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标准、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各类管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对分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进行维护。定期对生产运行过程、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过程进行监控。通过日常管理和专项审核,寻找问题并加以改进,现将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 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

制定的的管理方针适合指导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确定的目标均能实现。

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等各类管理和技术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

分公司在制订各项管理制度时,充分考虑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转化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在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中,所涉及到的与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有关的法律、法规共计有159部(项)。

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管理体系覆盖的单位/部门均基本能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

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等各类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要求执行。经评价,全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在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建立的记录符合《记录控制程序》规定的要求,为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客观有效的证据。

三、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的变化及控制情况

分公司共辨识一般危险源1461个,较去年增加120个,主要分布在**生产和**生产区域。公司科学定位重大危险源,严格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2004]56号)为依据,对公司危险源进行对照评价,无符合条件的重大危险源。危险源均为分公司生产运行中的客观存在,能通过严格执行安全或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确认、专项管理规定、专项应急预案等可以有效控制。

共识别评价环境因素537项,其中重要环境因素11项,较去年新增环境因素29项,减少1项重要环境因素,由于重要环境因素的判定方法要求污染物排放浓度与国家排放标准值进行比较,而CO既没有监测数值,国家也没有制定铝行业的排放标准,不可控,因此在去年的识别评价中“CO气体排放”重要环境因素删除。重要环境因素可通过目标指标的分解、净化设施的可靠运行、规范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控制。

四、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情况

不断完善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生产管理制度,为生产过程提供可操作的依据。通过实施生产过程的动态跟踪管理,利用各项工艺

技术指标分析,对不良趋势加以修正,使各生产过程得以保持并不断改进。

分公司的产品均可通过检验确定其质量状况。通过日常的管理,对进厂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监督和抽检,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使公司的产品满足要求。

五.管理体系审核情况

组织实施了集中审核,共发现36个不符合项、119个观察观,均为一般不符合项,未发现严重不符合项。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各单位制定了纠正/预防措施,已全部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并经过审核组验证。

六、应急管理

有计划的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演练并不 断完善。截至6月底,有9个单位进行了26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其中1次为分公司级应急预案演练一次,11个主要生产单位及辅助单位完成二级应急预案(措施)评审修订62份。

七、改进建议

1 各单位/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分层次加强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培训,使职工知道了解公司管理方针、目标,并理解其内涵。熟悉掌握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的规定。对文件执行中与实际不符的提出修改意见,使公司各项管理规定得以有效实施。

2 各单位要重视对不合格、不符合、事故、事件的原因分析,

保持相应的记录,评价所采取的纠正/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让各项措施真正起到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的作用。

3建议各单位充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产及管理过程中监视和测量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必要的信息,指导和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预防不合格的发生。

 

第二篇:办公室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办公室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办公室围绕 “科学、公正 、真实 、准确”的质量方针,根据部门责职与质量目标开展工作,现就体系运行和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及资源与管理方面的建议作简要汇报:

一、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1:人员持证上岗率100%;目前实验室所有测试人员均持有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证书。测试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2:在用仪器设备送检率100%;目前在用仪器100%送检,送检合格率为100%,并且制定有严格的仪器量值溯源计划,确保每一台检查仪器均在检测周期之内。

二、体系运行质量状况:

1:相关文件的发放与报告出具控制方面严格按照体系YUCJ-CX-03-2010文件控制程序、YUCJ-CX-33-2010结果报告管理程序来操作,确保各类文件发放有效及时,每份检测报告合法公正。

2:在服务客户方面,从参与合同的评审、检测样品的接收、标识、委托、传递、留样保管、检后样品的处理;以及客户对检测结果的申诉、投诉的处理,均按照体系YUCJ-CX-04-2010要求、合同评审程序、YUCJ-CX-06-2010服务客户程序、YUCJ-CX-31-2010样品管理程序,

YUCJ-CX-32-2010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YUCJ-CX-07-2010投诉处理程序、从而明确客户的意图,选

择适宜的检测方法,确定满足客户要求的能力。但样品状态标识不清、测试留备样样管理上虽有测试留样但无台帐。。。。

3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虽有相关的程序文件如YUCJ-CX-26-2010设备管理程序:YUCJ-CX-16-2010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能完全落实,如设备虽有台帐,但没能做到一机一档。

三:资源与管理方面的改进建议

1:重视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由于实验室人员紧缺,虽已做到100%持证上岗,但一人操作多台测试设备的情况仍然存在,为了真正确保100%持证上岗,一人多技、一人多证的培训还是必须的。

2:增加样品储藏室,确保每个来样都有原样保存,以便比对试验或复测备用。

3:定期陶汰陈旧设备,确保检测设备符合新规要求。 4:定期组织体系学习,增加员工的“规矩”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