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前言

地籍测量实习作为这学期的实习主体,也是我们地籍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我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娴熟的测量技术也会为我们以后的就业提供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此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地籍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大比例数字地籍图测绘,相关地籍成果统计。

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的实习要求为:1、对测区的控制点、界址点以及相关的地籍要素进行施测和数据处理,对相关的地形要素做到合理取舍。 2、理解界址点的概念,掌握面积量算的方法。 3、熟悉地籍图的测绘方法,并由地籍图编制宗地图。4、小组内分工明确合理,组员轮流进行施测,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5、每个作业小组提交一套测绘成果,每人提交一份计算资料和实习报告; 6、实习期间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无故缺勤。

一.  实习项目

地籍测量 作为地籍管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开端和依据来源。地籍测量为建立土地档案提供依据。

二.测区概述

   此次地籍测量我们的测量范围为河南城建学院教学区。测量主体为二、三、四、五、六、七号教学楼及景观大道。布设的控制网周长为1207.713米,各控制点分布在博学路慎思路尚学路及唯实路上,各控制点分布均匀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出我们此次实习测区的大致轮廓。此次实习的测区主体为教学区,人流量比较大,为我们测量带来不便,但是由于处于教学区人流量具有区间性变化特点,这也给我们提供很大便利,相比于生活区这是最好的选择。地处测量区的喷泉广场及绿地地形复杂,但是鉴于初次使用全站仪测量技术不高指导老师决定让我们放弃这段土地的测量

 我们学校位于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特别是教学区位于山腰上,教学楼建设出于坚固考虑有很多异于平原地区房屋建设的繁琐部位。另外,绿地一直都是校园用地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学区的绿地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主要测量对象。教学楼旁边路边各种树木常绿植物及以上所述因素为我们测量也带来诸多不便。

     但是,既然是实习我们就要在诸多不便中去一一完成我们的任务,这是对我们的一种锻炼。

三. 作业方法

  此次实习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整理两部分:

1. 外业测量:这次测量有两大部分构成,分别为控制点的测量和碎步测量。对于控制点测量的测量,我们使用的仪器是南方NTS332R型全站仪和棱镜,采用后视已知点前视未知控制点的一测回方法进行各控制点的内角及距离的测量。具体来说就是选择学校已经标注的两个已知点作为测站点和后视点,然后采用一测回法测出站点与后视点的距离、站点与前视点(未知点)的距离,同时测出前视点和后视点与测站点所成夹角。依照此方法依次向下进行每个点都可作为测站点从而测出该点的内角和该点与其所相邻点的距离。

   对于全站仪在测角和距离时的读数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们所用的南方全站仪是双面的,从方便角度来说要比瑞士徕卡稍方便一点(后者为单面),但是使用之初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疑惑,由于初次接触大家十分纠结于全站仪的左盘右盘。但是不管左盘右盘,有一点必须明确:一测回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全站仪的不同旋转方向的不同读数求其平均值来最终确定测量值,从而避免了单次测量带来的误差。另外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全站仪顺时针旋转式角度增大逆时针旋转角度减小,

了解了这些大家会发现所谓一测回法无非就是顺时针逆时针各测一次。了最后就是控制测量是一定要仔细,因为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导线不能闭合!

   对于碎步测量。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碎步测量标识出测区各明显地物的位置,这也就说明了我们的碎步测量不要求太高的精度,所以棱镜的三脚架由标杆代替。碎步测量也是需要后视点和前视点的,由于碎步测量时要直接测出各地物的坐标点,所以我们就需要测站点的坐标和后视点的坐标,所以碎步测量也需要两个已知点。大致做法就是:架设好仪器输入测站点坐标和输入后视点坐标然后对准后视棱镜这时就可以测量未知点的坐标了,但是一定要编辑好各碎步点的坐标编号。

   有一个问题大家会发现:利用已知点和求出的控制点坐标并不能把所有碎步点覆盖,比如六号楼七号楼之间或教学楼内部的各点。这也就会让大家用到另外一种测量方法——转站。对于转站,其实很简单就是测出一个未知点的坐标,然后把此点作为测站点选一个已知点作为后视点…

