

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单字母缩写的名字。

8) 不轻易用别人的东西,用时先打招呼,记录要详细,配液体时要记录试剂的批号等?

9) 加入试剂之前,把它混匀一下,以免放置时间长了浓度不均。

10) 用枪时务必注意轻轻吸液,以免吸到枪里面,很容易就会将枪腐蚀了,而且容易污

染以后的实验。tip头吸完后马上从移液器上取下来, 以免忙乱的时候又以同一tip汲取另一种试剂。一个枪头如果可以连续吸两次的话,也不能吸,主要是第二次吸时不准,同时也不能完全打出来。移液枪用完之后要归到最大计量的位置,防止久而久之弹簧失去弹性。

11) 不用酶标枪时不要一直拿在手里,不可以倒过来(特别是里面还有液体的时候)。

12) 取用有盖子的器皿时,不能抓盖子,以免脱落! 湿手不可握光滑玻璃器皿,以免滑

脱!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13) 用完量桶或者烧杯后,及时清洗,并放入烘箱。

14) 作实验时不胡思乱想,叽叽喳喳,说话、聊天。也不要老是想着结果,平心静气,注意

细节,认真记录,因为失败是常事,不要回过头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原因。做完后再海阔天空的联想, 特别是实验的新思路和方法。认真分析试验数据。

15) 一次最好只更改一个实验条件,不然就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个条件改变影响了实验结

果。

16) 不管大小实验,做完后都要认真做记录,不要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要全"

要多全有多全",还有一点很关键,笔记要放好,别掉了。

17) 做完实验,清理实验台,药品归位,仪器归位!及时处理垃圾整理物件,以便下次

能够更快、更好,更方便的继续工作!有些东西可以回收的就回收,很多实验室的枪头是回收的。

18) 所有的东西都要及时标记好,日期,药品名称,浓度等。同时记录本上应该有详细

的情况。重要的东西可以再加贴一张标签纸,在冰箱中反复冻融会使字迹模糊,可以再用透明胶带纸贴在字外面。

19) 做完实验要洗手。离开实验室前或进入实验室前注意水,电是否安全。最好不让干

燥箱过夜。一定要记着关水浴箱,切记切记。

20) 实验结束后尽快整理实验数据,该统计分析的就分析,该作图的作图。同时,查阅

文献,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能够准确解释。团结周围一起做实验的同事,多和大家讨论,同时多关注别人讨论的经验,这几乎是最快提高的捷径了!

21) 注意他人的安全,注意自己的安全,注意实验室的安全!

大胆尝试,不要怕做不出来。尝试越多,获得原创性发现的可能越大。

9. 重结晶技术

1) 溶剂的选择原则和经验

a. 常用溶剂: DMF、氯苯、二甲苯、甲苯、乙腈、乙醇、THF、氯仿、乙酸乙酯、环己烷、丁酮、丙酮、石油醚。

b. 比较常用溶剂:DMSO、六甲基磷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苯、环己酮、丁酮、环己酮、二氯苯、吡啶、乙酸、二氧六环、乙二醇单甲醚、1,2-二氯乙烷、乙醚、正辛烷。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c. 一个好的溶剂在沸点附近对待结晶物质溶解度高而在低温下溶解度又很小。DMF、苯、二氧六环、环己烷在低温下接近凝固点,溶解能力很差,是理想溶剂。乙腈、氯苯、二甲苯、甲苯、丁酮、乙醇也是理想溶剂。

d. 溶剂的沸点最好比被结晶物质的熔点低50℃。否则易产生溶质液化分层现象。 e. 溶剂的沸点越高,沸腾时溶解力越强,对于高熔点物质,最好选高沸点溶剂。

f. 含有羟基、氨基而且熔点不太高的物质尽量不选择含氧溶剂。因为溶质与溶剂形成分子间氢键后很难析出。

g. 含有氧、氮的物质尽量不选择醇做溶剂,原因同上。

h. 溶质和溶剂极性不要相差太悬殊。水>甲酸>甲醇>乙酸>乙醇>异丙醇>乙腈>DMSO>DMF>丙酮>HMPA>CH2Cl2>吡啶>氯仿>氯苯>THF>二氧六环>乙醚>苯>甲苯>CCl4>正辛烷>环己烷>石油醚。

