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实习报告

      

铁道工程实习报告

学    院: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0906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道路与铁道工程系

实习日期:20##年3月27日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3

第二部分  专论

………………………………………………………3

(1)妙峰山段铁路认识铁路路基

………………………………………………………6

  (2)青龙桥火车站了解道岔的结构

………………………………………………………9

(3)“人”字形铁路

………………………………………………………9

第三部分  结论及建议

…………………………………………………………………10

第四部分  结束语

…………………………………………………………………11

第一部分  前言

实习目的及任务

为了增加对铁道工程的感性认识,同时也适应建筑学科发展的新要求,拓展视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院组织了本次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由于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还没有学习到太多的专业课,所以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从实践中对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实习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许许多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对建工常识的储备,一边在将来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通过对铁路轨道实地的参观,使我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铁道工程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了解和发现了铁道工程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符合或相冲突的一些例子,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实习时间

20##年3月27日

实习地点

1.妙峰山段铁路  2.青龙桥火车站

第二部分专论:

铁路,是火车、城铁等交通工具的轨道。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铁路运输是已知陆上交通方式中最有效的一种。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使这上面的人感到更舒适,而且它还能节省能量。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令列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一个铁路运输系统包括很多元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合适的系统,火车将无法顺利运行。 首先,是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 其次是系统的用途,如果是客运,还要考虑乘客是通勤者还是中、长途旅行者。 当弄清楚需求后,便要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轻铁、重铁还是高速铁路。另外还有单轨铁路、橡胶车轮轨道系统和磁浮铁路等,因为这些线的列车也是以轨道导引行走。现时很多大城市都设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或电车系统。 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后,便要小心选择使用的轨距。 火车动力方面,古时用马,后来有蒸汽,现在则用柴油或电力。如果是电力,便需要电气化的系统。这样一来,又有不同的方法为火车供电。最普遍的是高架电缆及轨道供电。 最后,要根据交通流量决定路轨的数目。如果流量是小的,可以只建一条路轨,但一定要有避车处让多余一列火车使用这条铁路。流量大的,可以铺双线甚至多线,有些繁忙的路段甚至有八线平行行走,每个方向有四条路轨。最早为方便装卸货物和旅客上下列车,设立了铁路车站。后来为了便于铁路运作和提高效率,设立不同类型的车站: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客运站等。

铁道工程,研究铁道、公路、城市道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中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学科。本学科是我国铁道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源头培养基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基地,与国内外学术界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合作。长期以来,为我国铁路建设输送了大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为我国铁路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 :(1)高速重载轨道结构与轨道动力学 。在国内率先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并逐渐拓展为上含列车、下含路基或桥梁的“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发展轨道结构动力设计方法与动力学仿真分析技术,结合国家和省部级20余个重点科研项目,对重载、提速及高速线路上列车-轨道系统动力作用关系、轮轨系统运行安全性及轨道结构与变形规律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成果已纳入有关规范。(2)路基工程土工设计理论及高速铁路、公路路基 。在国内最早开展路基动力学的研究。在研究基床填料动力特性、基床结构组成体系的同时,开展大系统、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例如紧密跟踪世界高速技术的前沿问题针对线路下部结构的特点开展列车-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理论研究,开拓和发展路基变形和动力设计理论研究。(3)线路勘测设计现代技术 。在国内较早地进行铁路修建、路网规划等有关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理论方面的研究,广泛地采用现代工程测量和地质勘测技术建立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优化理论、智能决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进行线路智能化设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路面综合设计理论。路基路面整体设计理论研究。针对西南地区纵横高填深挖路基工程特点,开展基于路基动力分析和非线性本构特征的路基路面整体设计理论研究和线型结构性能综合评价研究。针对西南区域环境气候特点,开展基于摩擦学原理的路面材料表面特性设计基础研究。(5)铁路、公路工程灾害防治与安全技术。本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包含轮轨和车路系统本身的运行安全性和自然灾害对线路的破坏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集中在铁路工务安全方面,以轮轨系统动力学为基础,进行脱轨仿真分析,轨道几何状态合理允许限度等安全标准研究。在自然灾害方面,针对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条件,结合山区铁路干线的灾害特点,在斜坡重力作用灾害类的防治工程技术与理论研究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妙峰山段铁路认识铁路路基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轨道或道路路面的基础。为使路线平顺,在自然地面低于路基设计标高处要填筑成路堤,在自然地面高于路基设计标高处要开挖成路堑。

