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强基工程汇报

20xx年以来,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的“强基工程”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方面我院积极开拓帮扶思路,开创帮扶先河。20xx年2月份我院率先与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密市整骨医院签订技术帮扶协议,对两家医院实行定点帮扶,开创帮扶先河。随后,积极开拓帮扶思路,先后与高新区清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9家社区卫生机构及寿光市人民医院等3家县级医疗机构建立了定点帮扶关系,签定帮扶协议。另一方面,对受帮扶单位进行“帮、扶、带、教”,带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自启动“卫生强基工程”以来,我院向受帮扶单位共派驻专家55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5人,使受帮扶单位的卫生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带动各受帮扶单位的全面发展,方便了病人就医,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

在接下来的强基工作中,我院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对受帮扶医院的业务指导,接受定点帮扶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来我院免费进修学习,并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加强传、帮、带,做好帮扶医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方面积极建立完善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因受帮扶单位诊疗设备有限无法开展的诊疗项目,及时转入我院治疗,在病情明确或

病情缓和后再转入基层进行康复治疗;同时逐步深入社区开展专家免费义诊、宣教、健康咨询等活动,惠及更多群众,以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定陶县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乡卫生协调发展

发布者:市卫生局 发布日期:20xx年02月11日 16:10 更改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去年5月份全省“卫生强基工程”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以后,定陶县高度重视,把实施好这一工程,作为促进城乡卫生服务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与“卫生支农工程”有机对接,以“传技术、帮管理、带人才、扶学科、送设备、促健康”为重点,促进了卫生强基活动扎实开展,基本实现了“派出一支队伍,培养一批人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省千佛山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与黄店卫生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

幼保健站3家县直医院与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家乡镇驻地卫生院与33处村卫生室,自愿签订了帮扶协议,共确立受援单位43家。各级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112人,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免费接收进修人员68人次,赠送药品器械价值20多万元,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善了基层就医条件,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通过帮扶,各受援卫生院业务收入增长都在40%以上,定陶镇卫生院达到了103%。受帮扶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能力和业务收入也显著提高,如杜堂乡袁古集村卫生室日营业额达到6-7千元。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卫生强基工程”摆在全县卫生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年度工作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发了《定陶县“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卫生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一名分管领导靠上抓,各帮扶单位和被帮扶单位均成立了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建立专项调度制度,将“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全局工作会议必须调度的内容,局党组办公会议6次专题调度研究工作开展情况,为工程扎实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为更好地发挥优势、促进双赢、提高帮扶实效,坚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由支援单位对受援单位进行充分考察和调研,充分考虑双方基础条件和实际需求,双向选择,自愿

结成对子,尽最大可能利用双方现有的资源,发挥支援单位的技术优势,在双方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明确了帮扶项目、专业及人员安排。

在争取上级医院对我们的帮扶上,省卫生厅确定千佛山医院帮扶我县人民医院后,我们抢抓这一机遇,积极沟通汇报,争取帮扶支持。千佛山医院非常重视,给与了大量无私的帮助支持。去年7月14日,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省卫生厅副厅长兼千佛山医院院长袭燕同志,副院长于振海等同志亲自前来考察,确定了帮扶措施和项目。千佛山医院在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三天,根据县医院需要,组织专家前来开展技术活动。如1月19日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甲流感危重孕妇患者,我们向千佛山医院发出邀请,他们随即选派了一名重症救治专家和一名呼吸科专家来院会诊、指导抢救,经过十余天的救治,使患者成功获救。为切实利用好帮扶机会,县医院专门买了商务车接送帮扶专家。通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一是通过引进千佛山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步使县医院迈上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利用其学科优势,给我们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带来了大好机遇;三是依托其技术优势,使广大群众花较少的钱在县医院就能享受到省一级水平的技术服务,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了有效途径。截止目前,千佛山医院到我县开展业务技术活动7次,组织全县范围业

务讲座11次,院内业务讲座13次,科内技术讲座15次,组织大查房52次,开展手术39台,诊疗患者328人次,为我县的卫生事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对乡镇卫生院的帮扶上,各帮扶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同形式的帮扶。市妇幼保健站主要采取定期或根据需要坐诊、培训的方式对黄店镇医院进行帮扶;县人民医院在乡镇逢集、逢会时派专家到卫生院上午坐诊、查房、技术指导,下午做手术和业务讲座;中医院主要是进行中医药方面的扶持,派中医药专家现场坐诊、技术指导和业务讲座;妇幼保健院主要帮扶卫生院的妇产科建设、疑难重症处理指导以及产科手术技术的提高。

