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矛盾的手法分析三违、辩证的观点完善自己 记得去年在5101N工作面盯班遇见了王书记,他当时问我一个问题是杜绝三违我们井下能不能生产,当时我没有能够果断给出答案,后来王书记笑了笑也没有太深究这个问题。可是这个问题我却一直思考了好几天,甚至是现在的某些时候仍然能够想起这个问题,可是随着时间的改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直改变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井下三违的情况吧,众所周知,“三违”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在我国“三违”现象已成为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影响企业形象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症”。“三违”整治,也就成为了煤矿企业抓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三违的危害如此之大,职工还为什么要三违呢?从三违人员的心里来分析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侥幸型心理。有的人在几次违章未发生事故后,慢慢地就滋生了侥幸心理,混淆了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

2、习惯性心理。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习惯性心理是人们在习以为常的境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状态。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部分人员一旦掌握了某一客观规律,或者是用某种方法和定律

操作取得了成功,这部分人就把它视为财富,也就逐渐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凡类似情况出现,他们就千遍一律,机械操作,而不去考虑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等,以致酿成事故,无法自拔。

3、从众型心理。别人做了没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更没事。尤其是一个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场所,这种心理向瘟疫一样,严重威胁着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平时不注重对煤矿安全规程的学习,安全知识的积累,缺乏工作经验,在遇到类似操作工序或独立作业时,不去考虑和分析现场情景,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见解,头脑简单,而是“随波逐流”,效仿操作,盲从执行,最终反受其害。

4、麻痹型心理。一些职工安全意识薄弱,缺乏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在生产过程中疏忽大意,放松了安全警惕,干活“马虎、凑乎、不在乎”。还有一些职工对违章行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认为以前这样干过也未出过事,心里就满不在乎,上岗后草率从事,图省事,怕麻烦,投机取巧。

5、逞强型心理。有的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常满不在乎,虽说能预见到有危险,但是轻信能避免,用冒险蛮干当作表现自己的技能。还有的人管理能力缺乏,文化水平不高,技术经验稀少,凭借自己是(管理人员)班组长,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急于表现自己,急于多拿“荣誉”,以

便于完成留转硬件指标,在安全与生产相抵触的情况下,只要产量,不要安全,只求短期效应,违章指挥,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来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性,用鲜血和生命来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煤矿职工发生三违时的几个主要心里因素,前些时候王书记带领我们又学习了一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就时常想起三违这个问题,以马哲的原理一步步思考三违与生产的相互关系来,三违与生产这个看似对立的命题实际上正对应了马哲里边矛盾的斗争性、统一性原理。而我对这个命题观念的改变又运用了辩证否定的理论来完善我的思维,完善我的工作方法。

辩证否定理论在我看来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否定进而寻求真理的过程。通过学习马哲原理使我对三违与生产关系理解的改变就是这一原理的真是体现。

开始在基层工作,再加上刚毕业不久,对煤矿接触不深,很受基层单位那种热火朝天的抓生产气氛影响,看待问题很片面,对待“三违”与“生产”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最错误的时候,那时候我心里还真的是认为,没有三违就没有效率保证,也就没有产量就更不能谈生产了。

随着我工作时间的增长,井下现场经验的积累,后来我

发现有些三违是可以避免的,例如上面三违因素里边提到的种种三违情况只要加以注意实际上都可以避免的,这也在我日常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在综二全队动态达标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岗位达标,规范操作,三违数量明显减少。

可是为什么煤矿就不能杜绝三违呢,还要讨论这个三违与生产的关系,在井下通过与一些三违职工交流的过程我了解到有一些职工三违是出于“为公”心里,乍一听还很有道理,要么是为了节约工期,要么是节约成本投入,也就是这个问题的出现使我对三违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个就需要应用到马哲原理的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原理了,也就是说,职工现在存在三违情况有一部分是由于工期紧或者投入成本低与生产任务较重所产生的矛盾的一方面的体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我们需要将矛盾进行分析,工期紧这一因素牵涉的范围很广,也就是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由很多,例如在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提高工效,同样可以减少职工三违的发生,这样一来就将三违与生产的矛盾转化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了,当然也可以加大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同样可以提高工效,比如在5102N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架的投入和使用,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出口支护工相应的“提前回柱”、“猫窝留的太深”等三违现象明显减少了。

综上所述,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根除三违,但是通过矛盾

的转化可以将产生三违的原因加以分解、转化,将主要矛盾由违章生产转化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改善作业条件这些较为容易处理的矛盾,这样一来我矿的安全管理是不是会更上一层呢?

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环境恶劣,条件多变,水、火、顶板、瓦斯、粉尘五大自然灾害并存,稍有不慎,事故都会随时发生;从主观上讲,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当事人甚至是受害者的“三违”行为所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普遍的科学原理,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实践工作又是我们做为一名管技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通过辩证否定的理论来完善我的思维,武装自己的大脑,分析前进过程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矛盾的斗争性、统一性原理加以解决,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开滦有句老话说的好办法总比困难多也正是这一原理在广大群众中应用的体现。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区别的确认。题干是列宁对两种对立的认识路线的划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及观点,“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及观点。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此题没有什么难点,只要理解了题干的内容,就会轻松找到正确答案。(C)

2.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观点。在哲学史上一切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问题上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A项)这个“反映论”的共同原则。而旧唯物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承不承认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实践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以此为依据分析4个备选项:由于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懂实践,不懂辩证法.而B、C、D三个选项都与实践、与辩证法相关,所以不是它们的观点,是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排除掉,这样只有A顶是正确选项。(A)

3.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 B.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即唯心论的先验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比较,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都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引起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选择类似题型只要抓住“实践”这个关键词,这个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的起点、核心、基础,是不应该选错的。(C)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指

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

【解题分析】此题干是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论断,考查考生对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确认。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项中,A、

B、D三项的内容都是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但题干中恩格斯论断的含义,就是特指“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这一作用。所以B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C项与题干要求无关,是干扰项,需排除。(B)

5.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

A.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C.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共同原则的确认。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两种认识论的对立,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个共同原则,因此称之为唯物论的反映论。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6.“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是考查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题干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需要考生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提炼出来。“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A项),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D项),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项)。这样将干扰项A、C、D项排除,正确选项就是B项。答错此题的考生可能会误选D项。(B)

7.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包括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这种选择是

A.自由选择 B.受到被反映客体的制约

C.主观任意的选择 D.无意识无目的选择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认识中的选择机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人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人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然后是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组,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但是人的选择不是主观随意的“自由选择”(A项、C项),也不是无意识无目的选择(D项),而是在受到被反映客体制约下的选择(B项)。考生选择本题,只要知道“选择”也是反映的范畴,而反映必须受到被反映客体的制约,就会轻松找到正确选项B。(B)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客体是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在人的活动之外存在的一切事物 D.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对客体概念的确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所谓认识的客体不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A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B项),也不是指“在人的活动之外存在的一切事物”(C项),是指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即“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D项)。若要选对此题,考生必须搞清楚,认识的客体是一个确定的概念,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它不等于客观世界或客观事物,是与人打上交道的客观事物。(D)

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实践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所谓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D项)。这一原理一般考生都应掌握。

(D)

10.感觉、知觉、表象是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对感性认识的三种表现形式的确认。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感性认识的获得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点,它经历了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完成的。题中所给出的四个备选项,A项和B项明显是干扰项;D项即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象这样的知识点虽然不是难点,但在复习时容易被忽视,也就不能保证作出正确选择。(C)

11.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

A.人的思维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B.哲学家的哲学体系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C.自然界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D.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在认识和检验真理性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D项)。考生回答此题的难点就在于对题干的理解上。马克思说的这句话似乎很晦涩难懂,但是只要抓住题干中的“理论”一词,就应该知道是在谈认识问题,认识就与实践相关,沿着这样的思路,就可以逻辑地推出,把认识神秘化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实践得到证实和检验,正确选项就会轻松选出。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D)

12.“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感性认识的局限性的把握。题干是毛泽东在讲到感性认识的时候讲的一段话,是说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题中给出的4个选项中,C项(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明显是错误选项,排除。A、B、D三项都是有关感性认识的正确观点。但受到单项选择的限制,要求选出一个最合题意的选项。而毛泽东这句话主要不是讲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而是谈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正由于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才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将A和D两项再排除,只有B项才是最合题意的正确选项。考生回答此题也有一定难度,难就难在对毛泽东这句话的理解上,它究竟是指感性认识的作用问题呢还是局限性问题呢?从这句话中似乎还不能直接把握。有的考生很可能由于没有读懂这句话的主要指向,而误选A项或D项而丢分。(B)

13.“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理性认识特点的理解和把握。题于是马克思的一段话。主要是说“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B项)。由于马克思这段话理论指向不明显,考生选择此题有一定困难。聪明的考生就应该首先读懂题干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去分析选项。题干中所说的“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一切科学的抽象”就是指“理性认识”,接着往下理解,“一切科学的抽象”,即理性认识“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就是说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理解了题干的意思之后,再去分析题中所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C项(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因为,抽象的东西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样将C项排除。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观点,但作为单项选择,只能选一,根据已经理解的题意,只有B项才是最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

14.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上,如果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中犯的错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经验王义 D.形而上学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所犯错误的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泉之水、无本之木,承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上就是坚持了唯物论,因此,如果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上就犯了“唯心主义”(A项)的错误。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搞清楚有关理论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此题也应该轻松找出正确答案。如果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一知半解,也会轻松地丢掉这1分。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把相关的理论间的一系列关系,追到底彻底搞清楚,无论怎么出题,在哪个层面出题,都不应当出现问题。(A)

1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两种认识首先是有区别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B)。对于这些区别属于哲学常识,一般考生都能把握。所以该题作为单项选择,考生应非常轻松地找出正确答案B项。(B)

16.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上,如果否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上犯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唯理主义

【解题分析】此时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所犯错误的把握。该题正好和14题相对应。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中,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目的。承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相反,如果否认这个上升关系,这在认识论上则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c项),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对该题是否能作出正确选择,关键仍然是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全部关系是否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在书中不能直接体现,是靠逻辑推理推出来的。(C)

17.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A.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c.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D.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认识与实践统一关系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此外,认识与实践又是统一的,二者的统一是在一定历史条件的具体的统一,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的统一(A项),而不是“抽象的不变的统一”(B项)。题中的C项和D项虽然也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特点的表现形式,但作为单项,A项是最体现认识与实践统一关系特点的,所以是正确选项。该考点虽然很重要,但没有什么难点,一般考生都能把握。(A)

1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

A.本质 B.基础

C.动力 D.升华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依赖的,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B项),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便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此题对于多数考生来说不应构成难点。(B)

1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人的一生获得知识不外有两个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亲自实践获得的认识和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获得认识和知识。而由于具体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更多的是间接经验。就其二者的关系而言,它们是“源”和“流”的关系,直接经验是知识的“源”,间接经验是知识的“流”。对于这个道理一般考生都应掌握。如果有的考生丢分的话,有可能是误选D项。(C)

20.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的确认:此题有一定的难度,答对此题考生必须对经验论的问题有所把握。经验论的观点是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经验论分为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两种,二者的共同点都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其区别在于回答感觉的来源不同。所以,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D项),答错此题的考生有可能误选A或C项。 (D)

21.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信息的传播过程 B.信息的产生过程

C.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D.信息的刺激过程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反映和信息的关系。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从客体中获取或说“接收”信息,并经过加工、改造即信息变换,使之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系统,并将其新的信息保留下来的过程。选择此题似乎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抓住“反映”这个概念,思路就有了。反映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角度说,反映就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反映,这个过程是双项的,不仅是信息产生,即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将信息储存起来的保留过程。这样A、B两项的内容都是不完整的反映过程,而D项的内容明显是干扰内容,所以只有C项的内容完整地体现了信息反映的过程,是正确的选项。(C)

2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变化,对主体反映客体的影响。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是说,主体在反映客体时,由于参照系的不同,对同一反映对象所得到的反映结果不尽相同。这在哲学认识论上来说,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就决定了主体反映客体也是相对的、可变的。所以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讲的情况,不是由于真象和假象的问题(A项)或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B项),更不是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D项)。此题的难点在于理解爱因斯坦的论述上。只要抓住题干中的主词“主体”,然后用排除法将A、B、D三个不含“主体”概念的选项排除,只有剩下的c项的内容含有“主体”概念,一定是正确选项。(C)

23.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

A.知行并进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B.知难行易

C.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 D.因知以进行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了解,特别考查考生对“知行观”中最具有价值的思想、观点的把握。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考题,要求考生不仅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所了解,还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在知行观问题上最优秀、最具有价值的思想。题中所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正确地表达了哲学家们对知行关系的看法,但A、B、D项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C项是说实践(行)是认识(知)和行相统一的基础,强调行(实践)的重要性,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答错此题,主要是由于考生对“知行观”问题不了解而盲目地选择所致。(C)

24.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的特征的把握。该题比较容易,一般考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c项。认识的主体是指一定社会中从事认识和实践的人,它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其中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原则。(C)

25.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可以防止科学发展受到阻碍

C.必然归结为怀疑主 D.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相对性与相对主义的区别的辨认。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类的知识都具有绝对性即永恒的发展变动性和相对性即暂时性相对静止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割裂事物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就会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绝对主义是夸大事物的绝对性,否认其相对性;相对主义是夸大事物的相对性,否认事物的绝对性。所以题干中所讲的“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是符合辩证法的,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它可以防止科学停止不前,扫清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任何障碍,将科学推向前进。所以相对性和相对主义不是一回事,考生在复习中一定将二者严格区别开来。(B)

26.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论断是

A.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B.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C.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所犯的两种错误的确认。经验论和唯理论是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所犯的两种错误。经验论的错误在于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唯理论的错误在于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而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哲学史上都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共性是都承认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二者的区别在于回答感觉经验的来源问题。唯心主义经验论否认感觉经验来源于客观事实,认为是主观自生的。据此分析题中的4个备选答案:A项和D项的内容是讲实践第一的问题,C项的内容恰恰是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共同原则,所以只有B项的内容才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论断。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掌握几个逻辑层次的问题,才能推导出正确答案。类似的考点,在哲学中有许多,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不仅掌握第一层面的问题,对那些从第一层面派生出来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也要有所把握。(B)

2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相对真理含义的确认。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它的条件性,即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反映、是有条件、相对的,但这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反映,仍是对特定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A和B是错误的;真理的相对性还表现为过程性,即相对真理趋向于绝对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但在这发展过程中的特定时刻,真理只有一个,C也是不对的。因此,答案为D。(D)

28.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区别点的确认。此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此题必须首先知道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的共同点,然后再找区别点。在真理问题上,二者都从承认“真理的客观性”(B项)出发,承认“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A项),即承认真理的唯物论。但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所以承不承认真理的辩证法,就成为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有些考生由于对题干所问的问题不理解,可能会误选A项或B项。(C)

29.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B.承认绝时真理和相对真理

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生对真理观问题上的辩证法的确认。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都是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即都坚持真理观问题上的唯物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真理观问题上的辩证法,即是否承认真理既是绝对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不仅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同时又坚持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这个真理的辩证法。题中的A项和C项的内容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对立,D项的内容是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B)

