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办工作汇报

县委农工办(县扶贫办)工作汇报

20xx年1月6日

汇报三个方面:

一、20xx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县委农工办(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四中、五中全会和县十四届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综合服务职能,全力配合乡镇和“农口”部门,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年内单位整体工作接受了省委农办、省扶贫办两位主要领导的检查指导,并受到了充分肯定。

一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上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以开发农村主导产业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文明生态家园建设和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相结合,整合部门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有力

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全县共抓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3处(其中市列示范点4处,县列4处),完成投资1.3亿元(其中4个县列示范点完成投资5810.7万元),新建生态家园728户,实施“三清五改”1071户,改建大门497户、院墙21158米、改造旧房919间、硬化院落197户、整修绿化道路28条48公里,新建沼气268户,安装太阳灶702台,完成自来水入户824户、新建广场11处、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中西屯店子、朝那马寨等示范点多次为省市检查观摩提供了点,受到了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大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开发成效显著。20xx年,省、市共下达我县一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5类13个,财政扶贫资金1030万元,至目前,列建的7个整村推进村已累计完成投资3262.3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16万元,占计划财政扶贫资金830万元98.3%。开工实施“五改三建”524户;完成机修梯田2000亩;新建小型水利工程1处;完成道路硬化6条15公里;新建水过面桥2座;购买基础母牛492头,配套修建温棚500座;发展中拱棚蔬菜100座,种植高原夏菜636.4亩;发放种养业贴息贷款398户456.3万元;建成村卫文化卫生设施5处;分期培训农民技术员及乡村干部1400人(次);购臵发放太阳灶1050台(套);配套修建沼气池537座,卫生厕所466座,完成改灶580户,以整村推进村为重点,辐射带动25村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 2

播玉米4.2万亩。经过多方争取,我县被成功列为国家特殊困难地区连片开发重点县(六盘山片区),为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完成了《灵台县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初稿的起草上报。

三是健全体制机制,惠农政策落实更加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永靖)现场会议精神,积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制度,成立了全县惠农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行事历,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时限,修订完善了惠农政策落实宣传手册,按照“十有”的要求,建成13个标准化惠农政策落实服务大厅。积极与电信、移动、联通公司联系协调,从4月1日起开通了惠农政策落实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了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补助及时足额落实到户。目前,全县兑付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资金18项8135万元,工作运行比较规范,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是积极发挥综合协调服务职能,全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全力配合乡镇和“农口”部门,狠抓工作落实,总体进展良好。年内筹办全县农村工作方面综合性会议7次,起草农村工作方面综合性材料40多份,配合省市农办并单 3

独开展调研13次,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调研材料,创办了《灵台三农工作》,编发调研文章、经验介绍等交流材料9期,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二、20xx年工作思路打算

20xx年,县委农工办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督促检查的部门职能,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协调服务职能发挥,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上集中突破。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县“三二一六”战略思想和全力推进“五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紧扣一个目标,建设三大基地,推进四个突破,强化四个带动,落实五项措施”。【紧扣一个目标: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达到4235 元。建设三大基地:即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全省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进四个突破:即农民收入在拓宽增收渠道、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整合资金、改善条件上取得新突破;新农村建设在科学规划、配套完善上取得新突破;农村社会管理在“和谐五星”创评、繁荣农村和谐文化上取得新突破。强化四个带 4

动:即项目带动、科技带动、龙头带动、典型带动。落实五项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严明工作纪律。】在具体工作中,按照“牵好头、抓起事、谋发展、促落实”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深入开展调研,着力破解“三农”工作难题。一方面,研究政策,把握上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准确把握省、市委在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政策导向,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另一方面,搞好调研,吃透下情。切实深入基层一线,紧紧围绕如何把握现代农业内涵,优化发展现代农业运行机制;如何实现特色优势产业的扩量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化进程;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等问题,全面掌握工作动态、总结典型经验 、查找有关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精心组织协调,形成“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协调职能,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涉农部门多请示、勤汇报,争取上级机关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工作上的指导。同时,主动加强与全县各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工作主动,取得各方支持。在全县上下形成协调一致、群策群力、合力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综合指导,把握“三农”工 5

