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意义和目的

     地籍测量实习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程所学知识的必要的环节,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同时,也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该实习,要掌握以下技能:地籍调查、地籍控制测量、数字地形地籍图测绘及内业处理、地籍成果统计等工作,其中涉及了较多实习项目,一定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严格按照规范和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圆满完成各个阶段的实习任务。

二、实习任务和技术规范

    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地籍调查

   (二)地籍控制测量

   (三)1:1000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地籍图测绘

   (四)相关地籍成果统计

  实习中各项技术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

  (一)《城市测量规范》(GJJ 8-99);

(二)《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

  (三)《地籍图图式》(CH5003-94);

  (四)《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

  (五)《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

三、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1、地籍调查

  1.调查测区内界址点点位,并设置标志。

  2.调查宗地全称、权属主名称、土地类别、房屋结构、房屋层数等。

 3.预编宗地号、界址点号;绘制宗地草图(以组为单位进行)。

    2、地形地籍控制测量

        本次实习的测区为技术工程学院(街道号001),控制测量分平面、高程控制,测图比例尺选为1:1000。测区范围校园中心马路为以南部分(街坊编号001002)根据测图比例尺可以选择布设二级导线、四等水准作为首级控制。

(二)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包括学院求是楼、图书馆、家属区、学生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绿化区、田径场、排球场、网球场、篮球场、4号、5号学生公寓楼等区域。测区总体地形是南高北低落差在10米左右。

(三)作业方法

  1、地籍控制测量

    本次实习我们组在测区布设了城市二级闭合导线网,两个已知点II1299、QI309,以及十个导线点X01---X10,高程控制进行四等水准测量。

     1.选点踏勘

  (1)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每个点至少要求有两个点通视,以便以后定向和检查为便于测图;点位周围尽量避开一些小障碍物,如小树、电杆、路灯等;点与点的视线方向上要超越障碍物的距离宜在0.5米以上;

  (2)点位应该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高建筑物顶面上,便于造标、埋石和观测,并能永久保存;

  (3)宜充分利用原有控制点和国家控制点的点位,各级导线也应充分利用已埋设永久性标志的规划道路中线点。

  (4)选择合适的点位密度,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类型(传统白纸测图或现代数字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常规白纸测图方法,对于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2的规定;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对于数字测图,也是以此来确定图根点的密度,具体见表3.针对本次实习,采用表3中相关规定来进行点位布设。

表2: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 (点/km2)(引用《城市测量规范》)

表3:图根控制点密度(点/km2)(引用《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 规程》)

(5)导线边长要均匀、长度合适。本次实习导线距离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电磁波测距,根据规范要求,二级导线边长遵循表4的相关规定。

(6)埋石工作在踏勘选点时同时进行,可以采用校园现有的标石,也可采用钉水泥钉,在水泥钉上用红色油漆作标志,并给予编号。

表4: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引用《城市测

      2.距离测量

   本次距离测量采用电磁波测距的方法进行,要求在测站记录中记录平距。

      3.角度测量

   对单一导线,每站只有两个方向,如果是附合导线,水平角的观测采用测回法进行左角观测,如果是闭合导线,则要观测内角和连接角。技术要求见表5所示。

     进行水平角观测时,采用2″全站仪,对于二级导线观测一个测回即可,若采用5″或更低精度的,至少要观测3测回,并须进行度盘配置。

导线点水平角测回法观测中,限差见表5,由于只有两个方向,不必归零,而且使用全站仪测角,因此若采用2″全站仪,由于只观测一测回,限差也只有一项,即一测回内同一方向上下半测回2C互差要小于13″;若采用5″或更低精度的,由于两个方向不必归零,因此限差也只有一项,即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小于24″,把水平角观测结果记录到《水平角观测手簿》中。 

表5: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引用《城市测量规范》)

4.数据处理

  本次实习导线数据的处理采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① 导线外业观测数据进行手工计算;

  ② 完成手工计算(必须完成手工计算,才能利用计算机平差计算)后,利用平差软件进行验证计算,可以选用下列软件进行计算:a.南方平差易2005。 

(四)数字地形地籍图测绘

 1.数字地形地籍测图流程

图1:数字地形地籍图流程

  

2.建站定向

      在每个测站建站时都要精确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值。建站定向后必须进行定向检查,确定建站是否有误。

  (1)仪器对中偏差,一般要小于5mm;

  (2)后视点坐标差,定向完成后先测量一下后视点坐标,测量值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一般要小于5cm

,否则应检查测站点和后视点坐标(方向)输入是否有误,重新定向;