   其次就是选点,要尽可能减少站点,尽可能在一个点测最多的坐标,这样就减少了参照点个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较大的误差。

2. 内业整理

内业整理主要就是计算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利用南方cass绘制测区地籍图和整理实习的资料。

  关于计算控制点坐标常用的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递推的方法推到已知点坐标,然后比较实际值,假如误差在10厘米之内则说明坐标正确,另一种是利用cad软件 画出控制网各点然后标注出各点的坐标,但是计算前一定要所测数据进行平差。

   地籍图的绘制我们一般采用CAD的配套插件南方cass软件进行绘制,简单地说就是把全站仪记录的坐标数据通过转换为可读取格式导入南方cass,此时CAD图上会显示出记录的各点位置,然后根据原来所绘草图把个点连接起来,这样所绘地籍图的主体就基本完成,然后是对各种地物的标注,这个过程中要对一些误差过大的点进行舍弃,以防照本宣科对地籍图的影响。

四.技术要求

 对于测量方面的技术要求我们参看如下文件:

1.《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2.《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

3.《地籍图图式》(CH5003-94);

4.《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

5.《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192-200);

五.相关示意图

图1

图2

六.实习成果及评价

这次实习分为外业和内业,但是无论内业还是外业我们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加深了我对地籍测量的理解,使我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这几天中得到了验证,同时也使我能够熟练地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和未知点坐标,然而为期7天的外业测量中让我认识到测绘人员工作的艰辛,外业测量中我们经历了严寒 风雪但是我们依旧按时完成了任务。

为期15天的实习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下面将我们的实习成果汇报如下:第一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对布设的控制网进行测量,此阶段花费了3天时间,此次布设的控制网共12个点,其中2个已知点10个未知点,经过测量次控制网周长1207.713米,角度总和与理论值相差1.5”,在误差范围之内。距离相差8毫米未闭合,也在合理范围内(如图)。这说明我们此次测量还是比较精确的成功的。经过计算我们所计算的已知点坐标与事先给定的数值X、Y分别相差1毫米和3毫米,这也在合理范围内。以上数据说明我们第一阶段的控制点测量成功完成!

 第二阶段:碎步测量,此阶段用时3天,主要任务是选择明显的地物进行坐标测量,为下一步制作地籍图提供数据基础。此阶段测量我们组共测334个点(舍弃前),转站2次,全部点均匀覆盖测量区,基本上能反映出测区的大致情形,各点编号有序,覆盖测区各重要地物,各测点均以S开头(转站点Z与已知点TM除外)。

第三阶段:内业整理,作为实习的一大组成部分,前段时间的测量成果全靠这段时间进行处理,数据计算、成图、报告等等。此阶段写报告和成图为主要任务。对于报告,这是对前段时间的总结和反思,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至于成图,这是我们此次实习所要得的最后成果,此次成图我们使用CAD的配套插件南方cass7进行成图,经过导入数据我们的各个坐标在cad中清楚显示,但是也有若干误差过大的点,于是我们对其舍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得到的地籍图(如图)

七.实习总结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每一次完整的实习,单靠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进度快速而高效地进行。这次实习能直接地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

但是此次实习我们也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是控制测量中的左盘右盘,不可否认这是大家对全站仪原理不熟悉造成的,但是我们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熟能生巧。其次是碎步测量时标点问题,测量之初我们只是随便在纸上画出部分草图,但是经过一上午实践发现,这样做的后果是所有点都乱了,所以我们利用中午时间把测区草图详细的花在一张A2纸上,这样各个点分布一目了然,测量速度也加快了。但是此次实习唯一遗憾的是实习实践安排在考试前,考试的压力和实习任务的压力难免会扰乱我们的注意力,也难免会出现不少错误。

总的来说,地籍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知识有了综合应用和实地实践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我们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实测、计算、地图绘制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篇:地籍测量实训指导书