作的正确导向。首先,抓规划的完善。紧紧围绕全县“三二一六”战略定位,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牛、果、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用规划指导工作。其次,创新工作观念。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跳出农村看农业,跳出“三农”看增收。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不断探索研究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加快农业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围绕农民增收、城乡统筹发展等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找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与上级政策的结合点,研究制定出支持“三农”工作的具体政策,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四是加强督查检查,推动“三农”工作任务落实。按照全县“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有计划、按阶段开展督查工作,制定完善督查办法,坚持定期督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重点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及时发现“三农”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督查通报制度,认真总结乡村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加以推广。对工作措施不实、推进不力的促其限期改进。通过强有力的工作督查,推动县委、县政府“三农”工作政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

(二)突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增强农村社会管理上集中突破。结合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发展农村和谐文化,树立新风、弘扬正气,不断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和谐五星”创建。配合县委宣传部把“和谐五星”创建活动作为农村社会管理和精神文 6

明建设的重大典型、重要抓手和重点措施,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严格规范评选程序,创新完善运行机制,采取组织推动、宣传发动、典型带动、督查促动、统筹联动的方式,努力把“和谐五星”创建活动打造成全市乃至于全省品牌工程。年内,抓建“和谐五星”创评示范乡1个(西屯乡)、示范村20个,示范户200户。二是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按照“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中找位臵,广大农村党员在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奔小康中看作用”的总体要求,坚持抓产业首先抓班子,抓班子首先抓干部的发展意识和科技素质,充分发挥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发展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成为全县牛、果、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年内抓建农村党建示范点13个(每乡镇1个),培育农村党员群众产业带头示范户200户。三是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政策宣传,切实提高群众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充分借鉴永靖经验,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民主评议和公告公示、工作督查、审计监督、责任追究长效机制,促使惠农政策落实工作迈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同时,积极配合县纪委,对农业项目实施,土地流转、村级财务管理等事关农村和谐稳定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查处,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年内抓建惠农政策落实示范 7

乡4个(邵寨、独店、上良、百里),抓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13个(每乡镇1个)。

(三)突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上集中突破。20xx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一圆三模式”的要求,在巩固完善历年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聘请专家,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与县规划局共同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具体工作上,继续推行领导包抓、部门帮扶、整合项目、集中投资、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坚持抓点示范、梯次推进,把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完成村庄规划12个,抓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3处以上(每乡镇1处以上),县上重点抓建西屯北庄、什字梁家咀王城、上良杨家庄3个县列新农村示范点;抓建1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100个“三清五改”示范户。同时,继续在13个乡镇和村级主干道开展以“清洁家园、美化乡村”为主题的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现象,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四)突出项目建设,在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上集中突破。抢抓国家大幅度上调贫困线,提高扶贫标准,并将我县列为国家特殊困难地区连片开发重点县的历史机遇,科学编制项目计划,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提高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年内争取财政扶贫资金2000万元以上。在全力实施好百里乡整乡推进扶贫试点项目的同时,力争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达到10个以上,在集中攻坚的重点乡村组织引进良种基 8

础母牛800头,配套建设标准化温棚800座,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1000户,投放太阳灶2000台,规模发展苹果、蔬菜5000亩以上,培训输转“两后生”400人,培训乡村干部及农民技术员2000人(次),培育科技扶贫示范户100户,确保年内减贫8000人,努力在整乡推进扶贫试点(连片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等扶贫开发机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同时,立足建设全省有机苹果生产基地,继续推行领导包抓示范田、县直部门和市驻灵单位包抓示范工程、干部职工包抓示范户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不断提升扶贫攻坚水平。

计划抓建1个典型:

百里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示范点。紧紧抓住我县列为国家特殊困难地区连片开发重点县的重大机遇,总投资14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科技推广为重点,科学编制项目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全力把百里乡打造成全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样板。

计划措办的实事

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在所有项目村投放太阳灶1000台。

三、当前及节后需要开展的几项工作

一、完成20xx年农村经济责任目标考核情况汇总上报,并提出20xx年农村经济责任目标考核意见,提交县政府审定。

9

二、讨论制定20xx年全县农村工作计划,并筹备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

三、完成《灵台县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市级评审和上报。

四、编制上报20xx年一批财政扶贫项目计划。

五、调研确定20xx年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筹备召开县列示范点抓建现场办公会议,明确抓建计划和部门帮扶事项。

