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健康的意义

为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xx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其目的在于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重视。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xx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问将世界睡眠日定在3月21日,是因为这天是春季的第一天,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睡眠对健康的意义

在睡眠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神经元和相关组织恢复重建和再生需要机体的休息,而只有睡眠状态能提供这种休息。 剥夺睡眠的后果是严重的。实验表明睡眠剥夺后,动物的感觉(光感、声音、触觉、味觉)丧失,甚至可导致死亡。情绪变化是最早出现的反应,如烦躁、欣快和抑郁快速交替出现,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等,也有精神运动不稳定的表现。睡眠剥夺3天后,受试者可出现思维紊乱、无法表达完成意思、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健忘等。

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会偶有睡眠不好,觉得睡眠不足,醒后精力不能恢复等情况。但大多数人只是暂时的表现,睡眠缺乏的情况在以后的睡眠中很快会得到弥补。确定失眠原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首先要牢记,一过性失眠和短期失眠如果不认真对待,将会演变成慢性失眠症,引起严重后果。不及时治疗失眠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睡眠占据着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两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失眠症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起小白鼠,人类对睡眠的依赖性更强,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 此外,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实践还证明,手术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可见健康的高质量的睡眠是何等的重要。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

▲ 全球睡眠调查(SLE-EPsurvey2002)表明,45.4%的中国人有失眠问题;

▲ 45%的车祸与睡眠不足有关;

▲ 50%的工伤事故与睡眠不足有关;

▲ 慢性失眠者发生事故的风险率是正常人的4.5倍;

▲ 失眠症是一种未被广泛认知的疾病??。

2.引起失眠的原因

引起失眠症的原因很多,不同类型的失眠症有不同的原因。疾病、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的睡眠习惯、昼夜轮班工作、紧压力、抑郁、焦虑以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都可能导致睡眠不好。以下几种问题最常见,51%表现为入睡困难;47%表现为睡眠中断;38%表现为清晨早醒;多数失眠者(58%)往往合并多种表现。

长期持续失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对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损害。长期失眠也是诱发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的疾病等。

3.失眠症的鉴别诊断:

失眠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可能出现失眠,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患有失眠的人也越来越多,最新调查表明失眠的患病率为35.2%,河北红十字医院精神康复诊疗失眠专家介绍说: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又称 “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对于失眠症的诊断专家说要结合具体对象,分析其失眠的原因,并参考年龄、职业、文化知识修养、生活习惯等情况,必要时可通过睡眠多导图等客观检测,具体临床诊断标准如下:

(1)失眠的主观诊断标准

(临床标准):①主诉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睡后精力得不到恢复。②白天疲乏、头胀等症状系由睡眠障碍干扰所致。③仅有睡眠量减少(短睡者)而无白日不适不视为失眠。

(2)失眠的客观诊断标准

(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来判断):①睡眠潜伏期长(上床后30分钟之内不能入睡者)。②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全部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半),觉醒时间增多(每夜半夜醒来超过30分钟尚未能入睡者)可能有的人对失眠持“轻视”心态,其实不然,长期失眠的危害是很大的,专家告诉我们: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和许多生物代谢过程,慢性失眠症会引起眼圈发黑、眼袋明显、皮肤松弛、面色晦暗,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和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失眠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老年痴呆、健忘、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

不仅如此,长期维持每昼夜睡眠不足的人群,则会形成“睡眠赤字”,导致“健康透支”,加速衰老,缩短生命期。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长期失眠会使年青女性出现面色灰黄、暗淡无光、干燥,出现褐斑、黑眼圈、下垂眼袋、满脸细纹和脱发现象。身体长期得不到足够休息,会导致女性内分泌,新陈代谢紊乱,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厌食、恶心、疲倦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健康。

4.欣优解的治疗

欣优解生物电心理治疗仪是通过独特的改良方波,频率相似于脑电波,具有双向的波形、有规律地、缓慢地对直流的反转。向神经组织输入低频频谱,与不同受体匹配的频率,使脑细胞发出正常的脑电波。通过增强下丘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中5-羟色胺的活动,减少焦虑和警觉,稳定人的情绪,使情绪更佳稳定,对外界刺激做出合理的反应。此外,Alpha波频率为8-12次/秒,是脑电波的基本节律,人在清醒、安静时该节律最为明显,同时也最容易产生灵感,使用欣优解可以持续12个小时Alpha波活动增加,对治疗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