  (3)检查后视点或其它已知第三个控制点的高程,与其已知高程值比较,较差要小于等高距的1/6

,否则需要检查高程值、仪器高和觇标高数据输入是否有误,重新定向;

  (4)从一个测站搬至下一个测站时,重复测量上一个测站上测过的典型碎部点,如电杆、路灯等,用以检核前站和本站碎部点测量的正确性;

  (5)碎部点采集过程中,若更换电池或关机,再次测量时需重新建站定向;

  (6)建站定向完成后,可以在距离本站较远地方寻找一固定清晰目标,测量其方位角,如需重新建站,可以用方位角法建站。

     3.地形地籍图测绘

  本次实习采用草图法测图,在野外测图时,应测量并在图上表示如下内容:

 (1)地籍要素;

  ①各级行政境界;

 ②地籍区(街道)和地籍子区(街坊)界;

 ③宗地界址点和界址线;

  ④地籍号注记: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房屋栋号;

 ⑤宗地座落:由行政名、街道名及门牌号组成;

 ⑥土地利用分类代码;

 ⑦土地权属主名称;

 ⑧宗地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

(2)地物要素

  ①作为界标物的地物:围墙、道路、房屋边线及各类垣栅等;

 ②房屋及附属设施;

  ③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设施、广场、空地等绘出其用地范围线,内置相应符号;

  ④铁路、公路及主要附属设施;

 ⑤建成区街道两旁以宗地界线为边线,道牙线可取舍,大单位主要道路适当表示;

  ⑥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择要表示,图上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绘出用地范围,内置相应符号,公园内一般塔、亭、碑可不表示;

  ⑦电力线、通讯线及架空管线一般不表示,但占地面积较大的高压线塔位应表示;

  ⑧大面积绿化地、街心公园、园地应表示,零星植被、街旁行树,单位内小绿地可不表示;

  ⑨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堤坝等应表示;

  ⑩起伏变化较大地方加注高程点,地理名称适当注记。

 (3)其它要素

  ①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

  ②埋石的各级控制点点位、点名或点号注记;

  ③地籍图的比例尺、图名等。

(五)实习已知点(独立坐标系)                              

四、相关成果报告及示意图

   1、导线略图

2、导线内业计算表(附表一)

3、导线内业手工计算过程

4、南方平差易平差报告

控 制 网 平 差 报 告

[控制网概况]

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

   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2

   网名   计算日期:日期: 20##-12-17

   观测人:

   记录人:

   计算者:

   测量单位: 测绘工程2班第四组

   备注:

2、平面控制网等级:城市二级,验前单位权中误差8.0(s)

3、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

   [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2593.6766,平均边长:117.8944,最小边              长:46.1875,最大边长:239.9550

   [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2.3318,最大角度:272.3144

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

   最大点位误差 =  23.8286 (m)

   最大点间误差 =  17.2812 (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  20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  4064.51 (s)

闭合差统计报告

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X05-X06-X07-X08-X09-X10-QI309-X01-X02-X03-X04]

高差闭合差=0.0(mm),限差=20.8(mm)

路线长度=0.173(km)

[方向观测成果表]

[平面点位误差表]

[平面点间误差表]

[控制点成果表]

      5、宗地图

地籍测量实习心得

   为期三周紧张而又难忘的地籍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明白了地籍测量与工程测量的不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宗地的权属界线、宗地权属等情况的确定和划分,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由于老师给我们分配的测区成狭长区域,中间只有一条主干道,给我们的地籍控制测量的布网带来了困难,不知道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做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其他组员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或资料,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本次地籍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由于我们组安排了详细的测量计划,每个人各司其职,所以我们组的实习进度很快,测量的成果的精度也达到了技术规范的要求。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参与其中,细心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测区地籍图的测量工作。

   在外面采集完数据后,还要在电脑上应用南方Cass画出来地籍图,并且画出其宗地图。我们还要将图幅号、街道号、界止点等。在电脑上画起来不是很熟练,以后还需多练练。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我们的测区有两处大斜坡,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由于我们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积累,依旧照搬在平坦地区测水准的操作来进行,前后尺距离40m,结果在斜坡上测时就导致仪器整平后能看见后尺却看不见前尺,或者相反。最后分析知道,是因为坡度大,两尺之间距离太大造成的,只有缩短距离才行,照这样做后,问题解决了,完成了在斜坡上的水准测量,观测数据也没有超限。还有就是在进行地籍碎部测量时,提前没有熟悉全站仪,没有搞清楚仪器的XYZ三维坐标的排列顺序,将控制点的坐标XY的位置调换了,导致将测点展在Cass上整个图的方位全部反了,最后在百度上找到了方法,应用Cass上坐标转换功能就可以转换成正确的坐标,反复尝试后最终解决了问题,之后的碎布测量时我们都刻意注意这问题。在实习中遇到的一切问题是我们在课堂和书本上无法遇到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只有通过我们去尝试、思考才能解决,这样也同时锻炼了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其中获得一些工作经验,对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地籍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三周实习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实测、计算、地图绘制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踏时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第二篇:地籍测量实训指导书