10

 

第二篇:市委农办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

市委农办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

(今后以此件为准)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人代会和农村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开展“作风纪律建设年”和“富裕阳光之城”大讨论活动,围绕建设“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谐新富阳目标,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作了进一步谋划,拓宽思路,创新载体,抓典作样,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32.28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9601元,同比增长13%。20xx年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根据省、杭州市和我市布置的调研任务,围绕新农村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除陪同市委、市政府领导进村蹲点调研外,还单独抽调主要力量组建蹲点班子,进驻春建乡云二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该村理清发展思路,兴办实事。同时,我办各科、站也积极开展“扶欠”、下山移民、联乡结村、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调研活动,完成了《建立完善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建议》、《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富阳市绿色养老及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对策》和《我市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实践与创新》等调研课题。

(二)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有一个规范、科学的政策体制和运行机制来保障。今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逐步完善规划实施、机制运作和考核督查等保障机制,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完善和深化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计划。市委、 1

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富阳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规划和原有新农村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编制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增强新农村建设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督查、考核力度,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和典型推进机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二是整合政策资源,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管理体制,统筹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新农村建设力量,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关于统筹整合“三农”政策的通知》和《关于统筹整合“三农”政策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大三农——大城乡——大统筹”建设格局的形成和实现新农村建设“计划统定、财力统管、监管统一”奠定了基础。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优势,分解落实20xx年度部门工作任务和指标,形成部门相互协调、工作齐头并进、集中财力办大事、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机制。

(三)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努力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有新发展,农业的生产、生态、文化、教育等功能有新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有新提高。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和专业村建设为抓手,加快我市10条农业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进一步培育蔬菜、茶叶、花卉苗木、干鲜果、畜禽、水产养殖、中药材、竹产业等优势特色农 2

业产业。全年粮食总种植面积为36.07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15.15万吨,完成杭州市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建设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6个、富阳市级农业产业化基地29个、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个。创建兴林富民示范村20个,其中省级兴林富民示范镇1个、示范村4个,完成1200亩景观林带和5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任务。二是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加工销售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发展都市效益农业,重点发展带动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在生产规模、企业档次等方面有了新的转变和提高,带动能力和加工转化本地农产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1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淘汰2家),杭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家,全年销售收入2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新增专业合作组织18家,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99家,入社社员(会员)5千余人,带动农户7.2万户。发放“绿色通道”通行证12330张,运载12230车次,运输鲜活农产品21583吨,有效地化解了增产不增收的难题。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市农业引进内资1.95亿元人民币,外资995.32万美元,超额完成杭州市下达的农业招商引资任务。三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举办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训班,提高企业品牌意识,组织推荐企业和个人申报名牌产品。湖源鹳山牌本鸡获浙江省名牌称号,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的杭富牌果蔬罐头等5只农产品被评为杭州市名牌,正在公示之中。翠雪牌炒货食品、半山牌水果被评为杭州市著名商标。四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有关专题的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各大宣传媒体和省、杭州 3

市农博会、快乐乡村游、魅力新农村等活动,广泛宣传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信息。对全市可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村进行了摸底调查,初步掌握了发展的意向和发展方向,配合有关部门编制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发展规划。20xx年,新培育杭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1个、示范点2个,培育省级特色村1个、示范点1个。五是稳步发展农信担保业务。从单纯农村种养业、资金信贷服务逐步向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扩展。到目前为止,农信担保151笔,担保金额827万元;现实际在保152笔,在保金额825万元。

(四)围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要求,着力实施农民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加快基础设施延伸、公用事业覆盖和城市文明辐射,努力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一是着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召开全市“百千”工程现场会,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入,解决农民饮用水困难;加快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20xx年,各级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29867.32万元,拆除空旧房32.48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搭建物)8.50万平方米,新增和改善自来水受益人口2.48万人,新增硬化道路162.3公里,新增和改进通村公路62.8公里,新增河道(溪、沟)建设长度42.4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9.87万平方米,新增公厕43座,新增垃圾房2411只,新安装路灯2879盏,消除露天粪坑501只,消除“赤膊房”67.23万平方米,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村庄141个,开展污水处理的村庄27个,开展村庄宅基地整理的行政村34个,整理后净增耕地109亩。完成5个示范村、44个重点整治村和102个一般整治村建设任务;完成高桥镇等2个乡镇“整 4