30.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实践检验真理标准辩证法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具体的,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不能把所有的认识都证明或驳倒完毕,所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即“确定”的,又是相对的即“不确定”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列宁的这句名言说明的哲学原理就是D项的内容。实际上选择该题用排除法将A、B、C三个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正确选项也就自然找到了。(D)

31.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A.真理的阶级性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可变性 D.真理的具体性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真现的根本属性客观性的确认。真理的根本属性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在任何社会条件下这一属性是不可改变的。选择此题一般考生不应选错。如果有的考生丢分的话,会因为误选A项。(B)

32.“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无限反复和发展。回答此题,首先确定这句诗词是讲认识问题,这样就将D项先排除掉,然后分析A、B、c项。题干是讲真理性认识,没有涉及到感性认识,A项又被排除掉了,这样只能在B和c两项中选择。题干中的关键词“追求真理”,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问题,而不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问题(B项),所以c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回答此题要求考生必须将诗句读明白,并抓住关键词“追求真理”,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答错此题的考生,可能会误选B项。(C)

33.“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具体观点的断定。题干是孔子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的典型观点。是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此题难度不大。考生只要抓住“观其行必求其功”这一重点句,就不难找出正确选项B,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将A、c、D这三个不合题意的选项排除。(B)

34.根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关系,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解题分析】此题是深入考查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区别关系的确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即“熟知”和“真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不等于理性认识,“熟知不等于真知’’(B项)。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所以熟知不是真知,熟知也不起源于真知,熟知更不能必然转化为真知。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选择此题也有一定难度,就在于对“熟知”和“真知”的理解上,如果知道“熟知”属于感性认识范畴,“真知”属于理性认识范畴,问题也就解决了。(B)

35.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过程的起点是

A.客观事物 B.社会实践

C.感性认识 D.思维抽象

【解题分析】此题通过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过程起点的确认,使考生明确各种辩证思维方法的共性――思维抽象性的特点。辩证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归纳和演绎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探讨其中任何一种思维方法,必须限定在思维领域、理性认识领域,一般不能将“客观事物”(A项)、“社会实践”(B项)、“感性认识”(C项)纳进来讨论问题。从这样一个前提出发对该题进行选择,A、B、C三个干扰项应当排除,D项是符合题意的。回答此题,如果考生对各种思维方法比较陌生的话,会因肓目选择A或C而丢分。(D)

3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B.客观真理论

C.主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主观真理观具体表现形式的确认和把握。在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问题上形成了客观真理观(唯物主义真理观)和主观真理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对立。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即承认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就是唯物主义客观真理观,相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即不承认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就一定是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观。凡是否认真理客观性的观点都是主观真理观范畴。据此辨别题干的内容,非常明确就是典型的主观真理观观点。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选择此题必须清楚,在真理观问题上存在着的两种根本对立的真理观,即主观真理观和客观真理观,还要明确二者的对立和区别。否则此题也是难以做对的。(C)

37.“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对唯心主义真理论的确认。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真理论(主观真理论)。而在唯心主义真理论内部,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题干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观点,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考生回答此题只要清楚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实质,应该轻松找到正确答案。(A)

38.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真理和谬误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首先是对立的有区别的,真理是正确反映,谬误是错误的认识,二者的界限是确定的。同时真理和谬误又具有统一性,集中体现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项)。题中的4个选项中,A、B、D三项明显是错误选项,排除掉,所以C项是该题的唯一正确选项。本题知识点是属于哲学常识,没有任何难点。(C)

39.“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真理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仅有的观点

D.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区别的错误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区别的确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认识的本质。但人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即是真理,相反就是谬误。很明显认为“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是错误的观点,其错误实质就在于“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的区别”(D项),将真理性认识等同于一般认识。此题也属于哲学常识,没有任何难点。(D)

40.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一元真理观观点的确认。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元的,所谓一元真理,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否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多元真理论。所以B项的内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此题应该说没有什么难点。有的考生可能会由于对真理一元论的问题较陌生而难以确定正确选项而丢分。(B)

4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不确定性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由于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所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对于这一基本原理考生是把握的,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或条件性的含义。A、B、D项明显错误,所以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是正确的选项。此题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判断。(C)

42.在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绝对主义真理观的确认。如果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的错误是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是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选对此题的难点在于考生必须搞清楚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是从什么原理中派生出来的问题。如果考生根本不知道题于是什么问题.盲目的选择是无法保证找到正确选项的。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D)

二、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A.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B.肯定认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认为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 D.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的掌握。这是一道综合知识选择题.需要考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全面把握,此题有一定难度。实际上只要考生认真阅读每个选项之后,就会发现A项、B项、C项是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即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A项),从这一前提出发必须肯定“认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项),当然也就必须承认真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c项),所以A、B、C三项是必选无疑的。而D项和E项的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独有的观点。这样A、B、c、D、E五个选项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ABCDE)

2.作为认识主体的人

A.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 B.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

C.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意识属性 D.是一切活动的承担者,具有实践属性

E.是世界一切事物的主宰者,具有本原属性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认识主体特点的确认和把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个重要范畴。所谓认识的主体就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从认识主体特点上说,他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A项);他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B项);与动物相比较认识主体的人是具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意识属性(C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一切活动的承担者,又具有实践属性(D项)。但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他不“是世界一切事物的主宰者”,当然也就不具有世界本原的属性(E项)。这样将E项这一错误选项排除掉,A、B、C、D项全面地反映了认识主体的特点,是正确选项。此题只要考生复习到位,不应构成难点。(ABCD)

3.作为认识客体的事物

A.是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 B.处于与主体的认识关系中,具有对象性

C.进入主体的活动范围,具有社会历史性

D.是主体活动指向的对象,具有与主体的相关性

E.与认识主体相关联,具有主观性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认识客体特点的掌握和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与认识主体相对应的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人和它打上交道的客观事物。这样认识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物,具有客观性(A项),但客体不等于客观事物;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是处于与主体的认识关系中,具有对象性(B项);而进入主体人的活动范围的客体,一定具有社会历史的性质(B项);既然认识的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打上交道的对象,一定具有与主体的相关性(D项)。但是认识的客体虽然与主体相关,但主体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而不是主观产物,一定没有主观性。所以按照逻辑推演A、B、C、D项的内容才是认识客体的特点。考生只要把握了认识主体的特点,那么对于认识客体的特点也不会全然不知。(ABCD)

4.主体认识活动包含有对信息的选择、重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重构是指

A.与客体信息相符舍的选择重构

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创造性的选择、重构.

C.在主观范围内的选择、重构

D.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

E.在被反映客体制约下的选择、重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在认识活动中的选择、重构的理解和把握。在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和重构起着重要作用。认识的选择和重构就是主体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对客观存在着的各种信息进行选择,之后再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所以在认识论上所讲的选择重构一定是“与客体信息相符的选择重构’’(A项);又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选择和重构”(B项),而不是被动机械性的选择重构;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D项),而不只是主体对客体信息单向的选择重构;当然也是“在被反映客体制约下的选择重构” (E项),而不是“纯粹”在主观范围内的选择重构(C项)。此题从形式上看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认识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内容,将“选择”、“重构”这两个较陌生的概念放到认识过程中去理解,作出正确选择是不困难的。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B、D、E项。(ABDE)

5.灵感、顿悟、直觉、幻想等非理性因素

A.不知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B.是实践经验积累的无意识飞跃

C.是知识积累和长期探索过程的不自觉的升华 D.是神的恩赐

E.是逻辑思维所包含的心理形式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非理性因素形成原因的理解和掌握。灵感、顿悟、直觉、幻想等非理性因素,也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它们作为人的意识范畴,也有其产生的原因,其主要“是实践经验积累的无意飞跃”(B项),也“是知识积累和长期探索过程的不自觉的升华”(c项)。从题中所给定的5个选项看:A项(不知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和D项

(是神的恩赐)明显是错误的选项。而E项(是逻辑思维所包含的心理形式)是将非理性因素当成了理性因素,因此也是错误的。所以只有B项和c项才是非理性因素产生的原因。考生回答此题可以直接用排除法,先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再在可能性范围进行筛选,就能保证选项的正确性。(BC)

6.中国汉代王充在批判孟轲的“良知”“良能”时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这在

A.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D.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

E.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主义认识论具体观点的辨认。题干是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关于认识来源的一段话。是说不学习就能获得知识,不勤问就能懂得道理,从古到今,不曾有过。王充这段话在哲学上既坚持了本体论上的“唯物主义观点”(A项),又坚持了认识上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B项),同时也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D项)。由于王充是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所以C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没有正确反映题干的哲学倾向。E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也不合题意。这样将c项和E项排除,A、B、D项是正确选项。考生正确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王充这段话的唯物主义哲学倾向,由此就可以推导,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也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这样的思路就会容易地作出正确选择。(ABD)

7.中国古代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其哲学含义是说

A.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

B.客观世界能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

C.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D.人的认识是对外界的反映

E.人们通过实践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解题分析】此题是通过具体观点对认识论问题的综合考查。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性考题。题于是荀子著名的有关认识问题的一段话。其哲学含义是说“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A项),“客观世界能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B项),“物质世界是可知的”(C项),而“人的认识是对外界的反映”(D项)。E项(人们通过实践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独有的观点。所以A、B、C、D项正确表述了荀子这段话所包含的哲学含义,是正确选项。考生正确回答此题,必须首先知道荀子是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所讲的这段话是唯物主义观点,然后就可以逻辑地正确推导出其哲学含义。此题似乎很复杂,但只要思路准确,作出正确答案,也不会太难。(ABCD)

8.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D.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E.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无限发展和不断反复的理解和把握。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矛盾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又由于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以及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的局限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A、B、C和E项都是正确答案,D项的错误在于只承认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而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ABCE)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解题分析】这道不定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大方面。题中所给出的5个选项中,A项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因为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包括唯心主义认识论在内;坚持“认识起源于经验”(C项),唯心主义经验论也可承认;E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点;这样A、C、E项一排除,正确答案只能是B、D。(BD)

10.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思维加工和重构

E.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创造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就是选择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重新组合建构的过程。所以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是一致的。题中所给定的5个选项中,E项明显是错误的需要排除,A、B、C、D项是符合题义的正确的选项。(ABCD)

11.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表现在

A.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主体反映的超前性

C.主体反映的创新性 D.在人的头脑中直接产生出一个物质世界

E.在人的头脑中再现出一个物质世界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认识本质的理解和把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人的认识和动物的反应活动不同,它不是“在人的头脑中再现出一个物质世界”(E项),更不能“在人的头脑中直接产生出一个物质世界”(D项)的反映,而是一种超前性(B项)、创新性(C项)、能够“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的能动性反映。所以,A、

B、C项是正确的选项。此题没有太大的难度,如果有的考生丢分的话,会是由于多选E项。(ABC)

12.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和认识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的关系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关系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二者首先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B项),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作为反映和被反映的主体和客体一定是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关系(E项);同时主客体之间还是一种价值关系(C项),因为二者的关系反映了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此外主客体之间还是一种审美关系(D项),因为二者的关系也反映在主体对客体美的欣赏和评价之中。但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即客体不等于客观物质,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物质;而主体也不等同于意识,道理很简单人不等于意识本身,只能是人有意识。所以题中的5个备选项中,B、C、D、E项是正确的选项。考生回答此题有一定难度,多数考生会由于不理解C和D两项的内容而漏选丢分。(BCDE)

13.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

A.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取得规律性的认识

C.达到理性认识 D.获得真理性认识

E.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有关认识问题的综合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任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A项);而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就是“获得真理性认识”(D项);同时认识的真正目的和任务,就是要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B项、E项);而对事物本质、规律性的认识也就是获得理性认识(C项)。这样A、B、C、D、E五个选项的内容都构成了认识的任务。考生选择此题,对于A、B、D、E四项都应非常轻松地选出。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问题会出在C项上。由于考生不能够将理性认识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逻辑地串通起来理解,而漏选了C项丢了这2分。象这种类型的题是最容易丢分的一种类型题,它需要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融汇贯通起来,做到这一点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很难的。(ABCDE)

14.黑格尔说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不如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说明了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

D.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都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E.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经验、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这是一道事实理解选择题。题干黑格尔的话主要是说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在一般情况下“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C项),经验、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同时黑格尔的话还说明“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E项),应该“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B项)。题中的A项的内容正好与C项的内容相矛盾,D项的内容不仅与事实不符,更不合题意。这样将A项与D项排除,B、c、E项才是黑格尔所讲的本意。此题纯粹是一种综合理解题,题中选项所给定的内容也不是非常规范的哲学原理,完全依靠考生自己的理解来选择,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这种类型的题又是恰恰与命题的规律和原则相符合的,要特别引起考生的注意。(BCE)

15.下列观点包含有唯物主义认识思想的是

A.“行而后知” B.“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则行”

C.“闻见之知。乃物交而知” D.“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

E.“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具体认识思想的确认和辨别。此题的难点有二:一是受文言

文的限制;二是没有说明具体哲学家的名字。这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选择此题设下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先将每个选项的内容仔细认真地阅读,找到能理解并直接说明含义的关键字句,抓住关键字句,并将内容大体上解释出来,再根据意思进行选择就容易了。题中的5个选项:A项是说先实践后认识;B项意思是说由实践获得知识,由知识再指导实践;C项是说听到看到的东西才能知道认识它:I)项意思是讲,要知道的东西,没有我所不知道的;E项是说通过耳朵才能听到声音,通过眼睛才能看到东西,这样,A、B、C、E项的内容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思想,是正确的选项,而D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掉。(ABCE)

16.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欲望等非理性因素是

A.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B.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C.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受到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E.决定理性因素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等在认识活动中“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A项),也是“认识运动中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B项),非理性因素在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下,并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对认识事物起着作用(C项、D项).E项与D项的内容是相互矛盾的,明显是错误的干扰项,这样A、B、C、D四个选项正确体现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所以是正确选项。(ABCD)

17.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世界上没有未被认识的事物

C.世界上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D.世界上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E.世界上有只能认识其现象的事物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有关认识问题的把握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证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项),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D项),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题中的B、C、E项的内容明显与A项和D项的内容是相互矛盾的干扰项,排除掉,所以A项与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此题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选择。(AD)

18.一切真知最终都来源于

A.书本知识 B.社会实践

C.天资聪明 D.求知欲望

E.直接经验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知识的来源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属于认识范畴,一切真正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社会实践(B项)或“直接经验”(E项)。这是最基本的原理。此题虽然重要,但没有难点,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选择。(BE)

19.下列主张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有

A.孔子主张有“生而知之”的圣人

B.孟子主张有“不学而能”的良能、“不虑而知”的良知

C.柏拉图认为知识来自不死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D.康德认为思维范畴是先验的认识形式

E.费尔巴哈认为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唯心主义认识论具体观点和主张的辨认。题中所给出的5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哲学家的具体观点。这样,在选择时依据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即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认为人的认识要么是主观自生的,要么就是对虚无飘渺的那么一个东西的反映,去分析每一个选项的具体内容:A项的主词“生而知之”是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项的“不学而能”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项的“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项中的“先验的认识形式”更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这样具体一分析每个选项的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正确答案A、B、C、D项也就选定了。其实选择此题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以具体哲学家所属的哲学性质断定。孔子、孟子、柏拉图、康德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在认识论上一切唯心主义都坚持主张先验论。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和题干的要求不符。所以正确选项是A、B、C、D项。(ABCD)

