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心得9篇

西南民族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心得9篇

2.1 清零程序:

这个实验是本门课程的第一个软件实验,不需要连接电路,直接运行编写好的程序即可,程序代码也比较简单。实验内容是将RAM区内4000H~40FFH单元的内容清零,同时熟悉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汇编程序指令的熟悉与理解,汇编语言直接描述机器指令,比机器指令更容易记忆与理解。熟悉了本实验的基本原理,理解了8088汇编语言程序的工作过程。由于这是第一个实验,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实验过程比较顺利,基本没出现错误。

2.2 拆字程序:

本次实验也是软件实验,程序代码比清零程序稍微复杂一些,本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把4000H单元的内容拆开,高位送4001H,低位送4002H,同时将4001H、4002H两单元的高位清零。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用断点方式调试汇编程序,对于汇编程序怎么去排错、查错,怎么去看每一步的运行结果,怎么去了解每个寄存器内容的变化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当看到实验结果与计算的结果一致时,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的。但最开始编写的程序还是存在低级的语法错误,导致程序编译出错,这是在以后编写汇编程序的时候必须要想办法杜绝的。

- 1 -

2.3 拼字游戏:

本次实验是最后一个软件实验,主要任务是编写汇编程序,实现将4000H、4001H两个单元的低位数据分别送入4002H高低四位。

经过前两次实验的练习,我在书写本次实验的汇编程序代码时没有出现语法错误,理清算法后就一次编写成功了。实验结果也与计算的完全一致,较快地完成了实验任务。综合做过的三次软件实验,我对汇编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强了我用汇编语言编程的能力。更加熟悉了汇编语言的一些基本的指令,并能够熟练地应用。

同时,要学会通过观察寄存器的变化推断程序的流程,这样会给程序调试和排错带来很大的方便。

3.1 基本I/O口扩展实验:

本次实验是本门课程的第一个接口实验,主要目标是利用74LS244和74LS273扩展I/O口。将74LS244作为输入口,读取开关状态,并将此状态通过74LS273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用TTL芯片扩展简单I/O口的方法,掌握了I/O程序编制的方法。因为试验程序是提供的,所以不用自己编写程序,节约了一定的实验时间。但读懂程序还是花了些功夫。

由于需要将各部件进行连线,所以连线之前对所用连接线进行“测线”工作是十分重和必要的。如果不进行测线的话,一旦实验结果不正确,就会给排错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有可能需要全部重新连线。这是老师强调的一点,也是在以后的试验中要格外注意的。

- 2 -

3.2 8259A中断应用实验:

这次实验是一次综合性的实验,8255和8259A两个接口芯片都要用到,程序也比较长,理解较为麻烦。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主要还是连线不注意造成的。

通过这次实验,我又熟悉了汇编语言的应用,加深了对8255、8259A两种芯片功能的理解,明白了中断控制是微机系统的主要管理方式,也是处理器与外设之间通信的最有效方式。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8259A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基本功能及初始化编程方法,掌握了8259A的7个命令(4个初始化命令和3个操作命令)的结构和用法。

3.3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4/8253实验:

本次实验是将32Hz的晶振频率作为8254的时钟输入,利用8254产生1Hz的方波,方波需用示波器观察。8254是一种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芯片。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计数器的硬件连接方法及时序关系,掌握了8254的各种模式的编程及其原理,学会了用示波器观察各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

本次实验的硬件连接问题不大,但由于很久没用示波器的缘故,我对示波器的使用显得生疏。尤其是调试方波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最终效果却依然不理想,也因此影响了实验结果的观测。我也明白了配套设备的熟练使用程度对实验的成功与否有很重要的作用。

- 3 -

3.4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实验 :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利用8255的A口循环点亮发光二极管和利用8255的A口模拟交通信号灯。由于是两个电路,所以要注意做完一个实验更换电路连线时一定要关掉试验箱的电源。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初始化编程及应用。掌握了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和微机的硬件连接方法,并且加深理解了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的工作方式及其编程方法。通过流水灯实验和交通灯实验,我感受到了本次实验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对程序及其所用的芯片加深了理解,为以后的各种设计工作做好了充实的知识准备。

3.7 A/D转换实验:

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ADC0809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在数码管上显示。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模/数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了解了ADC0809转换芯片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并且基本掌握了ADC0809芯片的使用方法。由于是第一次接触ADC0809芯片,我对它的功能和构造还不是很熟悉,对程序的理解也有一定困难,所以实验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最后在老师指的点和同学的讨论下,终于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通过此次实验,我还知道:ADC0809包括一个8位的逐次逼近型的ADC部分,并提供一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用它可直接输入8个单端的模拟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再多点巡回监测、过程控制。

- 4 -

3.8 D/A转换实验:

这次实验需要用到示波器,实验刚开始时,对示波器的一些按键的功能不太熟悉,在调接示波器的初始化过程中花了很多时间,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了示波器的初始化,接着按实验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了实验,达到了实验目的,实现了预期的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初步掌握了DAC0832芯片的一些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对应的硬件电路,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以及示波器的应用,使理论知识得到了加深和巩固。

本次实验是本门课程的最后一次实验,通过本学期的九次实验,我们巩固了汇编语言编程的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应用能力,使我们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为我们更好的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及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 5 -

 

第二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大纲(0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实验总学时数:12学时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承担实验室:计算机科学系实验中心,计算机技术系实验中心