乡推进”环境整治任务。富阳市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千万”工程优胜单位。二是加快推进“三沿”综合整治工程。今年以来,根据杭州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富阳实际,落实一系列配套政策,大力开展以“杭千”高速沿线(富阳段)为重点的“三沿”综合整治工程。到12月21日止,粉刷“赤膊房”256971平方米,完成计划的99.5%;拆除破旧房66562平方米,完成整治量的99%;354只露天粪坑和59处田间棚舍(棚厕)已全部清除;完成4507穴坟墓的迁移或深埋任务,完成整治量的79%;完成69家企业厂容厂貌的整治,占总整治量的97%;完成7262平方米围墙整治,占总整治量的100%; 40处垃圾堆放场(填埋场)的清除和深埋工作已全部完成;启动了16处(共20处)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了 20处废弃工场(临时工棚)的清理工作;完成了沿线6个乡镇、街道沿线绿化的招投标及放样工作,基本完成绿化苗木种植任务。三是着力实施“扶欠”工程。今年是实施“扶欠”工程的最后一年,在下达项目申报通知、实地踏勘和充分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项目16个、一般项目50个、少数民族村配套项目2个,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村)的农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引导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项目总投资2450万元,全部顺利完工。富阳市农办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对口帮扶(结对天台县雷峰乡)先进单位。四是扎实抓好下山移民工作。根据杭州市委《关于做好偏远山村下山移民工作的意见》(杭市委[2007]2号文件)精神,我办会同民政、土管、规划、劳动等部门对我市下山移民情况进行调研,出台了《富阳市下山移民实施意见》,扎实开展下山移民工作。渔山、胥口、万市、洞桥、新登、湖源等6个乡镇的15个村已启动下山移民工程,启动率达100%,已有568个下山移民入住新居,超额完成杭 5

州市和我市下达的任务。被杭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二等奖。四是着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努力把传统耕种农民改造培育成为具有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培训各类农民2.39万人,全面完成省和杭州市下达的培训任务。五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富阳农网发布各类信息2190条,杭州龙网富阳工作站发布信息870条,向杭州市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发送信息服务农业典型事例50条,完成661个村级信息点编码设置,完成22个村级标准信息点建设任务,培训信息员820人次。六是认真开展“联乡结村”活动。按照杭州市“联乡结村”会议的部署,我市认真开展“村企结对、创建新农村”活动,出台企业支农资金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营造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开展“联乡结村”共建活动项目339个,组织26个集团联系25个乡镇(街道),332家工商企事业单位与324个行政村开展“联乡结村”活动,到位帮扶资金2360万元。七是深入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20xx年,全市农村饮用水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0亿元,完成新桐、鹿山、高桥等20个乡镇(街道)81个行政村62项饮用水工程,解决了5.5万农民的“饮水难”问题。八是努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8万亩,加固病险水库15座,完成河道整治5.9公里,更新改造泵站100千瓦,改善农村饮用水1万人,修复水毁工程97处。

(五)围绕“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机制。 加强农经管理,努力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处和仲裁,维护农民合法土地经营权益。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督管理。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完善村级财务乡 6

镇(街道)代理制度,建立了村级财务三级网络监管体系,保证村务公开质量;对全市乡镇(街道)会计代理中心会计和611个行政村报帐员分8期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637人,培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5人;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特别是被征土地补偿款的使用审计,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全面开展村级财务收支监督审计,已完成500个村上年度财务的清理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规范涉农收费行为,明确各项涉农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开展涉农收费执法检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积极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经济改革,完成1个村的股份制改革任务。认真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村级集体资产清理和处置的政策指导、监督、审核等工作,研究制订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村级集体资产清理和处置实施意见。坚持依法、细致、稳定的原则,引导各地提高直接融合比重和差别融合基数,确保行政村规模调整资产融合的质量和水平,为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顺利完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谐新富阳这一目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工作重点:即以“保障民生、富民强村、优化环境、防灾减灾”为新农村工作重点。抓好10件实事:即新一轮“百千”工程、农村饮用水、林道建设、畜牧小区建设、“三沿”整治、下山移民、联乡结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业产业化及村规模调整后的财务管理等。主要预期目标:农业总产值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粮食生产 7