地籍测量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内容与方法

本次实训每组学生选择一宗地(模拟形式),按大纲要求对该宗地进行: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权属调查,并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调查表; 3、界址点测量,并填写界址点成果表; 4、测绘宗地草图。 二、已有资料

1、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西区影像图一副; 2、西区图根控制点若干,精度为±5㎝。 三、技术规范

1、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500、1:1000地形图图式》;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93; 3、《地籍测量规范》。 4、《土地利用现状标准》。 四、实训内容指导 (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影像图

每组按照分区图准备影像图,影像图从谷歌地图上截取。 2.调查方法与要求 实地调查下列内容:

①、首先判读影像图上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根据土地现状情况进行分类; ②、对截取的栅格图像在cass7.0进行矢量化;

③、将矢量化的图像进行图斑标注,根据影像图判读的情况进行分类标注; ④、实地调查。 ⑤、将调查的结果标注在矢量化图像中,用地物符号进行标注。 3.注意事项

① 实地调绘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②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成果上交

每人上交一份该组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

(二)地籍测量实习 土地权属调查

1.工具

每组准备一份“地籍调查表”、铅笔一支。 2.方法与要求 实地调查下列内容: ①土地权属者:宗地编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地址及身份证明;

②土地位置:宗地四至、地址、街道门牌、邻宗地权属者名称、宗地所在图幅编号;

③土地范围及地类:界址点及编号、地类号; ④地上附着物:建筑物结构层次及权属; ⑤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 3.注意事项

①宗地草图必须实地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 ②宗地草图线条要清楚、数字注记字头向北或向西。

③宗地草图上,界址点编号从宗地右上角开始顺时针以“J1、J2、?”表示。

界址点测量

1.器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一套,准备记录、计算表格。 2.方法与要求

(1)根据宗地附近的控制点,按极坐标法测量界址点; (2)内业计算,并填写“界址点成果表”。 3.注意事项

(1)界址点编号与宗地草图上编号一致;

(2)界址点测量用5″级以上全站仪,测量最大距离不得超过250米; (3)界址点在建筑物特征点上,反光镜难以放置到达点位时,测得的方向值和距离应加相应改正;

(4)对于街坊外围及明显的界址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 ±5cm,较隐蔽的界址点也不得大于 ±7.5cm;

(5)界址点之间的解析边长与勘丈边长之差,不得大于±10cm,勘丈较困难的界址边也不得大于± 15cm;

(6)填写 “界址点成果表”。

宗地图测绘

1.器具

每组借领全站仪一套,准备A4纸若干张。 2.方法与要求

(1)数据采集(外业)

在图根导线点基础上,测量下列内容: ①宗地内的主要建筑物、邻宗地的部分形状。 ②全站仪安置在图根点,用一个镜位测量该站所能测到的全部界址点和地物特征点,注意收集本宗地的地理名称、门牌号、房屋栋号和层次结构、权利人名称及邻宗地的地理名称、门牌号、房屋栋号和层次结构、权利人名称等。

(2)图型编辑(内业)

①成图方法。集合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可以用数字成图或手工绘制的方法,按1:500比例尺成图。

②宗地图的内容包括:

本宗地的地籍编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其编号、丈量界址边长值、所在图幅号、建筑物、构筑物。

邻宗地的地籍编号、邻宗地间的界址线段、建筑物、构筑物。 比例尺、指北方向、绘图员和审核员及日期等。 (3)宗地图绘制的具体要求

①宗地图图幅规格根据宗地大小选取,一般为32开、16开、8开等。 ②界址点用1.0㎜直径的圆圈表示。 ③界址线用0.3㎜粗的红线表示。 3.注意事项

(1)宗地图按样图要求绘制(样图如下)。

(2)(2)内容齐全、格式规范。

三、实训成果

实训结束后,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每实训小组上交一份宗地权属调查资料,包括“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宗地图和界址点成果表”。

(2)每位学生交一份“地籍测量实训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