一、  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一。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微机原理基本硬件知识为基础,了解Intel8086/8088片总线及PC总线主要时序逻辑以及微机外部总线技术,掌握接口电路通过外部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原理,即编址、锁存、缓冲以及I/O控制等概念,掌握典型可编程芯片的编程方法,通过定时器、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中断、异步串行通信、A/D及D/A转换器实验,培养学生对接口设计与应用能力。

要求:要求熟练掌握微机I/O设备编址、I/O控制方式、锁存、缓冲以及典型可编程芯片应用知识,通过定时器、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中断、异步串行通信、A/D及D/A转换器实验,培养学生对接口设计与应用能力。

二、  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三、  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

上述实验均用到PC机及接口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设备情况,确定实验分组人数。完成上述实验需宏汇编程序MASM.EXE、LINK.EXE、EDIT.EXE(或其它文本编软件纯文本文件编辑,如WORK的.TXT格式文件)、DEBUG.COM等软件支持。

实验1:定时器的使用

内容:定时控制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控制应用问题。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计数,即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完成定时功能时,要求输入脉冲信号是等周期(设为t)的时钟脉冲信号,这样,n个脉冲,就需要nt时间,即实现了定时nt目的;而完成一般计数功能时,不要求输入周期脉冲信号,此种情况下,只考虑脉冲的个数。

不同计数器或定时器响应计数的速度不同,将“符合定时器工作范围要求”的时钟脉冲信号送给定时器,当定时器计数达到“预期”的计数值时,即达到“预期”的时间。

要求:通过计数器74LS393对频率为8MHz的时钟信号进行256分频,从74LS393中取得分频后的时钟信号,将此信号送Intel8253定时/计数器的某通道,并依次对此通道进行“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编程,要求依次按上述方式获得2秒钟的时间宽度的4种不同形式的输出信号。

实验2:Intel8253应用――发声控制

内容:本次实验希望使同学们受到如下启发:从基本的原理着手分析问题,通过分析,抽象出理论模型(数学原理表示),最终结合相应技术解决问题。机械振动导致发声,这是最基本的发声原理。扬声器发声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运用了物理学中“电流与磁场关系”,改变电流,即可改变磁场,磁场的改变使得扬声器的纸盆振动,从而发出不同声音。

Intel8253的每个通道的功能,可以归结为计数功能,选择其工作在方式3(方波方式)时,通道工作过程是:按本通道中给定的初值n,对输入时钟信号频率f进行n分频,输出频率为F的分频信号,即F=f/n. 从而在通道输出引线周围产生一种与频率F波形对应的电磁波,若用此电磁波控制一扬声器,则可听到与该电磁波对应的声音。

设通道中输入频率为f的时钟信号,编写程序,“按一定时间变化规律”改变通道中的初值n,将可在本通道输出引线周围获得相应“按一定时间变化规律”的电磁波,从而在扬声器中可听到不断变化的声音。

要求:从声学原理可知,对应音乐简普中42个声波,其频率(单位:Hz)依次为:

实验箱中提供频率为8MHz的时钟信号,可通过74LS393计数器降频获得低于2MHz的时钟信号后输入到Intel8253某通道,对该通道采用方波方式编程配置,并按“一定时间间隔”,产生与上表中对应的“某种频率的声波”。

分析本实验的设计原理,画出控制电路图,描述控制程序思想,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    

实验3:并行接口Intel8255方式0应用

内容:并行I/O是非常典型的控制应用问题。本次实验内容是:编写程序,对Intel8255中某端口进行方式0输入配置,并将8个开关信号通过此端口输入,将这8个开关的状态看成一个字节的8个数据位,程序循环读取这8个开关状态,并将其对应的数值(0~255)以16进制形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或者用对应的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开关状态)。

要求:掌握Intel8255方式0应用编程技术,深入理解并行传输概念,分析输入接口为何需要有信号锁存功能,针对上述内容,绘制输入控制电路,编写控制程序并调试运行。

实验4:74LS393和Intel8253中断应用

内容:采用74LS393对实验箱中8MHz时钟进行分频处理,从中获得低于2MHz的时钟信号¢,并将时钟信号¢输入给Intel8253的某通道C。要求通道C的输出信号作为Intel8259的可屏蔽中断请求IRQ2,使得中央处理器每隔2秒钟中断一次,中断程序将中断次数采用二进制方式在8个发光二极管中显示出来。

要求:深入理解中断概念,熟练掌握中断编程方式,针对上述内容,绘制输入控制电路,编写控制程序并调试运行。

实验5:异步串行通信

内容: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设计程序,模拟电传打字机全双功通信。

要求:将两台PC机串行通信口按零调制方式连接,编写程序,模拟电传打字机进行全双功通信。

实验6:A/D及D/A转换器应用

内容:将可变电位器输出的电压模拟信号输入到ADC0809的某个模拟信号输入端,编程将其转换为8位数字信号并读到CPU寄存器中,再将此8位数字信号输出天DAC0832,并编程,使DAC0832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K,然后将模拟信号K送到ADC0809的另一模拟信号输入端,将其再转换成8位数字信号,将最终所得到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屏幕上(或在8个发光二极管上以二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要求:针对上述内容,绘制电路图,并编写控制程序并调试运行。

四、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见上述教材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

参考书: 见上述参考书,另参考实验设备随机资料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

编写:徐东平、李宁、何业兰

审阅:                                                                                        日期:

审定:                                                                                        日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