2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因为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E.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

【解题分析】该题是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A项),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同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C项),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题中的B项内容明显错误;D项的内容是唯理论的观点;E项的内容是经验论的观点,二者都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所犯的两种错误。所以A项和C项才是正确的选项。此题似乎很难,但只要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最基本的关系,是不难选择的。(AC)

21.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E.理论对实践不起作用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选择此题必须将马克思这段论述的含义弄明白,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项),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项)。选择此题还可以用排除法。A、D、E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应当排除,只有B项和C项反映了马克思这段话的原意。此题没有难度,即便考生没有读懂马克思的话,也能找出正确选项。(BC)

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研究和解决的基本矛盾是

A.主体和客体的矛盾 B.认识和实践的矛盾

C.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D.物质和意识的矛盾

E.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

【解题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选择题,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研究和解决的成对矛盾的确认和掌握。回答此题首先必须明确题干所限定的范围“认识论”研究的矛盾。这样我们将思考的对象进入认识论问题,以此分析5个选项:A、

B、C、E四个选项的内容正是认识论所研究的成对矛盾。D项的内容是本体论,即世界本原问题所研究的一对矛盾。考生选对此题的知识前提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每一相对独立部分的基本范畴搞得非常清楚,不然对于一些基本概念所属的哲学范畴模糊不清,是难以回答此题的。(ABCE)

2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段话说明

A.革命运动的成功只需要革命的理论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先进的革命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来源??和决定力量

E.革命理论可以不来自实践,但能指导实践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理论的作用的理解和把握。题干是列宁关于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的一段精辟论述。它说明革命的理论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项);还说明“毛进的革命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C项)。题中A、D、E项的内容明显是错误的观点,是干扰项排除掉,所以B项和C项是正确的选项。此题只要考生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内容,应该轻松得到这2分。(BC)

24.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

A.知先行后 B.知行合一

C.行先知后 D.知行终始不相离

E.知之不若行知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知行观具体观点的掌握。题干非常明确,要求考生对唯物主义知行观进行选定。在题中给出的5个选项中,A项和B项都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C、D、E项是唯物主义知行观。有的考生可能会因没理解“知行合一”的含义而盲目多选了B项。还有的考生可能误认为“知行始终不相离”是错误的而漏选D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些典型观点要掌握。(CDE)

25.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决定作用的理解和把握。题干科学家的论断充分说明“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C项);还说明“自在自然”通过实践活动“目益转化为人化自然”(E项);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D项)。题中A项和B项明显是错误的干扰项需要排除,所以C、D、E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CDE)

26.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下列意识要素属于非理性因素是

A.信念和信仰 B.动机和欲望

C.直觉与灵感 D.猜测与顿悟

E.习惯与本能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非理性因素的确认。题中所提供的5个选项,B、C、D、E作为非理性因素.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判断。疑点在A项上,有些考生有可能误认为信念和信仰是理性因素而漏选A实际上信念和信仰与B、C、

D、E中的非理性因素比较,它们的理性成分更多了一些,但它们仍没有超出“非理性”这个度的范围,所以信念和信仰仍属于非理性的意识要素。(ABCDE)

27.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 ‘

B.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信息在事物问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D.只有人才具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E.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反映、信息和选择都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所以A项是正确的。反映是信息交换传输和接收的过程,故B项也是正确的选项。由信息的定义可知C项也是正确的选项。既然反映、信息、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那么人与其他物质形态相比较,其特殊性就在于“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所以E项也是正确的选项。考生选择此题有一定困难,最大的问题要出在D项上,考生最容易误认为“只有人才具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而将D项判断为是正确的,丢了这2分。(ABCE)

28.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

A.主体重新构造客体的过程 B.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反映过程

D.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E.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过程中重构的理解。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离不开重构,重构是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即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履行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体系的过程,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所以C、D两项为正确答案,A项错误在于主体重新构造反映到头脑中的客体信息的过程而不是客体本身的过程,B和E项错误明显,应予以排除。(CD)

2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感性材料十分丰富 B.感性材料合乎实际

C.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D.感性材料的大量积累

E.感性材料不一定真实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条件。要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首先应以实践为基础,占有丰富、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其次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即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分析,据此可判断A、B、C、D四项都为正确选项。E项的内容明显错误,排除此干扰项。(ABCD)

30.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E.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具体真理的确认。题干是列宁的一句名言,主要是讲真理的条件性。题中所提供的5个备选答案中,A项和B项明显是错误的观点,C项是说真理是发展变化的,D项是说真理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E项更进一步说明了真理的具体性。C、D、E项符合了列宁的原意,是正确的选项。有的考生可能会因为不理解或根本没明白B项的意思而盲目多选了该项。(CDE)

3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句话在真理观上认为

A.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 B.真理是绝对的没有相对性

C.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D.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

E.真理是发展的不是凝固的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相对主义真理观错误实质的确认。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在于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一般来说,无论是绝对主义真理观还是相对主义真理观,他们都是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题干这句话是庄子典型的诡辩论命题。在真理观上意思是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之间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是典型的相对主义真理观,也是主观主义的真理观。解答此题难在对庄子这段话的理解上,如果有的考生根本不清楚此话为何意,肯定是盲目选择,难以保证答案的正确性。如果考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选择起来就较容易了。这5个备选答案,B项是绝对主义真理观的观点,C和E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观点,都是不合题意的。只有A和D项体现了题中的意思,是正确的选项,此题有一定的难度。(AD)

3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解题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知识选择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辩证过程的理解和掌握。题干中所给出的5个备选项中,

A、C、E项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人的认识的辩证过程,所以是正确的选项。对于这3个选项,一般考生都能轻松地选出。有的考生会在B项和D项出问题。可能会由于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概念的陌生仅凭感觉盲目地选了B项而丢分。还会因为将D项即辩证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的辩证过程等同起来,误选了该项而丢分。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较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这2分是很难的。通过此题提示一下考生复习时除了一些原理单独记忆之外,有些相关的知识点一定注意综合理解运用,这是近几年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和特点。(ACE)

33.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时象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试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试题中的“眼看”属于感性认识,而不同职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感性认识,A项是正确选项;题干的事实还说明“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而已有的认识影响着人的感觉活动,所以B项和D项也是正确的。C项的错误之处在于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搞颠倒了,E项是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建构必须在对客体反映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的。所以A、B、D项是正确的选项。此题形式上较复杂似乎有一定难度,但考生只要抓住题干中“眼看”这个关键语词,再运用排除法将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就可以找到正确选项。(ABD)

3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表现在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C.相对真理在发展中日益接近绝对真理 D.绝对真理在相对真理外存在

E.绝对真理排除了相对真理中的谬误

【解题分析】此题侧重考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性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主要表现:“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或成分(A项);“相对真理在发展中日益接近绝对真理”(C项);毛泽东概括说“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B项)。D项和E项的内容明显错误排除掉,所以A、B、C项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正确选项。此题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应作出正确选择。(ABC)

35.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A.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永远不变的

C.实践最终一定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D.实践标准不具有相对性

E.凡是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不再具有相对性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指的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标准是唯一的,即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标准只能是实践;二是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做出检验。

考生若牢牢把握了这两点,就不难判断A和C是正确答案。(AC)

36.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的是

A.真理原则强调客体性原则,价值原则强调主体性原则

B.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完全对立的 C.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D.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E.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互补充

【解题分析】此题是侧重考查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由于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而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是一个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认为,即真理原则强调客体性原则,而价值原则强调的是有用性,即强调主体性原则;由于真理是对同一个对象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一元的,而价值即有用性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是多元的;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大目标,二者相互补充。所以A、D、E项的内容反映了真理和价值的区别关系,是正确的选项。B项和C项的内容是明显错误的,排除掉。(ADE)

37.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就是在哲学上坚持

A.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E.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哲学依据的理解和把握。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指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超前性,在哲学上提出的依据就是题中所给定的A、B、c、D、E的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有关原理。考生回答此题可能会由于漏选C项和D项而丢分。 (ABCDE)

38.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 B.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

c.真理和价值的联系和统一是理论的抽象

D.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E.真理和价值都要通过实践检验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真理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此题虽然重要,但没有什么难点。只要考生对价值概念的含义明确,解答此题不应构成难点。有的考生可能会因为对C项的内容没有理解,多选了该项而丢分。(ABDE)

39.“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方法。这里的“具体”是指

A.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E.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辩证思维方法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清楚是在思维领域,在理性认识范畴内讨论问题,与实践活动、具体事物、感性认识暂无关系。这里的抽象是指对事物某个方面本质的规定,这里的具体是指对事物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就是“由抽象规定”为起点,“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D项),也是“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E项)、“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B项)。B、D、E项符合题意,A、C项为干扰项需要排除。此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一定的深度,需要综合分析能力。一般考生仅凭其所具有的哲学基础知识,回答此题是很难得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既要把握哲学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哲学理论问题。(BDE)

40.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应该坚持

A.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B.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D.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E.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选择题。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在哲学认识论上就是说要坚持A、B、C、D项所讲的内容。E项内容是完全错误的,所以A、B、C、D项是正确选项。(ABCD)

三、辨析题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要点】(1)一切认识、知识的获得来源是实践。人们只有参加到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实践中去,从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并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客观世界。

(2)题中的这句话强调要获得知识、认识事物,必须“要躬行”即要参加实践,这是正确的。但是知识的获得还有其他来源,比如间接经验、逻辑证明也是一种知识获得的方式。所以此说法也有一定片面性

【解题分析】这道辨析题是通过一句名言来考查对知识来源的理解和把握。考生辨析此题,首先要搞明白这句名言的直意是什么。然后从它的意思中确定所蕴含的哲学寓意。这样,答案也就基本出来了,一般考生对于这句话的含义都能理解,对于其所蕴涵的哲学观点,即关于实践是知识的来源问题也能清楚.这里问题会出在对于这句话的片面性以及知识获得的其他方式最容易漏答。这样以来会由于答案不全面而丢分。回答类似题型总结一条经验,就是凡是运用民间的智理名言作辨析题,答题的顺序是.首先说明它的合理性、正确性,然后再指出它的片面性。这就能基本上保证不丢分。

2.“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答案要点】(1)实践是人的一切认识、知识的来源。包括非理性因素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等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到底也来源于实践。“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说的就是人的情感也来源于实践。

(2)知识的获得还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如书本或他人传授的方式。但是,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最初来源也是实践。实践是一切知识、认识获得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式。

【解题分析】这道辨析题仍然是通过诗句考查对认识来源的理解和掌握。题中是讲情感的来源问题。

考生辨析此题,除了说明一般知识如认识来源于实践,还要侧重说明情感、意志、欲望、动机等非理性因素也来源于实践。这是此题命制的主要目的。一股考生恰恰会由于忽视这一点而丢分。

3.“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

【答案要点】(1)此观点中的“感”是指人的感知或感性认识;“物”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该论断的意思是说,感知也依赖于客观事物,有了客观事物才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没有客观事物哪里会有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呢?

(2)此观点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感知依赖于外界客观事物;二是感知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在认识论上,该论断反映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倾向。

【解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紧紧抓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词,“感”(感性认识)和“物”(客观事物)。然后回答二者的反映被反映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断定此观点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倾向。该题没有难度,只要懂得题的含义,几个主要的知识点考生都能答到。

4.信则灵,不诚则不灵。

【答案要点】(1)“信”、“诚”属于主观意识和态度,灵或不灵则属于客观现实结果。意识是客观显示的主观反映;所以灵,才能引起和产生信。而题干这种观点把主观的信、诚作为灵不灵的原因,颠倒了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关系,也颠倒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2)真理具有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以主观的信、诚以及人们的信仰与否为标准。

(3)真理具有普遍性。这种观点宣传信、诚即能看到、感受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否则,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否定了真理的可检验性,把人们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归结为他们的“不信”、“不诚”,这是伪科学反科学的卑劣手法。

【解题分析】该题通过主观唯心主义和伪科学的典型观点,考查考生对主观唯心主义的识别及对其错误实质的剖析。此命题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出正确判断。但是从哲学认识论上较全面地揭示它错在哪里,对一部分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能会出现无话可说,力不从心的感觉。辨析此题,要抓住“信”和“灵”、“不诚”和“不灵”这几个关键词,理解其意思,再将它们归结到认识论的“主观”和“客观”两个范畴中,最后再说明该命题的错误实质,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样基本采分点也就出来了。

5.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1)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不是符台客观事实的,是对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 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2)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掌握。该命题属于“不完全”辨析题型,对于此题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判断。此题似乎没有多大难度,但是根据原理将此题回答得很全面,观点抓得较准确则是不太容易的。回答此题要紧紧抓住题中的关键词“亲眼所见”,“亲眼所见”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但是“亲眼所见”到的感性认识、有真实反映也有虚假反映:必须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判定,否则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或夸大“亲眼所见”就会得出错误结沦。按照这样—个答题思路就不会跑题。

6.“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答案要点】(1)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素质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知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2)马克思这段著名的论断是说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也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回答该题首先抓住主句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是分工造成的”,然后明确他们所属的范畴,并指出人的才能的高低—定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有关系,但对于人们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作用,最后总结人们之间才能的差别是分工所致即由后天实践所造成的。分这么几个层次答该题就很全面了。考生只要读懂了题干的意思回答此题不应该构成难点

7.人的认识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所以绝对真理是可望不可及的。

【答案要点】(1)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完全正确的认识。绝对真理的这种绝对性,是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的,而不是之外,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便构成绝对真理。人们在认识相对真理过程中也就在认识着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2)该命题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割裂开来,不懂得人们在认识相对真理的同时也就在认识绝对真理。

(3)人类不能一下子达到绝对真理,不等于绝对真理永远达不到。认为绝对真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否认了人的思维至上性,会导致不可知论。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辨析此题,首先说清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关系;然后重点说明人的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上境地发展过程,但是不等于说绝对真理永远达不到,这是两个问题;最后指出认为绝对真理可望不可及的错误实质。这样—个思路。该题的要点就答的很全面了。

四、分析题

1.下列是有关认识问题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自然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人的,好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进身内来—般”,,

“当我们用手或唇接触有触觉的东西时,我们不只感觉到石头和木头,不只感触到骨肉,我们还感觉到触觉;我们用耳朵不只听到流水潺潺和树叶瑟瑟的声音,而且还听到爱情和智慧的热情音调。因此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自我——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即使不能直接认识,也能间接认识,即使不能用平凡的,粗糙的感觉认识,也能用有训练的感觉认识,即使不能用解剖家或化学家的眼睛认识,也能用哲学有的的眼睛认识”。

—一摘自费尔巴哈《未来学哲理》

材料2

“我们凭什么谁能够证明心中的知觉定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且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所引起呢?我们凭什么谁来证明它们不能由人心的力量生起呢?我们凭什么谁来证明它们不能由有一种无形而不可知的精神的暗示生起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它们不能由更难知晓的一种特别的原因土起呢?”