 

第二篇:怎么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

怎么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

睡眠时间过长与睡眠不足一样,都可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睡眠不宜过长,睡的时间过长后,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亦会降得很低,肌肉组织松弛下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人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成年人昼夜7-8小时也就足够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那将会适得其反,增加疾病,缩短寿命。

一般情况一天有得6-8小时的正常睡泯就很充足了。如果由于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误了睡泯,视耽误的多少可以适当弥补一些,一般总的弥补量不宜超过两小时。起床后做些平常所做的活动,便能精力充沛一切恢复正常。过多的弥补了非但无益,反会更加精神恍忽,甚致还会头昏脑胀出出现类似你问题所述状况。这是由于全身过长时间处于大脑松弛和各器官抑制状态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及器官可以造成缺氧或营养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所致。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xx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x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20xx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可能有人觉得奇怪,这睡眠怎么还分健康和不健康的,不都是闭上眼睛睡觉吗?其实,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睡眠习惯恰恰是不科学的。

不健康睡眠一:

平时通宵,周末狂睡

误区:有些人平时工作很辛苦,有时加班到了凌晨,但第二天还是得六七点爬起来去上班。睡眠严重不足,怎么办?周末在家恶补睡眠,睡它个20小时,把平时的都补回来。还有些人今天听说8小时睡眠足够,明天听说7小时睡眠长寿,到底多少小时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据说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养颜,那就睡它个10小时。

专家分析:保证每天正常睡眠时间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

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不健康睡眠二:睡前保持安静少运动

误区: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动,就会睡觉时兴奋得睡不着。所以,他们认为吃完饭就应保持安静,连一些正常的低运动量活动也拒绝参与。本来白天就在单位里坐了一天,回家后继续坐着,坐到睡觉前反而睡不着了。

专家分析:适量运动促睡眠

临睡前的过量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并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特别是脑力工作者,一天下来可能都没什么活动,而晚饭后的轻微活动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发现,临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类的轻微运动,可以促进体温升高。当慢跑后身体微微出汗时(一般来讲在20-30分钟为宜),随即停止。这时,体温开始下降。当30-40分钟后睡觉时,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不健康睡眠三:

公交地铁上补睡眠

误区:有些人晚上喜欢熬夜工作,觉得好在公司与家距离甚远,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坐公交车,只要一坐下来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认为这样的补眠方式,既没影响工作,又不耽误睡觉。专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复

人的睡眠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睡眠中循环多次。人们只有在睡眠中经历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才能使疲劳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车上睡觉、打盹、补觉,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影响、空间的狭窄等都不容易使人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复。我们经常听到有同事抱怨,车里睡了一觉后,反而觉得腰酸腿疼、疲乏无力。另外,在车上睡觉,还容易导致生病。比如车上小睡后,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边睡觉,容易使一侧的脖子肌肉疲劳,所以很容易落枕。还有,在车上睡觉,车门开关、风扇吹动,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白天疲劳的时候小睡一段有助于体能的恢复,但是尽量不要选择在车上睡。

不健康睡眠四:

睡得不好用吃来补

误区:有些人觉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参、鹿茸等补品,不但有益于提高睡眠质量,而且补得好了,就是适当减少些睡眠时间,问题也不大。

专家分析:学会睡个“子午觉”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病菌细胞也会减少1/3。所以,我国民间流传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

为了保证深睡眠,应该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虽然很多白领工作繁忙,但宁可把工作时间提前开始,也不宜推迟结束。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入睡的最晚极限不能超过11点。过了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而天亮后,人就开始进入浅睡眠期,这时候开始多梦、易醒。有些人喜欢睡“回笼觉”,来增加睡眠时间。当然,这不失为补充睡眠不足的一个办法,要提醒的是,“回笼觉”补充的主要是浅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获得的深睡眠更好,宁可早上5点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点才睡觉。

此外,睡午觉也是个很好的睡眠习惯。临床基础研究已经证实,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几个阶段,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之间,有半小时的深睡眠期,但具体从哪个时段开始,因个人情况而异。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争取半小时深睡眠,帮助人体机能的自行修复。从人的能量消耗和补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为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入睡前,这两个时段都有七八个小时,持续运作会让人体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午睡是有效的“充电”手段,小睡片刻换来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并不需要过久,半小时足够,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相关推荐