为使路线平顺,在自然地面低于路基设计标高处要填筑成路堤,在自然地面高于路基设计标高处要开挖成路堑。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在其本身静力作用下地基不应发生过大沉陷;在车辆动力作用下不应发生过大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路基边坡应能长期稳定而不坍滑。为此,须在必要处修筑一些排水沟、护坡、挡土结构等路基附属构筑物。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合理选择线位,可以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和工程艰巨路段,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工程数量,节约工程投资。路基工程的特点是:工艺较简单,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较广,耗资亦较多。路基施工改变了沿线原有自然状态,挖填借弃土石方涉及当地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土石方相对集中或条件比较复杂的路段,路基工程往往是施工期限的关键之一。

路基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一条线路。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路基的作用是在路基面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它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同时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路基同轨道一起共同构成的这种线路结构是一种相对松散连结的结构形式,抵抗动荷载的能力弱。建造路基的材料,不论填或挖,主要是土石类散体材料,所以路基是一种土工结构。因而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我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高速铁路,路基还应有合理的刚度,以保障列车高速行驶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青龙桥火车站了解道岔的结构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站、编组站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等特点,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它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线路的连接、交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常用的线路连接有各种类型的单式道岔和复式道。

三 “人”字形铁路

青龙桥火车站所处的这段铁路是整条京张铁路的精华所在。为我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针对八达岭一带地势陡险、坡度大的难题,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设计了著名的“之”字形线路,使列车能够顺利通过,而青龙桥车站就是这“之”字形线路的中间一段。附近还有同样为詹天佑和中国铁路人勤劳智慧结晶的八达岭隧道,这两项工程是京张铁路的关键工程。

  能想出“之”字形铁路,已经是大师的设计,在连绵的山间、在预先设定的关沟路段,哪里去找这样一处完全符合要求的理想之地呢?詹天佑通过反复勘察测量、不断修订设计方案,才发现并选中了青龙桥为折返地点。青龙桥天然地形恰好适合于修筑这样一个供列车折返的场地,青龙桥在整条线路中的位置也刚好合适。这一决策,使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减少了一半,大大缩短了工期、还节约了资金。他锲而不舍,在铁路战线上与列强斗争不息的事迹、和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品质,将和后人为他树立的铜像一起,永远给我们无限启示.

詹天佑墓在青龙桥火车站带有西式风格的老候车室旁边竖立有一尊詹天佑全身铜像,为1919年詹天佑逝世后中华工程师学会所立;铜像的后边拾级而上,是呈站台状的詹天佑墓,建于1982年,是由铁道部等单位从北京海淀迁移至此的。

结论及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前对一些铁道学习的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其施工要点,而其具体的环节,具体的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校原本就是铁道部属的高校,对于铁道方面的知识理应懂得一些,即便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更何况我们是学土建的,更应该认真钻研。

铁路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在运输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发展铁路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高速铁路,我国近几年在这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也理应为此自豪。

四 结束语

  实习虽然短暂,但我们收获了经验,结合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算是理论联系实际了。在此感谢我们辛勤的带队老师,谢谢你们辛苦随行并指导。

 

第二篇:道路与铁道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011

姓名:  项许

学号: 10232050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青龙桥铁路的实地实习认识,使我们对铁路选线、铁路轨道、公路路面等方面,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二、实习时间20##10

 20##年10月22日

三、实习地点

  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青龙桥铁路。

  

四、实习内容

今天我们在老师带领下来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青龙桥车站。青龙桥站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长城脚下,著名的京张老线“之”字形铁轨一侧,始建于1905年,是一个百年老站。车站目前已没有客运功能,更类似一个小小的铁路博物馆。高大的詹天佑像耸立在中西结合的站房边,西式的百叶窗棂之上是中式的女儿墙,屋顶下雕刻着中式的太极图案,寓意平安。站房的小院里,还保留着当年的人工道岔、油灯座、铁轨做成的报车器。