一一摘自休谟《人类理解研究》

材料3

“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缘(因)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

——摘自萄子摘自荀子《解蔽》《正名》

材料4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之所不学者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音,其良知也”,“良知良能”。 ——摘自孟子《尽心上》

材料5

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自体”的世界,这个“物自体”的世界是不可知的.是超乎经验之外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所不可能达到的“彼岸世界”,人们只能认识“此岸世界”(现象)。

——摘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材料6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

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一一摘自《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请回

(1)指出材料1在认识论上的哲学倾向及局限性。

(2)比较材料2和材料5的异同。

(3)指出材料2和材料5各自的错误实质。

(4)指出材料3的哲学倾向,并解释材料3的含义。

(5)指出材料4的哲学倾向,并解释材料4的含义。

(6)比较材料6与材料1、材料3的异同。

(7)材料1、材料3、材料6与材料4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1)材料1在认识论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因为它坚持了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反映论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费尔巴哈在认识论上不懂实践、不懂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因此是机械反映论。

(2)材料2和材料5的共同点都否认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都是不可知论哲学。二者的区别在于:材料2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观点,完全否认人的认识能力,最后必然少导致怀疑主义;

材料5是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观点,认为人能够达到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达不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别

(3)材料2的错误实质是割裂了感觉和外界事物的关系;材料5的错误实质是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4)材料3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是说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世界能够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这种认识能力与外界事物相结合就是认识。用耳朵听才能听到声音,用眼睛看才能看到东西。

(5)材料4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是说人的认识、知识是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而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仁、义、理、智之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不用学习和思考,与生俱来。

(6)材料6、材料l、材料2三者都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材料6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材料1和材料3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材料6与材料1、材料3的区别在于:在认识论问题上承不承认实践、懂不懂辩证法。材料1、材料3由于不承认实践,不懂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是机械反映论。而材料6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休能动地反映,是能动反映沦。

(7)材料1、材料3、材料6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哲学,材料4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哲学,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回答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唯物论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有关认识论问题的综合分析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对不可知论的确认;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沦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把握。该题有一定难度。考生解答此题必须对认识论的一些派别、基本观点和典型代表人物有—个总体掌握。否则是难以解答的。通过此题,提示考生在复习时.对那些相关的包括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哲学观点、典型代表人物一定统一起来理解和记忆。反对单打一的复习,若如此一遇见综合题就会乱了阵脚,不知所措。

2.下列是—组关于实践观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 ——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直到今天,犹大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乃是最实践的处世原则,是利已.主义”。

一一引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材料2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引自王守仁:《答友人问》、《传习录下》

“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

“理智是一种行动.绝对不再足什么”。

——引自费希特:《“知识学”引论》第一篇

实践理念“比以前考察过的认识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

“实践的理会即行动”。

——引自黑格尔:《逻辑学》下卷

材料3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借点二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一引自《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

请回

(1)材料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及局限性。

(2)材料2中王守仁、费西特、黑格尔在实践观问题上各自的特点及他们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3)谈谈对材料3的实践观的理解。

【答案要点】(1)在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能动作用。但他们只是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肯定了科学实验这种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的作用,并没有对实践概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和论证,因此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例如,费尔巴哈也提到实践,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但他说的实践只是个人的生活实践,是饮食男女这类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或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已主义活动。他完全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

(2)材料2中王守仁和费希特的知行观都是把“行”归结为知,把客观的实践消融于主观的精神活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观。

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人们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用客观存在的观念来克服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又用实践的观念克服客观观念的片面性。前一方面属于理念的理论活动。后一方面面属于理念的实践活动。在他看来,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从主观的观念达到客观真理,这个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绝对观念”这种客观精神自我运动的一个环节。仍然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3)材料3中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关系十去把握实践。从历史上看,是劳动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使统—。统—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同时,又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才使人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并改造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对立的基础,又是使对立双方达到统一的基础。任何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准备阶段,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支持现实的活动,因而也属于实践的范畴。

【解题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科学的实践观以及历史上实践观的不同形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实践观不管是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还是唯心主义的实践观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正确地揭示了实践的本质,揭示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回答此题没有太多的难点,紧紧围绕着每个问题,到材料中找答案。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请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哲学依据及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与时俱进和创新是一切进步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是—切科学理论思想的本质特征,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2)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这一原理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理论观点要不断地适应实践的需要,要有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要求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要有超前性和创造性。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决定了理论和实践活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①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②坚持与时俱进与创新就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 产 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大型综合分析题。要求指出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的哲学依据涉及到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基本理论的综合把握。回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所对应的原理的确认。否则没有思路进行分析问题。然而能够找到对应的原理又是回答该题的最大难点。一般考生对认识论相关的原理是应该知道的。最容易漏掉的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而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又是理论创新和和创新的重要理沦依据。对于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现实意义,都是来自于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几乎没有个人主观理解的成分,是必须强行记忆的。这种综合型的分析题,是哲学命制大型题的主要形式。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中,对于那些相关的,能串联在一起的基本原理,尽可放在一起记忆和把握。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A. 是否承认杜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划分标准的确认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作为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许多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比如,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但是这些分歧都是产生于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也就是何者为第—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从这一前提出发,必须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须承认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也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题中所给出的4个选项,都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司艾的对立和区别,但是作为单项选择的限制,即作为划分两种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只能是B项。此题对于那些对两种历史观的分歧和对立模糊的考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很可能误选A项或D项。(B )

2.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A.富饶的自然条件 B.热带的自然条件

C.温带的自然条件 D.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自然条件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山川、河流、矿藏等。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经常的条件之一,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优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般情况下“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自然条件”(D项)即综合性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是最有利的地理条件。这应该是常识性的问题。糊涂的号生会由于不懂得绝对“富饶的自然条件”(A项)是不存在的,误选A项而丢分。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

3.自然和社会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和纽带是

A.劳动 B.自然 C.人 D.社会

[解题分析l此题考查考生对劳动在自然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社会依赖于自然又是对自然的超越。把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又区别开来的中介和桥梁就是劳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此题很重要,但没有难点,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选择(A)

4.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

A. 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n,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思想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C.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

D.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

【解题分析】此考点是考查对经济全球化实质的把握。从历史观上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就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 B项),它既不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A项、D项),更不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D项),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产物,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类交往问题是—个比较阳生的知知识点,又是今年命题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在复习时多加注意。 (C)

5.辩证唯物主丈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

A.辩证唯物主义在先,历史唯物主义在后

B.历史唯物主义在前,辩证唯物主义在后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独立的两个理论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统一整体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通常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它们各自有其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而不是独立的两个理论”(C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两部分从产生上来说是同时产生没有先后之分,从体系上来说它们二者是—个统一的整体。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说成要有先后之分或者把二者割裂开来的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

6。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A.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 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 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的表现。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它为人类提供了活动的原料和场所;它制约着社会经济部门的发展与分布;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生产发展速度;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地理环境对社会的这种作用的影响既不是“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B项),也不是“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C项)。更不能“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D项),而是“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A项)。此题难度不大,—般考生都能找出正确答案。(A)

7.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的确认。此题对于那些平时复习只停留在第一层面或者在复习过程中不仔细、不认真的考生,的确有了—定难度。题中所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初看亡去没有多大区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每—个概念必须叫得准。首先看A项的内容,由于生产工具包括在“劳动资料”之中所以此项明显错误;B项和C项的内容,由于生产资料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不是“劳动过程”,所以也是错误的选项,这样采用排除法将A、B、C三项排除,正确选项就是(D)项。选择此题要紧紧抓住“劳动”这个主词,就是凭直觉经验也应选对。 (D)

8.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交展的前提

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

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题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反映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但作为单项选择题要求对“全部‘统治’力量”的理解,这样A、B、C项都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D项才是正确的选项。此题有——定的难度,有些考生会由于对题干的用意不理解而误选B项或C项丢掉这—分。(D)

9.人们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

A.是否理论化、系统化 B.是否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得到传播

C.是否已被人们所接受 D.是否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及其客观要求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动机和目的实现的条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动机、意志和目的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总是反映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并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和对客观规律的符合程度。此题没有难点,一般考生都应作出正确答案。(D)

10.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C.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

D.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是规律的实现则是不同的。自然规律是盲目、自发地起作用,而人类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出来。分析题中的4个备选答案: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都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所固有的,都是无法废弃和改变的,所以A、B、D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C)

1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生产方式所体现、反映的关系的把握和确认。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生产方式反映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考生不懂得将生产方式分解开来思考,仅仅就生产方式这个层面选择的话,肯定有一大批考生会误选择A项。象这种可以分解的哲学概念经常出选择题,力争在复习中要到位,不然一较真时拿不准就会丢分的。(D)

12.衡量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者技能的高低

C.产品的质量 D.生产工具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简称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D项)。生产工具不仅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还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所以正确选项是D。(D)

13.社会基本结构是指

A.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

B.阶级结构 C,社会部门结构

D。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结构的确认。社会结构就是社会的有机构成,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既不单指“阶级结构”,也不是指社会部门结构、更不是指“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所以A项是正确的。此题很重要,但没有难度,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答案。(A)

14.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A.物质资料生产高度发达 B,科学技术

C.生产关系 D.经济体制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的确认。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A项和B项的内容都属于生产力自身的范畴,D项的内容是经济基础范畴。这样选用排除法将A、B、D项目排除,只有C项是正确的选项。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社会条件、社会前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此题有一定难度,如果考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部关系不是非常清楚的话,这 一分也是难以得到的。(c)

1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太大的难度。选择该题,首先要明确题干重点要考什么。实际上考生仅凭一般判断就可以答对此题。因为题中给定的4个选项中.

A、B、D三个选项的内容都构不成命题的重点,如果它们作为该题的正确选项无意义。如果不按照这种思路解答此题,还可以将4个选项分别定位,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劳动者”(A项),它是一般生产力的承担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它本身不能作为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B项),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它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管理方式”(D项)它不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所以只有“科学技术”才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C)

16.决定国家性质的是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意志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国体概念的确认。此题没有难度,只要知道题干是要求回答“国体”问题,就会选出正确答案C项。(C)

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解题分析】该考点是考查对生产关系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确认和把握。人类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种具体社会关系构成。题中所给定的4个选项都是社会关系范畴。但是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因为生产关系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利益关系,是决定其他—切关系的基础,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此题是最重要的考点,但没有难度,一般考生都应作出正确答案。(A)

18.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A.地理条件 B.人口条件

C.资源条件 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三大基本要素:地理环境(A项)、人口条件(B项)、生产方式(D项)。它们各自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D项)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经济关系、社会政治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生产方式决定“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切理论观点”。考生解答该题难点在于理解恩格斯这段话上。其实,对于恩格斯这段话懂不懂都没关系。既然题干已经说明是恩格斯的论断,这就意味着题干的观点是正确的。最后问的是恩格斯所说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什么?一般考生都会清楚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所以考生会轻松地选出D项为正确选项。该知识点虽然很重要,但没有难度。(D)

19.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为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两大类。而确定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究竟属于哪一种社会关系,不是看它是否具有实物载体而看它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不由人自由选择的社会物质利益关系,题中的4个备选项,A项的内容是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B项和C项的内容是上层建筑筑所体现的关系,这样将A、B、C项排除只有D项正确反映了生产关系所体现的关系。此题也有——定难度,考生必须将全部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划分各种具体社会关系的标准搞清楚,不然也是难以选择的(D)

20.在生产关系结构中,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此题虽然重要但比较容易,一般考生都应知道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A)

21.经济基础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经济基础含义的确认。经济基础作为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重要范畴,是考生所熟知的概念之一,但对其确切的含义却不一定是非常清楚的。题中所给出的4个选项除了A项是明显错误的之外,其他三个选项几乎没有多大区别。如果考生对经济基础的含义理解模糊的话,面对B、C、D项就会出现“不知选哪个为好”的“为难”情形。这就要求考生对一些重要哲学范畴,要非常准确地把握其含义,因为这些概念是经常出选样题的对象。(D)

22.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哲学 B.宗教

C.政治思想 D.国家政权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地位的确认。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国家机关、军队、监狱、法院、警察等设施,其中国家政权是全部上层建筑(当然也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其它部分都紧紧围绕在国家政权这个核心周围。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D)

23.社会的观念结构或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A,一切思想观点的总和 B.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

C.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T)。反映一定社会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意识形态概念的确认。题中所提供的4个备选答案都是社会意识范畴,回答此题必须清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这三个概念的区别。社会意识是一切意识思想等精神现象的总和,当然包括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是有理论、有系统的观点体系;而社会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社会意识形式。这样分析A、B、C、D四个选项,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指社会意识这个大范畴,D项不是观点体系,只有C项才是正确答案,A、B、D项应当排除。该题中A、D项有很大的干扰迷惑性,所以考生一定要非常明确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这三个概念的界定和区别。(C)

24.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划分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让会意识形式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社会意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根据社会意识的承担者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是否有理论体系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意识形式又根据是否是反映经济基础而划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C项)。此题没有太大难度,只要考生对社会意识这个大范畴的内容及内在的逻辑关系清楚就不难选择。 (C)

25.在社会观念结构或思想上层建筑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宗教 B.哲学

C.政治法律思想 D.道德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政治法律思想在思想上层建筑中的地位。社会观念结构也就是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观点体系。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全部观念结构、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全部观念结构、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这是考生在复习中必须掌握的深一层面的基本观点。(C)

26在物质和思想关系中,上层建筑属于

A.思想关系 B.物质关系

C.经济关系 D.财产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上层建筑的社会性质。全部社会关系分为社会思想关系和社会物质关系两大类,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思想关系,因为它是依人的意志、在阶级社会中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题中的4个备选答案,B项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社会性质,c项和D项的是属于经济基础本身的内容。这样将B、C、D项排除,A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A.社会物质财富和成果 B.社会文化财富和成果

C.社会一切积极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D.社会政治文明和成果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社会文明概念的确认。非常明确,所谓社会文明,从总体上说就是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的总和。A项是物质文明的内容;B项是精神文明的内容;D项是政治文明的内容。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此题没有难点,一般考生都直选对。 (C)

28.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子”。它表明人类最基本的交往方式是

A,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物质交往

C.精神交往 D.语言交往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交往方式所包含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通过交往人们之间发生着各种社会联系。马克思这段话就是分析了人类最基本的交往方式即“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A项)的产生和内容、题中所给出的4个选项,很明显作为单项选择,其中的B项(物质交往)、C项(精神交往)、D项(语言交往)

都不能全面反映交往形式,所以都是不合题意的错误选项,只有A项(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才反映了交往的最基本方式,所以A项是正确的选项。对于交往理论考生可能不会很熟悉,但选择此题就是凭直觉和经验都不应出错。(A)

二、多项选择题

1.唯心史观的主要错误是

A.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B.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

C.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D.否认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E.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史观错误观点的掌握和确认。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二者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解决。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一根本错误前提出发,“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A项);“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B项);他们从精神决定社会的一切出发进而片面夸大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C项),“否认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D项)。考生回答此题,对于A、B、C、D四项内容都应理解并作出正确选择,问题会出在E项上。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共同点是都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区别在于唯心史观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将杰出人物的作用绝对化了。这是必须搞清楚的一个观 点。有的考生可能会由于不理解E项的内容而多选了,此项丢了这2分。(ABCD)

