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免费开放”之思考

图书馆“免费开放”之思考

王微 黄红梅

摘 要:新形势下,图书馆的“人文本体论”价值需求愈来愈强烈,在这种大的信息文化需求与背景下,免费不仅为商业所独有,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在这种背景趋势下的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发展。对构建“免费开放”图书馆提出了自己的架构设想。

关键词:图书馆;免费开放;图书馆服务

中国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信息环境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数字化与开放化趋势,即简称E化(数字化)与O化(开放化)。图书馆开放化体现的是“人文本体论”价值理念,体现“开放、平等与自由” 的人文精神。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对以上价值理念和精神的落实。本文着重谈一下O化的“免费开放”问题。

1 图书馆“免费开放”涵义、背景与现状

1.1 免费开放涵义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含义是指基本服务免费提供;非基本服务降低收费标准,不以营利为[]目的1。这是目前对免费开放的狭义理解。但本文更倾向于广义的图书馆免费开放,即公费支持、可以供任何人进入没有任何门槛设置的信息获取。图书馆免费开放包含免费与开放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免费,是指进入图书馆或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某种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二是开放,是指读者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进出图书馆,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某些设施条件,并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某项服务。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本质是指免费开放既是一种形式,也包括多样化的内容。免费本身不是目的,其本质在于国家文化赋予民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利用图书馆的权利。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对象有4种: 一是只对本地居民开放; 二是只对本国公民开放; 三是对境内所有本国籍和外国籍人员开放; 四是对全球所有人开放。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范畴可以有两种: 一是基本服务免费; 二是所有服务免费。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应先实行基本服务免费,再逐步过渡到全免费。同时,也要考虑地区的差异,发达地区可提前实施全免费。

1.2 “免费开放”的背景与现状

阮冈纳赞五定律中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强调了书的使用者,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大门向一切人敞开。图书馆决不应为少数人所垄断,而要让每个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真正做到书为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有其书。这是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依据。

19xx年修订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公共图书馆原则上应该免费提供服务??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

[]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2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属于公共资源,无障碍、

零门槛的全免费服务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公共性”进一步在制度上得到确认,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2008 年 10 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宣言提出7个目标,并第一次用与国际现代图书馆学理念及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接轨的语言,系统表达了中国图书馆人对于图书馆精神、现代图书馆理念所达成的共识和对社会的职业承诺。宣言明确提出:

图书馆以公益性服务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以读者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图书馆体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在服务与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图书馆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

20xx年,重庆图书馆、陕西图书馆在西部率先实行免费开放;20xx年,新疆图书馆实现了免费开放。

20xx年,温家宝总理在《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xx年2月10日,《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

[3]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意见。

20xx年3月,为支持做好免费开放工作,财政部在《关于加强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财教[2011]3号)中就三馆免费开放的经费保障分担原则和补助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2010 年) 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

[]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

2 图书馆价值理念、人文精神要求其必须免费开放

体现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基本保障是免费服务。笔者很同意张欣毅关于免费开放的观点。张欣毅站在“图书馆职业人”和“图书馆学人”两栖的立场去打量、梳理世纪之交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及与之互为表里的图书馆学的进步,他认为有两条主线是极其突出且极具革命性意义的。其中一条就是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理论审视与探究,即业界称之为“人文

[]本体论(社会价值本体论)转移”5。图书馆人文本体论强调不管是作为服务者的图书馆职业

人,还是利用图书馆的用户的人都是事件的主体,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学藏与用的价值理念,把理念核心转移到了“人”。图书馆人文本体论理念使人类获取知识能够更加公共、公平,为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提供了理论基础。

免费服务和有偿服务在我国探讨了近 20 年的时间。但是一段时期,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使我国图书馆盛行有偿服务。理论界不是为有偿服务寻求理论依据,就是对有偿服务理论束手无策,结果使图书馆服务中功利性驱动下的服务重点倒置、远离大众的“大众图书馆”、打着“改革”旗号进行“收费服务”成为主流,使得图书馆事业一步一步地走向歧途。某些图书馆将高技术的引进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变成为“烧钱”“圈地”的游戏,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人群难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和国家巨资投入带来的利益,不少图书馆的“数字服务”项目甚至是在加大社会的“数字鸿沟”。一些图书馆运作中对应该公开的文献资源进行封闭,或将不应该收费的基本信息服务纳入创收渠道,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障碍的增加;有的图书馆甚至将创收之手伸向弱势人群。这些做法使图书馆的服务偏离了公正和平等的轨道,违背了国际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免费服务、平等服务的共识和关心弱者、贴近平民的人文关怀主旨,使图书馆的形象受损,最终影响整个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的人本价值理念与此免费开放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人本价值理念为免费开放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免费开放是实现人本价值理念的有效途径。人本价值理念的提出,有力地反驳了图书馆有偿服务的既往服务理念。