一  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詹天佑独特设计的人字形铁路。火车不可能顺着陡峭的山坡直着“爬”上去,只能采用延长路程的方法以减缓线路的坡度。以“距离”换取高“度”———实际上铁路也可以“盘山”,那叫“螺旋环山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必须具备合适的地形。由于关沟路段的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用“螺旋环山法”,只有采用“之”字形线路,这是不得不采用的办法,也是唯一能采用的办法。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第一,选择关沟路段是在客观条件限制下所采取的无奈之举,而并非最佳方案。詹天佑曾说过:“选定线路时,只要有办法,就不要采用关沟段那样的线路。”

第二,“之”字形线路并非詹天佑的发明。这种筑路形式早就在美国的矿山铁路中使用过了。但是,许多年来,人们一直传说是詹天佑发明了“之”字形线路,实属谬误。詹天佑不需要这样的虚名。他的伟大,不在于是否发明了这种办法,而在于能够大胆采纳并巧妙运用这种办法。 “之”字实际是“人”字一箭双雕巧安排 把这种线路说成是“人”字更准确一些。这是一个横放着的“人”字。列车为了达到上面那条腿的顶端,需要先顺着下面这条腿行进到“人”字的“头部”,然后再掉过头来继续上行。这样,就把一段陡峭的坡道代替了。但是,这么长的一列火车,在到达“人”字的“头部”以后,如何掉头继续上行?

詹天佑决定采用“双机牵引”,就是使用两台机车,一台在前面拉、一台在后面推———到了“人”字的头部,火车无需掉头,原先在前面的机车变成了车尾、由拉变推;原先在后面的机车现在变成了车头、由推变拉。其实,使用两台机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牵引力,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掉头折返的问题,在载重量小的时候,仅用一台机车也可以办到。但是在火车的载重量大时,一台机车就不够用了。詹天佑着力引进国外大马力机车,并创造性地使用双机牵引,解决了京张铁路的运输动力问题。 在纸上写一个“人”字好办,但是,在连绵不绝的军都山间、在预先设定的关沟路段,哪里去画这个“人”字,哪里去找这样一处完全符合要求的理想之地呢? 老天爷真的为詹天佑准备了这样一处地方,那就是青龙桥。它的天然地形恰好适合于修筑这样一个供列车折返的场地,而它在整条线路中的位置也刚好合适。詹天佑通过反复勘察测量、不断修订设计方案,才发现并选中了青龙桥为折返地点。这一决策,使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减少了一半,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资金。

二  道路与铁道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铁路选线、铁路轨道、公路路面等方面。

一 选线设计

包括铁路种类、线路种类、展线方式、线路交叉等方面的内容。

铁路的分类

1.国家铁路

国家铁路是指由中国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管理的铁路,简称国铁。  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截止到20##年底已达70057.2公里,其中国家铁路59078.6公里,合资铁路6162公里,地方铁路4816.6公里。在国家铁路中复线里程达22640.3公里,电气化里程达16867.6公里。拥有各种机车14955台,铁路客车37214辆,货车449921辆,承担着全国54.6%的货物运输量和36.3%的旅客运输量。全国国家铁路建有车站5500多个。

2.地方铁路

  地方铁路主要是由地方自行投资修建或者与其他铁路联合投资修建,担负地方公共旅客、货物短途运输任务的铁路。地方铁路的经营管理方式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自营性质,即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下,设置专门机构 。地方铁路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地方运输事业中的一支重要的运输力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3.合资铁路

合资建设铁路,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对于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到20##年底,全国建成合资铁路共33条,总里程达8601公里。合资铁路打破了多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拓宽了筹资渠道,铁路建设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4专用铁路

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专用铁路的概念也是从管理权限和管理主体上来划分的。一般来说,专用铁路大都是大中型企业自己投资修建,自备机车车辆,用来为完成自己企业自身的运输任务的铁路。也有一些军工企业、森林管理部门为运输生产需要修建了一些专用铁路。目前我国共有专用铁路25000多公里,其中工矿铁路13000多公里,森林铁路有9000多公里,其他专用铁路3000公里。

三  线型设计

(1)展线方式

当地面平均坡度大于线路最大坡度时需要展线才能达到要求的设计标高。常用的展线方式有套线、灯泡线、桥梁螺旋线、隧道螺旋线、支字线等。调查了解不同展线方式的特点、适用条件、平纵断面设计特点等。

(2)公路线形设计

公路平面线型的确定,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设计要求;