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前,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在于

A.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科学都很落后

B.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必然夸大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

C.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了享受精神文化活动的权利,不可能产生出自己系统的历史观

D.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性给人们带来的错觉

E.以前的历史都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史观长期占居统治地位的根源的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自然观上有唯物、唯心之分,而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的,即唯心史观占居统治地位。造成这种状况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就其社会根源来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科学都很落后”(A项),限制了人们观察历史的条件。就其阶级根源看,“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必然夸大精神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B项),因为历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表现为伟大人物的思想,而“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了享受精神文化活动权利,不可能产生出自己系统的历史观”(C项)。从哲学认识论根源上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性给人们带来的错觉”(D项),好像社会发展是按照人们的主观意识运行的,进而会得出人们的意识,特别是英雄伟大人物的意识决定历史的唯心史观结论。正由于这些根源不但使唯心史观产生,并且使之长期占居统治地位,所以A、B、c、D四项是正确选项。E项明显是错误观点。(ABCD)

3.列宁指出,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的缺陷是

A.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B.没有认识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对历史的作用

C.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根源

D.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E.没有发现剩余价值理论

【解题分析】此考点是对唯心史观主要缺陷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是在唯心史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在历史观上有两大主要缺陷:一是没有找到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即“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根源”(c项);二是“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D项)。题中的5个选项:A项(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是错误的,因为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在此之前的历史学家们比如米涅、基佐就已经提出;B项(没有认识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对历史的作用)也是错误的,因为承认人们的思想意识对历史有作用,这恰恰是唯心史观的正确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了人们思想动机的决定作用;E项(没有发现剩余价值理论)更是错误的,因为此题要求回答在哲学上的缺陷是什么,而E项是经济学问题,虽然观点正确,但不是题干所要求的。这样将A、B、E三项排除,正确选项是c项和D项。考生回答此题,对于那些对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不清楚或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观论的贡献不把握的人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CD)

4.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B.生产方式是社会其它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C.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生产方式决定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发挥作用的大小

E.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对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考点,是考生都必须掌握的。该考点虽然重要但只要复习过,都能轻松地作出选择。题中的5个选项都是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所以都是正确选项。(ABCDE)

5.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A.民族性 B.阶级性

C.实践性 D.相对独立性

E.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对社会意识特点的确认。社会意识在本质上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其一般特点就是它的相对独立性,即在社会存在制约下独立发展的规律性和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是社会意识的特殊特点,社会意识指导实践但它本身不是实践,所以不具有实践性。这样排除A、B、C项,D项和E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选择此题必须把题干的内容读明白,否则可能会误选 A项或B项而丢了这2分。 (DE)

6.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

A.反映一切阶级要求和愿望 B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C.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E.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判定社会意识是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而断定一种社会意识是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不是看它“是否反映一切阶级要求和愿望”,包括“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也不能说“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社会意识一定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而是看它是否“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B项)、是否“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E项)。如实的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或者是反映了新的生产方式并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服务,这种社会意识一定是先进的。此题对那些综合能力较差的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于B项和E项能选对,问题会出在c项和D项上,有的考生可能会由于错误的理解多选了这两个选项或其中的一个选项而丢分。(BE)

7.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越高,则

A.地理环境被利用的程度越高 B.地理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严重

C.地理环境被利用得越不合理 D.同自然的关系越复杂

E.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越不起作用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地理环境被利用的关系,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包括土地、资源、山川、河流、矿山等利用状况直接相关联。从规律上来说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越高“地理环境被利用的程度就越高”(A项)而不是“被利用的越不合理”(C项);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越高“同自然的关系越复杂”(D项),需要合理科学地协调二者的关系。但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与地理环境被破坏的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追求社会生产的发展决不能以破坏地理环境为代价,如果这样做是短视的。而且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越高,则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越起作用,而不会相反。所以A项和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D)

8.下列现象中属于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有

A.农民耕种土地 B.雷电引起森林大火

C.被污染的水源引起疾病流行 D.某些人对森林滥砍乱伐

E.水土流失使农业减产

【解题分析】此题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是考查对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辨别。题中所给出的5个选项中,A、

C、D、E项的内容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B项的内容仍然属于自然现实之间的关系。辨别此题紧紧抓住人的活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个关键问题,会很容易的选出正确选项。(ACDE)

9.马克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客

E.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社会实践本质的理解和确认。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首要地位和决定作用。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郁是人类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建立的,所以“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B项);通过生产实践人类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所以“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E项),“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D项)。由于实践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相互作用的纽带和中介,而不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本身,所以A项和C项是错误的选项,需要排除。此题虽然很重要但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应构成难点。(BDE)

10.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同步发生变化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E.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层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集中体现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A项),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B项),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它相适应(D项),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具有阶级性,这样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E项)。所以题中的A、B、

D、E、项是正确选项。虽然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而是一个过程,即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或快或慢的发生变化。所以C项是错误的选项。(ABDE)

11.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指

A.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B.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

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E.由于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人类有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考察研究人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论断的理解和把握。这是马克思在谈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特点即统一关系时的著名论断。A、B、E项的内容反映了社会和自然的统一关系,是正确选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有联系但不是完全相等的,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无目的无意识实现的,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实现的:所以C项和D项是错误的选项。考生回答此题难点在于E项上,这一选项的内容就是从A项和B项的内容中逻辑地派生出来的,肯定会有许多考生将E项断定是错误的而丢了这2分。回答这种类型的题不是靠机械记忆,而必须理解,并能够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作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需要一个进程。(ABE)

12.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E.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存在概念的确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观的一对重要范畴,表达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所谓社会存在就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而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统一。据此分析题中的5个选项:A、B、E项恪属于社会存在的内容,一般考生都应选对。问题在于c项上,如果考生复习不到位的话最容易误选该项而丢分。生产方式中包含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等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除了生产关系还包括其他关系,比如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这样必须将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加以区别。此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一种经常命制选择题的类型题,它要求对一些重要的哲学概念以及有些概念的(此处不清楚)要把握,不然一要较真就难以找出正确选项。(ABE)

13.面临环境被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

C.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E.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有三个主要因素,即地理条件、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它们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和D项,B、C和E项显然不对。(AD)

1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

A.生产力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B.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生产力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是一种社会的客观的物质力量

E.生产力的状况是由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因而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生产力客观性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题中所给的5个备选答案的内容都是生产力客观性的具体体现。此题的答案只能依靠考生的理解和机械记忆。(ABCDE)

15.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物质实体

E.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利益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碴考生对生产关系客观性的理解和把握,是一道深层次综合理解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对该题中所提供的5个选项,考生对A项和B项的正确性比较容易把握,而C、D、E项的内容对于一批考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会有考生因漏选C和E项或多选D项而丢分。回答该题首先要从对题干本身的理解出发,抓住“客观性”这一关键词,再一一分析每一选项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客观性”。沿着这样一个思路去选择会避免因盲目地乱选而丢分。(ABCE)

16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

E.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思想关系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生产关系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A项),是社会关系,与生产力区别开来。但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关系而不是全部社会关系(B项);就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来说,它是最基本的关系,因为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D项),也就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c项),和反映社会思想关系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区别开来。这样将B项和E项排除,A、C、D项正确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所以是正确的。解答此题的前提是要把握社会关系范畴。社会关系分为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两种,划分的标准就是看这种社会关系是否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不由人自觉选择的社会物质关系,也可以说成是“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利益关系”。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则反映的是社会思想关系。只要把握了这些理论回答此题就没有难点,否则是无法进行选择的。(ACD)

17.“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A.劳动是人的生存的基础和源泉 B.劳动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C.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D.劳动是社会各种生产的表现形式

E.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题干是马克思在讲到劳动、生产的决定作用时所讲的一段名言,是说明劳动是人类初始的活动,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从劳动中产生出来的。劳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条件,劳动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的前提的基础,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社会关系都在劳动中产生和形成,一句话,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但是劳动不是各种生产的表现形式,更不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的物质外壳,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是语言。这样题中的5个选项,A、B、C项的内容符合题意,是正确的选项。(ABC)

18.唯物主义史观所理解的交往实践主要是指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人与人间发生社会联系的一种中介

C.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中介

D.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E.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历史观中“交往实践”概念内容的确认。历史观所讲的“交往”是特指人们之间的交往即“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A项);交往实践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联系的一种中介”(B项),通过交往形式人们之间发生着各种社会联系;交往实践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

化交往关系的总和(D项);当然交往实践也包括了国家与国家间、民族与民族间的相互作用(E项)。由于交往实践是特指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社会关系范畴,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C项),所以A、B、D、E项正确地反映了交往实践概念的内容,C项是错误的选项。此题很重要。(ABDE)

19.交往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A.物质交往 B.精神交往

C.经济交往 D.政治思想文化交往

E.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交往实践基本形式的掌握和确认。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交往,就其形式主要包括物质交往(A项);“精神交往”(B项);“经济交往”(C项);“政治思想文化交往”(D项),不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E项)。所以A、B、C、D项是正确的选项,E项是错误的。(ABCD)

20.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交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交往能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C.交往能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D.交往有利于环境生态平衡

E.交往能加速和平的发展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交往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交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交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项);同时交往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B项);而且交往还能够促进人自身的发展(C项)。题中的D项和E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交往既有利于环境生态平衡,也可能加速破坏生态平衡;同样,交往可能有利于社会和平,也会阻碍社会和平,马克思曾把“战争”作为人类的一个交往方式。这样将D项和E项排除,A、B、C项则是正确选项。(ABC)

21.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求

A.一切工作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B.要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敏锐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C.大力发展高科技,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D.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E.不停顿地变革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解题分析】该题型是考查“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的实践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十六大报告指出:“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其实践意义就在于,要求“一切工作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A项);“要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敏锐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趋势”(B项);“大力发展高科技,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c项);而且还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D项)。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求变革那些不适合生产力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决不是“不停顿地变革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E项)。所以E项是错误选项,A、B、c、D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选项。此题所要求的正确答案是非常确定的,几乎是十六大报告的原文,只能强行记忆和理解。(ABCD)

22.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

C.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D.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E.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国体的政体的关系。关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考生都熟知的原理,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选择。(BCE)

23.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

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比法律古老、长久

B.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教育、习惯来起作用

C.法律只适用于违法行为;道德适用于一切不道德行为

D.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无阶级性

E.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法律和道德区别的确认。题中所给出的5个选项中A、B、C、E项正确反映了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因此是正确选项。由于法律和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都具有阶级性,所以D项是错误的选项需要排除。此题很重要,考生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ABCE)

24.下列社会现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

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B.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C.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E.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是考查考生对生产关系所包括的具体内容的辨认。以生产关系所包含的三大基本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产品分配关系为依据对题中的5个备选项进行筛选:A项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关系,属于生产力范畴;B项的内容明显与生产关系无关;C项的内容也属于生产力范畴;所以只有D项和E项的内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考生回答此题问题会出在A项和C项上,会有一批考生因为没有深入理解这两个选项的关系和性质多选了它们而丢分。象这种类型的选择题,需要考生必须对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观概念搞清楚,不然是难以应付考试的。 (DE)

25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

A.它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

B.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如何结合的问题

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

E它是判断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一般考生都能知道,在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重要的要素,它决定其他两个要素,同时它又是判断各种经济结构、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这样分析题中的5个备选答案:A项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身的问题;B项的内容是属于生产力范畴;C、D、E项的内容才是题干的原因。如果考生能够做到仔细审题,这2分是应该得到的。(CDE)

26.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A.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和 D.现实存在的各种所有制的总和

E.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性质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经济基础概念的确认。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就是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产品分配形式的总和(B项),也就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E项)。一些重要的哲学概念的含义是非常确定的,不允许个人理解,必须在复习时记忆得非常准确,不然一到较真的时候,拿不准就会丢分的。(BE)

27.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

A.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与一定经济基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D.发展到一定水平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

E.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上层建筑概念的确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就是指与一定经济基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C项和E项),答案也是非常确定的。其实该题运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A项和B项的内容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D项的内容则属于生产力范畴,很明显A、B、D项的内容是不符合题意的,所以正确选项就是C项和E项。 (CE)

28.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是指

A.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观点体系 B.反映各种经济关系的观点体系

c.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情绪、信念、情感

D.特定社会中各阶级的观点体系 E.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观点体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确认。所谓意识形态或思想上层建筑就是指该社会中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观点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体系也就是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观点体系。选择此题必须首先抓住意识形态是“观点体系”,没有形成观点体系,也就是没有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不能进入意识形态范畴.这是进行选择的一个依据;其次抓住“占统治地位”。这样以“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体系”,作为依据对5个备选项进行选择,只能是A项和E项才是符合条件的正确选项。(AE)

29.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 B.思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

C.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

D.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思想上层建筑 E.二者都反映经济基础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层建筑分成两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二者的关系不是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而是是否相适合或相适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政治上层建筑必须在一定思想观点体系的指导下建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上层建筑必须与思想上层建筑相适应;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就作为巨大的政治力量制约影响着思想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上层建筑又要与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此外,无论政治上层建筑还是思想上层建筑,二者都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都必须反映经济基础,这样c、D、E三项的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两个上层建筑的关系,所以是正确的。(CDE)

30.下列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有

A.国家机关、军队、监狱 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C.艺术、法律思想、政治思想 D.小说、诗歌、戏剧

E.哲学、道德、宗教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上层建筑具体形式的确认。选择此题首先明确题干中的上层建筑是指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其次当选思想上层建筑的时候必须抓住,是反映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观点体系。这样,题中所给出的5个备选项:A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c、D、E项的内容是思想上层建筑的范畴;B项的内容虽然是“观点体系”,但不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观点体系,或者说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体系,不合题意。所以A、C、D、E四个选项是正确的。(ACDE)

3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 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

E.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道德内容的确认,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应做出正确选择。回答此题最好运用排除法,所谓社会公德不是指“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A项),也不是指“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D项),更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E项)。因此,A、D、E项应当排除,只有B和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BC)

32.文化是指

A.观念体系 B.自然的人化

C.纯粹的精神现象 D.人和社会的存在形式

E.一种符号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文化含义的确认。文化是“自然的人化”(B项),是“人和社会的存在形式”(D项),又是上层建筑的“观点体系”(A项)。因此,文化不是“纯粹的精神现象”(c项),更不是“一种符号”(E项)。对文化概念本身,考生都非常熟知,.但对其本质则不一定都明白。有些考生可能会由于对文化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的本质不理解,而漏选B项和D项。(ABD)

3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表现在

A.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B.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C.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

D.创造先进的生产力 E.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的掌握和理解。此题是从20xx年新增考点即“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中派生出来的。题中所给出的5个选项中,A、B、c三个选项的内容都来自于党的有关文件,是非常确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本身不能创造生产力(D项),也不能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E项),所以正确选项是A、B、C。 34人类文明主要包括

A.政治文明 B.物质文明

C.精神文明 D.社会风俗习惯

E.情感、意志、幻想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类文明具体内容的确认。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B项)、政治文明(A项)、精神文明(C项)三大文明,这是一般考生都能知道的。有的考生有可能将D项和E项的内容放到精神文明中,误选这两项而丢分。精神文明是指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而不是指一切精神现象。这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ABC)