对村卫生室的帮扶,由乡镇驻地卫生院派出医疗和防疫专家定期到卫生室坐诊指导,举办业务讲座和技术培训班,帮助传布保健养生和疫病防治知识。

三、创新帮扶机制。在帮扶工作中,实行了“三个双向”。一是双向选择。由受援单位提出要求,支援单位提出人选,双方自愿选择,保证选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县乡派出的112名医务人员都是双方根据需要选择的最紧要、紧缺人才。在千佛山医院对县医院的帮扶上,也是根据临床或培训实际需要确定帮扶人员。县医院通过召开中层干部会,将各科室申请帮扶指导的事项,如查房、培训、手术、会诊等,统一汇集起来,向千佛山医院发出申请,千佛山医院根据申请安排

前来开展技术活动专家,增强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双向交流。受援单位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上级医院定期到受援单位开展医务培训,有效提高了人员素质。三是双向转诊。一些重大疑难病症及时转到上级帮扶医院诊治,对恢复期的病人由上级医院及时转到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联动合作,既保障了患者救治需要,又节省了就医费用。对转诊到千佛山医院就诊的新农合患者,在医药费报销时还提高五个百分点。同时,我们鼓励条件基础较好的帮扶单位给予基层医院一定资金支持和设备援助,现已无偿援助价值20余万元的检验仪器和手术器械。

四、强化长效管理。为使工程长期、有效、深入开展下去,积极探索建立了帮扶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政策激励机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使“卫生强基工程”真正实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一是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卫生强基工程作为“一把手”责任工程,必须开展,不开展、开展不好,要问责。帮扶医院每半年自我考核评价一次,县卫生局每半年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将考评结果纳入卫生强基个人档案和医师年度考核档案,与评先树优和职称晋升挂钩。二是严格落实下派人员相关政策待遇。认真落实“三个不变”,即下乡人员的工资、补贴、奖金不变,并适当给与一定的补贴;坚持“五个优先”,

即对下派人员优先晋升职称,优先聘用职务,优先选派进修,优先推荐入党,优先提拔重用,充分调动县乡医务人员去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使帮扶人员能“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三是对新晋级、提拔任用的干部,对新分配到县级卫生机构的毕业生,必须到基层卫生院锻炼一年。四是各被帮扶单位克服困难,全力为下派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确保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实施卫生强基工程

探索城乡卫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山东省卫生厅

多年来,我省通过相继实施乡镇卫生建设“360工程”、“1127工程”、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工程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基层医疗卫生设备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硬件建设水

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人才缺乏,硬件资源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全省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在继续向基层倾斜建设项目、每年为乡镇卫生院招募和培养1500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城市大医院人才和技术力量下沉,使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要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整体效应。这项工作受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城市大医院的积极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全省共有2009处上级医疗机构与6892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帮扶关系,派出8841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长年驻点坐诊。

一、把实施“卫生强基工程”置于卫生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强力推动

实施“卫生强基工程”,认真解决我省卫生工作存在的“城市强农村弱、大型医疗机构强基层医疗机构弱”的结构性矛盾,对于推进我省卫生事业科学发展,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把它作为卫生事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措施,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实现医改关于增强公共

医疗卫生公益性要求的重要手段,公立大型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省卫生厅成立了实施“卫生强基工程”领导小组,由厅长任组长,各位副厅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也按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各级医疗机构也由主要负责人负总责,设置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管理这项工作。我们建立了考核制度,将“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情况列入对各市的重点卫生工作考核,年终进行详细考核,按工作优劣进行打分排序,对工作开展好的予以表扬,对差的通报批评。明确规定,不服从组织安排参加帮扶工作的人员,不得晋升和聘任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帮扶工作不合格人员,两年内不得晋升和聘任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帮扶方出现不合格帮扶人员的,取消该院和院领导评优资格。

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强化基层长效机制

在推行“卫生强基工程”过程中,我们深刻总结以往卫生支农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搞完全行政命令强迫,不搞单纯的输血型支援,坚持行政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力争合作关系能够长期坚持,帮扶效果能够最好。鉴于基层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任

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当前基层急需人才技术的实际情况,我们规定了实施“卫生强基工程”的基本要求:每所省市大型医院帮扶3所左右县级医院,分别选择3个以上学科专业,每个学科专业保证有1名高级职称医师全年驻点服务并搞好传帮带;每所省市大型医院帮扶2所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常年在社区卫生机构驻点坐诊;每所县级医院至少帮扶辖区内3所乡镇卫生院和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派驻至少1-2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全年驻点服务;每所乡镇卫生院帮扶4所村卫生室,每年选派4名左右临床医生轮流到帮扶村卫生室坐诊;帮扶医疗机构要为受帮扶医疗机构免费培训专业人员,推广适宜技术、指导建立管理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各地、各单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向更高、更深、更好的方向用力,按照完全自愿、互惠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强化基层服务能力的各种途径和模式,在比较中借鉴,在借鉴中提高,用利益的力量把合作几方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各地各单位从实际出发,探索了丰富多彩的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县乡村一体化。胶南、宁阳、高密等地,将全市(县)卫生院划分为几个管理区域,安排县级医院分别对区域内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支持和人才对口培养与帮