地籍测量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内容与方法

本次实训每组学生选择一宗地(模拟形式),按大纲要求对该宗地进行: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权属调查,并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调查表; 3、界址点测量,并填写界址点成果表; 4、测绘宗地草图。 二、已有资料

1、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西区影像图一副; 2、西区图根控制点若干,精度为±5㎝。 三、技术规范

1、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500、1:1000地形图图式》;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93; 3、《地籍测量规范》。 4、《土地利用现状标准》。 四、实训内容指导 (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影像图

每组按照分区图准备影像图,影像图从谷歌地图上截取。 2.调查方法与要求 实地调查下列内容:

①、首先判读影像图上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根据土地现状情况进行分类; ②、对截取的栅格图像在cass7.0进行矢量化;

③、将矢量化的图像进行图斑标注,根据影像图判读的情况进行分类标注; ④、实地调查。 ⑤、将调查的结果标注在矢量化图像中,用地物符号进行标注。 3.注意事项

① 实地调绘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②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成果上交

每人上交一份该组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

(二)地籍测量实习 土地权属调查

1.工具

每组准备一份“地籍调查表”、铅笔一支。 2.方法与要求 实地调查下列内容: ①土地权属者:宗地编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地址及身份证明;

②土地位置:宗地四至、地址、街道门牌、邻宗地权属者名称、宗地所在图幅编号;

③土地范围及地类:界址点及编号、地类号; ④地上附着物:建筑物结构层次及权属; ⑤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 3.注意事项

①宗地草图必须实地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 ②宗地草图线条要清楚、数字注记字头向北或向西。

③宗地草图上,界址点编号从宗地右上角开始顺时针以“J1、J2、?”表示。

界址点测量

1.器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一套,准备记录、计算表格。 2.方法与要求

(1)根据宗地附近的控制点,按极坐标法测量界址点; (2)内业计算,并填写“界址点成果表”。 3.注意事项

(1)界址点编号与宗地草图上编号一致;

(2)界址点测量用5″级以上全站仪,测量最大距离不得超过250米; (3)界址点在建筑物特征点上,反光镜难以放置到达点位时,测得的方向值和距离应加相应改正;

(4)对于街坊外围及明显的界址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 ±5cm,较隐蔽的界址点也不得大于 ±7.5cm;

(5)界址点之间的解析边长与勘丈边长之差,不得大于±10cm,勘丈较困难的界址边也不得大于± 15cm;

(6)填写 “界址点成果表”。

宗地图测绘

1.器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一套,准备A4纸若干张。 2.方法与要求

(1)数据采集(外业)

在图根导线点基础上,测量下列内容: ①宗地内的主要建筑物、邻宗地的部分形状。 ②全站仪安置在图根点,用一个镜位测量该站所能测到的全部界址点和地物特征点,注意收集本宗地的地理名称、门牌号、房屋栋号和层次结构、权利人名称及邻宗地的地理名称、门牌号、房屋栋号和层次结构、权利人名称等。

(2)图型编辑(内业)

①成图方法。集合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可以用数字成图或手工绘制的方法,按1:500比例尺成图。

②宗地图的内容包括:

本宗地的地籍编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其编号、丈量界址边长值、所在图幅号、建筑物、构筑物。

邻宗地的地籍编号、邻宗地间的界址线段、建筑物、构筑物。 比例尺、指北方向、绘图员和审核员及日期等。 (3)宗地图绘制的具体要求

①宗地图图幅规格根据宗地大小选取,一般为32开、16开、8开等。 ②界址点用1.0㎜直径的圆圈表示。 ③界址线用0.3㎜粗的红线表示。 3.注意事项

(1)宗地图按样图要求绘制(样图如下)。

(2)(2)内容齐全、格式规范。

三、实训成果

实训结束后,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每实训小组上交一份宗地权属调查资料,包括“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宗地图和界址点成果表”。

(2)每位学生交一份“地籍测量实训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