35文化和文明是密切联系而有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A.文化与自然相比较,文明与愚昧无知相对立

B.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过程、方式和手段

C.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

D.文化就是文明

E.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明内涵的理解,侧重于从文明和文化的区别意义上来把握。考生正确回答此题的前提,必须对文明的内涵有所掌握。紧紧抓住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这一前提,这样就会顺理成章地选出A、B、C、E四个正确选项。既然懂得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无论怎样也不会认为“文化就是文明”(D项)就是了。此考点虽然很重要,但没有难度。一般考生都能得到这2分。(ABCE)

三、辨析题

1.热带民族的怯弱,往往使他们走上奴隶顺从的道路,而寒带民族的强悍使他们保持自由地位。

【答案要点】(1)这一观点是错误。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因为第一,人类社会是有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特殊规律,地理环境只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外因,地理环境只有通过内因即社会生产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第二,地理环境对社会作用的大小及利用的合理程度不仅受到生产力水平所决定,而且还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性质的影响和制约。

(2)该观点夸大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宣扬“地理环境决定论”,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的剥削和侵略寻找借口。

【解题分析】这道辨析题是考查对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和理解。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经常的条件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条件阻碍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生产、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所以,此题没有难度,一般考生都能把握。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答案要点】(1)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⑵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居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解题分析】这道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把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的制约下又有自身独立发展的规律性,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就是讲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多方面,恩格斯的这一论断主要是指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此题没有太大难度,只要考生对恩格斯这一论断熟悉,都能比较全面地回答。

四、分析题

下列是有关我国国情的部分材料: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从19xx年到19xx年,粮食产量增长52.9%,但由于人口增长24%,人均占粮食只增长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至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请回答

⑴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⑵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⑶综合1和2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答案要点】⑴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动植物等资源,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人类一方面要按照内在的需要去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生态失调”,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少且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且过度采伐,资源相对不足且浪费很大,我国的自然环境“生态失调”比较严重。

⑵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口的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分布状况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生产满足不了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⑶我国自然环境“生态失调”问题比较严重,人口问题又相当严重,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此题难度不大,要求的原理都是考生所熟知的。可持续发展对考生也不陌生,依据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一般考生都能比较全面地答出。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个人和社会的矛盾

C.自然界和社会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确认。此题是最基本考点,一般考生都能把握,没有任何难点和重点,正确选项为D项。

2.生产力是指

A.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B.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C.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D.外部自然力的总和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生产力概念的确认。这也是最基本的知识点。生产力就是“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A项)。题中的B、C、D三项明显是干扰项,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根本方向 D.生产关系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侧重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D项)。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A、B、C三项正好是颠倒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决定关系,是明显错误的选项。该题没有任何难度。(D)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A.唯一规律 B.根本规律

C.特殊规律 D.暂时的规律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力的结果,有许多规律对社会发展起作用,除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之外,主要还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阶级斗争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等。但是各个规律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该题虽然很重要,但没有什么难度,相信考生只要复习过就能作出正确回答。(B)

5.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A.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B.根据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免阻碍生产力发展

C.运用生产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应调整生产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原理的实际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即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相反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原理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免阻碍生产力发展”(B项),但决不

能“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A项),也不能由于“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应调整生产关系”(D项),更不能也不可能“运用生产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方向” (C项) 。所以正确选项是B。此题也没有什么难度,只要复习过,也会轻松答对。(B)

6.生产资料是由

A.劳动者和劳动对象构成 B.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的

C.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构成的 D.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构成的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产资料构成要素的确认和把握。生产资料是进行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这些理论一般考生都是掌握的。但是对于生产资料的构成要素未必都清楚。生产资料不包括人的因素即不包括劳动者在内。这样就将A、C、D三项排除,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此题难度就在于几个相关概念即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关系问题上。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还有生产资料不等同于劳动资料。这是必须搞清楚的。(B)

7.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C.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D.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作用。马克思说,“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讲的就是“科技革命会导致社会政治革命”(C项)。考生回答此题,必须首先得读懂题干这句话的意思,这样就会逻辑地选出C项。否则如果根本没有搞清楚题干说的是什么或者理解成相反的意思,有的考生就很有可能误选B项为正确选项,或者盲目地胡乱选择一个选项。题干是马克思在讲到科技革命的巨大社会作用时讲的一段话。C项是正确选项。(C)

8.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

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相反。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A项)。这是非常确定的一个基本观点。但是有大部分考生在复习中往往只停留在第一层面的理解上,对深一点层次的问题掌握得不够。像此题,面对这4个似乎没有多大区别的选项,需要较准的时候,就较不准了,在不知所措中就很有可能误选C项或D项而丢了这一分。这又一次说明考生在复习时要全面、到位,包括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都尽量把握。(A)

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促进生产力芡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解题分析】这道题是考查判定生产关系先进与落后的标准问题。生产关系从性质上说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其判定的标准既不能看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A项),也不能看其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D项),更不能以是否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C项)为标准,因为这是生产力范畴,而不是生产关系问题。判定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还是落后,归根到底就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B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先进的生产关系,相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这是非常客观的标准,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B)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原理 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解题分析】此题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题干给出的事实就是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也就是生产关系所实行的历史观依据,就是遵循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A项)。这应该是常识,没有什么难度,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A)

11.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在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冲突和矛盾归根到底都根源于这一基本矛盾。题中的B、C、D项所体现的矛盾也都根源于基本矛盾,也都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所引起的,它们都不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该知识点是重要考点,但没有难点。(A)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 B.惟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的社会作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的表现。它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只能在阶级社会起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项),而不是“根本动力”(A项)和“最终动力”(C项),更不是“惟一动力”(B项)。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由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种动力合力的结果,没有“惟一动力”(B项)。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此题也是最基本的考点,没 。(D)

13.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阶级斗争规律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历史地位的确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许多规律,题中所给定的4个选项都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其中A、B、C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贯彻人类社会始终起作用的规律,阶级斗争规律是阶级社会起作用的规律,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项),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

14.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宿命论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社会发展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但是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历史,人的自觉活动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认为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观点,是夸大人的自觉活动,否定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唯意志论观点”(B项)。此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熟悉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就能正确选择。 (B)

15.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C.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 D.承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的确认。割裂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如果夸大人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就是唯意志论错误;相反如果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就是宿命论错误。题中所给出的4个选项:A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项是唯意志观点,C项是二元史观观点,D项是一个不完整的错误观点,B、C、D项作为干扰项应当排除。此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认真审题,就能找出正确选项。(A)

16.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A.以生产力为物质基础的精神因素 B.多变的、活跃的因素

C.相对稳定的因素 D.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在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最易变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正是生产力的变动性和生产关系的稳定性这两重不同的性质,引起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此考点往往不被考生引起注意,因此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太清楚,甚至是不清楚的。历史观中类似的知识点有许多,希望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全面到位。(C)

17.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是由

A.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B.生产关系自身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D.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确认和理解。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反作用有两重性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但是,不管哪种情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也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考生回答此题最容易误选A项而丢分,A项的内容是讲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能起反作用。而题干是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所以B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

18.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

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

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它是否能保护广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理解。关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二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此题是说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直接反作用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对整个社会发展起作用。这就决定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是由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的先进与落后所决定的。因此,题中所提供的4个备选项中A、B、C项都不符合题意,应当排除,只有D项才是正确的答案。解答此题,有的考生会由于对题干含义没理解,而误选了B项丢分。(D)

19.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人的意识在历史活动中有能动作用 B.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突出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知识分子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存在根本对立的确认,作为单项选择题有一定难度。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答案,A项和B项的内容是历史的两种共同原则,D项的内容显然是与题干无关。所以只有C项的内容才是两种历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和分歧。(C)

20.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 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 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理解和把握。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A项的错误在于社会规律不是由人所创造的,它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项的错误在于人不能改造或消灭规律,但可以利用规律;D项错误在于并非所有的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C)

2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

A.改革就是否定社会的一切 B.改革就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C.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社会改革是社会的部分质变,是在保证现有根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政治制度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变革,而不是“否定社会的一切”(A项),更不是“社会形态的质变”(B项),当然改革也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D项),所以“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项)。(C)

22.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

A.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B.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思想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C.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

D.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

【解题分析】此考点是考查对经济全球化实质的把握。从历史观上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

就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B项),它既不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A项、D项),更不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D项),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产物,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类交往问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知识点,又是今年命题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在复习时多加注意。 (C)

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A.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原理 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依据的把握。题中所给出的5个备选项中,A、B、C项都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依据。但是作为单项选择只有B项才是符合题义的选项,因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承担者。D项是干扰项需要排除。此题有一定难度,不属于机械记忆而是深化理解的类型题。(B)

24.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受社会条件制约,这表明

A.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的

B.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无限的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有时是有限的,有时是无限的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人民群众作用的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既不能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的”(A项),也不能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无限的”(B项),更不能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有时是有限的,有时是无限的”(C项),而应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D项)。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考生正确回答此题的方法论原则就是辩证法。只要懂得有限和无限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分开的,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D项。(D)

25.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

【解题分析】此题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由于“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A项),也不是说“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C项),更不能说是由于“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D项),而归根到底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主要的载体、主体就是人民群众。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B)

26.“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辩证法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机械论观点

【解题分析】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是对立统一关系。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领袖等英雄人物也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中人”。此题难度不大,只要清楚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关系,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A) 答案不知道是不是A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A.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B.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

C.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 D.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结构

E.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和矛盾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规定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A项),并“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B项),“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 (C项),进而才“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结构”(D项)。当然它不能包括一切社会现象和矛盾(E项)。所以A、B、C、D项是正确选项。这一考点也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考生回答该题不应有难点。(ABCD)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B.上层建筑的变化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

C.经济基础必须在上层建筑的保护下才能产生

D.上层建筑不能先于经济基础而建立

E.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它服务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经济基础反映的是社会物质关系,上层建筑反映的是社会思想关系,物质决定精神,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A项);“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它服务”(E项)。所以A项和E项正确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题中B项和D项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B项应该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D项夸大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否认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先于经济基础而建立的可能性。所以B、C、D三项都是错误的选项,只有A项和E项才是正确的。(AE)

3.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这是因为

A.科技的进步能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

B.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D.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E.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作用的理解和把握。题中所给定的5个选项,全面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作用,所以都是正确选项。此题没有任何难度,一般考生一般能稳得这2分。(ABCDE)

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

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

B.生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

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社会关系

E.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这是因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又进一步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进而引起整个的变化。题中所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都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所以都是正确的。回答这种综合性的选择题,不是靠死记硬背而完全凭理解才能把握的,甚至靠推理将选项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虽然此题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将5个选项的逻辑关系搞清楚了,还是可以得到这2分的。(ABCDE)

5.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由

A.大工业所开创的 B.宇宙精神所决定的

C.世界交往所决定的 D.航海家的新发现所决定

E.生产和科技发展所决定的

【解题分析】该题通过世界历史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这一事实,考查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社会历史的质变,首先是“大工业所开创的”(A项),同时也是“世界交往所决定的”(C项)。因为大工业开辟了世界市场使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建立了广泛的往来关系,进而又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和科技发展所决定的”(E项)。题中的B项(宇宙精神所决定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航海家的新发展所决定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将这两个干扰项排除,只有A、C、E项才是正确选项。考生回答此题难点在于对题干的理解上,如果不懂得“世界历史”为何物,是无从答起的。(ACE)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别是

A.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

B.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是形式

C.经济基础是相对稳定的,上层建筑是易变的

D.经济基础是物质关系,上层建筑是思想关系

E.经济基础是一般,上层建筑是特殊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侧重于二者的区别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矛盾着的双方首先是有区别的。题中的A、B、D三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主要区别。C项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因为经济基础是易变的,上层建筑是相对稳定的。E项是明显的错误选项,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没有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这样排除C项和E项,A、B、D是正确选项。此题有一定难度,如果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不全面把握的话,是很难作出正确答案的。(ABD)

7.在处理思想、政治、经济三者关系时,必须依据

A.它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B.经济是基础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D.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

E.三者平行发展

【解题分析】此题是通过思想、政治、经济三者的关系考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经济三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A项),其中“经济是基础”(B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项),而“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D项)。E项(三者平行发展)是多元史观的观点。而正确的是世界一元论。所以A、B、C、D项正确反映了思想、政治、经济三者的关系,是正确选项。此题虽然重要但没有难度,只要把握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解答此题不应该有问题。(ABCD)

8.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因此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的作用都包括在历史发展的总结果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

E.任何人的意志只受历史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是说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都有作用而不是“等于零”(A项);而“任何人的意志的作用都包括在历史发展的总结果中”(B项);虽然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都有作用,但是“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C项),都要在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对历史发展起作用。题中的D项(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E项(任何人的意志只受历史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是明显的错误观点,这样将A、D、E三项排除.B项和C项才是正确选项。(BC)

9.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煞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因为

A.人的活动受社会条件制约 B.人的活动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

C.人的活动受社会关系制约 D.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

E.人的活动受物质生产力制约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历史规律就存在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之中,但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煞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因为“人的活动受社会条件制约”(A项),即“人的活动受物质生产力制约”(E项)和“社会关系制约”(C项)。题中的(B项)“人的活动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明显是错误观点。由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客观条件,而不是不能改变客观条件(D项),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只有A、C、E项才正确反映了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的关系,是正确选项。该题所涉及的原理比较难,但所给定的选项还是容易断定对错的。因此正确回答此题难度也不大。(ACE)

10.下列观点正确表达了社会规律特殊性的是

A.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 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C.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D.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或之外的社会规律

E.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的统一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规律特殊性的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不同,社会规律就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而不是之外“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A项);在社会发展规律中“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B项),“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C项)。由于社会规律就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因此“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或之外的社会规律”(D项),总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是统一的(E项)。题中的5个备选项全面正确地表述了社会规律的特殊性,所以都是正确选项。(ABCDE)

11.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心史观

E.人口决定论 。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所犯的错误的把握: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是统一的。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如果夸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活动就是“宿命论”错误(A项);相反如果夸大人的自觉活动而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唯意志论”错误(B项)。无论是宿命论还是唯意志论在历史观上都会导致“唯心史观”(D项)。所以A、B、D是正确选项。此题虽然非常重要,但难度不太大,考生只要复习过就能作出正确答案。(ABD)

i2“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任何一种新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社会中建立起来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理解。题干中的这段话,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著名论断。解答此题一定要首先读明白题干中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然后根据题意去分析每个选项的内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B、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C和E项的内容本身就是错误的,E项不一定都是在旧社会中建立的,所以必须排除。只要考生对题意清楚.就不难作出正确选择。答错该题的考生是由于对E项的内容没理解,而多选了该项。(ABD)

13.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C.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

E.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理解。根据题意,在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A、B、E项都是讲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问题,不能以此断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只有当这种上层建筑“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项),“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D项)的条件下,它才是先进的,否则就是落后的。正确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对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非常熟悉,否则就会盲目选择。(CD)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