3 构建免费开放图书馆之我见

3.1 图书馆学理论的再完善

传统图书馆学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思考并构建新形势下图书馆理论新架构,使之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借用学者黄俊贵先生的“话语”,传统图书馆学充其量只是一个“机构范式”或言“图书馆管理学”,这使得它在研究对象的本体论尤其是人文本体论(社会价值本体论)时,只能解释、回答一些属于“形而下谓之器”层面的问题,而遇到像“人文本体论转移”“社会价值观重构”“发展观重构”之类的“形而上谓之道”层面的问题时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传统图书馆学即使仅仅作为一种管理学理论体系,在其旧有的体系架构上也有很多的先天不足。 对于图书馆学人,在新形势下,要综合吸纳当代多种学科,如信息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信息哲学、科学哲学、公共文化学、大众传播学、认知科学、社会信息化理论、阅读学等理论知识,形成图书馆事业“人文本体论”(社会价值本体论)的理论架构,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持。

3.2 馆藏馆舍的最大限度开放

实行“开架革命大借阅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取消闭架,最大限度地取消差别阅读,如取消教师资料室、专家阅览室,构建全开架开放性图书馆。

20xx年《美国馆际互借法》(修订版)就指出,要将图书馆间资料的“交换”修改为“共享”。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呼唤这种共享机制,以打破传统图书馆之间的行政壁垒。现代图书馆不仅要求馆内开架,而且要实现馆际间的大开架模式。

3.3 面向社会最大限度开放

公共馆(及其他科研、教育、军事系统图书馆)可以免费向社会所有人开放。如深圳市图书馆就实行进馆即阅的模式,只要有身份证都可以进馆。

各高校、科研单位图书馆可以向周边社去开放,最后过渡到向全社会开放。

在服务时间上也要体现“开放”,即最大限度延长开馆时间。节假日不闭馆,保证开馆时间的连续性。努力实现“全年候”即一年365天开馆,即节假日不闭馆。据笔者所知目前上海市图书馆,北京市图书馆已实行“全年候”开馆。

3.4 构建平等图书馆

要向社会所有群体开放图书馆,以体现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平等性”原则。

笔者不赞同图书馆为社会精英服务倾向。图书馆可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但图书馆人文精神更应体现在平等地为全社会、全人类服务这一宗旨上。构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就要充分体现人的平等理念,做到不歧视弱势群体,不忽视弱势群体,要消除文化信息服务中设置的权、钱、职业、能力、等级等门槛。

3.5 未来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实现。

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也要考虑到未来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这方面康奈尔大学做得比较好。我国应该向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学习。

康奈尔(Cornell)大学图书馆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并致力宣传OA。2009起康奈尔图书馆和康奈尔大学一起出资支持康奈尔作者在OA期刊发表文章。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出资成为OA出版社会员,如科学公共图书馆开放获取期刊(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和BioMedCentral 帮助给作者提供出版优惠。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创立了几个OA出版物,如Euclid (期刊) and Signale (丛书)。康奈尔 图书馆支持SCOAP3 (Sponsoring Consortium for 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Particle Physics) Consortium 将高能物理杂志转换成OA。康奈尔大学目前也管理着可开放获取论文的全球最大的预印本系统——arxiv(阿西电子档案)。

从初景利老师的报告中得知:“2004中每年有约15%的学术成果能在互联网上开放获取。”图书馆应参与鼓励“开放获取”。作为图书馆人,不仅要探讨传统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模式,还应该致力于研究未来图书馆即复合图书馆。即要研究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免费开放,也要考虑复合型图书馆下,数字形式的网络在线等多种信息资源形式的免费开放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数字化趋势,预示着未来图书馆管理的知识体系是以电子化形式存在的。国外

学者预测20xx年纸本图书将消亡。笔者认为时间可能不会来得那么早,但结论,纸本图书的消亡,我还是赞同的。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形式的复合型图书馆过渡的过程中,涉及纸本图书的电子化版权问题。这个也是制约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一个瓶颈。我倒是同意西方某们学者的预测,到20xx年左右,著作权

将消失。机构鼓励出版发表论文书籍。使知识达到真正的开放获取。参考初景利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当下就有20%的刊物实现了开放获取。 3.4 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法律政策保障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明悉信息数字化中的产权归属,促进开放的知识产权体系。使数字化文献可免费获得。

从“十一五”“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到国务院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以及诸多以“公共图书馆”冠名的地方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逐渐步入法制轨道。为此笔者认为,当前要进一步明晰信息数字化中的产权归属,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以保证数字化文献可免费获得。

总之,图书馆发展的国际趋势是开放化。我国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正处于尝试阶段,此时,对于免费开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对于我国最终实现图书馆的完全免费开放大有益处。希望本文的探讨将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表1:(12部以“公共图书馆”冠名的地方法规城市名及立法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国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内容、范围与边界.图书馆.2011(6):59-61. [2]邱维民.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通向社会公平的阶梯.公共图书馆.2011(2):7-10. [3]曲艳华.RFID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下的应用.情报杂志.2011(6):189-191,183. [4]金铁龙.县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初探.图书馆,2011(4):65-68.