(3)线路交叉

线路交叉有多种形式,根据交叉线路的种类分为铁路与铁路交叉、铁路与公路交叉、铁路与城市道路交叉、公路交叉;根据交叉线路的标高是否相同分为平面交叉(道口)和立体交叉;铁路平面交叉又分为有人看守道口、无人看守道口;立体交叉又分为铁路在上交叉和铁路在下交叉。公路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分为十字形、Y形交叉口等;立体交叉分为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等。学习了解各种交叉的设置条件、设计要求、对行车及铁路能力的影响、工程数量、工程造价等内容。

四轨道

铁路轨道简称路轨、铁轨、轨道等。用于铁路上,并与转辙器合作,令火车无需转向便能行走。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衡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 铁路路轨以钢铁制成的路轨,可以比其它物料承受更大的重量。轨枕亦称枕木、灰枕,或路枕,功用是把钢轨的重量分开散布,和保持路轨固定,维持路轨的轨距。

1.轨道力学分析

2.道砟

3.钢轨

4.轨道的轨距

5.轨枕承垫

6.道钉

7.轨道接头

8.轨撑

9.防爬器

10.扣件

   一般而言,轨道的底部为石砾铺成的路碴。路碴亦称道碴、碎石或道床,是为轨道提供弹性及排水功能。铁轨也可以铺在混凝土筑成的基座上 (在桥上就相当常见) ,甚至嵌在混凝土里。

轨道组成

包括各种轨道结构及组成部分、环行试验道、城市轨道交通新型轨道结构等;轨道部件生产过程;钢轨焊接工艺;新线及既有线(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大型机械维修作业等。

1.轨道的分类

依运营条件可分为特重型、重型、次重型、轻型等;依结构型式可分为传统轨道结构、新型轨道结构等;依轨下基础的型式可分为有碴轨道、无碴轨道等;依钢轨的长度可分为有缝线路、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跨区间无缝线路)等;依平面的位置可分为直线轨道、曲线轨道等等。

轨道结构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及道岔等主要部件组成。

轨道最早是由两根木轨条组成,后改用铸铁轨,再发展为工字形钢轨,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多数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见铁路轨道几何形位)为1435毫米(4英尺8(1/2)英寸)。较此窄的称窄轨铁路,较此宽的称宽轨铁路。轨枕一般为横向铺设,用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成。道床采用碎石、卵石、矿渣等材料。钢轨、轨枕、道床是一些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的。钢轨以连接零件扣紧在轨枕上;轨枕埋在道床内;道床直接铺在路基面上。轨道承受着多变化的垂直、横向、纵向的静荷载和动荷载,荷载从钢轨通过轨枕和道床传递到路基。通过力学理论,分析研究在各种荷载条件下,轨道各组成部分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而确定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轨道结构的基本组成

轨道结构由道砟、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及道岔等主要部件组成。

道砟

道砟铺设于路基上,轨枕下,用以藏护轨枕的对象。依铺设的位置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顶层道渣,下层为底层道渣。

  道渣的功用如下:

  1.承受轨枕所传下的压力,并将此压力平均分布在路基上。

  2.固定轨枕位置,维持轨道正确的线型和坡度。

  3.排除轨枕周围及下方雨水,防止路基的土壤因湿软变形。

  4.增加轨道的弹力,使受列车碾压后的钢轨迅速回复原来正确位置。

  5.防止轨道生长杂草。

  现代轨道工程为了减少道渣的维护,并且提高路基的强度,以混凝土地基取代道渣、枕木及路基,称之为"无道渣轨道"。,可以降低维修时间,维持良好的质量及行车安全。

钢轨

钢轨:依重量可分43Kg/m、50Kg/m、60Kg/m、75Kg/m等几种;依长度有12.5m、25m等,以及各种缩短轨;依材质可分为U74、U71Mn、PD3等;依钢轨的断面可分为标准型、异型轨等。

钢轨乃供列车车轮滚动行驶其上的铁路构建,主要功用如下:

  1.承受车轮重压及磨损。

  2.将车轮重压分散置钢轨下的轨枕。

  3.承受不断反复的重压。

  无论钢轨的重量如何,断面质量比例大致应为:头部42%、腰部21%、底部37%,且钢轨的高度应等于底部的宽度。当钢轨头部受磨损达0.64厘米时,需立即抽换钢轨。

轨道的轨距

  轨道的轨距定义为两根钢轨顶面下1.588厘米处的内侧间隔距离。我国的轨距规定为1435毫米。

轨枕承垫

  轨枕承垫于钢轨之下,是用来支撑钢轨的铁路对象。其功用如下:

  1.将钢轨所传下的在重平均分布于道砟上。

  2.维持钢轨的线型及两轨间的轨距。

  3.确保轨道具有均匀的弹力,作用有如建筑物的梁 。

道钉

  道钉的作用在于将钢轨扣接在轨枕上,并维持两轨间的固定轨距,最常用的道钉有钩道钉和螺旋道钉两种。

轨道接头

  轨条接头在于维持接缝处的强度及劲度,使轨条具有均匀的弹性。一般以两块鱼尾版贴于钢轨两侧的腰部,而以附有弹簧垫圈的螺栓旋紧。鱼尾版有60厘米和90厘米两种,使用60厘米版需旋以4螺栓,使用90厘米者需旋以6螺栓。

  现代化轨道为彻底改善钢轨接头之缺点,采取连续焊接之方式,以连续焊接钢轨取代钢轨接头,藉以减少轨道之维修工作,并可增加使用年限,此称为长焊钢轨。

轨撑

  用以支撑钢轨外侧的腰部,以抵抗钢轨头部所受之侧向力,防止因钢轨倾斜而导致之道钉松动。

防爬器

  装设于钢轨底下,以其一侧顶住轨枕(及垫钣),除用防止钢轨因车轮滚动所造成的纵向爬行,并可控制钢轨因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延伸现象。

扣件

  嵌入轨枕扣住钢轨底部之上的金属夹或柄,除可抵抗车轮垂直滚压及侧向推力外,也可防止钢轨纵向爬行。

轨道各部件的生产过程及工艺要求,如钢轨、轨枕、道岔、道碴等;

钢轨的焊接、胶接方法、设备及工艺要求等;

无碴轨道的预制或浇筑方法及工艺等。

2.轨道的铺设及养护

新线及既有线无缝线路的铺设方法、机具及施工工艺要求;

各种运营条件下轨道的养护维修方法、机具及标准;

尤其应关注高速、提速线路及客运专线大型铺设、养护维修机械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三护坡工

为防止止崩塌,可在坡面修筑护坡工程进行加固,这比削坡节省投工,速度快。常见的护坡工程有:干砌片石和混凝土砌块护坡、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护坡、格状框条护坡、喷浆和混凝土护坡、铺固法护坡等。 干砌片石和混凝土砌块护坡用于坡面有涌水、坡度小于1:1,高度小于3米的情况,涌水较大时应设反滤层,涌水很大时最好采用盲沟。防止没有涌水的软质岩石和密实土斜坡的岩石风化,可用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护坡。坡度小于1:1的用混凝土,坡度1:0.5~1:1的用钢筋混凝土。其中浆砌片石护坡可以防止岩石风化和水流冲刷,适用于较缓的坡。
 格状框条护坡是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或在现场直接浇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修成格式建筑物,格内可进行植被防护。有涌水的地方干砌片石。为防止滑动,应固定框格交叉点或深埋横向框条。

   在基岩裂隙小,没有大崩塌发生的地方,为防止基岩风化剥落,进行喷浆或喷混凝土护坡。若能就地取材,用可塑胶泥喷涂则较为经济,可塑胶泥也可做喷浆的热层。注意不要在有涌水和冻胀严重的坡面喷浆或喷混凝土 在有裂隙的坚硬的岩质斜坡上,为了增大抗滑力或固定危岩,可用锚固法,所用材料为锚栓或预应力钢筋。在危岩上钻孔直达基岩一定深度,将锚栓插入,打入楔子并用水泥砂浆固定其末端,地面用螺母固定。采用预应力钢筋,将钢筋末端固定后要施加预应力,为了不把滑面底下的稳定岩体拉裂,事先要进行抗拔试验,使锚固末端达滑面以下一定深度,并且相邻锚固孔的深度不同。根据坡体稳定计算求得的所需克服的剩余下滑力来确定预应力大小和锚孔数量

五、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外业的道路实习,使我们对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使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近年来,中国的公路事业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其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从事道路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作为将要走出学校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和设计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使自己在此领域内也有所作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