A.劳动的发展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精神发展的历史 D.阶级斗争的历史

E.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考生必须弄清楚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中“归根到底”这个关键词。题中的5个备选项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发展史”(A项),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B 项),即“生产力发展的历史”(E项)。所以A、B、E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D项不是唯物史观的观点,所以不选。考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会将题中所有选项当成正确的而全部选尽。(ABE)

15.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有

A.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B.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变革 D.改善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

E.促进文教、艺术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进步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A项属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B项属于经济功能,C项属于社会政治功能,D项属于生产功能,E项属于文化教育功能,因此5个备选答案都正确。(ABCDE)

16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

A.“全球问题”是科技发展造成的

B.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

C.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

D.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

E.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既造福人类,又带来了危及人类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所致,二者能否和谐,取决于科学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全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不难选出正确答案B、D和E项,A项和C项的错误都在于片面理解“全球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关系。(BDE)

17.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D.否定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E.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解题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等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审题,本题问的是错误之处,如不仔细看题目要求而选择可能会导致失分。个人意志可能影响、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明白了这些,就会选出A、B、C、D都是所要求的选项。至于E项,题干并未否定意识的能动性,恰恰是同意意识具有能动性。(ABCD)

18.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活说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

A.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B.生产力的水平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E.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作用。题干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是说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项),“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D项)而不是相反。生产力的性质不能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直接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另外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区分不同社会形态而不是生产力,所以A项和B项是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排除掉,所以C、D、E是该题的正确选项。(CDE)

19.下列属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确认。选择此题必须首先明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规律。据此分析题中的5个备选答案:A、C、D、E项的内容与人类社会并存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阶级斗争规律只是在阶级社会起作用的特殊规律,所以A、C、D、E四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CDE)

20.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与多项选择11题完全相同)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心史观

E.人口决定论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割裂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所犯的错误的确认。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统一的,因为社会规律就存在并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社会发展规律又影响制约着人的自觉活动。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即唯意志论和宿命论。唯意志论是夸大人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宿命论是夸大社会发展的规律否认人的自觉活动。而无论是宿命论还是唯意志论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史观范畴,所以A、B、D项是正确选项。(ABD)

2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过程的实现是人的不同活动的“合力”

C.历史是领袖和群众共同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E.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活动和历史、历史规律的关系。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不同。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无目的、无意识实现的,而社会历史、历史规律就实现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之中,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A项),“历史过程的实现是人的不同活动的‘合力’”(B项),“历史规律的作用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E项)。但是历史包含人的思想发展史,不能归结为人的思想发展史(D项)。历史也不是领袖和群众共同创造的,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认为领袖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是二元史观观点。所以A、B、E项是正确选项。此考点是重要考点之一。对于题干中马克思这段关于人的活动和历史、历史规律关系的著名论断,一般考生都应熟悉,但对其所蕴涵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把握。有的考生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题干而误选C项和D项。所以考生在复习中,不仅对经典作家们的名言名句本身有记忆,同时还要理解其深刻内涵。(ABE)

22.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中的先知先觉者

E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具体表现的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题中的A、B、C、E四个选项中。D项明显是错误观点。所以A、B、C、E是正确选项。此题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没有任何难点,一般考生都能把握。(ABCE)

23.在下列关于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有

A.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解题分析】这道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历史创造者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展开了尖锐的分歧。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伟大人物、领袖人物创造的,在创造历史活动中领袖人物是“l”,而人民群众是“1”后面无数个“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并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B项),不起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还认为社会历史同自然历史不同,自然历史是无目的无意识实现的,而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项),但是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D项),因此“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E项)。所以B、C、D、E是正确选项。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选择题,涉及到的相关观点比较多,但没有太大的难度,大多数考生都应该作出正确选择。(BCDE)

2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偶然的机遇 D.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

E.完全由自身能力决定的

【解题分析】该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杰出人物产生条件的把握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产生不是随随便便的,是需要条件的,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是指杰出人物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A项)。所谓主观条件是说某个杰出人物的产生“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D项),包括他个人意志品质的强弱,但又不“完全由自身能力决定的”(E项)。同时杰出人物的产生不完全是“偶然的机遇”(C项),而恰恰“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B项),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所以A、B、D是项正确选项。该题也是基本考点,没有难度(ABD)

25.历史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可以

A.加速历史任务的实现 B.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

C.暂时延缓历史进程 D.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

E.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解题分析】这道选择题是考查对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具体表现的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了伟大的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他们“可以加速历史任务的实现”(A项);可以“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B项);还可以“暂时延缓历史进程”(C项)。但是无论怎样、无论什么历史条件下杰出人物都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D项),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E项)。所以A、B、C是正确选项。该题没有难度。(ABC)

26.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作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作用是等同的

B.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规律,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

C.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杰出人物受历史条件制约

E.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作用,缺一不可。但是二者的历史作用不是平分秋色的,而是有主有次的,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C项),而“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可以起加速和延缓作用(项)。但是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杰出人物,他们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他们的历史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A、B、D项是错误选项排除掉,正确选项是C项和E项。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最基本的考点,没有难度,一般考生都能把握。(CE)

27.“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 是两种根本时立的历史观

B. 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 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D. 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E.这两种观点都是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杰出人物产生与时代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认为,出现人物即“英雄”的产生是需要条件而不是随随便便的。“英雄”的产生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就是指时代条件即“时势造英雄”。一般来说,在社会大变革,历史大动荡年代造就杰出人物,使杰出人物产生并发挥他的才能和作用。所以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反映在哲学历史观上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A项),“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项),二者是不能相互补充的(B项)。“英雄造时势”的错误在于夸大了英雄人物个人的作用,是唯意志论的观点。分析题中的5个备选项:B、D、E项明显是错误的干扰项,排除,所以A项和C项是正确选项。该题是事实辨析选择题,对于题干的含义,一般考生都能明白,而只要清楚题干两句话的意思,就可以轻松地选出正确选项A和C。但是问题会出在B项这个干扰项上。有的考生会由于没有真正深刻理解题干两句话的关系,而误选B项而丢分。(AC)

28.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基础内容是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时刻教育群众的观点

E.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党的群众观点内容的确认和把握。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非常确定的,就是A、B、C、E项所表述的全部内容。这个考点是政策性极强的知识点,没有理解,只有靠机械记忆。(ABCE)

29.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群众的一切意见都要遵从

D.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E.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哲学基础的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哲学理论上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A项);“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D项),因为“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还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E项),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正好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总规律。所以A、D、E是正确选项。B项是二元史观的观点。C项明显是错误观点。将B项和C项排除,所以A、D、E是正确选项。考生选择此题难点会出在D项和E项上,如果根本不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和D、E项的内在联系,那么D项和E项是最容易被漏选的两个选项。类似综合性很强的选择题,需要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引起重视和注意。(ADE)

30.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

A.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D.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E.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是考查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多种动力“合力”的结果。其中,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A项);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项);“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C项);而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D项)。在社会发展中每个人都有作用,或大或小,或正或负,历史就是无数个个人的意志相互交错“合力”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E项),有的恰恰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消极力量,所以E项是明显的错误选项。A、B、C、D项才是该题所要求的正确选项。本题虽然重要但没有太大难度。此外,本题的4个正确选项还可以命制单项选择题。(ABCD)

三、辨析题

1.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案要点】(1)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2)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解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

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动态的过程。唯物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从而陷入唯心史观和宿命论。解题时还需要正面阐述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答案要点】(1)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规律的重复性把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

(2)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

【解题分析】这辨析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必然性同具体历史事件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以历史事件的单一性、人的历史活动具有选择性、历史认识的相对性为依据,否定历史必然性,并攻击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题中要求辨析的材料,前提是正确的,推论却是错误的。考生首先要抓住关键词“社会历史规律”、“历史事件”给予科学的规定。因为,只有说明社会历史规律的本质和特点,才能进一步指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的根据所在;也只有把历史事件的成因和特点说清楚,才能阐明为什么历史事件是不可以重复出现的。由于个别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蕴含着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正是通过历史事件体现出来,所以还必须进一步说明社会历史规律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有些考生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本质和特点是了解的,但对历史事件的特点以及它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不一定很清楚,这样就有可能只判明前半句,不能辨析后半句,进而不能对整个命题作综合的分析,因而丢分。所以社会历史的规律是有重复性的,但历史事件没重复性。

3.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2)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

【解题分析】这道辨析题考查考生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是对立统一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当他和人民群众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他也具有历史的“剧中人”和历史的“剧作者”的双重身份。从答卷中可以看出,有些考生由于对历史的“剧中人”和"了史的“剧作者”这两个关键词语的深刻内涵没有理解,不能抓住答题的思路而丢分。

四、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瑙鲁位于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之间,距赤道56公里,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一个中型机场。人口1万多,其中有外籍劳工3000多人。然而就是这个小岛却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磷矿

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共和国曾挤身于全球富国的行列。但是目前,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在这个小岛4/5领土的无序开采,使磷矿的开采越来越少。晋升瑙鲁总统的金克罗杜马承认:“过去曾经是热带天堂的地方,现在变成矿产沙漠。这是人类不懂得对养活自己的土地资源加以保护的沉痛教训。”

瑙鲁繁荣的象征是大量的汽车,平均每个家庭有汽车两辆,尽管整个小岛上只有一条公路,虽然很富有,但大部分瑙鲁人仍居住在政府为子女的家庭修建提供的住房里。目前,瑙鲁每对夫妇平均生育4~5个孩子。

食品结构的改变在慢慢杀死瑙鲁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5岁。多数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25岁以上的人中,有30%患糖尿病。国家正是这些病痛的制造者,政府获得了磷矿收入的一半利润.用来养活自己的人民。

现在瑙鲁人仍然无动于衷,他们还在继续寻找磷矿,而不考虑明天!

依据材料请回答

(1)瑙鲁的繁荣和富有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什么?略加分析。

(2)从瑙鲁的生态环境现状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答案要点】(1)瑙鲁的繁荣和富有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现出灾难性后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瑙鲁一味追求繁荣和富有,对矿藏失去理性的、掠夺性的开采和无控制的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着瑙鲁人的生命。这一事实说明: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幸福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题中给出的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非常明确,一般考生都可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讲清楚。但分析材料的经验教训会出现不全面、不深刻的情况。此题虽然很重要,但没有太大的难度。

2.以下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尽心下》

苟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栽舟,水则覆舟’”。

——摘自《苟子?王制》

材料2

粱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摘自《饮冰室舍集》十六册

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材料4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异同。

(3)材料4的哲学倾向是什么?材料1、材料2、材料3与材料4有什么区别?

(4)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观点。

【答案要点】(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材料4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观点。材料1、材料2、材料3与材料4是两种历史观即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区别。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对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一般考生都可以把握。但作为材料题,依据材料完整准确地回答每一个具体问题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对于第(1)问,必须讲清楚材料1有重民的合理思想,同时还要指出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局限性。第2问必须首先明确材料2是主观唯心史观,材料3是典型的客观唯心史观,二者的共同点都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第(3)问要指出材料4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材料1、材料2、材料3与材料4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考生回答该问题的前提必须懂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这个事实,否则是抓不住答题要领的。第(4)问集中阐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及具体表现。回答题中所提问的4个问题:第(1)问,指出材料l的合理性,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不会成问题。但对于其局限性,不一定抓得很准;第(2)问,

对于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回答,而对于二者各自的哲学倾同即二者的区别是很难抓准的;第(3)问,对于材料4的哲学倾向,一般考生都能把握,而比较材料1、材料2,材料3与材料4并指出区别,对于那些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深入的考生而言也是一个难点;第(4)问,是大多数考生得分的一个问题,没有任何难点。象这种综合性很强的题,需要考生在复习中必须将相关的知识综合把握和理解,否则是难以应付大型考试的。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l.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D.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的掌握。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两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归根到底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一般考生都应把握。所以正确选项谓为A项。

2.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有理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历史观 C.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观点 D.唯物史观的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区别和对立。唯物史观认为,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就是人的社会性;而唯心史观则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精神、有理性。题中的4个选项,A项和D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由于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因此C项包含在B项之中,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

3.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是

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 B.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C.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I【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引起社会进步根源的确认。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一基本原理一般考生都是应该掌握的,都应该轻松地选出正确选项D。

4.社会进步的含义是指

A.社会阶级的消灭 B.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

C.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D.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进步含义的确认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社会进步,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既不是指“社会阶级的消灭”(A项),也不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B项),更不是指“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D项)。这样将A、B、D三个干扰项排除,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5.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

A.工具和目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人的价值关系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人的价值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工具(手段)和目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工具(手段),人们之间互为目的互为手段。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多数考生来说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人的价值关系既不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项),也不体现“具体和抽象的关系”(D项),更不表现为“反映和创造的关系”(C项),这样将干扰项B、C、D项排除,)就余下A项是唯一正确的选项。选择此题有些考生会由于对人的价值关系的模糊认识而误选B项。(A)

6.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的原因的确认。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B项)。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成员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多数考生对这一原理不是很熟知,因此选择此题会出现很大的盲目性,误选A项的考生应占多数。(B)

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项,该题比较简单,一般考生都能答对。(C)

8.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由是指

A.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按照人的意志行事C.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 D.我行我素独往独来

【解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自由概念的确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从受束缚、受压迫下解放出来。人的活动涉及三个领域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因此自由就是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题中的4个备选答案B、C、D项的内容明显是错误的,是干扰项需要排除,只有A项的内容正确地界定了自由的含义,所以是正确的选项。(A)

9.人的价值形成的客观基础是

A.自我奋斗

B.自我设计自我选择

C.实践活动

D.机遇

【解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实践活动在人的价值形成中的地位。人的价值的实现、形成的客观基础既不是靠“自我奋斗”(A项),也不是靠“自我设计自我选择”(B项),更不是靠“机遇”(D项),而是靠人的“实践活动”(C项),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这一原理一般考生都应该掌握。(C)

10.“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是 A.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科学主义的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在人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人的问题上,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把人只当作目的。实际上人同时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因为一切为了人,所以人是目的。但是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必然把自己当作手段,只有把自己当成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和发展。题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所以B项是正确的。考生选择此题必须明确题干的含义,这样直接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B。假如考生对题干的意思都没有搞清楚的话,就会出现盲目选择,就无法保证选项的正确性。(B)

11.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A.生物性B.社会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本质的确定。马克思批评了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缺陷,指出他们脱离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关系来规定人的本质。马克思正是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出发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社会性”(B项),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4个选项,B、C、D都属于人的本质的特点,但作为单项选择最主要、最直接的就是社会性。A项明显是错误观点。(B)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的确认。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明显,马克思是从“人的社会关系”(D项)即社会属性出发给人的本质加以规定的。此题虽然很重要,但没有任何难度。一般考生都应答对。(D)

1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价值的确认。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而物的价值是一种被创造的价值。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承认和满足,二者缺一不可。这样分析题中的4个备选答案:A项(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否定了人的社会价值,是不全面的;B项(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和C项(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夸大了自我价值,是错误的观点。这样将A、B、C项排除,正确选项是D项。此考点非常重要,但没有难度,只要复习过就能作出正确答案。如果考生答错此题.会是由于对C项内容的不理解而误选该项。(D)