扶,再由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和相关业务管理,从而实现县、乡、村联动。

二是托管。莱芜、坊子等地实行医疗机构托管,由县级医院托管卫生院特别是经营困难的卫生院。区医院受政府委托对托管卫生院的人事、业务、药品等实行统一管理,并投入资金对卫生院进行改造,添置医疗设备,派出管理团队和医疗专家进行管理和技术支援。被托管卫生院产权不变,人员身份不变,功能定位不变,区级医院只是按照协议行使经营管理权,当地政府对卫生院的财政投入政策不变。

三是承办乡镇卫生院。济南等地实行有能力的大型医疗机构承办一所困难的乡镇卫生院,投入资金,修建房屋,添置设备,改善承办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并派出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承担卫生院日常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卫生院产权归承办医院所有,当地政府只负责卫生院原有人员的工资等费用。

四是兼并。一些大型医疗机构购买兼并中小型医疗机构作为其分院,总院与分院之间在管理、资源、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联合,逐步实现医疗质量、物资配送、文化理念、服务标准的“四统一”,使分院在医院经营、学科建设、综合目

标管理、人事制度及分配制度等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青医附院20xx年兼并了海阳市人民医院,填补了海阳市卫生行业微创治疗、介入手术等领域的多项空白,海阳市人民医院以“二级医院”的收费标准提供“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五是参股基层医疗机构。齐鲁医院等一些大型医院以投入品牌、技术、资金等形式对部分县级医院进行重组,并获得一定股份。上级医院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到下级医院坐诊、教学查房、诊治复杂疑难病人,为病人手术;下级医院派出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被参股的基层医院依托大型医院的品牌、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优势,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机制,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实现快速提升。

六是技术合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部分三级医疗机构,本着“自愿结合,平等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成立了以本院为核心医院、部分县级医院为成员的医疗技术协作集团,成员之间进行转诊、检查互认、进修培训等多领域的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既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益效率,又有效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七是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许多上级帮扶医院定期(每周一至两次)委派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会诊、查房、病例讨论、手术、举办讲座等,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人员和技术的支持。针对一些农村群众习惯于利用集日到当地卫生院就诊的情况,上级帮扶医院还选择集日当天派出医务人员到卫生院坐诊,设立“集市医院”,方便群众就诊,并逐步形成了制度。

三、初步成效

“卫生强基工程”使广大城乡居民、受帮扶的基层医疗机构、帮扶医院及执行帮扶任务的医务人员都从中得到了好处。

一是城乡基层居民得到实惠。城乡居民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用基层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就能享受到城市大医院专家的服务,路程近,花钱少,诊疗水平高。如群众原先到县级医院做子宫肌瘤手术每例需3500-4000元,现在到乡镇卫生院治疗每例仅需2500元,而且新农合报销比例比县级医院高,医疗费用大大节省,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二是医疗机构得到发展。人才技术下沉帮扶使长期困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人才和管理两大瓶颈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上级帮扶医院教学培训、坐诊带教、手术示范、接受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帮扶下,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开设新专业、新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基层卫生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门诊量、住院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0%和5%左右,有的甚至成倍增长,胶南市乡镇卫生院床位使用率已达98%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据统计,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以来,全省经营困难的乡镇卫生院由33.3%降至17%。帮扶医院通过在基层开展帮扶工作,也提高了在当地的知名度,通过双向转诊,当地许多重症患者到帮扶医院诊治疾病,帮扶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也有一定程度增加。

三是医务人员受到鼓舞。我们明确规定,城市大医院在职医师或者退休医师利用节假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服务,聘请医疗卫生机构应在与服务医师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给予服务医师合理报酬;根据组织安排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帮扶的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利用节假日到基层医疗机构帮扶的在职医师、自愿到基层医疗机构帮扶的退休医师),在接受帮

扶单位注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直接在接受帮扶单位开展相应执业活动;城市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帮扶工作期间,工资、福利、奖金、岗位、职务待遇不变,接受帮扶单位同时给予一定补贴。上级医院下派人员一方面为基层群众解除病痛,同时也能够亲身感受到基层医疗单位的困难、医务人员的艰苦和群众的艰辛,从而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级医务人员通过上级大夫带教、指导和培训,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服务基层群众、增进群众健康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自身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卫生部的指导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城市大医院专家到基层服务,推动全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