[5] 张欣毅.朝向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的公共图书馆发展观重构—基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超文本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总第三七卷第一九三期:18-24页.

图书馆免费开放之思考

 

第二篇:对图书馆免费开放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对遂川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几个及资源共享的思考

罗蕾香

                              (遂川县图书馆

目前,公益文化娱乐场所免费向社会开放已成为主流。但相对展览馆,博物馆而言,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过程还相对滞后,尚处在探索阶段。在图书馆由传统的收费服务转向新型的免费服务过程中,其管理和服务工作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但是鉴于图书馆 的主要服务是文献资源的流出服务,它明显地不同于博物馆和展览馆的馆内展示服务,因此,从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免费开放中没有现场的借鉴价值。所以,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事前必须对那些可能产生的问题予以周全考虑并予以合理解决,才能够确保免费开放得意顺利进行并能真正便利读者,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本人通过对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可能 会出现的 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以遂川县图书馆免费开放所实施的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总结,得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措施与同行们分享。

1        管理运行经费必须随之增长且有保障

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对广大读者而言,感受最深变化就是:以前需要话钱才能享受到的服务现在不需要花钱就能享受到。其过程是很简单的一个变化。但是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而言,这却是一个会带来一系列变化的连锁反应:因为不收钱了,群众会在意识中认为,反正是不收费了,到图书馆逛逛看看书,上上网,看看电影总不是坏事。鉴于这种认识,免费开放后的图书馆将会在一定时间内面临读者剧增的状态;因读者过多,又会使图书资源大量流出,这会导致馆内可用资源在一个时间段内相对贫乏;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人力配置需要加强,设施,设备老化损坏加快;而一旦出现设施,设备的突然损坏,又会照成大量读者得不到应有的服务而不满意的现象;而这将必然严重影响到图书馆免费开放所追求实现的社会效益……等等一些连锁性的新问题,每一件处理不好,都会严重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形象,甚至会导致免费开放的失败,使免费开放这一好事变成了坏事。仔细分析这些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服务付出加大,管理运行成本(如管理服务人员劳动量加大)提高的同时,维持运行经费也必须根据可预见的服务增量大幅度提高;因为读者增多,馆内图书资源也必须顺势增加,由此图书购置费必须增加;同时随流通量的增大,馆内服务设施,设备不仅需要添加,还因使用频率提高至其老化损坏加快,各项维修费也要有大幅度地提高。所以,图书馆的免费开放,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经费问题,而且其金飞的补充,不仅是补齐因免费开放而造成的收入缺口,而且还要在补齐这些收入缺口的基础上,根据可预见的服务增量,大幅度地提高各项经费的投入额度。

2        免费服务不是免责服务

遂川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实施后,必定有读者会问:免费开放 了,是不是不花钱就能到图书馆借书和上网?我们的回答是:应当说是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到节约和上网服务。服务是无偿的,但在手续上办证时还是需要暂付一定数额的押金,这份押金讲在您退证是全额退还。同事会,管理规定要求您对所使用的图书和设备承担保护责任,如因使用不当或保护不力而造成的损坏和丢失,您将承担赔偿罚款责任。对此,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还是收钱,根本不是免费开放。

     其实,图书馆免费开放,免去的是如证件工本费,注册费,机器占用使用费等各类服务性收费项目,而不是也不应该免除读者对损坏公物,违犯规定,破坏正常的借阅秩序而形成的责任。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却不是将一定的管理措施放弃,免费服务绝不是免责服务。读者在享受免费服务的同时,应当也必须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因自己违犯规定而造成的资产或权益的损失责任。否则,图书馆将没法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也没法最大化地保证读者都能平等地,长久地得到这份无偿的服务。