14.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形态范畴的确认。社会形态概念是非常确定的,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一(D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A项)是社会的两大基本现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C项)是社会文明范畴。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此题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没有任何难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概念。(D)

15.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本质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A项),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C项),而不能“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B项),更不能“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D项)。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此题也是最基本知识点,一般考生都能掌握。(C)

16.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的劳动 B.人具有理性 C.人具有自由 D.人的意志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在人形成为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和动物的关系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来自于自然又超越自然。人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人的劳动。所以恩格斯说,人通过劳动将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题中的B项(人具有理性)和D项(人的意志)都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C项明显是干扰项。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此题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没有任何难度,是考生应该掌握的。(A)

17.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是机械论和宿命论 C.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决定论的理解和掌握。在是否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问题上,存在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而非决定论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决定论内部根据是否承认主体选择性即主观能动性,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旧唯物主义)夸大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A项),是历史宿命论(B项)。辩证决定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既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偶然性,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坚持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统一。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A、B、C三项是等值的,是一回事。这一知识点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不一定是很清楚的。如果考生掌握了A、B、C三项的内在联系,就会非常轻松地作出正确选择,否则也是难以答对此题的。此题有一定难度,因为决定论和选择论及其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知识点,考生能够做到全面把握是不容易的。(D)

18.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说明

A.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 B.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C.任何一种社

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主体选择与历史决定论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关于主体选择与历史决定论及其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唯心主义夸大主体选择否认决定论即否认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则夸大决定论夸大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否认主体选择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又肯定主体选择的能动作用,坚持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统一,所以在唯物史观那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B项),(B)

二者是一致的。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A、C、D项明显是错误观点。考生选择此题不应有难点

19.唯物史观认为,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B. 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人在价值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所谓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当人能够满足别人需要的时候,那他就是价值的客体,相反当人要求别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时候,那他就成为了价值的主体,所以人“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D项).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体。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此题没有难点,只要考生懂得人的价值天系就是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就能轻松作出正确选择。(D)

20.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 C.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替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人的价值具体内容的把握。人的价值就是在社会关系中存在着,人的价值关系就是社会价值(满足他人需要)和自我价值(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如果理解了

人的价值的内容,选择此题显得非常容易,如果根本不懂得人的价值是怎么回事,就会凭感觉胡乱选择,难以保证准确,其实此题也是最基本考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一个考点。(C)

21.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就是

A.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B.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C.实现按人的意志办事的愿望 D.实现绝对的自由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范畴的理解和掌握。所谓必然王国就是还没有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压迫的领域;而所渭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自然的奴役和社会压迫的领域。人类社会就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压迫”的过程。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A、C、D三项明显是干扰项排除掉。(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形态”理论范畴的是

A.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B.社会形态就是社会 C.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D.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不变的社会形态就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共同体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形态理论,包括社会形态的含义、内容及意义的掌握,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社会形态就是指“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A项),从内容上说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C项)。但是社会形态不等同于社会(B项)。社会是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它标志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自然存在的区别,而社会形态则标志着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另外社会形态也不等同于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社会共同体(E项),因为社会形态比一般社会要具体,但比各个现实的社会共同体要概括,它是对许多不同的社会共同体本质的概括。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可以称为不同的社会共同体,而不是不同的社会形态,但它们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形态理论还揭示了社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所以A、C、D项反映了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容,是正确选项。此题有一定难度。关于社会形态的含义,一般考生都能把握,而难点在于两点:一是社会形态和社会的区别;二是社会形态和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共同体的区别。会有许多考生由于不懂得这些关系而误选B项或E项。这就要求考生在记忆概念的时候,那些相关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必须搞清楚,这又是一种复习的模式和思路。(ACD)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自由”主要是

A.人的活动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B.人类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C.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支配 D.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E. 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自由”范畴的理解和把握。自由从内涵上说就是“人的活动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A项)。最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就是“人类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B项)即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E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D项)。但自由决不意味着人“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支配”(C项),而恰恰是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制约下的自由。所以A、B、D、E是正确的。此题也有一定的难度,问题会出在C项上,有的考生会由于对“自由”概念本质含义的不甚了解而误选C项丢分。(ABDE)

3.自由王国作为历史现的范畴

A.泛指人的自由 B.是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是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自由 D.是指人们摆脱了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E. 主要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思想的社会状态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自由王国”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状态。“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支配“物”的社会状态,“是指人们摆脱了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D项)。共产主义社会标志着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飞跃,所以“自由王国”“主要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思想的社会状态”(E项)。但是实现了“自由王国”,也不意味着也不可能做到“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B项),更不可能“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制约”(C项)。“自由王国”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又不等同于广义上的“人的自由”(A项)。这样将A、B、C三项排除,D项和E项是正确选项。考生正确选择此题必须抓住两个知识点:一是“自由王国”是一种社会状态;二是“自由王国”不等同于“人的自由”。 (DE)

4.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表现在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C.社会发展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即扬弃的过程

D.社会发展是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

E.社会发展根源在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进步的必然性的理解和把握。社会总是不断进步、不断前进发展的,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A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同时社会进步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否定即扬弃的过程”(C项);归根到底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B项)。但是社会进步决不是“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然社会进步更不是人的意识能动性所决定的(E项)。所以A、B、C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D项是机械论的错误观点。E项是主观唯心史观的观点。此题没有太大的难度,考生是应该掌握的。(ABC)

5.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E.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A项),而“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C项);“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B项),而“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D项)。所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E项)。题中所给定的5个选项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以A、B、C、D、E都是正确选项。此题虽然很重要,但没有难点。(ABCDE)

6.下列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错误的是

A.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B.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 C.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意识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

E.人的本质是人的个性

【解题分析】此题是通过对人的本质错误的观点着重考查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规定了人的本质,他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项)。人的本质不是人的理性(B项),也不是人的自我意识(C项),更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个性(D项、E项)。所以B.C、D、E项是对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该题没有难点,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回答。(BCDE)

7.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需要条件和途径的.主要包括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个人所处的环境C.社会的需要 D.个人主观愿望

E.个人的社会实践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的把握。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由“个人主观愿望”(D项)所决定的,是有条件的并受到条件所制约的。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A项),指个人的知识结构、主观判断力等;“个人所处的环境”(B项),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也会影响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社会的需要”(C项)也是个人价值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的重要条件;“个人的社会实践”(E项)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条件。所以A、B、C、E是正确选项。此题很重要,但没有难点。(ABCE)

8.唯物史观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

A.把自己仅仅当做目的而决不作为手段 B.实现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选择

C.在对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 D.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E.纯粹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理解和掌握。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满足,也就是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在对社会奉献中来满足自己的需要(C项),也就是“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D项)。题中所给出的选项中,A、B、E项明显是错误的选项,排除掉,C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该题是重要考点,但难度不大。(CD)

9.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的灵魂的发展”其含义是说

A.社会发展就是人的思想的发展 B.社会发展必须代表人的利益

C.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 D.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

E.社会发辰和人的发展是等值的

【解题分析】此题通过一位哲学家的名言考查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题干中这句话就是说“社会发展必须代表人的利益”(B项),同时“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C项),归根到底是说明“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D项)。但是社会发展决不等于人的发展(E项),社会发展更不能等于人的思想的发展(A项)。所以B、C、D正确反映了题干的含义,是正确选项。考生回答此题问题会出在E项上,有的考生会误认为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多选了E项而丢分。(BCD)

10.马克思说,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发展是通过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以保证少数人的发展而实现的。其含义是说

A.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不一致的 B.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不必然带来人的发展

C.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的发展受到阶级务件的制约 D.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的发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E.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只有社会的发展而无人的发展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的特殊性。题干是马克思的一段著名论断,其含义就是说“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不一致的”(A项),是通过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以保证少数人的发展而实现的社会发展;还说明“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不必然带来人的发展”(B项);因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的发展受到阶级条件的制约”(C项),往往社会的发展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但是任任何社会条件下,人的发展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同时在任何社会条件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并存的。所以D项和E项是错误观点排除掉,A、B、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C)

11.社会形态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

C.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形态含义的确认。对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A项)这层含义,考生都能确认。但作为多项选择对社会形态进行确认,有的考生就难以把握了。题中所提供的5个选项,B、C项实质上是A项的替换项,因此也是正确的选项。由于该题是一个多项选择题,多数考生会由于盲目选择而多选E项。实际上,只要考生将E项中的“社会存在”概念一展开就清楚了。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项),当我们对社会形态进行规定时,它就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不包括生产力在内,所以E项是不符合题意的。(ABC)

1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

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 D.社会发展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

E.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解。题干中的命题是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其本质含义是说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而人类社会发展之所以是必然的过程,其根源在于“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A项),“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B项),还由于“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E项)。此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深入分析此题,否则难以作出完全正确的选择。(ABE)

13.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理解和把握。人的历史活动起始于主体选择,社会发展表明,在同一历史时空内,往往并存多种可能,包括社会发展道路供人选择。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一定是“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C项).“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D项),但不能是“多数人选择的道路”(A项).也不能是“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B项),更不能是指“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E项)。此题没有太大的难度,有的考生选错可能会是由于多选了E项。(CD)

14.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看法是

A.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 B.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劳动、创造 D.评价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主。

E.人的价值的实现要靠个人奋斗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的确认。此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能够确认A、B、

C、D项是正确的选项,逻辑上就不会再误选E项。(ABCD)

1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该题选用马克思的话,目的在于阐释人的本质的内涵,一般考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B、D和E,但也有的考生可能会因为误选C而失失分,A显然不对,应予排除。(BDE)

16.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主张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超历史的人与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D.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

E.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历史唯心主义在人性问题上的具体观点的确认,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的社会性。唯心主义历史观否认人的社会性也就进而否认人性是县体的、历史的,把人性看作是超历史、超阶级的抽象的人性。题中所给出的5个备选项中,A、C、D项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人性问题上的典型观点,所以是正确的选项。B项和E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典型观点。(ACD)

1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这是新大纲重点强调的考点,考生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发展只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因此A、B、C、D和E项全部正确。(ABCDE)

1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

A.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

C.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自由 D.只有摆脱了必然性的制约,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E.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自由和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对重要范畴。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A项);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B项);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的自由(C项);而且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E项),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在必然性的制约下,而绝不会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所以排除干扰项D,A、B、C、E项是正确选项。自由和必然这对范畴是大多数考生所不熟悉又往往被忽视的一个考点,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对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引起注意,因为只要进入《大纲》就是命题的范围。(ABCE)

19.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A.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B.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

C.主体的选择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统一 D.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E.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题分析】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而又复杂的过程的把握。此题非常重要。题中所给出的5个备选项的内容都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所以A、B、C、D、E项都是正确选项。此题每个选项的内容必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以便一旦其中有的选项命制大型题好应对。(ABCDE)

20.在总的历史发展中常常出现停滞和倒退的现象,这个事实说明

A.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

C.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D.必须对社会的进步坚持辩证的分析

E.倒退只是社会进步中的暂时现象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事实发展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总的历史发展中常常出现停滞和倒退的现象,正好说明了“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项),“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B项),因此“必须对社会的进步坚持辩证的分析”(D项),必须清楚“倒退只是社会进步中的暂时现象”(E项)。所以A、B、D、E项是正确选项。此题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没有什么难点。(ABDE)

三、辨析题

1.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和心力。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

【答案要点】(1)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2)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力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解题分析】 这道辨析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来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来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着重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出发,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题干是费尔巴哈的一段话。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心是正确的,理性、意志和心力是人的必备条件,说明题干的前提是合理的,但是结论却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是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答案要点】(1)衡量人的价值的两个标准或尺度是自我价值尺度和社会价值尺度。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活动对于个人自身的意义。社会价值尺度是个人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即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在两个尺度中,社会价值尺度是根本的尺度。这是因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要通过社会,只有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显示自己人生的意义。若想占有和享用价值,必先创造价值,若想成为价值主体,必先创造出价值客体。从总体上说,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相应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为现实前提的,而个人得到来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满足是以他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的。

(3)个人向社会奉献得越多,社会越进步,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就越多,因此,人的价值是奉献与满足、创造与享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所以,要想证明、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解题分析】 题干是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一句名言,它主要说明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统一的。该题也就是通过歌德这句名言考查对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统一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由于题干的寓意非常明确,所以一般考生都能答出题干的直接含义。但是做出全面的回答也是不容易的。类似这种题型在复习中必须引起注意,并力争做到全面而深刻地把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分析题

1. 下面是一组有关自由观的材料

材料1 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定命”的摆布。 ——摘自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

材料2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与人不可分。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不“附属于”“任何必然性”,“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无任何根据和是非标准。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摘自萨特《存在与虚无》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材料3 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又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材料1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2)材料2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3)结合材料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1)材料l是典型的机械决定论的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客观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但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人的自由,最终导致宿命论。

(2)材料2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绝对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人的能动性,但不管客观必然性、因果关系和客观条件对人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制约,把自由看成是绝对的,选择是任意的。这种观点最终导致唯我论。

(3)材料3是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由观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是对立和统一的,必然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世界的改造。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又是自由的根据。否认必然,不认识必然,就没有自由。认识和驾驭必然,才能使其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才能取得自由。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是考查对自由的含义及自由和必然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此题的特点是根据具体材料回答指定提出的具体问题。考生回答此题的前提是必须清楚关于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有关问题。所谓决定论就是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理论。否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观点就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决定论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是只承认并夸大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否认人的认识的能动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又必须承认人对规律性、必然性认识的能动性。将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较准确地回答题中所提问的问题。考生分析该题有一定难度,可能会由于对“决定论”理论把握的不全面不深刻,甚至根本不清楚这一理论的缘由,就会出现不知所措,无从答起的尴尬局面。倘若有考生知道自由与必然是一对对应范畴的话,凭经验也能讲清楚一些问题。像这种较为深化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在复习时要细心和认真,否则是难以应对考研这种大型考试的。

2. 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谈谈对奉献精神的理解。

【答案要点】(1)价值是标志客体与主体关系的范畴。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及主体活动,就是有价值的。

(2)人的价值是价值关系的特殊形式。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人的价值应从社会对人的待遇和人对社会的贡献两个方面,并以后者为主作为标准。凡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就有价值,贡献越大,价值就越大。

(4)爱因斯坦就是说人的价值体现于奉献。而根据人的价值原理,所谓奉献精神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奉献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进行主动性行为的可能,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奉献的主体,奉献行为是属于大家的,而不专属于某个模范代表或英雄人物。②“奉献”与“无私”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奉献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它常常是在奉献主体牺牲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完成的。③在很多情况下,奉献行为的客体是开放性的,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人或事,即主体与客体之间往往不能建立起直接、明确的对应关系。因此.奉献应是一种不计回报的行为。④“奉献”是一种主动自愿的、不计回报的、可以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奉献没有大小高低之分。人们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件事,都是对社会的奉献。比如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所有有益于抗“非典”的行为都应该说是奉献。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的价值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此题没有太大难度。要求考生先阐述人的价值理论的内容,然后再根据爱因斯坦这句话的含义,说明对奉献精神的理解。这类谈体会的分析题,为考生充分发挥理解力,提供了条件。这也是经常命题的一种类型题。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