2) 重结晶操作

a. 筛选溶剂: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麦粒大小)待结晶物,加入0.5 mL根据上述规律所选择溶剂,加热沸腾几分钟,看溶质是否溶解。若溶解,用自来水冲试管外测,看是否有晶体析出。初学者常把不溶杂质当成待结晶物!如果长时间加热仍有不溶物,可以静置试管片刻并用冷水冷却试管(勿摇动)。如果有物质在上层清液中析出,表示还可以增加一些溶解。若稍微浑浊,表示溶剂溶解度太小;若没有任何变化,说明不溶的固体是一种东西,已溶物质又非常易溶,不易析出。

b. 常规操作: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中加入溶质和一定溶剂,装上球冷,加热10分钟,若仍有不溶物,继续从冷凝管上口补加溶剂至完全溶解再补加过量30%溶剂。用折叠滤纸(折叠滤纸和三角漏斗要提前预热)趁热过滤入锥形瓶。滤液自然冷却后用布氏漏斗抽滤(用滤液反过来冲洗锥形瓶!)。如果物质在室温溶解度很小,滤饼可以用少量冷的溶剂淋洗(先撤掉减压,加少量溶剂润湿滤饼,再减压抽干。注意:用玻璃塞把滤饼压实有助于除掉更多溶剂!)。如果所用溶剂不易挥发,可以在常压下加入少量易挥发溶剂淋洗滤饼,如DMF可用乙醇洗,二氯苯、氯苯、二甲苯、环己酮可以用甲苯洗。初学者常遇到问题:大量结晶在滤纸上析出,原因是漏斗和滤纸预热不好、溶剂过量太少、过滤时间太长。如产品贵重,可将三角漏斗和滤纸置于锥形瓶上用蒸气预热,边过滤边用已经过滤的滤液蒸气保温,但上述操作比较危险,甲苯、醚类、石油醚、环己烷等易燃溶剂慎用此法。注意:用热的重结晶母液淋洗滤纸和所有黏附溶质器具并冷却可减少结晶损失。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c. 反常规操作热抽滤:吸滤瓶不能预热,布氏漏斗和滤纸放在溶解溶质的锥形瓶上面利用上升蒸气润湿,放在吸滤瓶上立即趁热抽滤。注意抽气压力不能太大以防止吸滤瓶中母液爆沸!初学者常犯错误:滤纸没有贴紧(可用双层的)、动作迟缓导致结晶在布氏漏斗中析出、抽气压力太大导致滤液被吸入泵中、过滤完毕没有立即卸压导致大量溶剂被抽进泵中。

总之,与“相似相溶“背道而驰就对了,大极性的东西,用中等极性的溶剂结晶;小极性的东西,用大极性的溶剂。这样,有一半以上的情况是适合的。

①. 先试:石油醚(正己烷)、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再试:丙酮、甲醇、乙腈、

苯、氯仿、乙酸、吡啶等。如果还不行,就只好混合了。乙醚可以利用其(1)挥发性;(2)延玻璃向上爬而使固体析出的特性。丙酮如不与水配伍,应加以干燥。 ②. 混合溶剂法:用过量热的良溶剂溶解,过滤,加热,缓慢加入不良溶剂至有浑浊,

加热至澄清。静置等待。。。

③. 用分级结晶法。积累的母液过柱。

a)过柱预纯化,粗分离后再结晶;b)石油醚热提-冷析法;c)选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

4)晶种的取得,用玻璃棒沾一滴溶液,挥干。e)不要轻易冷冻,用让溶剂自然挥发的方法。

关于用乙醚结晶。回流乙醚时,要加一冷凝管。不断从上口加乙醚,直至混浊消失,有时是因为溶解的较慢,而不是不能溶,所以要有耐心。如果加入很多乙醚还有少量沉淀不溶,则将其滤去,滤液浓缩至有固体析出,再加热,加入少量乙醚使澄清。自然放冷,可得晶型较好的结晶。过滤。用少量乙醚洗晶体。洗涤液合并入母液,在盛母液的瓶口蒙一层滤纸,或塞一团卫生纸,让乙醚自然挥发,而不能落入灰尘。每天早晨看一眼,直到有满意数量的晶体出来,别太贪了,挥发干了就又要重来了:) 我曾经用此法成功拆分了左旋和右旋的生物碱。。“石油醚热提-冷却法”也是我用来对付油状物的方法,加入石油醚,沸腾,倾出上清液,底部油继续加入石油醚热提取,直至石油醚层无色,则基本提取完全。冷却后一般会析出晶体。另外成油的一个原因是降温太快。

有机合成经验总结

10. 过柱的经验之谈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关于柱子的尺寸: 应该是粗长的最好。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关于无水无氧柱:适用于对氧,水敏感,易分解的产品。可以湿柱,也可以干柱。不过在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使产品分解,毕竟要分离的是敏感的东东,小心不为过。也是因为分离的东西比较敏感,所以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遵循schlenk操作。至于是加压、常压、减压,随需而定。因为是schlenk操作,所以点板是个问题,如果样品是显色的,恭喜了,不用点板,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带就行了。如果样品无色,只好准备几十个schlenk瓶,一瓶一瓶的点,不过几次之后就知道样品在哪,也就可以省些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