3         资源供求平衡须有控制措施

     图书馆实现免费开放,对图书馆而言,最大,最明显 的变化是:读者多了,服务需求大了。如没有扎实有效的控制措施,馆藏文献就有可能被大批借空!电子阅览室也许就会人满为患。对此,本人认为在免费开放之前,必须实现管理措施上的转变和宣传范围的逐级公开,从而实现对读者在短时期的剧增和借阅行为的集聚,有效地控制住免费借阅不会演变成失控的哄抢。因此免费开放后,图书馆必须同时实施新的能够控制服务节奏的管理措施,来弥补“收费”这一约束机制而造成的控制管理真空,以此保证馆藏文献在一定时间段内也能借到图书。

4         服务要规范,禁忌求量降质

图书馆免费开放,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吸引群众走进图书馆,最大可能地提高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作用。其本身就是一个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重要体现,绝不能因为不收费了,工作量大了而降低服务质量和标准要求。而要是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让广大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县文广局和县图书馆抓住机遇,及早筹备,积极协调,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共争取上级财政资金68万元,于20##年在县图书馆建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文化信息自愿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随后又为我县245个行政村争取到村级服务点设备电脑一台,走出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建设的第一步。

    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全面建设,标志着我县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又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它对于传播科技信息、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对建设“三个遂川”,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局限于馆际互借、目录共享、咨询服务协作等方面,80年代之后,增加了通过联盟增强购买力,自动化协作,以联盟名义寻求资金赞助,联盟内各成员馆在分享利益的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等新内容。今后人们将更理性地选择共享模式,图书馆联盟将成为实现共享的重要组织形式。机制创新将使共享充满活力;共享的法律环境会更加完善;资源共享的基础建设将加快步伐①。资源共享建设的本质,就是根据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新兴的技术和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利的服务,满足用户不断膨胀的需求。在研究综述中提到的趋势研究大多着重于资源共享的各方面,如在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服务模式,服务形式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具有了与以往所不同的、崭新的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根据社会环境和用户需求不断调整和更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及其公众,将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新含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电子数据库、电子光盘、网络资源等数字信息正成为主流信息资源。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过系统分析②,在20##年提出的研究报告中给出了数字信息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量化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1×10??到2×10??字节的信息,大约为全世界每人250兆字节。其中,所有印刷型载体的信息量只占0.003,平均年增长率为50%-100%;网络交流中也产生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其中E-mai1达到11285TB; www网络中不重复的可公共浏览的网页21亿个(每个网页平均l0K数据),每天将会增加700万新网页;众多网络数据库还以非网页形式存储了7500TB数据,包含5500亿不同的记录或文件。数字信息主流化不仅意味着信息可获得性的极大提高,而且迅速促成"信息及其存取的民主化",越来越多的个人、群组或机构可以方便和低成本地打破专门机构的垄断,在大范围、大规模和持续地发布、获取、存储信息,并进一步导致以用户和信息生产者驱动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市场新格局。 
   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在全球的普及,资源共享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课题,更加被图书馆界所重视。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出现之前,资源共享仅限于印刷型文献为主的馆际互借互赠、书本目录的交换等。现代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机构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存贮、检索和传递,快速为全社会的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本馆或它馆以及全世界各馆的文献信息资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这种含义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如果图书馆不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及时改进自身的馆藏建设,图书馆将会失去众多信息用户,图书馆在信息领域传统的核心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另外,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的内容更广泛。它们还可以是人力资源如资深的图书馆员以及相关的信息设备,以至于管理资源的共享。如图书馆联盟中的各成员馆可以充分共享具有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外语以及学科馆员的专业人才,对于小型的成员馆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这些人力资源,为共同的用户提供服务,如联合参考咨询中就充分的利用了人力以及设备的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 

  二、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服务方式多样化 
   图书馆工作要以人为本,其用户服务工作也应当以用户为中心。传统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如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则更应该这样。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网络环境因特网资源的迅速膨胀,用户需求的快速发展,使得任何一个信息服务机构,包括图书馆都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高质量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的目的也是为满足用户的不断需求。 
   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有以下特征: 
   首先,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信息意识日益增强。各技术领域的专门化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也促使用户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并且用户的不同职业,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用户个体的知识特征和知识储备不同,使其产生了类型多样的信息需求,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信息需求层次。另外经济环境的改变也影响到用户对信息的选择,为了个人发展及生活需要,用户具有不同的信息。 
   其次,个性化和专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民众的个人意识逐渐增强,使之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完善、个性的彰显,对信息的需求也相应的出现个性化、专指化趋势。用户在网络上寻求信息资源的目标更明确,针对性越强。 
   第三、综合化和系统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个人知识结构的要求随之改变。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社会成员必须获得全面发展,掌握尽可能广泛多样的信息。因此,用户需求开始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他们既需要个性化、专指化的信息,又希望获取的信息全面、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形式、形态和载体多样,也带来信息的获取方式和途径的多种选择,用户必然要求最终获取的信息能够尽可能的全面、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