保持上年水平。

要完成和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运行协调机制。完善市级部门运行协作机制和考核机制,落实新农村建设“六大工程”的牵头部门,明确责任单位。调整理顺部门与乡镇(街道)的工作职责,完善新农村建设部门和乡镇(街道)考核办法。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筹委员会的运作机制,确定“一办四组”工作人员,明确其功能职责,形成一个职责范围明确、运作程序规范、工作协调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机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优化“三农”政策,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根据城乡统筹委员会议事规则、统筹整合“三农”政策意见和实施意见精神,出台相应的操作办法,形成一整套规范的“三农”项目管理程序和资金管理办法,使各项“三农”政策的作用和效益达到最大化。

2、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贯彻市委“大三农”工作思路,建设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带形成。建设杭州农业都市示范园区5个,建设市级产业化基地30个;建设粮油、茶叶等10条产业带。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优化品质结构。以“高效、低耗、生态、优质”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水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增强兴林富民能力。抓好竹产业带、景观林带、名特优干鲜果产业带、生物防火林带和兴林富民工程建设。计划完成5万亩竹子现代示范园区、2000亩景观林、20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和20个村、1个镇的兴林富民村镇建设任务。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升组织和示范带动能力,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65家以上;新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1家,新 8

评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切实抓好浙江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证发放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绿色通道政策的宣传和管理工作,健全和规范操作规程,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通畅。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争取申报富阳名牌3只,富阳知名商标10只,杭州名牌2只,杭州著名商标2只,省农博会金奖产品3只。稳步发展农信担保业务,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担保风险。增加担保注册资金,扩展担保业务范围,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休闲观光农业提供金融担保业务。

3、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中心,进一步抓好农村实事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制订新一轮“百千”工程实施意见、考核验收标准及办法,完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完成3个示范村、30个创建型重点整治村、15个提升型重点整治村创建任务,完成1个乡镇、街道的农村村庄“整乡镇推进”任务,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街道)1个、标兵村2个,完成20个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和10个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示范项目,完成65个村的保洁机制建立完善工作。加快培育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出台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修改完善发展规划,加大宣传推介和培训力度,重点培育富阳市级乡村游农家乐示范点10个。扎实开展“联乡结村”活动,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联乡结村”活动开展率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报表制、例会制、督查制等一系列制度。全面推进“三沿”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杭千”高速沿线村庄环境整治、绿化扫尾工作等,基本完成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结合320国道外移工程,开展沿线村庄状况调查,制订实施方案,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启动环山铜球滩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抓好下山移民工作,加强对下山 9

移民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明确项目申报及验收程序、资金补助规定等相关内容,力争完成400个下山移民任务。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农民素质培训的机制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就业转移,努力完成省和杭州市下达的培训任务。继续抓好农村信息工程,培育建设标准农村信息点20个,完成杭州市下达的信息工作年度目标任务。积极推进水利建设,全市计划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7亿元,动建水利工程65处,解决6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4、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抓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结合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村规模调整后续工作,细化资产融合方案,完善村级财务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建立新村帐套,搞好资产融合资料汇总整理工作,建立新村财务管理制度。继续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面开展市、乡镇(街道)和行政村三级监督审计工作,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继续组织开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并完成2个村的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任务。继续抓好村级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政策法规和业务能力,计划培训村级财务人员600人左右。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积极探索财务公开的有效方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式,确保公开内容全面、上墙及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开展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动态管理,对因各种原因尚未完成土地二轮承包或权证未发放到户的村,继续抓好补课工作,并将权证发放到户。积极引导和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发展农业产业化 10

提供保障。

5、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农办干部队伍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组织农办机关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纪律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立和完善办事高效、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职能,抓好“三农”牵头协调服务工作,完成牵头协调任务。

富阳市委农办

20xx年1月3日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